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西结书第二十六章拾穗

 

【结二十六1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这日期可能约雅敬王第十一年,即尼布甲尼撒王十八年,应为主前五八七年。十一月初一日似在五八六年三月十五日。有关月初,在廿九章十七节,卅一章一节与卅二章一节均有提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第十一年”。主前586年,大概在耶路撒冷被征服的前夕。──《雷氏研读本》

         「第十一年」:约主前五八六年,即耶京陷落后不久。──《串珠圣经注释》

         这时是主前587年间,耶路撒冷沦陷在即。──《启导本注释》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B.C.586,这是约雅斤王被掳到巴比伦的(B.C.597)11,也是耶路撒冷被毁的那一年(王下25:2;39:2) ──《圣经精读本》

         第十一年。就是约雅斤被掳第十一年(见结1:2注释)。如果这是西底家即位的年份(王下25:2-4,8,9),那就是耶路撒冷沦陷之年(公元前587586年)。没有说是哪一个月。有人认为预言是在耶路撒冷沦陷以后发出的(见结26:2)。如果以西结所用的是秋季年历,就有这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预言该城的倾覆。──《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6预言的核心:7节以后先知才一一精细的描写审判的步骤及内容。──《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19本文续前章之后,继续记录了神对巴勒斯坦沿海北部的腓尼基首都推罗的审判。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成就了此审判。本文的内容可分三部分:①对推罗的审判:因为他们讥诮了耶路撒冷的灭亡(1);②为濒临毁灭的推罗作哀歌(27:1-36);③神审判狂傲的推罗王(28:1-19)。我们可以从推罗的灭亡中得出以下教训:①物质上的富足极有可能导致精神上的贫乏:推罗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的中心,他们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带去了极大的影响,物质也极富有(27:3-25)。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跌进了堕落的深渊。科学的急速发展,使当代人的物质、经济、生活日益丰富,但是信仰却日益世俗化、低俗化,本文无疑是在为这种困境中的现代文明敲响了警钟;②过于丰盛的物质会使人以其它偶像替代神:推罗心醉于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将自己视为神明(28)。当今社会亦凭借世俗的思想理念和物质等替代神,藉以麻醉人的灵魂。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1~21本文记载神对商业城市推罗的审判。在贸易上,推罗对以色列持有竞争意识。并且也像其他外邦人那样对耶路撒冷具有敌意和憎恶之心。当他们看到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所灭的时候,便想到贸易量更多,经济利润将会更加可观,而满心欢喜。推罗并没有从邻国的灭亡汲取属灵的教训,反而卑鄙地想要利用这机会,神就宣告要审判推罗。今天,世人巧妙地利用弱者的弱点而谋取私利,本文暗示神将会严厉地审判这卑劣无耻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2人子啊,因推罗向耶路撒冷说:啊哈!那作众民之门的已经破坏,向我开放;他既变为荒场,我必丰盛。

推罗原甚丰富,现在再侵犯耶路撒冷而掳掠,更加丰盛了(可参阅十一15,卅三24)。耶路撒冷被称为众民之门,这是贸易之门,因为自所罗门起,耶路撒冷是小亚西亚与米所波大米的转运站,也是米所波大米与埃及的中间站。这门也是阻止人们外流至推罗。

「门」也表征着尊荣与财富,现在已遭破坏,不再有商业经济的重要性(参耶廿七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推罗”。位于地中海沿岸、在亚柯和西顿中间的一个古代腓尼基城邦。她在希兰王(主前980947年)的管辖之下十分繁荣,曾为大卫的王宫(撒下五11,12)、所罗门的王宫和圣殿(代下二)的兴建提供人手和材料。“开放”。若经过耶路撒冷的陆路不能使用,推罗便期望更多的贸易可透过她的港口运输出去。推罗包括大陆上一个城市和离岸的一个小岛。──《雷氏研读本》

         「阿哈」:参25:3

          「众民之门」:指耶路撒冷原是南北商队必经之门户,推罗庆幸耶京陷落,以为从此可取代她的地位。──《串珠圣经注释》

         推罗是腓尼基一个商港,繁华鼎盛,显赫一时。远在以西结之前一百多年,以赛亚已经预言过推罗的倾覆(赛二十三章)。以西结在这里再提出,巴比伦王会来围困推罗城。参二十六12注。

“众民之门”指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当时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耶二十七3),可与推罗城抗衡。──《启导本注释》

         众民之门……向我开放:耶路撒冷原是列邦的经济中心,各国的巨商们频繁来往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一灭亡,推罗就独霸经济利益。推罗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力量战胜犹大,而是借用第三国力量,间接地占据了有利的地位。他本当认清自己位置谦卑地面对现实,而不应该自高自大。有时我们也会亲眼目睹仇敌的灭亡,我们当怀有同情和慈悲之心,而不应盲目自大(5:38-42;12:20,21) ──《圣经精读本》

