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传道书第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虚空的人生】

   一、人生的享受虚空(1~11)

         1.内心的喜乐和嬉笑都虚空(1~3)

         2.物欲的享受全都虚空(4~11)

   二、生命的本质虚空(12~23)

         1.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结局一样(12~17)

         2.劳碌的人和未曾劳碌的人所得一样(18~23)

   三、不在乎人的追求也是虚空(24~26)

 

贰、逐节详解

 

【传二1「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我心里说:『来!我要以喜乐试试你,你只管享乐。』哎,这也是虚空。

  〔原文字义〕「喜乐」喜悦,欢乐,高兴;试试」测验,试验;享」看见,觉察;福」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我心里说:来吧」:传道者在第一章的结论是,智能和知识都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参一18),因此,他打算从另一个角度来加以探索。

         「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他在此认为喜乐和享受福气值得一试,因为它们似乎能够满足人的感官。

         「谁知,这也是虚空」:传道者经过试验喜乐和享受福气的结果,发现它们也是虚空。

  〔话中之光〕()没有神的喜乐和福气,乃是虚空。

         ()今生的福乐,大多数是属魂的,是与我们的灵生命背道而驰的;主的教训是,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要丧掉灵生命(参太十六25原文)

 

【传二2「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

  〔吕振中译〕我指着嬉笑说:『这是狂妄』;指着喜乐说:『这有甚么作用?』

  〔原文字义〕「嬉笑」嘲笑,戏弄,消遣;狂妄」夸耀,愚弄,疯狂;功效」处理,引起,使用。

  〔文意注解〕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嬉笑』意指轻浮的欢乐,包括戏弄、说笑、追逐声色和节日狂欢等,这些都不是正经的消遣,是属没有节制的疯狂行为。

         「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喜乐』意指具有理性的欢乐,例如旅游、观赛、观剧、阅读小说等,这些欢乐表面上似乎属于高尚,但它们又有甚么用处呢?

  〔话中之光〕()许多话和许多事,不信主的人可以说、可以作,但我们基督徒却不可以说、不可以作,因为不合圣徒的体统(参弗五3)

         ()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尼八10);信徒真正的喜乐,是因主的喜乐而喜乐(参约十五11)。任何外在因素所引起感官的喜乐,没有价值。

 

【传二3「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吕振中译〕我心里探察,要怎样用酒使我的肉体舒畅,要怎样固执着愚昧,等到我看明人类在光天之下尽他一生小小数目的日子里要怎样行纔好;我的心仍然靠着智慧来引导。

  〔原文字义〕「察究」寻找,搜寻,探索;舒畅」(原文无此字);「智慧」精明,睿智;「引导」引领,驾驭,驱赶;「持住」抓牢,握住;「愚昧」愚蠢,愚笨;「看明」发现,察看,觉察;「一生(原文三个字组成)」数目,计数(首字);日子,时间(次字);活着的,有生命的(末字);「为美」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传道者从精神层面的探索(1~2),转到肉体的层面,想要藉酒的力量试着使肉体得到放松而畅快。

         「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意指他的理智使他受到节制,不致放纵醉酒。

         「又如何持住愚昧」:本句有二意:(1)明知喝酒是愚昧的行为,却仍然小心翼翼地想要藉酒探索真相;(2)不理会酒的可怕后果,仍旧照喝不误,这就是我的愚昧。

         「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意指直等到我查出一个结果来,明白在人短暂的一生年日里,究竟该怎么作才能叫人得着满足。

  〔话中之光〕()信徒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罗十三13)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是被圣灵充满(弗五18)

         ()明知是愚昧的事,却还用堂皇的理由照作不误(例如藉吸毒品提神,或者为了了解章相,亲自去体验某些败坏的行为),结局堪虞。

 

