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第十章短篇信息
目录:
观察的效感(贾玉铭)
传道书讲解──年日与位份虚空(九至十章)(彭福)
传道书笺记(十章)(于中旻)
传道书(十章)(康来昌)
传道书第十章文字释经证道(张策)
切莫轻看愚昧(十○1~3)(台北灵粮堂)
愚眛的掌权者(十○4~7)(台北灵粮堂)
作事的智慧(十○8~11)(台北灵粮堂)
愚眛人的言行(十○12~15)(台北灵粮堂)
国之祸福(十○16~20)(台北灵粮堂)
属灵「柔软操」(十章1〜20节)(台北基督之家)
谁知道生命(二)?(9章13至10章15节)(香港读经会)
谁知道生命(三)?(10章16至11至6节)(香港读经会)
观察的效感(贾玉铭) (9:1-11: 8)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9:1)
照以上所言,著者本于个人的经历,已觉万事皆空。以后又专心用智慧考查天下一切的事,如三至八章所论者,其考查的效果,与所受的感力如何呢?按他本处所说:“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是说他观察的结果,即得了一种特别的智能和知识;于九章一节至十一章八节,即略记他因观察所知道的。
一、智慧的眼光(9:l-l7) 所罗门原是有智慧的,及至专心考查天下的万事、万物,自然必更从其中得了智慧。在本处所论固然可说是以旧约的眼光,且是带着哲学色彩的眼光,但圣经都是神所启示的,所以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由圣灵的启示,形容人世哲学眼光所见万事万物的情形。
(一)对于神权掌握的观念(9:1) 我“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是的,我们的事,当然是在神掌握之中,尤其是神所爱的“义人和智慧人”,他们的作为,不能不在神的洞鉴之中、旨意之中,且是在神的手中;一切皆出于神,由于神,亦归于神。神就是我们万事的策动者,成功者。我们是属神的,一切作为皆是出于神,也是为了神。
(二)对于人生遭遇的观念(9:2-6) 按普通观察的眼光看好像“凡临到众人的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份了。”这是按着普通观察的眼光而言,因为按平常看来,义人与恶人所遭遇的往往相同,有时义人比恶人,或更多遭遇苦难。人死了以后也就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这也正像约伯对于苦难人生的观念。但义人和恶人遭遇或相同,其遭遇之原因与结果,却大不同;因为信徒虽遇苦难,莫非由于神爱,纵然在今生无赏赐,但他们永远的赏赐,却是决不能失掉的。
(三)对于工作时间的观念(9:9-l0) “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乐度日……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能。”此言今生即人工作之时,且要在此工作之时,享受劳碌所得的份,及至死后,于日光之下所行的事上,就“永不再有份了”。这也是著者特为形容世人的哲学眼光,凭人自己的智慧而有的来生观。人藉自己的哲学眼光,对于来生观,未免有不明确之处,我们若参阅圣经他处,对于来生观就清楚了。(赛14:9-11;太22:32;可9:43-48;路16:l9-3l;约11:26;林后5:6-8;腓1:2l-23;启6:9-l1)
(四)对于人以智慧进取的观念(9:11-l2) “又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读者要注意:此处不是说快跑的不得嬴,力战的不得胜;乃是说“未必得胜”;快跑的得赢,力战的得胜,是人事之常;快跑的不得赢,力战的不得胜,是言人事之变,且是有神权之运用。快跑的未必得赢,力战的未必得胜,虽是有人事,亦有神权;因为在神权治理之下,常有时“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9:16)。不过在普通的事看来,“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所幸者是独有神是可靠的。
(五)对智慧效用的观念(9:l3-l8) 智慧的效用广大,能力奇妙。“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智慧胜过勇力。”也“胜过打仗的兵器”。“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此虽表现人性的刻薄,但人工作的真价值,究不在今生的报偿。
二、智慧的申明(10:l-20) 本章好像著者集合的箴言,不像他的讲论,在这集合的箴言中,多是说智慧的行事:
(一)居心谨慎(10:l-3) “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智慧人的心居右”,自然是存心正当,不敢偏于左道了。
(二)态度柔和 “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10:4)
(三)处事小心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凿开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10:8-l1)
(四)出言有益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不像“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愚昧人“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10:l2-15)但智慧人的口不但出言有益,且是十分谨守,不出咒诅之言。“你不可咒诅君王……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10:20)
(五)尊敬君长 尊重执政者,是人民的本分。假若掌权者有错误(10:5-7),君王不称职(10:l6-20),固当反对他们的错行,但仍“不可咒诅君王”,乃要为他们祷告(提前2:l-2)。此言智慧人在居心、说话、行事、以及态度上,无处不显出智慧来。
三、智慧的施济(11:l-8) 著者曾说道:“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3:12)今则肯定地说:当如何行所当行的善事。本处是以播种为喻,说明他的意思。
(一)向何人施济——“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粮食”原文是馒头,“水”圣经常指人群说,将粮食撒在水面,意即要将你的馒头,分给有需要的人。且是要多多分给人,要分给七人或八人。圣经用七、八是表明多数的意思(弥5:5)。分给七人或八人,不但是说多人,也是指多次,要多多施济与人,且要多次施济与人。
(二)为何施济——这当然是人的本分,人生最喜乐有福的事,且是人的赏赐,“因为日久必能得着。”施舍与人,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这人不能不得赏赐。”
(三)何时施济——“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11:4,6)如能随时撒种,也必随时收成。人生在世为时无多,行善的时机也不多,“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若不趁有机会“喜乐行善”,黑暗一到,就再无时日了。而且若不趁有机会撒种,怎能盼望于黑暗一到时,有所收成,得着赏赐呢?