         推罗。推罗是一座强大的商业城市,包括位于大陆的推罗旧城,和建在离岸约半英里石岛上的推罗新城。该岛面积约有140英亩。推罗新城有两个港口,一个在北面,一个在南面。推罗人从这里派出船队,远至大西洋,非洲西部,甚至可能到英国。推罗在西班牙和非洲北部建立了殖民地,如著名的迦太基,加迪斯(Gades )和阿夫季拉( Abdera)。推罗又人因工匠而闻名于世。推罗的产品,如铜器,纺织品(特别是紫色布匹),玻璃器皿和陶器,在世界各处都享有盛名。

         腓尼基人使用闪族的一种语言。他们的宗教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主神是推罗的保护神麦尔卡特(Melkarth],有时称为巴力-麦尔卡特)。这显然是以色列人在耶洗别的影响下所崇拜的巴力。他们还用最堕落的仪式崇拜亚斯他录和其他神。关于古腓尼基的历史,见创10:6,15,17,18注释。

         啊哈。见结25:3注释。推罗为耶路撒冷的倾覆而高兴,完全出于自私的动机。在所罗门的时代,耶路撒冷是内陆商业的大中心。来自阿拉伯,甚至是印度的贸易都要经过她。耶路撒冷无疑借着与腓尼基人的贸易而致富。即使在她衰落的时候,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她无疑仍然是推罗人希望垄断的许多交易的中心。──《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3「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必与你为敌,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

「许多国民」(在三6,廿七33,卅二39起,卅八68起),「许多」也可译为大国(卅一6,其他如卅八23及卅九27仍译作「许多国民」),他们如同汹涌的海浪,在春季往往是涨溢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许多国民。这里可能是指尼布甲尼撒和“地上属他的各国各邦”,即他的盟国(见耶34:1)。先知可能展望到几百年以后。尼布甲尼撒摧毁了推罗旧城,并连续蹂躏了这个骄傲的城市以后,推罗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份,但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后来它被马其顿人统治。再后来被罗马人统治。──《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3~14“许多国民”参与毁灭推罗。“尼布甲尼撒”(7节)围攻大陆上的城十三年(主前585572年)才把她毁灭。主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围攻岛上的城六个月,最后用大陆上被毁之城的瓦砾建一条堤道通往海岛,才把她征服。这城后来被重建,在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节、马可福音三章8节、马太福音十一章2122节和使徒行传二十一章36节都有提及。推罗在主后1291年几乎被伊斯兰教徒完全毁灭。──《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六3 主前六世纪初推罗的状况】埃及于主前六○五年被击败之后,推罗成为了巴比伦在西亚洲头号的敌人。它是腓尼基的首要城市,以航海贸易著称。推罗的岛城离岸约六百码,与大陆相对。除了长期被围之外,岛城与海港均一无所惧。港口的深水容许重载的船只停泊卸货。推罗致力于商业活动,其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则由姊妹城乌舒(Ushu)所供应。推罗的船队在地中海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如:塞浦路斯,和北非的迦太基等。这些殖民地开发当地的资源,尤是是金属的矿藏,以及流通地中海东西部的货物。这地区各处地方,都能够挖掘到腓尼基金工和陶器的考古证据,反映出这些贸易关系的广阔性和长久程度。推罗的主要出口货品是香柏木、布匹、染料,和玻璃器皿。按照约瑟夫的记载,无数对抗巴比伦人的联盟和阴谋,都有推罗及其君王埃特巴力三世(Ethbaal III)参与其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廿六3~14以西结所说的某些预言是否不真确?若他的预言不应验,以西结书又怎样纳入正典呢?】

     以西结书二十六3-14记载了一连串关于推罗的预言。经文预言尼布甲尼撒的大军,将攻陷推罗这个骄傲的商业城。到了二十九18,经文清楚指出,尼布甲尼撒未能攻入离岸的海岛城。当时的情况无疑是,居民知道推罗城不能抵挡迦勒底军兵的围攻,就携带一切贵重物品,离开旧城。他们乘船往离岸的海岛堡垒,在当地,推罗的海军抵挡了尼布甲尼撒的攻击,阻挡海军登陆。尼布甲尼撒未能从推罗人民身上获得财宝,那几年间经历到挫折。于是,神容许他进入埃及,并获得胜利。

    详察二十六3-14,可知经文描述了推罗所受到的两次惩罚。第三、四节预言推罗受「许多国民上来攻击」,墙垣及城楼将被拆毁;这预言与迦勒底人的侵略吻合,陆上的推罗城被攻陷。第五、六节继续指出,推罗城的石头、砖块和一切可移走的,都被移走。城市被攻陷后,通常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为一般来说,战败的城市被抢掠蹂躏一番,剩下颓垣败瓦,满目疮痍。

