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传道书第八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智慧人生的因应】

   一、因应地上的掌权者——遵守命令(1~5节上)

   二、因应时候和定理——辨明且顺服(5节下~9)

   三、因应不公平的际遇——敬畏神(10~15)

   四、因应世上难明事理——看明神的作为(16~17)

 

贰、逐节详解

 

【传八1「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吕振中译〕谁比得上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决法呢?人的智慧使他脸上有光辉,使他脸上的粗暴都变化了。

  〔原文字义〕事情」言论,言语,事件;「解释」说明;「发光」变亮,照耀;「暴气」能力,力量;「改变」更改。

  〔文意注解〕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意指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解释事情背后的原由,而知所对策。

         「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脸上发光表示这人返照神的荣光(参民六25);人真正的智慧乃出于圣灵的启示(参弗一17)

         「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暴气』按原文是指勇力()或胆力(),是有智慧的人源于自信心而显在脸上的一股傲气;真正从神来的智慧,反倒会令他变成谦和(参民十二3)

  〔话中之光〕()普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智慧人超越事情之上,鸟瞰全局,所以能知前因后果。

         ()神自己和神的话语乃是光源(参约壹一5;诗一百十九130),所以我们需要时常亲近神并虔读神的话,才能脸上发光。

         ()属世的知识和智能叫人自高自大(参林前八1),但从上头来的智慧,乃是温良柔顺,满有祥和之气(参雅三17)

 

【传八2「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神起誓,理当如此。」

  〔吕振中译〕〔传统此处有『我』字〕王的命令你要遵守,这是为了你曾指着神来起誓、的缘故。

  〔原文字义〕遵守」保守,持守,注意;「命令」口,嘴巴;「理当如此」方式,理由,肇因。

  〔文意注解〕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这里的『王』有二解:(1)指地上的掌权者;(2)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无论作何解,仍以神自己为最高的掌权者,所以要以尊敬神的动机来遵守王的命令。

         「既指神起誓,理当如此」:本句说明必须遵守王的命令的理由,那就是因为已经向神起誓必定效忠王。本句暗含『神才是最高权柄』的意思,遵守王命令的原意,乃是遵守王背后掌实权的神。

  〔话中之光〕()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罗十三1~2)

         ()当在上有权柄者的命令,抵触神的命令时,便不能顺从(参徒四19;五29),但态度仍须谦恭(3)

 

【传八3「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

  〔吕振中译〕不要急躁地离开王面前;事情难办时、你不要固执;因为他喜欢怎么作、就怎么作。

  〔原文字义〕急躁」急促,加速;「离开」行走,来去;「固执」站立,持续;「行恶(原文双字)」坏的,恶的(首字);言论,言语,事件(次字);「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对喜欢,以为乐。

  〔文意注解〕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意指在掌权者的面前,态度不可无礼。

         「不要固执行恶」:意指不要当掌权者的面坚持己见,甚或使掌权者难堪。

         「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他』指掌权者;全句意指掌权者凡事随心所欲而行,所以在他面前只能谦恭有礼地给予忠告,并适可而止。

  〔话中之光〕()许多时候,一个人的意见不被采纳,问题不在于意见不好,而在于建议的态度和方式不好。

         ()在适当的场合,抓住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表达方式,提供适当的建言,乃是规劝被掌权者接纳的四大诀要。

 

【传八4「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作什么呢?」

  〔吕振中译〕因为王的话最有权力,谁能问他说:『你在作甚么?』

  〔原文字义〕权力」统治权。

  〔文意注解〕王的话本有权力」:意指掌权者的命令带着权柄。

         「谁敢问他说:你作什么呢?」:意指任何人都不可以质疑掌权者的命令。

  〔话中之光〕()话有权力,乃是由于说话的人拥有权力;信徒若是在主的里面说话(或说「因信说话」),我们所说的话也必具有无比的权力(参林后四13),,因为是那位拥有无比权力的主所说的。

