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十六章拾穗 【结十六1】「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本章把以色列描述为不忠的妻子(比较何一~三;耶二;赛一21;五○1)。第3至34节描述她的罪,第35至52节描述她的受罚,第53至63节描述她的复兴。──《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1~14】以色列本如被遗弃的孤儿,无人照料她。但是,在神无私的关怀之下,以色列日趋健康,茁壮成长,成为俊美的民族。岁月如梭,以色列已成为妙龄的少女,神便与之立约,叫她作了自己的妻子即神的子民。此比喻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圣徒。我们原是被离弃的可恶之子(弗2:3),神却以无法抗拒的主权拣选了我们,教导我们属灵的事,祝福我们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女(加4:28)。因此,对这白白领受的恩典,圣徒在生活中应常存感恩的心(帖后1:3)。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63】不贞的妻子:本章颇具何西阿书的风格。 作者套用自古以来常述的爱情故事来描划耶和华与子民的关系:一个路过的旅客收养女弃婴,最后女婴成为一貌美妙龄少女,以身相许,下嫁旅客。但这里作者给予故事一个冷酷的结局;这位妙龄少女竟弃夫而去,纵欲行淫!耶路撒冷原来好比龌龊邋遢的弃婴,耶和华怜她,将她抚养长大,用华冠美服装扮她,并与她缔结婚约;那知她转去向外人搔首弄姿,纵欲行淫,因此耶和华必严惩 不贞的妻子。 整章可分为三大部分: 1 不贞之妻(3-43); 2 耶京有如所多玛及撒玛利亚(44-58); 3 蒙神复兴的原意(59-63)。 耶和华描划以色列民的历史,主要原因是要子民醒觉自己的妄作胡为,深感羞愧而转归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把神和以色列的关系比喻为丈夫和妻子的关系<耶50:19,神人关系的比喻>。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夫妻之间对彼此的信实和不变的爱。过去,神精心照顾如孤儿般被遗弃的以色列民族,使之成长为优雅的女子(1-8节)。之后,就与这女子立约,使她作自己的妻子,并用自己全部的爱和看顾,使之成为极其俊美的妻子(9-14节)。妻(以色列)在丈夫(神)的惜心关怀下逐渐成熟而十分美貌,就离弃自己的丈夫与其他男子犯奸淫,拜亚述和巴比伦的偶像(15-34节)。污秽得与娼妓相仿;神就宣告要按照她的可憎行为来报应她,把她的荣美丢进粪坑(35-39节)。但是,虽然以色列已肮脏到了极点,神却应许他们将与之立定永约而重新恢复两者之间的关系(60-63节)。由此可知:①神的爱是永不止息的,是无条件的(申7:6-11;耶31:3;罗5:8;8:35);②物质上的丰裕和肉身的安逸,会使人容易忘记神的爱而堕落(15节;王上11:24);③神虽然恨恶罪而惩戒我们,但之后必重新恢复关系,更加施恩给我们(路15:22,23)。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人子啊,你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那些可憎的事,」 有控诉之意。──《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3】「说主耶和华对耶路撒冷如此说:你根本,你出世,是在迦南地,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你母亲是赫人。」 这里提到迦南,是反面的涵义,因为迦南地是被咒诅的(创九25),但是迦南地为神所赐的应许美地。看历史的根源,是在种族问题。 「你父亲是亚摩利人」因为「亚摩利」在亚甲文为「西部的地土」,指叙利亚的中部。亚摩利人是最早移居在巴勒士坦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耶路撒冷的“道德家谱”包括“亚摩利人”(迦南人)和“赫人”(一个非闪族的异教民族)。──《雷氏研读本》 「迦南地」:或作「迦南人之地」,耶京乃位于此,但这里主要是嘲讽它异邦化的恶行。 「亚摩利人」:是迦南原来的种族之一(见申7:1)。 「赫人」:也是非闪族的异教种族。耶路撒冷在这里代表整个犹大的国土;在以色列人定居之前,这地原本是迦南族、亚摩利族、赫族的土地。──《串珠圣经注释》 耶路撒冷未被大卫王征服之前,原为一个外邦城(耶布斯人的地方)。这里数说耶路撒冷源自外邦人,说明以色列人的犯罪劣根性顽强难除。“赫人”是小亚细亚——外邦民族,分布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 这里说以色列民的祖先是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指的是他们在道德上的败坏。──《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3 出世是在迦南地】圣经对耶路撒冷描述说它本是耶布斯人的城市(书十八28)。大卫攻取此地,把它变成以色列的首都(撒下五6~10)。来自主前十九世纪和十八世纪之埃及的碎陶咒诅祷文,和十四世纪的亚马拿文献都曾经提及耶路撒冷。以西结如此形容耶路撒冷,是试图在神开始向犹大提出控诉之时,首先消除百姓对本城引以为傲之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3 父亲是亚摩利人,母亲是赫人】这句话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它正确地描述耶路撒冷──至少耶布斯人的城市──的政治本源是亚摩利人和北叙利亚赫人。亚马拿文献对这城的描述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在象征的层面上,神形容耶路撒冷血统混杂(出三8所列之迦南七大种族,在此提到与其中三族的联系),就是说这地方及其百姓是完全的败坏。这地被征服之后,净化其中的祭偶传统是以色列人的责任(申七1~5)。他们不但没有履行这责任,反而变成了要取代迦南诸国。──《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3 耶路撒冷的前身是──】迦南是这地方的古名,被以色列的子孙沿用了。圣经常常使用这个名字来指该地区败坏的异教国家。亚摩利人和赫人是迦南地区以邪恶闻名的两大民族。但神在这里所暗指的是,神的百姓并不比迦南人好多少。──《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十六4】「论到你出世的景况,在你初生的日子没有为你断脐带,也没有用水洗你,使你洁净,丝毫没有撒盐在你身上,也没有用布裹你。」 当婴孩出生之后,用水清洗之后,要撒上油与盐。盐可能也为洁净之用。然后要用布紧紧地包裹起来。这样大概要有一周的时间,以后再撒油与盐。这里叙述的,主要的为保持清洁。但是这个婴孩生出来,似没有得着适当的照顾,几乎成为弃婴。尤其是女婴,在当时是不被重视的,这样就容易夭折。以色列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耶和华存心的看顾,恐怕早就不能存活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用盐擦身的目的是使婴孩结实和清洁。──《雷氏研读本》 今日的亚拉伯接生妇也有此仪式:给婴孩剪断了脐带之后,接生妇用盐、水及油涂抹婴孩全身,用布裹好;七日之后将污布挪开,然后重新包裹,每七天更换一次,至四十天右右,主要目的可能是以此洁净婴孩身体(盐可能有消毒功效),但这做法也有礼仪作用。──《串珠圣经注释》 “撒盐”在身上有洁净的作用。人在婴儿出生,洗濯身体之后,会用盐和油为他擦身,然后用布包裹。数天之后,又再为他洗濯身体,用油擦身。──《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4 新生婴儿所得的对待】本节所述的都是收生婆的责任。她负责切断结扎脐带,用水洗濯新生婴儿和胎盘,用盐水洁净婴儿的皮肤,最后用毯子包裹婴儿。婴儿接着被送到父母面前,让他们命名。在此所述的是这婴儿不被接纳为家庭的一份子,反弃诸田野,让神来决定其命运。古代世界经常将收生婆预备产房,照顾新生婴儿,描绘为神明的角色,于比喻之中尤然。巴比伦《阿特拉哈西斯史诗》的一个段落,将丰饶女神玛米形容为神明将人类引进世界的收生婆。在埃及的《亚顿赞美诗》中,太阳神亚顿每早以收生婆的身分统管埃及。收生婆的仪式包括供应婴儿身体的需要,以及象征式地把他从母腹世界交接到活人世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4~5】本文用比喻说明了以色列曾在埃及的歌珊被奴役、遭受压迫。埃及人待他们如待牲畜,使他们从事极其繁重的苦役(出1:16)。他们的男婴被扔在河里(出1:16),也无人保护他们脱离死亡的威胁(出2:11)。他们如同被遗弃的孩子,凄惨地被丢弃在黑暗中。圣徒在与主相遇之前,作为罪的奴隶而被魔鬼所驱使,本文也可以说是比喻了这样的旧人(弗2:2,12;西3:5-7)。没有撒盐:古代近东在用水洗新生的婴儿之后,将盐撒在婴儿身上。这是为了:①使孩子的皮肤更加健康;②保护孩子不受细菌的侵扰。本文指出没有人为他们作这些事,这表明初期以色列民族遭受了其它民族和周围人士的蔑视和虐待,本质上是不洁净的。圣徒在与主相遇之前,历尽了世界的冷漠和孤独,这与当年以色列的光景相似。──《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谁的眼也不可怜你,为你作一件这样的事怜恤你,但你初生的日子扔在田野,是因你被厌恶。」 