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五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录:
以赛亚书笺记(五十七章)(于中旻)
号召万人(五十六至五十七章) (贾玉铭)
耶和华的居所(赛57章) (香港读经会)
面对世界的逆流(赛五十六章9节〜五十七章21节) (台北基督之家)
以赛亚书第五十七章査读(谢家树)
以赛亚书笺记(五十七章)(于中旻)
你怕谁?
你怕谁?因谁恐惧?(赛五七:11)
不论甚么人,总有个惧怕的对象。所怕的是谁,或怕的是甚么,决定其为人如何,并结局如何。
我们应该知道,神是可畏的。圣经说:“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一二:29;申四:24)。我们都知道,轻忽不怕火的危险,会有甚么结果。
圣经说:“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无所缺。”所以惧怕神是最正常的。惧怕敬畏神的意思,并不是因为有罪,躲避神的面,那是不可能的;在消极方面,是不敢得罪祂,违背祂;积极方面,是尊敬祂,行祂的旨意。惧怕神就可以没有惧怕。“我曾寻求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诗三四:9,4)
神拯救以色列人从为奴之地出来,吩咐他们不要再回埃及去。但敌人的大军来攻击,他们就怕起来,以为神的话并不重要,就违背神的命令,打发使者往远方去求援,用外交手段,寻求盟国。耶和华说:“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你是谁?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变如草的世人;却忘记铺张诸天,立定地基,创造你的耶和华!”(赛五一:12-13)其实,神藉祂的仆人说过:“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祂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赛八:13)圣经说:“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箴二九:25)
惧怕人的人,有一个最方便的避难所,可以逃避,就是说谎话。说谎是胆怯的记号。当他以为有危险来了,就蜷缩进那个避难所里面去。
当耶稣被当权者的爪牙捆绑上,门徒意识到死亡的绳索也临近他们。连最勇敢的彼得,在黑暗的权势之下,也失去了当有的勇气,甚至忘记了主耶稣早先告诉他的话,在一个婢女的面前,三次不承认主。(可一四:66-72)
主耶稣说:“我的朋友!我对你们说: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作甚么的,不要怕他们。我要指示你们当怕的是谁:当怕那杀了以后又有权柄丢在地狱里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正要怕祂。”(路一二:4-5)
五旬节以后的彼得,被圣灵充满,竟然能面对权威,侃侃宣告:“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这不是人的胆量,是圣灵同在,使他认识要怕神,不怕人。
忠告国民(五十六、七章)(贾玉铭)
天国的君王,既已位任制胜,号召文人咸来归服,自不能不特别对于人有一番的忠告,免致有碍于国政之设施与进行,此五十六七章所言,即天国君王的劝告,致其所论共有三步。
一、须欢迎盟约以外的人(五十六1~8)
1、叮嘱选民(1~2节);(1)人的本分(1节上)。平时选民对于外人,守闭开主义,不肯将门户开放,鄙视外人之心太甚,此后须守公平行仁义,待遇外人悉合义理,此一视同仁之心,为推广天国所必须。(2)主的厚爱(1~2节)。主的救恩已到,公义已显,举凡谨守安息而不干犯,禁止已手而不作恶者,不问选民与异邦,皆为主所钟爱,必将赐以厚福,所以选民须体主之心,而显爱人之诚。
