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箴言第十四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箴十四4井然有序可能会到达呆板乏味的地步。这则箴言不是身体邋蹋或道德马虎的一个托辞,而是要人准备接受剧变,以及有待清除的脏乱,这些乃是成长的代价。它可以多面地应用在个人、团体,与属灵的生活上,大可记在宗教体的议事录上;它可以用来激励农夫的前景,而不是博物馆管理员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14:4>

【箴十四4  “我不求人,别人也别求我”──这是你的处世哲学吗?】农夫没有耕田的牛,他喂牛的槽就会空空如也。要想使你的生活不发生人际纠纷,惟一的方法就是不与别人来往。但是如果你一生不与人交往,生命就毫无价值;如果你只为自己而活,你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不要避开人,而要服事人,将信仰与人分享,谋求公平公义。你的人生是与别人毫无关涉而变得空虚,还是一心一意地事奉神,生活得很充实?──《灵修版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14:6>

【箴十四6  我努力寻求智慧却不得,哪里出问题了?】亵慢的人就是指嘲笑一切教导或规劝的人。他们不认真寻求智慧,所以也找不到智慧。智慧不难找到,只要你肯留意神和有经验的人。如果总找不到智慧,问题多半出在你的态度上。──《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十四8「通达人」是义人、聪明人的同义语,而他被称为有智慧,乃因他「明白己道」。这里的「道」是指人的行为,故此要作智慧人,就要了解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已行在正确的路上;而愚昧人却被视为诡诈,就是自欺欺人。在今日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极需要找时间反思我们的生活与行为。——《新旧约辅读》

<syncBible ref=14:9>

【箴十四9  “正直人互相喜悦”,他不喜欢我,我还要喜欢他吗?】在现今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和睦的气氛。街头常见人彼此怒骂的情景;人们你争我斗,务求压倒别人;雇主与雇员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对立……但是属神的子民相处时,应当亲切友善。友善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以诚心待人,而且只做当做的事。当别人触犯了你,令你怒火中烧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我怎样能向这人表达善意?” ──《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十四9以罪为乐】愚妄人犯罪,只当作戏耍,漠视了罪的严重性,还享受罪中之乐,那是人生致命伤。话说有人在家饲养了一条六呎长的响尾蛇,有一次他想跟太太开个玩笑,便把蛇放在客厅里,把太太吓至半死,慌忙逃走大叫,那人在旁看得乐不可支。玩笑开完之后正想把蛇制伏,遂用棒子压在蛇的后头,讵料蛇却反抗,连棒子也告折断,他反被蛇咬了一口。虽然性命可保,但手指却要切去,这事教训人别把蛇拿来戏耍。凡以蛇当作宠物的,就如人以罪为乐,犯罪终必叫人付上代价。故我们别效法愚妄人,以犯罪为乐。

人有犯罪倾向,人带着罪性到世间来,与生俱来便有犯罪的本性,三岁小儿已晓得反叛父母。唯有自幼借助良好的圣经及道德教育,方可熏陶感染。一位五岁的小女孩快将生日,妈妈用心地为她安排生日会;打点她一身妆扮,又邀请亲友前来庆贺。最后只想女儿在宴会上表演一曲助庆;大家吃过饭后,便叫女儿出来,问她说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她竟说没什么,妈妈再问她,她依然故我,不为所动。妈妈示意她可会为大家唱歌,但她竟坚决回答说不会。女儿的不合作令妈妈恼怒不已,便把她抱回房间,困在衣柜里。半小时后,妈妈打开方柜,发觉女孩竟肆无忌惮;吐唾液在妈妈的衣履上,藉以泄忿。人无需学习,与生俱来便有犯罪本性,兼且罪有吸引力,叫人在罪中作乐。别轻信小孩生下来,有如一张白纸,无需诸多约束,只管任其率性而行。情欲、赌博也许令人暂时兴奋,一旦沈溺其中,终其一生就为罪咎感所束缚。神为免我们受苦,才叫我们遵守诫命,祂不是要我们饱受约束煎熬,而是叫我们受真理约束,得着真自由、真快乐。——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十四10不被了解】人生的苦与乐,只有自己才知,若然不懂得如何表达,即使说了,别人仍不能明白。有些感受倒也不便宣之于口,例如人会幸灾乐祸,眼见同学抱恙,不独不加慰问,反而因少了竞争对手而窃自高兴,这便不可向人明言。又或见人重蹈自己的覆辙,使一己的罪过变得正常化,心里暗喜。然而,心里若有真正快乐之事,应与人分享,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快乐。

