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第二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虚空的人生】 一、人生的享受虚空(1~11节) 1.内心的喜乐和嬉笑都虚空(1~3节) 2.物欲的享受全都虚空(4~11节) 二、生命的本质虚空(12~23节) 1.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结局一样(12~17节) 2.劳碌的人和未曾劳碌的人所得一样(18~23节) 三、不在乎人的追求也是虚空(24~26节) 贰、灵训要义 【人生虚空】 一、心绪虚空——喜乐、嬉笑、饮酒(1~3节上) 二、享受虚空——园林、仆婢、财宝、娱乐、女色(4~11节) 三、智慧虚空——以智慧行事,结局竟与愚昧人无异(3节下,12~17节) 四、劳碌虚空——劳碌所得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18~23节) 【惟神是人生的满足】 一、吃喝、享福,乃出于神的手(24~25节) 二、智能、知识和喜乐,乃给神所喜悦的人(26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追求人间享乐的虚空】 经文:2:1-11。 一、肉体的快乐不能满足 1-3 1.借着肉体的快乐、娱乐,及宗教的快乐和幸福,谁知道这也是虚空。1,(路12:19;传8:15;11:9)。 2.嬉笑(表面的快乐)、与喜乐(宗教节日的欢乐)有何功效呢?2,(箴14:13;彼前4:2-4)。 3.“用酒使我肉体舒畅”,这也是一种骗局。“用酒消愁,愁更愁。”3,(箴31:4-5;弗5:18)。 二、豪华的住宅不能满足 4-6 1.“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4,是指他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创11:4;王上9:1;代下8:1-6,11)。 2.“栽种葡萄园。”4-6,享受乐园般的生活——宫殿四周往往建有私人的庭园。园中植了果树和遮荫树,又有水道、池塘、小径──就像公园一样。很多珍奇的树木和植物都种在花园之中。 三、丰富的财宝不能满足 7-9 1.仆婢、牛羊、家业丰富,也无法满足。7,(王上4:22-23)。 2.金银财宝无数,也无法满足。8,(王上9:14,28;10:10)。 3.歌唱、娱乐、专业演艺人员无数,也无法满足。8 4.日渐昌盛、智慧存留,也无法满足。9 四、事业的成功不能满足 10-11 1.享受所劳碌的快乐,以及所得的份。10,(传11:9;5:18;9:9;诗128:2)。 2.事业有成,风光一时,谁知都是虚空,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11,(约壹2:16-17;太6:28-29;提前6:6)。 ── 毛南春阳 【追求人间一切事物都是虚空】 经文:2:12-26。 一、人都需要面对死亡 12-17 1.后来的人还能做什么呢?12, “转念”:转移注意力,或采取新的思考方向。(传7:25) 2.无论是智慧人或是愚昧人,都要面临同一件事——死亡。13-14,(诗49:10;90:3-5)。 (1)“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在他头上——站得高,望得远,透视一切的眼光。 (2)“愚昧人在黑暗里行。” a.眼目。智慧人的眼目遵循神的旨意一直往前看,免得跌倒。参耶稣在(约11:9)中的话。眼目在属灵上运用的另一个例子,见(弗1:18)。 b.愚昧人。智能人知道自己的目标,采取最直接的路线;愚昧人摸索着前进却会跌倒。(箴17:24)用另一个比喻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愚昧人眼望地极”。 3.“我为何更有智慧呢?”15-,——人生中的野心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都是过眼烟云。(传1:16,18) 4.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16, 愚昧人和智慧人都很快会被他们的同胞所忘记。就世界而言,这句话是真实的。但那些在生活中遵循神智慧的人,将会永远被纪念(诗112:6;箴10:7),并因确知自己的名字记在天上而高兴(路10:20;腓4:3)。 “被忘记”——被世界所忘记,但是被神所纪念(玛3:16,17;约14:1-3)。 5.为何恨恶生命?17,——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二、人都需要劳碌工作 18-23 1.前人劳碌,后人享福。18, 其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留给后人的。(传9:9;林前3:10)。 2.后人可能会毁坏先祖的功业,并不保证他会继续成功。19 3.回想这一切工作,心便绝望了。20 4.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份。21 5.人生劳碌累心,到最后又得着什么呢?日日忧虑,劳苦愁烦,睡不安宁,都是虚空。22-23,(传5:12) “日日”与“夜间”相比。白天不停地劳动,夜间则失眠思虑白天的事。所罗门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辛劳、悲伤和失望所带来的福气(伯35:10;罗8:35;林后12:9;来12:11;启3:19)。 三、人都需要常存满足 24-26 1.有吃有喝,在劳碌中享福,并活在神的同在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幸福。24,(徒14:17;提前6:17)。 2.神所喜悦的人,乃是懂得今生有吃喝就当知足,一切的智能、知识和喜乐,都是从神来的。25-26 “收聚”:罪人辛劳一生却无法进入永生的天国。他的积攒都只是为了今生。他的劳苦是为了积累财富。他把财富收聚起来,却不能永久保持(太13:12;25:28;路12:20)。 谁是“神所喜悦的人”?——神美意的物件,即那些遵行神旨意的人(路2:13-14)。“祂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 神所喜悦的人。”(伯27:16-17;箴13:22;28:8)也表达了恶人的劳苦成果归给义人的意思。 ── 毛南春阳 【日光之下似实而虚的人生】 经文:传2:1-23 引言: 一.劳碌似空而虚(1:3-11) 二.智慧的似实而虚(1:12-18) 三.娱乐似实而非(2:1-11) 四.盲目劳碌的似实而虚(3:1-15) 五.世上的正义似实而虚(3:16—4:3) 六.灵巧的似实而非(4:4-12) 七.贤能的似实而虚(4:13-16) 八.礼仪的似实而非(5:1-7) 九.财富的似实却虚(5:10—6:1) 十.命运的似实而虚(8:1—9:6,11-16) 结论: ── 黄彼得《简明查经讲章大纲》 【第二章、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序:所罗门一生亲身经历了富有、智慧、才能等等,后来察看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是何等虚空,为自己而追求属灵事物以外的事尽都是虚空。(“这也是虚空”六次,“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三次)。 分段: 1、为自己毫无益处:1-11节 2、有智慧和劳碌也是虚空:12-26节 一、为自己毫无益处:1-11节 1、肉体中的快乐不能满足:1-3节(享福、嬉笑、酒,这些肉体的快乐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 所罗门在经历中知道人生的虚空:“我心里说”……“我指嬉笑说”……“我心里察究”……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约2:1-3节:“酒用尽了”表明人间的喜乐会用尽的。 王下5:1-2节:“乃缦”(快乐、欢畅的意思),只是长了大麻疯。 箴14:13节: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 诗90:10节:……但其中所矜夸的,乃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 2、为自己而活都是捕风:4-11节 ①所罗门为自己动大工程:4-6节。