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情况,正如弃婴一样,既是女婴,就没有人重视,她被扔在田野,遭人厌恶。在这样无望的情形下,耶和华怜悯她,两次提起这字(`b-r),没有人可怜,耶和华可怜。没有人为她作这样的事怜恤她,但是神怜恤。──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初生的日子扔在田野」:这种作法并非罕见(参创21:8-16);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妇女以生下女婴为耻辱,所以有弃女婴的现象。──《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5 遗弃婴儿】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和古代近东的文献,都提及过杀婴习俗。最近在亚实基伦的挖掘,发现了罗马─拜占庭(Roman-Byzantine)时代的生动例证,一百具婴儿的骸骨被弃置在阴沟之中。被杀的通常是女婴或畸形的婴儿。原因可能是控制人口或经济上的需要,因为很多村落都是仅能喂养照料健康的儿童和成人而已。婴儿的父母把他「扔在田野」也有法律上的意义。他们是放弃一切关乎这婴儿的权利,让神及/或其他人「收养」,救他一命。这作法的例子包括摩西被弃于尼罗河(但他不是完全被弃,因为他姊姊奉命察看事态如何发展;出二1~10),以及亚喀得的撒珥根(不是亚述王撒珥根二世)的诞生传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5~7】耶路撒冷是一个自生自灭的弃儿,被耶和华拯救了。──《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6】「“我从你旁边经过,见你滚在血中,就对你说:你虽在血中,仍可存活;你虽在血中,仍可存活。」 七十士译本「血」是单数,但希伯来文中是多数,常指流血,可能因未清洗,结果因肮脏而有破损流血,发炎溃烂,是相当严重的病状,若不急求救,很快就会死了。 「对你说,你虽在血中,仍可存活。」原文应作:对在血中的你说:你必存活。在血中存活,照希伯来文的涵义,是有真实的健康。在耶和华的恩惠中,生命力必旺盛。──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虽在血中,仍可存活」:有古卷没有重复的字句。原文作「在你血中,活!」:耶和华看到女婴在血中挣扎的惨状而生出怜悯,宣告赐与她一条活命。──《串珠圣经注释》 “血”:指产血。──《启导本注释》 以色列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无人照看的血肉团儿。神看到他“滚在血中”,就以无条件的爱,在埃及的苦役中保护他们(出3:7,8)。神拣选以色列作选民,完全出于恩典(申7:8),并非因以色列民族优秀。同样,神呼召圣徒作自己的子民,并不是因着我们行的善和外貌,乃是因着神的恩典和慈爱(约3:16;罗5:8;弗2:8)。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7】「我使你生长好像田间所长的,你就渐渐长大,以致极其俊美,两乳成形,头发长成,你却仍然赤身露体。」 耶和华使她成长,如田间的蔬菜果树一般,渐长而茁壮。这是神的自然界的命令(参阅创一22、28,九1、7)。这也是族长史事所描述的(十七20),蒙神赐福,必昌盛极其繁多。 「优美」原意为高大,高眺十分动人。少女发育得十分健美,「头发」原意为「毛发」,毛发长齐,表明完全成熟,可以生育,有神的祝福,生儿养女,使家族繁荣。──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至极其俊美」:原文作「成为最美丽的饰物」;有学者译作「成为成熟的女子」。──《串珠圣经注释》 好像田间所长的: 以色列因着神的祝福,人口增多,成为一个大民族。因饥荒下埃及时的雅各家族共有70名(创46:27),但是在埃及停留的430年(出12:40)之后,他们就成为超过200万人口的大民族(民1:46,47)。这句话也预示新约时代将会出现不可胜数的基督徒。 渐渐长大……仍然赤身露体: 表面上以色列民族已成长为可以独立的一个国家,但是作为担当救赎史核心作用的民族,他们还没有从埃及得释放,与神他们正式立约。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8】「“我从你旁边经过,看见你的时候正动爱情,便用衣襟搭在你身上,遮盖你的赤体,又向你起誓,与你结盟,你就归于我。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这是耶和华第二次在她旁边走过,她已长成,使神喜爱她,将衣襟搭在她身上。这是一种保护的动作,是缔结婚姻的决意(参阅得三9)。 遮盖赤体,遮去她的羞耻,使她有尊荣的感受,这是丈夫对妻子恩慈的动作。起誓与结盟是建立婚姻的关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用衣襟搭在你身上」:是结婚的象征动作(参得3:9):按耶和华在西乃山时已与以色列缔结盟约。──《串珠圣经注释》 “用衣襟搭在…身上”:是缔结婚约的表示。“衣襟”原意为翅翼,覆在上面,以为保护。 神的百姓虽然不信实,神仍是信实的(提后二13)。神要百姓确信这话,成为力量的泉源。如果这话不真,我们便没有得救的盼望。──《启导本注释》 从你旁边经过,见你: 用拟人手法表现神保护和引导以色列(出3:14)。虽然神没有立刻采取某种具体行为,但是他看顾百姓的安全。因此,即便神没有立刻相助,圣徒也不应失望,乃要坚信神必不丢弃自己的百姓而忍耐到底(加6:9)。 便用衣襟……赤体: 在圣经中,“用衣襟搭在身上”是指婚姻(或立约)(得3:9)。因此,本节意指神与以色列立了约,此约指西乃之约,神要作以色列的神(出19,20章)。──《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8 用衣襟搭在你身上】这是丈夫表示愿供应妻子需要的法律性兼象征性的行动。起誓(beri^t)是进一步确定。另一个例子是波阿斯,他在禾场上慷慨地遮盖路得,同意在村中长老面前作为她的代表(得三9)。──《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8~14】已经成长的孩子成为了耶和华的新妇。“用衣襟搭在你身上”。象征婚姻的行动(得三9)。──《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9】「那时我用水洗你,洗净你身上的血,又用油抹你。」 她再须经过洗净的步骤。她在初生时,身上有血,应该清除,也需要用油抹身,保护皮肤。以幼儿处置的方法,现在是新娘准备的工作。身上的血是经期所致的,若有经血,应该清除,行洁净的礼(利十五19起)。抹油也是新妇应有的洁净与装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9 用油抹你】「沐浴日」是结婚仪式的一部分,抹油象征照顾这少女的责任由父母转移给丈夫。旧巴比伦文献为这典礼提供左证。中亚述的法律中,男子在将要成为他家庭一份子的女子头上倒油的作法,可能也是以这典礼为根据。此举与以西结书十六4中的婴孩不得照料,形成强烈的对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9~14】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百姓,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却因着神的恩典而得到了洁净(9节;出24:5-8)。在征服迦南地之后,过上了极其美好而丰盛的生活(王上4:20-28;8:62-66;10:26-29),赢得了周边国家的赞誉和羡慕(王上10:4-10)。由此可知:①从罪中得到救赎的圣徒,已蒙了神怜悯的恩典和永恒之爱(罗3:23;弗2:4-6;5:2);②得到了世人所没有的新生命,成为一个新的被造物(林后5:7;约壹5:11,12)。因此,圣徒当为所领受的恩典感恩(西3:15;帖前5:18),作为神的百姓,为神在世界作光作盐(太5:14)。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0】「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脚穿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为衣披在你身上。」 绣花衣服是专为皇后制的(诗四十五15),也是为王室妇女所要的(士五30)。海狗皮是最上乘的皮货,原为供会幕所用(出廿六14)。高贵的女子有细麻布的衣服(箴卅一22)。所以这些都是高贵的衣服,将这新娘打扮起来,像是贵族的妇女。──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海狗皮: 神用它的皮给以色列民作鞋,从而体现出了神的慈爱和保守。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0 绣花衣服】用来制造礼服的绣花布料,是新娘的礼物之一。只有最贵重的布料才会绣花,绣花衣服被视作战利品(士五30),以及可与其他国家贸易的货品(结二十七16)。在实用的层面上,汉摩拉比和利皮特—伊施他尔的法典,都将油、五谷、衣着列为丈夫必须供应给妻子的物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0 海狗皮鞋】一般的鞋子是纤维编织品制造,用皮带(赛五27)绑紧的凉鞋。全用皮制的凉鞋是奢侈品,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撒缦以色三世黑色棱桂(主前九世纪)的图版之一,以及亚述王撒珥根二世年间(主前721~705年在位)的壁画都有精巧皮制凉鞋的例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0~12】这些不是佳期时的装束,而是婚后丈夫表示宠妻子的馈赠。