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第五十章短篇信息 目錄: 神用仇敵向猶大說話(五十至五十一章)(王國顯) 神用仇敵向猶大說話(五十至五十一章)(王國顯) 巴比倫被攻破了(五十1~20) (香港讀經會) 有刀劍臨到矜誇的人(五十21~46) (香港讀經會) 與耶和華聯合(五十章1~16) (臺北基督之家) 作謙卑的器皿(五十章17~32) (臺北基督之家) 大能的救贖主(五十章33~46) (臺北基督之家) 巴比倫給我們的啟示……(50:1-20) (聖經姊妹版) 恩恩怨怨意難平(50:21-42) (聖經姊妹版) 驕傲帶來滅亡(五十1~46)(盧俊義) 神給耶利米的職事作總結(五十至五十一章)(王國顯) 我們看過一部份神藉著耶利米對列國所發出的預言,我們指出一個很嚴肅的事實,那是對神的百姓採取敵對態度的國家都落在神的責備裡。我們特別看見,當時神用著巴比倫來對付並管教以色列,但是神在使用巴比倫的同時,也對巴比倫發出警告。當然,這些警告是說出他們以後的結局。非常嚴厲的說出,神到了有一天,祂要毀滅巴比倫。因為巴比倫在神使用他們的過程裡,他們得罪耶和華神,他們沒有按著神的心意來處理各樣的事情,他們輕視神的殿,他們也不尊重神的自己。因此神就說,巴比倫是要滅亡的,並且滅亡得很慘的。但是對於以色列人落在他們的手上,神也在那裡給以色列有一些的鼓勵。最早藉著耶利米說七十年,以後也藉著耶利米告訴他們,他們一定要復興,並且復興到一個地步,神給他們完全的赦免。赦免到一個地步,人要在以色列,在猶大身上尋找罪孽,都尋不見。我們實在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再說明巴比倫受咒詛原因 我們繼續看巴比倫受責備的部份。巴比倫所以在神嚴厲的警告底下,因為從整個巴比倫的歷史來說,他們在神面前是放肆的。他們並不尊重神,他們輕視神,因此,神就在他們身上顯出追討。當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巴比倫是偶像的發源地。你知道他是偶像的發源地,你也許會問為甚麼他們會輕視神?這是連在一起的,所以當神追討的時候,神指出他們的問題在那裡。這個我們上次輕輕題過了,現在我們只是留意我們還沒有題過的部份。我再題醒弟兄姐妹們,當耶利米在這裡宣告巴比倫要給神追討的時候,正是巴比倫最強盛的時候。按照人來看,這個好像非常非常不相稱的。人家強盛到一個頂點,你憑甚麼說他們要被毀滅?有甚麼根據說他們會給毀滅呢? 弟兄姐妹們,這個按人來看好像是毫無根據的,但是神藉著耶利米就是這樣的說明。這樣的事情,巴比倫不是唯一的,在歷史上好多的邦國都是這樣。在他們最興盛的時候,神就對人說他們要完了。我們沒有辦法能瞭解這個,但是歷史的事實就是這樣。聖經裡面記載的給我們看到,如果我們讀但以理書,我們題到尼布甲尼撒作了一個夢,他看見一個大像。但以理給他解說出來的時候,就說在歷史發展裡,有四個大的強國,都是強大到不得了的,但是一時之間他們也就完了。在歷史上我們也就看到這些一一的出現,在近代我們親眼看見的呢?弟兄姐妹們,你別忘了,大概十來年前,在地球上不是有個很強大的國家麼?誰都不敢說這個強大的國家一下子不見了。事實上就好像真是轉眼之間,這個強大的國家不見了。這個是我們親眼看到的。 因此弟兄姐妹們,雖然在人眼中看來,好多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神說出祂的警告的時候,這個警告終竟就成了事實。當耶利米在那裡指出巴比倫要毀滅的時候,我們留意到,神不住的告訴耶利米,去宣告巴比倫要被毀滅,並且也說出了巴比倫怎樣被毀滅,是誰來毀滅她,毀滅的結果是如何。弟兄姐妹,你看這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叫我們領會,事情還沒有發生,怎麼可能會說出以後發生的事呢?並且是在關於這樣的一個強大的國家要給毀滅的事上面。弟兄姐妹們,我們留意到,耶利米對巴比倫的警告上頭,就那麼清楚的說出來,巴比倫一定毀滅,這個我們題過。巴比倫給誰來毀滅呢?如果從歷史的發展上面來說,這是七十年後的事,七十幾年後的歷史發展,誰能知道呢?人沒有一個可以知道,但神知道。 神就把那個事情告訴耶利米,明明的指出在北方有一個大國,這一個大國要來毀滅巴比倫。等到五十一章的時候,就不是說一個從北方來的大國。五十章說從北方來的一個大國,四十一節,這一個大國要來攻擊巴比倫,巴比倫一點辦法都沒有,不能反抗。你留意五十章的四十三節,『巴比倫王聽見他們的風聲,手就發軟,痛苦將他抓住』。但在那個時候,北方的大國是甚麼呢?不知道,北方的大國在那個時候,如果說在巴比倫的北邊,那是亞述,但是亞述那個時候已經被巴比倫征服了,不再成為國了,已經成為巴比倫帝國裡的一個部份。在巴比倫的北方還有一個甚麼國呢? 宣告毀滅巴比倫的是瑪代波斯 耶利米書這個預言警告的時候,你看不見有甚麼大國在那裡,但等到五十一章,就明明的指出是瑪代。那是在五十一章的十一節,是瑪代人來把他們滅掉。那裡說:『耶和華定意攻擊巴比倫,將他毀滅,所以激動了瑪代君王的心。』那個時候瑪代在那裡?瑪代那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部落,他們憑甚麼來毀滅巴比倫呢?但你不要管這個,反正歷史的結果就是他。弟兄姐妹曉得,攻破巴比倫的是誰?我們讀但以理書,我們就知道,那是瑪代人大利烏。弟兄姐妹,神的話語就那麼清楚,瑪代人大利烏就把巴比倫攻陷,那個時候他還不是王。大利烏是瑪代人,那時是波斯的一個元帥,大將軍。弟兄姐妹,你曉得,滅掉巴比倫的那一個國是稱為瑪代波斯。因為你翻到聖經後面這個地圖,你就真的看見,瑪代真的是在巴比倫的北邊,波斯是在巴比倫的東邊跟東北邊。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那個時候叫以攔。在地圖上你看見,以攔就是波斯。我們留意到,起初這兩個是小民族,他們合在一起,就成了瑪代波斯,就成了一個國,就是但以理書上王所看見那個像的銀胸和兩個膀臂。 那裡就說到,是兩個民族合成的一個國,一個是瑪代,一個是波斯。我們不曉得是不是在現代的國家,應該說是一個聯邦的國家,反正是邦聯,不是聯邦。美國是聯邦,但他們翻過來是邦聯。這個我說不出所以然來。他們是兩個民族合起來,成了一個國。他們不是選舉作王,是他們兩個民族的領袖輪流作王,你作幾年,我就來作幾年,再讓你來作幾年。神說毀滅巴比倫的時候,就是這個瑪代波斯,他們成就神說的。這個事情在耶利米的時代來說,乃是發生在他說這些話以後七十幾年的事。按人來看,怎麼可能呢?巴比倫當年是最強盛的時候,瑪代波斯不曉得在那個角落,怎麼會滅亡於瑪代呢?感謝神!神是這樣說,事情就這樣成就。 弟兄姐妹們,這個話是說給巴比倫人聽的嗎?不是。說給誰聽的呢?說給神的百姓聽的。因為神的百姓要被擄到巴比倫,落到被擄的困境底下,任何的一個人都看不到前途,任何一個人都看不見前面再有希望,我們成了別人的奴隸。從前若是成了奴隸的話,你就很難翻身。你被擄到巴比倫去,你還有指望麼?但是感謝神!神用著耶利米來說出巴比倫的結局,一面是給巴比倫的警告,這個警告他們聽不進去的,因為神也根本不是向他們說。你就是對巴比倫說,七十年以後你要滅亡。他說你胡扯,你看看我們現在的光景,七十年後我們怎麼可以滅亡?我們把別人滅亡更多一點就差不多。他們聽不進去的,神也並不是對他們說,神是對祂的百姓說,告訴他們說:『巴比倫的結果是這樣,你們按著我的話來接受這個結果,現在你們被擄去的時候,你知道那個原因在那裡。你也知道,你們不會永遠留在巴比倫,你們仍然有盼望回來的。我宣告巴比倫滅亡的時候,就是在七十年滿的時候,你們都要回來的。』 巴比倫被滅的光景 我們感謝主!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再要看的,就說巴比倫要被毀滅到一個甚麼程度呢?在這個地方,五十章裡三十九節,巴比倫要給毀滅到這樣的一個光景。你留意三十九節怎麼說:『在矌野的走獸和豺狼必住在那裡,駝鳥也住在其中,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弟兄姐妹們,你留意到,巴比倫的毀滅,就給毀滅到這樣的一個光景。你說現在不是有個伊拉克嗎?伊拉克現在不是有人居住麼?伊拉克那裡並不太多駝鳥,豺狼跟矌野的走獸不是說沒有,但不會弄到遍地都是這個樣子。神說,巴比倫要毀滅到這樣的一個地步,讓他在這個地不爭氣了。弟兄姐妹,這不過是我們的想像。這裡所說的巴比倫是當時巴比倫的國都,現在要是你有機會到伊拉克去,那些嚮導帶你到一個地方,他告訴你說,這個是巴比倫的舊城。 這個巴比倫城裡到現在還真的是無人居住。你說,巴比倫人不會在那個地方重新來建造麼?這個我就沒有答案。我沒有機會去過伊拉克,但是我看了一下關乎伊拉克,尤其是從考古上面說到從前巴比倫那種光景。從前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你要用另外一個話來說,那是新巴比倫。她是在那個地區,但不是在那個地點。至於那個舊巴比倫呢,那些考古的報告是這樣說:『那個地區,都是一個山丘,一個山丘,一個山丘的樣子。』其實我們也知道,伊拉克那邊,不算是完全是沙漠地帶,但是差不多是沙漠地帶。其中有些山區,這些山區只算是山丘,在那一帶的地理環境來說,好像是並不太高。 被毀的巴比倫 但是那些山丘是甚麼呢?他說是從前巴比倫那一段時期以後,那個城毀了,都成了瓦礫,一大堆的石頭,磚頭弄在那裡,後來人在那裡重建,他們不搬走那些東西,他們就把那個地方弄平,就在上面蓋起來。一次的戰爭又毀了,再重建就在第二層上面鋪平了,又建立上去,經過多少次?我不知道,但是那些考古報告就說:『最高的從地平面一直到上面,大概有一百多尺。但在這一百多尺的那些山丘裡,就是一層、一層、一層的。他們考古的時候,就挖、挖、挖、挖到最低層的時候,挖到從前最古老的巴比倫去。到現在就是這樣。』 當然,我也看到一個報告是這樣說,當時那些考古隊到那裡的時候,他們白天在那裡挖、挖、晚上他們也準備就在那裡紮營過夜。起初的時候,他們是這樣安排,但是天色一到黃昏以前,那些作嚮導,在幫忙挖掘的那些本地的伊拉克工人,他們就跑了。你說不要跑嘛!我們就在這裡紮營,明天清早就可以作工。但是那些伊拉克人說,所有伊拉克人說:『對不起,這個地方你再多給我錢,我都不留在這裡。』反正是沒有人會在這裡,現在是不是這個樣,我不知道,但是那個時候就是這個樣,真的是無人煙。這就是巴比倫毀滅的情景。 神宣告巴比倫給毀滅的目的 弟兄姐妹,我們要留意的是甚麼?當耶利米在那裡宣告巴比倫要毀滅的時候,他把巴比倫毀滅的各方面都描述得那麼的清楚。我們從其中要注意的就是,這是神說明祂要作的事,事情也按著神所要作的來完成。另一方面,也就是說,神要讓那些被擄的百姓,和還沒有被擄的,還留在猶大地的那些百姓知道,他們不可能逃避這個被擄的安排,但是他們也不會永遠留在被擄之地,神要把他們帶回來。這是我們總結出來耶利米對巴比倫的預言裡我們所該留意的部份。現在來到一個問題,當然巴比倫他們建國不是只有七十年,他們從最頂峰的時候到滅亡是七十年,以前他們也有幾十年的時間。 