王上6:38节、7:1节:所罗门建造圣殿,用了七年时间,但为自己建造宫室十三年方才造成,又建造…… ②他又为自己兴家积财:7-9节,王上9:26-28节、10:14节、10节 王上11:3节: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 ③为自己成功的人:10节“凡我眼所求的……我心所乐的……” ④后来察看这一切所成功的:11节“毫无益处” 林后5:14-15节: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我们想一人即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是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罗14:7-8节: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二、有智慧和劳碌也是虚空:12-26节(用人的角度来看) 1、转念观看智慧人与愚昧人都必死亡:12-16节 ①后人所行的乃是前人所行过的:12节 ②智慧人与愚昧人都必遇见死亡:13-16节 来9:27节: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诗49:10节:他必见智慧人死,又见愚顽人和畜类人,一同灭亡,将他们的财货留给别人。 传9:2-3节: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 2、恨恶的二件事:17-23节 ①因世事烦恼而恨恶生命:17节(诗90:10节“劳苦愁烦”) 伯6:2节: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 ②用智慧与劳碌所得的也是虚空:18-23节(“这也是虚空”讲三次) 伯14:1-2节: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表明只有在主里的劳苦,就不会虚空(启14:13节,林前15:58节) 3、神所喜悦的人蒙福:24-26节 ①神所喜悦的人享劳碌而得的:24-26上节 ②惟有罪人所收聚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26下节 伯27:16-17节:他虽积蓄银子如尘沙,预备衣服如泥土。他只管预备,义人却要穿上。他的银子,无辜的人要分取。 箴28:8节: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 徐大年《传道书提纲》 【第二章 探讨人生】 第一章记载智能不能解决虚空,本章指出“享乐”的追求同样难以满足心灵的渴望。 一、以享乐探讨人生(1-11节) 享乐也不能带来满足。 1. 他用4种方法来尝试(1-3节) 先“试试”(1节),发现无用。 (1)“喜乐”,“我以喜乐试试你”(1节):Simhah ,指沉醉于叫人感到欢畅的玩意。宗教节日的欢乐,是好的一面。 所罗门每日的食物(王上4:22-23):享尽佳肴美酒、宴客。 “你好享福”(2:1),原文作“看见美好的事”,即“得到满足”。活着为了吃喝玩乐,这是没有长远价值。 (2)“嬉笑”,“我指着嬉笑说”(2节):“幽默”不是错误,但这里是指过分的幽默,将生命变为胡闹与嬉戏。 不同的嬉笑:有自然的喜笑,而内心满足;有外面苦笑,而内心愤懑。 在所罗门作王时,常常有小丑或谐趣的表演者在宫庭的筵席上提供娱乐和嬉笑。这种嬉笑多半是与罪恶有关的(参9:3,10:13)。 有些嬉笑含有不道德的意思,所以“这是狂妄”。喜剧的电视、电影有令人发笑的,这些对人生的满足也是没有用处的。 (3)“酒”(3节):这里不是酗酒,而是盛筵的酒伴食物。 他仍是以智慧作为引导,用理智来控制自己,为要试验自己能否得到满足。 “又如何持住愚昧”:“持住”可译“控制”。“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一生”,原文加上“有限的日子”。坚持这样察究下去,用以找出人生应当怎样行。 (4)“妃嫔”(传2:8,王上11:3):结果,妃嫔使他随从外邦的神(王上11:33)。 2. 无穷的物欲(传2:4-11):越富有越空 (1) 大兴土木来满足自己: 只有所罗门才有资格这样大兴土木(王上7:1-12,9:1,10:21,代下8:3-6)。但传道书没有提及建殿,这里可能指“日光之下”的事,所以暂予搁置不提,直到第五章才提“神的殿”。 本段“为自己”几个字,一共出现有6次。 人通常经过“试试”(传2:1-3)之后,然后再来细试(4-8节),最后达到欢乐的境界(9节),结果又是虚空(11节)! ①“建造房屋”(4节上): 他没有提及最重要的“所罗门圣殿”:大卫死后3年,所罗门才开始建殿,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建造(王上6:38),但他建造王宫就用了13年的时间(王上7:1)。