【传二4「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

  〔吕振中译〕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为自己栽种葡萄园,

  〔原文字义〕「大」长大,变大;工程」行为,工作;「建造」建立,兴建;「栽种」种植。

  〔文意注解〕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这里『我为自己』的话,将建造圣殿排除在外。

         「栽种葡萄园」:代表农耕事业,叫人吃喝果腹。

         本节触及人生两大项目;居住和饮食。

  〔话中之光〕()信徒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六8);如果另有贪图,恐怕终久会被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参提前六10)

 

【传二5「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

  〔吕振中译〕为自己修造庭园和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

  〔原文字义〕「修造」制造,制作;园」园子;囿」花园,公园;「栽种」种植。

  〔文意注解〕修造园囿」:原文意思是修造供自己享乐的乐园。

         「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指包括观赏用的和结各类果实的树木。

 

【传二6「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吕振中译〕我为自己挖造水池,用来浇灌生长的树林。

  〔原文字义〕挖造」制造,制作;「池」池塘;「浇灌」浇水,灌溉;「嫩小」萌芽,长出;「木」树林,树丛。

  〔文意注解〕挖造水池」:指挖造蓄水池,因当地雨水不多。

         「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指浇灌成丛的树苗和花苗,待长大后移植园中各处。

 

【传二7「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吕振中译〕我买了仆婢,也有生于家中的仆婢;我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

  〔原文字义〕「家中」家族,内部;胜过」(原文无此字)以前」面,在…之前;耶路撒冷」平安的训诲;众所有有的」(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我买了仆婢」:指购自人口贩卖市场的仆婢。

         「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指家中奴隶所生的儿女,其主权归主人所有(参王上十8;拉二55)

         「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指大小牲畜,包括牛、羊、马、驴、骡、骆驼等,多过别人所拥有的。

 

【传二8「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吕振中译〕我又为自己积蓄着金银、和君王的珍宝、各省的珍宝;我得了男女歌唱者和人类所喜爱之物、并许多的妃嫔〔意难确定〕。

  〔原文字义〕积蓄」收集,聚集;「财宝」产业,财产;「财宝(次字)(原文无此字)唱歌的男女(原文双同字)」歌手,女歌手;喜爱」雅趣,豪华;物」(原文无此字)妃嫔(原文双同字)」意义不明。

  〔文意注解〕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指他个人经营并累积的金银财宝。

         各省的珍宝」:指得自所辖管各省进贡礼品,或有一部分是强制课征的。

         「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指供娱乐怡情的男女歌手和乐器、艺术品等。

         「并许多的妃嫔」:按原文『妃嫔』字意不明,可以包括妃嫔、艺人、以及各种赏心悦目的珍品奇物等。

 

【传二9「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吕振中译〕这样我就日见昌丈大,胜过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并且我的智慧仍为我所有。

  〔原文字义〕日见昌盛(原文双字)」变大,长大(首字);增加,加上;「存留」持续,持久。

  〔文意注解〕这样,我就日见昌盛」:意指财富、名声、权力等渐趋壮大。

         「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这是第三次提到相类似的词句(参一16;二7)

         「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可作两种解释:(1)虽然外在物质的昌大,却没有减损我内在超人的智慧;(2)我过人的智慧一直帮助我获得这些成就。

  〔话中之光〕()一般人因为耽溺于物质的享受,以致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无法自我控制,而毁坏了人生与前途。

         ()另一种更值得担忧的情形是,明明放纵于物欲,却还自以为聪明;这种人就像喝醉酒的人,还自以为头脑清醒。

 

【传二10「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

  〔吕振中译〕凡我的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而不给它的;凡我的心所喜乐的、我没有阻止而不让享受的;因为我的心从我一切所劳碌的获得快乐:这就是我从一切劳碌中所得的分。

  〔原文字义〕「所求的」要求,询问;留下」保留,取回;不给他的」(原文无此词);「所乐的」喜悦,欢乐;「禁止」阻挡,抑制;「不享受的」(原文无此词);「所劳碌的」辛劳,劳苦;「快乐」喜乐的,愉快的;「所得的份」一份,应得的。

  〔文意注解〕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意指凡我『眼目的情欲』(参约壹二16)所向往的,我不会吝于满足它。

