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十五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摩押哀歌】 一、引言:摩押荒废归于无有(1节) 二、遍地哀哭(2~4节) 三、惊恐逃难(5~9节) 贰、灵训要义 【摩押悲歌】 一、摩押住约旦平原祖上近亲(创十二3~4;创十三8~10) 二、后人被视不洁先知心悲悯(1~5节;创十九22~23;得一1、17,太一5) 三、历史上曾多次敌对以色列(创十九34~38;申廿三4;民廿二1~廿三17) 四、摩押全地荒废一夜归无有(1~9节,十六6~!4;耶四十八20) 五、遍地哭泣逃亡一路到河边(2~4,5~9节,十六6~14) 六、所有财物积累一切带不走(7~8节,十六6~14) 七、愚昧拜偶像登高哭求基抹(2节) 八、灾祸不断当转求耶和华神(9节,五26~30,十六1~5;摩六1~3)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叁、其他纲要 【讲题一:一夜之间变为无有】 经文:赛15:1-9 一、先知的宣告声1 1.先知以赛亚所领受的默示。是在亚哈斯王崩的那年。(参赛14:28)。 很有意思,每次以赛亚所领受的信息,几乎都是在世上的君王驾崩之时(约为主前715年),神的信息就临到了他。(参赛6:1;14:28)。如果世上肉体的王没死,神的信息是不会临到的,就是临到世人也不会接受的。(参西3:5-10)。 2.一夜之间。整个国家突然间(一夜之间)迅速陷落,令人咋舌。其实,主耶稣基督第二次再来之时,也是如此迅速,眨眼之间的功夫。(参林前15:50-52;彼后3:10;帖前5:1-3)。 3.摩押的亚珥、基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这两座城市,亚珥是摩押的首都,而基珥却是摩押南部的主要保障,进入摩押的天然要塞,国防重阵。这两座城市一旦沦陷荒废,就说明整个国家已经沦陷荒废。 摩押覆亡的原因是什么? 摩押在死海以东。摩押人是罗得大女儿同他乱伦而得的后裔(参创19:31-38)。摩押一直是以色列的敌人,他们压迫以色列并侵占他们的土地(参士3:12-14),跟扫罗打仗(参撒上14:47),也跟大卫打仗(参撒下8:2,11-12)。因他们曾虐待以色列,摩押会受到惩罚。因为以赛亚是在希西家统治初期发言,摩押城市被毁可能是出于沙漠部落的袭击,而非亚述。 二、摩押的哀号声2-8 1.摩押人为了国家覆亡而大大痛哭。2-4节。 (1)他们到高处去哭泣哀号,各人头上光秃,胡须剃净。高处是异教膜拜的地方,祈祷他们的神。剃净头发和胡须是羞辱和哀哭的记号。 (2)他们在街市上都要腰束麻布,在房顶上和宽阔处,俱各哀号,眼泪汪汪。 (3)众民悲哀的声音,连勇敢的士兵也高声喊嚷(哭喊声),人心战兢。 摩押人突然面对灾难,主要的城市变为荒废,全国一片哀声。哀悼习俗:在整个古代近东地区,无论是团体或个人的哀挽,都有哭号、剃头发与胡须、穿麻衣、躺在地上打滚这些行动,表示悲伤以及当下与死者感同身受(为期七天)。 2.先知以赛亚的心为摩押悲哀。5-6节。他为什么会伤心悲哀呢?这就是说明,真正出于神的人,会流露出看到罪人灭亡为其哀伤的爱心。(参太5:43-48)。 (1)摩押的贵胄逃离,随走随哭,因毁灭而举起哀声。5节。即难民带着财物远走他方,在西南面越境而逃。 (2)摩押的水成为干涸,青草枯干,嫩草灭没,青绿之物,一无所有。6节。因入侵摩押的军队堵住水源或拦截流水,导致河中无水可流。 (3)摩押人所得的财物,和所积蓄的,都要运过柳树河。7节。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生命之源宁林之水,凄凉地走过柳树河的景象。即使在患难中,他们仍不舍平时迷恋的钱财,这时钱财反倒成为累赘。(参太13:22;提前6:10)。例:底马因贪恋现今的世界钱财,就离弃了使徒保罗的事奉之路,只顾眼前的世界利益,而不顾及将来的奖赏。可能他以前为主所做的一切圣工,在天上都一笔勾销了,真是前功尽废了,可惜啊!(提后4:10)。 (4)摩押的哀声遍闻四境。8节。 三、上帝的忿怒声9 从这节经文中,让我们看到神那悲哀与忿怒的声音同时发出! 前面5-8节的因为连成一个整体,表明我心为摩押悲哀(5节)与我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9节)是同一位发言者,也就是神自己。让神悲哀的原因,不但包括摩押人的悲惨境遇,也包括神自己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神击打人的同时、也在为人悲哀,祂的心中充满了人类无法想象的同情和怜悯(参诗145:8-20),只有不认识神的人才会觉得祂的公义与爱有矛盾。神用烈怒(参赛13:13)表达了公义,也用悲哀显明了怜悯,这种公义和怜悯的顶峰,是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参罗8:3-4;约3:16-18)。 1.底们的水充满了血。因战争的屠杀使河水充满了血,由此可知杀戮的规模之大。 2.我(神)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 3.叫狮子来追上摩押逃脱的民,和那地上所余剩的人。 耶和华神虽有慈爱与怜悯,但祂也有威严与忿怒。一个人能得蒙祂的喜爱与怜悯,不是无条件的,更是要付上舍命的代价才能获得。(参路9:23-27;启21:8;22:14-15)。 ── 毛南春阳 【以赛亚书第十五章査读】 本章第十五章与第十六章都是论摩押被灭的默示,本章总论摩押因狂傲被灭惨状。摩押人的来源,他们是罗得的后裔,但是他们的出生是由于情欲,按罗得是亚伯拉罕的侄子,跟随亚伯兰离哈兰往迦南,后来两人因财物甚多而分居,罗得拣选繁华的所多玛,当神毁灭所多玛、蛾摩拉时罗得携全家逃命,他的妻子因回头观看成了盐柱,以后罗得与两女儿住琐珥的山洞里,发生乱伦行为,大女儿所生的起名摩押,就是摩押人的始祖,小儿女所生的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创
