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四十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以色列的圣者主宰历史】 一、神是掌管历史的主宰(1~7节) 1.宣召审判列国(1节) 2.谁在掌管世界(2~4节) 3.列国近前害怕(5~7节) 二、神帮以色列重新得力(8~20节) 1. 谦卑仆人雅各蒙拣选(8~13节) (1)亲自拣选仆人以色列(8~10节) (2)神帮助脱离一切仇敌(11~13节) 2. 卑微虫子雅各得胜夸耀(14~16节) 3.神丰富供应一切需要(17~19节) 4.认识神以色列的圣者(20节) 三、神论未来向假神挑战(21~29节) 1.挑战偶像及拜偶像者(21~24节) 2.神要从北方兴起一人(25~29节) 贰、逐节详解 【赛四十一1】「众海岛啊,当在我面前静默;众民当从新得力,都要近前来才可以说话,我们可以彼此辩论。」 〔吕振中译〕「沿海地带阿,要静静听我!让万国之民从新得力哦!让他们前来,然后说话;我们一同辩诉吧!」 〔原文字义〕「海岛」、沿海、海边;「静默」肃静、铭刻;「众民」百姓、人民;「从新」重新、更新、改变;「力」力量、财富、能力;「近前」靠近;「说话」讲、说、指挥;「辩论」辩诉、正义、公平、审判、律例、规矩。 〔文意注解〕「众海岛啊」神宣召列国近前听候审判(四十九1)。「众海岛」一词为以赛亚所喜用,指巴勒斯坦所知边缘诸岛屿,意指地极。本段(四十~四十二章)有七次;本书卷十七次(四十15注释)。此处指外邦列国。「当在我面前静默」以色列的神令喧闹的外邦,当在神面前肃静。「众民当从新得力」让他们在法庭审判辩论前,先束腰聚集力量,才可响应神的挑战。「近前来才可以说话」刻意安排先靠近再说话。挑战辩论对象的转移:从会等候倚靠神的雅各,转到不会等候反而对抗神的外邦列国,他们所谓重聚力量,就是转向假神(6~7节)。「彼此辩论」与神争辩:上章为雅各与神争辩(四十27);本章转为外邦列国(1节)。 1节,神宣召列国近前候审,在神面前先静默。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的神是天地的主,有权要求全地静默、敬畏神。必要知道耶和华是神。必在外邦中、在遍地上被尊崇(哈二20;亚二13;诗四十六10)。 (二)外邦争闹,万民谋算虚妄事,都为抵挡神和受膏者圣子基督。任凭列国喧嚷、束腰聚力,终必破坏,被神的烈怒责备惊吓(八9~10;诗二1~3)。 (三)任凭万国聚集,任凭众民会合。众海岛看见都害怕,地极也都战兢,就近前来。一同辩论、将理陈明、自显为义(5节;四十三9,26)。 (四)雅各家要认识以色列的圣者为他们的主,必要先来。与神作对的外邦列国,也可以就近神来(1节;四十27;五十8)。 【赛四十一2】「谁从东方兴起一人,凭公义召他来到脚前呢?耶和华将列国交给他,使他管辖君王;把他们如灰尘交与他的刀,如风吹的碎秸交与他的弓。」 〔吕振中译〕「谁激动了一个人从东方而起,使他步步踫到胜利,将列国交在他面前,使他制服君王;使他用刀屠碎他们如尘土,用弓射散他们如碎秸呢?」 〔原文字义〕「东方」日出的地方;「激起」激动;「召」喊叫、召集、称呼、求告、朗读;「交给」赐、给;「管辖」治理,刮出;「碎秸」粗糠、残株、残梗。 〔背景注解〕这段相关历史的波斯王如下:居鲁士二世古列(主前559-530)灭巴比伦建波斯帝国,下诏使以色列人开始归回(但五30)。大利乌一世(主前521-486),波斯帝国鼎盛期,帮助所罗巴伯,重建圣殿(拉六1~12)。薛西一世亚哈随鲁(主前486-465),召以斯帖(斯一1)。 亚达薛西一世(主前465-424)帮助尼希米将耶城城墙重建完成 (尼二1;十三6)。 〔文意注解〕「谁」唯有全能者,就是万军之耶和华。唯有以色列的神,独一的主,在掌管人类历史中启示自己。祂如此管理世界:「从东方兴起一人」从东方即日出之地兴起一人来,完成祂的计划。在历史上亚伯拉罕,杀败列王把侄子罗得救回(创十五6)。从下文看波斯王居鲁士(古列)(2节;四十四28;四十五1 ),第一位波斯王居鲁士,征服巴比伦王,下诏帮助被掳以色列民开始回归故土,以后重建圣殿(代下卅四23)。「凭公义召他来到脚前」神召他来,他降服在「公义」之神脚前,成就神公义的计划和作为。「将列国交给他,使他管辖君王;把他们如灰尘交与他的刀,如风吹的碎秸交与他的弓」较合适翻译为:神使他,必用「他的刀」待君王「如尘土」;「用他的弓」待他们「如碎秸」。「碎秸、粗糠、残梗」在旧约经文出现16次,本书卷就占5次(五24;卅三11;四十24;四十一2;四十七14)。 2~4节,谁在掌管世界,唯独万军之神耶和华。 2节,神凭公义从东方兴起一人。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神掌管历史,兴起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时候遵命出去(创十一31;十二1~3;十四14~15;十七1;来十一8~10)。 (二)耶和华凭公义兴起居鲁士,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释放被掳的以色列民,此后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四十五1,13;代下卅六23;拉一2)。 (三)整本旧约都是指向基督耶稣,公义的日头,从日出之地升起,成为世界之光(路廿四27)。 (四)复活的耶稣显现在去以马忤斯路上,与两个门徒同行,将经上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所指着自己的话都讲解明白。其中必有本卷预言神凭公义从兴起一人,到其后受苦的仆人之歌(2~4节;五十二13~五十三13;路廿四27)。 【赛四十一3】「他追赶他们,走他所未走的道,坦然前行。」 〔吕振中译〕「他追赶他们安然地进行,他的脚走了未曾走过的路径。」 〔原文字义〕「走」经过、穿越、涨溢、离开、拿走;「道」路、路径;「未」不;「坦然」平安;「前行」来、进入、临到、发生。 〔文意注解〕「他追赶他们」他驱赶列国诸王。「走他所未走的道,坦然前行」他顺畅地扩张地界、胜利地横扫列邦,脚不沾地般迅速管辖。 3节,神使他追敌迅速,如行坦途。 〔话中之光〕(一)神凭公义兴起居鲁士,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使他征服之路平顺(2~4节;四十五1,13)。 【赛四十一4】「谁行作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 〔吕振中译〕「谁作这事而成就它,谁从起初召唤历代呢?我永恒主、这起初者、与末终者:我就是阿。」 〔原文字义〕「事」工作;「行作」做、成就;「宣召」喊叫、召集、称呼、求告、朗读;「历代」年代、世代、后代;「耶和华」上帝的名字「雅威」,犹太人尊称为「上主」(耶和华) 是写型(雅威) 和读型 (上主) 两个字的混合字型,由写型的子音和读型的元音组合而成;「首先」头、起头、山顶、领袖;「与」跟。 〔文意注解〕「谁行作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重述开头之问(2节)。「谁」就是祂召集;「历代」指各世代全地都是听众,必要知道谁做成这事。神决然断言,就是祂自己,唯祂拥有创造主的身份。祂声明自己「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祂的永恒性、独一性、自有永有的自存性,回答了祂自己提出的反问。「耶和华神是阿拉法,是俄梅戛;祂是首先的,是末后的;祂是初,是终」(启廿二13)。 4节,谁行作这事并宣召历代,唯耶和华创始成终。 〔话中之光〕(一)主说:「你们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四十三13;申卅二39)。 (二)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使徒约翰看见,就扑倒在他脚前。祂用右手按着约翰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祂以外,再没有真神(四十四6;启一8,17)。 (三)从亘古到永远,耶和华是神。唯有神永不改变,祂的年数没有穷尽。雅各家是神的见证,神所拣选的仆人。既如此便可知道且信服神,又明白是耶和华,在祂以前没有真神,在祂以后也必没有(四十三10;诗九十1;一百零二27)。 (四)我们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谁能像神宣告并且指明,又为自己陈说呢?将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说明。神从起初指明末后之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神的筹算必立定,凡神所喜悦的,祂必成就(21,26节;申卅二7~8;四十四7;四十六10;徒十五18)。 (五)神所选召的以色列,当听主言!主是耶和华,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直到我们年老,神仍这样;直到发白,祂仍怀揣。神已造做,也必保抱;祂必怀抱,也必拯救(四十六4;四十八3~7,12)。 (六)岂不是耶和华将雅各交出当做掳物,将以色列交给抢夺的,因为他们不肯遵行他的道,也不听从他的训诲(四十二24)。 (七)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余剩的,要听主的话!自从生下,就蒙主保抱;自从出胎,便蒙主怀揣。我们要成为神向万国万民所做的见证(四十六3~4;徒十七26)。 (八)最大的保障是主与我们同在。主是以马内利。凡主所吩咐我们的,都教训人遵守。主就常与我们同在,直到永远(太一23;廿八20)。 (九)此处开场陈述。之后章节将从三方面详述耶和华神的断言:(1)神事先预言居鲁士即塞鲁士古列得胜(四十一25~29;四十四6~8;四十五20~21);(2)这预言符合神的总体计划;与创世同样古老,神要创始成终(四十一22~24;四十二1~4;四十四6~8;四十五9~13);(3)以色列民要从被掳之地归回故土(四十二9~10,21~25;四十三18~21)。将来必成之事,唯有造物主耶和华能预言也必能成就,足以断言造物主绝对超越时空,时空所限的被造偶像神明及其膜拜者人类不能预言无能做成。他们与造天地的主,耶和华神、以色列的圣者无可比。 (十)这些论证当下并不明言,确实含蓄,正如神自称“我是I AM”; “我就是(祂)I Am (HE)”。前者,神存在的宣告,具有今在、昔在、永在的永恒性和自存性;后者,从原文圣经理解,是耶稣道成肉身的身份认定(约四26;十八6)。 【赛四十一5】「海岛看见就都害怕,地极也都战兢,就近前来。」 〔吕振中译〕「沿海地带都看见,都惧怕,地的尽边都震颤,都近前来。」 〔原文字义〕「海岛」沿海、海边;「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害怕」惧怕、令人畏惧;「地」邦国、疆界;「极」尽头、末端;「战兢」震颤;「近前」靠近。 〔文意注解〕「海岛看见就都害怕」列国对神掌管万有的证词宣告,先是不明白不理会,再就是「都战兢,就近前来」。他们一起前来出于害怕,也想到有世界霸主兴起来毁灭他们。 5~7节,列国害怕,彼此壮胆,赶制偶像。 5节,海岛地极战兢,都近前来。 〔话中之光〕(一)联想到诗篇第二篇神宣告弥赛亚永世君王登基之时,外邦就争闹,聚集商议抵档耶和华。这里却是「战兢」(诗二1~2)。 (二)神赐福祂百姓的时候,地的四极都要敬畏他。推罗倾覆之时,海岛都必战兢。靠海的君王必下位,除朝服坐地上,发抖惊骇(结廿六16~18;诗六十七7)。 (三)神的作为可畏。因神的大能仇敌投降。地极的人因神迹惧怕,神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神赐福与百姓,全地都要敬畏神(诗六十五8;六十六3;六十七7)。 【赛四十一6】「他们各人帮助邻舍,各人对弟兄说:“壮胆吧!”」 〔吕振中译〕「各人都帮助邻舍,各人都对弟兄说:『要刚强!』」 〔原文字义〕「各人」人、男人、丈夫;「邻舍」同伴、朋友;「说」回答、承诺、吩咐;「壮胆」刚强、加强、支持、抓住、系紧、强壮、勇敢。 〔文意注解〕「各人帮助邻舍……说:壮胆吧」从笼统描述列国焦虑,转到个别互相打气壮胆。心虚无望,就赶紧制造偶像,寄托膨胀自我价值。 6~7节,他们互相打气,心虚不安,赶制偶像。 6节,他们彼此壮胆。 〔话中之光〕(一)偶像是匠人铸造。铁匠把铁在火炭中烧热、用力锤成,铁匠饥饿困乏。巴比伦偶像成了重驮,使牲畜疲乏。人呼求它,它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四十19;四十四12;四十六7)。 (二)祈求掌管历史的神帮助,简单易行而且有效。软弱者不要惧怕。我们的神必来拯救我们。我们要靠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做刚强的人(卅五4;弗六10)。 【赛四十一7】「木匠勉励银匠,用锤打光的勉励打砧的,论焊工说:“焊得好!”又用钉子钉稳,免得偶像动摇。」 〔吕振中译〕「木匠鼓励〔同词:刚强〕银匠,用锤打光滑的、鼓励〔同词:刚强〕用锤打砧的,论焊工说:『焊得好』;他们使用钉子钉稳〔同词:刚强〕,使偶像不动摇。」 〔原文字义〕「勉励」加强、支持、抓住、系紧、强壮、勇敢;「匠」匠人;「银匠(动名词)」熔解、精炼、试验;「打光」分割、分配,打光的工人(动名词);「打砧」击打、敲打、打砧的工人(动名词);「锤」铁锤;「焊」焊锡、接缝、焊工(动名词);「好」棒、良善、美好;「钉稳」钉子加强、支持、抓住、系紧、强壮、勇敢;「免」不;「动摇」推倒、滑落、摇动。 〔文意注解〕「木匠勉励银匠……免得偶像动摇」描写匠人这节用交叉配列chiasm修辞结构。第一即最后的词语用于较粗糙的工作;内侧二词(第二、第三)较精细的工作;第一词铸模;第二词用锤打光;第三词打砧敲平;第四词钉稳定位。其用意可能有二:(1)制作偶像过程繁琐复杂,达到讽刺效果:单信靠真神,是否轻松简单多了;(2)偶像神明需多人制造,敬拜偶像神明的人需彼此扶持打气,还要注意坚固偶像,否则不稳就酿成大错(5节)。 7节,焦虑无助者合作,铸造偶像来拜。 〔话中之光〕 (一)嘲讽偶像的制作和膜拜假神,是以赛亚书后半部的核心之一(四十19~20;四十一6~7;四十四9~12)。 (二)为己找巧匠,立起不动的偶像。就为庙里所造偶像担惊受怕。亚实突大衮二次倒地呈凶兆,他们再不敢踏进庙里(四十20;撒上五3~5)。 (三)匠人铸造偶像,包金裹银令其贵重。穷人富人各选不同材质,铸造或雕刻偶像,过程复杂煞费苦心(四十20注释)。 (四)外邦之地遍布偶像,毫无用处。要自守远避偶像,抛弃污染灵魂的污秽之物(约壹五21)。 【赛四十一8】「 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吕振中译〕「但你以色列、我的仆人、你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原文字义〕「以色列」与神较力、争胜;「雅各」抓(脚跟);「仆人」奴隶;「拣选」选择、挑选;「亚伯拉罕」多国的父;「后裔」种子、子孙;「朋友」喜爱(动名词) 。 〔文意注解〕「惟你」耶和华神从被祂的作为惊吓对巴比伦人(5~7节),用了一个转折词waw(但),转向自己的百姓「以色列我的仆人」,即「雅各我所拣选的」并无人能拦阻神的拣选;无需任何帮助,因神供应一切胜过仇敌;并要认识神是以色列的圣者。「我朋友亚伯拉罕」他得称为神的朋友。因他认识神,相交如友,为将灭的所多玛代求(创十八22~33;代下廿7;雅二23)。 《以赛亚书》论神的仆人为中心主题。