有人因而精神病,亦有调查云癌症也可能是积郁成病的。从前工业家误以为只要将有毒的工业废料埋在地下即可,岂料毒性渗透往地下水源去,终致农作物及动物受害。同理,把不快和不满的情绪郁结在心也是遗害无穷的;不晓抒发痛楚,或是不被了解,实在叫人痛苦。约伯最大的苦痛未必源于他身上长了疮,而是来自他太太及朋友未能了解他,如此双重痛苦教他受尽极大的折磨。此外,现今青少人自杀亦可能源于此,他们勤力学习,成绩依然不太理想,招来父母打骂,感到无人了解,便走上自杀之路。大男人在外工作,困难重重,回家虐打妻儿,不正确地宣泄心中积郁。教会里人们努力事奉,却招来别人误解,唯有悄然离开。求主教导我们将心中苦处正确地向人倾诉,并兴起更多晓得聆听人、安慰人的兄姊。——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十四10;廿七10你不了解我】

在我传道初期,我得到一个重要的教训,我去探访一个虔诚敬拜神的人,她刚受到重大的打击——就是她的丈夫及独生子的突然丧故。我设法用老套的标准、陈辞烂调、宗教八股取安慰她,向她担保每样事都是于我们有益的,以巩固其信心。我说,只要把一切交托给主,总有一天我们会了解主的旨意。接着我引用大家所熟知的罗马书八章廿八戒念给她听。刚读了一半她就打断我的话很沉痛的说:「请不要再往下念了,每一位来看我的人差不多都用这节圣经来安慰我。我相信神的话是真实可信的,只是这节圣经并没减轻我内心的痛苦。」她抬起头来望着我说:「狄汉博士,除非你亲身经历,你是无法体会我现在的心情的。」

「你无法了解」这几个字正是问题的核心。有些重担是别人不能分担的,有的悲痛是必须由一个人单独承担的。所罗门说得好:「本身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能分担我们的忧苦,就是说出来他们也无法体会,因为「他们不了解。」圣经上明说:「你遭难的日子不要上兄弟的家去」因为他们不了解。人的同情是肤浅而无实际帮助的。当人苦难临身时,我们最好静下心来向主祷告,而不要像约伯的朋友那样,试图用一些空话来安慰别人。因为当约伯听了太多空洞的慰言后终于大声叫道:「这样的话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而较人愁烦」(约伯记十六章二节)

你是否正陷在痛苦的深渊当中?这样重大的苦难你却必须独自一人承担。只有一位他了解你遭遇的苦难。仰望祂吧,因为只有他能安慰你,加添你承受重担的力量。——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syncBible ref=14:12>

【箴十四12  哪些是“人以为正”的路?信主后,我有否这方面的体会?】那条“人以为正”的路可能给人许多的选择,而且只须作极少的牺牲。但对于那些容易走的路,我们需要仔细地衡量。它有吸引力的原因,是否因为它容许我们闲懒,不要求我们改变生活方式,或免去道德的约束?走正确的路常需要勤恳地工作及舍己的精神。不要被“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所引诱。──《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十四12行路客】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十四﹕12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
  古代有人坐车在大路上走着﹐看样子好象是要出远门的﹐车直向北走﹐路上有人问说﹕先生﹗你上那里去呀﹗答道﹕上楚国去。路上的人说﹕先生﹗错啦﹐楚国在南面﹐行路客说﹕我的马很好﹐是千里驹﹐走起来可快哩﹐我的旅费也多﹐而且马车夫也好本事呀﹗
  今日有不少人就是这样﹐似乎具备生活上种种好条件﹐但越走离神越远﹐因为他们把根本方向弄错了。若有人想到天父那里去﹐想走天路﹐就得先找到正确的方向(耶稣)﹐除痘以外﹐别无救法。
  所以我奔跑﹐不象无定向的﹔我门拳﹐不象打空气的。(林前九﹕26──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箴十四13这节可能表达人生不可能得着完全的快乐;亦可能指寻求世上快乐的,至终带来忧愁。但属主的人已得到真快乐,且是永恒而永不失落的。——《新旧约辅读》

