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十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审判埃及的神谕】 一、神乘驾快云审判埃及(1~15节) 1.埃及同族互殴内乱(1~4节) 2.尼罗祸害埃及毁坏(5~10节) 3.骄傲带路愚昧走错(11~15节) 二、又打击又医治的转折(16-17节) 三、埃及哀求耶和华拯救(18~25节) 1. 五城太阳城都转向神(18节) 2. 埃及一坛一柱见证神(19~22节) 3. 以色列亚述埃及敬拜神(23~25节) 贰、逐节详解 【赛十九1】「论埃及的默示:看哪,耶和华乘驾快云,临到埃及。埃及的偶像在他面前战兢;埃及人的心在里面消化。」 〔吕振中译〕「关于埃及的神托之言。看哪,永恒主驾轻快之云来到埃及;埃及的偶像在他面前都发颤;埃及人都胆战心惊。」 〔原文字义〕「乘驾」骑乘、驾驭;「快云」飞快的云;「偶像」虚无。 〔文意注解〕「论埃及的默示:看哪,耶和华乘驾快云,临到埃及。」注目神速临埃及施行审判。在造物主神面前,偶像战抖,人心丧胆。这是拟人化笔法。 1節, 神对自然对人的至高主权。 1~4节,埃及政治崩溃、内部瓦解。埃及所发生的同族互殴,内部崩溃瓦解在北方外族来侵犯之先。 〔话中之光〕(一) 在神的至高主权面前,埃及诸神归于无有(出十二12)。 (二) 自然界的创造主,才是万有的掌权者和主宰(申卅三26;诗十八10;六十八33;一百零四3)。 (三)神驾乘快云速临,无远弗届。祂用云彩为车辇,藉风的翅膀而行; 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诗六十八4;一百零四3;耶四13)。 (四)末日基督将从神宝座右边,万民瞩目中驾云降临。地上万族都要因祂哀哭(但七13;太十六27~28;廿六64;可十四62;路廿一27;启一7)。 【赛十九2】「我必激动埃及人,攻击埃及人,弟兄攻击弟兄,邻舍攻击邻舍,这城攻击那城,这国攻击那国。」 〔吕振中译〕「我必激动埃及人去攻击埃及人,他们就打仗起来,各人攻打自己的族弟兄,这城攻击那城,各人攻打自己的邻舍,城攻打城,国攻打国;」 〔原文直译〕「我必激起埃及攻击埃及,弟兄之间,邻舍之间,这城与那城,这国与那国,都互相攻击。」 〔原文字义〕「激动」编织、围篱、阻塞;「攻击」打仗。 〔文意注解〕埃及内部纷争来源于众多的王。主前1990至1785年,约两世纪之久,42个城邦各自为政,混乱盛行。 2节,预告埃及要有内战。描写同族互殴惨状。 〔话中之光〕(一) 形象描写埃及内部分崩离析,来源于没有独一真神。诸王成为诸神化身,形成互相厮杀,争斗残杀的混乱局面。完全是偶像的虚无混沌黑暗(二8,18,20;十10~11;十九3;卅一7)。 (二)现今也有这样“民攻打民,国攻打国”的末世景像。值得我们反思警醒(太廿四7~9)。 【赛十九3】「埃及人的心神必在里面耗尽。我必败坏他们的谋略。他们必求问偶像和念咒的、交鬼的、行巫术的。」 〔吕振中译〕「埃及人心〔或译:自来就可畏惧〕里都很狼狈彷徨;我必混乱他们的计谋;他们必求问神明和念念有词的、交鬼的和行巫术的。」 〔原文字义〕「心神」风、心、灵、气息;「耗尽」倒空;「谋略」咨商、劝告。 〔文意注解〕 3节,埃及人开始迷失。过去一向骄傲自满自足,现在手足无措,到处寻求偶像假神,和念咒的、交鬼的、行巫术的。 〔话中之光〕(一) 自信骄傲的埃及人,遇到社会混乱内部崩坏,去求交鬼问卜,毫无用处就更沮丧。引以自豪的智慧谋略、偶像邪术,对脱离困境全然无效。 (二)类似混乱拜偶像,求假神交鬼、观天象占卜,也存在于信仰一神的以色列人中,试图操纵试探神(八19~22)。 (三)当初神的百姓拜偶像。今日教会里仍寄托希望于领袖精英,把权贵高大上当作偶像羡慕、崇拜。 【赛十九4】「我必将埃及人交在残忍主的手中,强暴王必辖制他们。