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三十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祸哉倚靠埃及】 一、埃及有祸无益(1~14节) 1.祸哉去靠埃及(1~7节) 2.见证悖逆说谎(8~14节) 二、不必倚靠埃及(15~18节) 1.令悔改归神竟自不肯(15节) 2. 靠神以少胜多靠己溃败(16~17节) 3.凡等候神的人便为有福 (18节) 三、犹大的福份(19~24节) 四、神亲征击打亚述(27~33节) 贰、逐节详解 【赛三十1】「耶和华说:“祸哉!这悖逆的儿女。他们同谋,却不由于我,结盟,却不由于我的灵,以致罪上加罪;」 〔吕振中译〕「永恒主发神谕说:『有祸阿,这些悖逆的儿女!设下计谋,却不由于我!奠酒结盟,却不由于我的灵,以致罪上加罪!」 〔原文字义〕「儿子」孙子、后裔、成员;「悖逆」背逆、背叛;「同谋」谋略、咨商、劝告;「结盟」倒出为立约而用的奠酒、浇灌、膏立;「灵」风、心、气息;「罪」赎罪祭、除罪、罪罚;「罪上加罪」一罪又抓住一罪。 〔文意注解〕「祸哉」这种人有祸了。「不由于我,结盟,却不由于我的灵」因为他们明知神会反对他们同谋(卅10~11;王上廿二8)。 「罪上加罪」三重罪:(1)亚哈斯与亚述联盟,将亚述带入迦南美地是罪;(2)如今与亚述结盟罪,加上与埃及结盟罪。神曾说,不要百姓回埃及去(出十三17);(3)悖逆神向神隐瞒,私下同谋,不求问神、不由神的灵引导,罪上更加罪。 本章,将第廿八~廿九章一般性谴责,具体到与埃及结盟有祸了。 1~7节,以赛亚嘲讽他们妄想从埃及得帮助。 1节,悖逆的儿女罪上加罪,背叛神与埃及结盟,加上同谋向神隐瞒。 〔话中之光〕(一) 神将儿女养大,儿女竟然背叛神。官长居心悖逆,与盗贼为伍,喜爱贿赂谋私;不为孤寡申冤(一2,23)。 (二)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人有祸了!因为他们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廿九15;卅9;耶十七5) (三)神以大能的手指教先知:不可行这百姓所行的道。指示先知:这百姓说同谋背叛,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八11~12)。 (四)神论到犹大余民说:不要进埃及去!你们要确实地知道,我今日警教你们了(四十二19)。 (五)埃及毫无所用、不成为可倚靠的。以色列家看埃及人时,便思念自己的罪孽,知道耶和华才是他们的救主(结廿九16)。 【赛三十2】「起身下埃及去,并没有求问我。要靠法老的力量加添自己的力量,并投在埃及的荫下。」 〔吕振中译〕「他们起身下埃及去,并没有求问我的许可〔同词:口〕,就要在法老的保护〔原文:逃难所〕下去逃难,在埃及的荫庇下去躲避!求问 〔原文字义〕「起身」走、去;「下」 降临、下去、坠落;「求问」问、求;「靠」投靠、寻求庇护;「力量」保护、保障、避难所;「荫」阴凉处。 〔文意注解〕希西家执政时,埃及第廿五王朝努比亚与法老沙巴卡,想联合叙利亚—巴勒斯坦各族结盟反亚述。主前701年西拿基立进攻,曾远达埃及边境一百哩伊利提基(Eltekeh)。约西亚时,法老森美忒库一世,则趁亚述巴尼帕执政末期国力衰弱,与其分庭抗礼(主前627年死)。曾想扩张埃及势力,因巴比伦崛起受挫。 〔话中之光〕(一) 与埃及结盟是神所禁止的(出十三17;申十七16)。 (二)以色列百姓是悖逆的儿女(一2~4,20,23)。 (三)只要神的意思,不要我的。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为我们立下甘心顺服的榜样(可十四36)。 (四)深信神的完全美善。神是光,毫无黑暗阴影。神在凡事上都有美意。陶器不会比陶匠更知道、更聪明、更有权柄(廿九16;约壹一5)。 (五)神的话出于祂的口,借着圣灵明明地对我们的心说话,并不用谜语(民十二8)。 (六)人赖以生存并不单靠食物,乃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八3;太四4)。 【赛三十3】「所以,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荫下,要为你们的惭愧。」 〔吕振中译〕「故此法老的保护〔原文:逃难所〕必变为你们的惭愧,躲避于埃及的荫庇下必成为你们的耻辱。」 〔原文直译〕「法老的保护,却成为你们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荫下,反使得你们惭愧。」 〔原文字义〕「作」是、成为、临到;「力量」庇护、保障、避难所;「荫」阴凉处。 〔文意注解〕「力量……投……荫下」极具讽刺意味,因圣经充满这些字眼。这里显出犹大百姓背逆本性。神的百姓竟与宿敌结盟,等于断绝与神亲密关系,不再倚靠神不爱神,不再投在全能者的荫下,反去投靠极其渺小的人即法老的荫下。耶稣说得明白: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太六24)。 3~5节,埃及毫无用处,必让他们蒙羞。 3节,法老无力不遮荫,投向法老必惭愧。 〔话中之光〕(一) 激发信心的诗篇多处提到:投靠避难所耶和华(诗十四6;四十六1;五十七1;六十二7~8;七十一7;九十一2,9;九十四22;一百零四18;一百四十二5)。 (二)患难中吟诵的诗篇,多处提到「荫下」(诗十七8;卅六7;五十七1;六十三8;一百廿一5)。 (三)值得指出本书卷中,提到「荫下」的经文(四6;廿五4;廿八15,17)。 (四)「避难所」常出现在诗篇及其它书卷中。每当读到避难所一词,倍感亲切安慰,值得回味(十31;耶四6;六1;诗卅一2;卅七39;五十二7;六十7)。 【赛三十4】「他们的首领已在琐安,他们的使臣到了哈内斯。」 