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传道书第五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人生心态的探索】

   一、对神:是否敬畏神(1~7)

   二、对人:是否待人公义、公平(8~9)

   三、对物:是否对所得知足(10~12)

   四、对事:是否为风劳碌(13~17)

   五、对己:是否享受自己的分(18~20)

 

贰、灵训要义

 

【如何得着喜乐满足的人生】

   一、对神:只要敬畏神(1~7)

         1.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1)

         2.听命胜于献祭(1)

         3.在神面前祷告真诚(2~3)

         4.向神许愿必要偿还(4~6)

         5.在神面前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7)

   二、对人:待人公义、公平(8~9)

         1.因有一位至高者在鉴察(8)

         2.神所创造的大自然是公义、公平的(9)

   三、对物:对所得钱财要知足(10~12)

         1.不要贪爱钱财(10)

         2.钱财增多,责任也相对增多(11)

         3.宁可劳碌吃自己的饭,睡得香甜(12)

   四、对事:不要为风劳碌(13~17)

         1.财主积存钱财,自己可能反而变成财奴(13)

         2.财主可能因事业失败,钱财化为乌有(14~16)

         3.为追求无定的钱财身心劳累,结果反而得不偿失(17)

   五、对己:享受神所赐给自己的分(18~20)

         1.神赐给各人一份,使他一生的日子可以吃喝(18)

         2.活着的时候享受自己劳碌所得,乃一件善美的事(18)

         3.神的恩赐就是使各人能取用自己的份(19)

         4.神以喜乐回应各人渴慕的心(20)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神悦纳的真正敬拜】

经文:5:1-9,(约4:21-24

  一、在品格上:要谨慎 1-3

         1.亲近神要敬畏的心和顺服的心来聆听。1,(出3:5;书5:15;来12:28-29)。

▲来到神家聚会,脚步要轻轻的。

         2.在神面前当注意小心语言举止。2,(弗4:29;西3:8;雅3:2)。聚会时不要讲话;要专心祷告;不要乱说,言多必失。(箴10:19

         3.事多与言多。3,事务多,人事关系复杂,就令人做梦,睡卧不安。

  二、在心灵里:要敬畏 4-7

         1.许愿要还愿。4-5,——就是我们有损失也要还原。

         2.不要说,我是错许了。6,(雅1:263:2)。

         3.你只要敬畏神。7,——多梦(乱想)和多言(乱讲),就有希望,只有敬畏神就不虚幻。(太12:36

  三、在生活中:要公平 8-9

         1.穷人受欺压,人不公平,不要因此诧异。8,“诧异”就是不要因此怀疑神的公平公义。(传3:16

         2.地的益处。9,——地丰收,民就受益,君王也受益。(摩7:1-3

── 毛南春阳

 

【神赐人资财丰富】

经文:5:10-20

引言:按才干受托的三个仆人。(太25:14-20

  一、赚钱:学会知足 10-12

         1.贪心,钱财不够满足人心,因为人的欲望远远超过他所拥有的。10,(传4:8;诗62:10;路12:15;提前6:10)。

         2.货物多、钱多吃的人也多。11,得到的多,用去的也多,这都是成正比的。“货物增添”,开支大,“吃的人也增添”,自己(物主)没有机会享受,让下属花掉,物主“不过眼看而已”,这些只能满足一下他的眼睛。

         3.你睡得香甜吗?12,(诗4:8127:2;箴3:24)。

               (1)“劳碌的人……”:工人劳苦一天,倒头就熟睡。

               (2)“富足的人……”:他整夜听见钟声,因为多思虑而睡不着,等到他入睡时候,那时天快亮了。

  二、存钱:学会感恩 13-17

         1.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13-14,(传6:12;路12:16-21)。

               (1)“财主积存资财”(13节)。不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只抱着钱财不愿放。“反害自己”,他为钱财忧虑,实是害了自己。

               (2)“遭遇祸患”,破产了。儿子也得不到这些资财(14节)。当初认为把财产留给儿子,但不久会遇难破财!