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我必将埃及人送在严厉的主上手中;凶猛的王必辖制他们:这是主万军之永恒主发神谕说的。」 〔原文直译〕「我必将埃及人交在残忍的主人手中,残暴的王必辖制他们。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原文字义〕「残忍主」残忍的主人;「强暴王」残暴的君王;「辖制」管理、统治。 〔文意注解〕 残忍的主人,以赛亚预言可能指某一暴君,如古实王沙巴卡Shabaka,他的努比亚王国于主前716年征服了埃及的三角洲地带。更可能指广义暴君亚述,残酷的统治贯穿主前八世纪。主前663年亚述巴尼帕长驱直入尼罗河谷,攻取底比斯。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神谕的特点,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不需要徒劳争执,寻找去指定某个人(廿4;耶四十六26;结廿九19)。 【赛十九5】「海中的水必绝尽,河也消没干涸。」 〔吕振中译〕「江海中的水必干透,江河必旱竭干涸。」 〔原文字义〕「绝尽」变干、干透;「干涸」干燥,无水。 〔文意注解〕「海……河」,指尼罗河; 5~10节,埃及之母尼罗河,孕育存活的依赖。 若无尼罗河,沙漠会蔓延至红海边。 埃及农业,全仗尼罗河水灌溉,若无灌溉则成旷野。每年洪水涨水褪去,都十分规律,人可预测和规划带来丰产富饶,致使埃及人自信自满。 5~6节,「海」指尼罗河泛滥,像出埃及前第一灾(出七17~21)。神也可使尼罗河干涸。 6~7节,尼罗河水枯干农田化为荒场,苇子和蒲草消失,粮食出口业不振。使徒保罗当年乘出口粮食的船运到达罗马(徒廿八11)。 8节,尼罗河分枝枯竭,水中鱼类死亡,渔业也断送了(民十一5;结廿九4)。 〔话中之光〕(一) 神的手必使海水絶尽,使河干涸。使这地和其中所有的富饶景象变为凄凉。(五十2;伯十四11;结卅12;亚十11)。 【赛十九6】「江河要变臭。埃及的河水都必减少枯干;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 〔吕振中译〕「江河交流必变臭,埃及尼罗河沟的水必降低,而旱竭;荻子和芦苇都必枯烂。」 〔原文字义〕「变臭」发恶臭; 〔文意注解〕江河,可能包括出口航运,并经济作物和工业出口。 6节,尼罗河水枯干,茂盛植物必衰残,鱼类死亡发臭。 〔话中之光〕(一) 神能使尼罗河水由泛滥,变为枯干,生物渴死发出腐臭气味;繁茂经济作物都必枯萎衰残。 【赛十九7】「靠尼罗河旁的草田,并沿尼罗河所种的田都必枯干。庄稼被风吹去,归于无有。」 〔吕振中译〕「尼罗河旁的〔传统:河旁不毛之地〕菖蒲都必枯萎;河边所种的都必枯干,被吹散,归于无有。」 〔原文字义〕「草田」蒲草田,空地。 〔文意注解〕7节,经济作物枯竭。尼罗河水枯干,蒲草和芦苇都枯萎。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审判埃及神谕,对犹大人有深刻属灵意义,严重警告犹大以色列不要再对埃及抱有幻想。 (二)犹太人历来对他们繁衍的为奴之家埃及心存留恋。喜爱那里的食品蔬菜和生活形态,对埃及富有文明强大颇有印象。灾祸一来就想投靠并逃过去好藏身(创十二14;四十二1~2;出十四12;王上十一40;太二13~15)。 (三)埃及神祗偶像崇拜在希伯来人心中也遗留深远影响。耳闻目睹埃及繁荣外表而羡慕,不凭信心倚靠神。以赛亚得默示,要从埃及的全面彻底衰败,警戒神的百姓:埃及绝不可靠,唯独耶和华神是可靠保障。 【赛十九8】「打鱼的必哀哭,在尼罗河一切钓鱼的必悲伤,在水上撒网的必都衰弱。」 〔吕振中译〕「打鱼的人之必忧伤悲哀,垂钓于尼罗河中的之必都悲伤,撒网于水面上的必衰萎无力。」 〔原文字义〕「衰弱」变弱。 〔文意注解〕8节,埃及渔业凋敝。尼罗河水干枯,鱼群大量死亡。 〔话中之光〕(一) 渔民必哀哭,渔业没落(民十一5; 结廿九4)。 【赛十九9】「用梳好的麻造物的和织白布的都必羞愧。」 