他又建造了利巴嫩林宫(王上7:2,利巴嫩林宫是为放军械用的,代下9:16),他又建造积货城(代下8:1-6)。他所建造的城墙、甬道直到埃及等地。 ②“栽种葡萄园”(2:4):列王记与历代志都没有提及葡萄园,只在雅歌书提及(歌8:11)。大卫有葡萄园留给所罗门,这里可能是指他把葡萄园扩张说的。 ③“修造园囿”(2:5):“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以色列的土地是最适合栽种果树的。 “园囿”,是波斯语,意即“围住”,是分别出来的土地。这节译为希腊文和英文,便成了“乐园”。 ④“挖造水池”(6节):水是“用以浇灌小的树木”的。耶路撒冷一直是缺水的。在希实本有水池(歌7:4)。伯利恒南面有许多“所罗门水池”,到罗马统治的时候,水池才重建。这是伟大的工程:水管绕山而设,一直引入耶路撒冷。 所罗门不是要绿化全国,他是为自己娱乐而种植的。他屡次说“我为自己”(2:4,8)。 ⑤“我买了仆婢”(7节):他要完成上述的计划,就买了许多的仆婢。这里的“仆婢”,不是指“奴隶制”的仆婢说的。这里的“仆婢”只作工6年,到第7年就可以自由(出21:2)。所罗门的奴仆只负责打理家务和协助他完成大计划。 ⑥“又有许多牛群羊群”(7节):这是为献祭用的牛群羊群;同时也显明所罗门的牲畜数量惊人,因为他献祭时,只是用了少部分的牛羊。 ⑦
他拥有大量金银财宝(8节):他的财宝多如石头,存于耶路撒冷(王上10:27,代下1:15)。 ⑧“唱歌的男女”(2:8):他爱好音乐,常有音乐表演。他也是一位音乐家,他写了1005首诗歌(王上4:32)。 现在以色列的管弦乐团,每一季度有演奏会,为世界之冠。 ⑨“世人所喜爱的物”(2:8):“物”字shidah veshidot,不容易翻译,可指许多女子(参王上11:3)。 “并许多的妃嫔”:“并”字,原文或作“即”,上面的“物”,可指妃嫔。“妃嫔”这词的原文只在这里出现(参王上11:3)。这“物”字,当然也可以指其它宝物说的(参王上10:22,25)。 (2) 胜过耶路撒冷众人(传2:9-11): ①“日见昌盛”(王上10-11章)。 ②“我的智慧仍然存留”:他写传道书的时候仍有智慧。 ③“凡我眼所求的”、“我心所乐的”(2:10):“我眼所求的”,是指我眼所要见的;“我心所乐的”,是指我心所能满足的。从来没有人像所罗门这样会享受的。 “……劳碌的……劳碌中”,是相关语,单传道书就出现有25次。 ④
一旦得到快乐,便又开始消失(11节):所罗门在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功。他的目标达到了,又如何? 二、尝试寻求平衡(12-17节) 生命的意义既不在世上的财宝和欢乐里,但是否就在智慧、狂妄或愚昧里呢?所罗门在感性上失败了,就又转回到理性之上(12-14节)。 1.“我转念”(12节) 他不是指现在说的与前面所说的无关,而是他想谈及其它的事。他已谈了知识(1:17-18)、欢乐(2:1-3)和物质(2:11)。他现在把这些事放在一起来讨论和比较。 2.后继者(在王以后而来的人) 他如何面对上述的情况:他盼望他的经历可作后人的监戒,不要重蹈覆辙。 3.智慧的后果(14节) 智慧确是有益的,能使人有判断的能力;“愚昧人在黑暗里行”(2:14),他们“定恶人为义,定义人为恶”(箴17:15)。凡晓得运用这智慧的人是“眼目光明”的(2:14),否则,愚人不靠神就在黑暗里,寸步难行(参传10:15下)。 善用智慧,可作为理想的生命指引。 4.但奇怪的是 二者的结局都是一样(2:14)。 “遇见”,是指遭遇同一命运说的。他不是悲观主义者,他只将经验说出来,提醒我们。 5.有力的详语 “我就心里说”(15节),人最后都会死,智慧有什么用处?他不是悲观或宿命论者。 他求智慧,这是神给的,但他也要死,同样“永远无人纪念”(16节)。对一些人来说:义人被纪念是值得的(箴10:7),但一般人是不会被人纪念的。 6.他恨恶生命(17节) 但到末了,他只要敬畏神就能满足了(12:13-14)。 三、绝望(18-23节) 越劳碌越虚空。 1. 世人的看法 不用劳碌而得的,常不觉有价值;劳碌得来的才觉有价值。 但在他觉悟后,他仍然觉得虚空(11节)所以才有18,20,22-23节的事。“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2. 他虽努力作工建业,但也像愚人一样死去 谁继承他的事业呢(传2:18):他想到他的儿子罗波安就大有顾虑。