(传2:26;箴23:5;太6:19-20)。

         2.要自我认知,我是谁?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15-17节。

               (1)赤身而来赤身而去。15,(伯1:21;诗49:17;提前6:7;启14:13)。

               (2)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16,(传2:22-23;约6:27)。

               (3)专为积攒财富而活,从未想到从中获得满足,这样的生活会产生两个问题:a.都有烦恼。b.又有病患呕气。

有句话说:50岁前拿命换钱,50岁后拿钱换命。(可8:36-37

  三、用钱:学位分配 18-20

         1.是神赐给人享用财务的能力。18,(传6:62:24;提前6:17)。

如何分配使用你的钱?基督徒所得到的钱要正当,用钱也要正当的!基督徒要怎样用钱才是正当的呢?一,十分之一是当纳给神的(玛3:10);二,酌量捐助当得的人(箴19:17;罗13:7;林后9:7);三、自己家中所需用的(徒2:454:35;雅2:16)。不要认为是我自己的钱,就可以浪费资财(路15:13;雅4:3),用在不应当的事上。如:毒品赌博、疯狂购物、衣物首饰、豪宅名车、花天酒地等等。

         2.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19,世界上有三种人:

(1)有吃又能吃的,是蒙神恩赐的人。(2)有吃又不能吃的,是有身心疾病的人。(3)能吃却没有吃的,是贫穷的人。

神的恩赐,既是基督(约4:10),是圣灵(徒10:44-45),是永生(罗6:23),也是物质财富(传3:11-136:2)。神赐资财,使他能以吃用,取自己的份,有喜乐有恩典。哈利路亚!

         3.不为生命长短的忧虑。20

生命短,以神为中心,不只不苦,反而有喜乐;生命长,被神使用,神会“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世上一切财物都带不走的,都是虚空。我们要敬畏神,祂赐我们财物;神赐我们能力享受;神赐我们喜乐。哈利路亚!

── 毛南春阳

 

【财富的虚空】

经文:传5:86:2

引言:
  字义:
     1.财富,赀财,丰富,名,权,地位,和儿女等。
     2.虚空,无定点,无意义,祸患。
     3.是日光之下的,指物质界,从物质原子论来看:物质是原子中的能,质子,中子等快速转动而形成的壳,能的本身是非物质的,是空的,无定点的。

        一.神的公义(5:8-9)。在君王之上,任何阶级的人都受大地的供应。

        二.爱财,爱丰富都不能满足。

        三.劳动者能安睡,富有者不能安睡(5:12),所以财富没有价值。

        四.财富会在祸患时害人(5:13-14)

        五.人的生与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任何财产(5:15-17),但财与烦恼常在一起。

        六.真实的福分,是能享受神所赐的一切(5:18-20)

        七.有人不能享受财富,这是虚空(6:1-2)

结论:
  财物的真相就是“虚空”不实际的东西。只有神所赐的生命,才是真实永存。

── 黄彼得《简明查经讲章大纲》

 

【第五章、要脱离虚空的人生】

(敬畏神得满足)

:作者无论在亲身的经历中或观察世上的事物中都觉得人间虚空的事实,本章则说出脱离虚空人生的法则。

分段: 1、要存敬畏神的心:1-9

      2、要有正确的物质观:10-17

      3、以神所赐的为乐:18-20

   一、要存敬畏神的心:1-9

         1、耶和华看内心:1

我们的行为,事奉和说话,动机神都知道,所以要敬畏神。

4:4-6:该隐这个人不蒙神悦纳,所以他的供物也不蒙神悦纳。

撒上15:22: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

1:13-15: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

撒上16:6-13: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诗139:23-24节)

         2、在神前祷告要敬畏:2-3节。人在神面前要节制言语,不可冒失开口,心急而祷告。

         3、向神许愿要还愿:4-6节,(诗116:12-14节“希西家”)

30:2: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要约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

23:21-23:你向耶和华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

撒上1:112128:哈拿许了拿细耳人的愿就还愿。

28:20-2231:13:神提醒雅各许愿要还愿。

11:3034:耶弗他许了愿,却不很愿意还愿。

         4、神鉴察人心:7-9

               ①你只要敬畏神:7节,多梦多言会多有虚幻的事,你不要怕。

               ②神大有权柄:8-9节。表明社会虽然混乱,我们心不可乱。

   二、要有正确的物质观:10-17

         1、认识贪而不知足是属于虚空:10-12

所罗门王讲论银子,货物丰满及积蓄的资财并没有带给人什么好处。

提前6:7-10:……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

         2、认识人死财散是属于虚空:13-17

1:21: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49:17:因为他死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

提前6:7: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三、以神所赐的为乐:18-20

所罗门王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善的人生呢?就是能够享受自己所劳碌得来的,在主里满足喜乐,蒙神赐福,那就是敬畏神的人所得的。

