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伯记第十三章拾穗

 

【伯十三1「“这一切我眼都见过,我耳都听过,而且明白。」

         约伯责备三友,指出他们所讲的受苦的道理不能解答他的问题(1~2)。他十分清楚,他受苦并非直接来自犯罪,他的三友为神辩护其实是替神说谎(4),有一天神来查问,他们说的大道理会象灰像泥一样根本站不住脚(12)――《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伯十三1~3朋友既然不能为他解决困惑,约伯转而与神理论,要得个明白。――《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三2「你们所知道的,我也知道,并非不及你们。」

         很明显,约伯的智慧高于三个朋友,灵命也更成熟,故能领悟关于神更深奥的真理。然而,这些事实也不能使约伯在神面前主张自己毫无瑕疵而全然圣洁。 ――《圣经精读本》

         光谈论神是不够的,约伯可以和任何人谈得一样好:「你们所知道的,我也知道」(2)。但对约伯来说,光有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是不够的,他需要知道这些道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命里,解决心中的疑惑。所以他坚持「要对全能者说话」(2),只有神自己才能启示祂的作为。──《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两次强调:「你们所知道的,我也知道,并非不及你们」(2节;十二3)。这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真相:约伯与三位朋友的辩论,实际上是受苦的约伯与安逸的约伯辩论,是被拆毁的约伯与过去的约伯辩论(十六4);约伯对朋友的拒绝,实际上就是他对自我的否定。神借着苦难、借着三个工具,使约伯逐渐脱离了里面的那个「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神,都有了越来越全新的认识。──《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3「我真要对全能者说话,我愿与神理论。」

         约伯希望与神理论,而不是跟这几个无益的朋友纠缠。――《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我愿与神理论」(3)可译为「我愿向神辨明我的案情」(英文ESV译本),约伯不是为了争个输赢,而是要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我的罪孽和罪过有多少呢?求祢叫我知道我的过犯与罪愆」(23)。既然朋友们都无法提供解释(4),真相就只能从神而来。──《圣经综合解读》

                  ●对全能者「说话」:「讲论」。──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三4「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

         「编造谎言」:原文为「以谎言粉饰」。

          整节的意思是:约伯认为他朋友的一大堆话只是为神的行动作粉饰与辩护;他们假设他有罪,叫他悔改,但这诊断根本不适合,他们只是无用的医生。――《串珠圣经注释》

         这节与12节相似,突显出它们是讲论的界限。就像经常出现在智能文学中一样的,一些不调和的表像被放在一起,智慧人不会为了混杂在一起的隐喻而担心。朋友们所作的一切,只不过是以谎言来掩饰,无论是用油漆遮掩破口,或是像无用的医生用没有功效的胶布包裹伤口;七十士译本将两个平行的分词解释为「医治的人」,很有技巧地使用了只有些微差异的希腊文字汇,以致整节经文的表像都是从医学而来。新英语圣经则是朝不同的方向解释,译作「涂上」与「缝上」。——《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伯挖苦三位朋友「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4),认为他们断定他因罪受罚,有如为神说谎(6~12);就像「无用的医生」(4)做出错误的诊断,并不能减轻人的伤痛,还不如「全然不作声」(5)。我们在劝勉人、安慰人的时候,是否也会替人诊断出臆想出来的疾病,开出无用的处方,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人,而是为了自圆其说、掩饰自己属灵的无知?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知,存「温柔的心」(加六1)互相担当「各人的重担」(加六2),反而更能造就人、挽回人,因为「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箴十七28)──《圣经综合解读》

                  ◎有时候我们也会有「帮神说谎」的引诱。为了传福音,我们不是常常简化信仰成「信耶稣得平安」吗?约伯指出他的朋友就是犯了这个错,为了回避约伯的质疑,居然说谎认定约伯犯罪。──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十三4 古代近东的医术】在美索不达米亚从事医学科技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施咒(通常是驱逐邪灵)治疗病人的术士,另一种则是使用草药和药物的医生。医生通常是术士的侍从,后者施咒指示前者的工作。这两种人职务的分别并不明显,术士经常用药物治疗,医生也经常施咒。──《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三4~12约伯严厉地批评友人的动机。箴言十七章28节那嘲讽的话跟这里第5节相同。约伯提醒他们(9),他们也面对一位鉴察人心的神。――《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约伯斥责友人,说他们的话都是诈言诡词,他们虽然谄谀神,可是神不会受欺哄,必会惩罚他们。――《串珠圣经注释》

