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西结书第二十八章拾穗

 

【结二十八1「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结二十八1~10推罗王的骄人成绩使他误以为自己身分可匹比神,因此必被贬抑,惨遭毁灭。──《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1~19推罗王因高傲受罚:当时的推罗王是谒巴力二世(谒巴力一世是耶洗别的父亲,参王上16:31  以高傲僭妄闻名,  像古代近东许多君王一样目中无人,自比为神。

         本章的推罗王可代表推罗这个堕落的城邦。──《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包含了对推罗王(二十八1,12)、撒但(二十八12),和推罗城(二十八78,1819)三方面的信息。──《启导本注释》

         本文是关于推罗的最后预言,主要是痛斥了推罗王的狂傲,经济的繁荣,使推罗王在外邦中享有盛名,他就与神相比。因此,神斥责推罗王愚蠢地竟然心存骄傲,断然宣告了对他的审判。由此可知,没有感恩的心,必然会生发出骄傲(8:12-14;4:30)。这一点依然适用于今天的国家和个人。当个人或国家过于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及财富时,他们往往误以为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把自己当作神。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2人子啊,你对推罗君王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心里高傲,说:我是神,我在海中坐神之位。你虽然居心自比神,也不过是人,并不是神!」

推罗以君王之尊喻为城巿。他们过分自信,以为岛上的防御足以抵抗尼布甲尼撒。他们商业的繁荣,过分自信以为是超过人力的。于是他们大言不惭,我是神!我在海上称霸,坐在诸神的座位。他们说我是神,事实上自以为神明,自比神,其实不过是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推罗君王”。当时在位君王以托巴力二世(Ittobaal II)的骄傲受到严厉的谴责。──《雷氏研读本》

         「我在海中」:推罗的海岛与陆地相隔,在海中央自成一国。──《串珠圣经注释》

         当时的“推罗君王”是伊托堡二世(Ittobal Ⅱ)。“在海中坐神之位”是指当巴比伦王来攻城时,推罗退到离岸1公里外的一个小岛据守,尼布甲尼撒王无可奈何,不能将此岛攻下(参二十六12注)。──《启导本注释》

         我在海中坐神之位:形容人总是忘却自己的本相,目中无人的可憎光景。推罗在贸易往来中蜚声商界,就开始将自己视为神。被造物妄想与神平起平坐,是属乎魔鬼的骄傲。当人忘记自己的本份,而欲成为超越神的时候,就会暴露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邪恶性情。置身贫苦卑贱时,人不会骄傲。然而,一旦获得了名誉和财富,就会滋生出骄傲。不论是获得成功或受到挫折时,我们都要靠着神的帮助,在神面前谦卑(12:23;林前10:12) ──《圣经精读本》

         君王nagid)。“领袖”,“首领”。据约瑟弗斯记载,尼布甲尼撒围城时的推罗国王是艾斯巴力(《驳亚皮昂》I.21)。但先知无疑是斥责所有推罗国王的狂傲。

         神之位。可能指推罗的美丽风景和战略性地位。有人认为是指巴力-麦尔卡特(Melkarth)的殿坐落在那里。──《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2 推罗君王】当时的推罗王是埃特巴力三世,但这默示没有任何一点肯定是针对他说的。经文宣称这名君王自称与推罗的守护神祇默珥卡特同等。这一点是经外文学找不到左证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廿八2以西结书二十八章提及的「推罗王」是谁?「推罗王」与撒但有没有关系呢?】

     以西结书二十六及二十七章,已特别预言了腓尼基海港推罗的下场,指出尼布甲尼撒将陆上的推罗毁掉(二十六6-11),而亚历山大将摧毁海岛推罗(二十六3-512-14)。二十六15-21,以及二十七全章,提及那些与推罗有贸易的国家及城市,都因推罗溃败而在商业及经济上受到严重影响。哀悼推罗倾覆,及痛哭世界贸易受损,就成为上述两段经文的高潮。在启示录十八章以更感人的笔触再带出这两个主题。启示录十八章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末日的巴比伦倾毁于一旦,而世界上所有的商业城都为此痛哭不已。

    这古代贸易的中心——无论推罗或巴比伦——的溃败,都预表了末日时代,这世界是不敬虔的,其物质主义的文化将会倾覆。因经商而赚获财富,并因而引起的奢华享乐,都令我们的文化走向没落之途。那些为享乐而出卖自己灵魂的人,其希望变成泡影而幻灭。从这个角度看来,推罗是启示性的象征,显出末日大灾难时,这世界最终的悲惨情景。

    循着这个方向,我们继续研究第二十八章。第二节引述「推罗君王」(nagid)的说话:「我是神,我在海中坐神之位。」神就回答他说:「你虽然居心自比神,也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从这两句对话可知,推罗王骄傲愚顽,他看自己及所喜爱的物欲,比神更为重要。推罗王实在愚不可及,竟以为自己比统管这个宇宙的全能创造主更为重要。事实上,所有未得救的人类,都没有屈服在神的统管底下,不以神为他们的主宰。