         「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意指凡我「肉体的情欲」(参约壹二16)所追求的,我必定竭力去得而享之。

         「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意指我为了满足前述的享受所付出的劳累,并没有成为我快乐的阻碍。

         「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意指这就是我为快乐而付出的劳碌代价,所得到的报偿。

  〔话中之光〕()为了物质和精神两面的享受,不惜代价尽力去满足它们,这就是所罗门的生活方式;但问题是,在追求行动中虽有所享受,享受之后却怅然若失。

         ()「凡我眼所求…我心所乐」:这表示没有节制,然而节制乃是基督徒信仰的基本美德之一(参彼后一6;提前三211),失去节制,就等于失去了属灵争战。

 

【传二11「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吕振中译〕后来我察看我的手所作的一切事、和我劳碌去作的工;嗐!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原文字义〕「察看」回头看,注视;经营」工作,制作;一切事」行为,作为;劳碌」劳动,辛劳;所成的」工作,制作;益处」利润,利益。

  〔文意注解〕后来,我察看」:意指在经历了4~10节的事情之后,回头面对它们仔细观察并思考。

         「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意指切实严格地检察我亲手的工作和劳碌,以及它们的成果,想要知道是否达到原先计划所预期的效果。

         「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结果发现白忙了一场,丝毫没有功效。

  〔话中之光〕()声色之娱只能暂时麻痹人的心魂,但不能提供长久的满足;主耶稣说:「我就是真理」(约十四6),真理原文的意思就是实际,惟有祂才是人长久的满足。

         ()只等实际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实际(十六13原文另译);信徒今天都有实际的圣灵(参约壹四6;五7)内住在我们的心里(参提后一14),所以只要我们随从圣灵,也就能进入实际了。

 

【传二12「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后而来的人还能作什么呢?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

  〔吕振中译〕我转而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阿,在王以后来的人还能作甚么呢?也不过行早先行过的就是了。

  〔原文字义〕「转念」转向,回头看;观看」察看,凝视;狂妄」疯狂;「能作什么呢」(原文无此词);「早先」已经。

  〔文意注解〕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请参阅一17注解。

         「在王以后而来的人还能作什么呢?」:意指舍我其谁?以我身为君王的身份,拥有那么大的资源,和过人的智慧,还探索不出答案的话,难道还有别人比我更有能耐,能发现出良方吗?

         「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意指别人充其量也不过是重复我早先所试验过的事罢了。

 

【传二13「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

  〔吕振中译〕我便看出智慧有长处、胜过愚昧,正如光有长处胜过黑暗。

  〔原文字义〕「看出」看见,觉察;胜过」利润,利益。

  〔文意注解〕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意指智慧比愚昧更为有益处;虽然属世的智慧不能解决人生虚空的问题,但总比愚昧无知对人更为有益。

         「如同光明胜过黑暗」:意指人在光明中比在黑暗中更为有益;最低限度,在光明中能够看清目前的处境,以及自己正在朝甚么方向行进。

  〔话中之光〕()我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弗五15)

         ()从前我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弗五8)

 

【传二14「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作“在他头上”);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

  〔吕振中译〕智慧人的眼在头上看;愚顽人在黑暗里走;我却深知这两种人都必遇见同一样的遭遇。

  〔原文字义〕「光明」头,顶,上面;看明」认识,知道;遇见」见面,临到。

  〔文意注解〕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本句按原文是:『智慧人的眼睛在他头上』,有两种意思:(1)智慧人的眼睛居高临下,能够看清周遭的事物,而知所应对;(2)头脑的智慧就是人的眼睛,使人能看明事物,而知所进退。

         「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意指愚昧人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行向何方,更不知如何临机应变,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行进,免不了时常跌倒。

         「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意指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结局都一样,都必遭遇同样的命运。

  〔话中之光〕()属世的智慧虽然优于愚昧,但面对虚空的现实处境,以及将来可悲的死亡命运,也同样束手无策。

         ()信徒并非完全不要属世的智慧,因为与其愚昧无知的过日子,倒不如稍有一点智慧,但最要紧的,乃要追求属灵的智慧(参林前二615)