    第七至十一节特别描述尼布甲尼撒攻城的情形。他围攻推罗,抢掠城中的一切,将这陆上的旧城完全毁弃。第十二节特别用「他们」(中文和合本作「人」一一译按),紧接这个主词的是「必以你的财宝为掳物」;第十三、十四节所继续记载的攻击,却指后来亚历山大(约主前三三二年)对待推罗海岛堡垒的方法。根据历史记载,亚历山大的海军未能攻入推罗的海岛(因推罗的海军实力强大)。于是,亚历山大改用另一方法,筑哩数计的堤,由海岸伸出,到达海岛的东岸。亚历山大的军队用尽石头、砖块,将一切能搬动的物体抛下海。几经辛苦,这条堤在数个月后建成了,而推罗海岛亦被亚历山大攻克。因为要筑堤进攻,所以亚历山大的国土扩张计划受阻延,亦因这个缘故,亚历山大对推罗海岛极尽摧残的能事,甚至令这海岛不能有被重建的一天(14节)。

    事实上,到了希罗时期,陆上的推罗城被重建起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回复昔日的重要性。至于推罗海岛,经一次陆地沉降过程而被地中海淹盖了;在那次陆沉过程中,希律花掉大量金钱而建成的撒利亚港,亦一同沉入海中。到现在,推罗城对开的浅海尚余一连串黑色的珊瑚礁;这串珊瑚礁肯定不会形成于主前—、二千年,否则就极不利于该处的航运,而海港亦不会在那里兴建。现时由岸向海伸出的岬角,可能就是以前亚历山大所筑长堤的遗迹,被海浪冲擦成现在的样子。至于推罗岛,就在一次陆沉过程中沉入海底。据我们所有的证据看来,自从亚历山大那次对推罗岛极尽摧残的能事后,就再没有任何形式的重建工作在岛上进行了。从上述资料看来,以西结书二十六章所预言的事件,虽然没有在以西结的时代应验,却在后来完全成就,即是先由主前六世纪时的尼布甲尼撒,后经主前四世纪的亚历山大使其成就。

         以西结书二十九17-20所记载的预言,提及尼布甲尼撒掳掠埃及,究竟这个预言是否有应验呢?本章八至十六节预言了埃及地将被外国侵略者蹂躏一番,从北至南,自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的密夺,以至南部的阿斯旺,都被敌人摧残。有四十年之久,埃及都受外敌侵略,甚至有很多埃及人逃难至外地。

         到了十七至二十节,神向尼布甲尼撒个人作出一个特别的承诺:尼布甲尼撒王在攻打推罗一役中没有收获,神便容让这王在埃及获大胜利,以作补偿。基大利于主前五八二年死后,有一些犹太人劫持耶利米逃往埃及,而尼布甲尼撒就长驱直入,捣破埃及地的犹太难民聚居地。在耶利米书四十三8-13,耶利米自己也预言尼布甲尼撒将直捣埃及,在答比匿或犹太人所聚居的其他地方,将被尼布甲尼撒蹂躏。尼布甲尼撒将大施屠杀,烧毁犹太人的房子,并

将他们据走。

    在讨论犹太人的事情时,以西结通常应用约雅斤的年号来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但以西结书二十九17-20的情况有所不同,先知于此处提及的「二十七」,极可能是指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二十七年,却非约雅斤的年号。因为尼布甲尼撒于主前六O五年被加冕为王,故第二十七年应是主前五七八年。尼布甲尼撒极可能于这一年开始进侵埃及,而接着的四十年,就在第十一节有所预言。因此,到了主前五三九年,迦勒底人的侵略便停止了,而埃及也不再受到摧残,这时候,巴比伦已败于古列之手。受到迦勒底人侵略时,埃及无疑加以抗拒,但在迦勒底人大事蹂躏之下,埃及无法使国家恢复元气,亦无力将侵略者驱逐。

    迦勒底人入侵埃及这段历史,无论埃及或波斯人的文件都没有记载,故此希腊史家无从得知上述史实。然而,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有提及尼布甲尼撒于主前五八二年左右进侵埃及。虽然这个年份似乎比战役发生的时间早了一点,但不能据此而认为约瑟夫的记载只是虚构杜撰。最近从考古发掘到的古代文献,包括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及埃及的象形文字写成的记录,都证明约瑟夫的记载属实。毕赛斯(Pinches)发掘到一块写有楔形文字的泥版(由Pritchard翻译,刊于ANETP308),上面记着尼布甲尼撒其中一次侵略埃及的战役,当时是尼布甲尼撒的三十七年(主前569568年)。Nes-Hor是古埃及王UahibRa统洽期间的一个将军,巴黎罗浮宫收藏了一块写有Nes-Hor的墓志铭的石碑,里面记载「北方的军旅」及亚洲人侵略尼罗河各地,并沿河谷南下,直达古实疆界。不过,这份墓志铭并未说明是次侵略的年份。