         因为推罗的发展蓬勃,所以一提及推汇,就使人联想到商业发达及物质富裕。神嘲弄推罗,说:「看哪,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甚么秘事都不能向你隐藏。」(二十八3)推罗人生活奢华,用金钱买得大量财宝;在这方面的成功,推罗远超世上任何商业中心。这个愚顽的世界,却将贸易发达等同为真正的智慧。在商业上,推罗的确成就骄人,但胜利亦冲昏了推罗人的头脑,使他们以为自己就是神明般大有能力。他们认为财富能带来安全与权力,再无须神来保护眷佑。「因你居心自比神,我必使外邦人,就是列国中的强暴人(即是在尼布甲尼撒领导底下的迦勒底人),临到你这里。他们必拔刀砍坏你用智慧得来的美物,亵渎你的荣光。」(7节)

    以西结书二十八12-15描述推罗如何自满自足。于是,神对推罗王说:「你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12-13节)换句话说,推罗人所要求的,就是用金钱可购买的贵重宝物;推罗人毫无满足地渴求这一切,以为各式宝物就是他们的乐园。因此,当推罗人拥有大量宝物时,就以为自己可以在地上享受天堂般的福乐。第十四节继续说:「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我将你安置在神的圣山上。」

      推罗人自以为有高超的道德水平,因他们认为,他们之所以如此富有,乃在于他们有完全的伦理。他们认为财富就是完美伦理的赏赐——他们所以为的伦理,这是符合那些头脑精明的生意人的要求。第十五章指出,「你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在你中间又察出不义。」到后来,这个骄傲的城受迦勒底人无情地击打,被巴比伦的战士蹂躏。这时候,他们才发觉,以往都是自欺。推罗人正以为自己安坐于神(或他们自己的神巴力)的山上,但他们受到神公义的审判,从山上被赶下来,饱受摧残。

         要将这段圣经所说的推罗王等同于推罗王朝的任何一位君王,实在没有可能。正如以赛亚书十四章所指的「巴比伦王」一样,以西结书二十八章的「王」,是对推罗城邦的人民或政府的拟人化称谓。至于推罗王是否与撒但有关,我们需查看圣经的根据。提及推罗王时,圣经并无暗示他就是地狱之子。综览圣经,不能找出某一句经文是单单应用以指撒但,而非提及推罗城的统治者。虽然有一些学者认为,以西结书这章是倒叙撒但在堕落之前的工作,以及被逐出天堂之前的身份,但这等学者的意见只是凭空推想罢了。纵使这章经文有颇多以夸张手法写成的语句,但只不过是用来形容推罗富豪如何自满自足。对于那些视财如命的人来说,宝石、金银足以令他们飘飘欲仙:他们甚至以为,财富就是衡量善与恶的指标。无论如何,在此必定要指出,任何人(或文化)向物欲出卖了他自己的灵魂,就受撒但辖制了。另一方面,这人(或文化)就必分担魔鬼所承受的至终审判及永远的败坏(启二十10)。──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syncBible ref=28:2-3>

结二十八2-3  推罗王是真的比但以理有智慧吗?】但以理是尼布甲尼撒王国中的重要官员(14:14),已因有智慧得到了荣誉。但以理宣称自己的智慧来自于神(参但2:20-23)。相比之下推罗王却自认为是神。真正有智慧的人接近神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依靠神的指导。──《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2~5指出了推罗王视自己为神的骄傲,和夸口自己的才智的狂妄。这是他受到审判的第一个原因。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3「(看哪,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什么秘事都不能向你隐藏。」

         “但以理”。无疑是圣经中的但以理。参看第十四章14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但以理」:参14:14注。

         耶和华讽刺推罗王以为自己比贤人但以理更有智慧。──《串珠圣经注释》

         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这是一种骄傲,借着比较自己和对方,显示自己的优越。在贸易过程中,推罗王掌握了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及各民族的特征,将自己比作从神的灵得着智慧的但以理,从而陷入了骄傲。在此,我们可以察看比较意识的弊端和被造意识的重要性:①比较意识:今天的圣徒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容易事事与别人相比较。问题是,比较很难带来建设性的意见,反而导致破坏性的结局。亦即,当我在比较中看到自己占优势,心中就滋生优越感和傲慢之心;当别人比我优秀时,就易产生自卑感,进而灰心丧气。这种比较意识会导致骄傲或自卑,都会诱发敌对情绪和分裂,对立和斗争,是破坏共同体和平与安定的毒素;②被造意识:这种精神会承认,他人与我均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被造物(1:27;林后5:17)。它承认人人都是神的杰作,是拥有不同个性与资质的,有尊严的人格。当我们以这种态度对待别人的时候,就会尊重对方,也会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只要人拥有被造意识,就可以去除骄傲,团结协助、结出和平的果子。当我们承认自己身上有独特的优缺点,同时也接纳他人的优缺点时,就可以扬长避短,使人人得着益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圣徒应当遵循神的创造秩序而拥有被造意识,不可随从世界的风俗而持有比较意识。这就是讨神喜悦,使人和平的道路(43:2)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3 但以理】部分学者认为这人是乌加列史诗《凯雷特》所记的经外人物,然而乌加列的达尼珥并不以大智慧知名。反之,圣经的但以理由于有特殊恩赐,以西结大概对他很有认识。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十四章14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4「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得了金银财宝,收入库中。」

