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十九章拾穗 【结十九1】「“你当为以色列的王作起哀歌。」 哀歌不是为激发人们的同情。这里似乎只着重一种习俗与仪式。先知对那些君王首领并不同情,因为他们干罪使百姓在危害之中,而仍不知悔改。「王」应为诸王,但七十士译本只用单数字。「王」原意为「首领」。可见这是向政治界的信息,却采取哀歌的形式。──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王。指约哈斯和约雅斤(见第3,5节注释)。七十士译本的“王”是单数,与第2节的“你的”一致。──《SDA圣经注释》 【结十九1 古代近东的哀歌】哀悼诗歌可以是濒临绝境之人的宣告,如诗篇二十二1~21;或重要人物去世的挽歌(撒下一17~27,大卫哀悼扫罗的挽歌);或社群在面对危机时的呼求,如诗篇一三七篇。古美索不达米亚最有名的哀悼诗歌是《吾珥被毁悼词》。这歌纪念主前二○○四年该城被以拦王金达图攻取的事迹。全歌分为十一个诗节。每节从一个角度描述城市毁坏和王朝的衰亡(参较:哀二9)。因此,在城墙和公共建筑物重建之时,都会用得着这篇著作。进一步资料可参看:耶利米哀歌注释的附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九1~9 猎狮和狮子的象征】鉴于以色列(赛五29;鸿二11~12)、埃及、亚述文献皆多次提到王族和狮子的关系,以西结使用这个象喻并不令人意外。文献中多次提到猎狮。这是王族的娱乐,但若有吃人的狮子出现(主前九世纪亚述王亚述纳瑟帕二世的一个牌匾上,有一个努比亚人被吞噬的情景),或对村镇构成威胁时(某份马里文献记载使用陷阱捕猎这野兽),猎狮就成了必须的行动。这首「哀歌」所象征的是犹大最后几位君王的其中两位(最有可能是约哈斯和约雅敬)。其双关意思大概是根据创世记四十九8~12,雅各对儿子犹大的祝福,称他为「小狮子」的话。──《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九1~10】神通过以西结,把犹大的命运比作活活被捉的狮子。强暴而无礼的犹大不知天高地厚地肆行强暴(3,6节),最终被埃及和巴比伦悲惨地蹂躏(王下23:31-34;24:1)。 你的母亲是……母狮子: 这里的母狮子指犹大。之所以把犹大比作母狮子,是因为犹大在列国中最为尊贵,就像狮子是兽中之王一样。──《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1~14】为王室作哀歌:本章以笼中狮子(1-9)与烧毁的葡萄树(10-14),比喻犹大王室的悲惨结局。 全篇是以挽歌的形式写成,对以色列民来说这是一个极熟悉的体裁,挽歌中的哀恸凄惨是他们所能认同。本章的挽歌不是为死者而写,而是以死者之母亲如何面对两子的悲惨结局为主题。母狮,幼狮及葡萄树比喻何人何事,文中不详,可能的解释见下文。──《串珠圣经注释》 犹大曾因大卫家族与神立约,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现在犹大诸王已被掳到埃及和巴比伦(4,9节),治理万国的杖也已被折断(14节)黯淡无光。本文用狮子和葡萄树比喻大卫王朝的灭亡(1-9节)(10-14节)并用悲叹的口吻进行记载。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2】「说:你的母亲是什么呢?是个母狮子,蹲伏在狮子中间,在少壮狮子中养育小狮子。」 单数「你的」或者只是诗歌的形式,这是拉丁文译词的涵义,但七十士译本的解释却不是这样。这母狮不是约西亚王的母后哈慕他,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王下廿三31)。而是约哈斯与西底家的母亲(王下廿四18)。约雅敬是约西亚王的儿子,但他的儿子约雅斤与哈慕他就不直接有血统。可见不是指某母后,而是指那统指犹大的。犹大是狮子,是母狮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犹大被描述为“母狮子”,是众强大的君王的“母亲”。──《雷氏研读本》 「母亲」:可指犹大国(参创49:9; 弥5:8),或约西亚王之妻哈慕她。──《串珠圣经注释》 “母狮”喻犹大。母狮产生“壮狮”——君王(比较十九3)。──《启导本注释》 【结十九3】「在它小狮子中养大一个,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这是指约哈斯,他在位只有三个月,就被法老尼哥在哈马地的利比拉锁禁,带到埃及,就死在那里,记载在列王纪下廿三章卅一至卅四节。 关于他怎样抓食而吃人,只是描写少壮狮子的强暴,却无历史的记载,可能也只是象征的语句。在创世记四十九章九节雅各的祝福,论犹大是小狮子,学会抓食,因为这是狮子的特性。──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少壮狮子」:如果母亲指哈慕她,则这里是指约哈斯王,他登基仅三个月就被法老尼哥带到埃及。──《串珠圣经注释》 少壮狮子……吃人: 指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掌权之后,杀害同胞、肆行暴力和掠夺(王下23:32)。