本段固然是论智慧的施济,更是论智慧的播种,可为传道人最要的训诲与勉励。人能趁机播种,不但是人生最乐的事,将来也有收成,这是智慧中的智慧。万事万物,既皆虚空,惟有随时撒种,终有收成,这就是于虚空的虚空当中,求得不虚不空的要道了。
传道书讲解──年日与位份虚空(九至十章)(彭福)
五、年日与位份虚空
传道书九.十章
第九章是年日虚空章,因为第九章说我们人生在世过凓的年日都是虚空的,那么我们一个人在日光之下,每日虽然过得很有味道,但总不过是虚空,无论善恶都是一样的。
请看九章三、九、十二节,这几节圣经说得很明白,说人生在日光之下,所过的生活,都是虚空的,在日光之下一切的生活,我们要享受我们的快乐,这个是神的恩典,但我们不知道祸患何时临到我们的头上。
在世上过快乐的生活要格外小心,我们要追求日光上神的事,因为一切都是神恩赐给我们的,否则,我们若忘恩负义,祸患就会临到我们的头上了。
我们要守住我们的本份,享凓神的恩典,由此看来,作者说日光之下一切都是虚空的,将一切福气失掉了,反染凓罪孽的生活,九章一节说,一切都在神的手中,许多人远离神,犯罪作孽得罪神,世人都是在神慈爱的手中过活,然而为什么离开神呢?就是贪爱日光之下的虚空。
人怎能从死亡中救出来呢?作者用的比喻如何?(九章十三至十六节),从苦难中救出来,什么是苦难?就是人离开了慈爱的手,到外面去生活。
人是在罪恶的世界中,魔鬼时常攻击我们,有一个智慧的人来了,我们看不起他,耶稣为我们变了贫穷的样式,将我们由罪恶中拯救出来。又为我们受尽试探,后来又将魔鬼打败了,主将到十字架的时候,有魔鬼来试探他,但他很智慧,不听牠的话,他看透了神的旨意,为要藉凓他的死来拯救我们众罪人,我们今日的生活也是这样。
日光之下度的每年每月每日,你我是一样的,是在神慈爱的恩典中过活,多少时候我们故意远离神,若如此做法,便觉得更加虚空了,生活若是靠主,就不是虚空,因为远离上帝慈受的手而犯罪便是虚空。
第十章是位份虚空章。
人生在世及当尽的本份,地位的本份是虚空的,我们要得到不虚空的地位,智慧及愚昧的心,居住在什么地方呢,第十章二至五节说得很明白,智慧的心有一定的地位,愚昧人亦有他应该行的路,掌权者有他所作的事,神给我们的恩赐是各有不同的,人生在世得神的恩典也是不一的,是按凓各人的才干分给各人,一切的事,各有各的地位与本份。地位与职责及祸害是有关的。(十章十六至十七节),若我们的领袖是小孩子一样来领导我们,便有祸了!若是有才的君王,便是我们的福气,若不是跟随真理的人来领导我们,结果也是祸事。
今日我们的地位及本份,跟随何人走呢?就是要我们跟随我们的主,他就是真理道路生命。
十章五至六节有一件错事,就是愚人坐高位,富人坐低位,即是穷人管富人,愚人管理智慧人。今日的大时代怎样呢?是错误了吗?不对吗?我们按凓圣经说,我承认作者是经验的话。
所罗门王有五大特点,他是一个大有智慧的人,情欲方面有一千个女人,有权服事无权的,大君王步行,仆人坐马,这不是错误,乃是世界的大虚空,今天藉凓这虚空来警诫我们。
我们应当抬头仰望日光上之神,我们要有埋的生命,这样我们的地位本份都尽到了,现在不是缺乏基督,乃是缺乏有生命的基督徒,没有生命的,是一个活动的死人,是一个假人,教友若果是一部机器,没有生命的,真是多么可怜?
各位!如果基督徒没有生命,就失去了他的地位与本份了,若未尽基督徒的地位与本份,岂不是一切都是虚空了吗?
我们要仰望上帝,要暂时撇下日光下的生活,因为主就是真理,道路,生命。── 彭福《传道书讲解》
传道书笺记(十章)(于中旻)
智慧与事功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传一○: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极实用的常识。如果为主作工,知道所事奉的是谁,要求必然更高,因为必须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事奉祂。不过,倘使器用不利,愚昧的多费气力,就算是力尽气竭,也不会是神所喜悦的,因为那是没有尽心思理性的左证。
犹太教的拉比,虽然今天已经不献祭了,仍必须注意宰杀牲畜的刀,要磨得锋利。我们可以想象,在圣殿宰牲献祭的祭司,如果钝刀不堪一割,祭牲踢跳挣扎,甚或起来跑掉,变成闹剧,将是何等的局面!在会幕和圣殿的建筑上,即使是每一项最细微的事上,也都作到精美。因为作事的人相信有神,他们所作的,是为爱而作的。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
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传一○:10)
鲁钝绝不是基督徒的品德。在事奉上,必须时时磨砺,时时求进步。在智能和知识上,在器具功能上,必须作神忠心的好管家,经常寻求进步,事奉更完美。
要从对神的爱与敬畏,生出认真求全的心志。不少人的事奉,缺乏敬畏神的心,认为反正教会有爱心包容,作不好也无所谓。人间的权贵,必须逢迎,事情不敢不作好(玛一:8);生意上的产品,收入有关,不能不作好;只有看不见的神,可以勉强敷衍,压根儿就没有要求作好的打算。他不留意为主作得好,是因他不认识主,没有得主的恩典,尽可留下香膏。
要知道自己的不够。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差劲,因为没有看见更高的标准,或是自己不能觉察错失。因此需要虚心接受人的劝告。箴言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七:17)有朋友不是为了听好话,真朋友的作用,是告诉你不喜欢听的事实,好让你改进。
要肯停下来,花些时间去磨。年龄不会使斧头钝,时间能够:长久不磨砺,使斧头变成烂铁,失去锋利,难免作事也失利。可惜有些人,初事奉的时候,大有能力,被主使用;到后来却只剩下圆滑,靠手段维持既有的事业和成就,叫人难过。愿我们都知道,不要被世俗或类似圣工羁缠,失去与主灵交,也就失去能力,事半功倍,或徒劳无功。
传道书(十章)(康来昌)
第十章
传道者的劝告
论智慧(1-11节)
十1 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这一点我们也看过很多了,就好像面酵或芥菜种一样,一点点就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我们看到的影响是:小的坏产生很大的坏。但也希望能够颠倒过来:希望那一点点良善、圣灵那芥菜种一样的工作,能够让美好的事都发起来、都长大。这里是「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就是破坏得很多。但如果你真是觉得生活中有这么多破坏,我想我们也应该感恩。我们真的是知道如果都在破坏、都在这些东西中,神的工作怎么还在进行?就表示神也用那小小的五饼二鱼、或小小的孩子、或很卑微的一只驴驹、或一个牧羊的孩子把歌利亚这样的人打败。我们实在不要天天、时时看到罪恶是这么巨大。这是真实的,但如果罪恶巨大,我们还活着而且还能事奉主,更是表示神的伟大。当然我们求神帮助我们进行得更好。