 

【结二十八4-5推罗的智慧完全是商业方面,由于经营得法,就十分发达,财产增加。这是极易使人骄傲的,正如箴言所说的(三7,廿六12),在先知书也曾警告(赛五21;耶九22)。──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八5「你靠自己的大智慧和贸易增添资财,又因资财心里高傲。)」

         因资财心里高傲:在圣经中,资财本身并非是恶的。但是,倘若滥用资财,就会忘却神(8:13,14),陷入试探(提前6:9)。甚至会阻碍我们的天国之行(19:23)。推罗也因物质财富而抵挡神。因此,圣徒首先要渴慕属灵财富(119:4)与属天的智慧(3:13,14;16:16)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6「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居心自比 神,」

 

【结二十八6-7心是心智,居心自比神,有神明的智慧,高傲骄纵。他们必不能逃罪。这里「外邦人」是指凶暴的战士(这用词在本书多次出现:七21,十一9,廿八10,三十12,卅一12)。他们是列国中的强暴人,以战争贩子的姿态,穷兵黩武,专事掳掠抢夺。在卅一章十一节论埃及译为大有威势的人,那里是指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

「美物」是指物质的丰富,所以他们引以为荣,因为这是他们智慧的成果。但这些都会全部破坏,他们的荣光都被毁坏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八6~10本文记录了狂傲的推罗王将会落到何等下场。神必彻底惩治骄傲之辈(14:12-20)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7「我必使外邦人,就是列国中的强暴人临到你这里,他们必拔刀砍坏你用智慧得来的美物,亵渎你的荣光。」

         “外邦人”。即巴比伦人(比较二六7)。──《雷氏研读本》

         「强暴人」:列国中最强暴之国,这里指巴比伦。──《串珠圣经注释》

         “外邦人”:指巴比伦人(二十六7)。──《启导本注释》

         列国的强暴者:此人多次出现在本书,指神的审判工具—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26:7;29:18;30:10) ──《圣经精读本》

         列国中的强暴人。以西结在其他地方用这个词组指巴比伦军队(结30:10,1131:1232:12)。──《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8「他们必使你下坑,你必死在海中,与被杀的人一样。」

在海中有神的位,将成为推罗人的坟墓。他们也都将下到坑中(参阅卅二17-32)。这是指阴间。照乌克理文件(Ugaritic Document),海底是神明(El)的居所,他原住在山上,在老年时被巴力赶逐至海底。──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坑”。希伯来文是Sheol。“死在海中”。即不得埋葬。──《雷氏研读本》

         “下坑”:指死。“与被杀的人一样”:指不得安葬。──《启导本注释》

         必死在海中:意指在与外界彻底断决而无人援助的情况下,悲惨地死去。在末后的日子,撒但也会落到如此下场。在神的审判台前,撒但将会失去自己所仰赖的一切,永远被关在硫磺火湖里(20:10) ──《圣经精读本》

         。原文是表示强调的复数,指遭遇而死亡。──《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9「在杀你的人面前你还能说我是神吗?其实你在杀害你的人手中,不过是人,并不是神。」

         不过是人,并不是神:受到神的审判之后,推罗王将重新认识。在神的惩罚和审判面前,他才痛悟到自己不过是有限的被造物。 ──《圣经精读本》

         不过是人。有译本为将来时态。──《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9-10「杀你的人」是单数,其实不在数量,只是说出那种人。那些外邦人,是未受割礼的人。非利士人不受割礼,埃及人有割礼,大多闪族的人也受割礼。亚述人与巴比伦人并无这种礼仪(耶九2526)。──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八10「你必死在外邦人手中,与未受割礼(或作不洁。下同)的人一样,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死在…… 与未收割礼的人一样”。即羞耻的死亡。──《雷氏研读本》

         死如「未受割礼的人」指备受屈辱之死,因为未受割礼的人无分于与神立约的团体。这样的收场与推罗原有的荣华富贵成一强烈对比。──《串珠圣经注释》

         “与未受割礼的人一样”:从以色列人的观点,外邦人“未受割礼”是不洁净、受鄙视的。此即谓受辱而死。──《启导本注释》

         与未受割礼的人一样:在古代以色列社会中,未受割礼者的死是遭到神的烈怒和诅咒的羞辱之事(17:14;12:48)。因此,本文意指推罗王将会在巴比伦军队的手中,蒙羞而死。若有人得着了救恩受了属灵的割礼,却仍然活在罪恶里,就必然会受到惩戒,并会落得羞愧的结局(11:22;林前9:27)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1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解经家将这里二十八1117一段话和《以赛亚书》十四1217解释为指撒但而说的话。撒但在骄傲自大的推罗王和其他君王背后做工作、是推动者,是肉眼看不见的王(《创世记》三1415)。参《以赛亚书》十四12注。──《启导本注释》

 

【结廿八11~17 推罗王何以指为基路伯?