提到三位仆人:(1)大卫(卅七35);(2)以色列(8~16节;四十三1~10;四十四1~8,21;四十五4;四十八20);(3)弥赛亚基督来复兴以色列(四十二1~12;四十九5~7;五十4~6;五十二13~15;五十三章)。后半部书卷有专指救主弥赛亚,就是耶稣基督的四首仆人之歌(四十二1~12;四十九;五十4~6;五十二13~五十三12;徒八30~35)。 8~20节,神帮助以色列重新得力。分四小段:(1) 8~13节,谦卑仆人雅各蒙拣选。这是第一个蒙拣选的救恩神谕,回应虫子雅各的呼求(诗22:4~6)。(2) 卑微虫子雅各得胜夸耀。这是第二个胜过一切拦阻的救恩神谕(14~16节)。(3)神丰富供应他们的一切需要(17~19节)。(4)最终认识神以色列的圣者(20节)。 8~13节,谦卑仆人雅各蒙拣选。(1)8~10节,神亲自拣选仆人以色列;(2)11~13节,神眷顾雅各脱离一切仇敌。 8~9节,描写下节所提到的这人。 8节,唯以色列神仆人雅各蒙拣选,因雅各是神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话中之光〕(一)神掌管万有,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祂使胆怯的人刚强,不惧怕,祂必来拯救我们(卅五3~5)。 (二)摩西要约书亚刚强胆壮,说:「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申卅一7,23)。 (三)以色列并非忠信的仆人,后来要悔改归向神。神主动来帮助祂百姓,祂所拣选的以色列仆人,要让他们认识他们的主,自己的神,以色列的圣者(14,16,20节;四十三1~10;四十四1~8,21;四十五4;四十八20)。 (四)受苦仆人弥赛亚基督,是神的爱子,被圣灵充满毫无瑕疵,照亮外邦人的光和以色列的荣耀(四十二1~4;四十九6;路二32;三22)。 (五)以色列百姓为神的仆人,有特殊意义。神说,祂仆人雅各,不要惧怕。以色列,不要惊惶!因神要从远方拯救他,从被掳之地拯救他后裔(耶卅10;结卅七25)。 (六)圣徒是神的仆人,被神差派,也被神建立。不同于被动充当神工具的外邦人。拣选是指神主动选择与人有永约的爱的关系。神认识的朋友,蒙神眷爱被拣选、甘心顺服行神旨意的仆人(申四37;七7~8;彼前二9~10)。 【赛四十一9】「你是我从地极所领(原文作“抓”)来的,从地角所召来的,且对你说:“你是我的仆人,我拣选你,并不弃绝你。」 〔吕振中译〕「我从地尽边所抓来〔同词:刚强〕的,从地极角所召来的,我对你说:『你是我的仆人;我拣选了你,并不弃绝你。』」 〔原文字义〕「地」邦国、疆界;「极」尽头、末端;「领」抓、加强、支持、抓住、系紧;「角」角落;「召」;喊叫、召集、称呼、求告、朗读;「说」回答、承诺、吩咐;「拣选」选择、挑选;「弃绝」藐视、拒绝、厌弃、撤回。 〔文意注解〕「你是我从地极所领来的,从地角所召来的」。且对你说,以色列不必惊慌,不必如外邦人因惧怕造偶像。雅各是神特别「领来的」、「召来的」,受到神特别的保护恩宠,因为耶和华神宣告「你是我的仆人;我拣选了你,并不弃绝你」。 「神的仆人」一词在以赛亚书前半部(一~卅九)仅有三人被称:以赛亚(廿3);以利亚敬(廿二20);大卫(卅七35)。有四次称西拿基立手下和希西家王的臣仆为(他们)的仆人(卅六~卅七)。旧约圣经其他各处都是指列祖是神的仆人(诗一百卅六22;耶卅10;节廿八25;卅七25)。从未曾称以色列民是神的仆人。这里是首次,值得特别注意。 「我拣选你」神照自己的心意选择、挑选「我的仆人」。本书卷中「仆人」7次与「蒙拣选」并行。追根溯源,神的朋友首选仆人亚伯拉罕。朋友词义是爱。神源于爱、基于爱拣选仆人。因爱亚伯拉罕,拣选雅各子孙。 我们记念神的作为和奇妙大爱,心受割礼,也被称为亚伯拉罕后裔、神的仆人(代上十六13;诗一百零五5)。 〔话中之光〕(一)「神的仆人」是特殊的、把以色列民分别为圣的鼓励和尊称。本节到四十五章4节共出现12次之多。其中7次,与「蒙拣选」并行(四十一8~9;四十二1;四十三10;四十四1~2;四十五4;六十五9,15)。 (二)令人深受触动、甚至心碎,聆听万有的主,至高神不断招呼,呼喊自己的百姓。这里有每节各二次称「以色列啊,你是我的仆人」,「我的仆人」,「耶和华的仆人」。一次称「我仆人」(四十二19;四十四21,26)。 (三)从欢呼的声音传扬说:「耶和华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以下短短的十节中,共有5次,必是十分突出的仆人之歌(四十八10;四十九3,5,6,7)。 (四)接着6次分散于各处(五十10;五十二13;五十三11;五十四17;五十六6;六十三17)。 (五)最集中的是在最后。六十五8~15中7次,有三节各3次(六十五8,9,13,14,15)。 (六)最后出现一次(六十六14)。四十~五十五有21次,五十六~六十六有10次。有机会将继续思考并揣摩,神藉先知以赛亚传讲“神的仆人”的信息和心意,及与神的救赎和弥赛亚国度的关联。毫无疑问,这是至关重要的。 (七)固然要记得摩西、大卫,更要记得神的朋友亚伯拉罕。这位先祖是我们心受割礼的人都要记念的信心伟人(2节,五十一2;创十二1~4;书廿四3;尼九7;徒七2~4;来十一8)。 【赛四十一10】「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 〔吕振中译〕「你不要惧怕,因为是我与你同在;不要彷徨张望,因为我是做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一定帮助你;一定用我义气的右手扶持你。」 〔原文字义〕「害怕」惧怕;「惊惶」左右看,惊惶地看;「神」上帝、神明;「帮助」抓紧、支持、扶持;「右手」右边。 〔文意注解〕「你不要害怕……不要惊惶」神对百姓说话,都是出于祂与百姓关系的贴心话,自然不用害怕惊惶。「因为我与你同在……因为我是你的神」这两个「因为」简单明了,直接表明关系。他们是属于神的,神与他们同在。 「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是期待神同在时,祂必做三件递增的事:从「坚固」、到「帮助」、进而「扶持」;「用我公义的右手」是帮助的实质,出于公义和公正;而且神大能的右手,所带来的结局必是胜利。 10节,不要害怕,因神同在,必帮助以色列。 〔话中之光〕(一)既是如此明确,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有神同在,得胜是必然的(罗八31)。 【赛四十一11】「“凡向你发怒的必都抱愧蒙羞;与你相争的必如无有,并要灭亡。」 〔吕振中译〕「看吧,一切向你发怒的都必失望狼狈;那些跟你相争的人都必如同无有,归于灭亡,」 〔原文字义〕「发怒」燃烧;「抱愧」羞愧;「蒙羞」羞辱、凌辱;「无有」没有、不存在。 〔文意注解〕「凡向你发怒……与你相争」说的是两种以色列的仇敌的特点。神坚固帮助扶持以色列,敌人「必都抱愧蒙羞」、「必如无有并要灭亡」。这两节(11~12节)位于两个「不要害怕」之间,必然是说明不必害怕的原因,神帮助的内容(10节,13~14节)。 11~13节,神帮助脱离一切仇敌。 11~12节,仇敌必都蒙羞,并要灭亡。 11节,凡向以色列发怒、与他相争的敌人,都必灭亡。 〔话中之光〕(一)公义、能力唯独在乎耶和华。人都必归向他,凡向他发怒的,必致蒙羞,必如无有(四十五24)。 【赛四十一12】「与你争竞的,你要找他们也找不着;与你争战的必如无有,成为虚无。」 〔吕振中译〕「那些跟你争竞的人你就寻找他们,也找不着;那些跟你争战的人都必如同无有,如同虚无。」 〔原文字义〕「争竞」争吵;「找」寻找、渴求、想望、索求;「争战」战争、打仗;「无有」没有、不存在;「虚无」尽头、终止、结束。 〔文意注解〕「与你争竞……与你争战」就是以色列仇敌。他们的下场,就是在神面前「必如无有,成为虚无」。这是上节众仇敌的第二种情形:与以色列「争竞」、「争战」实质就是面对以色列的神。 〔话中之光〕(一)公义、能力唯独在乎耶和华!人都必归向他,凡向他发怒的,必致蒙羞(四十五24)。 【赛四十一13】「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必搀扶你的右手,对你说:不要害怕!我必帮助你。」 〔吕振中译〕「因为是我、永恒主你的神、在搀扶着你的右手,是我对你说:『不要惧怕,我必帮助你』。」 〔原文字义〕「耶和华」是写型(雅威) 和读型