〔吕振中译〕「因为他们的首领虽已在琐安,他的使者虽抵达了哈内斯,」 〔原文字义〕「首领」领袖、长官、王子;「琐安」启程处、出发地;「哈内斯」恩典消失。 〔文意注解〕「琐安」尼罗河三角洲的塔尼斯,昔日首都;「哈内斯」埃及的地区首府。犹大王希西家差使臣到此二城,与埃及首领同谋结盟反亚述。 4节,犹大使臣已到埃及,合谋结盟。 〔话中之光〕(一) 埃及必成为投靠他的人的羞辱,使他们惭愧(5节)。 【赛三十5】「他们必因那不利于他们的民蒙羞。那民并非帮助,也非利益,只作羞耻凌辱。”」 〔吕振中译〕「但他们都必因无益的族民而惭愧;那族民带来的并不是帮助,也不是益处,只是惭愧与羞辱而已。』」 〔原文字义〕「民」百姓、人民、军兵、国家;「非利益」不利。 〔文意注解〕5节,埃及毫无帮助,只作羞辱。 〔话中之光〕(一)以赛亚明明地警告:埃及不利于犹大,并不能帮助,只能带来耻辱。领袖愚昧至极,执迷不悟(十3;卅7)。 【赛三十6】「论南方牲畜的默示:他们把财物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经过艰难困苦之地,就是公狮、母狮、蝮蛇、火焰的飞龙之地,往那不利于他们的民那里去。」 〔吕振中译〕「他们用南地的牲畜驮〔传统:神托〕财物,经过艰难困苦之地,有公狮、母狮、蝮蛇、和能飞的火蛇之地,把资财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到无益的族民那里去。」 〔原文字义〕「南方」南地、 专有名词:尼格夫;「地」邦国、疆界;「困苦」患难;「驴驹」公驴;「肉鞍」驼峰;「火焰的飞龙」原文撒拉弗、火蛇。 〔文意注解〕「南方牲畜」有关迦南地南部动物,指驮着财物往南方求援的驴驹、骆驼。「艰难困苦之地……火焰的飞龙之地」迦南地南部荒漠旷野,野兽出没,毒蛇、狮子、豹子残骸遗留,十分可怖。贯穿南地沿海大道并不难走,乃因亚述西拿基立已南下切断大路。这些载满珍宝的骆驼商队,挣扎着行进在狮豹毒蛇的荒蛮旷野,竟为不惜一切代价下埃及,换取“无能巨龙怪兽”的帮助!这是以赛亚典型嘲讽笔法(三18~四1;五1~7;十四3~12;廿1~6)。 6~7节,预言犹大背道,结盟昔日霸主埃及所费代价,不过是徒劳。 6节,犹大使臣被迫历尽险阻,付出沉重代价求助于埃及。 〔话中之光〕(一) 犹大竟然为投靠埃及,重新回头走祖先曾走过的险境,真是莫大讽刺,尤其提到火蛇,莫非预警求助于埃及的严重危险和有害无益(7节;民廿一6;申八15)。 【赛三十7】「埃及的帮助是徒然无益的,所以我称他为坐而不动的拉哈伯。」 〔吕振中译〕「因为埃及的帮助是徒然而空洞的;故此我称牠为“坐而不动〔或译:被制服〕的拉哈伯”。」 〔原文字义〕「徒然无益」蒸气、气息、空虚、虚无;「称呼」喊叫、召集、求告、朗读;「坐而不动」静止不动、停止、被制服。 〔文意注解〕「埃及的帮助是徒然无益的」从上文得出必然结论,很有冲击力。为了唤醒自卑的犹大百姓,认识埃及古代文化曾经辉煌,现在却毫无能力了。「拉哈伯」神话中巨龙怪兽,只是坐而不动,被神制伏后,无能为力。 7节,求助埃及,徒劳无益。比喻埃及无用的古老巨龙怪兽,被称为「坐而不动的拉哈伯」 〔话中之光〕(一) 埃及像神秘海怪「拉哈伯」Rahab,骄傲轻慢蠢动之意,埃及国别名。曾坐在尼罗河无事可干,早被神兴起的大能膀臂砍碎(卅7;五十一9;诗八十七4;八十九10)。 (二)竟然花费重金贿买官员,求助于老而无用的埃及来救犹大。看哪耶和华的膀臂兴起,亚述一夜溃败。像古时一样。砍碎拉哈伯埃及的别名、刺透海怪的,正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五十一9;伯九13;廿六12;诗八十七4;八十九10)。 【赛三十8】「现今你去,在他们面前将这话刻在版上、写在书上,以便传留后世,直到永永远远。」 〔吕振中译〕「如今你去,在他们面前将这话写在版上,记在书上,以便传留后日,做证据到永远〔传统:到永远〕。」 〔原文字义〕「传留」继续存在;「后世」后面的、末后的。 〔文意注解〕「8~11节,神命以赛亚将这话刻在版上,写在书上,传留后世见证他们的不是。 〔话中之光〕(一)神对先知摩西、以赛亚、耶利米都如此说:现在你要写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传给他们,使这歌见证他们的不是(八1;卅8;卅四16;申卅一19;耶卅2)。 【赛三十9】「因为他们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的儿女。」 〔吕振中译〕「因为他们是悖逆的人民、不忠实的儿女,不肯听从永恒主指教的儿女。」 〔原文字义〕「百姓」人民、军兵、国家;「儿女」儿子、孙子、后裔、成员;「说谎」欺骗;「不肯」不愿意;「听从」听,说明、使…听;「训诲」教导、律法。 〔文意注解〕「悖逆的百姓」古近东的语境中,这是严责的表述。「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更是难以在译文中确切表达。与其说他们撒谎,不如说他们本身就是谎言。直接说,他们不忠于神的教诲,即:敬畏恭谦信靠顺服。让神失望的儿女。这是很重的话。 9~11节,以赛亚重申,这样见证犹大的不是,很有必要。 9节,严责犹大不忠、悖逆、说谎,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 〔话中之光〕(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记录,大都记录成功和胜利。若要知道逆境历史,多从旁证考察,并非来自本族文献。希伯来人意识到,他们的创造者真实存在,是超越一切的神。神默示先知指证他们的罪。 (二)写作先知以赛亚抗衡贵族政治。从乌西亚王到玛拿西时期,被害殉道。他书写传讲神谕。