 

【传二15「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于是我心里说:『愚顽人所遭遇的、我也会遭遇着,我为甚么要有智慧呢?那我有甚么长处呢?我就心里说:这也是虚空。

  〔原文字义〕「就」然后,那时;所遇见的」命运,机遇;「遇见」见面,临到。

  〔文意注解〕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这里的『我』指所罗门王,他自认为是智慧人(参一16);他在心里思忖一件事,既然愚昧人和我(智慧人)都同样要遭遇到虚空的现实和死亡的结局,那么,我何必比别人更有智慧呢?

         「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所罗门的结论是,既然智慧不能解决现实和将来结局的问题,可见智慧空有其名,不能不令人兴叹「这也是虚空」!

  〔话中之光〕()「相对」的智慧和愚昧(13),遇到「绝对」的虚空和死亡,就变成彼此没有差异,显不出智慧的好处;其实,神正要藉此教导一切世人,不可单凭自己的智慧来寻找人生的答案(参林前一21),乃要信靠那位就是「道路」的耶稣基督(参约十四6)

         ()基督就是神的智慧(林前一24),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林前一30),我们惟有在祂所赐的智慧里,才能认识那位真实的(参约壹五20),也才能活出「真实的道理」(多一9)

 

【传二16「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吕振中译〕智慧人同愚顽人一样、永远无人怀念着;因为在将来的日子二者都会被忘掉;唉,智慧人死亡、终究同愚顽人一样。

  〔原文字义〕「一样」(原文无此字)纪念」回忆,记念物;「智慧」精明的,博学的;「愚昧人」傻瓜,笨蛋;「无异」(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智能人和愚昧人的差别,仅只是暂时的(最多只限于生前和死后短暂的年日),无法在后人的记忆中长久维持。

         「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愚昧人』会死,『智慧人』也难逃一死,并且死后也同样了了。

  〔话中之光〕()看事情应当看长、看远、看未来,世人就是因为只顾眼前的成就与享受,却丧失了永远的救恩;圣经劝勉基督徒,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

         ()我们的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八24~25)

 

【传二17「我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吕振中译〕故此我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发生过的事都使我忧苦;因为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原文字义〕恨恶」怀恨,敌视;「生命」活着的;「烦恼」坏的,恶的。

  〔文意注解〕我所以恨恶生命」:此句按原文另译『故此我恨恶生命』,意指前述的情形使我对活着感到厌烦,我费尽心力去探索人生的问题,却得不到解答。

         「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指过去所设计、所实验的事,对我(所罗门)乃是可憎的灾难。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这是第三次得到同样的结论(参一14;二11)

 

【传二18「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

  〔吕振中译〕我恨恶我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因为我得来的必须留给我以后的人。

  〔原文字义〕劳碌(首字)」辛劳,劳苦;「劳碌(次字)」劳动者,辛苦工作的;「留给」休息,放下。

  〔文意注解〕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从恨恶生命,转到恨恶劳碌;所罗门本想藉劳碌的成果得到内心的满足,不意发现都是虚空,都是捕风(10~11),因此对劳碌感到厌烦。

         「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意指劳碌所得对自己没有益处。

  〔话中之光〕()如果我们的劳碌,能够帮助别人得着并享受神的救恩,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但若帮助别人堕落在虚空的享受里,那就反而害了别人。

         ()信徒千万不能作表面看似助人,实则害人的事;财物的奉献与施舍,必须慎重其事,因为有的人会滥用得来的钱财。

 

【传二19「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那人会有智慧或是愚昧,谁能知道呢?他竟要掌管我劳碌所得的一切,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劳碌得来的;这也是虚空。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管理」作主人,掌控;所得的(首字)」患难,劳苦;所得的次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那人』指继承所罗门劳碌所得的人(18),他可能有属世的智慧,可能没有,谁也没有把握。

         「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这也是虚空」:意指我千辛万苦用智慧所得的,竟要归给智愚不明的人全权控制,究竟他是否懂得赏识和配不配得,甚至会不会因此毁坏了他的一生,这些我都不能预料,因此感到虚空。

  〔话中之光〕()中国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富家子弟常被上代遗留的财产所害,大多数没有好的下场,爱他们反而害了他们,真是可悲!