2、接纳外人(3~8节)。(1)劝外人勿灰心(3节)。a、异邦。异邦人原与所应许的盟约无关,是局外的人(弗二12)。此时再不要灰心说:「耶和华比将我们从他民分别出来」。b、阉人。按照法律,凡阉人必不得入圣会(申二十三1),更不得为祭司(未二十一20),但此后也不要说我无子女无荣耀,有如「枯树」一般。(2)言外人被欢迎(4~8节):a、阉人(4~5节)。此言阉人如能守安息日遵主命,亦可进入圣会(徒八26~39),在基督的真教会内,有地位、有名誉(约一12;约壹三1;启三5~12),比有子女的尤为荣美。b、异邦(6~8节)。异邦人原不认识神,不守安息日,今后果愿事主,「爱主名——为主仆——遵主约——守圣日」,也必得在神殿中献祭祈祷,非同往昔仅能再外院,而不得入内院,更不能进入圣所亲身献祭,事奉主,此时「神的殿必称为万民祈祷处」,不论何国何族,毫无畛域,皆可直接至神殿的隐秘处,与神交通会面,因为在与基督的救恩,不但是要招集一切散处的以色列民归向基督,也必于列国中,召集各方各民同归基督,加入圣会。
二、论斥责干犯罪孽之人(五十六9至五十七13)
1、哑巴的狗(五十六9至五十七2);犹太人多牧羊,凡牧羊者,皆畜犬,遇盗贼或豺狼,必赖犬狂犬以卫群羊,若畜「哑巴狗不能叫唤」究有何用呢?此时以色列会众之为师长者,多不尽职,不能训教百姓,防御患难,一如哑巴狗无异:(1)判刑将到(9节)。因守望者愚昧不明,不肯尽职以致神怒将到,大施刑罚,甚至死尸横遍地,任野兽吞灭。(2)倾袖溺职(10~12节)。a、愚昧(10节上)。守望者憋目无知,如何能以教训百姓呢?b、怠惰。但知作梦躺卧贪睡,怎能不失职呢?c、贪馐。这些狗只知贪食,不知饱足。d、自私。言牧人各行己路,各从各方已达其自私自利的目的。e、荒饮。守望者惟知宴乐,纵饮无度,惟日不足,能不招主的判刑吗?(3)义人含冤(五十七1~2)。领袖既愚昧溺职,其结果即令国民不得一公义之道,决不关心国民的痛苦,甚至虔诚义人被收去,竟无人思念。所深幸者,这义人被收去,正是免遇将来的祸患,可以早得平安,在各人的墓中休息,如此光景,亦不但犹太一国为然,于何处有此愚昧溺职的首领,何处的百姓即陷入苦境,其连带的关系,即使良善的义人遭遇涂炭,其平安之地,惟有在死亡长眠之乡而已,鸣呼痛哉!
2、悖逆之子(五十七3~13);此以淫妇为喻,表明国民之悖逆主,事奉偶像,此亦圣经常用的喻言。(1)命其前来(3节)。(2)言其举动(5~9节);如在谷中,在平原,在山岗,在家门,在通国,所作种种不堪之事。(3)论其迷蒙(10~11节)。言其事奉偶像,虽至失望时,仍不灰心,究何所因,不事神而事偶像,不靠神而靠人呢?真是朦迷愚昧,莫知所为。(4)述其结局(12~13节):a、所行无益(12节)。此言尔等不义之民,乃竟自以为义,岂不知你们所为,皆不能令你们获益。b、报应临身(13节)。国民作罪如此重大,故必有报应加乎其身,至一切虚无的偶像,必毫不能佑助,因主的怒气,有如狂风,将他们全行吹去,惟依赖主的,仍得坦然安居乐业。
三、要复兴悔罪虚心之人(五十七14~19)
上言百姓悖逆,终遭惩罚,要将他们驱散,如被大风吹去。但终必将那些悔罪虚心的人,重新兴起,与主同在同乐,故本段开首,即言须修筑道路,除去绊脚石,免致妨碍神民之归从。
1、神对于人;于本段很显出神与人的关系,所言也是最有价值。最有趣味的。(1)最高者愿与最卑者同住。言耶和华「是至高至上者」,是「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却也要住在那痛悔谦卑的人心里,这是最深而最奥最高而最奇的特恩厚爱,几乎令人难以相信。(2)至圣者竟然与有罪者联合。言「神的名为至圣」,且是「住在至圣的所在」,竟然与罪人联合,与罪人同居,而为我们的以马内利,这真是最大的奇事了。(3)永存者肯与无恒者友爱。言主「是永远常存」是永不改变的,竟与反复无常犯罪以后再悔改,悔改以后再犯罪的世人友爱,这是何等大的忍耐度量呢?(4)全能者不与软弱者相争。神何以「不长久发怒」,他的怒气何以不久即息呢?因为神深知人的软弱,最易跌倒,所以神对于人有特别的体谅与原宥,不肯与人相持到底,不待人之悔悟,神早已动其恻隐之心了。
2、人对于神;(1)痛悔求主赦。神所喜欢的,是「忧伤痛悔的心」,所以他极愿意与「心灵痛悔的人——同居」。(2)虚心候主临。谦虚的心即主的宝座,故主言「我虽住高天圣所——也与心虚的人同住」,可惜多人的心,犹如伯利恒的客店,「店中没有空间地方」,虽有空处容留各色人员,竟无空地留为天上来的尊客。(3)苏醒承主旨。主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恐怕人的灵性发昏」,人自然更当振起精神,欢承主旨,不要辜负主的美意。(4)献身蒙主医。神民既已痛悔谦卑警醒,仰承主旨,自必蒙主「医治他心身一切罪病」,而再主前深深受慰了。(5)开口颂主名。此处所言「嘴唇的果子」,即蒙恩者一切感恩称颂的话,人果然与主同住,蒙主医愈,心灵苏醒活泼,即不期然而然的奉献嘴唇的果子了。
神与人,人与神,如此的交通亲密,人的心灵有如此活泼健全,深得慰藉,不时奉献嘴唇的果子,即悔罪心虚的人,复兴的真相,「惟独恶人,好像海波翻腾——必不得享平安」。
讲经要题