今时的以赛亚书,对照死海古卷,抄写误差甚微,证明神保存本书卷的超自然能力,以赛亚传弥赛亚福音,在希伯来民族至终得胜。 (三)真正的神儿女爱听神口里所出的话。以赛亚书大量记录宫廷场景言行,以赛亚当面抨击贵族政治精英:运用人的智慧,推行人的计划,要百姓听人的吩咐。 (四)耶稣说:「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他们轻忽圣灵指教,不肯分辨抵挡不洁的灵,陷入徒有外表、情绪张扬、诉诸肉体感官的宗教徒,摀着耳朵不肯听神训诲(9~12节;太十五9)。 (五)耶稣指教我们当听,也当领悟明白。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一个人种甚么,就收甚么,(太十五10;加六7)。 【赛三十10】「他们对先见说:“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 〔吕振中译〕「他们对先见们说:『不要见异象哦』;对见异象的人说:『不要向我们传讲对的异象哦;只要向我们说圆滑的话,传讲虚幻的异象好啦;」 〔原文直译〕「他们对先见说:“不要再看(异象)了”,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真确的事,要向我们说好听的话,谈虚幻的事。」 〔原文字义〕「说」回答、承诺、吩咐;「望见」看见、看顾、察觉;「预言」看见;「正直」真的、真确;「讲」讲论、说、指挥;「柔和」好听、平滑、部分;「虚幻」欺骗。 〔文意注解〕「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指陷媚百姓,报虚假预言。这里并非引用百姓原话,而是显露「他们向耶和华深藏谋略,又暗中行事,说:谁看见、谁知道我们呢?」(廿九15)代表百姓真实感受:没人愿受谴责,没人愿受挑战、愿付出很大代价行难事。就如人爱听好话,照人的吩咐或随己意,走大路、进宽门。从未想自己是不洁的。不仔细揣摩:哪有明光照进陈年谷仓,不见蜘蛛网、粪土飞扬、处处污垢呢! 10节,责备犹大不要听真确严厉的话,不要听先知提以色列圣者真神的名。 〔话中之光〕(一)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都到处碰壁,因先知信息的严厉性,遇到普遍拒绝、捏造坏话的诽谤攻击,及羞辱。但是他们忠于职守,委身真神而放弃身份地位,忍受冤屈的苦楚。 (二)一般先知们都乐意说柔和体贴百姓的话,讨好听众而受普遍欢迎,享有特权、彼此受尊荣(王上廿二8;耶六14;十四13~16;廿9~10;廿八8~9;结十三10~12;何九7~9;摩二12;七12,16;弥二6~11;三5,11)。 (三)神严厉指责以色列人藐视神,不要先知说预言,轻忽从神的警戒,竟要先知只说中听的假话、假造预言、假传神谕(五20;王上廿二8,13;耶六14;十一21;七25~26;廿三26;摩二6,12)。 【赛三十11】「你们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 〔吕振中译〕「离弃这条路吧!离开这路径、转走一边吧!别在我们面前再提以色列之圣者了!』」 〔原文直译〕「你们要离开这条道路,离开这条路径,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原文字义〕「离开」转离;「道路」行为、方向、方法;「不要……再」停止、休息。 〔文意注解〕「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以赛亚坚称,他们要先知修改神谕,要先知引导他们偏离正道走岔路。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的人,故意不听先知从神来的异像,所传关于犹大耶路撒冷救恩的信息。 11节,百姓拒绝听先知要他们走正道的话,也不要先知提到神的名字。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蒙召所传信息,使他们更加顽梗刚硬,完全耳聋眼瞎,因为他们听了却不要明白,看见却不要晓得。唯恐明白过来得医治(六9~10)。 (二)犹大官民决定照他们自己的主意行动,就不要听先知的话,说: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三)他们眼瞎看不见神的荣美,神的超越性,无法瞥见先知竭力表达所传讲的异象。只希望听假先知说柔和话,只接受安慰和平安的话(10~11节;耶六14;十四13~16)。 (四)因为神的圣洁和荣光,必要他们悔改更新,转向神,归回正道(15节)。 【赛三十12】「所以,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为你们藐视这训诲的话,倚赖欺压和乖僻,以此为可靠的;」 〔吕振中译〕「因此以色列之圣者这么说:『你们弃绝了这话语,而倚赖欺压和乖僻,走依靠它,」 〔原文字义〕「圣的」神圣的,作名词解,指「圣者」;「说」回答、承诺、吩咐;「藐视」拒绝、厌弃、撤回;「话」话语、事情;「乖僻」走弯曲路、走错路、偏离。 〔文意注解〕「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这话充满大量讽刺意味。根据9~11节,他们不想再听以色列圣者的话。「这训诲的话」原文「这话」,他们藐视神的话。「倚赖欺压和乖僻」或指道德败坏,更指向埃及求助,同谋向神隐藏行事乖僻。 12~14节,讽刺领袖愚昧,不肯听以色列圣者的话,一意孤行后果严重。 12节,谴责犹大领导,依赖高压和欺骗为行事方式。 〔话中之光〕(一) 这正是以色列圣者,耶和华神对他们说的话,他们的刚硬顽梗使自己耳聋眼瞎,「藐视这训诲的话,倚赖欺压和乖僻」继续犯罪,偏行邪道。 (二)先知以赛亚只有继续宣讲所听所见的默示,警告他们一意孤行的后果积累罪孽太沉重,终将显出聚集的份量,必将打碎瓦器、压倒高墙(下节)。 