 

【箴十四1924工作应视为荣耀神、敬拜神、事奉神的一种行动】工资少,我们便埋怨,甚至诅咒神,那么,究竟工作的意义何在?工作平凡如家庭主妇其实十分重要,她们可以透过处理家务,教养子女,建立一个美好家庭来荣耀神。   

在郊外某一个乡村,是一旅游区,暑假旺季时会多请一些人打扫道路及修剪浇灌花木,一位年长基督徒找到这份暑期工,他很用心地工作,对工作的那份投入、享受,令游客也留意到,于是有人询问他:是否真的享受这份工作,他便说:「是的,我在这里帮助神,便这里更加干净,更加美丽。」大自然是神所造的,人类社会也源自神,神愿意社会安定繁荣,秩序井然。我们在这社会中无论所做的多简单、多机械化、多卑微,都是直接、间接的为神作工。神是带领人类历史的主宰,现今世界的混乱是人的罪性所致,我们基督徒应起来被神使用,使世界更加稳定、繁荣。——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十四24要做智慧理财人】用智慧赚取的钱财是一个人的冠冕;要做智慧的理财人,首先要在生命中认定神,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在这经济挂帅的社会中,人们很难领受神居首位这一真理;从圣经列王记上三章我们看到所罗门的人生价值观,他为着荣耀神而向神求智慧,把神放在第一位,故能荣神益人。当我们将神放在生命中的首位时,不等于就像所罗门那样大富大贵,说不定做生意时反而少赚了,说不定在工作中会有损失,但我们为着神所少赚的、所损失的,却成了我们的冠冕和荣耀。

在一本时事周刊上引述到一台湾商人,经商五十年,拥有世值三十亿财富,最近八十岁生日时,竟将全部财产成立一基金协会来做教育、扶贫的工作,帮助有需要的人。他说:「人一生最大的困扰是两样事:金钱与感情,将钱捐出去后,还有甚么挂虑呢?」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店帮他打工,他配给每个儿子一套三房二厅住屋及一部国产汽车,然后每月各给一万元工资。当人问他,辛苦赚来的这许多钱为甚么不都给自己的儿子?他说:「如果我儿子比我行,给他钱也没用,他所赚的比我还要多,如果我儿子及不上我,钱给了他,他会花完……。」由此可见,他在这方面看得非常通透,智慧地施出金钱,是一种轻松,是一种洒脱。

愚昧人即贪心人。一个奥运会金牌得主,四年后为着再拿金牌,不惜作弊:在体育器材上作了手脚……结果身败名裂,他说:「当我拿不到金牌时不开心,但当我拿到金牌时一样不开心。」因为他既贪心又输不起!——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十四26齐家治国】「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救恩是个人的事。财主在阴间火焰中受苦,远远高喊“我祖亚伯拉罕!”却无济于事。可见血统与灵统没有关系,好祖先救不了后代,救恩不是遗产可以传递下去。
  不过,父母的敬虔爱主,是好的见证,能使后代蒙恩。所以圣经说: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
  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公义使邦国高举,
  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一四:26,34

