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六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录:
以赛亚书笺记(六十四章)(于中旻)
大伸祈祷(六十二至六十四章)(贾玉铭)
信心的基础:认识神(赛64章) (香港读经会)
永不放弃(以赛亚书六十三章17节〜六十四章12节) (台北基督之家)
以赛亚书第六十四章査读(谢家树)
以赛亚书笺记(六十四章)(于中旻)
神的工作
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赛六四:8)
我们祷告神,愿神显出祂的右手,愿祂为我们工作。我们存着盼望等候祂。
但神在忍耐的等候我们。祂不仅为我们工作,更在我们身上工作。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见,神在以色列人身上,是如何的长久忍耐。因为人的里面,有太多敌挡神,反抗神的东西,必须除去炼净,而且人必须自己觉悟,不再坚持那些杂质是宝贵,不肯舍弃的,而甘愿给神洁净: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
我们是泥,你是窑匠;
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赛六四:8)
达到这样的认识,是不容易的,要经过一段极漫长,艰辛的道路。现在承认神所要的是洁净,而同意自己的不洁,还是不够的;而且还要承认,自己无法自救,无法达到理想,唯一的道路,是完全降服在神的手里,不再保留。
啊,一直自以为尊贵的我,现在知道自己不过是泥土,卑贱的泥土。到这时候,才有希望。不但口里说是泥土,表现也是泥土,谦卑下来,柔软下来,不敢再向神刚硬;承认神是窑匠,完全交托给神的智慧,让神有完全的主权。
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祂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罗九:21-24)
这位伟大的窑匠,有祂的匠心妙手,从一团本质卑贱,污秽的泥土上,可以看出将来的形象,能照祂的旨意,作成美妙的艺术品。祂拣选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质量好,有甚么可夸的才能,而是由于祂的恩典和慈爱,没有甚么能拦阻祂的计划成就。神最终的期望,不是属地的光荣,而是有一个理想的范型,就是“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八:29)。并且借着施恩的圣灵内住,改变我们成为属天的本质,有荣耀的盼望。
今天我们信主的人,虽然住在地上,却是有属天的国籍,等候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祂要裂天而降,迎接属祂的人,除灭仇敌,祂永远荣耀的国度就实现了。
大伸祈祷(六十二至六十四章)(贾玉铭)
主的仆人以灵感的眼光,见到耶路撒冷将来的景况,并教会的胜利,则不由的诚切祈祷,希望雅各归主,神国临格的时日快到,因为以前之诸应许,尚未实验,惟知终究必要成就,锡安必有复兴之时,万民必有同归基督之期,此即基督救恩的荣光丕显,也是我们莫大的希望。
一、祈祷的原因(六十二1~5)
神仆言「我因锡安必不静默,为耶路撒冷必不息声」,是为何故呢(诗一二二1~9)?1、显他的公义速发光辉(1节)。2、愿他的救恩显如明灯(1节下,参四5,六十19;撒下二十三4)。3、望其速得新名的称呼(2节,参六十五15;创十七5,三十二28,三十三16;启二17,十四1)。4、望其时日一至,主必要洗除选民的诸罪,所有雅各的子孙,必都得救。显见耶路撒冷复兴而发光,往日腐败罪恶的光景,完全过去,因而得有新名的称呼,不复为被弃者,荒芜者。昔日耶路撒冷,虽空无人,今则成为万民景仰会集之地,有如新夫妇之合好,此即神仆日夜切望者,时日一至,必然成就,决无疑议。故本处再三再四的,一连数次,言及「你必——你必」云云。
