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哀歌第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因神的公义必追讨罪恶而哀歌

   一、圣城被围,圣民哀鸿遍地,情况今非昔比(1~10)

   二、圣城和圣民遭祸,乃因惹神发怒(11~16)

   三、犹大国亡国后,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17~20)

   四、预言犹大国必会复兴,幸灾乐祸的以东必遭报应(21~22)

 

贰、逐节详解

 

【哀四1「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

  〔吕振中译〕怎么啦!金子竟然失光阿!黄金竟然变质阿!圣石头竟倒在各街头阿!

  〔原文字义〕黄金」金子;「失光」昏暗,变黑暗;「纯」好的,令人愉悦的;「金」纯金;「变色」改变,更改;「市」街道;「口」头,前面。

  〔文意注解〕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意指圣殿内包金的器物黯然失色;转喻圣民或圣城失去了往日高贵的光彩,而被外邦人鄙视、蹂躏。

       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意指那些原本被分别为圣用于建造圣殿的石头,被拆毁弃置于各街头的污泥和残垣中,任人践踏;转喻圣民中的贵冑和祭司阶级,被贬为卑贱的凡民,流落各街头,历尽沧桑

  〔话中之光〕()人生变化多端,今非昔比,往事不堪回首;所以应当趁着黄金年日的少年时期,纪念造我们的主(传十二1),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二22)

         ()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0~21)

 

【哀四2「锡安宝贵的众子好比精金,现在何竟算为窑匠手所作的瓦瓶?」

  〔吕振中译〕锡安的儿女很宝贵,可与炼净的金评价,怎么竟被算为瓦缾,窑匠之手所作的阿!

  〔原文字义〕宝贵」珍贵的,贵重的;「子」儿子,子女;「精金」纯金;「算为」被视为,被认为;「瓦」陶器,陶器碎片;「瓶」(陶制的)瓶罐。

  〔文意注解〕锡安宝贵的众子好比精金」:本句按原文可以另译作:『锡安的众子与同等重量的精金一样贵重。』意指神的众儿女在神眼中如同精金一样的宝贵(参彼前一7)

         现在何竟算为窑匠手所作的瓦瓶」:现今竟沦为卑贱的瓦器(参罗九21)

  〔话中之光〕()信徒按肉身说,原与世人一样是卑贱的瓦器,但我们所不同的乃是:「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林后四7),我们里面有神的生命如同宝贵的精金。

         ()人生在世的价值,全在于我们是随从自己的情欲度日呢?或是随从神的旨意度余下的光阴呢(参彼前四2)

 

【哀四3「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妇人倒成为残忍,好像旷野的鸵鸟一般。」

  〔吕振中译〕野狗尚且把奶头给崽子吃奶,我的众民〔原文:我人民的女子〕倒残忍,像旷野的鸵鸟一样阿!

  〔原文字义〕野狗」怪兽;「奶」乳房;「乳哺」哺乳,喂奶;「子」幼兽;「残忍」凶猛的。

  〔文意注解〕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意指凶残的野兽尚且懂得乳养亲生的幼兽。

         「我民的妇人倒成为残忍」:意指犹太妇人在圣城被敌人长期围城而陷入饥荒时,竟然残忍到分食儿女的情景(10节;王下六29)

         「好像旷野的鸵鸟一般」:古时人们认为鸵鸟产蛋于沙中,稍加掩埋后随即离开的作法是冷酷无情的(参伯三十九13~16)

  〔话中之光〕()「虎毒不食子」,从动物的本性便可看出神创造的奇妙,神的慈心爱意充满在自然界中,只要稍加观察就可以晓得有神(参罗一20)

         ()神的儿女若是堕落到为求自保,而出卖信徒,或是相咬相吞(加五15)、嫉妒纷争(雅三16),便真的禽兽不如了。

 

【哀四4「吃奶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贴住上膛;孩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

  〔吕振中译〕吃奶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而贴住上膛;孩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