【赛三十13】「故此,这罪孽在你们身上,好像将要破裂凸出来的高墙,顷刻之间忽然坍塌。」 〔吕振中译〕「那么这罪罚对于你们就必像有裂缝、凸出来、行将倒塌的高墙;其崩垮〔同词:毁坏〕准会在顷刻间突然临到的。」 〔原文字义〕「破裂凸出来」胀破、裂缝凸起;「顷刻之间」突然地;「坍塌」破裂、毁坏。 〔文意注解〕「这罪孽」与上节「这话」即「这训诲的话」相对应。罪孽与罪责后果,难以区分,或是密不可分。 13~14节,高墙坍塌的意象。古近东普遍使用泥砖筑墙。墙塌事件常有发生。埃及古墓绘画可见制砖程序:将泥土、水、草混合,放进木模框架做成砖块。经风吹雨打,并不坚固。砖块若只晒干,没放在窑里烧过,墙太高过重,先有缝隙或突起,渐渐松懈,某日会轰然倒塌。主前1754年古巴比伦的汉摩拉比法典,用严刑峻法防范不良施工,惩治不法包商工程,力图增加砖墙寿命(出五7~8;九10)。 13节,引向显明罪孽沉重的比喻:高墙坍塌和瓦器破碎。二者深刻表明了祸事来临的突发性和整体毁坏。 〔话中之光〕(一)若不留心神的话,甚至拒绝受教于救主,就必然与神疏离,生命线断裂。若不及时纠正,难免祸患临头:墙塌、瓦碎。 【赛三十14】「要被打碎,好像把窑匠的瓦器打碎,毫不顾惜,甚至碎块中找不到一片可用以从炉内取火、从池中舀水。”」 〔吕振中译〕「主必毁坏它,像窑匠的瓦器之被毁坏,砸到碎碎,毫不顾惜,甚至碎块中也找不到一片瓦,可以用来从烧炭中去取火,从沼池中去舀水的。』」 〔原文字义〕「打碎」拆毁、折断,遭破坏、被折断;「窑匠」制造, 分词在此作名词「窑匠」;「顾惜」怜悯。 〔文意注解〕「要被打碎」原文是「要被打碎、彻底打碎」。「窑匠的瓦器打碎,毫不顾惜」比喻神的审判突然临到,决定毁坏,完全彻底,不留片甲。 14节,警告神百姓要及时悔改,一旦审判临到,就如瓦碎,无一存留。 〔话中之光〕(一) 高墙坍塌,从第一道裂缝开始;瓦器破碎只在撞击石头之瞬间。高墙壮观,瓦器完好。但不意味着墙塌瓦碎不发生。所见仅是审判尚未临到。 (二)耶稣和使徒同样发出类似警戒,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廿四36~44;可十三32~37;彼后三3~10)。 (三)防范于未然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谦卑受教。进入内室敬畏聆听神无谬误的话,定睛基督,揣摩祂钉十架的代价及复活大能,对我们行事为人的深刻警示。 【赛三十15】「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 〔吕振中译〕「因为主永恒主以色列之圣者这么说:『你们之得救、在乎归回与安静;你们之得力、在于宁静与信靠。』你们径自不肯;」 〔原文字义〕「如此」这样;「说」回答、承诺、吩咐;「归回」撤回、转向;「不肯」不愿意。 〔文意注解〕「因为」原文以此表明下文三节与前文的因果关系。「归回」指悔改,转向顺从神,不与埃及联盟反亚述。 犹大领袖自大虚荣,不肯悔改,执意要靠己,求靠埃及马兵,顽梗背逆带来灾祸。令人惊讶的是,守约施慈爱的神,竟恒久忍耐,必要等犹大悔改,能够领受明白,祂才能施恩拯救。强烈对比,神要他们安静等候、他们却自己盲目行动。假先知迎合百姓心理,抵挡神,抵挡神默示的先知信息。 15~18节,犹大官民不肯仰赖神拯救,执意孤行,招致败亡。 15节,得救在乎悔改,归回神得安息。他们竟自不肯! 〔话中之光〕(一) 「归回」是撤回既定方针、悔改转向,不靠自己,转而仰望等候神拯救(15节;诗四十六10)。 (二)犹大领袖愚昧不肯回头归向神,不肯倚靠神,指望靠埃及战车马兵,神不喜悦(16节;卅一3;诗一百四十七10)。 (三)本节解谜:审判为何突然临到?因希伯来人宁可骑马急驰逃走,也不愿进入内室安然等候在神的眷顾中(16节)。 (四)神曾对他们说:「你们要使疲乏人得安息,这样才得安息,才得舒畅。」他们却不肯听(廿八12)。 (五)耶稣曾对耶路撒冷说,他们可以像小鸡藏在祂翅膀荫下,他们却不肯(太廿三37)。 (六)神要人放弃倚靠自己:「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神要摩西叫以色列人转回,安营海边,看神淹灭埃及追兵,大得荣耀。以赛亚三次用兆头传神谕,劝亚哈斯可倚靠神得拯救,他竟刚愎不听(七3~9;出十四13;诗四十六10)。 (七)假先知不停鼓动人赶快行动,快去埃及求帮助。真先知:要人保持安静,安息在神的怀里。 【赛三十16】「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 〔吕振中译〕「你们却说:『不!我们要骑马奔跑;』故此你们真地要逃跑;你们又说:『我们要骑迅速轻快的』;故此追赶你们的也必迅速轻快。」 〔原文字义〕「说、回答、承诺、吩咐;「奔走」奔跑;「追赶」 分词在此作名词「追赶者」。 〔文意注解〕以赛亚在每行诗中,用双关语及半谐音,都将含义反转:第一行意思是:“我们要取得马匹,好在必要时逃跑。”他回应说:“那么,你们确实要逃跑。”第二行意思是:“我们要骑飞快的马。”他回应说:“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要点是:当我们靠自己逃离险境,必预见有比我们更快的追上来。犹大人迷上埃及的马兵战车,就像世界大战各国痴迷军事武器,与古时一样,武器不能拯救。 16节,犹大领袖虚荣,宁可自己骑马奔走。 〔话中之光〕(一) 耶和华神愿意拯救,他们却拒绝神,选择马匹,选择快马,还有比他们更快的马。 (二)他们的虚荣愚昧导致屡次失败,以色列人曾禁止战争中使用马匹。可是这一禁令又被所罗门首先破坏(申十七16;书十一6,9;撒下八4;王上十28~29;王下十八24)。 (三)神不喜悦马的力大、人的腿快。神喜悦敬畏祂,仰望祂慈爱的人(诗一百四十七10)。 