         1、以神所赐的好处为乐:18节(一生的日子吃喝,享福劳碌所得来的)。

16:2: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2、以神所赐的恩赐为乐:19-20

提前6:17: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

31:11-12:神提醒雅各:神是赐福的源头。

── 徐大年《传道书提纲》

 

【第五章  敬畏神】

我们不要因上一章所提的几项矛盾现象而否认神掌管万有。面对世上的不公平(31620)和孤单无靠的事(4章),我们更需要神赐给我们喜乐。

   一、效的敬拜(17节)

这里劝我们要敬畏神,才能享受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切。

         1      敬神者,心口要一致(13节)

               1)我们当怎样进到神前(1节):

希伯来文圣经、武加大译本,把51归入417

                     ①“要谨慎脚步”:

有些人到神家聚会,脚步太重,走路恐怕没有人知道。请注意,“要谨慎脚步”。

                     ②“近前听”:

我们聚会要听,更要听而顺从。有人聚会前讲话;聚会时又讲话,而不是留心听道。

“胜过愚昧人献祭”:“愚昧人”,不是指那些生出来就是愚昧的,而是指有些人表面献祭,实为贪吃祭物(箴14),而不是为赎罪,这是“愚昧人”。“他们本不知道所作的是恶”:不“谨慎脚步”、不“近前听”、“愚昧人献祭”,他们这样作就“是恶”。

               2)“不可冒失开口”(2节):

聚会,不要讲话;祷告,不要乱说。言多必失。

“不可心急发言”、“言语要寡少”:祷告要真诚,特别是公祷,领祷的不要太长,以免多有虚话(太67)。

               3)事多与言多(3节):

                      “事务多”:人事关系复杂,“就令人作梦”;有人日间太忙,晚上就会梦见自己得福。

                      “言语多”:参7节。事多与言多,祷告也不够专心。

         2.“向神许愿”(46节)

我们不可发誓,但可以许愿。

               1)多人轻率向神许愿,例如耶弗他(士11313435)。有时我们为求神开出路,而轻率向神许愿。

               2)许愿要还愿(传545):

即使我们有损失,也要偿还,不还就是愚昧人。这不是天生的愚昧,而是不还愿的愚昧。这样,就“不如不许”。

               3)不要说“是错许了”(6节):

“祭司”,原文作“使者”。译“祭司”,因祭司是负责收取众人还愿时所献之物并加以估价的人(利278)。

               4)“偿还不可迟延”(4节):不只要还,更“不可迟延”。

         3.“你只要敬畏神”(7节)

多言多梦是虚幻,敬畏神就不虚幻。

   二、财富的虚幻(817节)

58到第6章,都是说财富,现在我们先谈论第5章。

         1      至高的审判(89节)

               1)“穷人受欺压”(8上):

穷人受官员的欺压:“在一省”。所罗门是“一国”的王,是最高的王,他不欺压人。但“在一省”之中,有穷人受欺压。

“不要因此诧异”:“诧异”或作“震惊”。不要因此怀疑神的公义。

               2)“地的益处”(9节):这节比较难明。地丰收,民就受益,君王也受益(摩71),所以君王是不需要欺压贫民的。

         2      贪财有什么益处(1012节)

1)不知足(10节):

钱不能满足人心(1020节)。人的欲望是远远超过他所拥有的。

2)“物主得什么益处呢”(11节):

“货物增添”,开支大,“吃的人也增添”,自己(物主)没有机会享受,让下属花掉,物主“不过眼看而已”,这些只能满足一下他的眼睛。

               3)熟睡与否(12节):

                     ①“劳碌的人……”:

工人劳苦一天,倒头就熟睡。

                     ②“富足的人……”:

他整夜听见钟声,因为多思虑而睡不着,等到他入睡时候,那时天快亮了。

         3      财富的虚幻(1317节)

               1)“财主积存资财”(13节):

不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只抱着钱财不愿放。“反害自己”,他为钱财忧虑,实是害了自己。

               2)儿子得不到(14节):

当初认为把财产留给儿子,但不久会遇难破财!