答:推罗王因他心里高傲,居心自比神。先知以西结为他作哀歌时,喻指如伊甸园中的撒但,(参创三1415;赛十四1214;启廿10;太十六23);又如遮掩约柜的基路伯,(参十三题,出廿五1822),充满强暴之事,犯罪亵渎圣地,而被驱逐除灭。这种异象非指撒但本身而言,乃是意指它将自己充满这位地上的君王,而借着王将神的尊荣擅自夺取。因此推罗王亦是兽的预像(但七8;启十九20),他自称是神,骄横狂妄,亦为其城邑百姓矜夸骄狂之典型,二者都要被彻底的毁灭。(结廿八210,廿六461721)。——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结廿八11~19这段提到一些超越常人的特征,所描述的显然不是人类的“推罗王”,而是撒但。若是这样,第1215节描述撒但在堕落之前独有的权利,第1619节是他的审判。“无所不备”(12节)。即撒但原来的智慧与美丽是完美的。──《雷氏研读本》

         推罗王被描述为伊甸园中原始的受造物,受造之初全然美丽,智慧充足,在圣山护守神的宝座,享尽尊荣,可惜因多行不义而被驱逐、惩罚。传统认为这段经文指撒但的堕落,对此提供了一些细节资料。──《串珠圣经注释》

         遵照神的命令,以西结为推罗王作了哀歌。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①推罗王的威严和荣耀(12-14);②王因物质的富足变得不义(15-18);③推罗王因着骄傲而受审判(19)。此哀歌描绘了一个因贪恋物质而失去对神的挚爱与忠诚的人(2:4,5)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12人子啊,你为推罗王作起哀歌,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你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

这哀歌不是只为推罗王哀悼,实际是耶和华的言词,对他发出的。

「无所不备」原意为「完全的印记」,印为王所持有,象征着权力,为颁布命令而用,可参阅哈该书二章廿三节,指所罗巴伯为印,又列王纪上廿一章八节,证明其真实性。──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无所不备」:或作「你这完美的印记(或标志)」,表示全备无缺。──《串珠圣经注释》

         全然美丽:字面意思“你被造的完全”,“你是完美的模型”,这是指推罗王作为一国之君,的确治理有方(22:24) ──《圣经精读本》

         推罗王。第11-19节虽然是有关推罗王的哀歌,但不大可能局限于推罗王。其大大超越局部范围的构思,是很难用“反语”这样的修辞术语来解答因完全应用于属世的推罗王而引起的种种问题的。

         以下的说法似乎很难局限于任何属世的“推罗王”:一,“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第13节);二,“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我将你安置在神的圣山上”(第14节);三,“你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在你中间又察出不义”(第15节);四,“我因你亵渎圣地,就从神的山驱逐你。遮掩约柜的基路伯啊”(第16节)。当以西结在异象中观察属世推罗王的品格和活动时,圣灵似乎揭开了可见与不可见事物之间的帷幕,使先知看见了推罗王所侍奉的那看不见却大有能力的撒但。以赛亚也曾得见属世的巴比伦王背后的撒但(结14:4)。巴比伦王的品性和策略都是属于撒但的(第12-16节)。

         所以如果把这段关于推罗王的预言,视为揭示真正的推罗王撒但的历史,那就容易解释得多了。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那个后来成为魔鬼撒但的天使是从河而来的,他原来的地位和堕落的历史。除了本段和赛14:12-14,我们无从获得有关罪恶之君的起源,原来的地位和堕落原因的合理而完整的记录。《新约》所提到的撒但(路4:5,610:18;约8:44;约壹3:8;彼后2:4;犹1:6;启12:7-9等),虽然与这些古代的预言完全一致,但是这些经文本身并没有提供完整的史实。

         圣灵的旨意是要把圣经统一起来。祂要保证为一切重要的事项提供足够的信息,包括撒但的历史。祂还决定什么时候,通过什么人来提供启示。本段的适用性在于推罗王明显地仿效了他的真正领袖──魔鬼。从善恶之争的角度上看,推罗和所有的异教国家,都受大叛徒的原则所控制。必须充分揭露他对他们历史的影响。