──《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11】「又用妆饰打扮你,将镯子戴在你手上,将金链戴在你项上。」 【结十六11~12 妆饰】很多惯常用来装饰女性身体和头部的饰物,都包括在丈夫在此供应的全套首饰之内(参较:赛三18~23较为详尽的清单)。利百加的结婚礼物(创二十四22)也包括了手镯,大概两端都有兽头装饰。金炼可能是串珠的项链,也有可能是宁鲁德象牙雕刻中亚述王室女子所佩戴的那种金属链环。鼻环亦与利百加的饰物相同(创二十四22),耳环大概是椭圆形的圈子,戴在耳环孔上。最为夺目的是金冠或头巾,与上述几样合起来构成统治者妻子的全套首饰,在埃及和亚述艺术中都有对应的例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2】「我也将环子戴在你鼻子上,将耳环戴在你耳朵上,将华冠戴在你头上。」 鼻环是巴勒士坦游牧者女子的装饰,可参考创世记廿四章廿二节。7耳环是圆形的装饰物(民卅一50)。 华冠是在结婚的典礼中须佩戴的,在雅歌三章十一节,虽然那里是指新郎,其实新妇也戴的,正如中国旧时婚俗中的凤冠,表示尊贵的身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耳环和鼻环都是古代中东女子穿戴的饰物。──《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13】「这样,你就有金银的妆饰,穿的是细麻衣和丝绸,并绣花衣;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你也极其美貌,发达到王后的尊荣。」 细面是祭司喜提说的,可在创世记十八章六节,为招待贵宾之用(参阅王上四22)。可见新妇可有这样的享受,是有王后的身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发达到王后的尊荣」:宛如王后一般。──《串珠圣经注释》 细面、蜂蜜、并油: 代表昂贵而可口的食物(申32:13,14),当时推罗市场充斥着各样山珍海味,但是他们也视这些为珍品(27:17)。希腊人献各种祭时使用面和蜂蜜作的饼(参耶44:19),而犹太人则禁止用蜂蜜和酵作献祭时的饼。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3 美食】耶和华怎样在以色列的整个历史中供应他们食物,如今在这个结婚的象喻中,亦同样以新郎和丈夫的身分,向新妇耶路撒冷供应最上等的细面、蜂蜜,和油。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将这些主要食品列为妻子每日当得的赡养物品。本节特地指出她把这些用来做饼的最上乘的材料献给其他神祇时,就被指控有罪(结十六19)。──《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4】「你美貌的名声传在列邦中,你十分美貌,是因我加在你身上的威荣。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结十六15】「“只是你仗着自己的美貌,又因你的名声就行邪淫。你纵情淫乱,使过路的任意而行。」 以色列的失败,是将神的恩惠来取代赐恩的神。她应该倚靠神,现在却倚靠美貌与名声。(参结卅三1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色列敬拜列国的偶像,犯了灵性上奸淫的罪。──《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15 古代世界的娼妓】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商业性娼妓和「神圣性服务」(这是莱尔纳〔G. Lerner〕的用语)有明确的分界。在楔形文字的文献中,两者都用「哈林图」(h\arimtu)一字来描述(例如在《吉加墨斯史诗》中,「教化」恩基杜的是一位哈林图)。但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在存在的用意上,两者都有分别。庙宇所提供的神圣性服务与神圣婚姻的仪式有关,目的是保证土地丰饶。女祭司也有好几个阶层。大女祭司是女神伊施他尔/因南娜的代表,玛尔杜克神据说每晚都会「探访」她们。此外,还有与外界隔绝的女性品级和与外界较多接触的纳迪图(naditu)。后者有资格拥有财产,做生意,甚至结婚。商业性娼妓在庙宇一带出没,其原因与她们在酒馆和城门口出没相同──交通频繁表示顾客众多。庙宇的圣仆和一般娼妓都收取费用,但前者须把它奉献给神明。新妇耶路撒冷有悖常理之处,在于她还要付钱给情夫与他亲近。这句话很明显是指拜祭偶像和离弃与耶和华所立的约。进一步讨论可参看:申命记二十三17~18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5~22】真正优秀的人必极为谦卑。以色列靠着神的恩典,赢得了周边国家的羡慕和尊敬,他们便开始沾沾自喜(15节;何13:6),全然忘却了神所赐下的恩典(22节;耶2:32)。结果,他们把钱财、食物和子女都献给了偶像(王下21:3-9)。神之所以把美物赏赐给以色列,是为了让以色列过一个事奉和感恩的生活。然而他们邪恶地用以赚取声望、满足情欲(何2:8)。今天的圣徒也常常恣意妄为地犯下同样的错误。他们并不为教会的益处而使用神所赐下的恩典和恩赐,反而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世俗的目的。但是,每一个圣徒都当为主的国度使用神所赐的财富。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5~34】一旦沉迷于肉身的安逸和物质上的丰富,其灵性很容易就枯竭。以色列历史如实地上演了这一幕。当他们还是弱小民族的时候,他们就蒙召作了神的百姓(申37:40)。但是,当他们靠着神的恩典日益富足的时候,就背叛了神(耶3:20),像动了淫心的妇人一样,与周边国家的众神犯了奸淫罪(32节;何3:1)。为了满足淫欲,以色列卖掉了神所给的结婚饰物,把儿女丢进火中以献给偶像(王下21:6)。以色列废弃了神的慈爱,而偏行已路。本文告诫我们一个真理,当人忘记自己的神时,就会进而丢弃对神的委身,热心和真正的礼拜(赛1:11,12;29:13)<罗13:13,14,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及对比>。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6】「你用衣服为自己在高处结彩,在其上行邪淫。这样的事将来必没有,也必不再行了。」 「在高处」似在六章三、六节所说的相同。那原是为纪念逝世的人,或一石堆或一石碑,可与巴力宗教的邱坛相似。以色列就在高处以彩衣吸引,好似在高处结彩一样,可见这里邪淫,仍指宗教的败坏,拜偶像的勾当,是离弃耶和华的举动,惹耶和华发怒与伤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在高处结彩」:或作「制造色彩缤纷的神座」,神座通常都在高地。 「将来必 ...... 行了」:或作「不应发生,将来也不应再行。」──《串珠圣经注释》 “高处”:指山邱。中文圣经译作“邱坛”。比喻以色列人在山邱之上设立祭坛,拜祭假神,行灵性上的淫乱。──《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16 用衣服在高处结彩】圣经再一次用高处(bamo^t)作双关语,同时形容崇拜偶像的邱坛(在原文是同一个字),和妓女设置在高台之上色彩缤纷的床。以赛亚书五十七7亦同样描述过在高山上安设床榻,又在当地献祭给偶像。箴言七16~17警告说,淫妇用鲜艳昂贵的毯子铺床(参较:结二十三17)──这些上等的染色细麻布,正像以西结书十六10中,神送给新妇耶路撒冷的礼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6~34】妻子变得不忠,她参与偶像膜拜(15~22节),又与外邦国家结盟(23~34节)。──《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17】「你又将我所给你那华美的金银、宝器为自己制造人像,与它行邪淫。」 金银与物质的财宝是耶和华所赐的,以色列人就取这些宝物制作偶像。在他们历史中不乏事实可以左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参7:20。──《串珠圣经注释》 “人像”:指男人形状的偶像。──《启导本注释》 人像: 指家中所供奉的神明,与拉班家中的神像相似(创31:19)。百姓将这些供奉在家中,用各种东西装饰、敬拜它。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17 男性偶像】美索不达米亚的神圣文献记载制造这种神像的准确描述。另外又有必须执行的仪式,如「开口」典礼等,给予偶像生命,使之能够成为神祇能力和临在的器皿。由于以西结清楚说明这是「男性的偶像」(和合本:「人像」),他的意思可能是个神祇的准确复制品(通常戴着冠冕或高举长枪)。但也可能这是公牛(参较:出三十二2~4的金牛犊)或阳具状的偶像。士师记十七4~5也在米迦的故事中,提到用贵重金属制造偶像的例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18】「又用你的绣花衣服给它披上,并将我的膏油和香料摆在它跟前。」 以华美衣服披上,是给偶像锦上添花,因为拜偶像都在于外观美丽,弄成华贵的样子。膏油与香料原为妇女装饰之用,现在当作供物来献给假神。香料可能当作香来点燃,在偶像面前烧香,是一般敬拜的方式。这些都是指着他们拜偶像的虚妄,是神不喜悦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礼仪与这里所描写的相似。