〔吕振中译〕「作麻活的必失望:梳麻的〔传统:梳好了的〕和织白布料的都必羞愧。」 〔原文字义〕「梳好」细致、有条理;「白布」洁白的布。 〔文意注解〕 9节,埃及处于赤道附近,气候潮湿炎热,多穿白色布衣。织造工人没有经济作物织造麻布。麻布是祭司的衣料,白棉布是平民的衣料。 〔话中之光〕(一) 尼罗河两岸经济作物不能生长,纺织亚麻和棉纱及制造服装等轻工业大受影响,织造业工人缺乏棉麻材料而羞愧(9~10节)。 (二)埃及的繁荣和特产出口,以及国际声誉,乃是神的恩赐(箴言七16;王上十28;结廿七7)。 【赛十九10】「国柱必被打碎,所有佣工的,心必愁烦。」 〔吕振中译〕「社会的砥柱人物必被击碎,所有受薪的工人心里都很忧愁。」 〔原文字义〕「国柱」重要支柱、根基;「佣工」薪资工人。 〔文意注解〕 9~10节,埃及经济凋敝。食品业、渔业等工薪阶层都失去生计而愁烦。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神谕指出,埃及干旱破坏国民经济及民众生计。从粮食、食油、渔业、到织造及出口,各行业都受到尼罗河枯竭打击。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国力虚弱岌岌可危而不堪一击。正像出埃及的十灾中,江河的水变为血,青蛙跳出江河爬满遍地(出七19;八5)。 (二)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做什么呢?国柱必被打碎,正是神责罚埃及的严重后果(诗十一3)。 【赛十九11】「琐安的首领极其愚昧;法老大有智慧的谋士所筹划的成为愚谋。你们怎敢对法老说:“我是智慧人的子孙,我是古王的后裔?”」 〔吕振中译〕「琐安的首领极其愚昧,法老大有智慧的谋士所设的乃是畜类无知的计谋。你们怎敢对法老说:『我是智慧人的儿子,我是古时君王的子孙』呢?」 〔原文字义〕「琐安」启程之地;「首领」统治者、王子;「筹划」谋略、咨商、劝告;「愚谋」的「愚」愚昧、野蛮、未开化。 〔文意注解〕琐安,尼罗河三角洲最北部重要城市。主前1176到931年为埃及首都,君主制度开始成形之时。 「琐安的首领」在法老宫廷中阶级最高,埃及贵族代表,琐安相关贵族出身于尼罗河三角洲,自认埃及古代贵族直系后代。 「子孙」并非指肉身后代,是指职分或行业传承。如“先知的子孙”指先知的门徒(王下二3,15)。 埃及历史悠久未中断,官员面临危机会念古时的祷文与咒语。参考先前的行政记录,及范式官长遗留指示。记载于蒲草纸上,具有极高权威。 「古王的后裔」以上这些人的后代以「智慧人的子孙、古王的后裔」自傲。 11~12节,以赛亚对智慧人和法老说话,质问嘲讽他们自称智慧人,即智慧人子孙;嘲讽他们自认古代帝王后裔。 〔话中之光〕(一)「琐安的首领极其愚昧,法老大有智慧的谋士所筹划的成为愚谋」。以赛亚吃惊他们还自夸身世,自夸是埃及古文明和智慧的代表,竟然不通达过往历史,也不知晓未来方向(十四24~27;卅七26)。 (二)以赛亚质问自认智慧人的口吻,类似他后来对诸神偶像的挑战(四十三8;四十四6;四十五20)。 (三)神是历史的掌权者,只有神知道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神也默示先知代表神讲论历史和未来(一1;二1;六9~11)。 【赛十九12】「你的智慧人在哪里呢?万军之耶和华向埃及所定的旨意,他们可以知道,可以告诉你吧!」 〔吕振中译〕「那么你的智慧人在哪里呢?万军之永恒主对责罚埃及所定的旨意、他们尽可以告诉你,尽可以播知出来呀〔传统:他们是知道的〕。」 〔原文字义〕「告诉」宣布、声明、通知。 〔文意注解〕 12节,质问埃及领袖:你的智慧人何在?嘲讽他们既然不认识耶和华,何以不知道神对埃及所定旨意? 11-13节,预言埃及领袖及高参智囊都不知道出路。 〔话中之光〕(一) 神在百姓中行奇事。智慧人的智慧必消灭,聪明人的聪明必隐藏。祂破坏狡猾人的计谋,使他们所谋的不得成就。(廿九14;伯五12~13)。 (二)神使说假话的兆头失效,使占卜的癫狂,使智能人的知识变为愚拙。祂把谋士剥衣掳去,又使审判官变成愚人(四十四25;伯十二17)。 【赛十九13】「琐安的首领都变为愚昧,挪弗的首领都受了迷惑;当埃及支派房角石的,使埃及人走错了路。」 〔吕振中译〕「琐安的首领很愚昧,挪弗的首领受欺哄;埃及族派的中坚人物〔原文:房角石〕使埃及人走迷了路。」 〔原文字义〕「挪弗」即「孟斐斯」漂亮中看;「迷惑」蒙蔽、欺骗;「房角石」房屋的关键支撑物。 〔文意注解〕挪弗即孟斐斯,古埃及的首都,尼罗河三角洲最南端。主前715年之前,尼罗河三角洲由四个以上法老分治。埃及分歧混乱与古都联系,古时辉煌,讽刺当时群龙无首。努比亚第二十五王朝,沙巴卡才开始将埃及整合为统一政权。 「房角石」指身负国家重任的领袖。「当……房角石」隐喻琐安和挪弗首领对埃及的重要。「挪弗」是古都,与「琐安」是新都;二城地理位置正好在埃及的一南一北。 〔话中之光〕(一) 琐安和挪弗的首领愚昧并受迷惑。他们是当埃及各支派房角石的。两个埃及三角洲各位于最北部和最南部的要城,恰好成新旧对照,讽刺埃及分治。 (二)至高者全能的神掌握绝对主权,祂使得本来是领路人智慧者,竟然愚昧胡涂,蒙蔽受骗,迷路不知何往。这些根基房角石头一概无用,不合格放错地方,可以废弃(太廿四25)。 (三)神的美意要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智慧人惭愧惊惶,因他们弃掉耶和华神,还能有什么智慧?这世上自以为智慧人在神面前都必迷失(耶八9;林前一20)。 (四)神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诗卅三10)。 (五)「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宝贵的头块房角石,就是弥赛亚基督 (诗一百一十八22)。 (六)耶稣被宗教领袖厌弃时,曾用这话回应(太廿一42~44;徒四11;彼前二7)。 (七)神所立的房角石弥赛亚耶稣基督,将凡信祂的都引向永远救赎的荣耀盼望。埃及房角石,琐安与挪弗智慧人,却将埃及引向灭亡。(亚十4;彼前二6~8)。 (八)除耶稣以外别无拯救,没有别的根基可以建造(廿八16;徒四12;林前三11;弗二20;彼前二6)。 【赛十九14】「耶和华使乖谬的灵搀入埃及中间,首领使埃及一切所作的都有差错,好像醉酒之人呕吐的时候东倒西歪一样。」 〔吕振中译〕「永恒主使歪曲的灵搀入于其中,以致他们使埃及一切所作的全都迷迷糊糊,好像醉酒的人呕吐时迷迷糊糊〔同词:走迷了路〕一样。」 〔原文字义〕「乖谬」邪恶;「东倒西歪」走错路、走偏。 〔文意注解〕「耶和华……搀入」比喻神任凭刚硬的人走错,让邪恶不洁的灵如贪欲污秽进人心,任其错谬(出四21;撒上十六14;十九9)。 〔话中之光〕(一) 埃及人拒绝认识造物主神,根本错失神人相交的美意。既不认识神,就不认识神的旨意。埃及毫无希望,只会更错(九14)。 (二)神在造物中掌权,使人的诡计自害己身。就如在巴别塔变乱骄傲自大的众民口音。在出埃及的十灾中,任凭法老的心刚硬,使摩西行完神迹,放走希伯来人出埃及(创十一1~9;出七~十;十二;诗一百零五24~25.)。 (三)神也藉任凭人心被邪灵牵引走错,达成祂预定目的。主回答彼得约翰,指明卖主的是和祂拿饼沾盘子的加略人犹大,任其邪灵入心带人抓耶稣。 (四)智慧从神而来,必胜过撒旦试探。我们当顺圣灵而行,不被私欲牵引。属基督的将邪情私欲钉死在十架上(加五16,24;雅一14)。 【赛十九15】「埃及中无论是头与尾,棕枝与芦苇,所作之工都不成就。」 〔吕振中译〕「也没有甚么事、是任何人可为埃及作的,无论他是头是尾,是棕枝是灯草。」 〔原文字义〕「头」开头、首领。 〔文意注解〕「头与尾,棕枝与芦苇」参见九章14节:「长老和尊贵人就是头,以谎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 「头与尾,棕枝与芦苇」包涵政治宗教各阶层领袖、智囊精英(九14)。 