十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这我们不大知道是什么意思,从上下文看起来就是:右是一个正确的地方,左是不正确的地方。希望我们的心总是放在最正确的地方。
十3 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心居右、居左,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跟这一节经文一起来看,心跟行是有关系的,就是你的心放在哪里不一定知道,但从你的行就可以看出来。这话你不觉得很幽默?愚昧人好像不断的在打广告说我很笨,好像全世界每一个人(包括自己为聪明的人、包括媒体、政客、明星等等)都不断的在打广告好像要表现出我多优秀、我们多优秀,但当一个人喜欢为自己打广告时,恐怕已经是不敬畏上帝了;他就正在打广告说我真是蠢、真是笨。这我想在选举的时候看得最多:好像要抹黑别人、提升自己,其实真是愚蠢。我们要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这样?我们是不是也是心居左、自以为聪明,但随时都显出那愚昧?我想在这里,那谦卑、隐藏、十字架道理是更正确。我们承认自己的愚昧无知、把一切隐藏在主里面。这世界能不能看到我们不知道,有的时候这世界能看到,譬如说约瑟的高升;但我们最重要是神看到就好,因为神知道我们心思意念的正确。
十4 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
要知道自己的本分,不受影响
这一句话也不要太看字面,要跟前面连在一起:还是要有智慧在处理事情。掌权者不一定是好的,这我们也看得很清楚。第5节就讲到掌权者有错。我们相信在教会里、在各地我们都会犯错;世界上的政府更是会犯错。他们发怒,有的时候是不正确的,而我们的反应应该怎么样?我想「不要离开你的本位」意思不一定是说你就不要辞职不干。我们知道但以理在伯沙撒王的时候就是不干了、有的时候就是不讲话了。所以,「不要离开你的本位」不一定是不干、「向你发怒」不一定是辞职;那「本位」属灵的意思(或里面的意义)更重要,就是:「你要知道你的本分是什么」,那这弹性就很大了。你从神来的本分可能是持守、可能是退、可能是建言、可能是闭口(耶稣有闭口的时候)这我们都不知道、都很难用律法来说一定要怎么样。但当掌权者的心发怒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本分;也就是你不要让别人的怒气或情绪,影响到你该做的事。这里说「柔和能免大过」倒也不是说我们一定就柔和,我们知道耶稣或任何一个属灵人也有很凶的时候,我想这柔和是:能够对神给我们的带领有一种领受的能力。这很不容易,我们很容易被坏的东西影响,而不大容易让圣灵在我们里面稳住;我们很容易被风吹雨打这些东西摇摆,其实最重要就是我们的心不定。我们的心如果定,真的怎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能够让我们免除别人或环境对我们的怒也好、引诱也好。
十5-7 5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6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7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这里也要小心一点看,就是领导者有错误;领导者把「愚昧人立在高位」(把哈曼、小人提升了)、「富足人坐在低位」。这里当然不是说有钱人不应该坐在低位、应该坐在高位。这里「富足人」就是他很丰富、其实有很多的功劳、能力,他应该坐在高位。「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也是一样。这我们当然知道有的时候「仆人骑马」是仆人很优秀,所以该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我们也看到在列王记里很多愚蠢的王子(大卫的家里也有)这是他自找的。但有的时候是愚昧人的用人不当,每次行政院或总统任命什么人,都会有人说这用得好、有人说这用得不好。问题在:别人说的这用得好或不好的意见,也可能是愚昧的。这是普遍的现象,我们要在其中再看到两件事:第一个就是:你不要因为掌权的错误你就跟着错误,不管你是旁观者或是被用的(该被用得更高或更低、或该把你摆在哪个位置有没有摆对)。不要跟着愚昧、不要离开你的本位。第二个更重要的就是:掌权者会错,但那最大的掌权者,就是上帝,祂不会错。这是一个很奇妙,也很难想得通的事情,但希望我们能够认定这件事。就是:看起来神在这世界上的掌管,很多事很愚昧:这人根本不应该让他坐高位的;这个人早就应该把他提升坐高位的,可是就是有这现象。这时候,我们又回到:求主让我们不离开自己的本位,我们是顺服上帝。我们在任何时候,神的带领不叫我们消极、也不叫我们退让;让我们更积极的不被恶、愚昧所影响。
十8-9 8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9凿开(或译:挪移)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这在讲什么?是说夜路走多了会碰到鬼?是叫我们要很谨慎?当然「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有可能有这意思;像诗篇里很多就是恶人挖了坑,但自己掉在其中。就是恶人会自作自受;作恶多端、多行不义会掉入自己的网罗里。不过下面几个看起来就不是,凿石头就不是,劈木头、拆墙垣也不是坏事。我想这是(就表面来说)在讲到说很多的工作有它的危险性,你去做要知道,就像开飞机就要知道摔飞机的危险性就比别的工作大一些。每一个东西、工作都有它的危险,你既知道危险,就像下面第10节讲的:
十10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
最好的就是那危险的行业你就不要去做,次好的就是,一定要去做,你要尽量防范未然、刃要磨快、要有智慧请教。我想我们在世上恐怕非有这些不可:先要知道你工作或碰到的危险;若非做不可,要去做,就先要也一些预备。
十11 未行法术以先,蛇若咬人,后行法术也是无益。
这些是东方比较迷信的说法,不是说圣经在相信这些迷信,而是知道人的一个现象。这蛇,尤其埃及和印度都有玩蛇的人,可以控制它、让蛇随音乐起舞。从这里来讲,好像你要去玩蛇,先有一些预备(前面不是一直讲要有预备?),这里的预备就是行法术,让你不会被咬到,或有一点像打预防针一样。但你要先预备,如果咬了以后你再行法术就没有用了。我想到一个笑话:一个小朋友喝完柳橙汁以后就一直在摇他的身体、摇来摇去。妈妈问:你摇什么?他说:商标上说喝之前要摇一摇,我忘记摇了,所以现在喝了以后再摇一摇。这当然没有用,喝之前摇是说要把那沈淀弄起来,你现在喝了以后再摇有什么用?这就是传道书一直在提醒我们的:你要先有预备、先想好;什么事先想好、计划好、筹划好,人间是有很多的危险,但你事后再行法术有什么用?当然事后也恐怕不一定完全没有用,但不是太可惜了?这种愚昧就是人类几千、几万年来一直在犯的,包括我们自己。每个人都知道预先防范比较好,或这你知道那是一个危险就不要去碰,但我们就是很多时候很愚蠢,因着种种的原因,包括肉体的情欲,觉得「我就不会是那一个」,结果就是那一个。