  这经文,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挪亚的故事。在一个满了强暴的环境中,“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却有众浊独清,不随波逐流的人:“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创六:9,12)这是多么难得的见证!他是个肯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的人,神也在洪水灾难临到的时候,保守他不被毁灭。神说:“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创六:18)从圣经我们看到的,挪亚是个义人,挪亚与神同行;他的一家,却因为挪亚的见证和引导而得救。
  一个敬畏神的人,必然关心他家人的信仰和生活。有的父母放纵儿女,不知道他们到甚么地方去了,也极可能不关心儿女,是否在救恩的门内。当洪水将到的时候,挪亚要招呼各种各样的活物进入方舟,还要去寻找失丧的家人,即使他还不到六百岁,也必然是十分困难的事。从圣经记载看来,他们用不着老人家去找,还可能帮助父亲准备一切需要的,服事所有的人物进入方舟得救;因为他们早已从父亲得到神的教训。
  圣经中敬畏神的母亲,如: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撒母耳的母亲哈拿;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远溯至外祖母罗以,都影响了他们的后代,成为神所用的器皿。敬畏神的父亲,如:亚伯拉罕,也影响了他的儿子。大卫虽然也是敬畏神的人,但没有好的生活见证可作后人的模范,以至他有的儿女,不仅没有进入避难所,反成为受难者和害人者。可见敬畏耶和华,要留下美好的脚踪,给家人效法。从人类的开始,撒但就着力破坏家庭;现在更是破碎的家庭,造成社会道德,国家问题。
  愿敬畏神的人,他们的家,成为真理的城堡。── 于中旻《箴言笺记》

 

【箴十四2627忠于真理的神】我们不仅忠于神的真理,也要忠于真理的神。敬畏耶和华的人,遇有患难,必然会倚靠那位可靠的神。在忧患的时代,真保障来自我们所敬畏的神。一个敬畏神的人,在他最艰难的境况中,首先考虑的,并非自己的利益,而是在困境中,如何荣耀他所敬畏的神。敬畏是惧怕加上爱,又怕又爱的结合便是敬畏,怕是消极的逃避犯罪,爱是积极地向善。人的生命实在需要这两种能力去对抗罪恶和试探。

今天,我们经历各种患难,面对种种疫症,这使我想起历史上的一位人物──马丁路德,他经历比我们更艰难。1517年他将自己认为有问题、不合理的95项教条贴在教堂的门口,他孤单一人向教廷势力挑战,教廷甚至要置他于死地。由于他提出教改,引发出很多神学上的争论,尤其是关乎主餐问题,令他陷入极度伤心难过当中,压力一直在他身上。至1527年,他遇到更大的困扰,那年四月开始,他大病一场,六月全身冰冻,还以为快要回到天父那里去;疾病、患难整年没有离开他。当时的境况,他曾向朋友这样形容:「他感到耶稣好像离开了他,朋友的祷告使他从地狱回转头来。」这年八月他住的城市发生大瘟疫,他身患恶疾而太太又刚怀孕,他于是决定留下,把自己的家改装成医院,悉心照顾患病的朋友。神的仆人让我们看见了他那份属灵勇气。

1527年是马丁路德最艰难,却也是经历神最宝贵的一年。他把拉丁文「祂活着」这句话放在书房的墙上。今天,求主帮助我们彼此提醒:「神活着」。马丁路德将1527年的经历写成「主为保障」(世颂15首);一首最能帮助人的诗歌,诗歌第三、四节提到的,正是今天的信息:忠于神的真理,忠于真理的神。求主帮助我们,在这个充满患难的时代中,得着真保障。愿意马丁路德靠主得胜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帮助。——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十四29  我脾气暴躁是性格所致,甚么?也可能是自私的表现?……】暴躁的性情会像烧起来的火一样失去控制,它能伤害自己及他人。发怒会破坏人与人的关系,又会使我们作出冲动的举动,产生苦毒与罪恶感。不过,愤怒本身并不是错误的,看到不公平与罪恶发生时会愤怒是合理的反应。你要发怒的时候,首先要找出发怒的原因。你是因为看到邪恶的事情而发怒,还是出于自私的本能呢?你应当求神帮助你控制暴躁的性情,将情绪纳入正轨,借着谦卑与悔改的心,克服自私的怒气。──《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十四2930这里描述胸襟广阔者为聪明,他心中安静,不易为世事所激动。这是从正面加以称颂,而非赞扬那些对周遭事情已麻木的人。「嫉妒」是平静的相反,也是人受侵害的根源。试想想,今日人常彼此你虞我诈,满心忌恨,岂不是验证这里所说的么!请问你有没有对他人怀怨、嫉妒?要知道骨中朽烂的是你自己,而非他人呢!——《新旧约辅读》