1~15节,埃及的衰败遍及各方面:(1)政治混乱崩溃(1~4节); (2)经济萎缩凋敝(5~10节);(3)道德没落精神颓废(11~15节)。 〔话中之光〕(一) 埃及人没有寻求归向神,因此与神相悖敌对,没一件事做对,所做都不成就(九13)。 (二)埃及一片混乱,样样破产:宗教腐败(1,3节);互相施暴(2,4节);尼罗河枯竭,农副渔业织造各业垮掉;领袖决策及谋士一事无成(10~15)。 (三)神有主权,要审判埃及。为要让以色列犹大人知道,倚靠埃及何等愚昧;当靠造以色列的主,养育他们的耶和华神。 (四)未料以色列犹大并未醒过来归向神,他们的偶像埃及将受更严厉的审判,直到他们认识神的大而可畏,真心痛悔归回唯一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结廿九6~7,16~25节)。 【赛十九16】「到那日,埃及人必像妇人一样,他们必因万军之耶和华在埃及以上所抡的手战兢惧怕。」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埃及人必像妇人一样;他们必因万军之永恒主的抡手、就是他在埃及身上所抡的、来发颤惧怕。」 〔原文字义〕「妇人」女人、妻子;「埃及人」他;「抡手」摇动;「手」力量、权势。 〔文意注解〕16~17节,过渡经文。从审判毁灭埃及;到埃及转向耶和华。 16~25节,本章后半部为散文体诗歌:从审判转为救赎的应许。 「到那日」或「当那日」有五个,作为五个概念和层次,思路推进的标记。(16,18,19,23,24节)。最后,万国降服耶和华而普世和平(二2~4)。 16~25节,这段经文的主题,在本章所起的作用,与本章在十三~廿三章有着相同的作用。这里目的有二:(1)信靠列邦何等愚蠢;(2)神愿意就能拯救,弥赛亚救回以色列并外邦来归附(十一11~16)。 〔话中之光〕(一) 这两节经文过渡,连接前半部分埃及毁灭,确认惧怕埃及愚蠢。神宝座在锡安山。埃及必要指望犹大真神是普世救主。 (二)重申审判与恩典两主题。审判刑罚,带来悔改医治。从未见罪严重后果,甚至不觉有罪的人,受罪捆绑重压,会转而寻求拯救(22节;一~五章;六10~13;十七7~11;四十二18~四十三7;五十九1~21)。 (三)自傲昏睡的埃及人,在神重罚中突然醒来,自觉无助,像软弱妇人发颤惧怕。神的筹算必然立定,祂的话发出必成(16~17节;十6)。 【赛十九17】「犹大地必使埃及惊恐。向谁提起犹大地,谁就惧怕。这是因万军之耶和华向埃及所定的旨意。」 〔吕振中译〕「犹大地必使埃及怕得摇摇晃晃;人向谁提起犹大地,谁就惧怕;这是因万军之永恒主对责罚埃及的事所定的旨意。」 〔原文字义〕「提说」提说、纪念、回想;「惊恐」惊慌;「惧怕」颤抖;「旨意」目的、意图。 〔文意注解〕17节,犹大地并没有造成对埃及的军事威胁,只因万军之耶和华向埃及所定的旨意,就是神审判毁灭埃及;引导埃及归降神,归附犹大(18~25节)。 〔话中之光〕(一) 希伯来人曾使埃及人惧怕,让他们赶紧离开,给他们各样所需,求他们走(出十7;十二22)。 (二)神的筹算必然立定,祂的话发出必成(十四24;四十六10)。 (三)神再次彰显祂的大能,要小国犹大使埃及惧怕。神的美意万代长存,无人能拦阻,要把埃及和万国带回到神面前(廿五1;诗卅三11;但四35)。 【赛十九18】「当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的人说迦南的方言,又指着万军之耶和华起誓。有一城,必称为灭亡城。」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埃及地必有五个城说迦南的方言,并指着万军之永恒主来起誓;必有一座城要称为毁灭之城〔有古卷:公义之城〕。」 〔原文字义〕「五城」五个城;「方言」语言;「灭亡城」太阳城。 〔文意注解〕18~25节,以赛亚用五个宣告、五个层次表达埃及将会转变,且会循序渐进到彻底转变。 18节,五个城将用迦南的语言,是第一个宣告。