智者出言惠人(12-17节)
十12-13 12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13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
我也再提醒一次:传道书、箴言、还有圣经里很多地方讲到的愚昧人,并不是IQ低的意思,就是狂妄、不认识神;或者说自以为聪明。智慧人也不是IQ高,是敬畏神的人。敬畏上帝的从神那里蒙恩、说的是造就人的好话、恩言、对人有帮助的。愚昧人就常常用自己的嘴祸从口出,这我们也都知道,口出其实就是从心出。我们就再一次求主保守我们的心。那种愚昧话,我自己是传道人,也是常常说了很多;因为一时嘴痒就说了一些,该说的话不敢讲、或没有智慧讲,不该说的就是愚昧,愚昧也是狂妄,真是求主对付。
十14 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这「多有言语」我们又看到一点就是自以为聪明:说话就是大家听我的、我很聪明。但他根本不知道他会碰到什么、他也不知道他以后、永恒会怎么样。
十15 凡愚昧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劳碌使自己困乏」我们可以再加一句话就更清楚:「愚昧人的愚昧使他劳碌;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这我也是经验很多。我们出去玩是个很轻松的事,把路况、一切安排(哪里休息、哪里怎么样)、了解得越好,出去玩就越顺利;你说没关系,就去了,这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也都知道。我们常说年轻人不听劝,其实也没有资格讲年轻人,我们中年、老年人,第一个,建议也不一定对,常常都是你讲了十句,其中有一句对就说:「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讲了。」其实有九句他们不应该听我们的,我们反而不会讲。我们自己也还是常常重蹈覆辙、做了一些事情让自己后来累死(最普遍的大概就是结婚)。「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就是说应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如果说人生要活得好,需要很多的IQ的话,那上帝就不公平了,而他也不是这意思。实在IQ高不等于是个智慧人,就是你可能考虑到很多。你看我们这些罪犯!一般人谁会想到这个跟那个加起来可以做黑心弹,他那脑袋如果想在正路上,可以发明很多很好的东西。他们怎么会想到这些恶事、怎么样欺骗?劳累!我看我们中国人这一点也真是很丢脸,就是我们好多的脑袋就用在这些事上。以为占了便宜,到最后就是他连那最好的大路、进出的路,都不知道;就要抄那些小路,其实损失很大。
十16-17 16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17邦国啊,你的王若是贵冑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
「你的王若是孩童」当然这「孩童」的意思不一定就是说年纪小,而就是不称职的、不当作的人去作;然后大家只是享乐。当然孩童、年轻人也常常有宴乐这样的毛病,不过我觉得我们中年、老年人不一定就是好的。这里就是说一个人只是体贴肉体的,不知道远利的,你这国家就完蛋了。同样,「你的王若是贵冑之子」,当然「贵冑之子」也可以非常糟糕、纨绔子弟。但这里的「贵冑之子」我想就是见过世面、会考虑、会思想的。其实要求真的没有那么多,只是「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我看整个圣经里的有福,这句话是最容易办到的。有的有福好辛苦,还要常常思想神的话,这个就是按时吃喝,(我们办公室不知道算不算按时也是补力、不是为酒醉;我们当然不会酒醉,但可能很多时候是嘴馋。)那有福了!
论懈惰(18-20节)
十18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你说这句话很啰唆,不,不啰唆。房屋会塌下来(当然也可能有突然的)一定是有长期的一些征兆,你早就该去处理,你就一直懒得处理;懒得处理,就会塌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说滴漏是你一搬进去它就滴漏,这里不是在讲这些状况;这里说的是:可能做的时候已经有些偷工减料、已经有些征兆了,而你就是一直拖、一直拖、一直拖。你看,懒、恶、笨,这三个在传道书和箴言里常常是一起出现的;耶稣也这样讲:又恶又懒。
十19 设摆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
这又是描述现象,不是说我们要用酒来快活、要以为钱是万能、更不是说我们一天到晚要吃喝。这里如果我们跟其他对比的来看就可以加一句话:如果不是在主里面,这些叫我们快活、应心、喜笑的就是虚空。原来的目的好像都是这些,但是得到的就刚好是相反。
十20 你不可咒诅君王,也不可心怀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
我讲过这一类的话,如果看得最简单就是你要谨慎小心一点。但如果只是谨慎小心,这世界也可以有这样的提醒。这里就是我们求主让我们的心真的在上帝面前是对的,因为神知道我们的心思意念。并不是说不可以咒诅君王;如果他是坏的,不是不可以,但我们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不是对的?那不是一个咒诅的事情。在世界当然大家都会传扬、壹周刊会发现,而在神的眼里,祂是鉴察人心肠肺腑的,祂知道你的心。
传道书第十章文字释经证道(张策)
第11讲
智愚之别
读经:传10章
内容:
一、格言汇编
1、愚昧专题
10:1 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10: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10:3 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10:4 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
本章作者继续教导。开头这里汇集了愚昧人的专题。就像一只死苍蝇可以使馨香的膏油变臭那样,一点愚昧,也可以败坏智慧和尊荣。《列王纪下》20:12-19所记希西家因一点骄傲而招致一族被掳的结局,是个明显的例证。智慧人对神的感动光照积极顺服,愚昧人则拒绝顺服。并且愚昧人的言语行为彰显的就是无知,让人很容易辨认出来。