──《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19】「又将我赐给你的食物,就是我赐给你吃的细面、油和蜂蜜都摆在它跟前为馨香的供物。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细面、油和蜂蜜是在十三节已经提说的,这里再以「食物」作为一个总称,也都摆在偶像面前。──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细面」:或作「面粉」,为制面包用。──《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20】「并且你将给我所生的儿女焚献给它。」 献婴孩的事,在本书廿三章卅七节再提及。但早在北国已经很盛行了(参阅王下十六3,十七17)。在南国玛拿西王自己他这样做(王下廿一6)。在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人在那里使儿女经火,献给摩洛(王下廿三10)。──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祭祀摩洛神,须焚烧儿子为祭,为律法严禁。──《启导本注释》 将……儿女献给: 这是献祭物给摩络神所行的仪式,盛行于迦南人中间地(利18:21;申12:30,31),当时犹太百姓也愿意这么做(王下21:6;耶7:30,31)。神对百姓说,那些儿女是自己的,而非他们的。即他们的子女也要承受神的应许。圣徒不可随意对待儿女,好像儿女是自己的所有物。当教导子女当遵守神的话语,使之成长为满有神形象的儿女(申6:6-9)。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0 以人为祭】有关上文对以儿童为祭献给摩洛的讨论,可参看:利未记十八21;申命记十八10的注释。作为耶和华立约礼物一部分的儿女,竟然在此被「喂」给成为耶路撒冷「情夫」的神祇(和合本「献给他」,原文直译「献给他吃」)。此举完全符合创造偶像,接着为它穿衣抹油,再给它供应食物的想法。美索不达米亚庙宇礼拜的文献,记载了与这一切对应的仪式;例如他们每日向神明的偶像供应两次饮食。然而将儿童当作祭物献给神明,却是腓尼基和迦南的习俗。──《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20~21】孩童被献给摩洛为祭(比较耶七30~32;一九4,5;三二35)。──《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20-21 以色列人也用儿童献祭,实在是邪恶之极……】在以色列人占领迦南之前,迦南人就一直用儿童献祭,但这是神严厉禁止的(参利20:1-3)。在以西结的时代,人们公开以自己的孩子献祭(参王下16:3;21:6)。耶利米也证实这是一个普遍的习俗(参耶7:31;32:35)。连神的百姓和祭司中都有这邪恶的行为,圣殿显然已不适合神居住了。当神离开圣殿的时候,神就不再是犹大的指导和保护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十六21】「你行淫乱岂是小事,竟将我的儿女杀了,使他们经火归与它吗?」 神惋惜那些幼儿,他们是无辜的,父母怎可这样残忍。耶利米书中提及这事(在二34,三24,七31,十九5,卅二35)。以色列人随从这样异教的恶习,早有律法禁止。他们实在是明知故犯。幼儿的生命在神看多么宝贵,他们怎可那么残忍杀害呢?可知异教使人的理智与情绪都堕落,成为疯狂反常的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使他们经火归与他吗?」:把孩子当供物焚烧,献给偶像。以色列人屡犯此罪(王下16:3; 21:6),但约西亚王改革时曾一度禁止此恶习(王下23:10)。──《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22】「你行这一切可憎和淫乱的事,并未追念你幼年赤身露体滚在血中的日子。”」 赤身露体,不仅一无所有,也是羞耻的状态,在本章卅九节及廿三章廿九节再提及。如果当她辊在血中未蒙解救,必早夭折,怎有今日。但今日这样沦落,实在不堪设想。──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23】「“你行这一切恶事之后,(主耶和华说:你有祸了!有祸了!)」 在本节的语句,有这样的方式:「这事以后」(如在创十五1,廿二1)。这些恶事已经行了,也指神降下的灾害。 「有祸了,有祸了」通常是在结语的方式。这也可能是谴责的话。这在七十士译本是省略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24】「又为自己建造圆顶花楼,在各街上作了高台。」 「圆顶花楼」:是公开卖淫的场所。 「高台」:公开拜偶像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圆顶花楼……高台: 拜偶像的场所,为了卖淫而建在繁华地带的丘坛。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4 建造圆顶花楼】耶路撒冷为了证明自己是热心扮演妓女的角色,更在显眼之处建筑圆顶花楼(希伯来原文「格布」geb)。这可能是娼妓之床(见:箴七16~17)规格化的表示,其功用是作为妓女的「招牌」,通告她的存在和职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24~25】拜偶像和卖淫的行为到处可见。──《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24~25 在各街上作了高台】这里所用的并不是惯常译作「神庙」(NIV 的译文)的字眼。这字在别的经文译作高台或山冈(撒上二十二6;原文 rama^,和合本音译为「拉玛」),和「格布」(geb)一样,可能不过是公布当地有妓女的标记而已。它建筑在城中广场(NIV;和合本:「各街上」)只是因为生意经之故。这女子希望在最多人来往之处,以求保证生意成功。若是回到耶路撒冷偶像崇拜的象喻,这话又令人联想到所罗门王为他异族妃嫔之神建筑的无数祭坛和神庙(王上十一4~8)。有关各处的拐角建筑神庙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二十八24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24-25】高台大概与高处(即邱坛)是同义字。圆顶花楼只在本章有,意义就不十分清楚。或者是指小山阜上建敬拜的地方,他们是要在那里拜偶像。 在街上在巿口,可能指宽广之场所,是广场或宽敞的地方,表明他们敬拜偶像是公开的,而且十分招摇,根本没有顾忌。 她的美貌只是吸引与诱惑的淫态。她对过路的人甘愿献出身体,而且是多次重复的行动。这不是偶然被过犯所胜,而是恒常沉溺在罪孽之中,不知回头,不肯觉悟,陷入无法自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25】「你在一切市口上建造高台,使你的美貌变为可憎的,又与一切过路的多行淫乱。」 一切过路的: 以色列百姓像贪淫的妓女一样,敬拜服事了所有可憎的偶像。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6】「你也和你邻邦放纵情欲的埃及人行淫,加增你的淫乱,惹我发怒。」 埃及是巴勒士坦南边的强国,成为牵制亚述与巴比伦的力量。(参王十七4,十八21)。埃及当然有兴趣接受以色列人来效忠,埃及是放纵情欲的,贪得无厌,多多益善。这就使以色列因投靠他们,更离弃耶和华,只一眛随从埃及的假神,不忠的事增多,是属灵的淫乱,惹神发怒。──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与埃及联盟。埃及常常是以色列面临外患时求助的对象。(参王下17:4; 18:21; 赛20:5;
30:1-5; 何5:13等)──《串珠圣经注释》 放纵情欲的埃及人: 意指埃及人格外热衷于偶像崇拜<王上 绪论,古代近东地区的外邦神>。以色列无视要单单依赖神的律例,因着与埃及进行政治宗教的外交,日渐堕落(王上11:1,2)。结果,惹动了神的烈怒(王上11:11,13)。这一事实教训我们,离弃神的话语而随已意与世俗为友的人,必定会惹动神的震怒(雅4:4,5)。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6~29】犹大引进外邦的偶像,并与埃及、亚述和巴比伦等外邦结盟。──《雷氏研读本》 追述以色列国与外邦(包括同盟国与敌国)的关系,特别以「行 淫」的字眼描写此种交往。──《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26~29 埃及、亚述、巴比伦】以西结在此阐述的主题是与外邦结盟的祸患,他按照时间次序列数曾经引诱犹大离弃耶和华的国家。这些联盟至终都为犹大带来了毁灭。在以赛亚书三十六6,拉伯沙基是因埃及干涉之故责备希西家。近期一点,西底家表面上与法老森美忒库二世结盟,导致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围攻耶路撒冷(见:耶三十七5~8的注释)。亚述强逼犹大作为藩属,但亚哈斯王自甘顺服,在政治上和社会上为亚述提供了更大的利益(见:王下十六3~\cs169)。最后在以西结的时代,犹大王继续维持与迦勒底人的长期邦交。这邦交是希西家与米罗达巴拉但(和合本:「比罗达巴拉但」)的使节所开始的(王下二十12~19)。「贸易之地」一语可能表示以西结精明地看出,犹大再次成为古代近东超级强国的经济和政治游戏的卒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27】「因此,我伸手攻击你,减少你应用的粮食,又将你交给恨你的非利士众女(“众女”是“城邑”的意思。本章下同),使她们任意待你。她们见你的淫行,为你羞耻。」 这是审判的宣告,似应在廿九节之后。廿八节以色列与亚述的淫行,廿九节以色列与巴比伦的淫行。因此廿七节宣判,使以色列在非利士的手中。 