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第十一章拾穗 【传十一1】「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这是从海港城市之粮食交易借用过来的比喻,说明大胆冒险的生意,会有成功的希望。──《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将粮食撒在水面可能是指对外贸易。作者指出人对工作应存积极的态度,甚至有这种商业冒险精神。──《串珠圣经注释》 “将…粮食撒在水面“:应象飘洋过海从事商贸的人一样,有进取精神。“粮食”指货物。撒下粮食是完全的投入,需要忍耐等候果效。信靠神,遵行祂的旨意,也需要此精神。──《启导本注释》 【传十一1 粮食撒在水面】埃及史料中《安肖桑基的教诲》(「行一善事并把它丢进河里,河水干后你就会找到它」)和阿拉伯箴言,都有记载这个箴言。传道书的想法若与安肖桑基相同,它就是说自发的善行不保证会得到回报,但「因果自有循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传十一1~6】虽不是每事必成功,人仍要努力作工:既然人不能全然明了神的作为,唯一正确的行动便是不计成败全心全意努力作工,只管尽力而为,让神去负责后果。──《串珠圣经注释》 从多种角度劝勉我们,当竭力作善工,直到最后的一瞬间。①1节:不可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乃要以积攒财宝在天上的心施与别人;②2节:尽力帮助多人;③3,4节:不可因小误大,乃要勇敢地向善工挑战;④5节:当悔改决志,得着永恒的祝福。须知,青春一去不复返,死后就不再有悔改的机会,因此决志信神是迫不急待的事情。无论是错是对,都要交托给神并尽心竭力;⑤6节:不论得时不得时,都要认真勤勉地工作。本文晓喻我们,圣徒在世上应如何从事劳动,救济和工作。总之,为了神、依靠神并尽心尽力。因为,即便在世界上遭到了失败,也能够在天国中获取成功,领受神所赐的奖赏。 ──《圣经精读本》 【传十一1~8】本文是传道书的结论部分,传道者再次扼要地整理了一直在所论及的日光之下的空虚,与对日光之上的盼望,及对掌管这两者之神的信仰,从而督促听众作一番决志。其具体内容与(2:24-26;3:11-15;5:18-20;8:14-17;9:7-10)相同:①人是被造物,断然无法测透神的存在;②日光之下的世界已全然堕落,神必将施行审判;③铭记神的慈爱,认识今生的短暂与永恒的全新国度;④不可沦为属世欲望的奴隶,乃要确信永恒的盼望,而以喜乐度日;⑤竭力作善工,不可被俗事缠身,乃要依靠神;⑥趁着年幼时,速速认识真理,度过智慧而喜乐的生活。绪论与其它经文多次指出,传道者虽然对万事都持有否定性的观点,但这只是局限于罪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其原意是要指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幸福论。上述6项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它们只是独立的段落,可先默想每段经文,之后进行综合性的把握。 ──《圣经精读本》 【传十一2】「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 分散的投资是有智慧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有什么灾难会临到哪个企业。──《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可能是指不加计较的行善博施,但「分给七人 ...... 八人」或可译作「分成七份或八份」,指尽量在多处作投资。──《串珠圣经注释》 商人投资,总是尽其财力之所及,趁可以投资生产的时候,加紧工作。“七人”、“八人”指许多人。也有人认为本节指乐善好施的行为,趁有能力时施舍,将来灾祸临到,可能要靠人家的帮助。传统的解释认为指行善到时必有善果。──《启导本注释》 委身更进一步要有积极的心态,正如商人对事业所付出的心力。他可能按照财力尽量投资。传道者已经推荐他的世界观,就是以色列的神观,现在他所关心的,是智慧人应当将生命中的一切都投资于信心生活中。他提醒读者生命不可靠,更强化了这呼召的迫切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2 分给七人、八人】学者一般假定这话的意思是将货物或财产分配(不是投资)。其背景应该与分发遗产或慷慨有关。──《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传十一3】「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树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树倒在何处,就存在何处。」 人一生中有许多事,都有无可避免的续发事件和结局。──《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万事既在神手中,无论下雨或倒树总有人得益。──《串珠圣经注释》 有些人以为本节的论点是:神的计划是无情的,在执行时也不多加考虑(瑞拉丹