第一个转变,埃及人要采用他们藐视的闪族地区的语言,这事令人震惊。 第二个宣告是关于异教中心灭亡城或太阳城。不仅有五个或多个城市如此转变,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太阳城即灭亡城”,那是埃及膜拜太阳神的中心,也必使用犹太语言,转变将如此彻底。 〔话中之光〕(一) 埃及人,甚至太阳神的城都必转向效忠耶和华,使用祂治理国家的言语。主严惩毁灭恶人,但向敬畏祂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的果效(玛四2)。 【赛十九19】「当那日,在埃及地中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为耶和华立的一根柱。」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在埃及地之中必有一座祭坛献与永恒主;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一根圣柱献与永恒主。」 〔文意注解〕 「在埃及的边界上…… 一根柱」这根柱作为埃及地归属耶和华的记号(20节;创廿八13,18)。 19~22节,第三个宣告是关于神与埃及人相互关系所达到的深度。希伯来人特有宗教感情的话语用到埃及,是先知有意表达。更加深神与埃及的关系,埃及要完全彻底地归向神。 19节,埃及地归神,必有为神而建一座坛;在边界必有为神而立一根柱。 〔话中之光〕(一) 希伯来人先祖亚伯拉罕因感恩表达忠心信赖耶和华,就建了一座祭坛(创十二8)。 (二)雅各纪念神与他立约时,就立起一根柱子(创廿八22)。 (三)实际上,神与人立约,不在于建筑外在的对象,比如筑坛立柱设像,而在于甘愿顺服神并守约。因此,所立铜蛇的柱子也被当作与异教拜偶像相关而废弃(申十六22;王下十七10)。 (四)然而,本节“一座坛、一根柱”的描述,作为降服敬拜神的象征,在当时文化表述上,是典型特征的表达而有意义。进入埃及不再是离开圣地,到污秽拜偶像之地,因埃及和全地都归耶和华。 (五)本节与第一章五节对照,即:守节献祭仍行诡诈犯罪,宗教仪式当成追求圣洁的替代品,是邪恶亵渎神的罪孽(一11~15)。 (六)认罪悔改更新,伦理道德成为圣洁。表达生命改变的敬拜颂赞有多种多样的方式,都是蒙神悦纳的美事。造成表里如一,可感知认出、可体验经历的灵命更新。 (七)心灵诚实敬拜,感恩颂赞,许愿还愿,承诺委身,都将自己献上当作活祭,敬拜就是服事,不分事务大小。光照洁净,蒙主呼召差派(六6~7;约四23;罗十二1)。 【赛十九20】「这都要在埃及地为万军之耶和华作记号和证据。埃及人因为受人的欺压哀求耶和华,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护卫者,拯救他们。」 〔吕振中译〕「这在埃及地都必为万军之永恒主做凭证、做证据,以致埃及人因受了人的欺压、而向永恒主哀叫,求他给他们就差遣一位拯救者时,永恒主就必做护卫者、来援救他们。」 〔原文字义〕「证据」见证、证人;「护卫」辩护、争辩。 〔文意注解〕19~20节,埃及地归神的标记和证据。埃及本身也成为救赎的证据。 「差遣一位救主」预言弥赛亚基督将临,必实行拯救。 〔话中之光〕(一) 类似士师时代希伯来人因自己的罪恶被罚,就呼求神派拯救者;埃及人也必如此哀求神而得拯救(士三9,15;六7;十10)。 (二)两种可能:一是神回应受欺压求救的人;二是埃及人转向神也可能因此受到敌对和压迫(太五10~11)。 【赛十九21】「耶和华必被埃及人所认识,在那日埃及人必认识耶和华,也要献祭物和供物敬拜他,并向耶和华许愿还愿。」 〔吕振中译〕「永恒主必使自己被埃及人所认识:当那日子、埃及人必认识永恒主,也献祭物和供物事奉他,并向永恒主许愿还愿。」 〔原文字义〕「认识」知道、识别、经历;「敬拜」事奉;「还愿」完成。 〔文意注解〕21~22节,埃及人要认识耶和华,敬拜求告神、蒙拯救和医治。 