但是無論如何,巴比倫這個國家,她的歷史是很短,但是在那一個時候,她影響周圍的地區很大,並且在她征服列國的時候,他們也是非常的野蠻。比方說,她們去攻打推羅的時候,當然也是按著聖經的預言來應驗了。我先不說聖經的預言是甚麼回事,那是在以西結書上說的。神在那裡指著推羅說一個預言,推羅在那個時候是當地很發達的一個國家,他們也有很強大的力量,推羅城也建造得非常堅固。在從前的戰爭裡,要攻打推羅城並不容易。但是神那個時候指著推羅城說,有一天,你整個城連灰塵都沒有,都要覆滅平平的。怎麼可能呢?在人看是不可能,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按著神的話所說的來成就。 推羅就在地中海的海邊,尼布甲尼撒滅掉猶大以後,還要攻打推羅。在推羅那裡,他就沒有那麼順利了,他受了很大很大的損傷。但是推羅也給弄得很淒慘就是了。結果巴比倫的軍隊再次來攻打的時候,推羅人沒有辦法再留在推羅城,頂不住了,他們就退到海上去。因為推羅人在航海上非常有名的,我們讀歷史的時候,那個腓尼基人就是他們,航海非常有本事。在推羅的海岸對開,有一個小島,那個小島離岸相當遠的。推羅人在推羅城抵抗不住的時候,他們全體都退到小島上,所以巴比倫的軍隊對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惹火了。我記得不清楚是後來的亞力山大還是尼布甲尼撒,太久以前讀過那些東西,反正是他們兩個當中的一個,他氣火了,他說:『我不相信不能把那個小島攻下來,把推羅滅掉。』結果怎麼辦呢?他下命令,讓軍兵來把推羅城拆掉,把拆下來的磚頭、石頭、木頭、塵土,能挖起來的都挖起來去填海,一直把隔斷海島跟陸地的那個海峽都填平過去。事情就是這樣。 回過頭來看看神說過的話,起初你沒有辦法相信,怎麼可能推羅城會成為一個連塵土都被挖光的地方?怎麼可能推羅會成為打魚人曬網之地?但是神的話是這樣說了,事情就這樣成就。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當時在耶路撒冷居住的猶太人,能不能聽進神的話是一件事。我們曉得,他們聽不進去,但是這些話留到今天,在我們去看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聽進去呢?我們倒不是看歷史的重演,我們是要看在歷史上面管理著一切的神的信實。我們感謝主,如果當時猶大的百姓能聽得進去的話,他們就會感覺,我們被擄了,我們沒有前途了,我們完了!但是感謝神,他們可以聽不進去,我們回過頭來看歷史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聽進去。這一個點是我們讀到先知們預言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指出來的一件事實。 現在來了一個問題,回到巴比倫的事上去,他們征服列國的時候,他們都是很兇殘。當然,在攻佔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也是很兇殘的,用現代人的話來說,他們是很不人道,因為他們對那些失去戰鬥力的人,還照樣屠殺。但是你要是回到他們當時的情形來說,你也很難怪他們會這樣,因為猶大人對他們的頑抗,叫他們的損傷也是不得了。他們氣在心頭就殺人,就搶奪。當然這個並不是單單是巴比倫是這樣,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面,也不少這樣的例子。我們讀過明朝滅亡的時候,明朝給清朝滅亡的時候,有些明朝的人抵擋他們很利害,先在揚州,後來到了溫州那邊,那個時候叫嘉定,那邊抵抗他們也是蠻利害的,他們攻下嘉定的時候,就屠城三天。說到那段歷史就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是非常兇殘的。 神的公義不該受損害 人不野蠻的時候,好像很斯文的樣子,火起來就不得了,當時也是如此,所以就引出一個問題來。你說,神對付猶大,所以讓他們落在巴比倫人的手裡被擄去。但是看起來,巴比倫人民並不比猶大人強多少,他們也是不義的,怎麼神會用著巴比倫來對付猶大?前幾次我就說了,先知在啟示裡看到這個事實,他就已經向神題出這個問題來,神袮怎麼可以把袮的百姓交在一個比他們更不義的人手裡呢?這的確是很不容易解開的一個難處。神是公義的神,猶大不義,你對付他,我們『阿門』。但是袮找一個比猶大好一點的成為袮所用的器皿,我們也就服了。 但是袮用來對付猶大的,他們比猶大差不了太多的,神袮怎麼可以這樣呢?他就向神題這個問題,神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但神只是說:『巴比倫的部份,我自然會追討。為甚麼我用巴比倫?你問,我也不告訴你。』這個對我們來說,我們也一樣,神沒有告訴我們,在我們裡面就成了一個謎,怎麼可能?神袮是公義的神,袮怎麼用不義的人來管教袮的百姓?這樣的事情對教會來說,還不是有同樣的問題麼?但是我們感謝主,我先說一件事,神的注意點是注意在屬祂的人給糾正,這個是神的目的。 神在管教中蘇醒祂的子民 我們看,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猶大人的結果在當時來說,的確是這樣子。所以看到回來重建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都是從巴比倫回來的。被擄到巴比倫去的那些人,產生了一個好現像,對神的律法有了透徹的領會。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但以理,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這幾個人,他們就是那樣明確的把神的見證恢復在被擄之地。按地位來說,他們是被擄的。按實際來說,他們是在巴比倫掌權的。弟兄姐妹,你看到這些結果,你也看到一個尼希米,他心裡對神的事情的記掛,和對神見證的火熱,這是猶大被擄的結果。 神看祂的百姓被擄,不是看被擄這個現像,神是看這一個現像或這個事實是神手中的工作,要把祂的百姓恢復到神的心意裡。同樣的,我們也看到,在中國的教會有好多難處,過去的年日,起初我們不明白,神為甚麼讓教會這樣長久受壓而不停止?但是神的眼睛所看重的,不是那個事情的發展,神是看因著這些事情的發生而引出的結果。感謝神,在難處裡的教會是準確的給建立起來,這一點我們要留意。 神選中巴比倫的原因 第二點我們要注意,在當時猶大已經到了一個地步,神要用鞭打這樣的方法來管教他。但是你看,在這樣來對付猶大的時候,找誰來執行呢?埃及,沒有條件。因為如果埃及來對付猶大的話,那時猶大就更多的傾向埃及的拜偶像。其它的幾個國家呢?以東、摩押、亞捫,這一些國家他們當時也沒有猶大好,他們也一樣像猶大那樣糟糕,還欺負他們。你讀先知書的時候,你讀到一些事情,特別讀到以西結書,和一些小先知書,你讀到他們因著猶大被巴比倫拿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甚麼?他們很高興,很喜歡,還趁火打劫。你讀以西結書的時候,你讀到神責備亞捫,和其他的人。祂說:『當猶大受傷害的時候,你們就在那裡“阿哈”“阿哈”的喊。』神說:『我要追討你,』 當時鄰近的國家的情況是這樣。神要對付猶大,要按著申命記所說的把他們擄到外邦,在天下被拋來拋去,那時那些國家都不可能承擔這任務。在這樣的情形底下,你看,當時的那些國家,只有是巴比倫合宜,一面是他們的國力,另外是他們的地理環境。如果百姓被擄到埃及,他們一下子就從後門又跑回來,不解決問題。但是巴比倫呢?猶大跟巴比倫當中,隔了摩押、亞捫、以攔這些國家,把他隔斷了。這有點像神帶以色列出埃及的時候,讓他們從紅海那邊過來,紅海就把他們擋住了,他們回埃及也沒有路了。從地理環境來說,巴比倫是最合適了。現在我們就看到一個問題,神要對付猶大,包括猶大的周圍的列邦,神找不到合宜的人,只有巴比倫適合來執行神的安排。 除了剛才所題的呢?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神選中巴比倫來執行這個工作。弟兄姐妹,你留意,巴比倫兇殘是很兇殘,但是你看到他們這些人,還算很尊重以色列的神。這點我們平常沒有留意的,現在我點給你看。雖然,跟猶大的戰鬥,把猶大,把耶路撒冷,把聖殿都弄得一塌糊塗,但是弟兄姐妹你留意,巴比倫作王的人,上層的人,他們對耶和華神還尊重。我們不知道為甚麼,但是事實擺出來是有這樣的情境。也許因為他們是多神的宗教,他們把耶和華神也列為神,既然祂是神,我就尊重祂。這個我不敢說,我真的不知道,但是現象擺出來,我不能不留意到,他們尊重耶和華神。 所以弟兄姐妹你留意,現在耶利米書上說了,他們攻佔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怎麼對猶大說呢?『你們是得罪你們的神,祂就叫我們來教訓你。』弟兄姐妹你看到,這是一點。你們不對,你們不尊重你們的神,所以你們的神就讓我們來教訓你。第二件事情你要留意,沒有攻陷耶路撒冷以前,就是在約雅敬作王的時候,他們已經打敗了猶大一次。那個時候已經擄去了一批人,那是第一次的被擄,在第一次被擄的人就有但以理的那一批。你留意,他們把這一批人擄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怎樣對待猶大的俘虜?是好?還是不好?不能說很好,但是是好。弟兄姐妹你留意,耶利米不是寫信給被擄的那一批人麼?就是給那一次被擄的人,告訴他們說:『你們現在安心樂業在巴比倫那裡,等到七十年,不要有甚麼亂動的事情。』 如果巴比倫給被擄去巴比倫的那批人所受的對待,是非常非常不好的話,耶利米說的這些話就白說了。我們讀以西結先知書的時候,我們看見他們那些在巴比倫生活的猶太人,他們是生活得蠻不錯的。這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巴比倫,尤其是經過但以理解說那個異像的講解以後,他們在巴比倫給擺在高位上面。還不僅是這樣,尼布甲尼撒還下過命令,如果有人在那裡說這三個人甚麼的話,(這事是發生在但以理三個朋友的身上),就要對付他。弟兄姐妹你看到,猶大人在巴比倫是給尊重的。還有一件事情,就在耶利米書最末了的時候就說到了,這個是在列王紀說的。我們就翻到那裡去看看耶利米書最末了那兩三句話。五十二章的三十一節,『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 他終身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巴比倫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份,終生是這樣,直到他死的日子。』弟兄姐妹,你說,聖靈記載這段話幹甚麼?只是說說有這麼一件事麼?如果光是說說有這麼一件事,這件事情記下來跟沒有記下來,沒有兩樣。但是這是聖靈的啟示。聖靈把這些事記下來,有沒有原因呢?