作者又特别提醒惹怒掌权者的人,智慧的做法是忠于职守,服从掌权者的安排,安静接受可能临到的一切。如此倒可能使掌权者的怒气消退,刑罚得以免去。
2节提到的“左”、“右”并不表示方位,而是代表智愚、善恶。
2、种种乱象
10: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
10: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
10:7 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作者又提到社会乱象,应当是掌权者的错误所导致的,就是愚昧人被高举,富于才能的人(“富足人”)反而被贬低;仆人趾高气昂的骑着高头大马,王子却像仆人一般步行。
3、自食其果
10:8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
10:9 凿开(注:或作“挪移”)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作者又讲到一个规律:自食其果。
4、生活智慧
10:10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
10:11 未行法术以先,蛇若咬人,后行法术也是无益。
作者又讲到生活中的智慧。钝的铁器应当及时磨快;如果只顾埋头苦干,必定多费力气,而且事倍功半。那些玩蛇的术士(比较出7:11-12)通常在行法术前,把蛇变成杖,是不能行动的;但如果此时蛇就活动伤人,那么行法术也没有效果。因此术士会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5、愚昧专题
10: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10:13 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
10:14 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10:15 凡愚昧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作者又讲到说话问题。智慧人所说的是智慧的言语,可以造就帮助人;愚昧人所说的话最终给自己带来刑罚。并且后者的话充满了愚昧和狂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事实上他们是很有限的,既不能预知未来,又最终心力交瘁,甚至不知道前进的道路。
6、国家祸福
10:16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
10:17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贵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
作者又提到国家的治理。如果君王像幼稚的孩童,群臣生活糜烂、荒淫,在早上应当上朝议政的时间却花天酒地,这个国家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相反,君臣成熟而尽职,这个国家是蒙福的。
7、懒惰后果
10:18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10:19 设摆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
10:20 你不可咒诅君王,也不可心怀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
本章最后讲到汇集了三则格言。因着懒惰,房顶会塌下,或者雨天滴漏。愚昧人为了追求享乐而欢宴。他们认为酒能够带来快乐,有钱万事圆。不可咒诅君王富户,因为隔墙有耳,很容易就泄露出去,传到当事人的耳中。如此,只能是自找苦吃。
二、反省反思
1、 本章作了哪些教导?
2、 你从本章得到哪些启发或教训?
切莫轻看愚昧(十○1~3)(台北灵粮堂)
前文曾提到智慧的能力,因此在本章传道者又转回智能及愚昧的主题上。智慧固然能作许多善事,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的善事(九18)」。不可轻看愚昧(与「罪」同义)。一点的愚昧就能使智慧人得来的尊荣付诸东流,一点的罪也使智慧人成为愚昧。罪使人腐败的力量,像一只死苍蝇一样,能很快让香膏发出臭气。建立美名不易,破坏名誉只须一夕之间 (v.1) 。
智慧人也不能免除罪的试探,罪的网罗等待着每一个人,只要「一点愚昧」就会带来恶果。夏娃因一点点对神话语的怀疑,导致人类的堕落;大卫因一点点的放松,犯下了杀人夺妻之罪;扫罗也因一点点的嫉妒,使自己作了许多愚昧事。不要小看「一点愚昧」,它能使人失去理智,腐蚀良心。真正有智慧的,「不可行恶人的路;不要走坏人的道。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箴四14〜15)「不可就近他的房门,恐怕将你的尊荣给别人,将你的岁月给残忍的人。」(箴五9)当人开始辩解「这有什么不可以?」时,就要小心了,人的道德防线一旦撤销,必一败涂地。
愚昧人有那些特征?愚昧是从心开始的;「居左」表示卑贱、笨拙、无能,不蒙神喜悦;「右」则表示尊贵、高举,蒙神称赞。智慧人的心向往「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腓四8);愚昧人的心则向往并停留在「不讨神喜悦、卑贱、不合真理的事上」。只要心的方向开始偏一点时不校正,就愈偏愈远,难以回头了。
愚昧人的心缺乏正确、清洁的知识,自然作事「显出无知」。第3节原文意非理性,没有道理。与愚昧同义的词有:狂妄、无知、愚蒙、愚顽、邪恶。为何有人犯下令人难以置信的疯狂罪案?皆因心已偏、心思全失。心不正,自然行也不正。
愚昧是无法遮掩的(v.3),他的行为显示他的愚昧。圣经描绘愚昧人的行为包括:好宴乐、肤浅、喧嚷、懒惰、亵慢、暴燥、诡诈、过份自信,不接受谏言、责备与管教、喜爱邪恶等。愚昧人的口也毫不掩饰他的愚昧,愚昧人的言语是无知、聒噪、饶舌、自夸、恼怒、急躁、说谎、毁坏、引起纷争等。人一但愚眛必显露无遗,所以哀莫大于人看不见自己的愚昧。
如同七章25〜29节,对罪的危险性有深切的体认,才会感到需要智慧;同样,对愚昧的丑恶有真实的了解,就能厌恶愚昧,喜爱智慧。大卫的祷告,「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一三九23〜24),这是智慧人如要避免愚昧所迫切需要的。
默想
1.愚昧有那些表现?它是如何开始的?基督徒可能成为愚昧人吗?为什么?
2.如何保守自己不落入愚昧之中?今天的经文对我有何提醒?