十九)。因为他们既是从情欲生的,神不承认他们为祂的儿女,
不准入神的圣会。(申廿三3)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只有后来拿俄米的媳妇路得,因决心跟随拿俄米回伯利恒,嫁与波阿斯,成为大卫的曾主母。 摩西率领以色列民走旷野,近经摩押地之时,摩押人心里惧怕,请巴籣咒诅以色列民,以后该地北部被以色列人占据,分给流便、迦得两支派,大卫作王时,打败摩押,使他们归服进贡,但到所罗门崩后,摩押又复兴,时常兵扰北国以色列(王
下三5)。 摩押人喜拜偶像,杀敌后向之献祭,祭祀礼仪与迦南人相彷,男神名“基抹”,女神名“斯大基抹”,圣经称之谓可憎之物(申九17)。 第十五、十六两章是连贯的,可分为四段: ―、第十五章 总论摩押被灭的惨状。 二、第十六章 1〜5节劝摩押人进贡锡安作得救之法。 三,第十六章 6〜12节言摩押人因狂傲致灾。 四、第十六章 13〜14节预告摩押灭亡之日近了。 第十五章总论摩押因骄傲狂妄,致毁灭的惨状——他们灭亡的遭遇是突如其来的,荒凉、哭泣、悲哀、遍地哀鸿、血流成河、神还使狮子追上他们逃脱之民及余剩的人。 壹、第1〜4节 言摩押速亡的情形。 ―、第1节
言摩押灭亡非常快速,只有一夜之间,各大城市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亚琪——摩押第一大城,在死海东边的山地内。 基珥——又名吉珥哈列设‘是摩押最坚固的大城。 二、第2〜4节 言摩押人因国忽然亡了
,他们想尽辨法,找不到解救之道,只有到自己的庙裹去哭泣,哀求他们的神。 巴益——摩押的假神之室。 底本——摩押人拜神之沼地。他们剃光发须,表示痛苦到极顶,又到高山水旁去哀号。 尼波——摩押北境,为传令之高地。 米底巴——摩押古城,意为静水。在公共场所或私家住处,都眼泪汪汪。他们悲哀哭泣的声音,自北至南达到全地。 希实本——摩押平原,后被以色列人攻占,分予流便支派。 以利亚利——在希实本之北约五里。 雅杂——在亚摩利境之东南。 摩押的军士(带兵器的)也只有高声喊嚷,人心(灵魂:)战战兢兢。 贰、第5〜6节 这也是形容摩押人因灭亡而致的痛苦。 一、第5节形容摩押人的贵胄,一面逃难一面哀哭。 琐琪——本名“比拉”,摩押平原五城中最小者。 伊基拉施利施亚——摩押之一镇,意为牝犊。 鲁希——高坡地,在拉巴摩亚与琐珥之间。 何罗念——距锁珥不远之一城。 二、第6节 形容因战事,水源枯干,寸草不生,所有青绿之物“―无所有” 宁林——即思努美拉河床,意为净溪,摩押境内的水源地,距死海东南约十六公里。 三、第7〜8节 摩押所有的财物稹蓄都被抢走离境,四方边界全是哀声。 柳树河——在摩押与以东边界上。 以基莲——摩押北界一镇,在亚略波里之南。 比珥以琳一一以琳为泉,比珥为井,摩押北方之一村,为水源地。 肆、第9节 底们——意为神的沼地,在亚嫩河之北的一镇,后被亚摩利人夺去,以色列人打败利人,取得该地,分予迦得支派。 摩押人不但血流成河,而且逃脱的难民和当地余剩的人,又被狮子赶上,(狮子预表犹大的狮子(启五5))这样一来,摩押就灭绝了。 ── 谢家树《以赛亚书查读》 【为摩押悲哀(十五1~9)】 一、摩押的倾亡:摩押也逃避不了神的审判 二、先知为摩押悲哀:先知没有幸灾乐祸的心态 ──《新旧约辅读》 【第十五章纲目】 壹、第一以赛亚:君王的信息 1:1-37:38 三、全世界都在神的手中 13:1-27:13 (三)对摩押的预言 15:1-16:14 1.先知发出关于摩押的预言,因为摩押的重要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荒废。 15:1-4 2.神为摩押的处境悲哀,因为他们的农作、财物都要毁灭。 15:5-9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审判的可怕 以赛亚书15章】 一丶拥有变为无有15:1 二丶喜笑变成哭泣15:2 三丶美衣变穿麻衣15:3 四丶勇敢变成战兢15:4 五丶攻击变成逃跑15:5 六丶青草变成枯杆15:6 七丶宁静变成哀号15:7-8 八丶生命变成死亡15:9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以赛亚书第15章摩押毁灭】
张志新《以赛亚书分章大要》
【第十五章 摩押败亡】 1) 一夜间摩押荒废、1 2) 上高处哭泣哀号、2 3) 在街市腰束麻布、3 4) 高声喊人心战兢、4 5) 因毁灭举起哀声、5 6) 水干涸青草枯干、6 7) 摩押的四境哀号、7/8 8) 要加增底们灾难!9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