  〔原文字义〕干渴」口渴;「贴」附着,黏住;「上膛」上颚;「饼」面包,食物;「擘给」摊开,陈列。

  〔文意注解〕吃奶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贴住上膛」:形容饥饿干渴时的惨状。

         「孩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形容食物短缺的悲惨景象。

  〔话中之光〕()主对彼得说:「你爱我么?你喂养我的小羊」(约二十一15~17)。可见凡是爱主的信徒,应当顾到初信者的灵命需要。

 

【哀四5「素来吃美好食物的,现今在街上变为孤寒;素来卧朱红褥子的,现今躺卧粪堆。」

  〔吕振中译〕那素来吃爽口物的、如今在街上凄凉凉;那素来在朱红褥子养大的、如今抱着灰堆睡。

  〔原文字义〕素来」(原文无此字);「美好食物」精致的(食物);「街上」外头,街头;「卧」支持,倚靠;「朱红」鲜红色;「褥子」(原文无此字);「躺卧」拥抱;「粪堆」灰烬堆,垃圾堆。

  〔文意注解〕素来吃美好食物的,素来卧朱红褥子的」:指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华丽衣饰,表明富裕人家所过的奢华生活。

         现今在街上变为孤寒,现今躺卧粪堆」:如今却无家可归,贫乏凄凉,在垃圾堆旁过日子。

  〔话中之光〕()好景不常,昨日锦衣玉食,今日穷困潦倒,可见不可贪图肉身的享受,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十二15)

 

【哀四6「都因我众民的罪孽比所多玛的罪还大,所多玛虽然无人加手于它,还是转眼之间被倾覆。」

  〔吕振中译〕都因我众民〔原文:我人民的女子〕的罪孽比所多玛的罪还大;虽无惩罚的手旋转于所多玛之上〔意难确定〕,它还在一眨眼间就被倾覆。

  〔原文字义〕众」罪恶,不公正;「民」女儿;「罪孽」罪恶,不公正;「所多玛」燃烧的;「加」舞动,扭转,使痛苦;「转眼之间」一瞬间;「倾覆」推翻,废除。

  〔文意注解〕都因我众民的罪孽比所多玛的罪还大」:所多玛城以邪恶闻名(参创十八20),后世径以城名作为同性恋者的代称。这里假借所多玛来形容犹太人的罪孽重大。

         「所多玛虽然无人加手于它,还是转眼之间被倾覆」:原文意指所多玛城的倾覆突如其来,城中居民的手还来不及发抖,即被神降火转瞬烧毁(参创十九章)

  〔话中之光〕()同性恋是神所不能容忍的罪恶行为(参罗一26~27),今日许多教会领袖无视于圣经的警告,竟然包容同性恋者于教会中,将来必会受神惩治。

         ()有一天,当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帖前五36)

 

【哀四7「锡安的贵胄素来比雪纯净,比奶更白,他们的身体比红宝玉(或作“珊瑚”)更红,像光润的蓝宝石一样。」

  〔吕振中译〕锡安贵族素来比雪还纯净,比奶子还皎洁;他们躯体上比红宝石还红;其体格〔意难确定〕像蓝宝石一样。

  〔原文字义〕贵胄」分别为圣的,献身的;「素来」(原文无此字);「纯净」洁净,光亮;「白」闪耀眩目;「身体」骨头,实质;「红宝玉」珊瑚;「光润」擦亮,切割;「蓝宝石」天青石。

  〔文意注解〕锡安的贵胄素来比雪纯净,比奶更白」:意指耶城中的贵冑素来娇生惯养,皮肤白净光亮。

         「他们的身体比红宝玉更红,像光润的蓝宝石一样」:意指他们的肤色红润,外表帅气引人。

 