         无所不备。该词原文只出现在本节和结43:10(译为“尺寸”)。本句也可译为“你为你的完全盖上了印”。其总的意义是清楚的。路锡甫的智慧,荣耀和美丽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天使。──《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12 哀歌】旧约圣经和古代近东文献之中有无数的哀歌和挽歌。所哀悼的往往是城市或国家,但也有些是为某人之死而作的。这一首「哀歌」则是讥笑性的讽刺文学。请参看十九章1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2 无所不备】亚述王的别号往往有「完全人」或「完美的王」一类的字眼,这话有时也描述神祇的属性。本段将王形容为精工雕琢的印章(和合本:「无所不备」;见:耶三十二的附论)。印章通常是用准宝石刻制,兼有身分证明和护身符的功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3「你曾在伊甸 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里,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齐全的。」

伊甸园是神的圣山(1416节),佩戴好似衣饰,围在四周,提出多样宝石。七十士译本列出十二样。这些宝石无非着重在珍贵与华美,也象征多样的福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鼓笛”。用来镶嵌宝石的座与凹槽。──《雷氏研读本》

         「你曾在伊甸」:推罗琳琅满目的产业犹如伊甸园中壮观的景象。

          「和黄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里」:原文意思不详,可能指镶嵌宝石的托板是用精金制成的。──《串珠圣经注释》

         伊甸:字面之意是亚当与夏娃曾住过的花园,比喻了王的权势和荣耀,王宫美丽舒适地如同伊甸一样。受造之日:对此有三种见解:①指推罗登基之日;②推罗王诞生之日;③指“被造之日”,即母亲怀孕之日。根据本节的后半节,最恰当的是第一个见解。因为鼓笛用在古代近东君王加冕礼中。 ──《圣经精读本》

         伊甸。这里从广义上指神的居所。

         各样宝石。这里所提到的宝石在解说大祭司胸牌的宝石时也有列举(出28:17-2039:8-14)。但顺序不同。本节少了三样。在七十士译本中,两份清单是相同的。例举这些宝石是为了强调他崇高的地位,是仅次于在天国享有至高荣耀的基督。

         tuppim)。其单数是toph,通常指小鼓。有人认为toph是镶珠宝的鼓。

         neqobim)。含义不明。有人认为指矿井。也有人认为是指镶嵌珠宝的孔。如果是指后者,那就说明珠宝镶嵌的华丽背景。如果指乐器,那就说明路锡甫是天上唱诗的领队。

         你受造。路锡甫是受造者,所以与天父和圣子完全不同。祂们的生命是原有的,不是外来的,也不是衍生的。但路锡甫自称与圣子平等。当神对祂的儿子说:“让我们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时,撒但很嫉妒耶稣。他希望在造人时与他商议。他希冀只有基督才能行使的权力,所以从尊贵的位置上堕落成为魔鬼。说神创造了魔鬼是不对的。神所创造的是一位美丽,圣洁而无暇的天使。但这个天使把自己变成了魔鬼。──《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13 宝石清单】出埃及记二十八1720,三十九1013中大祭司胸牌上的十二种宝石,好几种都在此出现。镶满了宝石的衣服很明显是彰显他的威严,但没有证据显示所描述的是个胸牌。君王有时佩戴镶满宝石的头巾。古代世界亦有镶宝石的护胸板或胸牌的例证。本节所列的宝石好几种都难以鉴定。现代译本对于这九种宝石,并没有一致的翻译。红玉髓比和合本的「红宝石」为佳。「红璧玺」大概是黄绿色类似橄榄石(olivine)的贵橄榄石(peridot)。第三种并不是钻石(NASB、和合本),也不是祖母绿(NIV),而是某种高硬度的宝石。第四种(和合本:「水苍玉」)大概是个黄色的宝石(布洛克提出可能是西班牙黄宝石〔Spanish gold topaz〕)。第五种(和合本:「红玛瑙」),缟玛瑙是正常的翻译,同时亦颇有可能。第六种一般认为是某种碧玉(和合本)。第七种是天青石(NIV 附注;和合本:「蓝宝石」)。第八种很难确定(和合本:「绿宝石」)。大部分学者公认第九种是祖母绿(和合本:「红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4「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我将你安置在 神的圣山上,你在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间往来。」

神的花园是在圣山上,基路伯是护着约柜的,受膏是指受命来遮掩约柜,为保护防守的。这里将推罗王形容为基路伯,是解经上的困难。可能只为强调他们地位的崇高。

「你在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间往来」火石是指天上的光体,尤其是星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撒但曾担任守卫神宝座的特殊岗位(比较出二五20)。──《雷氏研读本》

         「你是那受膏 ...... 圣山上」:或作「我将你连同守卫的基路伯安置在神的圣山上」。基路伯在这里的功能并不明显。

          「神的圣山」:指伊甸园。──《串珠圣经注释》

         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就像基路伯用翅膀护卫施恩座的圣洁一样,神也膏抹了推罗王,立他统治全局,带领、保护所有百姓过圣洁的生活。理想的政府及统治者,就是在这地上实现神的公义,增进百姓的社会福利(27:5,6) ──《圣经精读本》