二、祈祷的勉词(6节至六十三6)
即勉守望之人,当代祷不辍,须在城上观望世界之大局,时时警醒,「昼夜不息的,为耶路撒冷祈祷——祈祷——祈祷,直至主建立耶路撒冷,为全地所颂美」,以主曾指其右手与大能之臂而誓,一定要实行其目的,圣城虽经多年为人践踏,终必恢复兴盛。此乃耶和华由热心而行,所以代祷者,当警醒祈祷望主速临。1、主将速临以施行拯救(10~12节)。所以当迅速预备道路,除去障碍,以备欢迎主之救赎,以锡安的救恩已到,必不再为被弃的城。2、主将速临以施行报复(六十三1~6)。本段即以义勇的战士,赫然斯怒,力胜仇敌为喻,表明主二次临格时,如何报复以色列的诸敌,践踏敌人如踹葡萄,以致渐及衣襟,皆成红色(启十四19~26,十九13~15)。主之降临,既与选民有如此的关切,一则施行拯救,一则代为复仇,神的子民可不诚切祈祷,昼夜祈祷,以求主速速临格吗?所以本处言及主临格的关系,即为要勉励守望人及城众等,当恳求祈祷勿懈,直到主显然临格,建立耶路撒冷,为全地颂美之日。
三、祈祷的语言(六十三7至六十四)
按此处先知祈祷之语,言词极美丽,心意最热诚,足可以感格上帝,大施恩佑。1、感谢主恩(7~9节)。先知祈祷,闭口先历述神的慈爱何美德,并向选民所施的大恩慈大怜悯,视选民如爱子,保抱提携,恩恤周备,蒙恩的子女,焉得不满口欢笑的感谢赞美呢?2、自觉不配(10~14节)。神虽有莫大之恩,实不配蒙神的卷爱。但神自古以来,曾在选民身上,大施恩佑,所以先知即追溯往事,言及神如何拯救选民,出离埃及为奴之地,并如何引领选民,四十年中经行旷野,虽然选民多次悖逆,神却始终使他们进入福地,得享安息。所以此时在百姓的悖逆一方面言,虽不堪蒙神眷顾,但在神的慈爱一方面言,仍是不失盼望的。3、难中显主(15节至六十四4)。一则求主垂顾(15~19节)。不要止息他大能的作为,和他怜悯的行事,虽然选民悖逆,耶和华神却仍是他们的父,是他们的救赎主,所以求主垂悯,不容选民存心刚愎,行走错路。一则求主显荣(六十四1~4)。此求主大显权威,大彰义怒,穹苍而临格,令山陵皆震动,实行其权衡,判断列国,为选民伸冤,使敌人皆震惊主之大名。4、承认己罪(六十四5~7),方言主降临之威权,旋主认罪之心,因主赏善罚恶,一秉大公,且言为罪受刑,乃往昔之常事,惟因作罪的时间太长,故生发一种疑难问题曰:「我们还能得救吗」?其自省自责之语,最宜注意,即「我们都像不洁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衣服」。人之义行,在神前如污秽衣服,其罪行即更不消说了,且其认罪之末言,亦最要紧,言「无人求告你,无人奋力抓住你」,是言人求告主,当有如何的态度,即当「奋力抓住你」,不得所愿,不已于求之意。无奈当时百姓中,如此诚切求主者,竟不可多得,能不令先知为之痛泣认罪吗?5、求主施恩(六十四8~12)。既已诚心认罪,于认罪之后,必有恳切求之语。(1)表其深信(8节)。其祈祷之语,最有滋味,一开口即言:「你仍是我们的父」,是自信他们虽然犯罪悖逆,但主仍是他们的父,主为尝丢弃他们,犯罪固然犯罪,但不能因为犯罪,就失去儿子的名分。此时于祈祷大有关系,人于神前祈祷,若不深信自己为神的儿女,其祈祷必不亲切,而且此事于人的信仰,也是很有关系,表明人既已作天父的子女,不能以有罪即失去儿女的地位,须将儿女的名位与罪过,分而论之,因为名位是名位,罪过是罪过,虽然有罪却仍是儿子,如小儿有过,却不能因为有过,即失了儿子名分,所以我们于神前祈祷,虽觉有罪,仍当称神为父,自称为子,何须口口声声,自称为罪人呢?(2)显于顺服(8节下)。言「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此亦真祈祷,当有的存心与实行,即将自己完全奉献于主,让主自由在我们身上成何事,即我们为主出主意,要主如何行,不愿主随自己的意旨自由行事,实为我们祈祷心理之大谬。(3)望主息怒(9节)。人民道德的败坏,大都由悖逆而来,今既甘愿顺服主旨,故求主「不要永久纪念百姓的罪」。