智者继承才是好的;但愚者继承,所付的努力就徒然。 3. 转念 20节的“转想”,原文是“转念”。一想到将一切留给他的后代将有什么结果的时候,他就心乱如麻,而且到了“绝望”的地步。人生几十年却为后人劳碌,这就是忧虑。 4. 他有智慧 事情未曾发生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他也知道他的结局如何。他在床上不断思念明天的事:“连夜间心也不安”(23节)。 神能将虚幻的变为真实、暂时的变为永远。我们当把暂时、虚浮的东西献给神,积蓄天上的产业。 四、结论 享受生命的途径(2:24-26):人生的满足是在乎神。越蒙神喜悦就越觉得世界的虚空。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仍然会醉心于世界的声色货利之中。 1.“出于神的手”(24节) 前面少提及神(1:13),但这里提到神就喜乐,这是智慧的根源。 2.神给“智能、知识和喜乐”(26节) 不是靠人的努力得来的。 神给我们智慧:有属天与属地的智慧。我们也需要属地的智慧,因为我们还居住在世上。但是只有世上的智慧就会忧虑;所以我们更需要属天的智慧。 3.“惟有罪人”(26节中) “罪人”,是愚昧人(8:12,9:2)。他们“所收聚的、所堆积的……也是捕风”(2:26)。许多人积蓄,不知道是为什么(路12:16-20)。 4.基督徒和世人 基督徒能“看透万事”(林前2:15);世人看不透万事,就想自杀;甚至很有学问的人,也有全家自杀的。 基督徒遇急难时当怎样行(林前10:13):我们当仰望神,但不需要“哀求”神。如果儿女向父母发出讨饭的哀声,父母是不喜悦的。儿女只要来到父母的面前,他们还没有开口,父母是会给他们开出路的。可惜许多人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来到父神的面前!我们第一个思想是要想到神、仰望神,神给我们开了出路,我们才有见证。有人垂头丧气,不祷告,以为祷告没有用处。这是“日光之下”的人。 我们听了许多的道,就要经历一下。有时神容许我们四面无路,这时我们是要经历神给我们开出路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我们不要绝望(传2:18-23)。 ── 林献羔《传道书概要》 【传道书二章】 一、追求逸乐?(1~11) 二、香膏中的苍蝇(12~23) 1、不论你是智慧或愚昧,终必使你分受同一命运(15~17) 2、还有另一件使人心痛的错误(18~23) 三、与人生达成协议(24~26) ——《每日研经丛书》 【第三讲:追求娱乐(2:1-11)】 一、引言:上回提到传道书的智慧(人间的小聪明、小学问)和箴言的智慧(天上的真智慧,来自对神的敬畏。这次谈娱乐。娱乐能松弛身心,是必须的。但娱乐不应该是放纵情欲。娱乐也不能代替人生,否则带来虚空。 二、本论 1. 娱乐(1,2 节) 1.1. 试试满足。 1.2. 仍是虚空。 1.3. 嬉笑狂欢大笑。 1.4. 喜乐=欢笑。 1.5. 不能进入灵里,只停留在魂间。 2. 酒(3 节) 2.1. 肉体舒畅,忘记忧愁。 2.2. 没有酒醉之人说自己醉的,因为人以为能胜罪性。 2.3. 持住愚昧=执迷不悟 3. 大工程(4-6 节) 3.1. 建殿用七年,建宫用十四年。 3.2. 能享用的只有十五年。 3.3. 一切都虚空。 4. 仆婢妃嫔 4.1. 妃七百嫔三百。 4.2. 能享受的都有。 4.3. 捕风、虚空。 4.4. 没永远价值。 三、问题 1. 为什么娱乐到头是空虚的? 2. 怎样才不空虚? ——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毫无益处(二4~17)】 一、为己而活 二、只求物质与享受(10) 三、日光之下的眼光(12~17) 四、心中绝望(18~26) ——《新旧约辅读》 【传二11,22;一2,18虚空的虚空】 壹、人生虚空 一、传道书是所罗门年老时写的。当他经历了人生一切享受后,归结一句话说:『虚空的虚空』! 贰、虚空的光景 一、智能、知识虚空。他说,多智慧,就多愁烦;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事实是今天无知无识的人,倒可以浑浑噩噩的混下去;反而头脑聪明搞知识的人,最是多愁善感,不满现实,郁闷烦结。有人甚且走上自杀之路。 二、劳碌虚空。有人终年劳碌不息,贪得无厌,心里背负着忧虑,愁烦重担,睡不安席,结果把身体搞坏。眼看劳碌积蓄的,尽都归于别人,空忙一场,虚空的虚空! 