「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五十六章七节)
1、「我」的殿(神的殿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地)
2、「祷告」的殿(即神人交通之所,当专为祈祷,不作别用)
3、「万民」祷告的殿(神的殿,为万人祈祷处,不仅为犹太一族)
4、「必为」万民祷告的殿(时日一至,必要万口颂主,万膝拜主)
又五十七章十四节「将绊脚石从我民的路中除掉」,十五节「我虽住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住」,十九节「我早就嘴唇的果子」皆为佳题。
耶和华的居所(赛57章) (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你的话是灵、是生命,我愿意顺服在其中。
在本章,先知继续「行恶」的主题,指出有不少「罪人」(3,现代中文译本)陷在罪中,而「义人」(1)则要受苦遇害。当然,义人受苦并非他们的最终结局,先知指出,他们离世时虽然没有人纪念他们,但神却应许会让他们得到安息,免去将来要面对的惩罚,而恶人却必在将来遭殃。
先知其后列举了「罪人」的恶行,包括了行巫术、奸淫、淫乱、悖逆和说谎(3 - 4);这些恶行皆发生在他们拜偶像的仪式和行为中。以色列人拜偶像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在橡树下、在各青翠树下、在山谷间、在石穴里、在高而又高的山上,以及在家中的门后等地,一方面安设床榻,好让自己与异教偶像的祭司们公然行淫;另一方面又设坛敬拜,把自己的儿女杀死,献给偶像为祭,可恶至极(5 - 9)。
然而,不论那些「罪人」如何沉溺在偶像敬拜之上,又期望偶像保佑他们,但到头来,他们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平安,因为一切敬拜偶像的行动都是毫无益处、徒劳无功的(12 - 13)。相反地,惟有那些愿意从罪中回转、倚靠耶和华的人,才能得着神所应许之地为业(13),并且心灵得到神的安慰和医治(18)。
诚然,耶和华是那位至高至上、永远长存的圣者。祂是伟大的神,祂住在至高之处,但同时也住在每一个为罪而痛悔谦卑的人的心中(15),这些人包括了在远处的外邦人和在近处的以色列人(19)。
有一位哲学家,学识广博,自命不凡。一次,他在乡间遇上一位农夫,对方的外貌土头土脑,却边走边拿着一本书在阅读。好奇的哲学家想知道农夫在读甚么书,于是上前搭讪:「老兄,你在读甚么书?你明白你所读的吗?」
农夫回答说:「我在读圣经,这本书真有意思,它说神创造世界,又爱世人。」
哲学家想刁难农夫,于是问他:「那么,神在哪里?」农夫想了一下,郑重其事地回答:「神很伟大,整个宇宙都是祂的居所。祂亦很谦卑,愿意住在我这小人物的心中。」哲学家无言以对,径自走了。
今天,让我们一同思想:倚靠耶和华有甚么好处?
面对世界的逆流(赛五十六章9节〜五十七章21节) (台北基督之家)
以赛亚书五十六章9节〜五十七章21节
经过前面几章描述,神将借着仆人成就的美好工作之后,突然一转,回到现在以色列国的景况。神指责以色列领袖,如同不尽责的守门狗,带领羊走错路的牧羊人,丢弃所托付的,只寻求自己的利益(五十六9〜12)。
不只如此,他们与异教妥协,行那些可憎的事,就是将自己的儿女杀害,献给偶像(五十七3〜6),就如同背弃父母的儿女一样,与他人立约(五十七4b,8),在如此悖逆淫乱的大环境中,寻求神的义人,就如同一株青草在干旱的旷野中,渐渐枯萎(NIV 五十七1a ),周遭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所行的是正道,并且竭力去行(五十七10)。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如何寻求神呢?人寻求神有何益处呢?虽然大环境是如此,看似神离人甚远,但奇妙的是,当人为自己行为痛悔时,住在至高至圣所在的主,就要与这人同住(五十七15),并且在他们的生命中,兴起奇妙的作为(五十七15),并且神要让他们口中,充满因神而来的喜悦与赞美(五十七19)。也许在这悖逆的社会中,他们所行无人纪念,甚至因着自己「素行正直」(五十七1)而受伤害,但神亲自医治他们,引导他们,如同一个称职的牧羊人一般(五十七18,19)。
基督徒在社会中只是一小群,而大环境中却充满着与神悖逆的行为,思想,但我们坚持神的话语时,有时我们面临的挑战,就如同以赛亚所说:「义人枯萎,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NIV 五十七1),我们所行不容于社会主流价值,甚至他人以我们为怪,常让我们有「何必如此行」的念头。