(上主) 两个字的混合字型,由写型的子音和读型的元音组合而成;「神」上帝、神明;「搀扶」加强、支持、抓住、系紧、强壮、勇敢。 〔文意注解〕「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神用第一人称,表示亲自介入,挡在列国仇敌与以色列之间。「不要害怕」是本节与10节的平行句。因为神出面帮助。对应10节神「公义的右手扶持」,此处神「必搀扶你的右手」。 〔话中之光〕(一)极为感人的画面:天地的主,父神大能有力的右手一举击败列国仇敌。然而「必搀扶你的右手」搀扶牵拉幼童以色列的右手,是用祂温柔慈爱的左手。 【赛四十一14】「“你这虫雅各和你们以色列人,不要害怕!耶和华说:我必帮助你。你的救赎主就是以色列的圣者。」 〔吕振中译〕「不要惧怕哦!虫子雅各阿!蛆虫以色列〔传统:以色列之人〕阿!是我要帮助你,永恒主发神谕说;赎回你者、是以色列的圣者。」 〔原文字义〕「害怕」惧怕;「救赎主」赎回(动名词);「圣者」圣的、神圣的。 〔文意注解〕「你这虫雅各和你们以色列人,不要害怕!」以赛亚预言以色列人,必被掳至巴比伦(卅九5-8)。在他们被掳后会衰微像「虫」卑贱、软弱、无助。「这虫」软弱有限、是必死的。在人眼中,山地小国以色列无足轻重。虽「这虫」不是昵称,却在神眼里「被拣选」为「我的仆人」,被神特别看重,有无限价值。万军之神应许「我必帮助你。你的救赎主就是以色列的圣者」。 本节开始由防守转为进攻,因为以色列的救赎主来了。救赎,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含义有二:(1)至近的亲属救赎困苦人脱离为奴的身份,将他失去家族继承权赎回(利廿五25;得四1~8)。(2)为谋杀致死的亲属报仇雪恨,既正面支持受屈者,也反面对抗欺压者(民卅五21~27;申十九6;书廿5)。 「救赎主」以赛亚书中有13次。这里出现是头一次。所以要格外注意以赛亚书的「救赎主」用法。神已应许救赎以色列。在本书卷属于旧约的典型用法。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救赎主」作为神的一个别称,与神的其他称号联合并用。 14~16节,卑微虫子雅各得胜夸耀。 14节,神应许必帮助这虫雅各。不要害怕,救赎主是以色列的圣者。 〔话中之光〕(一)救赎主的「救赎」(希伯来文
gaal)的含义有四:(1)赎回穷亲戚卖出去的田产。(2)为穷亲戚的寡妇娶过来生子留后。(3)为穷亲戚付上赎价,让他得自由不再做奴隶。(4)或为一个不幸被谋杀的亲戚报血仇。 (二)救赎者必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来救:(1)身份必是被赎者的近亲;如波阿斯对路得说,我与你是近亲,但是还有一人比我更近。若他不尽责,我就尽我的责任;(2)能力:必要有能力:如波阿斯是大财主。(3)意愿:必有代赎的意愿。如波阿斯说,我愿意。但另一更近亲属,有身份有能力,却不肯不愿救赎。 (三)神是我们的「救赎主」有专爱、与朋友亚伯拉罕先祖起誓立了永约的特殊关系。祂是我们的代赎近亲,有能力更有意愿来救赎,愿意在我们中间来成就他的救赎大功(申四35;七7~8)。 (四)在本卷,以赛亚将「救赎主」作为别称与其他称号联用,突显「救赎主」神的独一、伟大、大能:6次「以色列的圣者」;3次「万军之主」;2次「雅各的大能者」;以下5种各有1次「以色列的君」、「首先的、末后的」、「从你出胎造就你的」、「创造万物的」、「全地的神」、「我们的父」。 (五)最引人注目的「救赎主」神,与「以色列的圣者」多次联用。证实神独特身份的凭据,祂愿意又有能力救赎自己养育的儿女。偶像神明既不肯也无能,比善变的人、造偶像的工匠强不到哪儿去。唯神能在任何环境、任何时空都毫无拦阻,随己意行出公义,这就是圣别、圣洁。 (六)自称是虫,卑微、软弱、受人羞辱、被藐视。呼求神帮助,神已应许救赎。何况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岂不更当求神救助(诗廿二6;伯廿六6)。 (七)「救赎」的希伯来文的字根Gaal,在此处与六十三16节之间出现9次。在这23章中出现22次(四十一14;四十三14;四十四6,24;四十七4;四十八17;四十九7,26;五十四5,8;五十九20;六十16;六十三16)。 〔吕振中译〕「看吧,我必使你成为打谷器,又新、又尖锐、又有双刃齿;你必将山岭打碎,而压成粉,使冈陵如同糠秕。」 〔原文字义〕「使」置、放;「快」磨快的、勤勉的;「齿」齿轮、牙齿、边缘;「山岭」山、山丘;「冈陵」山、山丘。 〔文意注解〕「有快齿打粮的新器具」打榖机「你要把山岭打得粉碎,使冈陵如同糠秕」。「山岭」、冈陵」好比列国万民,要抵挡救赎主耶和华。神不仅应许帮助扶持以色列,还要将他们转变为「有快齿打粮的新器具」;具有杀伤力的反攻利器和粉碎山冈的进攻武器。 15节,快齿打粮的新器具,施行审判的新器具。 〔话中之光〕(一)「亚述人必倒在刀下,并非人的刀;有刀要将他吞灭,并非人的刀……他的首领必因大旗惊惶」。这是那有火在锡安、有炉在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说的,锡安的火和耶路撒冷的炉,为被动的防御(卅一9)。 (二)锡安的民起来踹谷。神必使这器具的角成为铁,能攻灭列国。神使这器具有铜蹄,必打碎多国众敌,将列国之财献于神,将货献于普天下的主(弥四13)。 (三)由可怜「虫」变「打粮的新器具」。二者角色差异之对比,超过约瑟从被卖仆人、下监囚徒,升任埃及宰相解救全地饥荒。这里本质变化,是从受刑罚被审判升至施行审判,克敌制胜的新器具,神重用的仆人。 【赛四十一16】「你要把它簸扬,风要吹去,旋风要把它刮散。你倒要以耶和华为喜乐,以以色列的圣者为夸耀。」 〔吕振中译〕「你必簸扬它们,风必带走,旋风必刮散;但你却要以永恒主为喜乐,以以色列之圣者为夸耀。」 〔原文字义〕「簸扬」分散;「风」风、心、灵、气息;「刮散」分散;「喜乐」高兴;「圣者」圣的、神圣的;「夸耀」照亮,赞美,被赞美、值得赞美,发光、夸耀、愚妄、癫狂。 〔文意注解〕「簸扬」这工序常在山上,因风把糠秕吹去,沉重的种粒留下。农人用木锨木铲和簸箕扬场。出土墓墙有无数簸扬画面。「把它簸扬,风要吹去,旋风要把它刮散」以色列必除去拦阻他的一切,包括欺压者、罪孽、绊脚石和障碍。巴比伦压迫者将被迅速扫除,如扬场中碎秸粗糠被风刮散。当以色列民从被掳之地归回,必会「以耶和华为喜乐。以以色列的圣者为夸耀」。神的作为使人欢欣喜乐。 16节,簸扬吹散众敌,为以色列的圣者夸胜,以神为喜乐。 〔话中之光〕(一)犹太人和受挫折者必将认识,神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也同样是他们得胜归回的原因。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们的神喜乐(珥二23;三18)。 (二)以色列的仇敌将被消灭,神的选民要喜乐颂讃感谢神,并以以色列的圣者为夸耀。 (三)弥赛亚的国度完全实现在地上,众圣徒当以十字架为夸耀。十字架得胜道路,使人经历苦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以百般试炼为大喜乐(约十四6;徒四12;罗五1~5;加六14;雅一2)。 【赛四十一17】「“困苦穷乏人寻求水却没有,他们因口渴,舌头干燥。