本节的背景可能是在主前七○一年,亚述的西拿基立认为犹大不可靠,去投靠埃及,与埃及联盟,就索性将他们的土地给了非利士,非利士就妄行逼害的事,并且尽羞辱的能事。神也使他们在物质方面也有缺少,因为神伸手击打他们。──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应用的粮食」:应作「应得的领土」。 「交给恨你的非利士」:是指主前七○一年西拿基立攻打犹大之役(参王下18:13);据西拿基立自己的战役纪录,他曾将一些犹大城邑交给非利士的亚实突、以革伦、迦特等城邑管理。──《串珠圣经注释》 神借着非利士审判了离弃自己而任意事奉其他偶像的以色列(士13:1;撒上4:10,11;代下28:18,19)。非利士单单事奉了自己的神大滚(撒上5:1-7),然而神的选民以色列却不如外邦人非利士,事奉各样神明(士8:24-27;18:30,31;王上11:1-8;12:25-33;王下21:1-18)。因此,以色列遭到了非利士人的讥笑。当圣徒不单单仰望神而随从世上风俗的时候,连不信神的人都会嘲笑和讥讽(雅4:4)他们。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7 减少你应用的粮食】新国际本作「削减你的领土」。盟国或藩属若不履行条约规定的责任,霸主有权采取讨伐行动。例如:犹大王希西家拒绝缴纳岁贡之时,亚述王西拿基立在年表中记载希西家的领土被削减,交由其他藩属治理。本段译作「领土」的字眼(h]oq)包含了双关的意义。这字一般是指日常配给的粮食(箴三十8;和合本:「减少你应用的粮食」),但在本节立约的背景中,这字则是指以为国家属于自己,但其实是神赏赐的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27 犹大拜偶像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你看──】犹大的行为那么淫荡,以至于那些敬拜别神的人,包括以色列最大的敌人非利士人都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犹大人在行恶方面远超过了他们。──《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十六28】「你因贪色无厌,又与亚述人行淫,与他们行淫之后,仍不满意。」 淫行是羞耻的事,又是可憎的事,也是恶事。这是十分丑恶的事,但是以色列人没有觉悟,更不悔改。拜偶像的事与贪色的一般,似乎在迷信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色列曾多次甘心成为亚述的附庸国。(参王下15:19; 16:7-9;何5:13;
8:9)──《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28~29】犹大因与埃及人行淫而受到神的审判,却依然没有回转离开罪恶(代下28:1-3,18-25)。反而投靠亚述国,向他们请求军事援助(王下16:7,8;代下28:16),并且还仰仗商业发达的迦勒底(巴比伦),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王下20:12;代下32:31)。犹大在军事上依靠外邦军队,在宗教上接受外邦颓废低级的仪式而堕落。尽管如此,犹大“仍不满意”,犯下了更加骇人听闻的罪恶。由此可知,若不加以节制,人的欲望就永远无止境(赛5:14;哈2:5),不曾悔改的罪又会滋生出另外一些罪恶(撒上24:13;箴5:22;何10:13)。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29】「并且多行淫乱直到那贸易之地,就是迦勒底,你仍不满意。”」 「贸易之地」是指迦南,因为迦南是做买卖的人。但是这里说是迦勒底(参阅十七4)。迦勒底与巴比伦(廿三14-18及23节),他们也是耶路撒冷周旋之对象,一直至耶路撒冷被毁,以色列人才知道自食其果,无法归咎于他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色列与巴比伦的联盟大概始于犹大王希西家与巴比伦王的结交(见王下20:12-15)。──《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30】「主耶和华说:“你行这一切事,都是不知羞耻妓女所行的,可见你的心是何等懦弱!」 凡行这样的丑恶的事,只是妓女才是惯行的。「不知羞耻」可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为口舌随意的妇女。有人译作跋扈的妇人。有的就与中译词相同,不知羞耻,没有道德的意念,肆无忌惮,放纵行为的淫妇。 「懦弱」又可能是「因爱成病」,可见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全的。一切都在极不正常的状态之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何等懦弱」:作「何等意意乱情迷」。──《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心是何等懦弱: 责备了以色列,他们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积极地陷入日益深重的罪孽中。人性的弱点就是,一旦犯下了罪,对罪的免疫力就逐渐削弱,更加迅速地奔向罪恶。与撒但所进行的属灵战亦然。一旦陷入撒但的诱惑,便成为撒但的俘虏而更加积极地犯罪。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1】「因你在一切市口上建造圆顶花楼,在各街上作了高台,你却藐视赏赐,不像妓女。」 圆顶花楼。见第24节注释。 藐视赏赐。妓女通常要收取嫖资。以色列反而送礼给情人,这是违背惯例的(第31-34节)。以色列位于埃及和亚述两个敌对国家之间的战略要冲。与她交好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她却付重金谋求这些国家的援助。她就是这样自取败亡(见王下16:8,9;参何12:1)。──《SDA圣经注释》 【结十六31~34】以色列比不贞的妻子、卖淫的妓女更无耻:不贞的妻子可能以满足性欲为借口,卖淫的妓女可能以经济的需要为借口,但以色列却要拉拢淫客,还须给他们报酬。──《串珠圣经注释》 为了拜偶像: 犹大百姓浪费了许多资财。他们购买了各种祭坛,为举行仪式付聘金从国外邀请祭司,从国库中支付了巨额资金。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2】「哎!你这行淫的妻啊,宁肯接外人不接丈夫。」 【结十六33】「凡妓女是得人赠送,你反倒赠送你所爱的人,贿赂他们从四围来与你行淫。」 【结十六33-34】她是勾引别人与她行淫,她只是愿意付出,获得只是一种满足。以色列人去随从外邦人也是如此。她必须向外邦进贡,而且付出极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计。在约雅敬投奔埃及,反叛巴比伦。西底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都是得不偿失。她(以色列)与别国不同,差异的就是她的愚妄,她故意违背,做出十分不值得的事。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一直在愚妄中错而又错。──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34】「你行淫与别的妇女相反,因为不是人从你行淫,你既赠送人,人并不赠送你,所以你与别的妇女相反。”」 你既赠送人……相反: 通常,娼妓是为了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卖淫,而以色列却相反,他们放纵情欲听命于他们且向他们进贡(王下16:18;赛30:6;何12:1)。当圣徒厌弃神而依靠世界的时候,在属灵上将失去神的话语和圣灵的能力(士16:20),在生活中将痛失钱财和名誉(路15:17),最终沦为撒但的奴隶。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5】「“你这妓女啊,要听耶和华的话。」 【结十六35~36】露出下体与倾泄污秽二者都是指凓淫乱的行为。这也是不知羞耻,放纵情欲的淫态。羞耻导致残忍,缺少理性,为拜偶像,甚至杀害幼儿,流他们的血来当作祭牲,献给假神。这是属灵的淫乱,也是道德的淫乱,性与暴力还是连在一起,不可或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35~59】本文的内容有:①犹大所要遭受的惩戒:公开羞辱(37,41节)、杀戮(40节)、没收财产(39,41节)等。离开神的人必面临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破产;②比较犹大和撒玛利亚,所多玛的罪恶:本文指出犹大比撒玛利亚(以色列)和所多玛更加邪恶。因为犹大亲眼目睹了撒玛利亚因拜偶像而招致灭亡,却依然不思悔改。所多玛是堕落于世俗罪恶中的典型例子,犹大却肆意妄为地犯下了更加深重的罪孽。由此可知:①忘记使命的人必然会面对使之抱愧蒙羞的结局(士16:21;珥1:15);②神要求于选民的是世人所无法比拟的宗教、伦理上的绝对圣洁(利11:45)。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5~62】这里描述以色列的受罚(35~43节),并且证明这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她的罪比她的姐妹“所多玛”和“撒玛利亚”更严重(44~52节)。──《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36】「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的污秽倾泄了,你与你所爱的行淫露出下体。