         约伯责备朋友们为了讨好神而「欺哄祂」(9),必要遭到神的责备(10~12)。当我们传道、护教、答疑的时候,有没有凭着己意「为神说不义的话」、「为祂说诡诈的言语」呢?有没有「帮神说谎」,把福音简化成「信耶稣得平安」呢?──《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把三友比作「无用的医生」(4)、「炉灰的箴言」、「淤泥的坚垒」;不但辩论精彩,挖苦人的口才也是一流。当约伯「忘记」用敬虔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时候,说话就越来越血气;当我们忘记「属灵伪装」的时候,口舌就会暴露我们生命的本相:「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23)──《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5「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

          如果这就是他们所说的一切,他们倒不如默不作声,还更有智慧呢!参箴言十七28。——《丁道尔圣经注释》

         2节重复了十二3,因为十二2到十三5是一个完整的对称结构,以「你们死亡,智慧也就灭没了」(十二2)开始,又以「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5)结束:

o A. 讽刺三友的智慧(十二2~3)

o  B. 约伯向神求告(十二4)

o   C. 约伯的智慧并没有不及三友(十二5~6)

o    D. 当从神的作为中寻找智慧(十二7~12)

o     E. 神的智慧和能力(十二13)

o    D1. 当从神的作为中寻找智慧(十二14~25)

o   C1. 约伯的智慧并没有不及三友(十三1~2)

o  B1. 约伯向神求告(十三3)

o A1. 讽刺三友的智慧(十三4~5)──《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6「请你们听我的辩论,留心听我口中的分诉。」

         尽管有其苛责,约伯在这里相当引人注目地对他朋友们的属灵安全显出牧养的关怀。主客易位了。他先与他们辩论(使用第3节之相同字根──遗憾的是,中英文翻译失去了希伯来文字汇精巧的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在这出色的一章中表现得最好)。他们胆敢「以诡诈」、「以谎言」(7节,思高)、徇情地(810)为衪()争论(8),已经是在非常严重的危险中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7「你们要为神说不义的话吗?为他说诡诈的言语吗?」

         你们要为神说不义的话么:约伯眼中的三个朋友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且无异于将敬虔视为谋利的手段(提前65)。本节中的悖论性讽刺生动地勾勒出了约伯的这种心理。 ――《圣经精读本》

 

【伯十三8「你们要为神徇情吗?要为他争论吗?」

         直译为:「你们要抬起祂的脸来吗?」261就是在审判中偏袒徇私,是神所嫌恶的事,即使是徇神的情面!——《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要为神徇情吗?要为祂争论吗」(8),原文是「你们要抬起祂的脸来吗」,意思是自作聪明地用谎言来偏袒真理的神。──《圣经综合解读》

         ●「徇情」:原文是「高举脸」,引申为「偏袒」的意思。──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三9「他查出你们来,这岂是好吗?人欺哄人,你们也要照样欺哄他吗?」

 

【伯十三10「你们若暗中徇情,他必要责备你们。」

         责备这个字,是第3节译作「案情」(吕译)、第3节译作「辩论」之字根的另一个译法。——《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11「他的尊荣,岂不叫你们惧怕吗?他的惊吓,岂不临到你们吗?」

         约伯受到惊吓(如:九34);朋友们若有相同的感觉倒好些。或许这问句应该译作「岂不应该……吗?」胜于译作岂不……么262

对于约伯攻击他朋友们的根据应该作正确的判断,因为释经学者普遍都对他的态度作了错误的处置;尤其是,他们经常说约伯怀疑神的公平。——《丁道尔圣经注释》

         「祂的尊荣岂不叫你们惧怕吗?祂的惊吓岂不临到你们吗?」(11),意思是三位朋友其实并不敬畏神,所以敢凭己意替神撒谎。「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林后五11),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知道主是可畏的,就没有资格去劝勉人。──《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12「你们以为可纪念的箴言,是炉灰的箴言;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

         「炉灰的箴言」:指无用的箴言。――《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约伯借着自己的经验,实实在在地领悟到了朋友们的辩论是何等抽象、肤浅。故将他们所依靠的理论比喻为破旧易倒的淤泥之垒。约伯并不单单是基于逆反心理而反驳朋友们,而是表现出了他对人性的洞识。即堕落的人如同戴了变色镜一样,不仅依据自己所以为的事实去进行判断,而且本能地对他人采取防御态度。 ――《圣经精读本》