【哀四8「现在他们的面貌比煤炭更黑,以致在街上无人认识;他们的皮肤紧贴骨头,枯干如同槁木。」

  〔吕振中译〕现在他们的面貌比煤炭还黑,以致在街上人都不认识;他们的皮缩拢到骨头上,枯干像木头。

  〔原文字义〕面貌」形状,样式;「黑」变黑,变暗;「紧贴」拉在一起,收缩;「枯干」枯萎,干燥;「槁木」木头,柴。

  〔文意注解〕现在他们的面貌比煤炭更黑,以致在街上无人认识」:锡安的贵冑本来养尊处优,肤色洁白(7),现在变成面貌黝黑、憔悴,以致人们无法相认。

         「他们的皮肤紧贴骨头,枯干如同槁木」:意指由于饥饿而变得骨瘦如柴,形容枯槁,令人不忍目睹。

 

【哀四9「饿死的不如被刀杀的,因为这是缺了田间的土产,就身体衰弱,渐渐消灭。」

  〔吕振中译〕被刀刺死的比被饥荒害死的好,因为前者虽被刺伤,还可以吃〔传统:流去〕田间的出产。

  〔原文字义〕「死」刺穿,杀戮;(原文与死」同字))土产」农产品,水果;「衰弱」入,刺穿;「消灭」流出,消瘦。

  〔文意注解〕饿死的不如被刀杀的」:意指宁可速死于刀剑之下,而不愿再忍受饥荒、瘟疫之苦。

         「因为这是缺了田间的土产,就身体衰弱,渐渐消灭」:本句说明上句『饿死』的原因:田间出产的粮食缺乏,身体因营养不良而渐渐消瘦、衰竭,终致饿死。

  〔话中之光〕()信徒与其贪生怕死,活着羞辱主名,不如毅然决然为主殉道。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哀四10「慈心的妇人,当我众民被毁灭的时候,亲手煮自己的儿女作为食物。」

  〔吕振中译〕慈心的妇人,亲手煮自己生的孩子;当我众民〔原文:我人民的女子〕遭破毁时,亲生孩子做了自己的食品。

  〔原文字义〕慈心的」有同情心的;「毁灭」破裂,压碎;「作为食物」吃。

  〔文意注解〕慈心的妇人」:指富有同情心的妇人。

         「当我众民被毁灭的时候」:指因战乱缺乏粮食,众民陷入生死存亡的关头。

         「亲手煮自己的儿女作为食物」:指母亲为求生存,吃自己亲生的儿女,这是人间惨剧(3节注解)

  〔话中之光〕()当人们为求自保,而不顾那些无辜、幼小的生命,真是禽兽不如。

         ()我们的信心、盼望、爱心如何,在危机时刻自然显露无遗;真正关心弟兄姊妹的,宁可牺牲自己,绝不出卖弟兄姊妹。

 

【哀四11「耶和华发怒成就祂所定的,倒出祂的烈怒,在锡安使火着起,烧毁锡安的根基。」

  〔吕振中译〕永恒主发尽了他的怒火,倒出了他的烈怒;他使火着起于锡安,烧毁了锡安的根基。

  〔原文字义〕发怒」烈怒,怒气;「成就」实现,完成;「所定的」(原文无此词);「倒出」倾倒,浇;「烈」忿怒;「怒」鼻孔,怒气;「着起」点燃,燃烧;「烧毁」吞噬。

  〔文意注解〕耶和华发怒成就祂所定的」:原文意思是『神全然泄尽祂的忿怒』。

         「倒出祂的烈怒」:意指倾倒出祂的熊熊怒火(pour out His blazing wrath)

         他使火着起于锡安,烧毁了锡安的根基」:意指圣城全然被火烧毁,甚至连建造的根基也荡然无存,几乎没有重建的可能(参诗十一3)

  〔话中之光〕()我们的神是烈火(来十二29),所以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我们若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必要被烈火所伤(参来十二25)

     ()教会的根基是建造耶稣基督这块坚固盘石上(参太十六18;林前三11);惟有持定元首基督,全身靠祂联络得合适,就因神大得长进(参西二19)

 

【哀四12「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

  〔吕振中译〕地上的王和世界上的居民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

  〔原文字义〕地上的」(原文无此词);「信」支持,确认;「敌人」对手。

  〔文意注解〕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意指举世之人,无论君王或人民。

         「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意指圣城的地势和防御工事,公认是敌人所无法攻克的。

  〔话中之光〕()主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太十六18)