又因你拜一切可憎的偶像,流儿女的血献给他。」 「污秽」:原文意思不详,可作「淫欲」或「财物」。──《串珠圣经注释》 “流儿女的血”:指献儿女为祭而说。──《启导本注释》 你的污秽: 字面之意是“你的黄铜”(brass),一般用于讽喻财物,在此处则暗示进贡。露出下体: 意指无视神的命令,与外邦国家结盟。流儿女的血: 特指21节所记录献给 摩络的祭,但更贴切的解释是指偶像崇拜和生活上的放荡。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6 儿女的血】本节重复第20节的指控:耶路撒冷在别神的坛上献上自己的子女为祭。如诗篇一○六38~39所述,此举非但是可憎之事,更算是犯了圣经中最严重的罪行之一:「流无辜人的血」(见:王下二十一16;耶二十六15)。──《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37】「我就要将你一切相欢相爱的和你一切所恨的都聚集来,从四围攻击你。又将你的下体露出,使他们看尽了。」 这是宣判的话,将所有犯奸淫的,都聚在一起受审。淫妇应受刑罚。丈夫娶那妇人,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使家庭在社会中,成为一个完美的单位,坚定社会的生活,以造福人群。现在因妻子的不贞,足以破坏家庭,使社会解体,可见淫乱的罪多么严重。──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一切相欢 ...... 所恨的」:指26-29节所提到的列邦。 「将你的下体露出」:剥去衣服是当时对淫妇的刑罚。(见39;何2:10)──《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38】「我也要审判你,好像官长审判淫妇和流人血的妇女一样。我因忿怒忌恨,使流血的罪归到你身上。」 耶和华要自任审判官,照律法规定,淫妇应处死刑,神也必自行判处及执行死刑(参阅申廿二22;利二十10)。 淫乱与凶杀有同样的罪,所以淫妇与流人血的妇女必被判一样的刑罚。她们是否因对方爱情不专而忿怒忌恨最后以流血为目的?凶杀的原因无论是甚么,必须算是凶杀的罪。──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流人血」:指杀婴的罪行。──《串珠圣经注释》 按照古代的习惯,断案之后,必须处死奸淫的人(利20:10-16),除了失手杀人的案件之外,必须处死杀人犯(利24:17;民35:31)。以色列既然是犯下属灵奸淫罪、杀人罪,就当受到神的惩罚(利20:1-5;申19:12)。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39】「我又要将你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必拆毁你的圆顶花楼,毁坏你的高台,剥去你的衣服,夺取你的华美宝器,留下你赤身露体。」 他们是指以色列相好的,其实是仇敌,不是情人。他们所做的,完全是拆毁的工作(十三14,廿六4、12,三十4,卅六35、36,卅八20)。他们也作毁坏的工作(廿六9、12)。 衣服与首饰都除去,就失去了尊贵与华美,留下的只是赤身露体,不仅羞耻,也在穷乏之中。耶和华给予以色列的,全都消失了,他们就不再有尊荣与美丽,因为神的刑罚在他们身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表示外邦必毁灭以色列。──《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40】「他们也必带多人来攻击你,用石头打死你,用刀剑刺透你,」 此处提说刀剑刺透,不知是否指古时那种酷刑?但他们带多人,犹如军队的集合(本书十七17,廿六7,卅二3、22起,卅八4、7、13、15)。这里可能指真正的军队,是侵略者前来集合,为攻击耶路撒冷,是他们被杀,被剥夺净尽。 「多人」原意为「会众」,原是指社会民众集合敬拜,或执行律法,行司法的事,以维謢社会的安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用石头打死”:是摩西律法中对犯奸淫的人施行的刑罚(申二十二23~24)。──《启导本注释》 【结十六40~43】意指在神的审判下人将悔改归向神。巴比伦被掳生活使犹大百姓无法再拜偶像,彻底根除了拜偶像的习惯。本文所论及“火”的刑罚是种警告,告诉他们拜偶像的罪会惹动神,施行极其惨烈的审判。那审判将会彻底摧毁他们,使他们不再有余力拜偶像。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41】「用火焚烧你的房屋,在许多妇人眼前向你施行审判。我必使你不再行淫,也不再赠送与人。」 这里必指耶路撒冷城为火焚毁,也是耶利米屡次提说的(卅二29,卅四22,卅七8,卅八18)。古时列强夺取一城,必以火焚烧(可参阅王下廿五8起),是有计划性的破坏与毁灭。 在许多妇女面前,因为妇人是指国家,所以耶路撒冷的毁灭,是在列国面前,众目昭彰的事。在廿七节非利士众女,就是指城邑,也是以妇人为表像。耶路撒冷原为淫妇,好似娼妓一样卖淫。现在既要被毁灭,就「不再赠送与人」,指她无法再卖淫,蹧践自己了。这是要回溯她原有的耻行(参阅31下-34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许多妇人眼前」:指许多国家眼前。──《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42】「这样,我就止息向你发的忿怒,我的忌恨也要离开你,我要安静,不再恼怒。」 这里不是安慰的话,以为神不再刑罚,神要收回祂的审判。相反地,这里是说,神不会止息忿怒,一直到祂的刑罚完全施行,毫不留情。到做完这审判的事。「安静」原意为「休息」,神若不做完审判的事,是不会休息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耶和华的忿怒要等到 的惩罚施尽才止息。──《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43】「因你不追念你幼年的日子,在这一切的事上向我发烈怒,所以我必照你所行的报应在你头上,你就不再贪淫,行那一切可憎的事。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你就不再 ...... 可憎的事」:或作「你岂没有在一切可憎的事上再加上淫荡的行为么?」──《串珠圣经注释》 神之所以要审判他们,是为了使他们悔改、不再犯罪(耶29:10,11)。面对神的惩戒,圣徒也要像约伯一样不以口犯罪(伯2:10),以喜乐之心胜过试炼(罗5:3)。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44】「“凡说俗语的必用俗语攻击你,说:‘母亲怎样,女儿也怎样。’」 【结十六44~45】以色列的母亲是赫人(3节)。赫人是迦南的后裔(创10:15),是迦南地七族之一(申7:1),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巴力是腓尼基和迦南人的男性神袛,人们一同事奉他和女神亚舍拉(亚斯她录)。拜巴力的仪式是淫乱(民25:1-5)而疯狂的踊跳(王上18:26),且以人为祭物(耶19:5)。以色列进入赫人所生活的迦南地之后,忘记了曾引领他们脱离为奴之地埃及的神,沾染了原住民拜偶像的恶习(士2:11-15;3:5-7;8:33)。神借着本文,揭露以色列的腐败。这一事实教导我们,圣徒生活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故要时刻警醒。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45】「你正是你母亲的女儿,厌弃丈夫和儿女;你正是你姐妹的姐妹,厌弃丈夫和儿女。你母亲是赫人,你父亲是亚摩利人。」 从家庭的关系来看,耶路撒冷有母亲与姐妹,都是以迦南为根源的。母亲是赫人,父亲是亚摩利人,已经在第三节提说。现在要包括所多玛与撒玛利亚为姐妹,也都有迦南的背景。所多玛与撒玛利亚及耶路撒冷二者不尽相同,原应溯源至埃及(参阅23章)。撒玛利亚原为暗利所建(参阅王上十六23-24),在主前第九世纪的史事。事实上,古代以色列是西部的闪族,严格说来,没有纯净的希伯来人(参阅士一27-36,三1-6)。 她们三个妇人都厌弃丈夫和儿女,没有特别说到她们淫乱。虽然在廿三章撒玛利亚与耶路撒冷都是以耶和华为她们的丈夫,却不将所多玛与她们并列。这里提到丈夫,主要是为着重儿女。在古时,城巿是居母亲的地位,而居民为儿女。在本章二十、廿二节,以西结特别提到儿女作为献给假神的供物,比一切的淫行更罪恶。所以这里的重点是指母亲不好好照顾儿女,连父亲也有责任,再加上妇女不善待她们的丈夫。这些都是描述城巿的罪恶。──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赫人」、「亚摩利人」:见3注。──《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45 母亲是赫人,父亲是亚摩利人】请参看:以西结书十六3的注释。以西结不单是指这些迦南民族,更是指多年以来,以色列人无疑已经与他们通婚之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46】「你的姐姐是撒玛利亚,她和她的众女住在你左边;你的妹妹是所多玛,她和她的众女住在你右边。」 这里只提到姊妹,并不强调前后:姐姐或妹妹。事实上所多玛应该是最早的,在族长时代就存在了(创十四19)。撒玛利亚在建立的时候,所多玛已不复存在了。但撒玛利亚在与耶路撒冷同时存在,比耶路撒冷重要,所以她与其他撒玛利亚邻近的城巿,好似众女一般,成为极大的力量。至于所多玛,原来并不是很大的地方,但若代表迦南,就成为迦南人在以色列一点余剩的力量,正如以斯拉记九章一节所提说的。所以所多玛成为妹妹,只表明残余的迦南人。 