         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这里用遮盖犹太圣殿施恩座的基路伯,来说明撒但原来的地位。遮掩约柜的基路伯路锡甫,侍立在神的荣光中。在神所创造的所有生灵中,他的地位是最高的,是最先向宇宙传达神旨意的。

         圣山。这里用山来比喻神政权的所在地,就是天国(见诗48:2注释)。

         发光如火的宝石。圣经常常用色彩和火焰来象征神的临格(见启4:3)。当神向摩西,亚伦和其他古人显现时,祂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出24:10)。提到这些细节是为了强调路锡甫的最初特权和后来命运之间的对比。──《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14 基路伯】「基路伯」一词在旧约中出现九十多次,形容天上的某种活物。他们似乎有翼,但其形貌却有很多变化。圣经有多脸面基路伯的例证:牛脸、鹰脸、人脸。他们被形容成与古代近东,特别是亚述艺术中的复合性活物对应的样子。由于这些复合性活物兼具人兽成分,他们是神明临在的合宜象征,在以色列如此,周围地区亦然。本节的基路伯无疑是指创世记三24中生命树的护卫者(见该节的注释)。将推罗君王形容为基路伯的意思,就是说他受托为神明财产的管家。美索不达米亚的史料(例如:《吉加墨斯史诗》)经常将这地区的自然资源视作神明的财产,其香柏森林尤然。文物亦支援本节的描绘。基路伯经常出现于当代的象牙雕刻中,有时王亦被描绘为基路伯。这些雕像有时镶有珠宝,并以花朵和山峦为装饰。有关基路伯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十章1节;出埃及记二十五1820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4 圣山】圣山是古代世界共有的概念。古代近东的想法和希腊神话一样,都是将山的高处视为神明居住的所在。在他们的心目中,山的顶峰和诸天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按照乌加列的文献,撒分山是巴力的居所。就以色列而言,最重要的两个圣山是西乃山和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古代近东思想中虽然没有乐园是在山上的观念,伊甸园所以有乐园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是神临在之处,可说是宇宙性的至圣所。故此,圣山与伊甸对应是很合适的,因为两者都是关乎神的临在。以西结书三十一16再次提到利巴嫩的树林和伊甸园的关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4 发光如火的宝石】「如火的宝石」有好几个可能的解释。在图像学的范畴之内,某些象牙雕刻以之为装饰(参看上文「基路伯」的注释)。在神话方面,必须一提的是乌加列文献中有一个熔合宝石的宫殿。按照传说,吉加墨斯在旅途中遇见一个树林,里面的树木和灌木上生满了宝石。这里每一个说法都能为本节的描述提供背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5「你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在你中间又察出不义。」

         “完全”,从道德健全和正直的意义说。撒但在创造时是完全的;可是,骄傲使他堕落(提前三6;赛一四13,14)。──《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八15~18本文比较了推罗王初始的行为与末后的行为,叙述了推罗王的转变过程。起初,推罗王如无罪的亚当一样,有清洁的行为举止和纯洁的政治理念。然而,随着日益发展的经济,国库富足,使他就如堕落的亚当一样,脱离正道,开始以武力和暴力维持政权,甚至逐渐自高自大漠视神的公义(5)。就像从伊甸园被驱逐的亚当那样,他也终将被神离弃而灭亡。由此可知:①财物所带来的骄傲是损坏纯洁信仰的最强有力的要因(8:12-14;11:28);②骄傲是罪的根源 ,必然引发其它的属灵罪恶与道德上的罪恶(18:12)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16「因你贸易很多,就被强暴的事充满,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亵渎圣地,就从 神的山驱逐你。遮掩约柜的基路伯啊,我已将你从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除灭。」

商业繁盛,物质丰富,带来的就是罪恶强暴(参阅七23,八17,十二19)。他们不能再在神的山。人因堕落必从伊甸园逐出。火石如流星一般必掉落,或像闪电的雷轰,虚张声势一番,也必在大地中消失了。有人以为火石指北方闪电与雷轰,必然消失,不复存在,受造的荣华也失去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就被强暴的事充满」:即「你充满强暴」。后半节或作:「所以我看你如亵渎的物体,从神的圣山驱逐你,守卫的基路伯也把你从火之石中赶出来。」──《串珠圣经注释》

         发光如火的宝石:并非指各种宝石,而是指火柱,即神的保护(2:9)。推罗王就是在神的荣耀和权威中得到看顾。 ──《圣经精读本》

         因你贸易很多。这里用推罗贸易的画面,继续推罗王的比喻。用推罗贪婪而往往不诚实的贸易,来比喻路锡甫在天上邪恶的悖逆活动。

         我已将你从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除灭。这是希伯来语原文和七十士译本的意思。但英RSV版译为“遮掩约柜的基路伯驱逐了你”。这种变动是没有依据的,且否定了撒但是“遮掩约柜的基路伯”的事实。启12:7-9说米迦勒(基督,见但10:13注释)是天军的领袖,从天国驱逐了大叛徒。

 