如果是有原因的話,那原因是甚麼?弟兄姐妹們,你注意,這就讓我們看見,神把猶大交給巴比倫,巴比倫起初滅猶大的時候是很兇殘,但是在不多久的時候,他們懂得尊敬以色列的神。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個人有這個感覺,為甚麼那個時候,巴比倫人是兇殘,但是神要用巴比倫人來對付猶大。這些都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雖然我們不敢說,這是百分之一百可以接受,但是參考總可以接受的,也許這真的是這樣,神只好用巴比倫。但是到了巴比倫後期的王就槽糕了,我們已經題過了,所以就說到巴比倫結束的日子。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神不會無限期的忍耐百姓的背逆 現在我們留意這個事情,當耶利米把這些話都說了,五十一章的五十九節開始,就引出一段的歷史。這段歷史我們曾經題過一下,現在我們要再來看這一段。因為這一段話看過了,你就留意有一句話在那裡,『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這是神用耶利米說話,說到這一個時候,神就不再用他說話了。為甚麼不用他說話?因為說了,那些人都不要聽,神就放棄這些人,神就不再向他們說話,神也就不再藉著耶利米說話了。這段話是很重要。我不是說這一句話很重要,這一段話給我們看見,為甚麼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原因就是上文那件事情。這給我們看見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上面的那一段話是說甚麼呢?就說到猶大王西底家在位第四年,他就到巴比倫去,去作甚麼呢.聖經沒有說,列王紀也沒有說,歷代志也沒有說,這裡也沒有說,只是說他去。他去作甚麼呢?我們可以猜到。因為西底家是巴比倫人立他作王的,因此很有可能,四年到巴比倫述職,報告他的政績,或者他是去向巴比倫王進貢。不管是甚麼原因,反正他作了王第四年,他去了巴比倫。 他去的時候,耶利米就把神的話寫在書上,派一個大臣帶去,他說,這些話在猶大你不必管,在以色列地你也不必管,但到了巴比倫的時候,你要把它念給王聽,不單是念給王聽,反正跟著王的巴比倫人都要聽。那些話是甚麼呢?是上面所說的那些話。在巴比倫最興盛的時候,在猶大地說巴比倫要滅亡,這個話容易講一點。但是在巴比倫最興盛的時候,說巴比倫要滅亡,而說這個話的地點是在巴比倫,這個話就不好講。環境不好講,這個環境包括眼見的環境,也包括政治的環境,也包括猶大人當時的處境,都是不允許說這些話。你說你在巴比倫的地方說巴比倫要滅亡,那不是找死麼?但是耶利米告訴那一個大臣,他說,到了巴比倫,你就宣讀它,然後就要用一塊石頭包在這些文書裡,摔到伯拉大河裡,讓它沉在那裡。沉在那裡作甚麼?作一個見證,就是巴比倫要滅亡。 弟兄姐妹們,這一件事情,很嚴肅。從兩面來看,對神的百姓來說,神要說的已經說盡了,聽和不聽,神已經把話說清楚。雖然這個沒有公開對巴比倫人說,但是對巴比倫人來說,也是非常明顯的一件事實擺在那裡。他們不能無知,這個事情一定要成全。因為神這個宣告,不是宣告在猶大地,這個話是宣告在巴比倫,猶大人要長久的留在巴比倫。弟兄姐妹,我們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就留意到了,『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你就留意到這個話的目的,對於神的百姓被擄這一件事,神不再說話了。等著看神話語得成就,神不再說甚麼話。我們感謝主! 神藉耶利米說話的總結 好啦!我們把耶利米說的話,作一個總結來說。他說了甚麼呢?整個的來說,巴比倫的興起,和巴比倫的毀滅。這是一面,但是這個巴比倫的興起和毀滅,也就是神的子民背棄和恢復。弟兄姐妹,這個事情很重要。不錯,你從巴比倫來看,是巴比倫的興起。但是這個興起,有一天要歸於無有。好像他的興起,只是為神去執行神要作的一件事,要把神的百姓挽回來。但是對神的百姓來說呢,這番話乃是說出他們因著離棄神,所以他們就要接受這樣的一個結局。但是這個結局不是永遠的結局,只是一個短暫的結局。這個短暫的結局的目的,乃是為要叫他們得著恢復。所以巴比倫興起,就是猶大被擄。等到猶大被擄了,那就是猶大得恢復。 這一個人中間的歷史,如果你光是這樣看的話,那就是歷史。但是你若看到這是屬靈的歷史,你就看到神工作的手,一直圍繞著祂那永遠的旨意,而在屬祂的人身上來作工,作工的結果是要叫神的旨意成全,人給帶回神的目的裡。雖然在猶大的歷史裡,沒有達成這個最終的目的,但卻是把神作工的原則和目的擺出來給我們看到了。我們感謝主,這是耶利米他整個的被召,一直到他服侍到他的職事完成。但願這些話,對我們來說是有一點造就。剩下五十二章就是那個歷史的結束,我們下禮拜就把它完結,我想今天晚上我們就停在這裡。 神用仇敵向猶大說話(五十至五十一章)(王國顯) 到了耶利米最末後的一大段,我們今天晚上繼續再看耶利米對列國所發的預言。我想先大概再題一題,題到列國的時候,那些列國都是影響著猶大,叫猶大離棄神而去拜偶像。那麼在這些國家裡,包括摩押,包括亞捫、以東、大馬色,大馬色應該說是亞蘭,就是現在的敘利亞,還有基達跟夏瑣。基達跟夏瑣都是在亞拉伯這個地區裡,這個夏瑣不是約書亞攻打迦南的時候,在迦南境內的那個夏瑣,文字相同,但地理環境不一樣。夏瑣當時是亞拉伯地區裡一個小部落,還有以攔,這個以攔就是波斯,那個時候叫以攔,也就是以後的波斯。 神對列國說的話是要給猶大聽的 這些國家都是對以色列人產生一些壞的影響,影響以色列人離棄神。所以神在猶大人被擄這個事實的基礎上面,牽連到猶大周圍的那些國家。為甚麼會牽連到那些國家呢?我個人一點的體會,神並不是在那裡要指著這些國家說預言。神在那個時候,對列國說的預言,直接的對象不是影響猶大的國家和民族。那些直接要聽這些話的人,仍然是猶大人。 神要讓猶大人看到,體會到神不是單單在那裡對付猶大。猶大和神當中有過立約的關係,神對付猶大,是根據立約的事實。但是神的公義和鑒察不是單單要求猶大在神的面前毫無保留的向神敞開,神也讓猶大人看到神的公義也同樣的顯在那些在神面前顯露不義的國家和民族。尤其是這些國家和民族,他們給猶大所帶來的影響,是神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們把猶大帶進拜偶像,帶進背棄神的光景。 但是我們也看見,在這些國家的預言,如果我們細一點注意的話,有些國家在神的責備執行過了就沒有了,比方大馬色、基達、夏瑣,神責備過了以後,在歷史上再看不到這幾個國家了,也就是他們完了。我們上次特別題到,為甚麼神那樣嚴厲的對付他們?我們題到亞瑪力人,在以色列人進迦南的途中所作的那件事,給我們所看到的那個原則,因為有非常嚴肅的事實在那裡。他們作這樣的事情,是直接阻擋神永遠的計畫進行。這一件事情比不認識神,或拒絕神還要嚴肅。 我們也看見,在這些被責備的國家裡,有以東,有摩押,有亞捫,有以攔,這些都是很重的責備,但神卻沒有把他們從歷史上抹掉。神應許他們說,在以後神還是會把他們帶回來。但是很有意思的,題到摩押人,神是把他們帶回來,只是你留意到,神甚麼時候才把他們帶回來?這裡邊又給我們看到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事。其它那些神應許說把他們帶回來的國家,在以後不久,神還是讓他們出現在歷史裡。我上次說到摩押,到現在你還沒有看見她出現。所以我上次說,我們到約但去的時候,他們說:『我們是摩押的後人』,但在約但,你只看到亞捫,你沒有看到摩押。你說:『為甚麼呢?』我們不知道為甚麼,但是神的話在這裡說,摩押的歸回,是到了最後最後的時候才會出現。 四十八章最末了就說,耶和華說:『到末後,我還要使被擄的摩押人歸回。』是到了最後,我們不知道為甚麼,不過我們曉得,摩押人從以色列人進迦南的時候開始,一直給以色列帶來許許多多的困擾。弟兄姐妹記得,那一次是摩押王請巴蘭來咒詛,又是摩押的女子到以色列人中行淫,這些歷史是否與這事有關係呢?我們不敢說,但我們也不敢不留意神的話是這樣說出來。我們就看到,事情在地上發生,都按著神的話來出現。 真實的耶利米 我們今天晚上。我們要用多一點的時間集中在看巴比倫這一個預言。弟兄姐妹,如果我們還記得耶利米五十章以前的那些話,我們單方面會有這樣的感覺。耶利米就是勸猶大人要投降巴比倫。按照人來看,他這個作法的確是很難去解說的,好像是在那裡表達一個投降主義。我們中國人就說,像這樣的人就叫漢奸,在猶大人就說是猶奸。如果我們單方面來看以前那些記載的話,我們很容易會有這樣的觀念。但是我們感謝神!神說話從來沒有只是說一個片面的東西。如果我們不是在全面來看神說的話,我們沒有辦法能掌握那個真實的情景。 現在到了五十章的時候,神就把祂藉著耶利米指著巴比倫所說的話也記錄下來。以前耶利米書上所說的都是,『投降巴比倫人,投降巴比倫人』。說不投降巴比倫人,你根本就再沒有路可以走,因為這個是神對付你們的事實。如果我們光是聽耶利米這樣說話,有許多人對耶利米就產生誤會,就像他要出城的時候,那些人就把他抓起來說:『你去投降巴比倫人。』耶利米說:『我那有這樣的事情?』但是人家不相信他,因為他說了投降巴比倫人的話。現在我們到了五十章的時候,我們就看到那個真相了。那個真相是甚麼呢?這裡面包括很多東西。 頭一件我讓弟兄姐妹要特別留意的,你曉得,耶利米完全不是站在任何一個政治立場上面來替神說話。你要替神說話,你就不能有任何政治立場。你要有政治立場,你就不能替神說話。因為你要替神說話,你不能只說你自己喜歡的話,說別人喜歡的話。你要替神說話的時候,你自己不喜歡,別人不喜歡,你還得要說。耶利米就是這樣的忠心活在神的面前,所以在底下有好多的誤會,好多的對付,把他抓起來放在牢裡,甚至放在水牢裡。 巴比倫的結局 究竟是不是耶利米的話說得不對呢?不是,因為耶利米就是很忠心在那裡把神的話傳遞出來。現在我們看到五十章的時候,我們就留意到了,不管遇到甚麼事情,當神用著耶利米來宣告神要用巴比倫人來懲治猶大人的同時,神也在那裡宣告巴比倫的結局。弟兄姐妹,這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事情,我們必須要留意一件事,當耶利米述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正是巴比倫最強盛的時候,是巴比倫在那一個地區完全征服了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時候。他們挾著強盛的威風,你卻在這裡說他們要滅亡,他們要毀滅。弟兄姐妹,這樣說是很不調和的。 但是我們感謝神!猶大在受責備,耶利米沒有隱瞞;巴比倫要被毀滅,耶利米也沒有隱瞞。神是怎樣發表出來,他就怎麼宣告出來。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因為巴比倫最強盛的時候,你說她要滅亡,這個誰也不能相信的,誰都不能接受的。