左边与右边,实际是北方与南方。撒玛利亚在耶路撒冷之北,而余剩的迦南人以所多玛代表,则在耶路撒冷之南。耶路撒冷的左右与南北,都是敬奉假神偶像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姐姐、妹妹:指国土的大或小。 「左边」是指北部、「右边」指南部。撒玛利亚在此代表先前北国以色列。──《串珠圣经注释》 撒玛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以色列国因犯罪早被亚述毁灭。所多玛是亚伯拉罕时代一古城,因罪恶深重而被神降火将它毁灭。这里说撒玛利亚为耶路撒冷的“姐姐”,说所多玛是她的“妹妹”,以表明她们的恶行如出一辙,而且耶路撒冷所犯的罪比这两个城更大(十六47)。──《启导本注释》 姐姐是……妹妹是: 并非指撒玛利亚更加疯狂地拜偶像或拜偶像的历史比所多玛久远。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是因为撒玛利亚城要比耶路撒冷大,而耶路撒冷又比所多玛大。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46 撒玛利亚和所多玛】本节的警告十分清楚。北国以色列的首都撒玛利亚和所多玛都被神宣判为败坏,皆已被毁(见:创十九12~25;王下十七5~18)。将撒玛利亚形容为较年长或「大」姊,可能与这城作为十支派首都的重要性有关。这城于主前九世纪由暗利王所兴建(王上十六24),因此远比大卫的耶路撒冷「年轻」。神选择在此论及所多玛的缘故,可能不过因为它被毁的传统(摩四11)。就城市而言,其创建可能早于耶路撒冷,但鉴于它在创世记十四8~11被人轻易攻取,它的规模据信没有耶路撒冷这么大。──《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47】「你没有效法她们的行为,也没有照她们可憎的事去作,你以那为小事,你一切所行的倒比她们更坏。」 「你没有……」可作为一个问话的方式。你不是效法他们的行为?不是也照他们可憎的事去作吗? 「小事」的译法因该字不甚清楚而有困难。一般学者都认为应译为一点点时间、不久、很快,你一切所行的,比他们坏得多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或作「你不只效法他们的行为及行可憎的事,你一切所行的还比他们更败坏。──《串珠圣经注释》 你一切所行的倒比她更坏: 相对而言,犹大百姓比撒玛利亚和所多玛更加堕落。撒玛利亚持续性地拜偶像(王上12:28-30;16:23-26),而犹大则沿袭了这种恶习。所多玛是狂傲之国(耶23:14),他们剥削穷人,不义充斥着整个社会,性生活极其堕落(创19:4-8)。犹大完全随从他们的恶习,在偶像的祭坛上行淫乱的献祭仪式,几个恶王还横征暴敛(代下33:2-9;36:13,14)。以色列本应向周边国家传播神的律法,却行了这恶,这无疑积攒了神的烈怒。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48】「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妹妹所多玛与她的众女,尚未行你和你众女所行的事。」 耶和华指着祂的永生起誓,再一次强调祂严正的宣告。所多玛的罪恶是众人都公认的。所多玛的繁荣也是大家从传说中甚为熟悉。所多玛罪恶的原因在于太富有正如申命记说八章十二节与卅二章十五节的说法,丰富使人心高气傲。所多玛虽然犯罪,但还不及耶路撒冷那么的罪恶。──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49】「看哪,你妹妹所多玛的罪孽是这样:她和她的众女都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并没有扶助困苦和穷乏人的手。」 他们的罪孽不仅是淫乱,也不负社会的责任,不去扶助困苦和穷乏的人,在创世记十八章二十节: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这是甚么声音呢?可能是指被欺压者的呼声。社会的不法事增多,人只啝于安乐,许多人都只以财利为主,要不义之财,将自己的逸乐建筑在穷人的痛苦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50】「她们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见便将她们除掉。」 「除掉」原意为挪移,在此处必指除灭。这也指日后当以色列人进迦南时,将迦南人除掉。所多玛是迦南人的代表。──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51】「撒玛利亚没有犯你一半的罪,你行可憎的事比她更多,使你的姐妹因你所行一切可憎的事,倒显为义。」 撒玛利亚与耶路撒冷比较,似乎犯罪还少。姐妹不仅是撒玛利亚,也有所多玛,在四十五节也再提及。主题反映在耶利米书三章六至十一节,特别指以色列淫乱的罪。尤其在十一节:背道的以色列,比奸诈的犹大还显为义。可见耶路撒冷敬奉偶像的罪实在可怕。──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行可憎的事……,倒显为义: 撒玛利亚和所多玛所犯的罪在神看来固然是恶的,但犹大的罪孽更加深重,相比之下就使得撒玛利亚和所多玛显为义。倘若圣徒堕落了,其严重程度也有可能越过不信的人(林后2:15)。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2】「你既断定你姐妹为义(“为义”或作“当受羞辱”),就要担当自己的羞辱,因你所犯的罪比她们更为可憎,她们就比你更显为义;你既使你的姐妹显为义,你就要抱愧担当自己的羞辱。”」 「断定」一词,与原意甚有出入。照字义应为「参予」或「代求」,参予的实意为「说项」,就是为耶路撒冷的姐妹说好话,使神仍饶恕她们。 耶路撒冷所犯的罪比她们更为可憎,从字义研究,「可憎」可译为「可怕」,「令人震惊」。在动词的用法(Hiphil-Causative
idea),表明耶路撒冷自行形成那种可怕的状态,可见她的罪更是明知故犯,罪不可宥。 「显为义」是法律的名词,通常的用意,是指不被定罪,宣判无罪,在比较之下,那两个大城几乎可算为无罪。但神既称她们有罪,并加以毁灭,耶路撒冷怎可幸免?这里完全以辩论的方式。──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当北以色列被亚述所击败而被掳时,犹大曾经非难和嘲笑他们(王下17:6)。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转离罪,反而变本加厉地奔向不义。我们看到:①伪君子没有看到自己眼中有梁木,却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就讥讽嘲笑兄弟 (太7:3-5);②假冒为善的人谩骂和责难他人之过,自己却恣行各样不义 (罗2:1-3)。因此,在判断别人之前,圣徒当冷静地省察自己(太7:3)。你就要抱愧担当自己的羞辱: 神一直等候以色列悔改,没有施行审判。但是,以色列却误以为审判必不会临到他们(12:22)。因此,神就借着以西结强调他们必将受到审判。神的审判决不会耽延,神只是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圣徒不可因主必再来的应许尚未成就,就在信仰生活上懈怠,乃要以渴慕主的国度速速降临的心度过每一天的生活(彼后3:9)。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3】「我必叫她们被掳的归回,就是叫所多玛和她的众女,撒玛利亚和她的众女,并你们中间被掳的,都要归回,」 复兴的应许在此处的重点,在于「被掳的归回」,「归回」原意为「恢复」,被掳也指他们困苦的境况,正如约伯记四十二章十节「从苦境转回」。英译词为 Restore their
fortunes。现代中文译本作:「重新繁荣」。 「你们中间」,是指撒玛利亚与所多玛的地理环境,在耶路撒冷之南与北,正如四十六节提到的右边与左边。──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被掳的归回」:原文或作「从苦境转回」。这里提到的复兴,其实是要加增他们的羞辱。──《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53~54】暗示神的百姓以色列因罪而离弃神时所要受到的惩罚和羞耻将极其严重,远远超过外邦人所承受的。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3~59】“所多玛”、“撒玛利亚”和以色列最终的复兴要等到基督在地上建立千禧年国度的时候。──《雷氏研读本》 【结十六54】「好使你担当自己的羞辱,并因你一切所行的使她们得安慰,你就抱愧。」 「安慰」表明宽容自己,也在神审判台前求情,究竟罪还未到最坏的地步。有人认为「安慰」一词也是法律用语,在受审时的辩护,求法官减刑。但是耶路撒冷无法得着宽恕,不得减刑,必须承当应受的刑罚,抱愧不已。──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使她们得安慰」:耶路撒冷从前曾嘲笑所多玛和撒玛利亚,如今她自己却遭遇同一收场,成为四围邻国辱骂的对象。所多玛、撒玛利亚看见耶路撒冷也同样遭祸,感到自己不是单独遭殃、因而略得宽慰。──《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55】「你的妹妹所多玛和她的众女必归回原位;撒玛利亚和她的众女,你和你的众女也必归回原位。」 归回原位,不是回到罪恶的情况,而是恢复原有的兴盛。所多玛因罪恶而毁灭,早成众人的俗语。以后耶路撒冷也会成为邻邦非议的对象。──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原位」:或作「原来的状况」。──《串珠圣经注释》 预言外邦人和以色列将因着神的慈爱,借着耶稣基督而获救(加3:14)。