回应
亲爱的主,恳求你时常光照我,保守我的心,使我不落入错谬而不自知。求主赐给我智慧喜爱你的命令,逃避一切你所不喜悦的事,远离一切的愚眛。
愚眛的掌权者(十○4~7)(台北灵粮堂)
本章的主题是「愚昧」,前段论到愚昧人的特征,本段则论愚昧的管理者。
他的第一个特征是不能自制,随意的凭自己喜好,向部属发怒。(v.4)
管理者任意向部属发怒,显示他可能:
1.心中急燥,缺乏倾听、教导部属的耐性。
2.不能控制怒气,受肉体血气的捆绑。
3.无法解决问题,迁怒部属,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4.骄傲自恃,厌恶部属的愚笨。
5.不尊重部属人格,以他为发泄自己情绪的对象。
无论是何原因,皆显示这位管理者的心已经「居左」,以致「行路显出无知」。世俗传统上似乎以为长官发怒乃理所当然,但基督徒作长官的却要明白,这其实在神看来是愚昧的表现。
面对好发怒,或正在气头上的长官,聪明的部属知道这时最需要的智慧是柔和冷静,若像长官一样不能自制,一怒离去,这只图一时之快,却会惹来大祸。不要忘了长官有权力,「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八3)「柔和能免大过」,意指控制自己的怒气就不致于冒犯了。箴言也有类似的教导,「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十五1),「常忍耐可以劝动君王」(箴廿五15)。忍耐、温柔、节制,是圣灵的果子(加五23)。多「顺着圣灵而行,不放纵肉体情欲」(加五16),就能避免成为愚昧的长官或部属了。
愚昧长官的第二项特征是不能识人,不能适才适用。(v.7)
他总让无德无能的人居高位,让有德有能,有热心的人(富足人)居低位。如此愚昧人领导聪明人,传道者说那是「邪恶」(祸患),是「错误」。主耶稣也曾警告,领路的人如果是个瞎子就有祸了(太十四14)。管理者不会用人的结果是无效率、混乱、无秩序,像「仆人骑马,王子步行」。愚昧的主管将资源分给不该获得的人或不会使用的人,而使有才能的人无法发挥。管理学有句戏言,「组织的瓶颈(Bottle neck),就在瓶子的颈子上(is the neck of the bottle)。」
愚昧人居高位的危险是:
1.他自以为聪明,因而犯下更大的错误,
2.跟随他的人无法页献也不能成长,最终妨害组织的利益。
愚昧管理者的第三项特征是按私心用人。
一位长官把错的人放在错的位置,除了因欠缺识人能力之外,另一可能的原因是存私心。常凭自己的好恶或关系的亲疏用人,而不顾是否适用。这所以称为愚昧,是因他作为一团体的领袖,却不能分辨什么对整体有益。
掌权者的愚昧其实也证实了传道者在前段所说的,愚昧人所以会作出许多不合理的事,皆因「心居左」,不能分清事理。掌权者若愚昧,其可能引起的「错误」及「祸患」,要远大于部属,岂可不慎!
默想
1.今天的信息对我,身为家中、工作上、服事上,或社团中的领袖有何提醒?
2.如果我的管理者有如经文所说的缺失,我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帮助他﹖
回应
亲爱的主,恳求你帮助我们的政府领袖、我的老板、牧师、小组长,及我自己,都能作个有智慧的掌权者,谦卑的与你同行,因为唯有敬畏你才能得着智慧。求你智慧、圣洁的光,天天照亮我们,使我们看见自己的愚眛而能脱离。保守我们的心不停留在愚眛中,使我们能将你所托付的重任尽责的完成。
作事的智慧(十○8~11)(台北灵粮堂)
v.8〜9 此二节经文中的「必」,如「自己『必』掉在其中」等,都是指「可能会」,而不是「必然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段谈到掌权者(管理者)的错误,本段则提醒所有作事的人当注意的原则。
一、当作好准备工作(v.10)
本节和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类似的含意。斧若不磨利,砍木就必费力。作事前的准备应包括:周详的计划,资料的收集,作事技巧能力的具备,各项所需资源的筹划,有关各方的联络协调等,务需将工作开展所需之人力、时间、金钱、知识、配备等皆筹划妥善。「殷勤筹划的,足致丰裕」(箴廿一5),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好的准备才能确保有好的开始及顺畅的过程。
二、当抓住时机、不可拖延(v.11)
要乘蛇凶性未发之前赶紧施展驯蛇术,等蛇咬人之后,再高超的驯蛇术也无济于事了。人作事的态度有三等,一等为反应型(reactive),此种人后知后觉,常错失时机,等事情已经发生后还不知如何是好,被迫作出反应。再上一等称行动型(active),比前者稍好,能在当时采取行动,照着时间计划按部就班执行。但最上等者是预动型(proactive),总能预见未来之需要而于今日早作防范,准备开始行动。不仅一般作事要抓住时机不可拖延,基督徒对自己或肢体的灵命状况也应有此警觉,「仇敌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务要谨守儆醒」,不容罪、世界引诱我们的心,稍有冷淡退后就当赶紧抵挡,回转向神,否则等「蛇若咬人」就「行法术也无益」了。
三、当谨慎行事(v.8〜9)
好的开始与时机还不保证成功,过程也十分重要。传道者用了四个例子「挖陷坑」、「折墙垣」、「凿石头」、「劈木头」来说明凡事总有意外及危险性,务需谨慎方可避免。前一日报载多起意外,如中油爆炸,金门军方载炸药车爆炸等,皆显露因轻忽所导致之恶果。德国、日本向以质量著名,而质量管理之秘诀只有一项,即严格遵守程序,管理每一步骤之质量,务求零缺点。反观国人作事久缺精确、认真之习惯,难怪各项工程总有意外了。
四、当预备付出自己遭损的代价(v.8〜9)
凡事谨慎可减少意外,但意外也常难免。凿石头不免被石屑所伤,劈木头也不免被木屑所刺,虽有此危险但还是需做,不可因风险而退缩。尤其预计是自己会遭损失,而不是别人时,是否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精神呢?主耶稣面向十架不退缩,是基督徒对抗今日功利主义(凡事有利才做)的榜样。
传道者在此数节经文中,实已指出了作事的智慧及要诀,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作事的人都可适用。
默想
1.省察自己作事的态度、方法是否符合这些原则。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应当注意什么?为自己定下改正行动计划。
2.把自己的缺点列入每日为自己祷告事项中。
回应
亲爱的主,恳求你赐给我作事的智慧,不仅在态度上,也在方法上都不断更新改变,帮助我作个忠心好管家,把你所托付的每件事都做好。
愚眛人的言行(十○12~15)(台北灵粮堂)
读完智慧人如何作事,传道者又转念想到愚眛人的言与行。
愚眛人的言语锐利、刻薄、粗鲁,不若智慧人总带着仁慈、鼓励、劝勉、安慰,使人得造就(v.12)。愚眛人的言语不仅对人无益,甚且时常「吞灭自己」,为自己惹祸。例如,对长官出言不逊,必遭记恨;对同事言语无状,破坏合作关系;对人言语粗暴欠缺恩惠,结果必反害自己。旧约拿八(撒上廿五10)是最好的例子。
愚眛人的言语无知夸大,他起头是「不知」假充「知」,后来说谎假冒成了习惯,就真以为自己是真理的权威了,「说谎之人的假冒,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提前四2)今日文化推崇能言善道的人,基督徒在言语上宜小心不效法世俗。有一分说一分,方不致「起头是愚眛…末尾是奸恶的狂妄。」(v.13)
话多却言之无物也是愚眛人说话的特点。主耶稣教导门徒,「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太六7)。话多显示人心中的焦燥或自夸,也显出这人缺乏自制能力。雅各说人若能管理自己的舌头,就能管理全身(雅三2)。愚眛人好吹嘘自己的计划、打算(v.14),忘了「不要为明日自跨,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廿七1) 。基督徒若对自己的定意过于自信,就是在神面前骄傲,显示神在他的生命中并没有地位。
言语是生命的流露,愚眛的生命就会说出愚眛的话,要操练灵命就必管理自己的舌头。若要言语有智慧,需先在心中充满清洁的智慧 (雅三14〜18) 。言语的力量是大的,「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雅三5),不可不慎。
传道者描绘愚眛人作事是「劳碌使自己疲乏」(v.15),白忙一场。其原因是他连最显而易见的事(进城的路),都不知道。作事若不得法必不能成功,「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十10);愚眛人劳碌不仅身体疲乏没有果效,更严重的是仅忙碌于对生命无益的事,不知何为生命之道,不知如何进入生命之门,也不知将来有审判,他所得的因此就只是虚空与捕风了。
默想
1.愚眛人说话行事有那些特点?省察自己是否有这些缺失?