    某些学者认为以西结的预言没有实现,但从埃及和巴比伦的古代文献可知,那些学者的怀疑论调实难以成立。他们亦必须承认,以西结书二十九15作出关于埃及的长期性预言,的确实现了。迦勒底人压迫埃及达四十年之久,到了主前五三九年,巴比伦败于玛代波斯。然而,古列之子甘拜西并没有让埃及有喘息的机会,他挥军进攻埃及,并在主前五二五年将埃及纳入玛代波斯帝国的版图内。在玛代波斯帝国统治下,埃及只有几次获得独立自决,但这些局面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间又受制于玛代波斯。直到主前三三二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克玛代波斯帝国,至主前三二三年,亚历山大驾崩,多利买王朝取得埃及的治权。此后,埃及即由多利买王朝统治,到主前三十一年为止;在那一年,克丽奥佩他的海军于阿克田之役败给亚古士督。由此时开始,罗马人统治埃及,至拜占庭时代为上。公元六三0年,阿拉伯统治整个尼罗河谷地。换句话说,由尼布甲尼撒时代开始,以至我们现今的世代,埃及国从没有长时期由本土人统治。由此看来,以西结书二十九15提及埃及「必为列国中最低微的」,经已雁验了。

         至于以西结书四十至四十八章,主要讲及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将会兴建一所圣殿。事实上,直至目前为止,这几章圣经所预言的,尚未成就。无论如何,本书将会有专文讨论这个问题,作出解释。在基督统治的千禧年开始之际,以西结这个预言便应验了。由此看来,以西结书所载的,并非假预言。──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结二十六4「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她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她成为净光的盘石。」

墙垣与城楼都将破坏,推罗的防御都已不复存在了,推罗本来只是个岩石的岛国,连麈土都刮净了,就甚么都除去,将来也没有人会记得它的存在。在主前三三二年,亚历山大全都毁灭。这净光的石头是廿四章七、八节所提及的。这些都说明耶和华的审判。──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净光的盘石」:先知在这里带有讽刺的口吻,因推罗这名称于原文解作「盘石」。──《串珠圣经注释》

       刮净尘土。比喻彻底的毁灭。后来亚历山大围攻推罗新城时,从大陆到海岛筑了一个堤道,用推罗旧城的石头作为材料。

         4~5净光的盘石……晒网的地方:推罗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之城,是海洋贸易中心。当希兰作推罗王时,曾为所罗门的建殿工程,提供过建筑材料和技术(王上5:1-10)。然而,当年的华丽建筑、坚固的城墙,均遭到破坏,成为毫无用处的地方。敌挡神的所有势力均因神的审判而瓦解(68:1;89:10)

 

【结二十六4~5净光的盘石……晒网的地方:推罗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之城,是海洋贸易中心。当希兰作推罗王时,曾为所罗门的建殿工程,提供过建筑材料和技术(王上5:1-10)。然而,当年的华丽建筑、坚固的城墙,均遭到破坏,成为毫无用处的地方。敌挡神的所有势力均因神的审判而瓦解(68:1;89:10)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5「她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也必成为列国的掳物。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晒网之处通常是指荒废之地,但在四十七章十节却是指救恩复兴的景象。此处必是相反的,推罗的城是被视为海中的,日后必然荒废。──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她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他必如海中央竖起的一块净石,只能供渔夫晒网之用。──《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6「属推罗城邑的居民(城邑的居民原文作田间的众女。八节同)必被刀剑杀灭,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居民」原文作「女儿」,必被刀剑杀灭,不一定是指实际的情形。试比较约书亚记十五章四十五节及十七章十一、十六节等,专指推罗所属的住宅区域,那些地区不是在岛屿上,分布在大陆各处,易受外邦人的攻击。所有的居民必遭受咒诅。──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田间的众女)……知道我是耶和华:指居住在推罗的周边城邑或村庄里的居民。他们终将会在审判中确知神是活神(确信耶和华神的存在)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7「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诸王之王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马匹、车辆、马兵、军队和许多人民,从北方来攻击你推罗。」

「诸王之王」这一名衔有很悠久的历史。在埃及第十八朝代已经有这对王的尊称,以后不常见,直到希利尼的时代。尼布甲尼撒是否自己拥有这尊称,还是先知沿用亚述的尊称?不得而知。此处成为巴比伦王的尊称,必有其重点。

「从北方来」是耶利米的话。──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诸王之王」:是当时常用的形容词,表达征服者的威势。──《串珠圣经注释》