我耶和华必应允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 〔吕振中译〕「困苦贫穷人寻求着水,也没有水;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我永恒主必应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 〔原文字义〕「困苦」困苦的、贫穷的、卑微的;「穷乏」贫乏的、贫穷的;「寻求」渴求、想望、索求;「没有」不存在;「应允」回答、作证。 〔文意注解〕「困苦穷乏人」除缺衣少食、民不聊生、口渴舌燥;更多更深是心灵饥渴,需要生命水。此处的困苦穷乏人指在被掳到异国他乡的百姓,也指渴求神恩典的众圣徒。不仅物质贫乏,也广义地指无力无助。有一定的寓意,百姓从水源丰富的巴比伦归回的沿途一路并不缺水;乃指困苦一生长久的寻求,神在宣告:「我耶和华必应允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 17~19节,神丰富供应一切需要。 17节,困苦穷乏人寻求水,神必应允,必不离弃他们。 〔话中之光〕(一)「困苦穷乏人」这双重配对的词,常出现在旧约中(申十五11;廿四14;诗卅五10;卅七14;箴卅一20) (二)锡安的民在耶路撒冷居住,不再哭泣。主听见哀哭的声音,必施恩(十二1~3;卅19)。 (三)神激励被掳的以色列百姓,也鼓励身处末世苦难中仍饥渴慕义的圣徒(太五3)。 (四)最大的属灵功课是人的灵魂饥渴。人无法自给自足,也无法从他人得满足。只在乎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救主基督,我们完全倚靠祂供应所需一切。祂是要来的主耶和华,祂耐性等候赐福将一切需求带到祂面前的人。祂顾念灵里自卑的「困苦穷乏人」(太五3;林后十二9~10)。 (五)神引瞎眼行不认识的道,走不知道的路,弯曲变平直。祂使旷野有水,使沙漠有河。使黑暗变光明,不离弃他们,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不干渴,为他们裂开盘石出水,并到水泉边(四十二16,20;四十八21;四十九10)。 (六)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主也必时常引导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五十五1;五十八11)。 【赛四十一18】「我要在净光的高处开江河,在谷中开泉源;我要使沙漠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涌泉。」 〔吕振中译〕「我必在无草木的高处上开出江河来,在峡谷中开辟泉源;我必使旷野变为水塘,使干旱之地变为出水之源。」 〔原文字义〕「净光」光突、光滑、平滑;「开」打开、松开、雕刻;「谷」平原;「泉源」水泉;「使」置、放;「沙漠」干燥、干地;「涌泉」泉源。 〔文意注解〕「在净光的高处开江河」、「在谷中开泉源」、「沙漠变为水池」、「干地变为涌泉」,先知以赛亚用如诗如画般的言语描述造物主以色列的神,将如此响应口干舌燥的困苦穷乏人求水的呼求。 18节,神要在高地开江河,谷中开泉源,沙漠出水池,旱地有涌泉。 〔话中之光〕(一)神应许丰富供应一切所需,领会所写超越自然的奇事,因为造物主神不受限,无所不能。 (二)以赛亚特色的文字表达,特别应用于历史和属灵范畴。如:杀戮之日、高台倒塌之时「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神要「将水浇灌口渴的」、「将河浇灌干地,将祂的灵浇灌你后裔,将祂的福浇灌你子孙。他们发生在草中,像溪水旁的柳树(卅25;四十四3~5)。 (三)旷野干地必欢喜。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沙漠必快乐,像玫瑰开花。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舌头必能歌唱。旷野有水发出,沙漠有河涌流。发光的沙变水池,干地变泉源。在野狗卧处必有青草、芦苇和蒲草。旷野变肥田,肥田看如树林(卅二14~20;卅五1,6~7)。 (四)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因我使旷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四十三19~20;四十九9)。 (五)诗篇也常见。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祂使旷野变为水潭,叫旱地变为水泉(诗一百零四10;一百零七35)。 【赛四十一19】「我要在旷野种上香柏树、皂荚树、番石榴树和野橄榄树;我在沙漠要把松树、杉树,并黄杨树一同栽植;」 〔吕振中译〕「我必在旷野种上香柏树、皂荚树、桃金娘树、和多脂柏树;在原野上把松树、杉树、和黄杨树,一齐栽植起来;」 〔原文字义〕「要」给;「香柏树」香柏木;「皂荚树」皂荚木;「番石榴树」番石榴树;「种」栽植、置、放。 〔文意注解〕「我要」神要,「在旷野种上……在沙漠种上」独行奇事。「香柏树、皂荚树、番石榴树和野橄榄树……松树、杉树,并黄杨树一同栽植」这些树不是巴比伦的,是叙利亚到巴勒斯坦一带的树木种类。为被掳之地归回的百姓求救,神应许供应他们的一切需要。古代中近东仅有小规模的造林。亚述王在主要城市设很多「花园」种不少树。然而,神要做改变大自然,在旷野沙漠不毛之地植树,遍地满了各种树,好像新伊甸园。寓意数目完全,建造荣耀的教会。 19节,神要在旷野沙漠植树,归回之民熟知喜爱、数目完全的七种树。 〔话中之光〕(一)归回的赎民熟悉和喜欢各种各样的树,是迦南地都有的。黎巴嫩高山的香柏树、旷野的皂荚树、迦南平地的番石榴树,和以色列到处的野橄榄树,山上松树、杉树等。 (二)植物具有地域性,受地形、高度、水份、气候影响。因而,各地特色树种不大会太过重迭。值得注意巴比伦就少了这些树,这些树名可做间接证据,以赛亚是在以色列犹大地做书写先知,这些章节不是被掳后另外同名者或后代写的。 (三)神栽种的七种树寓意深刻。巴比伦少有,但叙利亚和以色列常见,这出于犹大地作者的思维,是以色列先知得神默示才能发出神谕的明证。 (四)数目全备的七种树,表明的是属灵深义。神向呼求祂的困苦人提供帮助,是超出所求所想的完全供应。 (五)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神有能力在人心空虚、心灵贫穷、贫瘠的不毛之地,发生自然界巨变,成为丰饶富足、列邦羡慕、彰显弥赛亚荣耀的地方(五7;六13;廿七6;卅七31;六十21;六十一3,11)。 (六)植树建新伊甸园,寓意建造主的教会。在旷野沙漠中栽植七种优质树,善用其不同功能,配搭使用:(1)香柏树,建殿木材(王上五8〜11)显神荣耀;(2)皂荚树,造约柜及其杠(出廿五13〜14)显神同在;(3)番石榴树,住棚节搭棚支柱(尼八15)神子民生活;(4)野橄揽树,嫁接橄榄树(罗十一 17 〜24)多结果子;(5)松树,可制乐器及建圣殿墙壁(撒下六5;代下三5)为赞美神;(6)杉树,修殿宇并造器具(六十13)造就教会;(7)黄杨树,造船舱板(结廿七6)圣徒交通。 【赛四十一20】「好叫人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是耶和华的手所作的,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 〔吕振中译〕「好叫人看见,来知道,来用心思想,同时来明白这是永恒主的手所作的,是以色列之圣者所造的。」 〔原文字义〕「好叫」为了;「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知道」认识、辨别、经历,使知道、宣告;「思想」用心揣摩;「明白」聪明、谨慎,手交叉,有洞察力、教导、成功、顺利;「手」边、力量、权势;「造」创造、造作、作、做。 