〔话中之光〕(一) 埃及人经历神有一个过程。公开敬拜神(18~19节)。 (二)经历神恒久忍耐和慈爱怜悯(20节)。 (三)最终目的是认识神,与神和好,建立和谐的关系(一3;四十三10;四十五3;六十16;耶九23~25;何四1;十三4,5;腓三10)。 (四)埃及经历了痛苦的失败来认识神(出七5;九29;十四4)。 (五)埃及要经历正面积极的关系,甘心来敬拜事奉,埃及公侯要出来朝见神,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看哪!埃及人要出埃及了(诗六十八31)。 (六)埃及人出于感恩,承认耶和华的作为,并许愿还愿。他们以感谢作为祭物献给神,又向至高者还愿(廿二25;五十14;五十六12;六十一8;一百一十六14,18)。 (七)还原是承认神的作为和恩典,是感谢神垂听祷告,这是承认主名的人嘴唇结的果子,蒙神喜悦,也荣耀神的名(申廿三21~23;撒上一11;来十三15)。 【赛十九22】「耶和华必击打埃及,又击打又医治,埃及人就归向耶和华。他必应允他们的祷告,医治他们。」 〔吕振中译〕「永恒主必击打埃及──又击打又医治──埃及人就回转来归向永恒主;永恒主就应允他们的恳求,医治他们。」 〔原文字义〕「归向」回复、回转, 带回、复兴、更新,回报、报告、带回(连续式); 到、归属于。 〔文意注解〕22节,神对埃及如父母待子女。祂必击打埃及,埃及人就哀求神、归向神。神必垂听祷告,医治他们。 〔话中之光〕(一) 神必击打埃及,击打为了医治,不为毁灭,而为建立(何六1;伯廿二23)。 (二)埃及人哀求神归降祂,祂就应允祷告医治他们。如此埃及就认识神,如同以色列人认识神是造物主,是自己的父神一样(来十二11)。 (三)他们要知道,唯有耶和华是神!在祂以外并无别神。祂使人死,祂使人活,祂损伤,祂也医治(申卅二39)。 【赛十九23】「当那日,必有从埃及通亚述去的大道,亚述人要进入埃及,埃及人也进入亚述,埃及人要与亚述人一同敬拜耶和华。」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必有一条大路、从埃及通到亚述:亚述人必进入埃及,埃及人必进入亚述;埃及人必跟亚述人一同事奉永恒主。」 〔原文字义〕「大道」高速通路;「进入」来、临到、发生。 〔文意注解〕 大道,是以赛亚喜欢使用的一种意象表达。表示高速高效的通达通畅之路,除掉了疏离和阻隔。 23节,第四个「当那日」,必有大道从埃及通亚述,埃及亚述互通,为敬拜耶和华。 23~25节,第四、第五个宣告。 〔话中之光〕(一) 以马内利的神,是愿意与人同在的神。在道路崎岖,高低不平的犹大地,神愿意铺平道路,和自己的百姓,自己养育的儿女有通畅的交通(十一16;卅三8;卅五8;四十3;四十九11;六十二10)。 (二)祂不仅自己愿意与万民同在,亲爱相交;祂也愿意万民之间和睦平安,彼此相亲(见下)。 【赛十九24】「当那日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以色列必同埃及同亚述三国一律、成了使地上以内的人蒙祝福的,」 〔原文直译〕「当那日,以色列第三国,必与埃及、亚述一起,在地上成为人们的祝福;」 〔原文字义〕「一律」一起。 〔文意注解〕24节,第五个「当那日」,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同使万国得福。以色列排第三,却成为他们的祝福, 〔话中之光〕(一) 以色列的历史使命,是使埃及亚述同来敬拜独一真神耶和华。先知并非强调以色列特出地位。 (二)若是以色列使命,是使万国因她而认识万军之主耶和华,那么她反而背离神,转去信靠外邦强权,岂不是愚不可及。 【赛十九25】「因为万军之耶和华赐福给他们,说:“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 〔吕振中译〕「就是万军之永恒主所祝福的,他说:『我的人民埃及、我手的工程亚述、我的产业以色列、有福阿!』」 