         ()主说,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十四13)。「奉主的名」就是在主的名里,主已将祂自己在祂的名里信托给了我们。

 

【传八5「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能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吕振中译〕凡遵守命令的必不至于经历祸患的事;智慧人的心自能晓得作事的时候与风度。

  〔原文字义〕经历」认识;「祸患(原文双字)」坏的,恶的(首字);言论,言语,事件(次字);「辨明」认识;「时候」时间,时机;「定理」审判,律例。

  〔文意注解〕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意指凡遵守掌权者命令的,必不至遭遇灾祸,亦即不会被掌权者定罪。

         「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心』指心思意念;时候和定理指适合时宜的判断,亦即甚么时候该说甚么样的话,或作甚么样的事。

  〔话中之光〕()信徒在不违背真理和违犯道德的原则下,应尽力遵守掌权者的命令,完成上面所交代的任务。

         ()即便掌权者的命令有不尽情、理、法之处,也应维持委婉的态度,相机说话行事。但这并不是说,必须完全遵行命令,而是说,如何使掌权者知难而退。

 

【传八6「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

  〔吕振中译〕各样事务都有作成的时候与风度;因为人的困难重压在他身上:

  〔原文字义〕事务」所喜爱的;「成就」(原文无此字) ;「时候」时间,时机;「定理」审判,律例;「苦难」坏的,恶的;「重压」许多,大量。

  〔文意注解〕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意指任何事情,都有其合适的时机和作法。

         「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本句有三种解释:(1)因为人在权势的压制之下所承受的艰难困苦已经够多,所以必须忍耐等候;(2)因为人本来的艰难困苦已经够多,何必再贸然行事,增加困难呢;(3)因为普遍存在人性的弱点,所以聪明人会等待合适的时机去突破缺口,寻得出路。

  〔话中之光〕()机会之前,人人平等,但智慧人懂得抓住机会(参弗五16「爱惜光阴」的原文意思),愚昧人不等机会或坐失机会,误事误己,徒呼负负。

         ()有智慧的人等待最佳时机,想方设法解决事情,为自己脱困;愚昧人贸然行事,多作多错,为自己加增苦难。

 

【传八7「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

  〔吕振中译〕他不知道将来要怎样,因为将来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告诉」宣布,声明。

  〔文意注解〕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将来的事』指各人将来的情况。

         「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意指人不能预料自己未来的光景。

  〔话中之光〕()人都是后知后觉,只有属神的人,对人生的大方向有确实的盼望(参罗五2)。这个盼望,就是我们的先知先觉。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约壹三2)

 

【传八8「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吕振中译〕没有人有权力掌管着生气,将生气留住;也没有人有权力掌管着死的日子:战争上并没有免役的事〔或译:没有假期〕;邪恶也不能使那好行邪恶的逃脱。

  〔原文字义〕掌管」有统治权;「生命」风,气,灵;「留住」限制,遏止;「期」日子,时间;「争战」战役;「免」免除;「救」拯救,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拥有者,主人。

  〔文意注解〕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意指生命的长短和质量,不在人的手中。本句是指死期一到,无人能够推迟。

         「这场争战,无人能免」:『争战』是指生死之战;本句意指人人都有一死(来九27),无人能战胜死亡而免死。

         「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意指掌死权的魔鬼(参来二14),也不能救那些跟从牠、作牠奴仆的恶人不死。

  〔话中之光〕()生死大权握在神的手中,神若不许一个人死,撒但也无能为力(参伯二6);神若要一个人死,魔鬼也不能留住。

         ()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甚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雅四14~15)

 

【传八9「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

  〔吕振中译〕这一切我都见过,也用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常发生的一切事〔此传统原有:『时候』一词〕:这人的权力怎样掌管那人、让他受害。