三、有人有好身体,也能享受,但命穷没有钱,感觉虚空;有人积财多多,但身体弄坏,美肴当前,难以下咽 ,也是虚空。 四、名位虚空。有人醉心名位,一生奋斗追求。但人居尊位,却不能久长(诗四十九12「旧六九二下」)。一旦衰老来到,就得撒手交卸,权、位都空! 五、正常人也虚空。就是人生一切都正常称心,当雨后云彩返回(传十二2「旧八〇四上」),一切绚烂归于静寂时,常感若有所失。所谓「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正是人生心态的写照。 叁、虚空的原因 一、日光之下,人眼所见的一切,都是必朽坏的。这些的作用,仅是象征性的。神为人另预留了一套实体而永远的,是不能朽坏的(来十一15~16「新三二三上」)。人不明白,拼命的以暂时,必朽坏的事物来填充它。难怪人会感觉到「欲壑难填,」越填越空!这种光景,除非人得着那实体的东西,否则永难满足。 肆、充实之道 一、一切都是影儿,那实体乃是基督(西二17原文「新二八五上」)。如基督是「真活水」、「真食物」、「真生命」…等。 二、主在世时曾宣告说:『凡喝这水(指世事、世物、)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四13「新一三〇上;十10」) 三、人对今世物质的享受,在于身体好;而身体的好,又在于心满足。俗云:「心宽体胖」。心舒畅了,身体跟着就好了。心如何能满足呢?据前面所述,物质的东西既不能应付它,就只有神才能 应付它。因为神造人时是如此安排的
,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神。所以人相信接受耶稣,(耶稣就是救赎人的神,)才是得着满足的惟一途径。 四、所以所罗门在讲完了人生虚空之理后,就劝青年人要趁着年幼,纪念造你的主
。意即如要你的人生不虚空,只有趁早就抓牢人生的真谛。因为只有造物主有非受造而永远的生命;也只有祂能填满你人生的虚空。因此充满神,就是人生的真谛。也就是神造人时赋与人生的基本意义。——薛道荣《圣经阐要(旧约卷三)》 【第四讲:智愚比较(2:12-23)】 一、引言:娱乐不能长久,因娱乐只能满足肉体,不能满足灵魂。惟有追求属灵的满足。而智愚仍用世间标准。有人有聪明没智慧一样无用。 二、本论 1. 眼目光明(14-15 节) 1.1. 在头上之意,往上看,往这看,往前看。 1.2. 愚人在暗,无看之权。 1.3. 结果一样。 1.4. 真智慧在用属灵的眼光参透万事。 1.5. 一切都虚空。 2. 智愚之见的结果(16-23 节) 2.1. 智愚人的结果一样_>空虚。 2.2. 智愚人所留都是后人,自己无法带去。 2.3. 如何努力都留给自己无份之人,也是虚空。 2.4. 灰心_>绝望_>愁烦。 3. 真价值 3.1. 为主作工的效果。(启14:13) 3.2. 主基督的工作(赛53:11) 3.3. 人生非一死了之。 3.4. 劳苦不徒然(林前15:58) 三、问题 1. 智愚人的分别是什么? 2. 真智为什么留得长远? ——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体验人生的虚空(二14~26)】 一、消极的体会 1、智慧人与愚昧人的遭遇都是虚空(14~16) 2、享乐和财富,都是虚空(1~11) 3、劳碌也属虚空(18~23) 二、积极的体会(24~26) 1、信靠神 2、顺服神 ——刘承业《从虚空到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的研究》 【肉体追求的虚空 传道书2章】 一丶以酒舒畅也是虚空2:1-3 二丶建造美室也是虚空2:4-6 三丶家有仆婢也是虚空2:7 四丶积蓄金银也是虚空2:8-9 五丶放纵享受也是虚空2:10-11 六丶智愚同遇也是虚空2:12-14 七丶无人纪念也是虚空2:15-17 八丶积财留后也是虚空2:18-23 九丶收聚归人也是虚空2:24-26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传道书第2章也是捕风】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二章 人生捕风】 1) 寻查人生何为美、1/3 2) 建房造屋动大工、4/6 3) 家道丰富多妃嫔、8/9 4) 回首所有皆虚空、10/11 5) 智慧愚昧富和穷、12/15 6) 日后不被人纪念、15/17 7) 劳碌求富多积蓄、18/22 8) 归给神所喜悦人!23/26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