〔文意注解〕「好叫人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里使用这些动词的配搭,作者深具用心,讲论属灵操练及践行的深义有两方面:(1)「看见」与「知道」第一手体验,认识真神有关;(2)「思想」用心揣摩,才能「明白」,就是聪明理解、谨慎分辨,有洞察力和教导劝慰的能力。这岂不是申命记最重要的教导吗?乃是耶稣基督总结的神的律法训词的要义“以色列啊, 你要听! 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六4~6;太廿二37;可十二30;路十27)。「所作的」、「所造的」表明造物主神的造作和作为,是区别于人的新意念,创造主是独一无二的,唯一可信可倚靠的,不可迷信人、不可迷信自己或他人。 以赛亚得默示插入一段优美生动形像的抒情诗歌,很特别,目的也很清楚。激发绝望的百姓从灵里面看见,就可以知道神的作为,可以思想祂的旨意,明白祂永远的爱不离不弃。就必认识「这是耶和华的手所作的」、必然心领神会「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为要认识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就是以色列的圣者。 20节,认识神以色列的圣者。 〔话中之光〕(一)犹大困苦百姓深陷灵性饥渴,在被掳地无法欢歌讃美神 (诗六十三1;六十八6;一百卅七3~4;耶十四1~7;摩八13)。 (二)以赛亚激发百姓要认识以色列的圣者。这里插入一段清新生动的诗,从灵眼望见神的恩典丰丰富富,适时亲切安慰、鼓励困苦人不怕归途困难。耶和华以勒必充足供应一切所需,遍地栽种数目齐全的七种树。 (三)直接告诉神选择和拯救百姓,目的为他们认识神。思想神彰显的创造力,独行奇事的能力,最终认识他是以色列的圣者。 (四)以赛亚怎样蒙神呼召,洁净自己,以色列民也照样蒙神呼召,也要洁净自己,才能做神的仆人,并被赋予话语和能力,作为神自己的合用器皿(六1~9)。 (五)被神拣选,成为神的仆人,本卷以下章节更为突出(四十三10;四十五20~23;四十八20)。 (六)接下来的章节,延续讲论神的仆人,更加集中强调仆人的使命。神是独一的主,以色列要成为这个真理的见证,使得全地万民得以认识这位独一真神(四十九6;五十二10;五十六6~8;六十1~3;六十六18~19)。 【赛四十一21】「耶和华对假神说:“你们要呈上你们的案件,雅各的君说:你们要声明你们确实的理由。」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假神说:呈上你们的案件吧!雅各的王说:提出你们最有力的辩护吧!」 〔原文字义〕「耶和华」永恒主神、上帝的名字「雅威」,犹太人尊称为「上主」;「呈上」靠近呈交、声明;「案件」争论;「说」回答、承诺、吩咐;「君」君王;「理由」辩护、辩论。 〔文意注解〕「耶和华」即「雅各的君」指以色列的神,独一真神造物主,向假神挑战:「呈上你们的案件」呈交案件;「声明你们」声称假神也是神;「确实的理由」作为证据。令假神声明偶像也是神,须交付法庭审查证据。假神须有能预示未来,或对未来有作为的历史记录。要回答三问:(1)世界如何开始?(2)世界如何终结?(3)哪些记录证明偶像假神曽经预示未来,且完全应验?以赛亚对这三个问题,为假神做了坚决否定。圣经是唯一经典,它简单明确回答世界起源、终结,并以记录详尽严谨的言语著称,经过圣灵启示定为正典,最著名的预言验证之一,就是以赛亚书关于犹大百姓被掳并归回故土神谕的这些篇章。 21~29节,神论未来向假神挑战。分两小段:(1)21~24节, 挑战偶像及拜偶像者;(2)25~29节,神要从北方兴起一人。 21节,真神挑战假神,令其呈交案件和证据。 〔话中之光〕(一)本节和23节都是真神针对假神,进行司法辩论。辩论的对像:先是神的选民以色列百姓,其次是本章的外邦列国(一1;四十27;弥六1;何四1)。 (二)上一回合辩论,神已经兴起居鲁士(古列)作为论据,来挑战列国。百姓因为害怕惊慌,就以互相打气,合作赶制偶像假神,来告一段落(6~7节)。 (三)山地小国以色列之君,犹大耶路撒冷的神,向所有偶像假神挑战,要它们拿出「确实的理由」证据,辩护呈堂案件。 (四)耶和华神就此显明:祂不仅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也是全地的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四十四6;腓二9~11)。 (五)万军之耶和华神是独一的主。一切受造都当俯伏敬拜,包括天上万军和拜万象为神明的万国列邦。以赛亚得默示见神荣耀就惊呼“我灭亡了”。先知使徒也都如此(六5;出卅三20;结三23;但十8;哈三16;路五8;启四10)。 【赛四十一22】「可以声明、指示我们将来必遇的事,说明先前的是什么事,好叫我们思索、得知事的结局,或者把将来的事指示我们。」 〔吕振中译〕「让他们提出,并告诉我们所要发生的事。把先前的事是甚么事告诉我们,好让我们用心思想,好知道其结局;或者把将来的事说给我们听听!」 〔原文直译〕「让它们近前来,指示我们将来要发生甚么事!你们要说明先前发生的事,好让我们思索,得知事的结局,或者指示我们将来的事。」 〔原文字义〕「声明」靠近、呈交;「指示」告诉、宣布、声明、通知;「将来」归属于将来;「事」事情;「先前的」首先的;「什么」为何;「好叫」使、置、放;「思索」用心知道、认识、辨别、经历,使知道、宣告;「指示」告诉、宣布、声明、通知;「将来的事」来、进入、临到、发生(分词作名词用);「得知」听、听从,说明、使…听「结局」后面。 〔文意注解〕指示我们「将来必遇的事」说明:「先前的是什么事」先知以此总括引入神的要求,挑战假神讲论历史的未来。更进一步的挑战则是要求假神讲明「事的结局」、「把将来的事指示我们」。真神将自己与假神决然分开,发起尖锐激烈攻击,直指要害。神要求假神「声明」、「指示」、「说明」。三个动词,在21~22节有三次。假神不回应、沉默无语、毫无动作,因它们不知道、证明其本质虚空虚无,是可憎恶的,必受审判(24,29节)。 挑战核心内容是关于历史和未来。「将来必遇的事」后来的事和「先前的」近期要发生,像审判的神谕;「事的结局」、「将来的事」远期、终末期发生的事,像盼望的神谕。真神是独立于宇宙时空之外的造物主,万有和历史的主宰匠心独运地向百姓显示,自己在做这一切事。现在则要求假神偶像神明必须向祂证明它们也能,否则它们就是假大空的、徒有其表的虚无。 22节,令其声明证据、预示将来终局。 〔话中之光〕(一)起初神创造天地。独一真神所赐圣经开篇第一句,指示世界开始于神创造天地,并讲论历史和未来。讲明「事的结局」、「把将来的事指示我们」(四十二9;四十三9,18~19;四十六9~10;四十八3)。 (二)神的预言和应许都是实在的,完全应验实现。与神相反,假神偶像和拜偶像者静默无声,不回应,全属虚无。无记录准确应验偶像假神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观兆预言。 (三)神令偶像呈上它们的案件: 给偶像辩护机会:(1)明示有超自然的知识能力;(2)它有赐福和咒诅的能力。若静默无声,或不能证明,就面临神的震怒和审判(伯九13)。 (四)这段公案审理,向全世界宣布审理结案:外邦列国所侍奉的假神偶像都无能无语,是虚空虚无,也是可憎恶的(23~25节)。 【赛四十一23】「要说明后来的事,好叫我们知道你们是神。你们或降福,或降祸,使我们惊奇,一同观看。」 〔吕振中译〕「把此后要来的事说明说明!好叫我们知道你们是神;阿,降福或降祸吧,使我们彷徨张望,同时又惧怕呀!」 〔原文直译〕「要声明后来的事,好叫我们知道你们是神。事实上,你们或降福,或降祸,使我们惊奇,一同观看。」 