         巴比伦是代神审判推罗的国家。他们占领了许多国家,掳走了那些国家的君王和百姓,叫他们作自己的附属国(2:37,38) ──《圣经精读本》

         尼布甲尼撒。见但1:1注释)。

         诸王之王。但以理也这样称呼尼布甲尼撒(但2:37)。波斯王也采用这个称呼(见拉7:12)。从铭文中也可看出。

         从北方来。指入侵的方向(见耶1:14注释)。

         马匹。所提到的各军种都属陆军。我们没有找到使用海军的记录。海军对于攻取海岛城市是很有用的。围攻持续了13年。尼布甲尼撒完全摧毁了陆地的城市,但没有攻下推罗岛。后来达成协议,推罗接受巴比伦的统治。──《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7 尼布甲尼撒围攻推罗】按照约瑟夫的记载,巴比伦人围攻推罗达十三年之久(约主前586573年)。一篇巴比伦的文献宣称围城时尼布甲尼撒亲自督战。这个长期的围攻显然以和约结束。条约规定推罗的王室外迁到巴比伦,推罗王可以留下,但却在巴比伦专员的控制之下。推罗的势力因长期被围已经消耗殆尽。──《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六7~14描绘尼布甲尼撒攻打推罗的情形,作为审判的实现。──《串珠圣经注释》

         推罗将会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彻底毁灭。凡讥诮神子民的人,均会落入这种下场。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8「他必用刀剑杀灭属你城邑的居民,也必造台、筑垒、举盾牌攻击你。」

         「属你城邑的居民」:原文作「你在陆地上的女儿(居民)」,指最先被攻打的是推罗建在陆地上的部分,其次才是海岛。──《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8 造台筑垒】作者对于围城战术有深刻的认识。围城者在城墙外面堆砌攻城土丘或坡道。攻城坡道多次在亚述的壁画浮雕中出现。考古学家又在拉吉挖掘到亚述人成功地攻取这座犹大城堡时,所建筑的攻城坡道。大部分的推罗城都是建筑在海岸附近的海岛上,因此特别难以攻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六8~9罗列了尼布甲尼撒为侵略推罗所动员的武器,为了攻陷沿海城市推罗,他似乎花费许多精力(参照29:18)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9「他必安设撞城锤攻破你的墙垣,用铁器拆毁你的城楼。」

这是侵略者在围城之后作进一步的攻击,不仅撞城,打破城墙,而且以武器(这铁器可能是战斧),来拆毁城楼。一旦城攻,他们攻入之后,尽行毁灭,使当地的防守者片甲不留。──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六10「因他的马匹众多,尘土扬起遮蔽你。他进入你的城门,好像人进入已有破口之城。那时,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和战车、辎重车的响声震动。」

城的破口不止一处,可能破城时多处破口,侵略者的军队无孔不入,长驱直入,马兵之多,麈土四扬,一片战争的惨状。城墙已经震动得无法屹立,即将倒塌,因为凶猛的进攻已经使城天翻地覆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六11「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他必用刀杀戮你的居民,你坚固的柱子(或作柱像)必倒在地上。」

在异族人的铁蹄之下,到处被蹂躏蹧践,街道上必满了尸体,因为杀戳的事到处发生。「柱子」可能指推罗的神庙,都必倒下,最富丽的建筑物也不能存留。这柱子也象征抵御的力量,支持不住而倾倒。推罗必将成为废墟乱堆,供后世的人凭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坚固的柱子」:史家记载推罗的祭神殿中有两大支柱,一金一翡翠,这词也可能表示城邑坚固,牢不可破。──《串珠圣经注释》

         坚固的柱子(柱像):并非为纪念某一英雄或君王的碑,乃是显示推罗的力量和荣耀及民族力量的碑,立在推罗的神殿中。 ──《圣经精读本》

         柱子(或作柱像)。“masseboth”。可能指希罗多德所描述的两根著名的柱子(ii.44),一根是黄金的,一根是翡翠的,安置在推罗巴力麦尔卡特(Melkarth)的殿中。──《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1 坚固的柱子】坚固的柱子可能是象征抵抗结束的语句。然而希罗多德提到推罗的赫拉克里(默珥卡特)庙以祖母绿和金的柱子为装饰。亚述的壁画浮雕亦描绘推罗一座庙宇外面有两支柱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廿六11你坚固的柱子抑柱像,是指什么?】

         答:在本章中论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北方来攻击推罗时(78),说到「你坚固的柱子必倒在地上」(11),中有小字「柱子或作柱像」。犹太人的解经者以这些柱子Pillars,乃是城中之坚固的堡垒,是藉它作保障的;但也有人认为解作本章豫言之推罗有两个名字,为一国之神像刻于柱上的,故小字或作柱像,这种柱像,可能是指那些推罗所崇拜的偶像,名叫梅尔戛Melqart的,必要被倾倒在地上,以示推罗站立不住,遭受倾圯破坏的报应。――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结二十六12「人必以你的财宝为掳物,以你的货财为掠物,破坏你的墙垣,拆毁你华美的房屋,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