Rylaarsdam)。还有人则认为:要效法云的慷慨,你的命运到死后就不能改变了(路德)。另有些人认为: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必须未雨绸缪(德立兹)。——《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3~6】这几节都是劝人做事应量力而为,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不可看风望云,指望不着实际的东西。──《启导本注释》 【传十一4】「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 大自然既有不可预测的地方,过分小心是危险的。──《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那些等待事情绝对安全稳当才敢大胆动手的人只好永远等待。按照当时的农业背景,撒种时最怕大风将干的泥土连同种子吹走,但收割时则忌下雨(参箴26:1)。──《串珠圣经注释》 传道者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警告──延,仍然以耕作为例。面对不测风云,农夫不可能耗费时日等待最有利的情况来播种。「不能以缺乏完备的知识作为不事生产的借口」(钟斯)。犹豫不决者不能尝到生活的喜乐,他的生活将全盘失败。(撒种……收割表示全盘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5】「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事之 神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 「风从 ...... 如何长成」:有古卷作「灵如何进入怀孕妇人胎中之骨头」。──《串珠圣经注释》 有几种解释:(i)「风从何道来,骨头在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RV,NIV);(ii)「灵的道路如何,骨头在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AV);(iii)「灵在胎内的骨中道路如何,你尚且不得知道……」;(iv)「灵如何临到胎中的骨头,你尚且不得知道……」(RSV)。——《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6】「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 “不要歇你的手”。不要懒惰。──《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传道者下了结论:若我们对何种努力会导致成功毫无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力于眼前的责任,然后等待事情的发展。信心生活带来喜乐和满足,但对未来并没有绝对的知识。传道者持神护理的教义,不过这并不是「恒久的平静无忧」324。在消极方面,传道者事先提出警告,提醒我们注意无知和困难;现在,他积极鼓励人要勤奋不懈。——《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7】「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 「光」:与「眼见日光」皆指生命(参伯3:16, 20; 传7:11)。──《串珠圣经注释》 生活的美善以光来代表,旧约中多处有此用法,表达「生命中的喜乐、福气,以与忧伤、不幸、死亡相对」(参创一3、4;伯十22,十八5、6)326。,『光』常代表生活的欢乐(如伯十2,卅26;诗九十七11;赛四十五7,六十19~20;摩五18、20)」327。同样,眼见日光不仅是指「活着」,乃是指「愉快的活着」。前面曾经提到328,「见」有时是用来强调「快乐」的感受。——《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7~8】“光”。指今生的生命。“黑暗”。指死亡。我们应享受神在地上所赐的生命,因为生命最后会终止。──《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光,本是佳美的……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人当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放下对未来的虚荣和忧虑,为今天而知足,怀着感恩的心享受每一天。 ──《圣经精读本》 【传十一7~10】当享受现在、顾念未来 ── 人要享受神所赐的生命和福乐,但不要忘记人生原是虚空,人所要追求的不是欢乐而是神自己,并要认识到人一切所作的事将来都要受神的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劝人认真生活,不可虚度时日,但不要给世上物质吸引,忘记了人生当行之道,尤其应记住人须向神交账。因为神赏罚,人生的每一天不但不虚度,反而分外有意义,可以促人决定一生应走的方向,也是决定“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有效指南针。 作这种重大的决定,须注意一些会有的阻碍,例如“愁烦”和“邪恶”。“愁烦”乃从人的角度看人生而产生,感觉人生虚空就是愁烦之源,足以妨碍凭信心的喜乐生活。“邪恶”亦作“苦难”,指生活的艰苦。 “一生的开端”亦作“青春时期”,人的青春瞬即消逝,应在青年这个重要时期作出人生方向的决定。