如果人肯顺服主旨,主未有不饶免人罪过者。可怪异的,是神虽不纪念,人自己却不能不纪念,因为人一到圣洁的主面前,不能不立时觉得自己的污秽。(4)与主辩论(12~16节)。言主之圣城已为荒场,主的圣殿已被火焚,我们列祖赞美你的所在,所羡慕的美地,竟如此荒凉,从前的圣城福地,如此寂寥不堪,耶和华如何忍得呢?我们皆是主的民,如此深受痛苦,主如何能静默呢?如此向主辩论,亦热诚祈祷者的常事。譬如圣经明言:「主是信实的,是公义的,我们若诚心认罪,主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于诚心认罪之后,即可向主辩论,如主不赦我们的罪,就是主「不信实不公义了」。果能如此祈祷,未有不得赦免平安者。再如关乎圣经中一切的应许,我祈祷的时候,皆可提起来向主辩论,求主一一向我们践约施恩,假若主不向我们实行,不要紧的,就是不静默的祈祷,——昼夜的祈祷,——感恩赞美的祈祷,——认罪求赦的祈祷,未有不蒙主垂眷,乐意照我们的心愿,为我们成就的。
讲经佳题;六十二章6节「守望的人昼夜不静默」,六十三章9节「神与他们同受苦难」,六十四章6节「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衣服」,又8节「我们都是主手的工作」。
信心的基础:认识神(赛64章) (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求你安静我心,洁净我罪,我愿谦卑,聆听你话。
本章第1 - 5节的背景,与耶和华藉摩西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历史事件有关。在百姓出埃及时期,神既曾在西奈山上向百姓显现,又曾使红海的水分开,把追赶百姓的埃及精锐部队淹没(2)。先知赞叹神是大而可畏的,列国在祂面前也要震动,此外,祂又是大有能力和超越的(transcendent),没有任何其他的智能可与祂相比(4)。如此圣洁大能的神,甚至叫祂自己的百姓也感到惧怕,他们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在祂面前站立得住(5)。
事实上,先知深知神的子民也是罪人,当时的百姓对神的信心亦不足够,以致当他们在政治上面对强敌的威胁时,没有全心全意的倚靠神,转而向其他人和偶像求助,但不幸的是,正由于百姓不倚靠神,甚至离弃神,所以神要对他们施行公义的审判,惩罚他们的罪恶(5 - 7)。
在这问题之下,先知恳切地向神作出祷求。他坚信耶和华是守约者,必以慈爱和诚实对待自己的子民,这就如父亲会忍痛管教儿子,但仍深爱着他;祂又如𡌺匠会悉心塑造泥土,使它成为有用的器皿一样(8)。换言之,神惩罚百姓,只是出于祂爱中的管教,最终,祂是极想百姓回转,得着拯救的。另外,先知又央求神不要眼巴巴看着其圣地、圣城和圣殿被毁而坐视不理、无动于衷,因为这样会叫祂的名声大大受损(10 - 11)。当然,这只是先知的担心,而实情却是,神的名声并不可能被人损害,反之,祂务要出手帮助其子民脱离苦境(12)。
若我们对神是有真正认识的话,则不论环境如何变幻,生命会遭遇甚么挫折,也不会动摇我们对神的信心。事实上,神的信实和慈爱已借着其爱子耶稣基督的救恩表露无遗,这是无庸置疑的。在苦难的日子,我们需要紧紧抓住神的信实和慈爱,坚持向祂祷告(第7节的「抓住」,在原文中正有「不断祈求」的意思),因为祂必然垂听,并且能够把咒诅变为祝福。
让我们谨记:信心,便是抓住神的应许,笃信不移,无问艰辛,向着永生的彼岸直闯。
永不放弃(以赛亚书六十三章17节〜六十四章12节) (台北基督之家)
以赛亚书六十三章17节〜六十四章12节
延续上一段的祷告,祷告者继续在祷告中呼吁神。他求问神,为何让他们落入这样的景况之中呢?他们现在的景况,就如同「从来没有与至高的主有关系一般」(六十三17〜19),甚至连那些不认识神的敌人都比不上(六十三18),而且曾经称为敬拜神华美的殿都被火烧毁,神祢还忍受得住吗?祢仍然静默不作声吗?(六十四12),我们还有指望吗(六十四5b)?