 

【哀四13「这都因她先知的罪恶和祭司的罪孽,他们在城中流了义人的血。」

  〔吕振中译〕是因为她的神言人的罪,她的祭司的罪孽,就是那些在城中流了义人之血的。

  〔原文字义〕罪孽」罪恶,不公正;「城中」公正的,公义的;「义人」(原文和「城中」同字)

  〔文意注解〕这都因她先知的罪恶和祭司的罪孽」:意指这样坚固的城池(12),竟然毁于一旦,原因不在于敌人太强,乃在于宗教领袖假借神意愚弄百姓,惹神发怒,任令敌人攻城得逞(11)

         「他们在城中流了义人的血」:他们指先知和祭司等宗教领袖;义人指真正奉行神旨意的神仆(参耶二十六20~23;太二十三34~35)

  〔话中之光〕()教会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通常不是出于一般平信徒,而是出于传道人和长老们身上,并且往往多半是邪恶的一方占了上风。

         ()一般平信徒若不慎思明辨,就会不知不觉地沦为邪恶领袖们的工具,逼迫神的忠仆而不自知,还以为是在为神伸张正义。

 

【哀四14「他们在街上如瞎子乱走,又被血玷污,以致人不能摸他们的衣服。」

  〔吕振中译〕他们眼瞎盲盲、在街上乱走,污染着血;以致素常不当触着的,如今竟用服装去触着了。

  〔原文字义〕乱走」蹒跚而行,漂泊流离;「玷污」污染,污秽;「摸」伸出,碰触。

  〔文意注解〕他们在街上如瞎子乱走」:意指毫无定向的踉跄而行,如同瞎子。

         又被血玷污」:指衣服沾染了被他们所流义人的血。

         「以致人不能摸他们的衣服」:被血沾染之物是污秽不洁的(参民三十五33),不可触摸。

 

【哀四15「人向他们喊着说:“不洁净的,躲开,躲开!不要挨近我!”他们逃走飘流的时候,列国中有人说:“他们不可仍在这里寄居。”」

  〔吕振中译〕他们自己喊着说:『躲开!不洁净,躲开!躲开!不要触着!』他们既飘荡〔意难确定〕又流离,人在列国中就说:『他们不可仍在这里居住哦!』

  〔原文字义〕躲开」转变方向;「挨近」伸出,碰触;「逃走」飞;「飘流」蹒跚而行,漂泊流离。

  〔文意注解〕人向他们喊着说」:按原文可有两种解释:(1)指众人向他们喊说;(2)他们自己喊说(吕振中译文)

         「不洁净的,躲开,躲开!不要挨近我」:这是传统对待痲疯病人的方式(参利十三45~46),如今转用来对付那些邪恶的宗教领袖,可见不义是会传染的。

         「他们逃走飘流的时候」:意指他们被赶离本国,在外邦漂泊寄居的时候。

         「列国中有人说:他们不可仍在这里寄居」:意指他们甚至被外邦人唾弃。

  〔话中之光〕()罔顾真理与公义,欺负、排除异己者(13节;太二十四48),是如同大麻疯病人,乃神人共愤的恶人。

         ()在教会中勾心斗角、营求私利的人,在外邦人中也必没有好的见证,反为不信的世人所诟病、鄙视。

 

【哀四16「耶和华发怒,将他们分散,不再眷顾他们。人不重看祭司,也不厚待长老。」

  〔吕振中译〕永恒主做他们之业分的、主不看他们的面;祭司的脸面、人看不起;也不厚待长老。

  〔原文字义〕发怒」脸,面;「分散」分开;「眷顾」观看;「重看」高举,举起;「厚待」有恩典,施恩。

  〔文意注解〕耶和华发怒,将他们分散,不再眷顾他们」:指神向他们变脸,将他们驱散,置之不理。

         「人不重看祭司,也不厚待长老」:指人们向他们变脸,不再尊敬他们。

  〔话中之光〕()分门结党、嫉妒纷争的人,初期可能因臭味相投,彼此结合在一起,但它们的结局必然分而再分,因为神已定意将他们分散。

         ()不守真道的教会领袖,不但神向他们变脸,不再看顾他们,而且平信徒也向他们变脸,不再尊敬他们。

 