──《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3~4】这里所指的“狮子”(王)是约哈斯,他成了阶下囚,在主前609年被法老尼哥带往“埃及”去(王下二三33,34)。──《雷氏研读本》 “少壮狮子”指在主前609年被埃及法老尼哥囚禁的约哈斯王(王下二十三33~34)。──《启导本注释》 【结十九4】「列国听见了,就把它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 列国知道他的叛逆,就要除去他的自由,放在坑中,使他无法肆虐。用钩子拉走,是在以西结书廿九章四节描写捉动物的方法。──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坑」:古人挖深坑作为陷阱,用以捕捉狮子。──《串珠圣经注释》 在这里列国指埃及法老尼哥。他在米吉多杀害了对抗自己的约西亚(代下35:20-24),立约哈斯为王。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 约哈斯实施反埃及政策之后,埃及法老尼哥废黜了他的王位,将他掳到埃及,约哈斯在位的时间仅为三个月(王下23:33,34;代下36:4)。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5】「母狮见自己等候失了指望,就从它小狮子中又将一个养为少壮狮子。」 在小狮子中又将一个养大,那该是约雅斤。约雅敬是法老的傀儡,当然不是犹大王室的盼望,他是效忠于埃及,使犹大人等候了十一年。终于约雅敬在巴比伦攻城之后就死了。犹大就拥他的儿子约雅斤登位。可是他在位也不过三个月,再被巴比伦掳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失了指望」:失去目睹儿子被释放的指望。──《串珠圣经注释》 小狮子中又将一个: 指第18代王约雅敬,而非指第19代王约雅斤。因为约雅敬的政治路线(7节)与耶利米所说明的一致(耶22:13-17)。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5~9】第二只“狮子”是约雅斤,他在主前597年被尼布甲尼撒带往巴比伦去(王下二四15)。──《雷氏研读本》 这里的“少壮狮子”可指主前597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带到巴比伦去的约雅斤王(王下二十四15)。也可能指西底家(王下二十五6~7),他是用铜链锁着带往巴比伦的,与9节描写接近。若为前者,此处乃追思哀痛的话;若为后者,则属预言。因西底家被掳为主前587~586年间事。──《启导本注释》 【结十九6】「它在众狮子中走来走去,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吃人。见第3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结十九6~7】描绘了约雅敬的暴政。根据本节和耶利米书,他曾烧毁过城邑和宫殿,杀害了神的仆人先知(耶26:20-23),用刀割破、烧毁“书卷”(预言书)(耶36:22,23)。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6~8】另一只少壮狮子似乎指约雅敬王,他因背叛巴比伦而被巴比伦及其附庸国围攻。但如果母狮指哈慕她,那另一只少壮狮子应该是约哈斯王的亲兄弟西底家(王下24:18)。 ──《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7】「它知道列国的宫殿,又使他们的城邑变为荒场,因它咆哮的声音,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就都荒废。」 「宫殿」原意为「寡妇」,经文评鉴改为「保障」或宫殿(~lmnwtyw 改为 ~rmnwtm)。「他知道他们的寡妇」,「知道」一词(y-d-~)可作为性行为(参阅创四1「同房」的原意),这里可能是指不正常的性行为,可译为施暴或「强暴」,也是战争的惨状。大多译词都作「他破坏他们的保障」。「列国」原只是一个代名词,而且是单数的,但下句是他们,所以应前后符合。──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知道列国的宫殿」:原文作「知道他的寡妇们」,原意不详。但「知道」于原文似「毁坏」,而「寡妇」于原文似「宫廷」,故整句可能的意思是:「他毁坏他们的宫殿」(有古译本有类此的译法)。──《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8】「于是四围邦国各省的人来攻击它,将网撒在它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 四周邦国……攻击他: 意指以东、摩押、亚兰等国,帮助巴比伦一同来攻打犹大王约雅敬(王下24:2)。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9】「他们用钩子钩住它,将它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它放入坚固之所,使它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 「笼子」一词是照亚甲文的字义(Sigaru),但大多学者认为这不是笼,而是铁枷,枷住颈项,专为捕捉战俘之用。