〔原文字义〕「说明」告诉、宣布、声明、通知;「后来」未来、将来、此后要来;「知道」认识、辨别、经历,使知道、宣告;「神」上帝、神明;「是」的确是、也是;「降福」美好、喜悦、得福、满意,做得好;「降祸」行恶 , 破坏、打破;「看」惊奇看,左右看、惊惶地看;「观看」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 〔文意注解〕「说明后来的事」是辩论的核心重点。「后来」就是指未来、将来、此后要来的事。「或降福,或降祸」是挑战神明偶像可曾独立于被造界,做过任何事情。这里攻击所向是埃及、迦南、亚述、巴比伦异教徒的假神,是否能有新意、做新事。「事实上」助词(见26节文意逐节)也是作为小结:「降福」、「降祸」展示历史从未出现的事。使用两个极端使人「惊奇」、「惊慌害怕」与上文平行相对立(10节)。 23节, 说后事表明自己是神,降福降祸,使人惊奇观看。 〔话中之光〕(一)惊慌害怕的外邦列国,合作商议对抗神,赶紧铸造偶像假神,还怕偶像自身难保,底座不稳,倒掉摔坏,逞凶兆(撒上五3~5)。 (二)有神同在的以色列,可以不惊惶,不害怕(10节)。 【赛四十一24】「看哪,你们属乎虚无,你们的作为也属乎虚空。那选择你们的是可憎恶的。」 〔吕振中译〕「看哪,你们简直是无有,你们的作为乃是虚无;那选择你们的是“可厌恶”。」 〔原文字义〕「虚无」不存在、没有、无有;「虚空」空虚、无用;「作为」工作;「选择」拣选、挑选;「可憎恶」憎恶。 〔文意注解〕「你们属乎虚无……那选择你们的是可憎恶的」除开公案审理已做结论,这里突出宗教的核心问题在于「选择」。「那选择你们的」就是那些选择偶像假神的「是可憎恶的」。神要亲自审判报应他们。 24节,宣判结果,假神虚无,其作为虚空,选择拜假神是可憎恶的。 〔话中之光〕(一)偶像和拜偶像者从神得到了自我辩护的机会,却在庭审中沉默。立刻判决:(1)偶像「属乎虚无」;(2)其作为「也属乎虚空」; (3)「那选择你们」来拜「是可憎恶的」。 (二)「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宗教信仰是选择和决定。以赛亚指证拜假神是可憎恶的。严禁随外邦拜偶像(24节;书廿五15;徒十五29)。 【赛四十一25】「“我从北方兴起一人,他是求告我名的,从日出之地而来。他必临到掌权的,好像临到灰泥,仿佛窑匠踹泥一样。」 〔吕振中译〕「我激动一个人从北方而起,他就来,从日出之地而来,他就呼求我的名;他必践踏〔传统:来〕掌权者像踏泥土,像窑匠踹淤泥一样。」 〔原文字义〕「求告」喊叫、召集、称呼、朗读;「日出之地」日出的方向、东方;「求告」喊叫、召集、称呼、朗读;「名」名字;「来」进入、临到、发生;「灰泥」陶土、黏土、泥土堆;「好像」仿佛/像;「窑匠」塑造;「踹」踩踏;「泥」黏土。 〔文意注解〕「我」耶和华神;「从北方兴起一人」指居鲁士(古列),首位玛代波斯国王。「北方」从犹大地处巴勒斯坦,玛代波斯帝国在其东北方,「日出之地」。 「求告我名」意味着:提到神的名。波斯王居鲁士,被神兴起来,完成神的计划。他必践踏「掌权的」好像「窑匠踹泥一样」。这位波斯王曾以神的名义说话:神已将万国赐他,在耶路撒冷建殿(拉一2~4)。 25~29节,神要从北方兴起一人。 25节,神从北方兴起一人,求告祂名成就计划。 〔话中之光〕(一)假神失语无法应战。神的行动是再次判决。真神来彰显祂是历史的主,宣召外邦君王成就计划。神介入历史再审判拜偶像者(10节;23~24节)。 (二)先知以赛亚得默示预言居鲁士即赛鲁士古列于160年后成为霸主,从「日出之地」东方来,从「北方」攻击列国(25节)。 (三)「求告我名的」不表示居鲁士像神儿女般敬奉耶和华,以耶和华为自己的神。犹大历史学家记载,他从巴比伦宰相但以理读到《以赛亚书》。以赛亚160年前预言他成为世界霸主,震惊求告称神的名,他使被掳的以色列人带巴比伦王抢去的圣殿器皿归回耶路撒冷圣殿(拉一7~11)。虽不知是否有但以理规劝,至少可断言受但以理祈祷影响。虽他不知神释放被掳余民归回故土的时间表,却因战竞敬畏神,做了神谕应验的器皿。神必能差派使用异教徒外邦君王做神的仆役。 【赛四十一26】「谁从起初指明这事,使我们知道呢?谁从先前说明,使我们说他不错呢?谁也没有指明,谁也没有说明,谁也没有听见你们的话。」 〔吕振中译〕「谁从起初宣告,使我们知道呢?谁从先前说明,使我们说「对!」呢?阿,谁也没有宣告,阿,谁也没有说给人听,阿,谁也没有听见你们的宣言呀!」 〔原文直译〕「谁从起初指明这事,使我们知道呢?谁从先前说明,使我们说他不错呢?实在谁也没有指明,实在谁也没有说明,实在谁也没有听见你们的话。」 〔原文字义〕「起初」头、起头、山顶、领袖;「指明」告诉、宣布、声明、通知;「知道」认识、辨别、经历,使知道、宣告;「先前」面、脸面,在…之前(加介系词);「说明」说、回答、承诺、吩咐;「不错」对、公义的、义人(作名词);「没有」不存在;「指明」告诉、宣布、声明、通知;「听见」听、听从,说明、使…听;「话」言语。 〔文意注解〕「谁从起初指明这事」,「谁从先前说明」真神要求假神回答,谁预言居鲁士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假神和拜假神者,「谁也没有指明,谁也没有说明,谁也没有听见」假神的话。「这事」指上节耶和华神「从北方兴起一人」玛代波斯王居鲁士。三次以赛亚的预言,都用了特别修辞法(23,26节) 书写先知以赛亚的修辞特点:重复使用副词或语气助词或连接词(》ap 「的确」、「也」、「的确也」(四十24有3次,中文和合本译为「刚才」);「事实上」(23节1次)、「实在」本节有3次之多;表明引入观察的归纳或小结。再述其频繁出现于四十章24节到四十八章15节有25次。而本书卷其它处共有5次(廿六8,9,11;卅三2;卅五2)。此语助词出现较多的有:诗篇(23次)、约伯记(20次)、箴言(9次)、利未记(9次)。另外42次分散于旧约其它书卷。唯有以赛亚同一节经文中多次使用此词(26节;四十24)。 26节,真神质问假神,谁预告从北方兴起一人。 〔话中之光〕(一)以赛亚却是向耶路撒冷发出神谕,提前160年预告。本节论点正确无疑,因为偶像和拜偶像者并无能力作出前瞻性预言(2节,25节;四十四28;四十五1)。 (二)本章最有力地举证偶像假神的虚伪。与之成鲜明对比万军之神直接宣告祂已经做了:「谁行做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4节)。 (三)真神挑战假神来声明,指示「将来必遇的事」,说明「先前的是什么事」,指示「事的结局」,「将来的事指示我们」。令其行动,显出超自然、干预历史「或降福或降祸」,使人惊奇害怕(22~23节)。 (四)辩论有定论并宣判假神是假的,虚无且虚空。因为假神静默失语「谁也没有指明,谁也没有说明,谁也没有听见你们的话」(26节)。 【赛四十一27】「 我首先对锡安说:看哪,我要将一位报好信息的赐给耶路撒冷。」 〔吕振中译〕「我首先对锡安说:“看哪,这些事!”我又派出一个报好消息者耶路撒冷。」 〔原文字义〕「首先」先前的、首先的;「报好信息的」报好信息的人;「赐给」赐、给 〔文意注解〕「首先对锡安」说:「看哪,我要将一位报好信息的赐给耶路撒冷」。「报好信息的」正是被神选召差派的先知以赛亚自己(六8~11;四十9)。神首先出面告诉锡安,祂呼召差派了仆人去报好信息。「锡安」原指耶路撒冷东南的山丘,后来圣殿建在其上,就代表「耶路撒冷」。 27节,神已赐耶路撒冷,一位报好信传佳音的人。 〔话中之光〕(一)首先的,就是神,祂是创始成终者。耶和华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4节;四十四6;四十八12)。 (二)救恩出于耶和华神。神的仆人报好信息。以赛亚写了4首仆人之歌(四十二1~9;四十九1~7;五十4~11;五十二13~五十三12)。 (三)神所拣选的仆人是神的见证。既然如此就信服神,又明白真神就是耶和华,在祂以前没有真神,在祂以后也必没有(四十三10)。 【赛四十一28】「 我看的时候并没有人,我问的时候,他们中间也没有谋士可以回答一句。」 〔吕振中译〕「但我看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呀!