〔原文直译〕 「因为万军之耶和华赐福给他们,说:“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 〔原文字义〕「称颂」祝福;「说」回答、承诺、吩咐;「百姓」民、军、国;「手」力量、权势;「工作」作为。 〔文意注解〕25节,以色列成为埃及和亚述的祝福,使他们一同来到以色列的神面前。 24~25节,以赛亚把以色列属耶和华神的言语,用于埃及和亚述,称埃及「我的百姓」。 〔话中之光〕(一)神称「埃及我的百姓」,赐福给以色列、埃及和亚述,表明以色列使万国得福(十24;四十三6~7;何一10;二23;耶十一4)。 (二)同样神称「亚述我手的工作」因为列国都是神手所造(六十21;六十四8;诗一百一十九73;一百卅八8;弗二10)。 (三)「以色列我的产业」,却是神偏爱恩宠的称呼,专为以色列存留 (申卅二9)。 (四)然而,神不偏待人,若是以色列转去拜偶像,忘记神托付她使万国转向神,蒙福的使命,神必严惩审判直至毁灭她,但存留敬畏神的余种(16~25节;六11~13,22节;一~五章;六10~13;十七7~11;四十二18;四十三7,五十九1~21)。 (五)凡是拜偶像的都必受罚,若不悔改,就自取灭亡。凡悔改转向造物主耶和华神的,都有福了(24~25节)! 叁、灵训要义 【审判埃及】 一、神速临亲自审判(1节) 二、全埃及胆战心惊(1节) 三、求偶像乱拜假神(2~4节;八19~22) 四、内崩溃同族互殴(1~4节) 五、必被强暴王辖制(4节;廿4;耶四十六26;结廿九19) 六、操纵试探神无效(3~4节;八19~22) 【强权夸耀尽失】 一、神使自夸炫耀尽失(5~7节;五十2;伯十四11;结卅12;亚十11) 二、祸来财权势力全丢(5~10节;创十二14;四十二1~2;出十四12) 三、不要再存埃及幻想(7节;出十四13;王上十一40;太二13~15) 四、静观神掌权胜众敌(5~10节;出十四14;申三22;代下廿29) 五、归回耶和华神是盼(5~10节;出十四14;申三22;代下廿29) 【骄傲首领极其愚昧】 一、首领狂傲是极其愚昧(11~15节) 二、法老智囊筹划成愚谋(11~15节) 三、谎言不通埃及世界史(11~12节;十四24~27;卅七26) 四、起哄领袖带错众头尾(11~13节;十四24~27;卅七26) 五、以赛亚挑战假神偶像(11~15节; 四十三8,四十四6;四十五20) 六、乖谬的灵迷惑操纵者(11~15节; 四十三8,四十四6;四十五20) 七、宝贵房角石是弥赛亚(廿八16;徒四12;林前三11;弗二20;彼前二6) 八、以马内利神永远同在(廿八16;徒四12;林前三11;弗二20;彼前二6) 九、除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廿八16;徒四12;林前三11;弗二20;彼前二6) 十、真神主宰从今到永远(一1;二1;六9~11;诗一百廿一) 【审判中有恩典】 一、狂傲自夸结果――宗教腐败各业衰残、领袖决策人一事无成(1~15节) 二、神有主权审判――使各级首领都知道,靠强权谎言何等愚蠢(1~15节) 三、未料仍不悔改――拜偶像受更严审判,到那日必像产难到期(16~17节) 四、毁灭后要转回――神愿意也能够拯救,救回犹大外邦必归附(16~21节;十一11~16) 五、审判带来悔改――刑罚受伤必求医治,被罪捆绑受压求拯救(22节;一~五章;六10~13;十七7~11;四十二18~四十三7;五十九1~21) 六.神筹算必立定――祂话发出必成就,小国犹大使埃及惧怕(16~18节;十6;十四24;四十六10) 七、埃及要出埃及――埃及亚述同犹大,三国同万邦都来归神(18~25节;廿五1;诗卅三11;但四35)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赛亚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