 

【箴十四30】「心中安静。」

如果我们想有安静的心,必须除去求名利的野心,不求闻达与财势。当我们直接与别人比较,诸多竞争,于是在我们内里就会有强烈的欲望,无法自制,使这些意念在我们里面徘徊。我们呀群众向我们拍手拥戴,那么我的心情就好像刚从摇动的小船走下来一样,不会是安静的。

但丁说:我们的平安要是在神的旨意之中,当政权担在祂的肩头上,平安必加赠不已。你有平安好似江河一样涌流吗?要安息在主里面,向祂安静。从可见与短暂的事转离,面向着那不可见的永远的事。住在至高者的隐秘处,就是躲在大能者的荫下。主是你的保障、高台,要将神放在你与一切事中间。让你生命的目的只为求祂喜悦,作祂嘱咐你的小事。不要仰仗别人,只依靠主。以同情来看别人,然后以祷告为他们求,使一切的事不致困扰他们。将你一切的祈求告诉神,祂的平安必保守你的心怀意念。

求主吸引我,带我在你的安息中。

在你平安的宁静中,容我听见你的声音。

求主使我在你怀中平静安稳。

多少爱意,多么亲近!──迈尔《珍贵的片刻》

 

【箴十四30嫉妒】经文: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14:30)
  "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3:16)
  布道家慕迪在讲道中,曾引用下面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只鹰,一只飞得高,飞得远,羽毛丰满,惹起一只鹰的妒忌,有一天这只鹰高兴的遇见一个猎人,便请求他帮助它将那只鹰打下来。
  猎人告诉它:须要几根羽毛绑在箭上,才能发射,这只鹰赶忙将自己翅膀上最长的几根扯下来交给猎人,箭发出去了,但鹰因飞得太高,所以没有射中,鹰又将几根扯下来交给他,射去了又不中,如此多次,鹰翅膀上的毛扯光了,自己也飞不了,反成了猎人稳当的囊中猎物。
  存嫉妒之心,受害的不是对方,乃是自已。
  当我们读到摩西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历史时,记得他有一次在旷野时,平白遭到可拉,大坍,亚比兰一党的人之嫉妒,认为他是擅自专权,所以聚众攻击摩西和亚伦。结果地裂开吞下大坍,掩盖亚比兰一党的人”( 106:16)
   又如哥林多的信徒,为什么分争?这起因于嫉妒,有的说我属亚波罗,有的说我属保罗,以致彼此妒忌分争,闹不和睦,这使保罗十分痛心。因此他对哥林多信徒说: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35-7)
  还有,旧约扫罗之所以处心积虑一心想杀害有功的大工,亦无非起自嫉妒,自从他听见了妇女歌唱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时起,嫉妒就统治了他的行动。爱,是医治嫉妒的良药,因为爱是不嫉妒。那里没有爱,那里的嫉妒就会滋长。那里有爱,那里的嫉妒就会灭迹,个人是如此,教会更不例外。──《为甚么要用比喻》

【箴十四30灵魂的绊脚石】

在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米开兰基罗和画家拉飞尔同时被委任以艺术的作品来美化梵蒂冈。虽然他们两人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两人也都极受大众的崇敬,但他们两人互相嫉妒,到了最后甚至碰面时都不愿交谈了。他们彼此对待对方的态度都很恶劣,可是他们工作的共同点是「为了荣耀神」。

基督徒犯嫉妒的毛病的,可说非常普遍——虽然我们的态度不像米开兰基罗或拉飞尔那样明显化。但显然的,嫉妒已成为灵魂的绊脚石。每一位灵命比较杰出的人,都会受到别人的中伤和恶意批评。人性嫉妒之根就是骄傲和自私。嫉妒对任何基督徒的见证都是一个阻碍。