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呢?有那一個國家能在巴比倫的面前站得住呢?亞述給她亡掉了,在那個地區,亞蘭也給她打下來了。埃及雖然曾勝過她,但是結果還是給她打下去。整個在那一片地區裡的國家和民族都順服了她。現在你說她要毀滅,她要淪亡,這個話是很難說的。但是神的確是這樣說,耶利米就這樣說了。我們感謝主! 你留意,這個話是在甚麼時候說的呢?在約雅敬王第四年的時候說的。並且後來西底家作王,約雅斤王被擄到巴比倫的時候,然後就是西底家向巴比倫進貢的時候,在那些時候又再說。弟兄姐妹你看,在實際上面是這樣的叫人不可思議,在約雅敬的時候,他們在軍事上的勝利到了高峰的時候。在約雅斤被擄,後來西底家進貢,猶大都沒有了。你看那一片地區,有那一個地方不是被巴比倫拿下來的?全都被拿下來了。在那一個時候,就是像推羅那個小島,他雖在海上,也都給巴比倫拿下來。現在這個時候,耶利米就說:『巴比倫要滅亡』,『巴比倫要滅亡』,並且連巴比倫怎麼毀滅都說出來。 神的話是超越人的眼見 弟兄姐妹,怎麼可能呢?但是感謝神!神的話是這樣發表,耶利米就這樣說了。現在五十章,五十一章,用了兩章很長的經文來說到巴比倫的事情。我們只能把它歸納起幾個點來留意。弟兄姐妹,你看一下這兩章經文,雖然是很長的兩章經文,但是你非常清楚的看到,神在這段時間裡,神接連三次在那裡宣告『巴比倫要毀滅』,不是只說一次,也不只兩次,是接連說了三次。相隔多少時間呢?我們沒有辦法找到時間的資料,但是我們清楚曉得,約雅敬王第四年開始,一直到西底家王向巴比倫進貢,在這十多二十年裡,神非常利害,又非常明確的在那裡宣告,『巴比倫要毀滅』,並且她要怎麼毀滅,她要給誰人毀滅,神說得很清楚。 雖然在裡邊說了很多的話,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的情景,但是我們可以不必理會那些事發生的過程。只是我們不能不注意那些很明確的指出神為甚麼對付巴比倫的原因。在三次的宣告巴比倫的毀滅,我們把它的歸納起來,我們看到幾件事情,為甚麼神在巴比倫最強盛的時候,就說出她要給毀滅,好像說的話跟當時眼見的情形完全不能相配。但是神是看到從永遠到永遠的事,我們人只是看見短暫的眼見。感謝主!祂站在永遠這個事實裡所說的話,都是準確的。現在我們來看看,究竟神為甚麼宣告巴比倫會毀滅? 得罪耶和華是巴比倫毀滅的原因之一 頭一件事情,我們留意到的,神明明指出一個事實,因為他們得罪耶和華神。弟兄姐妹們,你留意五十章的十四節,上面就說到巴比倫怎麼被攻陷。十四節的末了那一句,就說出巴比倫給毀滅的原因,『因他得罪了耶和華』。弟兄姐妹們,我們要留意,他們怎麼得罪耶和華呢?我想,我們再來多留意一下。你再看同一章的二十九節最末了的那一句,也是說到巴比倫給圍攻,以至陷落。甚麼原因呢?『因為他向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發了狂傲』,所以在三十一節的末了,神就說:『我追討你的日子已經來到。』 弟兄姐妹,我們就來留意,巴比倫究竟是甚麼事情惹神的怒氣到這樣深的地步呢?弟兄姐妹,你看到一件事情。如果我們讀過但以理書,你應該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在那裡。到了巴比倫最末了的一個王,就是叫伯沙撒王,他在那裡大排筵席的時候,他作了一件甚麼事情呢?他把尼布甲尼撒王攻陷耶路撒冷的時候,毀壞了聖殿,擄掠了聖殿,把聖殿裡所有的器具都擄到巴比倫去。尼布甲尼撒王只是把這些擄物存放在庫房裡,雖然這些是戰利品,對戰勝國來說,他怎麼處理都可以。只是尼布甲尼撒王,和以後的王,都不敢對神殿裡的那些事物有任何的輕視,他只是把那些戰利品封存在庫房裡。等到伯沙撒作王的時候,他心裡狂傲到一個甚麼地步呢?他在那裡擺設筵席招待他的大臣,他興高采烈起來的時候,他對眾人說,把封存在庫裡的那些從耶路撒冷擄來聖殿的器皿拿來給我們喝酒。 巴比倫的陷落 弟兄姐妹,記得這件事。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神就在那裡給他們看見一件很不簡單的事。甚麼事呢?弟兄姐妹,你記得,他看見一隻手顯出來,在牆上寫字。寫出來的字,巴比倫的人沒有一個人能懂。伯沙撒看見那只手在那裡寫字,寫在牆上,眾人看見這件事情,都恐慌起來。結果他們找到但以理來作解說,究竟那些字是甚麼意思。但以理就告訴他們說,神用指頭寫在牆上的話,乃是告訴伯沙撒王,巴比倫國就到今天為止。因為你們作了一些事情得罪神,神把你們稱在天平上面,顯出你們的虧欠好利害,所以神數算你們的日子到現在為止。 弟兄姐妹,我們藉著這一件事情,知道當天晚上,就是在那一天晚上,瑪代人就攻破了巴比倫城。瑪代人攻擊巴比倫,巴比倫人好像完全沒有設防,他們還在王宮裡大排筵席。其實那時外面的軍事已經非常緊急。但是你曉得,當時巴比倫人覺得,沒有人能把我們攻得下來,我們巴比倫城固若金湯的,沒有人能攻得下來的。那裡曉得,瑪代人沒有正面進攻他們,他們也沒有想到,巴比倫人也沒有想到,瑪代人會這樣來攻擊他們。瑪代人怎麼進攻他們呢?耶利米書這裡說,待會說到那裡的時候,我就不說了,現在先說。 那天晚上,瑪代的軍隊堵塞了幼發拉底河的上游。他們怎麼堵塞我們不知道,不過他們就是在巴比倫城上頭不遠,把幼發拉底河堵塞了,那河水就幹了。因為瑪代人他們曉得,巴比倫城是很堅固,並且還有一個好寬的護城河在那裡。在從前那種武器來說,要攻打是非常不容易。但是他們的情報曉得,巴比倫城有很多的下水道,若是把上源的水截流了以後,他們就可以從下水道裡面進入城裡,一下子就到了巴比倫城裡。當天晚上就把巴比倫結束了。就像這裡所說的,『巴比倫若是在眾水以上』,也都完了。為甚麼呢?為甚麼巴比倫那樣容易給攻下來呢?耶利米在這裡先說了,『因為他們得罪耶和華,因為他們向以色列的聖者發了狂傲。』這是第一個原因。 神追討毀壞聖殿的罪 第二個原因又是甚麼呢?我們留意這裡。二十八節末了的那句,二十八節也是說到,巴比倫被打敗了。為甚麼他們被打敗呢?這裡又說到另外一個原因,那個原因是甚麼呢?神為著祂的殿報仇。弟兄姐妹,這給我們領會到,在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把神的殿整個毀掉了。當然,那個時候,巴比倫的軍隊是在那裡受到很強烈的抵抗,叫巴比倫的軍隊吃了很多的虧,他們就遷怒到聖殿。同時他們也聽說,有點像後來羅馬攻陷耶路撒冷的時候一樣,他們以為聖殿裡邊有很多金子埋藏在地裡,所以他們把整個聖殿都拆毀,一面是把存放的金子拿下來,還有埋在地裡的,他們都挖了出來。 神說:『我用你們來對付我的百姓,給他們管教,卻沒有讓你們來損壞我的殿。』當然!神當時沒有這樣說,但是巴比倫人他們應該是領會這件事。我們從戰爭的歷史裡也能瞭解,在保護古跡的想法,在戰爭的當中,有許多不成文的諒解在那裡,有些地方是不能進攻的。當然!同樣的,在那些地方,防守的一方也不能在那裡設防,這些是戰爭的歷史裡,那些所謂不成文的君子協定。但是巴比倫軍隊進入耶路撒冷以後,搶,固然是搶了。連聖殿都給拆掉。神記住了這件事,現在神來對付巴比倫的時候,神也說出這個原因來。這是第二個原因。 神追討殘害神子民的巴比倫 神對付巴比倫的第三個原因:神老早就知道,巴比倫人他們會作甚麼事情。他們作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是叫以色列人感覺好不容易承受的。弟兄姐妹們,你翻到五十一章,你看看三十四節。三十三節就是說到神要對付巴比倫,把巴比倫看成好像踹榖的禾場一樣,時候到了,神就一定這樣作。三十四節,『以色列人說,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吞滅我,壓碎我,使我成為空虛的器皿。他像大魚,將我吞下,用我的美物充滿他的肚腹,又將我趕出去。錫安的居民要說,巴比倫以強暴待我,損害我的身體,願這罪歸給他。耶路撒冷人要說,願流我們血的罪,歸到迦勒底的居民。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為你伸冤,為你報仇。』 弟兄姐妹,你看到,因為巴比倫人他們對待以色列是過份了,以至神的百姓在神的面前好像有一點的訴苦,神也聽見了。當然!我們要留意,會在神面前這樣訴苦的人,就是當時拼命抗拒神話語的人。但是因為耶路撒冷的陷落,這個戰爭帶來給人的痛苦,卻不分你的想法是怎麼樣,只要你是在那個範圍裡,你就受到那種苦害。弟兄姐妹,這也就是哈巴谷先知在神面前曾經發過的一個問題。哈巴谷先知在那個時候,在神面前發一個甚麼問題?我們待會再說那個可能的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哈巴谷發的問題。哈巴谷發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要發的問題。『神啊!我們稱為袮的百姓,我們是錯了,我們是對袮不起,袮要來管教我們,我們沒有話講。但是袮打發來管教我們的人,那些人比我們更壞。神袮怎麼可能作這樣的事情?袮要是把一些比我們好的人來管教我們,我們沒有話說。 但袮卻把一些比我們更壞的人來管教我們,我們一點都不明白。』弟兄姐妹,你讀哈巴谷書第一章的時候,是不是讀到哈巴谷向神發出這個問題?我剛才說,這個問題不單是他的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我們總是覺得,神是公義聖潔的神,神是憐憫人的神,袮對付我們的時候,袮總該給我們看見,袮給我們對付,我們口服心服。但是袮卻用一些比我們更糟糕的人來對付我們,這口氣我們好像咽不下來。哈巴谷就說了,他咽不下來。弟兄姐妹,我們也能咽得下麼?我們也一樣咽不下來。 但是感謝神!神給我們看見,巴比倫人的壞,巴比倫人的殘暴,神沒有閉上眼睛不看,神還是看得很清楚。所以在五十一章裡面的話,你就看到了。神說:『為你報仇,給你伸冤。』弟兄姐妹們,這是說出巴比倫在最興盛的時候,神就指出祂要毀滅她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裡。神是用著他們來教訓祂的百姓,但是他們卻過了神所劃的界線,用著他們自己所喜歡的來踐踏神的百姓。所以神記住了,時候到了,神說:『我要為我的百姓伸冤,我要為你們報仇。』弟兄姐妹們,你留意到,這是第三個原因,巴比倫一定要毀滅的。 懲治拜偶像的發源地 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特別要注意的,這一個原因是甚麼呢?弟兄姐妹你記得,巴比倫是偶像的發源地。這一個拜偶像的東西,不單是在那裡傷害以色列,也是傷害所有地上的人。所以神在這裡對付巴比倫的時候,神也非常非常明顯的指出這樣的一件事。弟兄姐妹們,你有沒有留意?這很有意思,當猶大人沒有被擄以前,他們拜偶像、拜偶像、拜偶像,神親自來警告他們,他們塞耳不聽。然後神就告訴他們,你們如果是不聽,我就把你們帶到一個偶像的地方,讓你們拜個夠,讓你們嘗嘗拜偶像的滋味。結果以色列就被擄了,擄到甚麼地方去呢?擄到巴比倫去。但是很有意思,到了巴比倫,起初猶大人還是執迷不悟的。 