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全书综合拾穗 【传道书有何寓训与科学启示? (传一6,7;十二6)】 答:在本书中关于描写人生衰老的光景,含有极美好的寓训。且为题及合乎科学事实的启示,是使吾人读之趣味横生,感到惊奇不已。例如下列各处经文所述,极有意义。 1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这里说到风的动作旋转不息之规律,以及水蒸气的规律,落在地上成为雨水后又不住的蒸发,是以海水永流不满。(传一6,7)。 2 日月星变为黑暗,雨后云彩返回。——暗示年老衰退,死亡即将来临。(传十二2)。 3 看守房屋的发颤——房屋指身体。以手臂护身,表示年老手臂无力,身体不支。(传十二3;参伯四14,19;赛卅八12;林后五1,2;彼后一12,13)。 4 有力的屈身——指年老两腿无力软弱。(传十二3;参创四七31;四八2)。 5 推磨的稀少,响声微小——指年老牙齿脱落,语声低微。(传十二3,4)。 6 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指年老眼睛昏花,模糊不清。(传十二3;创廿七1;撒上四15)。 7 街门关闭——指年老眼瞎耳聋,听觉不灵。(传十二4)。 8 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指年老睡眠较少,而在雀鸟一叫就早醒起来。(传十二4)。 9 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指年老妇女失音衰弱,或指年老人无心唱歌。(传十二4)。 10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指年老气衰,步履不稳。(传十二5)。 11 杏树开花,——指年老鹤发。(传十二5;创四二38;撒上十二2)。 12 蚱蜢成重担,——蚱蜢乃当时中东人的食物,指年老人食物消化不良。(传十二5;太三4)。 13 银炼折断,——指老年人脊椎骨,弯腰屈背而无生气。(传十二6,参撒上四18)。 14 金罐破裂,——金罐指老年人盛脑的颅腔,发生头脑昏痛目眩之事。(传十二6)。 15 瓶子在泉旁损坏,——瓶子乃指老年人的肺腑,失去作用,(传十二6)。 16 水轮在井口破烂,——水轮指老年人的心脏衰弱,血管硬化,不能循环流通等现象。(传十二6)。 以上所述各种比喻,与科学真理十分吻合,尤以论到风的转向,江河的流归,以及以诗意来分解人体各种构造的原理。如脊椎骨,脑子,肺,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等。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由所罗门受神的启示而分析说明出来,该是多么巧妙。——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传道书】 本书的作者凭其智慧的眼光和一生饱历世事苦乐得来的知识,为青年一代分析人生的价值。 他先站在“日光之下”(完全从人的角度)来观察,记录下凭人有限的能力,充其量所能明白到的意义。他给人生打了一个大问号:“虚空的虚空”。世上万事,万物无一永久,人活在世上,绝无逃生之路!人象兽,等在生命尽头的是死亡。 从这个角度读本书,不免会把作者当作一个悲观兼宿命论者,他非常消极,甚至成为主张“吃喝快乐”的享乐主义者。 但若深一层看,会发现这位“传道者”原来是一位极具信心的人,他指出人所以觉得人生空虚,是因为造物主在造人时给了他一种与其他造物不同的特质:神把“永远”安置在人心里(三11),因而对周围事物的短暂和生命的匆促感到不安,但又不知如何才能找到那个“永远”,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人生一切只是捕风捉影的喟叹。 作者的信心帮助他发现到世事原来有其一定秩序,是造物主依祂奇妙的旨意所立定(三1~15;六12),自然和历史都在神的掌管中(三15)。人的生命并非自己所造,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主宰,而是赐生命的神给人的珍贵无比的礼物,人的才智和能力是这礼物的一部分。思考人生时,须想到赐生命的主赋予人生的极终目的和意义,因这已包含在每一生命之中。人不可只在物质的层次上(“日光之下“)生活,应跳出周而复始、只有死亡等在尽头的空虚人生,进到更高的灵性层次上,度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作者在全书的结论处,才把希望的光芒用鲜明的色彩涂在本极灰黯的画布上:“当纪念造你的主“(十二1)。在这以神为中心的人生里,人可以用感恩的心享受工作所得来的一切,连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工作的机会为神所赐(三13,22)。而在享受人生,行心所愿行和看眼爱看的时候,应记得尽早确定一生正确方向,不可虚度每一天,好在将来向神作圆满交代(十一9)。 作者替人生大问题提出的有限解答,必须放在全本圣经的启示亮光中来阅读,才能得到充分了解。在他数百年后,人们已能在近东的约旦河边,听到神的智慧的呼声(林前一24):“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人生至高的善事为肯虚心寻求的人预备的。基督已把死废去,人可以有不能朽坏的生命(提后一10)。──《启导本注释》 【重要主题】
──《灵修版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