──《启导本注释》 【传十一8】「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黑暗」:指老年或死亡。──《串珠圣经注释》 【传十一9】「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 神必审问你。」 一个提醒,指出神监视年轻人,看他们是否有正当的娱乐。──《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尚未……之先……: 不要等到……督促人在这日子降临之前接受圣经的人生观。人生短暂而无常,只有在年老之前接受信仰,灵魂方能长久得饱足,并有时间和机会多作美善之事,并在神面前得救。 当快乐……欢畅……神必审问你: 一谈到享受人生,圣徒就极易排斥。但是,正如绪论所说,人是为了终极的幸福而被造的,不是为遭受痛苦和辛勤劳动而被造的。此快乐与世俗快乐不同。世人一味地追求以人为主的放荡而堕落,自私而短暂的感官快乐;而圣经所提供的快乐,则是在神的里面,健康、永恒而美善的快乐。圣徒不是悲观者,罪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就当积极进取地追求幸福。生活在神里面,并不意味着在神里面受到束缚 ,乃是在神的怀抱中发现和享受自由。 ──《圣经精读本》 在(希伯来文 b)是指时间:人生的各方面必须要在幼年的日子才能享受。快乐涵盖内在的生命心及外在的行为(行,用来描写人的生活方式时,通常是指外在的作为)329。心是快乐的来源和方式,是人整个内在生命的总枢纽,思想、感情、意志、品格的渊源。「欢畅,在此不仅得到批准,更是一种命令,视为敬虔的基本要素之一」(亨登柏)。知道在此不单是指理性的认知,也是指领会真理,以其为生活的指标。——《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十一9「少年人哪……行你心所愿行的」】 {命题13}少年人应行自己心所愿行的或神的道路? 〔难题〕在这节经文里,所罗门鼓励少年人「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但是相反的,另外的经文说:「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民十五39)。 【解答】 下列几点可以解释这些经文所陈述的是不相冲突的: ⑴有些学者认为这节经文是个「反语法」(irony)的例子,也就是意味着他们不行自己心所愿的而行神的道路。因为反语法是一种合法的文学语法,也是圣灵所采用的方法(见本书前言)。这是绝对可能的。 (2)即使按实际的字义来作解释,这个劝告不是没有限制,因为所罗门在这句经文后马上接着说:「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传十一 9), 「所以你当从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传十一9-10)。 从这里看到,所罗门的劝告是享受你的人生。作你想要作的事;但是同时记住对你所作的事要向神负责, 「祂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提前六17)。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传十一10】「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 “虚空”。短暂的,迅即消逝的。──《传道书雷氏研读本》 在转瞬飞逝的日子中,人要除去无谓的忧虑与愁烦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邪恶」:或作「祸患痛苦」。 「一生的开端」:原文作「黎明」或「黑色(的头发)」,指青春时期。──《串珠圣经注释》 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 属世的青春:①因过于短暂而虚妄;②是极易受到创伤的柔弱存在;③青春本身不能给人带来真幸福,反而只会留下幻灭与悲哀;④故此圣徒要追求属灵的青春,而非属世的青春。──《圣经精读本》 愁烦,希伯来文 ka ~as 指令人生气、忧伤或急躁的事。别处曾指人的罪「惹动神」(申卅二19),或是妇人被对头「激动」(撒上一6),传道书中曾指「愁烦」(一18),忧虑(二23,七3)或急躁(七9),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肉体希伯来文 ba{sa{r 描绘人的软弱,包括身体的疲倦(十二12)和道德的脆弱(五6)336。本节乃是将肉体和心,即内在和外在作成对比,所以这里是强调肉体的软弱。传道者乃是劝人要尽力除去肉体对喜乐的阻碍。这里并没有肉体受苦会得报偿的观念。身体的疼痛或不舒服若可以除去,就应该除去。生命的困扰不能由禁欲主义来解决。——《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0-11章)】 1 试从本章中找出智慧人与愚昧人的分别?人如何才可得着真智慧?得真智慧有什么益处呢? ──《串珠圣经注释》 【传十一1~十二8】传道者把人生的各方面作了检讨,又提出面对人生、积极工作的主张之后,现在要人作出决定。 解经家大多视本章所记为有关经商和农事的格言。这是事实;但作者既针对整个人生发言,其含义必较此广泛。全章处处要人信靠操握万事的造物主,世事如斯,应当不问环境逆顺,及时作出智慧的决定:“纪念造你的主”(十二1)。──《启导本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