我們讀以西結書的時候就看到,最開始被擄的猶大人,他們還是很不服氣,這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發生的事情。當然這批人也是被神對付,都死在巴比倫。弟兄姐妹,你留意一件事情,猶大既然給帶到巴比倫去,猶大人都是很聰明的民族,你看到現在,以色列人還是很出類拔萃。如果從人的才能上面來說,他們都是數一數二的,現在華爾街影響全世界經濟的,人家都說,華爾街是掌握在猶太人的手裡。有人說,美國的大學,所有的猶太藉老師如果都弄走的話,美國的大學都不成大學了。這些話有沒有說太過份,我們不必管,也許是有點過份,但是總是有點跡象,人才說出這樣的話。反正猶太人,你沒有辦法不承認他們是一個很優秀的民族。 這樣的民族,他們喜歡拜偶像,他們給弄到偶像的國度裡,他們不給偶像充滿那才奇怪。但是很有意思,我們留意到,後來猶大得恢復的那一批人是從那裡來的?都是從巴比倫回來的。你讀經讀到但以理書,你看到那些猶太人他們活在甚麼地方呢?活在巴比倫。你讀以西結書的時候,你又看到相同的事情。你看到,耶路撒冷重建,跟聖殿重建,那批人固然是從巴比倫回來的。那些主要的人物是那些人呢?你說是以斯拉,你說是尼希米,你說是當時的領袖。你看到這一批人,他們對神的敬畏,對神的揀選,到了一個非常非常明確的地步。但是這些還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甚麼?一些讀經讀得很好,又對猶太的歷史下過功夫的,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指出了一個事實。這一個民族因著拜偶像被擄到巴比倫,結果有一天,他們從巴比倫出來的時候,他們跟偶像脫離了關係,脫離得乾乾淨淨,從他們七十年被擄歸回一直到現在,你沒有看到這些以色列人對拜偶像的事再發生興趣。 當然扯得太遠了,但是我願弟兄姐妹注意的,乃是神把他們擄到一個偶像的國度,然後神要毀滅這個國。弟兄姐妹,你看五十章,就說到巴比倫被攻陷以後的事。弟兄姐妹,留意三十八節,『有乾旱臨到她的眾水,就必幹錮,因為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人因偶像而顛狂』。這是巴比倫。弟兄姐妹,說到水幹了,我剛才題到這和他們被攻陷的事有點關連。但是我先不管這個,我們也不必管這個,我們要管的就是,巴比倫這個國度,在神眼中是給看作一個甚麼東西?『偶像的國度,人因偶像而顛狂。』神要對付巴比倫,其中一個原因,乃是要把偶像的發源地來結束。雖然偶像的影響沒有因著巴比倫的陷落而減低,但神在毀滅巴比倫的時候,很明確的顯明,這點是祂追討巴比倫的原因當中的一個。 我們感謝主!當我們看到,神在追討巴比倫的時候,說出巴比倫的光景。但弟兄姐妹,你千萬不要忘了,我一再題這個點,神說這些話,不是在巴比倫衰落的時候說的,乃是在巴比倫最強盛的時候說這些話,指出巴比倫的虧欠來。弟兄姐妹們,我們留意到,耶利米在那一個時候,是這樣宣告巴比倫的結局。現在我們就不能說,耶利米是一個投降主義者,是一個出賣猶大的人。你不能再說這個話。你看見,他不是在那裡給猶大過不去,他只是在那裡發表神的管理。神的管理不是單單落在猶大那裡,也同樣落在眾邦國裡,特別重的也落在巴比倫的身上。 在管教中的指望 弟兄姐妹們,我們實在感謝神!這個只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你留意到,神在這裡藉著耶利米三次宣告巴比倫的毀滅,也同時三次的宣告猶大的復興。說明了神的百姓在神的管教當中,神沒有斷絕他們的指望。所以從五十章,五十一章這兩章裡,你很清楚看見,神在那裡宣告巴比倫怎樣、怎樣、怎樣以後,接上去神就說,猶大人他們怎樣怎樣、怎樣蒙紀念。猶大人是怎樣怎樣重新蒙恩,神是怎樣怎樣的在那裡保護他們。我們又要來留意,猶大既然那樣壞,為甚麼神還給他們指望?為甚麼神還在那裡紀念他們? 弟兄姐妹,我們全面來看耶利米的信息的時候,你明明的看見,耶利米不是在那裡說任何帶著政治性的話,他只是在那裡說出神在人中間要顯明的。當然,許多有心人要怎麼說,我們不管。我們要管的是管神的話要怎麼說。現在我們來看看,在耶利米這個宣告裡,題到神的百姓這一方面的頭一件事情,很清楚的告訴百姓,神藉著敵人的口來告訴祂的百姓。怎麼說呢?說明你們碰到這些事情,是你們自己找回來的。怎麼說呢? 弟兄姐妹你留意第五十章第六節。這裡開始說到第六節就接上宣告巴比倫的毀滅,然後就說到神的百姓如何的蒙紀念。你留意第六節,『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牧人使他們走差路,使他們轉到山上,他們從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處。凡遇見他們的,就把他們吞滅。』弟兄姐妹,這個不必管。你留意,現在敵人說話了。你留意敵人說的是甚麼話?敵人說,那就是巴比倫人說:『我們沒有罪,因他們這樣的結果,乃是因為他們得罪那作公義居所的耶和華,就是他們列祖所仰望的耶和華。』弟兄姐妹,你看到了,從敵人的口裡來印證,你們受對付是你們在神面前與神過不去。 現在以色列人很清楚的看到了,我們受管教,不是神苦待我們。是我們先苦待了神,所以神讓我們接受一點苦待,好叫我們回轉到準確的地位,活在神的面前。讓他們從心裡明白,他們為甚麼碰到這樣的事情。弟兄姐妹們,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僅是猶大人他們要有這個光景,我們承認,我們也需要這個光景。我們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總是埋怨這個人,埋怨那個人;歸罪這個人,歸罪那個人。但是等到神把我們放在祂的面光底下的時候,神會給我們看見,你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乃是神要把你從迷失的裡面挽回過來。讓你在一個不如意的光景底下,你會回到神的面前來看,是不是我自己錯了,所以神堵塞了我一切的路。 當時猶大人,他們在神面前蒙紀念,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我們從第六節就看到,敵人告訴他們說:『你們自己找來的苦。』他們接受麼?回過來頭來看第四節,他們接受。他們悔改了,他們承認了,看第四節,『耶和華說,當那日子,那時候,以色列人要和猶大人同來,隨走隨哭,尋找耶和華他們的神。他們必訪問錫安,又面向這裡說,來罷,你們要與耶和華聯合為永遠不忘的約。』弟兄姐妹,你看到,以色列人、猶大人,他們在被擄的過程裡,他們實在蘇醒了。所以你才看到但以理,你才看到他三個朋友,你才看到以西結,你才看到以斯拉,你才看到所羅巴柏,你才看到尼希米,你才看到末底改,看到以斯帖。弟兄姐妹們,你留意,猶大在被擄的過程裡,神指出他們會悔改,我會紀念他們,這是第二件事。 神給百姓赦免 第三件事情是神赦免他們。感謝主!猶大人在神面前惹神的怒氣到了極點,但是因為他們肯回轉,因為他們肯接受神的對付,他們就安安心心的在被擄之地,等候被擄的日子滿足。所以當他們這樣活在神的面前,看見了神說:『我赦免他們,我赦免他們。』弟兄姐妹,你看,神怎麼說。二十節,『耶和華說,當那日子,那時候,雖尋以色列的罪孽,一無所有;雖尋猶大的罪惡,也無所見。因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弟兄姐妹們,你留意,這個話很不簡單,神說,祂必赦免。赦免甚麼?赦免這些被擄的人。他們為甚麼被擄到那邊去呢?問題就大了,那麼大的事情,神也能赦免麼?神也會赦免麼?神肯赦免麼?感謝主!神說,祂必赦免。 弟兄姐妹,如果我們讀以西結書,你看見,當時猶大人所作的事情,愚昧到一個甚麼的地步?我們只要用一句話就可以把它表達出來。這裡題到的事情,他們把神逼到不能不離開祂的百姓,所以神的榮耀離開猶大,離開聖殿,回到天上去。你說,有這樣嚴重的事情,神能不計較麼?感謝神!祂說:『我必赦免』。我們沒有話講。但是神的赦免是根據甚麼?神的百姓肯悔改。然後,我們剛才題過了。神審判列邦,這個我們也題過了。神讓祂的百姓明白,神不是只是對付祂的百姓,一切在神面前不公不義的事情,神都不能接受的。 神紀念祂的約 在底下我們也看到一些話,但是還有一點我們要留意的,那是神紀念祂自己的約。雖然猶大得罪神到了很深的地步,但是神還是紀念祂的約。所以當神的百姓能轉回過來的時候,神就毫無保留的在那裡說:『我必赦免』。弟兄姐妹,你看看五十一章的第五節,『以色列和猶大,雖然境內充滿違背以色列聖者的罪,卻沒有被她的神萬軍之耶和華丟棄。』為甚麼?因為以色列和猶大的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我們感謝主!弟兄姐妹,當我們看到耶利米的信息全面的內容的時候,你再也不能把人單方面的感覺放進去。 因為你看見耶利米所說的,所表達出來的,完全沒有人的成份在那裡,也不是根據他自己的喜歡,或者是討厭來說話。他完完全全是在那裡發表神自己的心意。我們感謝主!如果我們對耶利米曾經有過甚麼誤解,用人的眼光來看他,我們看了五十、五十一章的時候,這些人的偏見都應該拿走。我們感謝主!這是一個在那裡發表神的人。我們實在看見,當神選召他的時候,在第一章裡神所說出的,現在你從耶利米身上都看到。我們感謝主!巴不得耶利米在神面前所留下的記錄,也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有一個準確的心思和態度。巴比倫的事還沒有說得完,我以為今天晚上可以說完,剩下的下禮拜再說,今天晚上我們就停在這裡。 巴比倫被攻破了(五十1~2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掌管人類生命氣息的主,願你的名被尊為聖。主啊,求你用你寶血潔淨我,使我分別為聖,好親近你。 耶利米書50~51章基本上是針對巴比倫的宣告。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兩章經文。首先,在耶利米時代,巴比倫雖然強大無比,但在神的眼中,她只是列國之一而已。其次,這吞滅列國的巴比倫雖然盛極一時,但最終也要面對耶和華的審判,到最後,地上的國度都要成為過去,被神所建立的國度取代。 在經文開始時(2~10),有消息傳來「巴比倫被攻取」了!這消息對於那些受壓制的百姓來說,真是何等奇妙。對於神的百姓而言,他們四處漂流的時期結束了,是歸家的時候了(4)。這段經文讀來有歷史回顧的味道。 然後,先知的筆鋒一轉,神的話以巴比倫為對象(11~13),形容她有如被欲望所控制的母牛和壯馬(11),現在成為被嗤笑的對象。頃刻間,神已經向祂的眾軍發號施令,吩咐他們盡情地向巴比倫進行攻擊(14~16)。在一片吶喊和廝殺聲中,讀者仿佛看見巴比倫的城牆逐一坍塌。不可一世的霸主就此滅亡。 巴比倫的滅亡引入了一段神學反省(17~20)。經文把以色列形容為一隻被猛獸窮追的羊(17),其可憐相惹來耶和華的慈悲,以致耶和華從欺壓他們的人手中拯救他們,帶他們回歸故土(18~19)。