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十八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 贰、逐节详解 【结十八1】「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话又传与我说:」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你们在以色列地怎么用这俗语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呢?」 〔吕振中译〕「『论到以色列地你们怎么用这俗语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呢?」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3】「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们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这俗语的因由。」 〔吕振中译〕「主永恒主发神谕说:我指着永活的我来起誓:这俗语必不可再在以色列中给你们使用了。」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4】「看哪,世人都是属我的,为父的怎样属我,为子的也照样属我,犯罪的他必死亡。」 〔吕振中译〕「看哪,世人都是属我的:为父的人怎样属我,为子的也怎样属我:只有犯罪的人、纔必须死。」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5】「“人若是公义,且行正直与合理的事,」 〔吕振中译〕「『人若是公义,行公平正义的事,」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6】「未曾在山上吃过祭偶像之物,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未曾玷污邻舍的妻,未曾在妇人的经期内亲近她,」 〔吕振中译〕「不在山上吃祭偶像之物〔稍点窜作:吃带血之物〕,不举目瞻仰以色列家的偶像,不玷污邻舍的妻,不亲近经期污秽中的妇人,」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7】「未曾亏负人,乃将欠债之人的当头还给他,未曾抢夺人的物件,却将食物给饥饿的人吃,将衣服给赤身的人穿,」 〔吕振中译〕「不亏负人,总把债务的当头交还;他不抢夺人的对象,却将自己的食物给了饥饿的人,将衣服给赤身祼体的人遮身;」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8】「未曾向借钱的弟兄取利,也未曾向借粮的弟兄多要,缩手不作罪孽,在两人之间,按至理判断,」 〔吕振中译〕「他不为了利息而把钱借给人,也不索取物资利;不公道的事他总缩手不作,在人与人之间他总实行真正的公平;」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9】「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按诚实行事。这人是公义的,必定存活。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我的律例他总遵行,我的典章他总谨守,而实行它──这样的人是公义的,他必定活着:这是主永恒主发神谕说的。」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0~11】「“他若生一个儿子作强盗,是流人血的,不行以上所说之善,反行其中之恶,乃在山上吃过祭偶像之物,并玷污邻舍的妻,」 〔吕振中译〕「『他若生个儿子、是凶暴人、流人血的,唉,以上任何一件恶事他都行了,而那些善事他却不行,因为他也在山上吃了祭偶像之物,他邻舍的妻他也玷污了;」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2】「亏负困苦和穷乏的人,抢夺人的物,未曾将当头还给人,仰望偶像,并行可憎的事,」 〔吕振中译〕「困苦贫穷的人他给亏负了,人的物件他抢夺了,当头他没还给人,偶像他举目瞻仰了,可厌恶的事他行了,」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3】「向借钱的弟兄取利,向借粮的弟兄多要。这人岂能存活呢?他必不能存活,他行这一切可憎的事,必要死亡,他的罪必归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 〔吕振中译〕「为了利息他把钱借给人,以索取物资利──这样的人哪能活着呢?他必不能活着;他行了这一切可厌恶之事,他必须死;流他血的罪必归到他自己身上。」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4】「“他若生一个儿子,见父亲所犯的一切罪,便惧怕,(有古卷作“思量”),不照样去作:」 〔吕振中译〕「『但是他若生个儿子,这儿子见他父亲所犯的一切罪,便惧怕,不照样去行;」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5】「未曾在山上吃过祭偶像之物,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未曾玷污邻舍的妻,」 〔吕振中译〕「他不在山上吃祭偶像之物,不举目瞻仰以色列家的偶像,不玷污邻舍的妻,」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6】「未曾亏负人,未曾取人的当头,未曾抢夺人的物件,却将食物给饥饿的人吃,将衣服给赤身的人穿,」 〔吕振中译〕「不亏负人,不索取当头,不抢夺人的对象,却将自己的食物给了饥饿的人,将衣服给赤身祼体的人遮身;」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7】「缩手不害贫穷人,未曾向借钱的弟兄取利,也未曾向借粮的弟兄多要。他顺从我的典章,遵行我的律例,就不因父亲的罪孽死亡,定要存活。」 〔吕振中译〕「不公道的事〔传统:贫穷的人〕他缩手不作,利息或物资利他不索取,我的典章他照作,我的律例他遵行──这样的人必不因他父亲的罪孽而死亡;他一定活着。」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8】「至于他父亲;因为欺人太甚,抢夺弟兄,在本国的民中行不善,他必因自己的罪孽死亡。」 〔吕振中译〕「至于他父亲呢,因为他一味地欺压人,抢夺人的物件,凡属不好的事他都在本国人民间行了,他必须因他自己的罪孽而死亡。」