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提要 壹、书名 本书的希伯来原文书名是Koheleth或Qoheleth,意思是「聚会召集人」或「在聚会中讲道的人」。希腊文和拉丁文书名「传道者」即衍生自希伯来文后者的意思(注:英文的Ecclesiastes是由希腊文直接转借而来),表明本书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传讲。本书中提及「传道」共有七次,三次在书的开端(一1,2,12),三次在书的末尾(十二8,9,10),另一次在书的中间(七27)。 贰、作者 虽然有一些圣经学者持怀疑的看法,但在犹太人中间和教会初、中期,即已普遍相信本书的作者是所罗门王。本书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地写明作者为所罗门王,但从下列数处经节看,显然作者已经呼之欲出了:(1)「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一2);(2)「我心中多经历智能和知识的事」(一16);(3)「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二7);(4)无尽的享乐(二3)、庞大的工程(二4)、无匹的财宝(二8)和许多的妃嫔(二8)等。这些描述,都清楚指向所罗门王。 所罗门是大卫王的儿子,他为耶和华神建造圣殿(参王上八17~19)。 一般圣经学者公认,所罗门王在他年轻充满爱的活力时,写了《雅歌(或称「歌中的歌」)》;中年累积人生的经历和智慧时,写了《箴言》;晚年从堕落跌倒中悔悟,写了《传道书》。我们从《列王纪上》第十一章四十一节:「所罗门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智慧,都写在《所罗门记》上。」这里可以看出一直到他年老时,仍旧持有过人的智慧。 叁、写作时地 本书似乎是在所罗门王经历了人间荣华富贵之后,年岁渐趋老迈之时,顿悟人生之虚空,因而写下感触之言。据此推断,本书大约是在主前九百三十五年左右,写于耶路撒冷。 肆、主旨要义 日光之下,一切的劳碌与享受,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世俗的智慧极其有限,既察究不出人生奥秘的真相,也无法使人逃脱与愚昧人相同的人生结局。无神的人生,终究是虚空的虚空。然而,人活着乃是神所赐给的礼物和机会,一面应当好好享用这个礼物,活得更有意义;另一面应当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记念神、敬畏神,展现出生命的价值。 伍、写本书的动机 本书是所罗门王晚年时,在圣灵启示的光中,回顾他自己一生种种经历而有所醒悟,仔细思考人生哲理,经揣摩、探索、剖析,得到一个结论:敬畏真神乃人生蒙福之路。故此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写作本书劝告世人,趁早、趁着年幼,记念神方为上策。 陆、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既是由一位拥有超人的智慧(参王上四29~34),并且曾经经历人世间无与伦比之荣华富贵的所罗门王(参太六29)所写的,那么,他所说「凡事都是虚空」的经验之谈,当然最具说服众人的资格。因此,神安排将本书放在圣经中,藉它使人们知道,没有神的人生,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那真实又有意义的人生,惟有信靠神才能得到。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在圣经中,是一本相当晦涩难懂的书,有许多词语独特无双,暗喻和惯用语需熟知当时的背景方能领悟。 二、本书似乎含有太多消极的思想,若不小心,容易误以为本书在教导人厌世的观念。其实,本书是藉否定世人所追求的目标,来改变人们所应当追求的方向。 三、本书所提到的「神」字,不是其他旧约书卷所常用的「耶和华」,而是「以罗欣」(Elohim),它特指创造万有的权能之神。 四、本书中所用的「人」字,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字以外,绝大多数的原文都是用「亚当」(Adam),藉以凸显没有神的人,他们和神之间的关系,仅剩下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关系。 五、本书中所用的「智慧」,是指今世之子所认为的聪明(参路十六8),而不是主耶稣所讲的「智慧」(参太十一19),也不是使徒保罗所讲的属灵「智慧」(参西一9)。 六、本书将人所接触的领域分成属世的和属灵的两个范畴,例如:「日光之下」(一3)或「天下」(一13)与「在神面前」(五2);肉眼观看(一9)与心眼观看(二14);因劳苦愁烦(二23)与神赐喜乐(五20)。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本书与圣经其他书卷的关系如下: 一、本书是旧约五本智慧书的第四卷: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奥斯华․章伯斯(Oswald
Chambers)说:「约伯记告诉我们如何受苦;诗篇说到如何祷告;箴言说到如何行事;传道书告诉我们如何享受;雅歌说到如何爱。」 二、本书也是神的选民以色列人,在节期中必定颂读的五本经卷之一: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记、传道书。他们过住棚节时,必定颂读《传道书》,藉以提醒神的选民,生活在世上犹如寄居住棚,惟有在神里面才有永恒的价值。 三、按表面看,新约圣经似乎从未引用过本书,但若仔细推敲,下列经节不无关连:(1)五2,比较太六7;(2)六2,比较路十二20;(3)七3,比较太五4;(4)九10,比较约九4;(5)十一5,比较约三8;(6)十二14,比较林后五10。 玖、钥节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一2) 「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二11)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十二13~14) 拾、钥字 「虚空」(37次以上) 「日光之下、天下、地上」(共39次) 「神」(共40次) 「智慧」(共45次) 拾壹、内容大纲 【虚空人生的出路】 一、引题: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一1~11) 二、经历的验证(一12~二26) 1.财富、声色、享乐都是虚空(一12~二11) 2.智慧和愚昧同样虚空(二12~26) 三、观察的证实(三1~五20) 1.万事都有定时,人兽结局相同(三1~22) 2.人生际遇虽有差别,结局仍是虚空(四1~16) 3.宗教心和物欲虽有差别,结局仍是虚空(五1~20) 四、真理的探索(六1~八17) 1.多财、多子、多寿、多劳,不一定给人益处(六1~12) 2.名声、活着、智愚、善恶,不一定叫人得福(七1~29) 3.敬畏神的人,终久必得福乐(八1~17) 五、果效的剖析(九1~十一8) 1.真智慧乃在于能把握神所赐的人生机会(九1~18) 2.真智慧乃在于能避免愚昧人所犯的错误(十1~20) 3.真智慧乃在于能充分利用活着的时候(十一1~8) 六、劝勉和忠告(十一9~十二8) 1.当趁着年幼知道如何过不虚空的日子(十一9~10) 2.当趁着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前记念造你的神(十二1~8) 七、结论:惟有敬畏神,才有真实且满足的人生(十二9~14)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传道书注解》 《传道书注解》参考书目 林献羔《传道书概要》灵音小丛书 徐大年《传道书题纲》 桑安柱《传道书研究》 康来昌《传道书》 彭福《传道书讲解》 苏颖智《传道书》 《丁道尔圣经注释》 《廿一世纪圣经新释》 《马唐纳活石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雷氏圣经研读本》 《圣经姊妹版注释》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于力工《圣经助读本》圣书书房 于中旻《圣经各卷笺记》圣经研究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串珠注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字汇中文汇编》浸宣出版社 吴罗瑜等《圣经──串珠‧注释本》福音证主协会 吕振中译《圣经》香港圣经公会 李常受《生命读经》台湾福音书房 周联华等《中文圣经注释》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倪柝声《圣经提要》台湾福音书房 唐佑之等《中文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 陈瑞庭《圣经人地名意义汇编》少年归主社 梁家声《圣经各卷简介》 华侯活等《天道研经导读》天道书楼 华尔顿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麦康威等《每日研经丛书》 贾玉铭《圣经要义》弘道出版社 杨震宇《每日读经》 蔡哲民等《圣经研经资料》 鲍会园等《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G.C.D. Howley, etc.《现代中文圣经注释》种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圣经新释》福音证主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