不但如此,神還把他們的罪赦免了,以致當人要尋找犯罪的痕跡時,必定尋找不到,因為都已經被神塗抹了。 先知把讀者的目光轉到神自己所定的旨意內,讓他們看見神如何成就所定的計畫。神對付強頑的巴比倫,粉碎她的霸權,使被擄者得釋放,這一切的作為有如祂昔日從埃及釋放以色列人一樣。巴比倫本來以為她就是神,然而到那時候,她就知道誰是宇宙間真正的主宰了。 耶利米先知的宣講主題之一,就是勸人接受巴比倫的統治,等候神自己的時候來到,然後神就會解除他們所受的轄制。這事何時發生呢?先知曾預言說在七十年以後。儘管「七十」是一個嚇人的數字,但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在神掌握之中。 神的時間表非同我們的時間表,這是所有願意與神同行的人都要學習的功課。 有刀劍臨到矜誇的人(五十21~46)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掌管人生命的主,我的心渴慕你、需要你、等候你。主啊,求你使我得嘗與你相交的甜蜜和滿足。 經文以略帶諷刺的口吻來描述耶和華如何對付巴比倫。 第21~27節包含了三大主題:有一無名的攻擊者要向巴比倫毫不留情地進行總攻擊(21),並因著巴比倫被擊打而表現出歡欣和雀躍;這一切都是耶和華所命定的(21、25)。但耶和華與巴比倫爭戰的目的何在呢?是關乎以色列的擁有權。耶和華要保護以色列,擊退一切挑戰祂的主權的侵犯者。對神而言,這行動是為「報仇」(28),即要把神的權柄重新樹立起來。經文指出巴比倫是因為她所行的而遭受神的「報應」(29~30),她雖然驕傲,以為自己可以不受神的管治,但到最後她仍是要向神負責(31~32)。 在一段有關以色列歷史的反省後(33~34),經文的焦點重新回到巴比倫身上(35~40)。這是頗為突出的一首詩歌,以「刀劍」為題材。經文沒有解釋「刀劍」所象徵的是甚麼(35),只講述它如何作為神的「使者」,獨自成就了神所定的旨意。原本看似穩如泰山的霸者,如今顯出她不堪一擊的脆弱。 本段最後的部分,是由兩段引錄別處的經文所組成:第41~43節引自6:22~24;第44~46則引自49:19~21。在6章22~24節中所描述的受害人是猶大人,而49章19~21節的對象則是以東;但現在這兩段經文都被應用在巴比倫身上。換言之,侵略者巴比倫本身成了被侵略的物件,神到底是公義的。 相信對那些受盡巴比倫淩辱的百姓來說,巴比倫落得如此下場確是大快人心。在鐵蹄下呻吟的百姓,終於可以重見天日,重獲自由與新生了,他們也有了「出埃及」的經歷。對於猶大人來說,這重生的經驗更是寶貴無比,到底神並沒有忘記他們,反而在歷史的舞臺上為猶大伸冤。 巴比倫的滅亡起了示範作用:一切向神狂妄的,不論是個人或是政權,都必然被神的公義所勝過。在近代歷史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若要以正面的方式來表達這個教訓,那麼我們可以說:「在神面前謙卑是得救贖的途徑。」 與耶和華聯合(五十章1~16)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段經文預言巴比倫因得罪耶和華(14節),惡待神交給他的列國,以致他怎樣對待人,神也要怎樣對待他(15節)!並預言以色列將悔改尋求神(4節),再次回到神的面前,與神立約,與神聯合(5節)!以色列本是與神聯合的。神是他們公義的居所,是他們的倚靠(7節)。但他們離棄了神!當以色列人離棄神時,第6~7節形容他們如同「迷失的羊」: 第一、走上差路:當我們離棄了神,以別的人、事、物為我們的牧人時,我們就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不是神要我們走的路!弟兄姊妹們!誰是你的牧人呢?什麼事物在引導你的人生呢?是金錢嗎?是安逸的生活嗎?是名聲嗎?當我們以這些為我們的牧人時,我們會走上差路! 第二、走上艱難的路:第6節提到這個壞牧人會使人轉到山上,從大山走到小山!當我們以神以外的人、事、物為我們的牧人時,我們不但會走差路,我們也會走上艱辛的山路。這艱辛的山路並不是為神而走,而是因為我們錯誤的選擇,而走上白白受苦的路!若你正走在這樣的路上,讓我們早日回頭吧! 第三、走上沒有安息的路:第6節也提到這個壞牧人帶我們走的路,不會讓我們有「安歇之處」!當我們以神以外的人、事、物為牧人時,我們的生命就會失去安息,只有勞苦愁煩而已。只有當我們走上神要我們走的路,我們的心才會有安息!弟兄姊妹們!你現在所走的路是讓你只有勞苦愁煩呢?還是你正走在一條有出人意外的平安隨著你的道路?讓我們聽耶穌所說的:「你們要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安息!」 第四、走上被欺淩的路:第7節讓我們看見壞牧人所帶的路,讓「凡遇見他們的,,把他們呑滅。」沒有神的生命,使我們落入惡者的呑吃中!讓我們回轉到神面前,神必看顧保護我們免受仇敵的呑吃! 回應:主啊!讓我不離棄禰這位好牧人,好讓我的人是充滿平安,蒙福的道路! 禱讀:耶利米書五十章4~5節 4 耶和華說:當那日子、那時候,以色列人要和猶大人同來,隨走隨哭,尋求耶和華─他們的 神。 作謙卑的器皿(五十章17~32)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23節神稱巴比倫為「全地的大錘」,神借著他刑罰列國,包括神的選民。然而是神給他力量,給他機會,是神把列國交在他的手中的。然而他卻十分狂傲(29、31、32節)!似乎覺得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力量達成的!弟兄姊妹們!當我們不管在工作,學業或教會的事工上有任何的成就,都是神為我們成就的。我們只是祂手中的器皿而已!我們切不可因此而不可一世,高看自己!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驕傲人的結局: 第一、 驕傲會使人不儆醒:第24節提到巴比倫「不知不覺被纏住」。他們在沒有知覺的時候,就被砍斷破壞了!歷史上多少人因為驕傲而落在不儆醒中,以致迎接他們的就是失敗。以色列人在耶利哥城的成功,讓他們因此驕傲,以致因不儆醒而在艾城的戰役中失敗!弟兄姊妹們!我們切不可因現有的成就,就驕傲放鬆,讓我們永遠謙卑,儆醒倚靠神! 第二、 驕傲會使人好爭競:第24節提到巴比倫的驕傲讓他們甚至與神爭競。一個驕傲的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此什麼事都想壓過別人,以至於會有緊張,甚至破裂的人際關係。你是一個好爭競的人嗎?讓我們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吧! 第三、 驕傲會傷害別人:第29節提到巴比倫因驕傲而「惡待別人」,驕傲的人必會對人傲慢,輕賤。因此第32節提到當他們僕倒時,也必無人扶起他來!驕傲的人必沒有朋友。願我們以謙卑得著人! 第四、 神與驕傲的人反對:第31節提到神阻擋驕傲的人。驕傲的人神必會追討他,好使他們謙卑下來!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學習謙卑,免得神與我們反對! 回應:我是一個驕傲的人嗎?是一個好爭競的人嗎?我是一個對人傲慢的人嗎?求主光照我! 禱讀:雅各書三章17~18節 17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 大能的救贖主(五十章33~46)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耶利米書五十章神用了比對列國更多的預言:指出神必刑罰巴比倫的事,以此安慰被巴比倫所擄的神的百姓,因為神的百姓落入極深的絕望中!為什麼呢?第33節提到「凡擄掠他們的都緊緊抓住他們,不肯釋放。」巴比倫又是如此強盛的國家,他們國中有許多智慧人(35節),有許多勇士(36節),有堅固的居所(44節)。看起來,神的百姓毫無被釋放的希望!然而34節神宣告:神是他們的救贖主!而且是大有能力的救主!我們也從神給他們的安慰中一起來得安慰! 第一、神是萬軍之耶和華(34節)!萬軍都在祂的手中!第41節提到祂可以激動列國的君王來攻擊巴比倫,儘管這些君王是性情殘忍的人(42節),神仍然可以掌管他們!因此,弟兄姊妹們!當我們處在四圍的環境看起來似乎令人絕望的光景時,記得神掌管一切的人、事、物!我們當仰望祂為我們成就又大又難的事! 第二、時間掌握在祂的手中!第44節神說:「誰蒙揀選,我就派誰治理這地。誰能比我呢?誰能給我定規日期呢?」這節經文在預言以東將受審判時也曾出現過,可見神要祂的百姓得著信心,相信時間、日期都是神所定規的,不是人所能定規的!因此,神要祂的百姓耐心等候祂的時間,不要因為拯救未來到就對神失去信心。第44節神說:祂可以在「轉眼之間」就傾覆巴比倫!因此,弟兄姊妹們!是否你心中也有一些你一直祈求,而仍未蒙應允的事呢?是否當你觀看你四圍的環境,以致對神失去了信心呢?當相信神有神的時候,「等候祂的必不羞愧」。讓我們以信心和喜樂,耐性等候神的拯救吧! 回應:主啊!我相信等候禰的必不羞愧!我要全然把自己交托禰這位大有能力的救贖主! 禱讀:耶利米書五十章34節 34 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祂必伸清他們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並攪擾巴比倫的居民。 巴比倫給我們的啟示……(50:1-20) (聖經姊妹版) 家庭親子 心靈絮語 智慧五味架 恩恩怨怨意難平(50:21-42) (聖經姊妹版) 人際關係 智慧五味架 驕傲帶來滅亡(五十1~46)(盧俊義)