【哀四17「我们仰望人来帮助,以致眼目失明,还是枉然。我们所盼望的,竟盼望一个不能救人的国!」

  〔吕振中译〕我们的眼还直昏花迷糊,盼着帮助我们的,而盼个空;我们在瞭望台上直瞭望着不能拯救我们、的国。

  〔原文字义〕仰望」(原文无此字);「帮助」救援,协助;「失明」消耗,结束;「枉然」白费地;「所盼望的」岗哨,瞭望台;「盼望」守望,(充满期待)观看。

  〔文意注解〕我们仰望人来帮助,以致眼目失明,还是枉然」:意指原指望盟友前来救援(参耶二十七3),虽望眼欲穿,却始终未见一卒一兵出现。

         「我们所盼望的,竟盼望一个不能救人的国」:意指在瞭望台上所等待的,是埃及派军前来救援,结果法老所派的军队却半途转回本国去了(参耶三十七5~7)

  〔话中之光〕()信靠人的,必然失望;惟有信靠神的人必不至于羞愧(参赛二十八16)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哀四18「仇敌追赶我们的脚步像打猎的,以致我们不敢在自己的街上行走。我们的结局临近,我们的日子满足,我们的结局来到了。」

  〔吕振中译〕仇敌像打猎的、追赶我们的脚步,以致我们不敢在我们的广场上行走;我们的结局临近了;我们的日子满了;我们的结局到了。

  〔原文字义〕追赶」猎取;「脚步」步伐;「像打猎的」(原文无此词);「街上」广场,宽阔或开放的空间;「结局(两次)」尽头;「临近」靠近,接近;「满足」充满,成就。

  〔文意注解〕仇敌追赶我们的脚步像打猎的,以致我们不敢在自己的街上行走」:本句有两种解释:(1)回述圣城被攻陷时,敌军紧追在难民潮之后,谁都不敢离开群众独自行走;(2)指巴比伦占领犹大国之后,立基大利为犹大省长,管理剩下的余民(参耶四十7),但巴比伦人可能对他们实施严密的监控,紧紧尾随他们的脚步,以致他们不敢在大庭广众前随意行走。

         「我们的结局临近,我们的日子满足,我们的结局来到了」:本句也有两种解释:(1)指犹大国沦亡,大多数犹太人被掳分散外邦各地的日子终于来到;(2)指巴比伦占领犹大国之后,所立犹大省长基大利被以实玛利杀害(参耶四十一2),接手管理的约哈难和众军长不听耶利米的劝告,率众民投奔埃及,结局却遭神降祸,无一人存留(参耶四十二7~17)的日子即将来到。

 

【哀四19「追赶我们的比空中的鹰更快,他们在山上追逼我们,在旷野埋伏,等候我们。」

  〔吕振中译〕追赶我们的比空中的鹰还快;他们在山上把我们追得火急,在旷野埋伏等着我们。

  〔原文字义〕追赶」追逐,逼迫;「更快」迅速的,疾驰;「追逼」紧追,燃烧;「埋伏」潜伏;「等候」(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追赶我们的比空中的鹰更快」:指当日巴比伦军攻陷圣城之后,紧紧追赶犹大难民,行动迅速,快如飞鹰(参耶三十九5)

         「他们在山上追逼我们,在旷野埋伏,等候我们」:他们指追赶犹大难民的巴比伦军,在山区紧追不舍,在旷野沙漠地带设下埋伏,用意在阻止犹大难民进入埃及。

 

【哀四20「耶和华的受膏者好比我们鼻中的气,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我们曾论到他说:“我们必在他荫下,在列国中存活。”」

  〔吕振中译〕永恒主所膏立的王、好比我们鼻孔中的气,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论到他、我们曾经说过:『我们在列国中要在他荫庇下活着』的。