虽然如此,神仍要我们寻求祂,并且祂要与那些寻求祂的人同在(五十七15),给他们新的生命与医治的恩典(五十七15,18,19),使他们在一切的事上得以坚信神的奇妙作为与美意(五十七1b)。这是世人无法得着的恩典(五十七21),也是基督徒坚持凡事寻求神的动力。
享受至高神的同在,天天经历神施恩的手引领,是我们基督徒面对这时代逆流的最大恩典与力量。
在此一大环境中,常常让我们对于持守基督徒的信仰──灰心失望,但我们当常思想,神给我们的恩典是何等的大,是世人所行无法得着的,「在人眼中似乎是失去,但在神里面却是得着更多!」
回应:
天父!求祢不叫这世界的逆流,影响我们寻求祢的心。让我们常在祢的殿中,思想祢给我们的恩典,让我们不只是看见那些不寻求祢的人的结局,而是更看见祢已给我们的,是何等的丰富。求主帮助我得着从祢而来的动力,继续寻求祢的面,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祷读:以赛亚书五十七章15节
15 因为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以赛亚书第五十七章査读(谢家树)
本章第1〜2节应连于上章,神责备以色列的国家首领和宗教领袖,这两节经文是针对那些人或自以为义的人说的,他们也要一同走入坟墓。
神的责备意犹未尽,本章前段至第13节前半节,神继绩对以色列团体里那些败类,发出严厉的谴责。然而神是慈爱的神,在祂贲备之后,在第13节后下节中透露了曙光,指出只要投靠耶和华,就可承受应许得业,以后第14节起,就有安慰痛悔者的话。神预备道路,使谦卑人的灵魂苏醒,医治他们的创伤:但是其总结指出,前面所说的那些恶人,在神的计划中,他们是没有前途可言的,他们好像不停留翻腾的大海,一直涌出污秽和淤泥:因此,“恶人必不得平安”。
壹、第1〜2节 义人亦安歇坟墓。
前章说到国家首领和宗教领袖,以及一些无知的人,醉生梦死;良善诚实人,也竟无声无息的逝去;他们的死亡,对不―的人,都成了严重的警告。
本小段所称的“义人”、“虔诚人”,以及“素行正直的人”,有两种看法,一.自以为义的人,一.真虔诚人,他们都免不了一死,义人和素行正直的人都不能凭此得救,而真正的义人,虔诚人死后所享,也有不同的情形,旧约中女先知户勒大 曾对犹大国贤王约西亚说预言,国家受灾要在王杂世之后(三王下廿二 18〜20)。新约中,保罗说:(腓一21〜23)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情愿离世,舆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一、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是免了将来的祸患(结廿―3)。
二、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 念——他们得享平安(诗十二 1)‘
三、素行正直的人——各人在坟墓里安歇(但十二13)。
贰、第3〜10节 神严责悖逆诡诈者”
―、神对他们的称呼。
1、巫婆的儿子——指占卜行邪术的人(王下十七17)。
2、奸夫和妓女生的种子——指属灵淫乱之人与神为敌的 (雅四4)。
3、悖逆的儿女——指犯罪的国民(罗五19)。
4、虚谎的种类——指行事虚假作伪的人(耶六13)。
二、神叫他们。
1、都要前来(番二2)。
2、向纤笑(诗八柏)。
3、向谁张口吐舌(哀二比)。
三、神指责他们的悖逆。
1、欲火攻心——在橡树中间,在各青翠树下(耶二20)。
2、杀了儿女——在山谷间,在石穴下(耶七31)。
3、向别神浇了奠祭——在谷中光滑石头里有你的分(耶 七 18)。
4、向偶像献了供物——这些就是你所得的分(结廿28)。
四、神对他们悖逆总论——因这事我岂能容忍么?(诗一〇六39〜42)。
五、神指黄他们诡诈:
1、在高而又高的山上安设床榻——也上那里去献祭(结 卅二25)。
2、在门后在门框后——立起你的纪念(结四三8)。
3、向外人赤露,文上去扩张床——与他们立约(何十4)。
4、在那里看见他们的床——就甚喜乐(弥二1)。
六、神指资他们的虚谎。
1、把油带到王那里——又多加香料(结廿三41).
2、打发使者往远方去一一自卑自贱直到阴间(诗四九 14)。
3、因路远疲——却不说这是枉然(耶二25)。
4、以为有复兴之力——所以不觉疲惫(结廿四12)。
三、第11〜13节 神的警告和指示。
神提出两个问题:
A、你们为什么害怕?因谁而恐惧?害怕谁呢?