以色列山是象征神特殊的选民,他们现在需面对神的审判,首先是大卫家的众子已濒死亡的命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坚固之所」:即「网罗」。──《串珠圣经注释》 指约雅敬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去的事件(代下36:6,7)。背叛神而随从邪恶的人,其结局必然虚妄至极(赛1:20;拉8:22;何13:16)。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10】「“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原文作“在你血中”),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 如果母亲是指大卫家,就有极盛的时期,不是像十七章五节西底家得巴比伦的扶持而茂盛,此处是说神的恩惠,因为耶和华赐福大卫家,使他们昌盛。这是神与大却家所立的圣约,也是应验神向列祖所立的应许(撒下七章及创12、17章)。 这儿提到的水多,不是十七章所提的两条大河,而是指神有极丰盛的恩惠。「极其茂盛」原文也作「在你血中」。可能应更改这字,而成为「你葡萄园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极其茂盛」:原文「在你血中」,另有古卷作「在你的葡萄园里」,两种异文于原文非常接近,后者较为适当。──《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10~14】这里把犹大比作“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在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因西底家的叛乱而把耶路撒冷倾覆(王下二四20;耶五二3)。──《雷氏研读本》 被火烧毁的葡萄树比喻犹大,在主前586年因西底家王叛乱,耶路撒冷被巴比伦王夷平。──《启导本注释》 神将犹大比作曾经在溪水边长得枝叶茂盛,如今却被拔出而枯干的葡萄树。西底家的反巴比伦政策导致犹大被尼布甲尼撒所灭。 ──《圣经精读本》 【结十九10~14 葡萄园的比方】以西结的这个象征和以赛亚的「葡萄园之歌」(赛五1~7)之间有极强的对应。在两个案例中,神对葡萄园发怒的原因都是它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两处的植物都没有扮演其当作的角色。以赛亚的葡萄园出产「坏果子」(NIV;和合本:「野葡萄」)。以西结的葡萄树「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但果子却绝口不提。葡萄树的一切精力都集中在继续延长枝子,象征犹大国及其君王(约雅斤和西底家)的骄傲自大。这两个葡萄园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它们都要变为荒地,被风吹干,枝干折断,根与枝条一无存留。以西结藉此说明了哀悼的理由,是国家独立成为过去,神与大卫家所立的约暂无效力。请参看:以西结书十五2~7。──《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九11】「生出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枝中,而且它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 「枝干」是接续的王权,得以连续不断,正如亚伦的杖会发芽滋长一样(民十七16起)。这可作掌权者的杖,「杖」为多数字,表明威严(Plural of Majesty)。 这枝干甚至高耸在云霄之上,甚至远处也可看见,足见其威荣与影响力。以色列的荣耀也是耶和华的荣耀,她要成为万国来就的光辉。以色列人一直有这样的理想,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达到,不是耶和华神没有力量,是他们自己没有真正仰望神。──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杖: 象征王的权威(斯4:11)。这杖:①应许了弥赛亚的到来(民24:17)。②象征基督的统治(来1:8)。在此则指从大卫到西底家的犹大诸王。 生长高大,枝子繁多: 指犹大的最后一位王西底家(B.C.597-586)(王下24:18-20)。犹大就是在西底家在位时灭亡的。 ──《圣经精读本》 枝干(mattoh)。是复数形式。单数是matteh ,用于第12和14节。七十士译本的第11节里是单数。这里如果是复数,就是指国王们;如果是单数,就是指约雅斤。──《SDA圣经注释》 【结十九11-12 “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是指──】不是犹大国王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强大就能救国。