这表明神施行审判终极目的并不是咒诅,而是使之悔改,与之和好(耶29:10-14)。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6~57】「在你骄傲的日子,你的恶行没有显露以先,你的口就不提你的妹妹所多玛。那受了凌辱的亚兰众女和亚兰四围非利士的众女都恨恶你,藐视你。」 在耶路撒冷骄傲的日子,是她极盛的时日。那时她的繁荣使她看不见自己的过犯,容易自大,以为自己还能端正,自以为义,无形中就骄傲起来,目空一切。 那时,耶路撒冷认为所多玛、亚兰与非利士十分不堪,甚为不齿。他们犯罪作恶,以后遭受毁灭,是应有的刑罚。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如摩四11;赛一9起,三9,十三19;耶四十九18,五十40)。 亚兰是叙利亚(七十士译本),也有作「以东」(叙利亚文译本)。在廿五章十二节(提到非利士,是在15节)。卅六章五节,提到以东人心存仇恨,他们是以色列人的仇敌。亚兰是耶路撒冷的仇敌,这是在其他经文中所未曾提说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可译作「在你骄傲的日子里,当你的恶行还未显露以先,你的妹妹所多玛岂没有成为你的笑柄么?但现今在你四围藐视你的人,就是亚兰(不少古卷作以东)的儿女和她周围非利士的众女,都凌辱你」。──《串珠圣经注释》 因着所多玛(创13:10)居民的罪恶,神摧毁了那地(创19:28)。犹大百姓当通过此教训与罪恶决裂,他们却沉沦于罪孽和宴乐,未能关注神的命令。关注神所施行的审判,对圣徒的信仰生活有极大的益处(林前10:1-10)。 ──《圣经精读本》 亚兰众女,非利士众女: 指亚兰王利汛(王下16:5-7;士7:1,2)和亚述王撒缦以色(王下19:9),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王下25:11)等人。他们都曾攻打,并战胜过耶路撒冷,本文隐含着这些事情折断了犹大至今以来的骄傲的颈项,使之蒙羞的意思。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57 亚兰和非利士】和合本之「亚兰」,新国际本作「以东」。鉴于耶路撒冷被围时,以东和迦勒底人是盟友(见:诗一三七7),以东人在攻取巴比伦之后得意洋洋,甚或洗劫犹大,是很可能的(见:耶四十九7的注释)。主前七世纪时,非利士踌躇于敌对和亲近巴比伦人之间。例如:亚实基伦就于主前六○四年被尼布甲尼撒劫掠焚城。无论怎样,耶路撒冷于主前五九七年被攻取,五八七年被摧毁,已足以作为其他国家出言攻击其中居民的根据。他们可以视耶路撒冷为新所多玛,作为神针对这败坏悖逆之国大显义怒的证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十六58】「耶和华说:你贪淫和可憎的事,你已经担当了。」 本节与五十二节相同,只是在五十二节,他们担当的是羞辱,此处所担当的是贪淫和可憎的事。本来羞辱就指罪恶而已。但「担当」一词原有法律的涵意,所以有的英译词就加上「刑罚」,耶路撒冷是因贪淫和可憎的事,而担当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贪淫 ...... 担当了」:或作「你要承担你那些淫荡和可憎罪行的后果」。──《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59】「“主耶和华如此说:你这轻看誓言、背弃盟约的,我必照你所行的待你。」 耶路撒冷背弃盟约,是指八节的婚约。又指四十三节她不追念幼年的日子,就是与她建立婚姻的关系,爱顾她。 「轻看誓言」是申命记提说有关圣约的誓言。如果不守约,就是自行咒诅的(申廿九11、13、18起)。──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十六59~63】耶路撒冷与选民立定新约(参耶31:31-34; 结36:25-30)。──《串珠圣经注释》 【结十六60】「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时与你所立的约,也要与你立定永约。」 「然而我」,这代名词是特别着重的,可译作「唯独我」。 「立定」不是原有的建立,不是另立一个新约。这里是指原有的约予以认可与建立。──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时与你所立的约: 体现了神永不改变所立约的信实。人的一切约定皆是虚妄的,且不被纪念(传1:3;可14:11),但神的应许是永不改变的(徒13:23;26:6;加3:16)。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60~63】神在千禧年的国度里带领以色列进入新“约”的祝福时,祂将会复兴以色列(比较一一19,20;耶三一31)。──《雷氏研读本》 人虽然堕落了,又背叛了神,但是神继续向前推动救赎事工。本文指出,神将重新立定永约,恢复以色列。此约是崭新的,不同于昔日的旧约。此约:①首先成就在悔改归回的巴比伦俘虏(余民)身上;②将会在耶稣基督里面得到完全的成就。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61】「你接待你姐姐和你妹妹的时候,你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觉惭愧。并且我要将她们赐你为女儿,却不是按着前约。」 「你接待」是指她接受神的恩惠的赐予,可参考民数记卅四章十四节起,也有约书亚记十三章八节及十八章七节承受及得凓产业。 「姐姐和妹妹」不仅是撒玛利亚与所多玛,也包括她们的众儿女,除这两大城巿之外,也包括所属的乡镇,都赐给耶路撒冷为女儿。那就是在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时候,其他都隶属于她,她成为众城之母。这也指全国统一,在耶路撒冷之管治之下,如在大却的治理之下(卅七15-22)。──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不是按着前约」:神赦免和复兴以色列,不可能是按着神先前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他们违背了这约(见59),按律法他们应被吞灭(参申卅一16~17)。──《串珠圣经注释》 因着神莫大的恩典,外邦人亦会加入圣约(罗11:16-19)。那时,以色列:①作为得到应许的人,带领外邦人归向神(赛2:3;弥4:2)。②会为曾经藐视与神所立的约(耶31:32;何6:7),感到惭愧。当我们进到神面前,借着神的话语和圣灵蒙受恩典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过犯而悔改(徒2:36,37);不信的人带领到神面前(林前5:18,19)。不是按着前约: 神与以色列立约之后,信守了那约。但是以色列却没有持守所立的约,从而毁了约。然而,神却自己更新和恢复了圣约(耶31:31-34)。这就是恩典之约,在终极意义上,救恩借着此约得以成就。换言之,本文强调了救恩在乎耶稣基督里面的恩典,而不在于人的行为与信心<雅 绪论,行为与信心>。 ──《圣经精读本》 【结十六62】「我要坚定与你所立的约(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结十六63】「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时候,心里追念,自觉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开口。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认识耶和华,也体验祂赦罪的恩典,就会心里追念,在神面前羞惭莫名,只有谦卑地静默。以色列这样悖逆不忠,耶和华仍愿与他们恢复密切的关系,是我们很难明白的,但只知道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赛五十五6-9)。──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不再开口」:是惭愧的表现。罪人蒙神赦免后更感受罪恶的羞耻(参结36:31-32)。──《串珠圣经注释》 自觉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开口: 当新约被立定的时候,犹大就会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和羞耻,不再推卸自己的罪责。在基督里面所成就的新约亦然。沉沦在罪中的人,仰望在十字架上受死且复活的主耶稣所立的约(路22:20),就会为自己昔日的过犯感到羞愧而悔改。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15, 16章)】 1 神在15章;
16章 , 分别用两个比喻来描绘耶路撒冷,这两个比喻的重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 这两章经文有否加深你对神的认识?试列出这两章中对神本性的提示。 3 试找出犹大四周邻邦的宗教特色。为何犹大人那么容易受这些宗教所吸引?今日,会否因着同样的原因,有其他事物比我们的信仰更吸引我们,甚至取代我们的神,成为我们「委身」的对象?16章在这方面对我们出了什警告? 4 以色列人从神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恩典(16:6-14),经历过神拯救的大能,为何竟「宁肯接外人不接丈夫」,遇危难时,只懂向外邦求助(参26注),而不求助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们今天会否犯上同样的毛病?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