2.如何能使自己说话、行事不愚眛,而是有智慧?愚眛的原因是什么?
回应
亲爱的主,帮助我勒住我的舌头,使我的全人都受圣灵管理,但愿我少花时间在世俗的空谈及不能造就人的话上,帮助我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愿圣灵天天充满我,除去我的愚眛,使我心中充满的是清洁敬虔的智慧。
国之祸福(十○16~20)(台北灵粮堂)
传道者从愚眛人谈到愚眛的掌权者再扩大至国家。他提纲契领的指出影响国家兴亡的三项要件:领袖,公仆及百姓。
一国领袖若是人格成熟、品德崇高、才干杰出,这国家就有福了(v.16)。反之,若如孩童般的幼稚、无知、不成熟,这国就有祸了(v.17)。所罗门不幸言中,他逝世之后,继位的君王其素质江河日下,导致以色列、犹大两国被外邦国家所灭。一国臣仆是否公忠体国,与君王的统治才德有关。君王若非勤政爱民、处事精明,则国政荒癈,群臣有可乘之机,「清晨宴乐」,置国政于不顾,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岂能不有祸。君王若是品性高贵,则小人遁迹、臣仆敬业不懈、清廉自制、有为有守,是百姓之福。
除了品德才干,治国者亦须重殷勤及清廉 (v.18〜19) 。治理国政一如照管房屋,需定期维修检查,务使房屋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虫蛀日蚀。若疏懒懈怠,因循苟且,房屋日久失修总有一天摇摇欲坠成为危楼,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也不是一天败落的,不可一日松懈!
为政者之生活方式影响民风甚大。民主社会固然是开放的社会,人人可按个人价值观自由生活,但居高位者乃社会领袖,一言一行动见观瞻,其影响力是无可否认的。传道者警戒,当群臣生活奢糜,喝酒作乐,并崇拜金钱时,国家就有危险了(v.19)。先知以赛亚也曾如此指责以色列首长─「祸哉,那些清早起来,追求浓酒,留连到深夜,甚至因酒发烧的人」。政风之所以重要,因其所显示的是治国者节制欲望的能力,人若在生活上节制无度,则恐公平正义将有向一己私欲屈服之虞。菲律宾马可仕政权之失败即为一例。
国家乃君、臣、民所组成,民众对公权力的支持与否,可作为衡量国家效率指标之一。传道者劝戒百姓不可咒诅君王,与他在前文要人遵守王命之教导相符 (八2〜5)。顺服在上的人,除了是属灵原则外,传道者在此也提出另一务实原因,「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人若心中不满愤怒必无法隐藏,至终必化为行动。他劝人不仅不可当面咒咀,连在私下咒咀,或在心中怀此念都不可。圣经主张除非为着神的缘故,基督徒不可违抗神所设立的权柄。顺服不仅是外面的行动,也要从心中发出 (彼前二18〜23)。
本段经文实可作为今日台湾之鉴戒。但愿教会众弟兄姊妹应多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以及「万人」恳求代祷,使众人皆可敬虔、端正、平安的度日(提前二1〜2)。不过,除非神国来临,人的国是不可能完全的。虽然如此,基督徒也还是要热切,不灰心的履行二而一之责任,既作个好基督徒,也作好公民。
默想
1.本段经文对我有何提醒?我应当如何为国家领袖祷告?
2.基督徒可否参加抗争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原则?可以用何种方式关怀国家?