         ()所罗门王的烦恼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证明,他的儿子罗波安就几乎完全毁坏了先祖的功业(参王上十二章)

 

【传二20「故此,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绝望。」

  〔吕振中译〕故此我转想:为了我在日光之下辛辛苦苦劳碌得来的一切,我的心便绝望了。

  〔原文字义〕「转」转回,转向;绝望」没有指望。

  〔文意注解〕我转想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意指换一个思想的角度,从劳碌的成果,转到劳碌的工作本身,一个工作接一个工作的察看。

         「心便绝望」:结果发现所有的工作都没有令人满意的回报(22~23),所以感到绝望透顶。

  〔话中之光〕()「工作狂」(Workaholic)的人沉迷于工作本身,为工作而工作,但所罗门王已经明白指出,到头来一切工作都令他绝望。

 

【传二21「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份。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

  〔吕振中译〕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和技巧所劳碌得来的、却必须留给未曾劳碌于其上的人为业分: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

  〔原文字义〕「灵巧」技巧,成功;留给」放下,交给;为份」一份,应得的;大」很多,大的;患」坏的,恶的。

  〔文意注解〕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智慧』偏重于指工作的全盘掌握,『知识』则偏重于指工作的细节执行,『灵巧』又偏重于指工作的手工技巧;这三样合起来应用在工作上所得到的成果。

         「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份」:意指成果却归给不曾工作的享受。

         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大患』指很大的邪恶。

  〔话中之光〕()社会上最大的邪恶和不公正现象,就是智力和体力的劳动者,他们辛劳所得的收获,竟让一些懒惰者坐享其成。

         ()真信徒任劳任怨,虽受人误会、被人占便宜,仍反过来给人祝福(参林前四12;彼前三9)

 

【传二22「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

  〔吕振中译〕人从他一切的劳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得了甚么呢?

  〔原文字义〕「累」渴望,努力奋斗;心」心思,内心;得着什么」变成。

  〔文意注解〕劳碌累心」:『劳碌』指身体的劳累;『累心』指精神的劳累。

         「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意指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劳碌与成果无法相提并论。

 

【传二23「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

  〔吕振中译〕因为他一生的日子都是痛苦,他的劳苦便是愁苦;连夜间他的心也不能偃息:这也是虚空。

  〔原文字义〕「忧虑」痛苦,悲伤;劳苦」工作,职业;愁烦」恼怒,挫折;「安」躺下,睡觉。

  〔文意注解〕因为他日日忧虑」:『日日』指所有的日子,含有如此生活方式已经成了定型的意思;『忧虑』指与工作有关连的身心痛苦状态。

         「他的劳苦成为愁烦」:『劳苦』指身心的劳累(22);『愁烦』与上句的『忧虑』同义,指身体和精神的痛苦(参一18注解)

         「连夜间心也不安」:白天有身体和精神双重劳累,『夜间』躺卧下来,虽然身体的劳累得到了休息,但精神的劳累却得不着释放,所谓『睡不安眠』就是这个意思。

  〔话中之光〕()基督徒和世人同样要为生活而劳苦作工,但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基督徒在夜里能够安眠,因为可以把心里的重担交给主(参太十一28)

         ()基督徒若不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10);活着一天,就需要为生活付出劳苦的代价。然而我们若在主里面劳苦,就不至于徒然(参林前十五58)

 

【传二24「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

  〔吕振中译〕人莫如吃喝,且在劳碌中让自己经验享乐;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

  〔原文字义〕强如」好的,令人愉悦的;「享」看见,觉察;「福」好的,令人愉悦的;「出于」(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人莫强如吃喝」:意指能吃能喝乃是人生最大的福气;有的人有饭却不能吃,有的人能吃却没有饭吃,有饭又能吃的就是这种福气。