事实上,一个不满现状和存心嫉妒的人,他自己成为这个坏习惯下的牺牲品,因为他的心志和身体都同受其害。

彼得前书二章一节说,所以你们如果真心爱神也爱邻舍,就当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伪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箴十四31  怜悯穷人乃是尊敬主,这我可没怎么想过……】神特别关注贫穷人。祂坚持物质丰富的人应当慷慨地帮助有缺乏的人。为穷人提供帮助不单是圣经的教导,更是一条诫命(参利23:22;申15:7-8;诗113:5-9146:5-9;赛58:7;林后9:9;雅2:1-9)。──《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十四34社会公义的振兴】社会的兴衰是否取决于财富的多寡,抑教育水平的高下呢?自古至今,决定社会兴衰的乃乎在社会的道德水平,若社会的道德合乎神的标准,无论这是基督教国家与否,神都己按其定律决定其兴衰,所谓「公义使万国高举,罪恶使人民羞辱」,追求公义的社会必享荣誉并且富强。若然人人在社会中都勤奋工作,互助互让,有公德心,政府廉洁,人民诚实守法,这样的社会必定富裕繁荣。相反的如果人人懒惰,互相欺骗,贪赃枉法,充满暴力,这样的社会结果就是沉沦蒙羞的。

美国可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百年前,美国立国之时决心成为敬畏神的国家,因此神大大恩待美国,可是现在却每况愈下,根据统计,美国近十年来,返教会的人数增多了30%,但同时私生子却激增至300%。色情刊物每年的收入为五亿美金,性病增加72%,而防犯罪恶的经费每年高达二十亿美元!更甚的是美国花在赌博上的金钱相等于所有教会全年的经费加上教育和医药经费,与及美国人全年买车的开支!美国有三千七百万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宗教教育。美国纵然如此,却依然富强;我们从历史中究其原因,可发现每当美国道德沦落、宗教失败之时,神往往会为他们带来一个复兴运动。究其原因,乃是美国中间仍有一班忠心的基督徒,在国家衰败的时候,他们谦卑自己,在神面前祷告,致使神仍愿意给美国复兴的机会。——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怀恩早祷】

1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4 家里无牛,槽头干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
12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17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
27 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34 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鉴察人心肠肺腑的主耶和华,我们在天上的父,感谢祢的提醒,让我们清早起来,带着敬虔的心投靠祢,先到祢的跟前调校我们生命的焦点,好叫我们今日的行事为人、处事权衡轻重之时,有清楚明确的标准。知道家不畜牛,则仓廪空虚;牛能耕作,则物产增加。指引我们今日能步步谨慎、正直勤劳作事,活出真见证,荣神益人。

 

感谢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一家之主,带领我们活出美好家庭的生活见证,叫家里的人都感受到温暖、关爱和支持。无论是一家之主,或一家之煮,甚至家中的少主们,都能在彼此接纳中,常常带着和气的言语应答,好像盐一样调和每一道菜肴,一砖一瓦筑起美满幸福和喜乐的家。主耶稣祢也是教会的头,疫情使教会的肢体活动停顿,人与人的接触疏离,祈求祢加添我们忍耐等候的心,为阻挡疫情的扩散,紧守所有安全的措施,同心努力为这城求平安,坚定相信喜乐的敬拜必定快来。

 

感谢圣灵祢用无言无语,说不出来的叹息在父的旁边替我们祷告,为我们所面对的疫情、社会的动荡,一五一十在鉴察人心的天父面前替我们祈求。祢也不辞劳苦亲临我们各人的内心,牵引我们一步又一步脱离败坏、苦毒、埋怨和忧虑在我们身、心、灵中的辖制,带领我们一日又一日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喜乐和荣耀。当我们在软弱无力,不晓得怎样祷告的时候,祢推开我们生命之窗,叫我们晓得万事互相效力,天父必叫爱祂的人得着益处。圣灵求祢赐下生命的油,叫将残的灯火重燃喜乐和盼望,经历祢的恩手按在我们身上。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阿们!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