  〔原文字义〕气」风,气息;「捉住」捕捉,抓住;「荫下」荫庇,阴影;「存活」活着,复苏。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受膏者」:指犹大国历代君王(参王上一3439)

         「好比我们鼻中的气」:意指君王与全体犹太人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意指王在敌军所设的陷坑中被抓住(参耶三十九5)

         「我们曾论到他说:我们必在他荫下,在列国中存活」:本句在圣经中找不到出处,可能是引用『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三十六7;五十七1)和『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诗九十一1),描述犹太臣民素常受王的保护和荫庇,在列国中平安度日。

  〔话中之光〕()本当荫庇别人的王反被捉住,可见人都不可靠,唯独神才可靠。

         ()祂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7~28)

 

【哀四21「住乌斯地的以东民哪,只管欢喜快乐,苦杯也必传到你那里。你必喝醉,以致露体。」

  〔吕振中译〕在乌斯地的居民、以东小姐〔指着人民而言〕阿,只管欢喜快乐吧!苦杯也必传递给你的;你就必喝醉,以致露体。

  〔原文字义〕乌斯」树木繁茂的;「以东」红;「民」女儿;「欢喜」欢乐,喜悦;「快乐」欢喜,高兴;「苦杯」杯;「传」带过,过到;「露体」显露的,赤裸的。

  〔文意注解〕住乌斯地的以东民哪」:乌斯地乃以东人领土之一,是义人约伯的故乡(参伯一1)。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参创三十六9),与雅各的后裔犹太人世代为敌(参民二十14~21)

         「只管欢喜快乐」:当巴比伦的军队入侵犹大时,以东人不但不来救援,反而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参俄11~14)。后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论功行赏,将犹大国的部分土地赏给以东,所以以东人为此欢喜快乐。但本句的『只管』表示他们的快乐将不会长久。

         苦杯也必传到你那里」:意指神忿怒的苦杯,也就是神的刑罚终必临到以东人(参结二十五12~14;三十五515)

         「你必喝醉,以致露体」:意指蒙羞受辱(参创九20)

  〔话中之光〕()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十一25)

         ()耶和华的杯有福杯和苦杯两种:福杯是给投靠祂的人——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诗十六5);苦杯是给悖逆祂的人——祂向恶人密布网罗,有烈火、硫磺、热风,作他们杯中的分(诗十一6)

 

【哀四22「锡安的民哪,你罪孽的刑罚受足了,耶和华必不使你再被掳去。以东的民哪,祂必追讨你的罪孽,显露你的罪恶。」

  〔吕振中译〕锡安小姐〔指着人民而言〕阿,你的罪罚受足了;永恒主必不使你继续〔或译:再度〕流亡。以东小姐〔指着人民而言〕阿,永恒主必察罚你的罪孽,把你的罪显露出来。

  〔原文字义〕锡安」干枯之地;「民」女儿;「罪孽的刑罚」不公的行为引起的刑罚;「受足」完成,结束;「再」增加;「掳去」掳掠,掳走;「追讨」临到,惩罚;「罪孽」罪恶,不公正;「显露」揭露,暴露;「罪恶」罪,不洁净。

  〔文意注解〕锡安的民哪,你罪孽的刑罚受足了」:本句有短期和长期两种解释:(1)短期的,指被掳七十年日期满足之时(参耶二十九10;但九2)(2)长期的,指末日圣城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之时(参启二十一1~4)。按照前后文来看,指短期的比较合理。

         「耶和华必不使你再被掳去」:本句也有正面和反面两种解释:(1)正面的,指正如「耶路撒冷」的原文字义「平安的训诲」,届时圣城必将不再沦于战祸,城内居民得以饱享平安;(2)反面的,暗示原来被掳到外邦的居民,将得以归回本城安居(参拉一1~3)。按照前后文来看,指反面的解释比较合理。

         「以东的民哪,祂必追讨你的罪孽,显露你的罪恶」:意指当神审判的日子来到时,以东人必被重重的惩罚(参耶四十九7;摩一11;俄15~16)