【赛三十17】「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们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顶的旗杆,冈上的大旗。」 〔吕振中译〕「一人叱喝,千人就发颤〔传统:一〕,五人叱喝,你们就逃跑,以致你们剩下的就像山顶上的旗杆,冈陵上的旌旗。」 〔原文字义〕「叱喝」指责、责备;「若」如果、或是、不是;「剩下」剩余;「山顶」头、起头、领袖;「山」山丘。 〔文意注解〕「一人……必令千人逃跑」神使得少数人胜过多数人。「剩下的,好像山顶的旗杆,冈上的大旗。」耶路撒冷会经历将临西拿基立的攻击,而独自存留。这并非是欢欣鼓舞的语气。以赛亚正讲论蒙羞毁灭,这仅是孤城暂时存留。 17节,倚靠神能以少胜多,靠自己必溃败逃跑。 〔话中之光〕(一) 以色列以少胜多的历史性战役表明:得胜盼望全在乎神(利廿六17;申卅二30;书廿三10)。 【赛三十18】「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因为耶和华是公平的 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吕振中译〕「因此永恒主必等候来恩待你们;因此永恒主必兴起〔传统:自尊为至高〕来怜悯你们;因为永恒主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全都有福。」 〔原文字义〕「施恩」恩待、怜悯;「兴起」高举、抬高;「公平」审判、公义、公正、正义、律例、规矩;「各」全部、整个;「有福」幸福、快乐。 〔文意注解〕「耶和华必然等候」积极语调,由诗歌体向下文散文体过渡,引入下一段投靠神的都是有福的(19~33节)。既然有人坚持要骑马飞奔逃跑,不愿等候神,神必要等候,直到他们愿意领受,必然施恩(廿六8)。 「 耶和华是公平的神」含义有二:(1)「主是公平的神」神的公平必为人所经历,然后才是祂的恩典。(2)公平有适度与秩序,使人存盼望。因为神不是单有怒气爆发,灭掉全民族。恩典在于「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陈述了公平的原则:凡等候祂的,都可呼求祂。因祂名的缘故,忍受逼迫之人的呼求,必蒙祂垂听。 18节,概括全书卷信息:唯耶和华神是救主,配得尊崇。竭力抬高自我靠自己,必定失败。 〔话中之光〕(一) 一切自高的都必被降卑,唯独耶和华被尊崇,只有神能供应一切所需(二12~17;四十27~31)。 (二)生命之活水泉源是弥赛亚基督耶稣。让我们操练,到生命泉源欢然取水,学习完全倚靠神(十二5)。 (三)我们切望救主耶稣再来,将临的弥赛亚就是主耶和华(启廿二20)。 (四)呼求等候神蒙垂听。凡投靠神的人,都是有福的,愿他们喜乐,时常欢呼。又愿那爱主名的人,都靠主欢欣(诗五11)。 【赛三十19】「百姓必在锡安、在耶路撒冷居住,你不再哭泣。主必因你哀求的声音施恩给你;他听见的时候,就必应允你。」 〔吕振中译〕「哦,锡安里的人民、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传统:因为锡安里的人民必住在耶路撒冷〕,你一定不必再哭;他一定因你的哀呼声来恩待你;他听见时候就要应你。」 〔原文字义〕「百姓」人民、军兵、国家。 〔文意注解〕「百姓必在锡安、在耶路撒冷居住」直接讲述神的救恩。「你哀求的声音」求生之哀鸣之声。如:约伯记乌鸦求食的哀声;大卫求神从悲叹中拯救。「你不再哭泣」京城住满居民,生养众多,哀哭的理由除去了(廿五8;六十一2~5;诗卅5;一百廿六1~6;启七17)。 19~33节,再论神救恩的确定。犹大虽未靠神导致毁灭,但那次毁灭后,却有救赎及犹大仇敌的毁灭。含两段:(1)19~26节,讲述神审判和恩典将给犹大带来的后果;(2)27~33节,讃美称颂之节期。 19~26节,神审判和恩典将给犹大带来的后果。又含三段:(1)19~21节,犹大人必认识神;(2)22节,他们必离弃偶像,虽曾以此为依靠对像;(3)23~26节,神必供应他们,虽偶像未能供应。 19节.神的恩典:百姓必居于锡安圣城,不再哭泣,神必施恩。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默想神为百姓独行奇事的惊人进程,常人表述黯然失色(二1~5;四2~6;十一1~16;廿五6~8;廿七12~13;卅四1~10;四十九9~13;五十五12~13;六十1~22;六十五17~25)。 (二)这些可看作天启文学起始的语言,表达神的信实可靠,祂的慈爱永存,甚至在审判中也宣告恩典。这些表述更像是散文体的诗歌,是以赛亚娴熟的表达法,代表了希伯来文学特征的典范(19~23节;诗一百卅六1)。 (三)我们可期待这些像征确实表达了字面意义的现实,虽不必作甚么武断结论,而有活泼喜乐的心,望见比所述像征更辉煌的末后主来之日。 (四)凭己力全无指望,相信惟有神能救助。求告神必蒙垂听(伯卅八41;诗卅一22)。 (五)独有锡安存留,其它大城变废墟,遗弃为豺狼野兽栖息处(十三19~22;卅四10~17)。 (六)大巴比伦或尼尼微大城倾覆变荒场。当时,人们以为以赛亚的念头够荒唐,山地国京城耶路撒冷独存,更荒谬。然而,几千年历史现实,证实以赛亚对,他的眼光有何等的穿透力!皆因他从造物主神得见默示。 【赛三十20】「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 〔吕振中译〕「主虽给你们艰难饭和窘迫水,你的导师今后必不躲藏;你必亲眼看见你的导师。」 〔原文字义〕「饼」面包、食物;「艰难」狭窄的;患难、困境;敌人;「困苦、欺压;「再」仍然、持续;「水」眼睛,泉水,外观;「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 〔文意注解〕「饼」就是「艰难」;「水」就是「困苦」。