         「且在劳碌中享福」:不仅是能吃能喝的福气,并且不是白白的享福,而是在付出劳碌的代价中享福,这才是上好的享福。

         「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意指这就是神安排给我们人生的定旨。

  〔问题改正〕「莫强如吃喝…享福」:这绝不是追求神以外之快乐的『享乐主义』(hedonism),因为这里有『神的手』在内,意即神所允许的喜乐是可以的,也是应当的(参腓四4)。基督徒也不可误以为神的旨意是要我们一生受苦,我们固然要有受苦的心志(参彼前四1),但不一定会因此受苦,神使我们受苦是有目的的,要带领我们进入更大的喜乐和荣耀(参彼前四13;罗八17)

  〔话中之光〕()基督徒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参帖后三12),因为这是神向我们所定的旨意,也是我们的命运。

         ()能作工又能享受作工的成果,这是好得无比的;千万不要羡慕不必作工而能享受别人作工的成果,因为这种情形违反神的旨意。

         ()人一生的福气「莫强如」落实神手所定规的生活方式,在其中安然享受并喜乐(参三1222;八15)

         ()人生的满足乃在乎神。生命的意义不能从世上任何美好事物中找到,除非人视这些为神恩典的供应;再者,除非神赐予人享受的能力,人不能欣赏及享受世上的生活。能够享受世上生活的人,是那些敬畏神及蒙神喜悦的人。

 

【传二25「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

  〔吕振中译〕因为除非由他〔传统抄本:除了我〕、谁能吃食,谁能享乐呢?

  〔原文字义〕「用」(原文无此字);「享福」感受,享受;「胜过」外头,向外。

  〔文意注解〕论到吃用、享福」:意指关于24节所提及的吃喝和享福。

         「谁能胜过我呢?」:本句按原文宜译作:『离开祂,谁能有呢?』意指在神以外,人没有真实的吃喝享福。

  〔话中之光〕()神是惟一供养我们生命所需的源头,离了神,就甚么都不存在。

         ()没有神,生命就没有快乐。

 

【传二26「神喜悦谁,就给谁智能、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神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吕振中译〕谁使神喜悦,神就给谁智能、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神却给他劳苦,叫他将所积蓄的归给那使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原文字义〕喜悦(原文双字)」好的,令人愉悦的(首字);面,面前(次字);「喜乐」喜悦,欢乐;「罪人」错过目标,未中的;「所收聚的」采收,招聚;「所堆积的」收集,聚集。

  〔文意注解〕神喜悦谁,就给谁智能、知识和喜乐」:神所喜悦的人指在神的旨意中行事的人;『智能』和『知识』指行事的本领;『喜乐』指行事的成果。神所喜悦的人,行事必然亨通,结果必然常常喜乐。

         「惟有罪人,神使他劳苦」:『罪人』指偏离目标(即偏离神的旨意)的人;『劳苦』指工作中身体和精神所受的痛苦。

         「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意指罪人徒劳无功,凡他劳苦所得的都要归给别人。

         「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这是第四次得到同样的结论(参一14;二1117)

  〔话中之光〕()人最要紧的是行在神的旨意中,凡事讨祂喜悦,这样,神就赏赐给具有属灵价值的智能、知识和喜乐,藉以获致满足而有意义的人生。

         ()人若离开了神的旨意,凡他劳苦所得的,都要归与别人。正如诗篇所说的,「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三十九6)

 

叁、灵训要义

 

【人生虚空】

   一、心绪虚空——喜乐、嬉笑、饮酒(1~3节上)

   二、享受虚空——园林、仆婢、财宝、娱乐、女色(4~11)

   三、智慧虚空——以智慧行事,结局竟与愚昧人无异(3节下,12~17)

   四、劳碌虚空——劳碌所得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18~23)

 

【惟神是人生的满足】

   一、吃喝、享福,乃出于神的手(24~25)

   二、智能、知识和喜乐,乃给神所喜悦的人(26)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传道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传道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