墙垣与房屋拆毁,就有许多木石麈土,由巴比伦军队将这些扔入海中,正如弥迦书三章十二节所描述的。也可能由海浪冲上岸来,将这些都冲洗,冲入海去。这里的水无疑是指大海。──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对推罗的预言得着巧妙而独特的应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征服了推罗城,应验了《以西结书》的预言。但他却无从实现二十六12的话,将推罗城的遗物“抛”在海中。那时,推罗城中的一些人逃亡到地中海上一个小岛,离岸不远,重新建立新城。三百年之后,希腊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为了要征服这个岛,便把推罗旧址的遗物用来填海,成为一条通往城岛的堤道,以便攻城。他所作的应验了《以西结书》的预言。推罗旧址成了“净光的盘石”,一无所有(二十六14)。──《启导本注释》

         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有些人认为这是指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把推罗的木头抛在水中,用它作成堤,攻击推罗的事件(B.C.333)。但是观其上下文脉,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推罗彻底被摧毁(4,5)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13「我必使你唱歌的声音止息,人也不再听见你弹琴的声音。」

这是一幅战争毁坏的图画,令人凭吊时感到虚空而且悲哀。这是神公义的审判,祂的刑罚那么彻底,令人惊悸不已。一切都成为荒凉,欢乐的声音没有,连哀恸的声音也止息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六14「我必使你成为净光的盘石,作晒网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虽然推罗周围的地区都被占领了,但推罗城本身从未被重建。──《雷氏研读本》

         不得再被建造:此预言首先因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入侵而得到成就,并通过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完全成就。B.C.332,亚历山大大帝(B.C.336-323)修筑了连接岛屿和本土的长堤(800m,60m),彻底攻占了利用地理优势而顽强抵抗的推罗。由此可知,神的话语必然得到应验(23:19;彼前1:25) ──《圣经精读本》

         不得再被建造。有人觉得这个预言难以理解,因为如今在推罗半岛上有一小区,人口约14,000。这个半岛就是从前的海岛和堤道。有人认为这个预言只适用于陆地的城市。他们指出那里一片荒凉,甚至无法确定古城的位置,这证明先知的话已经应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在大陆古城的遗址上兴建了一座新城,也不违背以西结的预言。因为以西结的预言是针对当时高度文明和辉煌的推罗。那个文明和与它相关的城市将要摧毁。这一位置上的任何现代建筑都不能代表古代文化的复苏,因此也不违背先知的话语。

         况且“不得再”(lo'`od)只是指“一段时间”,长短要依据上下文来确定。约瑟曾“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od,创46:29)。从推罗的历史来看,这里的“不得再”是相对的(见第21节注释)。又见赛13:20注释。──《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4 <syncBible ref=26:14>推罗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

    围攻了十五年之后,尼布甲尼撒仍无法占领推罗在海岛上的那部分。二十六1214节中的某些方面的描述,超过了尼布甲尼撒对推罗的实际破坏。但预言中说的将发生在岛上的事,其后在亚力山大占领期间确实都发生了。亚力山大把碎石堆进海里,弄成一座通往海岛的桥,然后他过桥毁岛(公元前332年)。今天这个海岛仍旧是碎石一堆,这本身便是神审判的见证。──《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5「主耶和华对推罗如此说:在你中间行杀戮,受伤之人唉哼的时候,因你倾倒的响声,海岛岂不都震动吗?」

「倾倒」一词是以西结常用的字,尤其论邦国的衰落,如十八节的倾覆,廿七章廿七节的「沉」字,卅一章十三节的「败落」,卅二章十节的「仆倒」。

「震动」必指城墙,是在审判的过程中(参廿七28,卅一16,卅八20)。推罗的伤亡与哀痛,也必使远处的海岛震惊、震动?卅八章二十节这是普世的情形。──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海岛'iyyim)。指岛屿和沿海地区。──《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5~16“靠海的君王”。推罗的商业贸易伙伴,他们因推罗的陷落而哀悼。──《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六15~18为推罗唱哀歌:当推罗倾倒时,素来与她贸易往来的城市无不震惊,纷纷为她哀悼。──《串珠圣经注释》

         周边的众岛和与推罗进行贸易的众多国家,听到推罗灭亡的消息,就都惊讶不已。神的公义之审判是警告人,使人警觉的契机(49:13;5:11)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16「那时靠海的君王必都下位,除去朝服,脱下花衣,披上战兢,坐在地上,时刻发抖,为你惊骇。」