【结二十八1617 与撒但的关系】由初期教会历史开始,已经有一个释经传统将本段理解为撒但堕落的经过。备受尊重的解经家如加尔文等(他直指其荒谬),虽然极力反对将同一样的诠释方法应用在以赛亚书十四章,这传统依然留存到现代。从背景的角度看,必须指出圣经从来没有一段经文,将撒但形容为基路伯,或与基路伯同在园中。再者,以色列对撒但的理解远比新约有限。即使在约伯记中,撒但也不是名字,而是其职权(见:伯一6的注释)。「撒但」一名要到主前二世纪,才被视作邪灵之首的私有名字。并且要到基督教教义发展时,撒但才得到万恶的源头和第一因的地位。故此,以色列人不可能如此理解本段,而新约圣经亦没有提供任何脱离以色列理解的根据。按照上文下理,本节象喻性地形容推罗君王蒙受托付成为高级的管家(其重要程度与园中的基路伯相等)。他不但没有抱着尊重敬畏的心对待这个神圣的信托,反为自己的利益榨取其资源──就如园中的基路伯摆摊售卖果汁一样。故此,他现有的地位被剥夺,信托被收回,并且公开受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6~19这段宣布了撒但的审判,要等到撒但永远被扔进火湖里,审判才完成(启二○10)。这里,撒但在神管治下的职务已经终止,但他仍可到天上去(伯一6)。在大灾难中期,神要把他从天上扔下来,困于地上(启一二713)。在千禧年开始的时候,他要被扔进无底坑(启二○13),在千禧年末,他会被释放一段短时间(启二○79),然后永远被扔进火湖里。──《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八17「你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我已将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们目睹眼见。」

荣光似指基路伯的光辉,却因败坏,不得再在神的圣山。他的智慧消失,他的地位也必堕落。本书六章三节高处的邱坛已毁,十九章五节,卅七章十一节的希望从高处掉落。推罗也堕落了(廿六17)。──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指出虚荣、奢侈及美貌是促使推罗王堕落的其它要因。神会使因自己的智慧而骄傲的人彻底降卑,并受他人的蔑视(29:23)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18「你因罪孽众多,贸易不公,就亵渎你那里的圣所。故此,我使火从你中间发出烧灭你,使你在所有观看的人眼前变为地上的炉灰。」

         贸易不公:意指推罗王靠着自己的聪明,在商业活动中暴取不义之财。在神面前,这些不公平的交易和牟取的暴利是可憎的行为,是出卖自己的信仰良心的行为(18:8,13)。因此,圣徒当凭着良心进行清洁、公正的交易(8:5-8) 使火从你中间发出:  神的审判就是叫巴比伦军队掳掠、焚烧推罗城。罪必招致神的惩戒。正如1617节所示,审判的终极原因在于推罗王本人的内心,不在乎外因(59:2,3)。圣徒当常常努力持守纯洁的良心与信心(4:23) ──《圣经精读本》

       你那里的圣所。显然指天上的圣所,因罪恶的产生而受到玷污。

         使你在所有观看的人眼前变为地上的炉灰。用烧毁推罗及其国王来比喻撒但的毁灭。在末日,罪恶的创始者真的是用烈火消灭的。那时将除去罪的一切痕迹,洁净地球,好在将来给义人居住(启20:14,1521:1)。──《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18 亵渎圣所】在以西结书中,以色列人的圣殿遭亵渎,是发生在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劫掠之时(结七2122)。不以对待圣物的态度对待,也能「亵渎」圣物。由于以西结不太可能会视推罗的神殿为圣,本节比较有可能是控诉这君王劫夺神殿宝库,或滥用庙产。──《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18-19推罗的罪,不仅是破坏商业道德,贸易上不公,有欺骗等情事。他们也有宗教的罪,亵渎圣所,轻慢神的行为必遭审判。神乃以烈火烧毁他们,使众人惊奇惊怕,知道这是多么大的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八19「各国民中,凡认识你的,都必为你惊奇。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

       都必为你惊奇。撒但在火湖里的时间要超过所有的罪人。圣城里的义人将目睹洁净的火焰。

         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这句话保证,罪恶一旦根除,将永远不再污损神的宇宙(见鸿1:9)。神允许悖逆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为将来提供了保障。神广袤宇宙的居民,已经对罪恶产生了属灵的免疫力,可以保证他们将来不再犯罪。悖逆神政权的后果已经充分暴露。大家都深深认识到神品格的公义,善良和智慧。罪再也不可能侵入神所再造的地球,破坏完全的和谐。──《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20「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syncBible ref=28:20-21>