  〔话中之光〕()神的子民因犯罪而被神惩治,等受够了刑罚,学会了功课,神自然会开恩赦免,恢复蒙福的身分和状况。总之,受罚是有期限的。

         ()今日得意,未必将来蒙福;恶人迟早会面临神的追究与惩罚。

 

叁、灵训要义

 

【在苦难中领受教训,对将来仍有指望】

   一、在苦难中今非昔比的对照(1~57~10)

         1.圣城和圣民失去往日高贵的色彩――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1)

         2.贵冑和上层阶级被人鄙视和践踏――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1)

         3.在神手中原本贵重的器皿,今竟沦落成为卑贱的瓦器――锡安宝贵的众子好比精金,现在何竟算为窑匠手所作的瓦瓶(2)

         4.原本生性仁慈的妇人,今竟变成禽兽不如――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妇人倒成为残忍,好像旷野的鸵鸟一般(3)

         5.原本最受呵护的幼儿,今竟无人顾念――吃奶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贴住上膛;孩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4)

         6.原本富裕人家,今竟无家可归,贫困凄凉――素来吃美好食物的,现今在街上变为孤寒;素来卧朱红褥子的,现今躺卧粪堆(5)

         7.素来娇生惯养,肤色洁白、红光满面的贵族,今竟变成肤色黝黑、形容枯槁,以致无法辨认――锡安的贵胄素来比雪纯净,比奶更白,他们的身体比红宝玉更红,像光润的蓝宝石一样。现在他们的面貌比煤炭更黑,以致在街上无人认识;他们的皮肤紧贴骨头,枯干如同槁木(7~8)

         8.本来受伤比被杀死的好,如今竟变成生不如死――饿死的不如被刀杀的,因为这是缺了田间的土产,就身体衰弱,渐渐消灭(9)

         9.原本慈爱的母亲,竟因饥饿而至分食亲生儿女的残忍地步――慈心的妇人,当我众民被毁灭的时候,亲手煮自己的儿女作为食物(10)

   二、遭遇苦难的原因(611~16)

         1.都因众民的罪孽重大――都因我众民的罪孽比所多玛的罪还大,所多玛虽然无人加手于它,还是转眼之间被倾覆(6)

         2.乃因惹神发怒――耶和华发怒成就祂所定的,倒出祂的烈怒,在锡安使火着起,烧毁锡安的根基。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11~12)

         3.都因先知和祭司犯罪――这都因她先知的罪恶和祭司的罪孽,他们在城中流了义人的血(13)

         4.先知和祭司的罪行被世人鄙视――他们在街上如瞎子乱走,又被血玷污,以致人不能摸他们的衣服。人向他们喊着说:不洁净的,躲开,躲开!不要挨近我!他们逃走飘流的时候,列国中有人说:他们不可仍在这里寄居(14~15)

         5.引致神人共愤――耶和华发怒,将他们分散,不再眷顾他们。人不重看祭司,也不厚待长老(16)

   三、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17~20)

         1.人的帮助无一可靠――我们仰望人来帮助,以致眼目失明,还是枉然。我们所盼望的,竟盼望一个不能救人的国(17)

         2.四处躲窜,终日惶惶――仇敌追赶我们的脚步像打猎的,以致我们不敢在自己的街上行走。我们的结局临近,我们的日子满足,我们的结局来到了(18)

         3.逃不过敌人的追赶――追赶我们的比空中的鹰更快,他们在山上追逼我们,在旷野埋伏,等候我们(19)

         4.无法再得到君王的保护――耶和华的受膏者好比我们鼻中的气,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我们曾论到他说:我们必在他荫下,在列国中存活(20)

   四、神的报应与眷顾必将来到(21~22)

         1.神必报应那落井下石者――住乌斯地的以东民哪,只管欢喜快乐,苦杯也必传到你那里。你必喝醉,以致露体。以东的民哪,祂必追讨你的罪孽,显露你的罪恶(21节,22节下)

         2.神必眷顾祂的选民――锡安的民哪,你罪孽的刑罚受足了,耶和华必不使你再被掳去(22节上)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耶利米哀歌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耶利米哀歌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