「靠海的君王」可能是指远方海岛的首领,他们原与推罗有贸易的交往,听见推罗的毁灭,也都震惊万分,时刻发抖(参阅卅二10)。

他们下位除服,坐在地上,是举哀的举动(参约伯记二13)。两次重复脱除衣服,没有撕裂衣袍,但除去衣服,已经表明哀恸。他们的衣服是除去了,而「战兢」好似衣衫一般,丧服披上,是非常生动的表像言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描写当时君王哀悼时的仪式。

          「靠海的君王」:是曾与推罗有贸易往来的王国之君。──《串珠圣经注释》

         海的君王:并非指推罗周边国家的帝王,而是指在那里从商的富贾。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王,是因为他们利用自己的财富过着王公贵族一般的生活。时刻……惊骇:时刻”的希伯来语,意指“在所有时刻”。这表明他们的惧怕和恐惧从未离开过他们半步。 ──《圣经精读本》

         海的君王。即“商人的首领”,就是那些靠经商获得财富和权势的人,而不是指国家的领袖(见赛23:8)。这里用东方人举哀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惊讶和悲伤。──《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7「他们必为你作起哀歌说:你这有名之城,素为航海之人居住,在海上为最坚固的,平日你和居民,使一切住在那里的人无不惊恐,现在何竟毁灭了?」

「毁灭」一词,原意为「消失」。推罗城一经毁灭就消失了,使人们十分惊恐,推罗是有名之城。在海上坚立,因为航海频繁,贸易发达,可与埃及比美。她的威力足使各处畏惧,因为她的权力好似海运一段传遍各地,无往而不利,无战而不胜,到处散布惊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哀歌:推罗曾经是世界性的贸易港口,是众人所憧憬和羡慕的城邑。然而,现在人们不会再讴歌其业绩,只会唱哀歌以举哀。这种鲜明地对比,再次晓谕我们抵挡仇视神百姓的人,终会陷入悲哀的下场(1:6)。因为神必以公义击败所有邪恶势力,而赢得最终的胜利。 ──《圣经精读本》

         航海之人居住。七十士译本只是“来自海洋”。──《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8「如今在你这倾覆的日子,海岛都必战兢,海中的群岛见你归于无有,就都惊惶。’”

       惊惶。无疑是因为推罗的贸易曾大大促进了它的繁荣。──《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9「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使你变为荒凉,如无人居住的城邑,又使深水漫过你,大水淹没你。」

这里神使这城经过战乱而毁灭,完全荒废,如像向来无人居住的地方。普日繁华的城巿如所多玛、蛾摩拉,在神降火焚烧之后,成为无人居住的废墟。推罗也被深水大水淹没,成为深渊、荒原,甚至是阴间。──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深水」、「大水」:引用神话式词句,描写推罗永不超生的命运。──《串珠圣经注释》

         深水漫过你:指洪水将彻底淹没推罗的诸城。本节附加说明了20节所示的刑罚——永远的灭亡,即推罗的一切均会陷进阴府。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19~21推罗要被海水淹没(19节),死去(进入“地的深处”;20节),永不被重建(21节)。──《雷氏研读本》

         本文的主题是推罗的灭亡。推罗曾经是豪奢淫逸的不夜城,将来却会因神的审判而变成灰暗的街头,只有漆黑的冷寂陪伴着她。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六20「那时,我要叫你下入阴府,与古时的人一同在地的深处久已荒凉之地居住,使你不再有居民。我也要在活人之地显荣耀(我也云云或作在活人之地不再有荣耀)。

耶和华要将推罗下入阴间,「阴间」原意为深坑,有时解为坟墓,是死亡之境界。古时的人是已经死去,不再被纪念,因为他们早已消逝,在世上已经绝迹。这些已逝的人好似古时的废墟一般早已荒凉不堪。这是死人之地,没有生命的气息。──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下入阴府」:即灭绝生存的气息,没有复兴的可能。

          「使你不再有居民 ...... 显荣耀」:根据古译本可译作「使你不再在人的境界重现」,指推罗被灭的终极性。──《串珠圣经注释》

         用挪亚时代的洪水审判比喻了对推罗的审判。阴府:希伯来语,指人死后去的地方。本文中的“地的深处”、“久已荒凉之地”、“古时的人所居住之地”都是相同的内涵,是指死人之地。这句话意味着推罗的华美将要从这地上销声匿迹。离弃神的人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或许会结出华美、荣耀的果子,但终必像朝露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虚空和死亡(1:4;37:35,36) 不再……在活人之地显荣耀:活人之地”的字面之意是指有人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象征与神同在的地方。本节暗示推罗不仅会遭到世人的唾弃,也将会与神隔绝,而彻底灭亡。 ──《圣经精读本》