结二十八20-21  推罗、西顿,这两个名字总连在一起──】西顿是另外一个著名的海港,位于推罗以北40公里处。神指控它蔑视神的百姓。西顿的经济与推罗息息相关,所以推罗被尼布甲尼撒毁灭后,西顿的厄运也随之而来。──《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20~23“西顿”,推罗的邻居,也将要受罚。参看约珥书三章48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论要西顿:西顿位于推罗以北约四十公里(廿五英里)的地中海岸边。这里并没有列出西顿的罪过,可能他也像其他国邦一样,视犹大的毁坏为利己的机会。──《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八20~24以西结预言了西顿的灭亡。神抵挡西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不公平的交易:与推罗一样,西顿也是腓尼基王国的城市,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的时候,犯下了许多的罪;②偶像崇拜:在众多神祗中,西顿尤为狂热地崇拜亚斯他录。推罗和西顿王谒巴力(Ethabaal)的女儿耶洗别,作了以色列王亚哈的王妃(王上16:31),亵渎了耶和华信仰。推罗不仅自甘堕落,而且间接地诱使以色列犯了罪。圣徒当格外谨慎,不至于因着自己的行为绊倒别人。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21人子啊,你要向西顿预言攻击他,」

 

【结二十八21 主前六世纪初西顿的状况】亚述王西拿基立于主前七○一年击败了贸易重镇西顿,因参与对抗亚述之联盟为由,逼使卢利(Luli)退位。在新王阿布迪米利库提(Abdimilikutti)的领导下,西顿于主前六七七年作乱,抵抗亚述王以撒哈顿。结果这城被拆毁直到地基,王被斩首。亚述人重建这城,并将它改名为卡尔阿撒哈顿(Kar-Asarhaddon)。这城成为了亚述在本区的行政中心。按照耶利米书二十七3,主前五九四年在耶路撒冷合谋的会议也有西顿使节的参与。几年之后,西顿被逼臣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很多百姓都被外迁。并没有史料记载其中的详情,只知在这时代,部分被掳的西顿居民,是在巴比伦的乌鲁克城居住。希罗多德记载说,主前五八八年埃及与西顿作战,试图控制腓尼基海岸。但西顿这时很可能已经是巴比伦的藩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八22「说主耶和华如此说:西顿哪,我与你为敌,我必在你中间得荣耀,我在你中间施行审判、显为圣的时候,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我与你为敌」,是神要面对西顿,向他挑战。这种「面对的形式」(Encounter formula),目的是神施行审判,得荣耀的举动。──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八23「我必使瘟疫进入西顿,使血流在他街上。被杀的必在其中仆倒,四围有刀剑临到他,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结二十八24四围恨恶以色列家的人,必不再向他们作刺人的荆棘,伤人的蒺藜,人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

          「不再向他们作刺人的荆人的荆棘,伤人的蒺藜」:先前与以色列为敌、时常侵略她的国家既受到审判、纷纷灭亡,以色列将可安享太平。──《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充分地表达了神对以色列民族的怜恤。外邦人曾经侵扰以色列,且对以色列的灭亡抱有幸灾乐祸的态度。神之所以击杀外邦人,是为了拯救以色列,使他们从痛苦中得到解放(23:6;32:37)。并且,神也要从以色列得着荣耀,因为以色列必因着神所施行的恩典,而痛改前非(37:27,28)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24~26神应许要复兴以色列(在基督再来的时候),以及应许他们有平安和安全(在千禧年国度期间)。──《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八25「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将分散在万民中的以色列家招聚回来,向他们在列邦人眼前显为圣的时候,他们就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之地仍然居住。」

 

【结二十八25~26以色列蒙复兴:神的百姓将脱离仇敌的迫害,得以安居乐业。这两节跟在推罗,西顿受惩的预言之后,表明神在审判与慈爱中都彰显他的荣耀和圣洁,使列国得知他是神。──《串珠圣经注释》

         以西结预言了以色列的复兴,这与受到审判的外邦相对比。以色列因在神面前犯罪而被掳到列邦,但是将来必因着神的怜悯而回到故土,得享崭新的生命,且因此愈发彰显出神的圣洁与荣耀。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八26「他们要在这地上安然居住。我向四围恨恶他们的众人施行审判以后,他们要盖造房屋,栽种葡萄园,安然居住,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

         「四围恨恶他们的众人」是指以色列的邻邦,在本章二十至廿四节曾有论述。

         这是以色列神选民的救恩历史,救恩不仅是安全,有丰富的产业,在充裕中欢乐。这里所着重的是救恩的宣告,解说耶和华守约的信实,有最后的证明,耶和华决不忘记祂所应许的,必按时次第的应验与实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28章论及巴勒斯坦邻国的罪过与下场,为的是使人「知道我是主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8章)】

 1 你今日所拥有的东西,例如钱财、汽车、房屋、家俱、书籍、学问、名誉、地位等,有多少你认为是靠你的聪明才智和劳心劳力所赚回来的?有多少你认为是神的赐予?本章2节和保罗在林前4:7所说的,对你有什么提示?

 2 在20-26节中 神提到祂审判西顿是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祂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神的子民,试详述这两方面的目的。神的子民在世上免不了受苦、受害(参约15:18及来11:35-38),这是否表示我们的神软弱无能?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