         炉灰可以与水混和,用来临时书写,但很容易被涂抹。「炉灰的箴言」(12),比喻三位朋友的话并没有真实的价值,是「为神说不义的话」(7)、「为祂说诡诈的言语」(7)──《圣经综合解读》

         「淤泥的坚垒」(12),原文是「粘土的防御」。古代中东人用粘土混合稻草谷壳制造泥砖,经过窑烧的泥砖十分结实。但迦南地一带缺少木柴,泥砖是晒干的,所建的城墙并不能抵御攻击。「淤泥的坚垒」,比喻三位朋友的话毫无用处,只是「欺哄」(9)神。──《圣经综合解读》

 

十三12 炉灰的箴言】炉灰可以与水混和制造墨水。这种墨水只可在非正式和临时性的书写场合使用。它和现代的粉笔一样,很容易涂抹消除。值得恒久纪念的真理当然不会用炉灰记录。约伯指出他友人的智慧不过是粉笔涂鸦而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十三12 淤泥的坚垒】译作「坚垒」之字眼的意思不能肯定,因此有几个可能的翻译。坚垒如果是象喻的一部分,指城市的防御设施,泥土(和合本:「淤泥」)就是制造泥砖的材料。美索不达米亚的泥砖经过窑烧,十分耐用。但其他地方──包括以色列──的泥砖却是晒干的。这种泥砖是质量远逊的建材,泥砖建筑的城墙不能抵御攻击。第二个可能是将「坚垒」解作答辩的言词,即友人所作的雄辩。按这理解,泥土可能是指用来写字,但可以涂抹的泥版。这理解继续上文的主题,强调他们论证的空泛。──《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三13「“你们不要作声,任凭我吧!让我说话,无论如何我都承当。」

 

【伯十三13~19宁死也要与神争辩。――《串珠圣经注释》

         约伯现在是非常小心的,并且也是相当大胆无畏的。如雷雨般的言语使整个空气为之一新,他能够表达他现在的心思。他准备要说话,无论得承当什么后果(13)。他准备在神面前辩明他所行的(15)。他确信自己会被宣判无罪(18b)。后者是特别强烈的陈述,以我……知道与代名词我非常突出的用法来陈述。第16b节,使他有获得拯救的把握,可能是叙述一个一般的律则;神弃绝不虔诚的人,但约伯知道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但既然这动作是「到神面前」,而不是蒙神悦纳的,约伯的意思可能是:不虔诚的人绝不敢做他现在正在做的事──带着最严肃的态度誓言自己无罪而来到神面前。十三17节是复数,是对朋友们说的,为他可惊的话语作了严肃的见证。他预料没有人会反驳他(19)。他知道自己所冒的危险,这似乎是14节的意义,但是语文是非常隐晦不明的。若有虚言,我就情愿缄默不言,气绝而亡(19)。——《丁道尔圣经注释》

         13~19节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我」,是约伯的「我」与人的争论。──《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14「我何必把我的肉挂在牙上,将我的命放在手中?」

         本节虽采问题方式,但含意是肯定的:约伯宁冒生命的危险与神争辩(15)――《串珠圣经注释》

         「把我的肉挂在牙上」(14),意思不能确定,可能比喻约伯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就像动物用牙齿叼着猎物,会引起其他动物的争夺。──《圣经综合解读》

                  1314 是表达约伯有必死的打算。──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三14~15约伯清楚向神抗议就是最大的不敬之罪,却表示若能认识自己所遭遇之苦难的意义,就会心甘情愿地受死。约伯的这种态度中隐含着对自己的公义和无罪的强烈确信,以及对三个朋友的冷酷与盲目教条主义的非难。 ――《圣经精读本》

 

【伯十三15「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

         经文的意思难以确定,或译作:“他要杀我;我等候他(的打击)”;即“我没有指望”。意思也可能是:“虽然他要杀我,我也不会迟延。”无论如何,其大意是清晰的:对死亡的恐惧不会制止约伯对神说“我没有罪”。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约伯认为只要神许他陈词,已经是一大收获(16),他愿意死在神手中,但决不咒诅神;他虽为自己的完全、正直力辩,并不表示他不相信神(18)。只要有人能证明甚么事引致他受苦的罪,他一定会不再说话,甘心撒手人间(19)――《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约伯抗议之内容的这个摘要,容许我们再次查看第15a节有名的译文:「祂虽杀我,然而我必信靠祂」(AV),这译法在现代译本中已经普遍被舍弃了;所以,修订标准本把约伯要为自己辩明的决心改变成徒劳无益的挑战姿态,他知道那是攸关生死的:「看吧!祂要杀我;我没有指望了」263。——《丁道尔圣经注释》