B、是不是因为我许久没有开口 ,你们就不怕我了么?
其间又指出他们害怕的原因,是因对神撒识,不纪念神,并且把这事——忘记神的事,不放在心上;因此,他们的公义一一指遭难之时,多多献祭守节、祷告,但这等行为,都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神,神也不悦纳他们所行的。 然后,神提出警告,你哀求的时候,让你所聚集的偶像来拯救你吧!但是那些偶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当大风一起——指神发怒之日,牠们都要被风刮散,片甲不存。最后,神指出,只有一条路可行,就是投靠神,这样,就必得神的国,并且承受神的圣山为业。
一、选民的愚昧无知——两个问题。
1、问题一:你怕谁?因谁恐惧?(箴廿九25)一一产生问题的原因:
a. 向神撒识(耶十三25)。
b. 不纪念神(耶三21)。
c. 又不将忘的事放在心上(耶二32)。
2、问题二:是不是神许久闭口不言,你们仍不怕祂?(诗五十21〜22)。
二、选民自以为义,毫无益处。
1、我要指明你的公义(摩六12〜13)。
2 、你们凭此而行的(弥二7)。
3、都缠你无益(弥二4〜5)。
三、选民愚昧自义的结果。
1、向所聚集的(偶像)哀求拯救的时候(士十14)。
2、这些聚集的要被刮散(耶四11〜12)。
3、神一口气要把他们都吹去(诗六八2)。
四、神指出只有一条路。
1、只有投靠神(诗一一八8)。
附注:
中文和合本圣经共31,173节,(诗一一八8)节为全部圣经正中间的一节,经文如下:
1、诗一一八8)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
2、必得地土(诗卅七9)。
3、必承受神的圣山为业(赛六五9)。
肆、第14〜19节 神安慰悔改和谦卑者。
本段承接上文,神指出人的蒙恩只有一条路,就是投靠耶和华,那些投靠耶和华的人将蒙复兴,引导,并享有平安的应许。
神是崇高的,至尊至责,祂的住所永远长存,祂的名为圣者,虽然如此,祂却降卑,俯就那些心灵痛悔的人,祂与谦卑人同在,使他们生命有活力,灵性得复兴。
接着神叙述过去祂之所以惩罚祂的百姓,因为他们背道悖逆;但是现在祂要医治他,引导他,使他们多得安慰,为那些远处的外邦人,近处的选民,带来平安。
一、第14〜16节 神劝百姓悔改。
1、说话者的身分地位。
a. 至高至上者(诗四七2)。
b. 永远长存者(诗九十2)。
c. 名为圣者(诗一一一9)。
2、神说话。
a. 神要说(亚十二1)
b. 神如此说(王下廿二 19)‘
3、神说话的内容。
a. 将绊脚石从我百姓的路中除掉——你们修筑修筑道路(诗六八4)。
b.神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诗卅四18)。
4、神说话的目的。
a. 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弥六8)。
b. 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诗五一 17)。
5、神的应许。
a. 我必不永远相争(指控)(弥七18)。
b. 神也不长久发怒(诗一〇三9)。
c. 恐怕祂造的人与灵性都发昏(伯卅三4)。
二、第17〜19节 神赐下的安慰。
1、复述百观往的悖逆。
a. 贪楚的罪孽——我就发怒打击他(耶八16)。
b. 随心背道——我向他掩面发怒(耶三22)。
2、看见他所行的道。
a. 要医治他(申卅三39)。
b. 要引导他(诗四八14)。
c. 使他和那一同伤心的人再得安慰(代下七14)。
3、神造就嘴唇的果子。
a. 平安康泰归与远处的人——指外邦人(徒二39)。
b. 平安康泰也归与近处的人——指以色列人(弗二 17)。
c. 并且神要医治他(来十15)。
伍、第20〜21节 不悔改必受报应。
本章最后的结语是本书第二大段(第四十八〜六十六章) 的第二段的结语,与第四十八章的结语相同,强调那些不肯悔 改的人,翅的计划申是没捕途可言的,”必不得平安”。
一、惟独恶人——指那些不肯悔改的人(罗二5〜6)。
二、恶人之喻。
1、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箴四16)。
2、好像涌出污秽和淤泥的水——不能干净(可七21〜 23)。
三、神的断定——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上段(赛四八2 2)说:“永恒之主说”。本段结语是“救恩之主说”,那些不肯悔改的人,他们得不到永生,也得不到救恩,仍在罪中,永不能享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