  〔原文字义〕「见过」看见,察看;专」设立,安放;查考」(原文无此字);「一切事」行为,工作;「管辖」专横,跋扈;「令人受害」坏,恶的。

  〔文意注解〕这一切我都见过」:『这一切』指前述一切的事,特指生死定期。

         「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指花工夫观察人世间一切事物的时候和定理。

         「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意指权力常会叫人失常,结果害人也害己。

  〔话中之光〕()神赐人权柄,原是为造就人,不是为败坏人(参林后十8;十三10),所以有权柄的人,必须小心运用权柄,能不用最好不用。

         ()权柄的误用和滥用,害人反害了自己。属世和教会的历史,都证明了权力的可怕与其后果。

 

【传八10「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然后我见过恶人有人给他送葬;他们生前来来往往于圣所,终于在他们这样行的城里被忘记:这也是虚空〔本节经文甚为残缺,意难确定〕。

  〔原文字义〕归入」进入,进去;「坟墓」(原文无此字);「正直」(原文无此字);「离开」结束;「城中」城市;「虚空」蒸气,呼吸,白费地。

  〔文意注解〕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意指恶人得以善终,死后被人埋葬在坟墓里,受人记念。

         「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意指善人死无葬身之处,在人群社会中被人遗忘。

         「这也是虚空」:这种善恶结局颠倒,生前和死后的因果报应似乎反常的现象,怎不令人感叹人生真是虚空。

  〔话中之光〕()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评定,往往不是根据生前的行为,而是根据死时的际遇,所以生前行为的善恶好坏,不被重视,反倒计较死时善终与否。

         ()但神对人的评价,不是根据死时的状况,而是根据生前的行为(参罗二6);人的记念是暂时的,神的记念才是永续的(参启二十二4)

 

【传八11「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吕振中译〕坏事的定案不立刻施刑罚,故此人类的心敢〔原文:充满〕于作坏事。

  〔原文字义〕断定」判决,命令;「罪名(原文双字)」坏的,恶的(首字);行为,工作(次字);「立刻」快速地;「施刑」作,行出。

  〔文意注解〕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意指恶人的行为被神定罪,但神仍旧宽容忍耐(参罗二3~4),并不立刻使恶人得到报应。

         「所以世人满心作恶」:所以世人以为没有神,就随着刚硬不悔改的心,充满了恶行。

  〔话中之光〕()神作事有祂的时候和定理;不是不报,乃是时候未到。其实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人,祂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参彼后三9)

         ()落在用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十31);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三13)

 

【传八12「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吕振中译〕好犯罪的人虽百般地作坏事,而延年益寿,但我准知道:敬畏神的人终久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享乐,因为他们在他面前存着敬畏的心;

  〔原文字义〕「罪人」错过目标,迷失自己;长久的年日」变长;「知道」认识;「敬畏」令人害怕的(首字);惧怕,害怕(次字);「福乐」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这里又举一个不寻常的实例,有的人一再重复犯罪作恶,却延年益寿,这是违反人生常情的。

         「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准知道』意指肯定的知道;『终久』意指最终的结局。全句意思是,敬畏神的人,即或是生前没享多大的福乐,死时情况也凄凉(10),但最终必从神得到永远的福乐。

  〔话中之光〕()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甚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彼前二20)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7~18)

 

【传八13「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

  〔吕振中译〕但是恶人却不能得享乐,而延年益寿;他只像日影;因为他在神面前不存着敬畏的心。

  〔原文字义〕恶人」邪恶的,犯法的;「福乐」好的,令人愉悦的;「长久的」变长;「年日」日子,一生;「影儿」阴影,荫庇;「敬畏」令人害怕的。

  〔文意注解〕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里的『福乐』和『长久的年日』不是指生前的享受和长寿(12),乃是指恶人死后必要永远受痛苦。

         「这年日好像影儿」:『这年日』指恶人在世所享长久的年日(12),好像影儿一样,一转瞬消逝无踪,并不持久,也非实际。

         「因他不敬畏神」:归根究底,恶人之所以有本节所述的结局,乃因他不敬畏神。

  〔话中之光〕()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罗二69)那没有更变,不敬畏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神必听见而苦待他(诗五十五19)