「你的教师」或指耶和华神,或指神所差派的先知。 20节,神必将他们交给苦难的处境。结果是,神必不再向他们隐藏。 〔话中之光〕(一) 神曾亲自教导他们,但他们执迷不悟倚靠自己,使自己耳聋眼瞎而不明白真理。因着审判灵眼被打开,耳朵也开通了,在审判的路上等候神,愿听从神的话(廿六9;廿八9~13;廿九11~12;卅15)。 【赛三十21】「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吕振中译〕「你遍于右、或遍于左、的时候,你总要亲耳听见,从后边有话在说:『这就是路:你要行它!』」 〔原文字义〕「听」听从,说明、使…听;「话语」事情;「后面」跟着;「说」、回答、承诺、吩咐;「道路」行为、方向、方法;「行」动身、走、去。 〔文意注解〕「或向左、或向右」指人处于二律背反(antinomy)涵盖人生道路,或左或右,是一种相反背的假设。「后边有」教师的声音指示道路。不仅教师临近,学生也从失败学习敏锐听从。 21节,教师临近就在身后指导方向: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话中之光〕(一)余民有圣灵充满的新心,不再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牠,不然就不能驯服(诗卅二9)。 (二)我们与神的关系日益亲近,一心渴慕神甘愿受教。神必指示当行的路(诗卅二7)。 (三)神美善的属性必按祂的公平引领罪人走正路。我们在一切事上要认定神,不偏左右,走在神引导的正路上(卅21;申五32;诗廿五8~9;箴三5~6)。 【赛三十22】「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银子和铸造偶像所镀的金子,你要玷污、要抛弃,好像污秽之物,对偶像说:“去吧!”」 〔吕振中译〕「你那包银的雕像和镀金的铸像、你们都要作为俗用,都要撒掉,如同月经布;对它说:『去吧!』」 〔原文字义〕「雕刻偶像」雕刻的神像;「镀」镀银、镀金、电镀;「玷污」变为不洁净;「污秽之物」生病的、月经的,作名词解,指「污秽之物」月经布;「去吧」走吧、滚吧。 〔文意注解〕「雕刻偶像……要玷污、要抛弃」审判中有恩典使百姓瞎眼得开,认识神,明白偶像无能愚蠢,看偶像为俗物,如污秽之物必要抛弃。 22节,百姓因着认识神,离弃偶像如抛弃污物。 〔话中之光〕(一) 神的审判和恩典使百姓认识拜偶像的愚蠢,采取行动抛弃偶像(二20;十七8;卅一7;结七19;十四6)。 【赛三十23】「你将种子撒在地里,主必降雨在其上,并使地所出的粮肥美丰盛。到那时,你的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场吃草。」 〔吕振中译〕「你撒在土地的种子、主必降雨给它;并使粮食、土地上的出产、丰腴又肥美。当那日子、你的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地上吃草;」 〔原文字义〕「种子」后裔、子孙;「粮」粮食、食物;「吃草」放牧、喂养,结交、与...作。 〔文意注解〕「种子撒在地里,主必降雨……草场吃草。」属灵价值永远与物质福分相关。在希伯来人的神学观念中二者不可分(卅二15~20)。希腊和西方思维似乎将二者作一个虚假二分法,使之分开,似乎属灵就没有物质。 23~26节,全地都是造物主的(六3)。 23节,造物主使种撒得降雨,土地产粮丰盛,牛羊得草吃。 〔话中之光〕(一) 神眷顾地,降下透雨,好为人预备五谷 (诗六十五8~9)。 (二)以赛亚讲论神谕,远超物质福份的层面。他的眼光涵盖了人类生命的一切本质方面,(卅五5~10;四十四3~5;六十19~22;六十五17~六十六2)。 (三)是从神的眼光,是神从亘古到永远,为被造的人赐福,按照神的形象,就是祂超越的属性和极美的大德赐福(诗一百五十2)。 【赛三十24】「耕地的牛和驴驹必吃加盐的料,这料是用木锨和杈子扬净的。」 〔吕振中译〕「耕种土地的牛和驴驹必吃加盐的料,就是用木杴和杈子扬净的。」 〔原文字义〕「耕地」耕作、事奉;「加盐」调味的;「筛」簸、扬;「木锨」簸谷铲;「杈子」干草叉。 〔文意注解〕「耕地的牛和驴驹」役使的牲畜也吃得丰裕,吃「加盐的料……扬净的」是说主人细心柔和待牛驴,因认识神而性情变得柔和体贴。 〔话中之光〕(一)粮草足够,牛驴有福。主人的心因着神的眷顾,变为柔软而关心牲畜(卅二20;创廿四25)。 【赛三十25】「在大行杀戮的日子、高台倒塌的时候,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 〔吕振中译〕「当大行杀戮的日子、谯楼倒塌的时候,各崇山各高冈之上、必有河沟流水。」 〔原文字义〕「高台」塔;「各」所有、全部、整个;「在」在…上面、在旁边、关于、敌对、攻击;「日子」时候;「高」高举、举起、背负、承担;「倒塌」跌落、跌倒、使签落在...;「涌」大量的、许多的、充足的,统帅、首领。 〔文意注解〕「高台倒塌」寓意骄傲人的倾倒。「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寓意神眷顾百姓,到了干旱贫瘠之地江河涌流,最不可思议的地步,且是「在大行杀戮的日子」指同一日,是到那日。 25~26节,「在大行杀戮的日子……医治他民鞭伤的日子」 指同一日。前者,是对仇敌;后者是对神的子民。末日将必如此(启廿一1~8)。 25节,杀戮之日,高山岗陵江河涌流。 〔话中之光〕 (一)骄傲必降卑,狂傲必屈膝。高台倒塌代表神伸手击打骄傲人,使谦卑痛悔的灵苏醒(二12~17;卅二14~15;五十七15)。 (二)干旱贫瘠与失去神的恩典供应有关(一30;三1;五6;十五6;十九5;六十四6,10)。 (三)水流丰富与神的恩典密不可分。可以到生命的活水泉源欢然取水(十二3;卅二2,20;卅三16;卅五6~7;四十一17~18;四十三19~20;四十四3~4;四十八21;四十九10;五十五1,10;五十八11)。 