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19】「“你们还说:‘儿子为何不担当父亲的罪孽呢?’儿子行正直与合理的事,谨守遵行我的一切律例,他必定存活。」 〔吕振中译〕「『你们还说:“儿子为甚么不担当父亲的罪罚呢?”儿子行公平正义的事,谨守我的一切律例而实行它,他一定活着。」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0】「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 〔吕振中译〕「惟独犯罪的人、他自己必死亡;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罚,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罚;义人的义果必归他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他自己。」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1】「“恶人若回头离开所作的一切罪恶,谨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与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 〔吕振中译〕「『但是恶人若回转离开他所犯的一切罪,谨守我一切的律例,行公平正义的事,他必定活着,不至于早死。」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2】「他所犯的一切罪过都不被纪念,因所行的义,他必存活。」 〔吕振中译〕「他所犯的一切罪过必不给他记住;他必因所行的义而得活着。」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3】「主耶和华说: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吗?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吗?」 〔吕振中译〕「主永恒主发神谕说:恶人死亡哪里是我喜悦的呢?我不是喜欢他回转离开他所行的以得活着么?」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4】「义人若转离义行而作罪孽,照着恶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岂能存活吗?他所行的一切义都不被纪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恶死亡。」 〔吕振中译〕「义人若转离他的义行,而行不公道的事,照恶人所行一切可厌恶之事而行,他哪能活着呢?他所行的一切义都不被记住;他必因他所阴谋的不忠实和所犯的罪而死于其中。」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5】「“你们还说:‘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你们当听,我的道岂不公平吗?你们的道岂不是不公平吗?」 〔吕振中译〕「『你们还说:“主所行的不公正。”以色列家阿,你们要听!我所行的哪里是不公正呢?岂不是你们所行的不公正么?」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6】「义人若转离义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 〔吕振中译〕「义人若转离他的义行,而行不公道的事,他必因此而死亡;他是因着所行之不公道而死亡的。」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7】「再者,恶人若回头离开所行的恶,行正直与合理的事,他必将性命救活了。」 〔吕振中译〕「再者,恶人若回转离开他所行的恶,而行公平正义的事,他就会将性命救活。」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8】「因为他思量,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必定存活不至死亡。」 〔吕振中译〕「因为他瞻前顾后,回转离开他所犯的罪过,他必定活着,不至于早死。」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29】「以色列家还说:‘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我的道岂不公平吗?你们的道岂不是不公平吗?”」 〔吕振中译〕「以色列家还说:“主所行的不公正。”以色列家阿,我所行的哪里是不公正呢?岂不是你们所行的不公正么?」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30】「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 〔吕振中译〕「所以主永恒主发神谕说:以色列家阿,我要判罚你们,各照各人所行的。回转吧!转离你们一切的罪过吧!免得罪过成了你们陷于罪罚中的因由。」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31】「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 〔吕振中译〕「你们将所犯得罪了我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吧!为自己作成个新的心新的灵吧!何必死亡呢,以色列家阿?」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结十八32】「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 〔吕振中译〕「因为连垂死之人之死亡我也不喜欢呢:这是主永恒主发神谕说的:所以你们要回转以得活着。』」 〔原文字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一) 叁、灵训要义 【】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西结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西结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