         ()人生前享福的年日顶多百年,而人死后受苦的年日却永永远远,两相比较,似福实苦;况且生前的年日如同影儿,死后的年日却是实实在在的。

 

【传八14「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有一件虚空的事、是地上常发生的:就是有义人、所遭遇的、是照恶人的行为应得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是照义人所应得的:我说这也是虚空。

  〔原文字义〕义人」公正的,公义的;「遭遇」碰触,降临;「恶人」邪恶的,犯法的。

  〔文意注解〕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意指恶人行恶,本当受到恶报,却归义人承当,这种不公平的矛盾现象,实在令人感到困惑而兴人生虚空之叹。

         「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意指义人行善,本当受到善报,却归恶人享受,这种不公正的现象,也叫人感到灰心失望。

  〔话中之光〕()人生的际遇,多有不公正的现象,诗人说: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等我进了神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诗七十三16~17)。这意思是说,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眼前,乃要看最终的结局,就会让我们醒悟过来。

         ()今生不公正的现象,不应削弱人对神作为的信心。在永恒的世界中,一切错误都将得到纠正。

 

【传八15「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

  〔吕振中译〕我,我于是称赞喜乐;因为人在日光之下莫如吃喝喜乐;尽神在日光之下所赐给他的一生年日、这必在他的劳碌中时刻伴着他。

  〔原文字义〕称赞」赞美,推崇;「快乐」喜悦,欢乐,高兴;「强如」好的,令人愉悦的;「劳碌」老苦,患难;「所得的」结合,连结。

  〔文意注解〕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意指不要停留在抱怨和打抱不平的状况,而应趁着能享受人生的时候,尽量吃喝快乐,这是好得无比的。而所谓「吃喝快乐」,在下句有解释。

         「因为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意指既然活在世上,人无法改变世间不公平的现象,就该一生好好活着,尽劳碌工作的义务,就必伴随着工作,得以吃喝快乐享受人生。

  〔话中之光〕()吃喝快乐代表对生活的满足,知足常乐;信徒无论处在甚么景况,都能知足的话,就是一个享受的人生(参腓四11~13)

         ()世间的问题就在行为和报应并不相称。而面对这种不能改变的事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神赏赐的一切,在其中享受劳碌所得的快乐。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所以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三1012)

 

【传八16「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

  〔吕振中译〕我用心要认识智慧,要看明地上所常发生的事体;〔此处有一句移17节〕

  〔原文字义〕事」工作,职业。

  〔文意注解〕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意指所罗门一心要查明验证世间一切的事。

         「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意指废寝忘食地全力查看。

 

【传八17「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

  〔吕振中译〕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日光之下所常发生的事、人总不能查出;任凭人怎样劳碌去寻查,就使他昼夜眼都没见过睡觉〔系由16节末移此的〕,他还是不能查出。

  〔原文字义〕看明」看见,觉察;「作为」行为,工作;「查」有权力,有能力;「任凭」谁,哪个;「费力」劳动,辛劳;「寻查」寻求,渴求,查询;「查出来」找到,到达,寻见;「知道」认识;「也是」有权力,有能力。

  〔文意注解〕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意指看见神作事的法则,并认识人根本就查不出世间一切事背后的隐情。

         「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意指无论花费多少工夫也查不出来。

         「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意指无论运用多高的智力也查不出来。

  〔话中之光〕()若非出于神的启示,人无法了解神的作为和人生的奥秘。

 

叁、灵训要义

 

【智慧人】

   一、智慧人的脸发光(1)

   二、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5)

   三、智慧人的眼看明神一切的作为(17)

 

【世上不公平的事】

   一、地上掌权者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3)

   二、掌权者管辖别人,令人受害(9)

   三、恶人得以善终,善人死无葬身之处(10)

   四、恶人作恶事未受立即的报应(11)

   五、恶人得善报,善人得恶报(14)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传道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传道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