經文:耶利米書五十:1—46 從第五十章到第五十一章都是談到有關巴比倫帝國滅亡的信息,這也是耶利米書提起與以色列人民互動有關的國家滅亡之言論中,所用篇幅最長的一段。 巴比倫帝國,依先知耶利米的說法,它原本是神揀選來懲罰以色列人民的,在第廿五章九節、第廿七章六節,以及第四十三章十節等都記載著先知耶利米傳出神話語所說的「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這樣的句子。同樣是先知耶利米的話語,卻傳出神要嚴厲懲罰巴比倫帝國,且懲罰的方式是相當嚴重,是要毀滅巴比倫帝國。為甚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知道先知耶利米一生的言論就是以巴比倫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為主,但他所提到有關巴比倫的言論,幾乎都被認為是「偏袒」巴比倫的,也因為這緣故,他被自己的同胞認為是「猶奸」,是與巴比倫人同謀陷害自己同胞的人,因此,猶大的以色列人的領導者討厭他,人民不喜歡他,甚至想盡辦法將他關在監獄中(三十七:11—16),使他感到甚為難堪,卻無法替自己的清白辯解。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在先知耶利米時代,除了自己的同胞對他不諒解外,使先知耶利米在工作上感到最頭痛的,就是他的時代充斥著許多假先知,這才是使他所傳的信息受到阻礙的主要因素(參考十四:14—16、廿三:25、31、廿八:15、廿九:21、32)。因為假先知傳達錯誤的信息誤導人民離棄神的旨意和教訓,但人民卻無法分辨出誰是真的、誰是假的,甚至還把先知耶利米傳達的信息當作是假的(三十八:4、四十三:2—3)。 再者,對於這兩章經文寫作的年代,一再受到聖經學者的討論,主要原因是有關這兩章是屬於預言呢,或是屬於亡國之後所寫的呢?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看:預言巴比倫有一天會受到神譴責是先知耶利米原有的言論,在巴比倫帝國被毀滅之後,有人將一些已經發生的事給予填補上去。例如第五十章十一至十六節、第五十一章十三至三十三節等等,有關描述進攻巴比倫的情景,這應該是在巴比倫帝國末期的時候才能記錄的資料。 有一件事是我們必須先清楚的,就是這兩章中有許多描述經過和事實的發生並不相符,例如第五十章八至十節說: 「以色列人哪,逃出巴比倫吧!你們要搶先逃離那地方!我要發動北方列強,聯合起來,攻打巴比倫。他們要列陣進攻,攻下巴比倫。他們的箭頭像神箭手發射的箭,支支射中目標。巴比倫要被洗劫;洗劫她的要隨意擄掠一切。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這段經文讀起來,好像是聯軍進攻巴比倫的時候,以色列人民驚慌逃難,而巴比倫是慘遭無情的洗劫,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進兵巴比倫帝國的是波斯帝國,且以色列人民幾乎是以歡迎的姿態迎接他們,因為波斯帝國是來解放他們的,而波斯帝國的軍隊是不費一兵一卒就入城,是以「解放者」的姿態進城,更重要的是波斯皇帝塞魯士對巴比倫人的態度友善,沒有殺戮的行為發生。這也是引起許多聖經學者探討這兩章經文寫作時間,以及是否都是出自先知耶利米的作品,一直存有疑問的主要因素。 說到巴比倫,這個國家對聖經時代的背景中有很大影響。如果我們尋找它的歷史淵源,就會知道它開始是在主前三千八百年左右,也就是所謂「蘇默人」時代。但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建立了所謂「古巴比倫帝國」,這已經是主前二千年左右的時代。在主前第十八世紀末期,巴比倫出現一位很有名且是有智慧的國王,名叫「漢摩拉比」(1728 ~ 1686 B.C),他曾編撰一本在歷史上被稱為很進步的「漢摩拉比法典」,也帶領巴比倫成為當時中東地區最強盛的國家。可惜,他的後裔並不像漢摩拉比這樣的有智慧,導致他去世後,往後很長的時間大約都是被外族統治管轄的弱小國家。一直到主前第七世紀才開始有了自己的「新巴比倫時代」來臨,這是主前六二五年時代,新的領導者拿布波拉撒(625 ~ 605 B.C)繼位為王,擺脫了長久統治他們的亞述帝國,並且在他帶領下,有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可說是創下了「新巴比倫帝國」最顛峰的時代;它在主前六一二年攻下了亞述首都尼尼微,並在主前六一○年攻下敘利亞,然後在主前六○五年徹底毀滅亞述帝國,取代亞述帝國在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權,並且擊垮埃及想要在巴勒斯坦分占權利的機會。 舊約聖經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這些重要先知的文獻中所提到的巴比倫就是指這「新巴比倫」時期,但它從古老帝國時代開始,所流傳下來的許多文化思想、生活形態都對以色列人民造成很大的影響。像創世記第十一章出名的「巴別塔」的故事,背景就與「巴比倫」有不可分的關係,甚至創造的故事、挪亞大水的故事也與巴比倫帝國的文化有關係。巴比倫人最主要的宗教神明,就是太陽、大風、土地等這三個掌管者,這三種神明都與發達的農業社會有密切關係。我們也從這裡看到古老的農業社會都會關心陽光、雨水、涼風等這方面的需要,也將這樣的需要轉成將這三種神明看成是掌管者來敬拜。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六節: 當我們讀第四十六至四十九章時,就會明白這些國家、族群被毀滅或是侵犯,其實就是來自巴比倫帝國的軍事武力,因此,這些國家和人民都對巴比倫帝國的興起,以及它殘酷的手段感到深惡痛絕。 請注意第三節說有一個來自「北方」的國家攻打巴比倫。但在第九節則看到這來自「北方」的國家不是只有一個,而是聯合許多的國家。其實我們知道是來自波斯帝國。不過第九節所代表的意思是指過去被巴比倫侵犯、掠奪過的國家,現在都對巴比倫帝國慘遭波斯帝國的攻擊採取袖手旁觀且叫好的姿態。 第四節提到「以色列和猶大的人民」,意思是全體以色列民族,這也是在預言著巴比倫帝國滅亡之後,以色列民族將從所羅門王死後分裂的情況開始有了一個新的盼望來臨—合一。 第四與五節可說是整個歷史改變的中心經文;這兩節提到以色列人民是以哀哭的心情在尋找與他們立約的神。這裡清楚地說到與神所立的約是「永遠的約」,是「永不背棄」的約。這也是我一再告訴過大家的,神與人訂立的約是永遠的生命之約。甚至這約還有一個特色,會及于後代的子孫(參考出埃及記二十:6)。 第六至七節說出以色列人民的問題,就是領導者錯誤的引導,使人民離棄了神的旨意。我們知道聖經的作者喜歡用牧羊人和羊群的關係,來表示神將以色列人民交托給人民的領導者。因此,牧羊人所代表的就是那些社會領袖,羊群就是指以色列人民。先知以西結就很清楚地表示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提到以色列的統治者怎樣怠忽職守的問題(參考以西結書三十四:1—6)。 另一方面,第七節也提到以色列人民之所以會淪亡在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統治之下,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離棄了神的教訓,對神沒有「忠實」,意思就是去拜偶像。這一點也是先知耶利米的資訊中心,他就是一再警告猶大的以色列人民嚴重拜偶像的行為(參考七:30—34、十一:9—10)是引起神生氣的主要原因。 第八至十六節: 11上主說:「巴比倫人哪,你們侵奪了我的國家,竟然為此狂歡,像在牧場上踹榖的小牛和嘶叫的馬匹;12但是你自己的大城要蒙羞受辱。巴比倫要淪為最弱小的國家,成為乾旱無水的曠野。13因為我發的烈怒,沒有人住在巴比倫。她將淒涼荒廢,每一個過路的人都驚駭,唾棄。 14「弓箭手啊,要列陣進攻,包圍巴比倫!要拉弓,把箭頭都對準巴比倫,因為她得罪我—上主。15要在巴比倫四周吶喊!巴比倫投降了,她的城牆被衝破拆毀。我在向巴比倫人施報復,你們也要向他們報復;他們怎樣待別人,你們也要照樣待他們。16不要讓他們播種,也不要讓他們收割。城裡所有的外僑為著躲避來侵犯的軍隊都逃回本國了。」 這段經文是談到有關巴比倫帝國被攻擊的情景,且這樣的攻擊是即將臨到。作者說來攻擊巴比倫的,不只是一個國家,第九節說是聯合的軍隊,且都是相當優秀的弓箭手當先出陣。 第十五至十六節也反應了早期社會的人際關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我們從出埃及記第廿一章廿四節、利未記第廿四章二十節,以及申命記第十九章廿一節等處經文都可看到摩西法律上就是主張採取「報復」的行為。但是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教訓相當不一樣,他要我們學習神的慈悲和寬恕,用愛心來對仇敵(參考馬太福音五:38—釖)。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作者論及巴比倫被攻擊的結果是幾乎被洗劫一空,成為廢墟的狀態,因為城池將「淒涼荒廢」,就像當年先知耶利米在預言猶大的耶路撒冷一樣(參考九:11、十八:16、廿五:9—11)。 第十七至二十節: 這是一段說明神採取報復對待那些侵吞祂的選民的國家,包括在主前七二一年消滅北國以色列的亞述帝國,以及後來在主前五八六年摧毀了南國猶大的巴比倫帝國。 第十七節的「獅子」,在這裡用來形容亞述,也被用來形容巴比倫(參考二:15、四:7)。 第十九節提到「迦密山」這是位於地中海附近的一座山,也是水氣相當充沛的山,因此,取名「迦密」是指「肥沃」的意思。這樣可以想像的到它出產的果實必定很肥碩、可口。巴珊,這是在約但河以東的地方。以西結書第廿七章六節說這裡出產聞名的「橡樹」,而在第三十九章十九節則是說巴珊也以出產肥牛出名。而基列則是以肥沃的土地有豐富的草原地區而出名,在民數記三十二章一節提到雅各的長子呂便被分配到這塊土地,可以安心放牧牲畜,因為廣大的草原地區使呂便支派也想爭取在這裡定居生活。 第廿一至三十二節: (28從巴比倫逃出來的難民回到耶路撒冷,他們述說上主—我們的神怎樣因巴比倫人燒毀聖殿而施報復。) 29「要召集弓箭手去進攻巴比倫。凡是會拉弓射箭的都來,包圍這城,不許有一人逃脫。要照她該受的報復;她怎樣待別人,就照樣待她。因為她狂傲地敵對上主—以色列的聖者。30他們的年輕人將在大街小巷被殺;所有的戰士在同一天被殲滅。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31「巴比倫哪,你太狂傲了!我—至高的上主、萬軍的統帥敵對你!我懲罰你的時候到了。32你這最狂傲的國家要絆跌僕倒,沒有人把你扶起來。我要放火燒你的城鎮,周圍的一切都要被燒毀。」 這段經文的主題中心在說明巴比倫帝國為甚麼會從神的僕人(大鐵錘),變成被神懲罰的對象?理由就是「敵對神」(廿四節)、「狂傲地敵對神」(廿九節)、「狂傲」(三十一、三十二節)。雖然是一再說巴比倫帝國「狂傲」,基本上要說明就是它想要扮演神的角色。它以為自己就像神,但它忘了原來它之所以強盛,乃是因為神揀選它,要用它來懲罰背逆的以色列人民,以及和以色列人民四周那些鄰近的族群。但巴比倫並不是神,它是神的僕人。 聖經告訴我們,人最大的危機就是想要扮演神的角色!創世記第三章五節記載蛇(誘惑者)對女人誘惑最有力的一句話,就是告訴女人,吃了那棵分別善惡的樹的果實不會死,而是「會像神」,於是人受到誘惑就將神的話都給忘了,聽誘惑者(蛇)的話,吃了神禁止人吃的果實,結果人發現自己很醜陋,不堪卒睹。創世記第十一章「巴別塔」的故事記載人想要建造一座高可達天頂的塔,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與神爭高低,結果人慘敗了! 請注意第廿一節的「米拉大翁」這個名詞,意思是指「加倍叛逆」,這可能和巴比倫與的「maratu」這字有關係,因為這字是指巴比倫南部的地區,而「比割」的巴比倫字是「Puqudu」,意思是「審判從神來」,是指東部的巴比倫。