               3)要认识自我(1517节):

                            赤身而来、赤身而去(15节):“分毫不能带去”(路121421)。

                            “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传516,参13)。

                            “又有病患呕气”(17节):

“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世人是在不明的灰暗中生活的。

“病患呕气”:“病患”是病倒,“呕气”即怒气。这都是“为风劳碌”的结果。

   三、如何享用财物(1820节)

这是结论加插的话(参传22425)。这是善用财物之道。

         1      神赐人享受的能力(18节)

劳碌有好处。如果神没有赐人能力,人劳碌所得来的,他也不能享受。

         2      享受神的恩赐(19节)

神的恩赐是基督(约410),是圣灵(徒104445),是永生(罗623)。

神的恩赐又是物质财富(传31113519)。

神赐资财,使他能以吃用,取自己的分,有喜乐。

         3      不为生命长短而忧虑(20节)

生命短,以神为中心,不只不苦,反而有喜乐;生命长,被神使用,神会“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  *  *  *  *  *  *  *  *  *  *

 

世上一切财物都带不走,都是虚空。

我们要敬畏神。神赐财物;神赐能力享受;神赐喜乐。

── 林献羔《传道书概要》

 

【传道书五章】

   一、礼拜中之可与不可(17

   二、贪污(89

   三、财富与满足(1020

         1、贪爱金钱(10

         2、财富吸引食客(11

         3、财富能引致放纵(12

——《每日研经丛书》

 

【第八讲:到神面前(5:1-7)】

   一、引言:虚空是毫无意思的__君王、儿女、欺压、技巧都是虚空。虚空也是痛苦的。

本课主旨:到神面前__所罗门也认识神,晚节不保。所罗门建殿,深知祈祷的重要。

   二、本论

         1. 到神殿:谨慎脚步、听胜过献祭、(愚昧人)、愚昧人就是不敬畏不认识神的人。

         2. 发言

               2.1. 不可冒失_随便。

               2.2. 心意。

               2.3. 地下要谦卑。

               2.4. 寡少。

               2.5. 多言语显出愚昧。

         3. 许愿

               3.1. 偿还不可迟延。

               3.2. 不要愚昧。

               3.3. 不要任意许愿。

               3.4. 使肉体犯罪。

               3.5. 神怒败坏人的工作。

               3.6. 敬畏神。

         4. 圣殿和祈祷

               4.1. 所罗门熟识殿和祈祷。

               4.2. 是在日光之下所说有份量的话。

               4.3. 说话要行。

   三、问题

         1. 圣殿的功用是什么?

         2. 祈祷代表什么?

——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第九讲:论财宝(5:10-6:2)】

   一、引言:

         1. 神殿是表示“神与人的同在”?“阎罗王与你同在”?

         2. 祈祷是神与人相交的表示。

         3. 本课主旨:财宝大家都追求,及一位大有财宝之人对财宝之见。

   二、本论

         1. 财宝与安息(5:10-12

               1.1. 贪爱银子不能知足。

               1.2. 银子多只能眼看。

               1.3. 劳碌人反得安息,但财主多不能得安息。

         2. 财富之患(5:13-6:2

               2.1. 积存赀财,反因财减就生祸患。

               2.2. 有儿亦不足财。

               2.3. 来去一样毫无所有。

               2.4. 黑暗中吃喝。

               2.5. 多有疾病。

               2.6. 财产为外人使用,自己无法享受,也是虚空。

         3. 财富之道

               3.1. 富财来自神手。

               3.2. 尽力奉献。’

               3.3. 尽力使用在有益处的事上。

               3.4. 不被财富捆锁。

   三、 问题

         1. 为什么说“人为财死”?

         2. 什么是对财富的正确观?

——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领受神来的训诲  传道书5章】

   一丶到神殿中谨慎脚步5:1

   二丶在神面前谨守言语5:2-3

   三丶向神许愿必须还愿5:4-7

   四丶知神鉴察凡事小心5:8-9

   五丶对神不爱贪爱金银5:10-11

   六丶无神在心积财害己5:12-14

   七丶见神之日空手回去5:15-16

   八丶蒙神赐恩吃喝享受5:17-20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传道书第5谨慎言语】

言语烦多

显出愚昧

一、不可轻率许愿

二、财富徒增烦恼

三、善用赀财之道

1.谨慎脚步

2.言语寡少

3.勿迟偿还

1.勿欺穷人

2.贪财害处

3.为风劳碌

1.应享的分

2.神的恩典

3.满足喜乐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五章  谨慎言行】

1) 到圣殿谨慎脚步。1

2) 言语多显出愚昧。2/3

3) 若许愿务要偿还、4/7

4) 不平事主必鉴察、8/9

5) 贪财者心无知足、10/11

6) 劳碌人睡得甘甜、12

7) 赤身来空手回去、13/17

8) 吃喝享乐是福气!18/20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