回应
亲爱的主,保守我们的国家,政治一天比一天清明。拣选合你心意的人居高位,说明政府施行公义,好怜悯,谦卑的与你同行。帮助我作个热诚的好国民,在这一职分上彰显你的心意。
属灵「柔软操」(十章1〜20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传道书及圣经很多地方讲的愚昧人,并不是IQ低的意思,而是狂妄、不认识神、自以为聪明的人。而智慧人也不是IQ高,乃是敬畏神的人。抵挡神的罪恶有时看起来很小,微小的甚至让人看不见,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1节)。倒过来也是,一点点的良善,也可能带来很大的正面效应,盼望我们都做个敬畏神的智慧人,以至于天国在我们身上──好像看不见的小芥菜种,但是却可以生长成造福许多飞鸟的大树。
从第2〜7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敬畏神的智慧人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仍旧保持对神的信靠。作者以「心居右」(2节)表达智慧人正直的心。当别人发怒的时候,他并不受影响,仍旧保持正直、良善…等敬畏神的态度。有时候环境看起来不公平,就像第6〜7节讲的「用人错误」,狂妄、没有能力的愚昧人高升,有能力又谦卑的智慧人反而没有被重视。这个时候,真正的智慧人仍旧用柔和谦卑的态度面对,领受神给予的任何带领(4节)。
此外,智慧的人知道要「未雨绸缪」(8〜11节)。当基督徒面对可能的试探时,能够有所防范,甚至不要去碰那试探,不要认为那个跌倒的人绝对不会是自己。智慧人能说出造就人的好话(12〜14节),能够把精力花在追求神那永恒有益的事上(15节),也能够在吃、喝等生活上,为着荣耀神而活(16〜17)。智慧的人也是殷勤的人,愿意建造自己、对付罪恶,勤奋地将圣灵居住的殿,就是自己,整理妥当(18节)。
有的时候愚昧人与智慧人的分别不见得一眼就看出,但是神是鉴察人心的神(20节)。基督徒要小心,很多时候我们的敬虔、爱人是虚伪与敷衍的,根本不是因着敬畏神、体贴圣灵而行。然而,就如第4节所言,「柔和能免大过」。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渺小、软弱、罪恶时,神必定用祂的能力叫我们活出真实的基督徒生命来。
回应:
亲爱的天父,我们向祢承认,我们实在不像传道书作者讲的智慧人,有时候甚至我们愚昧地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求祢赦免我们,也帮助我们,叫我们有能力学习耶稣柔和谦卑的样式,过讨祢喜悦的生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祷读:传道书十章12节
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谁知道生命(二)?(9章13至10章15节)(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教导我以基督的心为心,以你的眼光看事物,论得失。
本段是第二个「不知道」的段落(这个段落的标记在10:15)。
1. 有智慧的人救了一座城的启示(9:13~15):传道者讲述了一个「无奈的人生」的实例,他看见了一个贫穷但有智慧的人,那人即使用智慧救了一个城,却没有人纪念他。
2. 在愚昧人面前有智慧的无奈(9:16~10:3):从上述的故事中,我们明白虽然「智慧胜于武力」,但智慧最终却可以被藐视;所以即使智慧人安安静静地说出来的话,均胜过愚昧人的喊叫;即使智慧胜于战斗的武器,但一点愚昧却能全盘败坏智慧的努力,就如「几只死苍蝇能使造香料者的膏油发霉变臭」一样(10:1)。因此即使智慧人选择了走正路,但愚昧人却只会走歪路,结果好事变成坏事(10:2~3)。
3. 温柔的人是有福的(10:4~7):尽管人生是这般无奈,传道者却仍劝勉我们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不要因掌权者向你发怒而离开,因为柔和能免大过(4),只要我们学会在日光之下享受神所赐的分(参9:7~9),就可以在种种无奈的人生中柔顺度日(参太5:5)。遗憾的是,由于长官的错误,愚人往往能居高位,就如贵族只能像奴仆般在地上步行(5~7)。
4. 不要做愚昧人(10:8~12):智慧的谋算虽会遇上挫折,但不要因此去选择愚昧,因为愚昧人会出现「采石的,被石打伤……」(8~11)等一连串的情况,人若不选择智慧处事,不单不会成功,且会在过程中有损,因此传道者总结说:「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12)
5. 智慧与愚昧之别(10:13~15):在这个段落的结束处,传道者告诉我们愚昧人有甚么结局:『愚昧人的劳碌徒使自己困乏,他连怎样进城「也不知道」。』更不用说他要管理和保护这城去抵抗外敌了(与9:13~15成强烈对比)。
请注意,「愚昧」不是蠢笨,「智慧」也不是十分的聪明,两者的差异全取决于有没有认识神及跟随神的教导而行,有没有认定一生中与神同行。
谁知道生命?虽然明天如何,我们还不知道;但做一个愚昧人还是智慧人,我们却可在今天作出选择,你会如何抉择呢?
谁知道生命(三)?(10章16至11至6节)(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人生中满是不可知及不可测的情况,不敬畏你的人既不可取,但敬畏你的也常经忧患,愿你今天向我说话。
我们应该做的是(10:16~11:2):
1. 一个国家若是由一个无知的人(孩童)管治,而国中的大臣又只会吃喝宴乐,这国就必然有祸。相反,如管治者是有资历(贵冑之子),而大臣又懂得按时吃喝(适当行事),则这国就有福了(10:16~17)。其实设宴原是为了欢笑,喝酒原是为了快活,本身没有是非对错,但在不同的处境下却会使国家遭祸或蒙福。
2. 由于人的懒惰,财主建造房屋时没有造好应有的梁柱屋顶,所以常会有房顶塌下或滴漏的事(10:18)。房屋要怎样才建造得好,其实建造房屋的财主是知道的,他大可以用钱解决这些问题。
明乎此,人应该做的是:
1. 不要暗地里(在意念中)咒骂君王或是(在卧房中)咒诅财主,因为你的咒骂可能会「不胫而走」,传到他们的耳中(10:20)。
2. 有水的地方,你就可以撒种,不要只是计较得失;短时间内也许无收成,但日久你必能有收获的,所以尽管把你的种子「分为七份,或分为八份」,撒往不同的地方,「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有甚么灾祸在地上发生。」(11:1~2)
谁知道生命(11:3~6)?──传道者的结论是:
1. 生命有其必然性,就如当云充满水气时,就会下雨。一棵树不管甚么原因倒下,当它倒下时,是向南就始终向南,若向北就始终向北。(3)
2. 但不要单以这种必然性来看待人生,否则我们将会一事无成,因为生命所遇上的,不都是这么简单的。天有不测风云,农夫不应该也不可能等到最有利的时候才去撒种、收割,犹疑不决者不能享受人生的喜乐及神所赐他的分(4)。
3. 正如人不知道灵是怎样进入孕妇的胎中,照样人也不知道创造万物之神的作为(5),所以当你可以努力作工时,就去做神为你安排的工作,直到时间不再,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所作的哪一样最终会成功或是失败(6)。
我们该认定神所赐给我们的一切,努力去干,好好享用神所赐的生命及我们的分,不要再以成败来衡量我们今天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