 

【结廿六20神在活人之地究竟有否显荣耀?】

         答: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本书二十六至二十八章所讲论的,都是针对当时狂傲自骄、荣美一时的推罗,发出将要倾覆沦亡的警告豫言。在这一节说到「那时我要叫你下入阴府,与古时的人一同在地的深处久已荒凉之地居住,使你不再有居民;我也要在活人之地显荣耀。」(20)下有小字:「我也云云或作在活人之地不再有荣耀」。按照七十士译本作;「你必不再站立在活人之地」,比较切合上下文的述意。所谓「活人之地」,本是指着犹大地说的(参卅二23,诗廿七13,一四二5,五二5),它虽曾荒凉,但将必复兴,成为活人之地。神要在此活人之地显出他的荣耀来。然而相反地,当时的推罗,虽有可夸耀之完美的建设,丰富的商业,航海和军事的发达;但因其心里高傲,目空一切,自称为神(结廿八2),而必要遭受到神的报应,被刀杀灭,下入阴府,变为荒凉无人居住之地。所以说,推罗在活人之地不再有荣耀,这豫言确已应验于古代的推罗(原属腓尼基之一要城;理化的推罗在黎巴嫩境内)了。――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结二十六21「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这是神最后的审判,使人们看到都感到惊恐,因为毁灭是可怕的,多么惊人的警戒。「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在七十士译本中是省略的。推罗不再存在,有类似的话在廿七章卅六节下及廿八章十九节下。──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不再存留于世。直译是“不再有你”。

         永寻不见`od)。见第14节注释。该词与le`olam相关。le`olam直译是“一个世代”。`olam 的时间长度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见出21:6注释)。`od le`olam 结合在一起,似乎强调时间长度。因此以西结的话象征推罗的古老文化和文明将永远消失。这个古老的帝国将一蹶不振。──《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 <syncBible ref=26>推罗是个甚么样的城市?有甚么特色?】

    以西结于公元前586年得到了这个信息。在第2627章中的信息可能是针对位于以色列北部的腓尼基首都推罗的。这个城巿一部分在美丽的海岛上,一部分沿着海岸。推罗对耶路撒冷的毁灭感到高兴是有原因的。推罗和犹大在有利可图的贸易上是竞争对手。这条商路是从南部的埃及到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中间贯穿两国领土。推罗控制海上商路,犹大控制陆地商路。犹大被击败之后,推罗认为所有商路都可归它了。但这种冷眼旁观没多久,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就进攻推罗。推罗城背靠海,每天都有船只运来鲜货,结果尼布甲尼撒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占领了推罗(586571)。──《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4-27章)】

 1 只有神才能够洁净罪人,但这是否表示人完全是被动的呢?参24:13。我们在自己蒙神洁净的过程上应扮演什么的角色?

 2 神禁止先知为爱妻举丧、哭泣(24:12-24),这是否有不近人情之嫌?参路12:48

 3 在25章中,有一句话重复了很多次,是那一句?(见7, 11, 17)。这句话与神审判这些国家的理由有什么关系?对一班被掳在巴比伦的以色列人,这句话又有什么意义?参24:24

 4 当我们见其他基督徒软弱倒退,受到神管教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等待他们?是幸灾乐祸,还是惋惜哀叹,为他们祈祷?

 5 昔日富庶繁荣的推罗城(27)竟逃不过灭亡的厄运。同样,历史上无数辉煌的古邦、帝国也已湮灭或衰落。今天,你向往的是世间的繁华,还是神永恒的国度?

 ──《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六1~二十八19论推罗:推罗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一百六十公里(一百英里)。是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城虽小但却极富裕,居民多以海外贸易为生。城分两部分,一在陆地,一为海岛,二者有一长堤连接。临敌时,推罗人逃往海岛,以此为防御城。一直以来推罗与耶路撒冷都有贸易之争,但推罗在当时却是古代腓尼基的最大港口。主前五九四年推罗曾加入反叛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联盟(参耶27:3), 据史家的记载,尼布甲尼撒围攻推罗达十三年,后来双方举行和谈 (参29:18 巴比伦对推罗取得某程度的宗主权。主前三三三年亚历山大围攻推罗七个月,填海造坝直抵推罗海岛(参26:12),终于消灭推罗。

 本段的预言主要是指尼布甲尼撒所带来的破坏,间也穿插亚历山大致命的打击。推罗的罪行大致也是幸灾乐祸:看到耶路撒冷的陷落,感到有利于自己独占国际贸易的企图,因此沾沾自喜。

本段可分三部分:

 1 26:1-21预言推罗倾覆;

 2 27:1-36描述推罗有如一艘商船将沉没海底;

 3 28:1-19预言骄傲的推罗王没落。──《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