他们就像葡萄树一样将被“东风”连根拔起吹干。这“东风”就是强大的巴比伦军队。──《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十九12】「但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 但是外邦侵略的力量来到,将以色列这葡萄树损坏。这是谁的忿怒,是外邦的权力,不满以色列的背逆,而在怒中肆意除灭他们?这一定也有神忿怒的刑罚临到他们,因为神藉凓外邦人施行审判。 「东风」是巴勒士坦夏季特有的炙热的熏风,足使树叶枯槁。火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指炎热,参阅十七章十节及廿七章廿六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因忿怒被拔出」:被狠狠的拔出。 「东风」:可能指尼布甲尼撒王。 「被火烧毁」:可能指犹大王朝的倾覆。──《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13】「如今栽于旷野干旱无水之地。」 犹大已经历了战火的焚桡与破坏,现在还要再遭受掳掠之苦难。他们被掳到外邦,在旷野无水之地,但是他们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还要生存下去。在外邦是对他们最不利的环境,他们无法得以更新与复兴。──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栽于旷野」:指被掳到异地。指巴比伦。比喻中说,葡萄树从肥沃的土壤中被移到干旱贫瘠之地。──《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14】「火也从它枝干中发出,烧灭果子,以致没有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是哀歌,也必用以作哀歌。”」 本节似乎是连续十二节的,因为在那里火已着起,都快成为灰烬。也许还有一颗火星,是大卫家的以实玛利,他要除掉基大利,但后果使犹大更形毁灭(参阅王下廿五25、26;耶四十13-四十一10)。 枝干早已烧掉,没有掌权的杖,大卫家的王权已经毁坏了。此处可联想士师记九章十五、二十节的寓言,是约坦特别指责亚比米勒的。火一烧着,从荆棘里发出,延及利巴嫩的香柏树。──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枝干」:原文可译作「主干」。这里指西底家背叛尼布甲尼撒王,结果导致他整个家族遭殃(参王下25:7)。──《串珠圣经注释》 也必用以作哀歌: 后来的以色列子孙也无法忘记上述令人悲伤的事情,就是因无视神的预言而惨遭毁灭。过去的苦涩经验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是一个警告和前车之鉴(林前10:5,11)。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19,20章)】 1 令犹大王族及整个国家遭殃的是谁(19:14)?一国的领袖可以如何影响国家的命运?你当如何为教会和政府的领袖代求?参提前2:1-4。 2 试分析以下四组经文:a 20:5-9, b 10-14,
c 15-17,d 18-22。这四组经文有一重复的格式、试找出这个格式。每一次,神都有些东西吩咐以色列人,他们的反应如何?神又如何回应?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经历过神的管教?你有否及时回转,抑或容让灵性每况愈下? 3 试数一数「安息日」在20:1-26里所出现的次数。神为何如此重视安息日?安息日如何能够让以色列人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圣的」(12)及「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20)?安息日对我们今日仍有意义吗?你如何可以在神面前得「安息」? 4 以色列的长老为何不能求得旨意(20:3, 31)?他们是否真的不知道神的心意?参20:7; 11, 18。另参14章思想问题1。 5 本章有多少次提到以色列人因拜偶像玷污自己?你有否重蹈他们的覆辙? ──《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九章 这一章以挽歌的形式写成,是要配合哪些信息?】以西结用形像的手法传达了许多信息。他用母狮和幼狮的形像来引起听众的好奇。母狮象征着犹大国,两只幼狮代表两个王。第一只幼狮是约哈斯王,他于公元前609年被埃及法老尼哥掳至埃及(参王下23:31-33)。第二只幼狮可能是已经被掳至巴比伦的约雅斤王(参王下24:8),也可能是很快就要被俘的西底家王(参王下25:7)。这个例子告诉犹大,他们根本没有能很快地摆脱流放、返回家园的希望,也没有可能摆脱巴比伦。──《灵修版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