【赛三十26】「当耶和华缠裹他百姓的损处、医治他民鞭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 〔吕振中译〕「当永恒主绑扎他人民的伤口,医治其受打之重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个日头的光一样。」 〔原文字义〕「缠裹」捆绑、包扎、限制;「损处」损伤、坍塌、破裂;「鞭伤」伤痕、重伤、挫伤;「鞭」击打、鞭打。 〔文意注解〕「耶和华缠裹他百姓的损处、医治他民鞭伤」表明黑暗与疾病相关;光和医治相连。 26节,神的光照洁净和医治。 〔话中之光〕(一) 耶和华亲自缠裹,温柔俯就照料受损伤的百姓(六十六19~22)。 (二)耶和华的医治是以赛亚书和其他先知书的重要主题(一6;结卅四16;何六1;玛四2)。 【赛三十27】「看哪,耶和华的名从远方来,怒气烧起,密烟上腾。他的嘴唇满有忿恨,他的舌头像吞灭的火。」 〔吕振中译〕「看哪,有威名的永恒主〔原文:永恒主的名〕从远方而来,他的怒气烧起,上腾的烟浓密;他的嘴唇满有盛怒,他的舌头像吞灭的火;」 〔原文字义〕「来」进入、临到、发生;「烧」烧毁、耗尽、点燃;愚昧、未开化、如野兽般残忍;「怒气」鼻孔冒烟;「嘴唇」边缘、言语;「忿恨」愤慨、生气。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名」至高者与救赎主。「从远方来」描写神显现。可能在山顶观看,孕育暴风雨的浓密云堆从远方而来。也可能人的感觉神离开自己太远,怀疑如何能帮自己。以赛亚却说神的怒气烧起如浓密的云烟,顷刻来临。 27~30节,末后神要施恩,先在怒中责备,最后以安慰和盼望做终结。 27节,再一次,神怒火中烧,强烈责备。 〔话中之光〕(一) 「耶和华的名」即主的名,启示神的属性是至高者与救赎主(十二4;廿九23;五十九19;诗五十四3;一百廿四8)。 (二)祂的「嘴唇满有盛怒……舌头像吞灭的火」令人想起神终极愤怒和审判的烈焰。神开口可以立王,也可以废王(十一4;卅30;卅四16;四十五23)。 (三)万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神终极愤怒的酒榨,口中的利剑,要击杀列国,也必用铁杖管辖他们(启十九15~16;诗二9~10)。 【赛三十28】「他的气如涨溢的河水,直涨到颈项,要用毁灭的筛箩筛净列国,并且在众民的口中必有使人错行的嚼环。」 〔吕振中译〕「他的气如涨溢的溪河,直涨到人的脖子,要用毁灭的筛箩筛净列国;用使人走错的辔头放在万族之民口中。」 〔原文字义〕「气」风、心、灵、气息;「涨溢」漫过;「筛箩」筛网、筛子;「毁灭」虚假、虚空;「众民」百姓、人民、军兵、国家;「口中」脸颊、颊;「错行」走偏、走错路;「嚼环」辔头、颚。 〔文意注解〕「直涨到颈项」河水涨溢到颈部;「毁灭的筛箩筛净」除去糠秕;使得骡马「错行的嚼环」,都足以威胁生命。「嚼环」马两颊安置金属环,骑士用以制约马的进退、速度、和方向。「在众民的口中必有使人错行的嚼环」意指假先知瞎眼领路,使百姓走错路。 28节。像征很快引向死亡的三种情形:被世俗污泥浊流淹没;恶人像糠秕被风吹去;假先知误导百姓到死地。 〔话中之光〕(一) 神的公义审判的烈怒,主口中发出气息,如涨溢的河水。祂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八8;十一4;廿八2,15;帖后二8)。 【赛三十29】「你们必唱歌,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并且心中喜乐,像人吹笛,上耶和华的山,到以色列的盘石那里。」 〔吕振中译〕「你们必有歌唱,像守朝拜圣节之夜一样;必有心中的喜乐,像人吹笛走路,上永恒主的山,到以色列之盘石那里。」 〔原文字义〕「守圣节」分别为圣的节期;「盘石」岩石。 〔文意注解〕「你们必唱歌……心中喜乐」神发怒审判结果,带来欢喜快乐(诗九十六)。他们离弃神以为神不能帮助,必带来毁灭。尽管神用亚述为杖攻击他们,却没离开。祂的慈爱能力大于审判。他们终必因神为他们所行的事欢呼喜乐。 29节,节期就是因神的拯救而欢喜快乐的日子。 〔话中之光〕(一) 死荫之地的百姓见到大光,他们在主面前欢喜,好像收割的欢喜,像人分掳物那样的快乐(九2~3)。 【赛三十30】「耶和华必使人听他威严的声音,又显他降罚的膀臂和他怒中的忿恨,并吞灭的火焰与霹雷、暴风、冰雹。」 〔吕振中译〕「永恒主必使人听他威严的声音,使人看他膀臂之下击,他忿怒中的震怒、和吞灭的火焰、倾盆大雨、暴风、冰雹。」 〔原文字义〕「听」听从,说明、使…听;「看见」看顾、察觉,显现,显明;「降罚」降下、休息;「膀臂」手臂、肩膀、力量。 〔文意注解〕「威严的声音」神的声音更明确被强调。神的声音,显明祂「降罚的膀臂」和「怒中的忿恨」,就如「吞灭的火焰与霹雷、暴风、冰雹」神的超自然现象。 〔话中之光〕(一)神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多多发出闪电。神斥责一发,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根基也显露(诗十八13~25)。 (二)荣耀的神打雷,祂打雷在大水之上。主的声音大有能力,满有威严.。主的声音震碎香柏树,使树跳跃如野牛犊,使旷野震动(诗廿九3~9;七十七19~21)。 (三)神的超自然现象并不等同。神在先知以利亚面前经过,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风后地震,震后有火,神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王上十九11~12)。 (四)神的声威不仅震动大自然,也震动人心的深入道德层面。光照进黑暗里。