換句話說,這是指全部巴比倫將受到神嚴厲的懲罰,且懲罰的結果是相當嚴重,遠比一般的懲罰還要嚴重,因為是「加倍」的懲罰。 第廿四節是在形容巴比倫帝國根本沒有想到波斯帝國會攻擊它,因此,連防禦的準備都沒有,這就是為甚麼波斯沒有花費一兵一卒就將巴比倫給摧毀了,就像第五十一章八節所說的,巴比倫是「突然陷落、毀滅了」,也就是在沒有預警之下發生的。 第廿九至三十二節都在強調巴比倫是個狂傲的國家,在它的眼中根本就沒有神,只有自己。這樣的國家、民族在遇到神生氣、懲罰時,也不會有人敢出來幫忙、扶持,因為那是神的懲罰,誰幫助它,就會引起神的忿怒,因為神會懲罰驕傲的人。 第三十三至四十三節: 第三十三至三十四節讀起來很像在讀出埃及記第三章一樣,形容神看到以色列人民在埃及因為繼續過著奴隸的生活,痛苦哀哭,祈求神的拯救。在出埃及記第三章十九節說埃及國王不會放以色列人民離開,主要原因就是以色列人民在埃及乃是該國主要的經濟動力,如果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對埃及的經濟動脈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埃及國王絕對不會允許摩西的請求。但神是伸冤的神,也是公義的神。在出埃及記第三章廿一至廿二節這樣記載著: 「我要使埃及人尊敬你們;所以,當我的子民離開那裡時,他們不會空手離去。每一個以色列女子要到鄰居的家去,並向埃及婦女索取金銀、首飾,和衣服。以色列人要把這些東西給兒女穿戴,這樣就把埃及人的財富帶走。」 看出埃及記這段經文比較現在我們所讀的這段耶利米書的經文,基本意義都是相同的;神是位大有能力的救贖者,他不但親自替以色列人民伸冤,也要使巴比倫人感到相當的不安,相對的,神是在安慰生活于奴隸苦難中的以色列人民。 第三十五至三十八節是一首名為「劍之頌」的詩歌,原本在以西結書第廿一章一至十七節是以「神的劍」來描述神怎樣懲罰那背棄祂的以色列人民。「神的劍」已經出鞘,除非以色列人民悔改,否則出鞘的劍是無法收回的。然後在第十八至廿七節則是以巴比倫帝國來代表著「神的劍」。所謂「劍」,指的就是攻擊之意,但現在則是在說明受到攻擊的是巴比倫,原本它是神的劍,現在反而變成被劍攻擊的物件。 這段詩歌主要內容在頌贊神要替以色列人民報復,攻擊巴比倫帝國。攻擊的方式除了是軍事力量由鄰近各國聯合的軍隊出兵摧毀巴比倫的軍隊外,更重要的是神以「旱災」攻擊這個曾經被揀選為僕人的巴比倫帝國,使它因為旱災來臨,導致河流乾涸而不能耕種,這時候就會凸顯出拜偶像神明的錯誤,因為這些偶像神明並不能解決乾旱的問題,它們不是真神,無法命令天降大雨在地上。乾旱,使土地龜裂不能耕種,饑荒會隨之而來。 第四十節可參考第四十九章十八節,所用的詞句幾乎完全相同,唯有的差異是:該處是指以東民族的遭遇,現在則是針對巴比倫帝國。用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城的毀滅來比喻,在聖經中一再出現,例如以賽亞書第一章九節、第十三十章九節、馬太福音第十章十五節,以及羅馬書第九章廿九節等,都有類似的比喻。主要是在說明神要毀滅巴比倫帝國,其情況和過程會像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城一樣,是使之成為廢墟,寸草不留。 第四十一至四十三節原本已經在第六章廿二至廿四節;在該處的經文是描述耶路撒冷將受到來自北方強悍的民族巴比倫摧殘,現在則是角色對換,巴比倫將受到這新興的波斯帝國以同樣的方法給予摧毀殆盡。 第四十三節的「好像產婦陣痛」,這樣的句子在先知耶利米的比喻中一再出現,可參考第四章三十一節、第六章廿四節、第四十九章廿四節等處。 第四十四至四十六節: 這段經文和第四十九章十九至廿一節相同,該處經文是用來描述以東,現在則是形容巴比倫就是神所要徹底毀滅的對象,原因是它膽敢成為神的敵對者(廿四節)。啟示錄的作者也因為這段經文,指出巴比倫就是末日審判被神懲罰的主要對象(參考啟示錄十四:8、十六:19),因為巴比倫就像「假基督」一樣,迷惑人離棄神的拯救。 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看到一個基本資訊中心:誰有力量抵擋神?誰敢成為神的敵對者?誰成為神的仇敵,誰就是自討死亡,因為神乃是生命的賦予者、賞賜者,沒有神,等於沒有生命一樣,而敵對神者的最大特徵,就是自己扮演著神的角色,巴比倫帝國的問題就是在這裡。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驕傲會使我們替撒但找到誘惑的機會,使我們離棄了神的道路。 我們讀這一章經文會發現:作者一再以巴比倫甚為狂傲,說明為甚麼神要毀滅它,因為這正如聖經所說的,狂傲的人的心中是沒有神的(參考詩篇十四:1)。這幫助我們明白,當一個人驕傲的時候,他心中所想到、看到的,就是自己,不會有別人,甚至連神都不會被他看在眼裡。巴比倫原本是神呼召來當僕人的,為的是要教訓那些背棄神旨意的民族、國家,連以色列人民也都在巴比倫攻擊的對象之內。然而,巴比倫卻忘記它之所以有能力攻擊以色列等國,並不是因為它自己有甚麼特別好、聰明、能力,而是神為了選召它當僕人而賜給它有這樣的力量。可是,當它強大起來的時候,它忘了自己是被揀選的僕人,反而以為自己就是神,開始扮演神的角色,甚至敵對神,作神的仇敵,這才是它會被神摧毀的主要因素。 如果我們仔細讀以色列的歷史,也有這樣的經過;當在大衛王執政達到最高峰的時候,他以為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在他的心中,神已經不存在了,因此,他將自己的忠心部下烏利亞殺死,並且將他的妻子拔示巴搶奪過來,結果引起神極大的忿怒。還好他聽先知拿單的警告,趕緊悔改認罪(參考撒母耳記下第十二章)。詩篇第五十一篇就是他悔改後所寫的一首懺悔詩歌。然後我們繼續看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的故事;在他執政達到最顛峰的時候,也忘了要遵守神的教訓,不但背棄神的教訓,甚至在年老的時候,竟然聽從許多宮妃的話,離棄神,去拜別的神明,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一心忠於上主—他的神。他拜西頓人的亞斯她錄女神和亞捫人那可憎惡的摩洛神。他得罪了上主,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完全順從上主。」依照列王紀的作者所記載的,他還為了討好這些宮妃的需要建造偶像神明廟宇,「讓她們在那裡向自己的神明燒香獻祭」(列王紀上十一:1—8),這才是最嚴重的事。以列王紀的作者觀點來看,所羅門王就是為了討好宮妃,連神的話都可以放棄,但他忘記了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神的賞賜。結果在他死後,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因為所羅門王去世後,原本龐大的以色列帝國就因此分裂成南、北兩國,甚至後代子孫還分別淪為亞述和巴比倫的奴隸。 二、慎重思考我們與神之間所立之約的意義。 在這章的第四至五節中,先知耶利米說:「到那時,以色列和猶大的人民要一起來,邊走邊哭地於找我—他們的神。他們要尋找往錫安去的路,朝著那方向走。他們要跟我訂立永遠的約,永不背棄。」想想看,以色列和猶大的人民為甚麼會邊走邊哭尋找神?為甚麼他們要尋找與神之間所立那永遠不再背棄之約呢?原因很簡單,他們就是因為忘記了與神之間所立的約,那約乃是永遠的生命之約,才導致整個國家淪亡,人民被俘虜去外國當奴隸,甚至被販賣到外國去,有的甚至被逼與外族人通婚。現在,他們聽到神要懲罰巴比倫,並且要帶他們返回故鄉去重建家園時,他們就以哀哭的方式表明懺悔的心意,希望尋求神的寬恕和憐憫。而當他們在尋返鄉之路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往錫安去的路,朝那方向走」。甚麼是「往錫安去的路」?錫安是代表著神的地方,也是以色列人民敬拜神的地方,意思就是要回去敬拜神,不再離棄神,因為他們明白神與他們之間的約,是永遠的生命之約。 找敬拜神的地方,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這使我想起以前有一位信徒所說的見證;她說: 有一年,當她的先生得到通知必須移動勤務到另一個都市去的時候,她就與先生天天祈禱,祈求神幫助他們在都市工作地點能找到全家去敬拜神的地方。她很擔憂在都市里,人來人往很容易使人陷入誘惑而離棄神,她的先生也擔憂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意志力,使自己堅持保守原有對神的信心,因此,他們夫妻兩人在派令下來搬家之前天天祈禱。 當車子抵達宿舍之後,他們夫妻兩人先將行李卸下來放在屋內,然後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問同事禮拜堂在哪裡,然後就帶著三個孩子去找教會拜訪見牧師,並且告訴牧師他們剛搬來,問有關禮拜的時間。他們夫婦兩人都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敬拜神,不論到甚麼地方,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記住敬拜神。 我聽後很感動,想想看,卸下行李的第一件事,不是先整理,而是先去找教會並且告訴牧師,讓牧師知道他們是新搬來的家庭,然後禮拜天全家大小去禮拜。我也發現這個家庭不僅是這對年老的夫妻這樣重視禮拜,而是他們一家大小都是這樣,除了外出或是生病,他們幾乎沒有缺席過參加禮拜。這對年老的夫妻說,因為他們將敬拜神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因為這樣的態度而影響到孩子和孫子們對敬拜神的重視。這位年老的姊妹告訴我,她說:「因為禮拜,使我們全家大小都清楚明白一件事:神與我們家同在。不論遇到甚麼困難,我們都知道神會看顧我們。」我很擔心這樣的信徒可能越來越少了。有些人是在教會重要節期來臨的時候才會想到要參加禮拜,但對平時的禮拜似乎不會重視,更嚴重的是將學校課業當作比參加禮拜更重要,這樣的態度是很危險的,特別是在我們這個不重視宗教教育的臺灣社會,重視現代知識的吸收遠勝過對神的愛的認識,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是使一個人懷有滿腦子現代知識,卻嚴重地缺乏對生命的尊重和愛,這才是我們今天臺灣整體社會嚴重的病態和危險的信號。 你和神立過約嗎?你還記得所立的約嗎?別忘了,如果你已經受過洗禮,你所立的約乃是生命之約,要記得那是永遠的生命之約,這約告訴你,要記住生命的主就是神,而參加聚會是使你記住這約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