他们中间也没有谋士、可以回答一句的。」 〔原文字义〕「看」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没有」不存在;「人」各人、男人、丈夫;「问」调查、乞讨,应允所求;「谋士」咨询、定意、劝告;「回答」回复、回报、报告;「一句」话语。 〔文意注解〕「并没有人」除神以外,无人晓得上述的预言,只有神是全知、全智、全能者。「我看」、「我问」,但是「他们中间也没有谋士可以回答一句」。 偶像神明和它们的制作者、膜拜者不曾预言此事,也不曾作出任何行动。唯一能说明历史方向,和介入历史事物的唯有神自己。耶路撒冷的神是救恩的唯一来源。这主题在此首次出现,以下还要重复多次(27节;四十三12;五十2;五十九16;六十三3)。 28节,没人预知未来,没有谋士能回答。 〔话中之光〕(一)这节回应了13节的断言。唯独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能。因「你的神必搀扶你的右手,对你说:不要害怕!我必帮助你」(13节)。 (二)隐秘事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神的,唯明显的事属于我们世人,好叫我们遵行神的一切话(申廿九29)。 (三)当自守,远避偶像。信主的人当躲避算命、观兆、占卜、风水等一类迷信假神亵渎真神的事(约壹五21)。 【赛四十一29】「看哪,他们和他们的工作都是虚空,且是虚无。他们所铸的偶像都是风,都是虚的。”」 〔吕振中译〕「看哪,他们都是无有,他们的所作都是虚无;他们的铸像都是风、都是虚空。」 〔原文字义〕「工作」作为;「都」所有、全部、整个、各;「虚空」邪恶、罪孽、患难、悲伤、偶像;「虚无」尽头、终止、结束、仅仅;「铸」铸造的偶像、奠祭;「风」心、灵、气息;「虚」虚空。 〔文意注解〕「看哪」引起注意,宣告结论:「他们和他们的工作都是虚空,且是虚无」;「所铸的偶像都是风,都是虚的」。 小结,本章论.历史和未来两个主题(1)1~7节,真神决定历史的轨迹,兴起仆人成就其计划(2)8~29节,假神无从指示将来,对世界结局一无所知。 29节,偶像和拜偶像者所作的是虚空;所讲的是风。 〔话中之光〕(一)本节的言语像“盖棺定论”的短诗,像有节奏的钉锤钉牢棺木。偶像及其所作「都是虚空,且是虚无”。所铸的偶像「都是风,都是虚的」(29节)。 (三)任何被造神明偶像都不能代表神,不可膜拜。外邦列国及世人拜偶像,非但愚昧荒谬,而且可憎恶(6~7节;四十18~20;四十四12~20)。 三、灵训要义 【耶和华神掌管历史】 一、众海岛静默近前--当肃静聆听,神宣召列国候审辩论(1节;诗四十六10) 二、众民束腰要得力--无力抵挡神,万民争闹谋算虚妄事(1节;诗二1~3) 三、从东方兴起一人--行神的计划,凭公义召他来管列国(2节;四十四~四十五) 四、追敌走未行的路--神赐他能力,他征服迅速如行坦途(3节;四十五1,13) 五、谁行作成就这事--祂掌管历史,是神从起初宣召历代(4节;申卅二39) 六、耶和华是首先的--祂创世成终,真神也与末后的同在(4节;启廿二13) 【神兴起弥赛亚作王】 一、东方兴起公义的日头――东方就是日出之地(2节;玛四2;加四4) 二、凭公义召祂来到脚前――道成肉身经过试探(2节;约一17;来四 15 ) 三、祂的刀待君王如灰尘――施行审判断定是非(2节;弥四3) 四、祂的弓待列国如禾秸――击打列国如风前糠(2节;诗二9;四十六9) 五、祂追逐他们未走的道――十架代罪坦然前行(3节;腓二6〜8) 六、列国交给祂管辖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2节;诗八十九27;但七14;腓二9~11) 【列国同谋不受管辖】 一、海岛害怕地极都战兢――行恶对抗见神害怕被灭除(5节;申十三5;结廿六18) 二、各人帮邻舍彼此壮胆――连手制作偶像抵抗耶和华(6~7节;创十一4) 三、木匠帮银匠抛光打砧――焊牢钉稳偶像免它立不住(6~7节;四十19~20) 四、列国同谋抵挡神管辖――神用铁杖击打同谋都落空(5~7节;诗二1~4) 五、外邦遍地拜偶像无用――自守远避偶像抛弃污秽物(约壹五21;撒上五3~5) 【神拣选仆人以色列】 一、惟以色列神的仆人――神拣选雅各,祂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8节) 二、我从地极所领来的――地角所召来,神仆人被拣选并不离弃(9节) 三、仆人雅各不要惧怕――以色列不要惊惶――要认识自己的神(14,16,20节) 四、神主动选择祂仆人――设立永约的圣爱――是以色列的圣者(14,16,20节) 五、蒙神眷爱而被拣选――甘心信靠顺服神――行神旨意的仆人(申四37;七7~8;彼前二9~10) 【神同在扶持仆人】 一、神与你同在――不要害怕(10节) 二、神是你的神――不要惊惶(10节) 三、神必坚固你――必帮助你(10节) 四、神公义的右手――必扶持你(10节) 五、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抵挡(罗八31) 【神应许伸冤保证帮助】 一、凡向你发怒的――必都抱愧蒙羞逃跑(11节;四十五24) 二、凡与你相争的――必如无有并要灭亡(11节;耶二3) 三、凡与你争竞的――要找他们也找不着(12节;诗卅七35〜36) 四、凡与你争战的――必如无有成为虚无(12节;出廿三22) 五、我耶和华是你的神――必搀扶你的右手(13节;诗七十三23) 六、神对你说不要害怕――我必帮助你以色列(13节;申卅一6) 七、你这虫雅各以色列人――不要害怕我必帮你(14节;诗廿二6) 八、你的救赎主是以色列的圣者(14节) 九、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六十16) 【神复兴以色列夸胜】 一、你这虫雅各你们以色列人――不要害怕,神必帮助你(14节;诗廿二6) 二、你救赎主是以色列的圣者――公义的神,再没有别神(14节;四十五22) 三、你成有快齿打粮的新器具――打碎山岭,冈陵如糠秕(15节;伯十九25) 四、你为以色列的圣者来夸胜――吹散众敌,以神为喜乐(16节;诗一4;太三12) 【卑微困苦人求告神】 一、干渴困乏人要求告神,祂等候赐福求告祂的人――赐全新地位不离弃(17节) 二、在净光的高处开江河,谷中开泉源干地变泉涌――新出埃及得生命水(18节) 三、领会抒情诗寓义非常,远超眼前所见的七种树――新伊甸园主恩丰满(18~19节) 四、灵眼获得透视力得见,丰盛荣美超然的造物主――获赐新心浇灌新灵(18~19节) 五、这是耶和华的手所作,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认识至圣者救赎主(20节) 六、要看见知道思想明白,单单听从顺服独一的主――专爱恩主何等有福(20节;申六1~4) 【偶像虚无拜偶像可憎】 一、真神讲论将来挑战假神――明令偶像呈上案件,庭审辨论确实理由(21节) 二、真神能说将来必遇之事――先前事假神无所知,无法论世界的结局(22节) 三、真神能说讲明后来的事――假神无力降福降祸,同来观看毫无惊奇(23节) 四、宣判假神虚无作为虚空――选择拜假神可憎恶,禁戒随外邦拜偶像(24节;徒十五29) 【神将兴起一人】 一、真神讲将来预告,将兴起一人――挑战假神从不能预告未来(25节) 二、古列将求告神名,从北方东方――必临到列国彷佛窑匠踹泥(25节;拉一2) 三、有谁能起初指明,这事使人知――没人指明没人说没人听到(26节) 四、神首先对锡安说,看哪我要将――报好信那位赐给耶路撒冷(27节) 五、神察看时并没人,祂问的时候――也没有谋士可以回答一句(28节) 六、偶像及拜偶像者,所作是虚空――铸偶像是虚是风全属虚无(29节)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赛亚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