我们信仰的路程中,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死荫幽谷呢?神似乎在我们的困境中默不作声,甚至如同祷告者,抓住神从前的作为,盼望神在他们最需要的景况中「裂天而降」,就如同在神的话语中记载,神在从前的作为一样(六十四14),但是神似乎仍不为所动。甚至,虽然我们知道神是我们的父,我们是神宝贝的儿女,我们更是神手中宝贵的工作(六十四8),但这样的应许,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毫无帮助,因为神仍默不吭声。
神的作为常超过我们所能测度的,甚至让人觉得这位神真是「不可理喻」的神,但神常向祂子民所要的就是「精纯的信心」,在看不见出路,甚至神完全沉默之时,仍然坚守信靠祂。主耶稣在路加福音十八章1节提到寡妇的比喻,要祂的子民「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而在比喻的最后,主耶稣说到「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十八8),「信德」就是「信心」,而信心最大的敌人就是「灰心」,这是撒但用各样的诡计,所要达成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灰心」不再信靠神,但神就是要我们用一个「单纯的信心」,「永不放弃地祷告」以至于我们能经验「祂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路十八7),神有祂成就的时刻,但祂所求于我们的就是「永不放弃地祷告」。
我们现在祷告的信心有多少呢?面对长久以来一直没有改变困扰你的问题,你是否已经灰心了呢?心里对自己说「就是这样了吧?」,「没有希望了?」,主耶稣要我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不要放弃祷告,在我们看起来似乎是「死棋」,但在神手中,「绝对有出路。」
回应:
主!求祢将信心的恩膏放在我们生命中,让我们突破恶者在我们生命中,所放下「对祷告灰心」的诡计,让我们再次以信心并借着祷告,在各样的困境中抓住祢,不只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更在世人面前见证祢的荣耀,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祷读:罗马书十二章12节
12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以赛亚书第六十四章査读(谢家树)
本章乃延续上章之祈祷,这一段可说是全部祷告的主要内容,祷告者以复数的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发言,先是呼吁神,再次显出大能的干预,像古时一样,从以色列历史中,神荣耀彰显祂伟大的权能,这正是世人目前迫切所需的。我们都是罪人, 不过我们也都是神手中的工作,我们都是神的百姓,然而我们的家园却荒废了。现在我们认罪,恳求神宽恕怜悯,顾念我们是称所选的子民,不要降罚,难道称竟忍心不理我们,使我们深受苦难么?
壹、第1~3节 求主临格,彰显威荣。
所有的祷告都应该谦卑俯伏在主面前,而且必须恭敬的恳求,主耶稣在地上时,也曾教导门徒祷告,要先求神的国和祂 的义。
一、愿你自天降临。
1、愿你裂天而降(诗一四四5)。
2、愿山在你面前霣动(诗六八8)。
二、地受震动的情形。
1、好像火烧干柴(结廿一32)。
2、又像火将水烧开(耶一⑴。
三,主降临时的威荣。
1、使你敌人知道你的名(玛―11)。
2、使列国在你面前发颤(耶卅三9)。
四,神的全知全能。
1、你曾行我们不能逆料,可畏的事(出卅四10)。
2、那时你降临,山岭在你面前震动(诗十八7)。
贰、第4〜7节 自认罪愆,求神垂怜。
除耶和华神以外,再无别神,如此公义慈爱,称一再宽恕,而我不断地作恶犯罪,原来称掩面不顾我们,致令我们因罪而灭绝。
―、经历神的公义。
1、未曾听见一一从古以来,神一再显出祂的慈爱公义, 我们竞然未曾听见。
2、末曾耳闻——直到现在,神仍然显出祂的大能,而我们竟充耳不闻。
3、未曾眼见——自古以来,有那么多见证,我们竞视而不见,像瞎子一样。
二、除神以外“再无别神”。
1、在称以外还有什么神?(诗七三25)。
2、在称以外谜等候其它的人行事?(诗十六4)。
三、神的恩慈。
1、称迎接那欢喜行义的人(徒十35)。
2、称迎接纪念称道的人(林前八3)。
四、我们的光景。
1、称曾发怒,我们犯罪一一而且这景况已久(玛三7)。
2、致令我们救恩上失望——我们还能得救么(罗三23)。
3、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人(罗三10)。
4、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完全没有圣洁(启 三4)。
5,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一一慢慢走入死亡(诗九十5 〜6)。
6、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吹去——消失于无形(诗一4)。
五、不能面对神。
1、并且无人求告称的名(何七7)。
2、并且无人奋力抓住称(弗六18)。
六、结果被弃而亡。
1、原来称掩面不顾我们——被神所弃(申卅一17)。
2、使我们因罪孽而消化——灭亡终结(结廿一7)。
三、第8〜9节 甘愿顺服,求神息怒。
认罪之后的心頼,乃是甘心顺服,将自己献于主,让主自由在我们身上作工,塑造我们,成就合乎神旨意的器皿,被祂所用。以往我们往往喜欢自作主张,悖逆背道,求神息怒,忘记我们的罪孽,继绩垂顾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你子民啊!