死荫之地的人有大光照耀,振聋发聩,令人敬畏知罪,自己责备自己(九2;太四16;约十六8)。 【赛三十31】「亚述人必因耶和华的声音惊惶,耶和华必用杖击打他。」 〔吕振中译〕「永恒主使杖打的时候,亚述人必因永恒主的声音而惊慌。」 〔原文字义〕「惊惶」惊慌、破坏、毁坏;「杖」棍、支派、分支;「击打」击杀。 〔文意注解〕「亚述人」声称掌握强国之令牌,神却掌握顷刻间毁灭亚述的绝对令牌。 31节.耶和华的声威使敌胆寒,神必用杖击打亚述。 〔话中之光〕(一) 神的使者将西拿基立十八万五千人一夜间杀戮于耶路撒冷城外亚述营地,而在百年之后将亚述交在马代-巴比伦手中。 【赛三十32】「耶和华必将命定的杖加在他身上,每打一下,人必击鼓弹琴。打仗的时候,耶和华必抡起手来与他交战。」 〔吕振中译〕「永恒主所加于他身上的惩罚〔传统:根基〕之杖、每打一下,就有击鼓弹琴的声音;永恒主必用抡起来的打仗之手跟他交战。」 〔原文字义〕「命定」被立定;「杖」支派,分支。 〔文意注解〕「命定的杖」指神的指令和目的已定。「必抡起手」将神比作出征的战士。神必亲征取胜。以赛亚再次强调:尽管世界强权亚述声势显赫,其灭亡命运已定,毁灭的棍杖也已立定。 「必击鼓弹琴」指必配合着铃鼓和竖琴的节奏。 〔话中之光〕(一)神的审判必带来喜乐击鼓弹琴。来看神的作为而欢欣喜乐。约沙法领百姓摆阵站着看神取胜,就弹琴、鼓瑟、吹号来到耶路撒冷,进殿颂讃耶和华(出十四14;代下廿13~30)。 【赛三十33】「原来陀斐特又深又宽,早已为王预备好了,其中堆的是火与许多木柴。耶和华的气如一股硫磺火,使他着起来。」 〔吕振中译〕「因为有一个焚烧处〔传统:陀裴特〕早已安排好了,居然又是为了君王〔或译:摩洛,亚扪人的神〕而豫备的,又深又宽;它堆的是火跟许多木柴;永恒主的气如一条硫磺火流,把它点着起来。」 〔原文字义〕「陀斐特」火烧的地方、火葬柴堆、火葬场;「王」君王、国王。 〔文意注解〕「陀斐特」位于耶路撒冷南方的便希农山谷。「早已为王预备」神的怒气要烧毁亚述王,就像在欣嫩子谷献祭,烧给摩洛王的祭物(王下廿三10)。主前六一二年,尼尼微被毁,亚述王辛沙伊士坤(Sin-shar-Ishkun)葬身于宫殿火窟。 「耶和华的气如一股硫磺火,使他着起来」。硫磺粉末使火焰燃烧更浓烈和明亮。 〔话中之光〕(一) 硫磺火是神烈怒的标志。彰显神对亚述早「已为王预备好火葬柴堆」,「耶和华的气」如硫磺烈焰,瞬间燃尽,像对所多玛的审判(十17;十一4;创十九24)。 (二)神一出气,敌就灭亡;祂发怒,敌就灭没。神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神以烈怒施行报应,以火焰施行责罚(十一4;六十六15;伯四9)。 叁、灵训要义 【祸哉悖逆儿女罪上加罪】 一、悖逆的儿女――同谋不由神做主,结盟不由圣灵引导(1节;一2~4,20,23) 二、明知神禁止――认敌为友来迦南,结盟亚述又加埃及(1节;出十三17;申十七16) 三、同谋背弃神――向神隐瞒下埃及,投靠法老在他荫下(2~4节) 四、说谎的儿女――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神有祸了(1~7节;廿九15;卅9) 五、领袖不省悟――法老无助不遮荫,埃及变成惭愧羞辱(2~5节) 六、莫大的讽刺――为不动的拉哈伯,走老路付代价沉重(6~7节) 七、砍碎拉哈伯――耶和华膀臂兴起,正是耶和华你的神((五十一9;诗八十七4;八十九10) 【识别真假先知愚昧领袖】 一、神要人休息――放弃倚靠自己,观看神的作为,要知道唯独祂是神(15节;诗四十六10) 二、疲乏者安息――进内室等候神,聆听神的训诲,学习信靠甘愿顺服(15节;廿八12) 三、真先知安静――安息在神怀抱,如断奶的婴儿,大事难事不敢妄行(诗一百卅一1~2) 四、防备假先知――愚昧领袖高傲,只喊嚷不转回,鼓动急行去求人助(16~17节,七3~9) 五、假先知说谎――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人,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五20~21) 六、只说吉利话――做百姓的尾巴,柔和话不正直,言虚幻事自欺欺人(卅10) 七、对抗神旨意――不提神的公义,避讳神的圣洁,离弃正道偏离正路(卅11) 【靠埃及无用等候神有福】 一、责令悔改归回竟自不肯(15节) 二、靠神以少胜多靠己溃败(16~17节) 三、心中羡慕灵里切切寻求(廿六8) 四、凡等候神的人便为有福 (18节) 【神审判中等候施恩】 一、公平的神审判中――等候施恩(18节) 二、儿女悖逆因哀求――仍要拯救(19节;伯卅八;诗卅一22) 三、主虽给艰难当饼――困苦当水(20节) 四、仰望等候直到神――怜悯我们(诗一百廿三) 五、你教师不再隐藏――不说猜谜(20节) 六、身后说这是正路――要行其间(21节) 七、审判后医治管教――缠裹伤处(26节) 八、弃偶像如丢污物――灵性复兴(22节) 九、五谷丰收畜饱足――地也蒙福(23~25节;摩九13~15;该一4~6) 十、永远福乐的美景――基督国度(18~26节) 【耶和华的声威】 一、以色列的圣者――至高至圣的救赎主,开口立王也可废王(十二4;廿九23;五十九19) 二、先在怒中责备――末后等候施恩怜悯,必以安慰盼望终结(27~30节;诗五十四3;一百廿四8) 三、终极愤怒酒榨――气如涨溢河到颈项,口中杖嘴里气杀戮(28节;八8;十一4;廿八2,15;帖后二8) 四、当倚靠耶和华――主的圣山永久盘石,因神所行喜乐欢呼(29节;九2~3) 五、耶和华的声威――火焰冰雹击打埃及,降罚膀臂除灭亚述(30~33节)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赛亚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