一、谦卑在神面前。
耶和华啊!现在称仍是我们的父——我们从古就是属的,至今未变,现在称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称的子民(诗一 〇〇3)。
二、甘愿奉献,被主塑造。
1、我们是泥——我们都既秽且污,毫无价値(耶十八6)。
2、称是窑匠——称是塑造者,有主权雕琢我们(罗九21)。
3、我们都是称手的工作——称要在我们身上作工(林后 四7)将宝贝放在瓦器里(弗二 10)。
三、求神恕罪息怒。
1、求神不要大发震怒(诗七四1) 。
2、求神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诗七九8)。
3、求神垂顾我们(诗七四2)。
4、因为我们都是称的百姓(诗七九13)。
肆、第10〜12节 圣地荒废,求神伸义。
这一小段圣经最后祷告的语气,富有向神挑战的意味,“你的圣邑”指犹大境内的所有城邑,已经变为旷野,锡安圣山被毁,耶路撒冷圣城被灭,圣殿被火焚烧,所有可羡慕的美地,尽都荒废已久。神啊!称眼看这些事的发生,激旨忍耐得住么? 求称不要默不作声,不加理会,这样下去,难道称要使我们受更深的苦难么?
一、圣地荒废。
1、你的圣邑变为旷野(利廿六31)。
2、锡安变为旷野(诗一三七1)。
3、耶路撒冷成为荒场(哀一7)。
4、我们圣洁华美的殿,就是我们列祖赞美称的所在,被火焚烧(诗七四3〜7)5、我们职慕的美地,尽都荒废(哀二7)。
二、向神求告。
1、有这些事,称还忍得住么?(诗七四10〜11)。
2、耶和华啊!你仍静默么?(诗八三1)。
3、难道称要使我们深受苦难么?(斯四14)。
以赛亚书第六三、六四章中,先知向神挑战,提出的五个问题。
——答复在第六五、六六章中
问题一:(赛六三15)称的热心和称大能的作为在那裹呢?称爱慕的心肠和—向我们止住了么?
神的答复:(赛六五1)神说:「祂的恩惠不变,并非神离弃你们,是你们不去寻找祂。」
问题二:(赛六三17)称为何使我们走差,离开你的道,使我们心裹刚硬不敬畏称呢?
神的答复:(赛六五7)我先要把他们行的,量给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问题三:(赛六四5)称曾发怒,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面?
神的答复:(赛六六16 ; 18)神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必以火与刀施行审判;所以被杀的必多,但知道他们的行为和意念,时候一到,我必将万民万族聚来,看见我的荣耀。
问题四:(赛六四11〜12)圣殿被焚,美地荒废,有这些事,你还忍得丑?
神的答复:(赛六六1〜2)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这一切都是我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 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的话而战兢的人。
问题五:(赛六四11〜12)圣殿被焚,美地荒废,称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么?
神的答复:(赛六六10、13)你们爱慕耶路撒冷的,为她悲哀的,都要与她一同乐上加乐;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碰耶职冷得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