         「辨明」(15)原文和「理论」(3)、「责备」(10)都是同一个词,本章的重点就是「辨明」。──《圣经综合解读》

         「祂必杀我;我虽无指望」(15),原文直译是「看哪,祂要杀我,但我仍要等候、仰望祂」(15),可译为「祂即便杀我,我也要信靠祂」(英文KJV译本」,或「祂即便杀我,我也要仰望祂」(英文ESVNASBNIV译本」,表明约伯坚持自己无罪(18),也坚信神是公平、公义的(16)。约伯完全不能理解神在自己身上工作的原因,但他的信心却没有掉,因为真正的信心,不是相信神会赐福,而是相信神是公义良善、大有能力的造物主,除祂以外「再没有真神」(赛四十四6)──《圣经综合解读》

                  ●「他必杀我」:原文可以翻译为「看阿!他杀我」或者是「若他杀我」、「虽然他杀我」。

                  ●「我虽无指望」:原文也可以翻译成「我仍仰望他」或「我仍要等候他」。──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三16「这要成为我的拯救,因为不虔诚的人不得到他面前。」

 

【伯十三17「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使我所辩论的入你们的耳中。」

 

【伯十三18「我已陈明我的案,知道自己有义。」

         「陈明」:指准备好,必会赢得官司。――《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三19「有谁与我争论,我就情愿缄默不言,气绝而亡。」

         约伯显然自觉清白,若有人与他争辩,并能指出他的过错,他才会安静下来,死而无怨。――《串珠圣经注释》

         「有谁与我争论,我就情愿缄默不言,气绝而亡」(19),换句话说,就是谁再与他争辩,他就死给谁看。但实际上,约伯根本停不下来,此后又争辩了两个回合,因为他实在太痛苦了,不吐不快。但即使这样,约伯也不肯用「认罪~赦免~蒙福」的「属灵公式」去换取祝福,而是一定要搞清自己与神之间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坚持向神说出心声,「让我说话,无论如何我都承当」(13)。这就大大羞辱了撒但的指控:「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9),因为约伯可以什么都不要,单单要与神的「密友之情」(二十九4)──《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20「惟有两件,不要向我施行,我就不躲开你的面,」

         他求神二事:1,收回对他的刑罚(21)2,对他说话,回答他的问题(22)――《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我就不躲开你的面:表现了约伯深陷于羞愧与巨大恐惧之中的内心世界:①事实上,对约伯而言,最难以忍受的并不是身体的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或朋友们的诽谤,而是“神的沉默”。约伯虽向神求告,却没有得到回答和安慰,因此约伯没能摆脱神已离开他的悲惨感觉;②虽然程度或有些不同,但所有圣徒都会有与约伯相似的经历。若要事先预防这种想法,并且走向更加成熟的信仰,就当常常持守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得以坦然无惧的神前意识(Coram Deo)(617683) ――《圣经精读本》

         「躲开祢的面」(20),原文与该隐说的「不见祢的面」(创四14)是同样的用词。因此,「我就不躲开祢的面」(20),不是与神讨价还价,而是说「我就不会从祢的面前被驱逐」。约伯不是要向神隐藏,而是无法忍受神向他隐藏:「祢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24)。因此,以利法劝告约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17),只是公式化的说教;而比勒达(5)与琐法(十一13)劝说约伯寻求神,完全是多余。──《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20~22约伯希望神停止惩罚他(21),并开始与他说话(22)――《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伯十三20~28求神别再用惊吓的手段待他,而是聆听他的辩白,指出他确实的罪来。――《串珠圣经注释》

         约伯要与神相交的意愿是很强烈的,并且在这一章剩下的部分将它表明出来,这时他又再一次对耶和华说话。我们并不清楚约伯所要的那两件事是什么(20a),希伯来文说:惟有两件不要向我施行,这加增了它的困难。下面跟着一些要求:约伯要求释放(21),并且要求以一份特别的起诉状作为解释(23~25)。我们没有正当理由可以将单纯被动(nip`al) 'essa{t[e{r 译成反身:「我就隐藏自己」(20)。约伯从未将自己向神隐藏,他也没有意图想要这么做;相反地,正在使他受到惊吓的就是神的隐藏。该隐在创世记四14用完全相同的字眼形容他被神驱逐离开祂的同在,这正是约伯所认为发生在他身上的事(24节──显然是神的动作),而他既不能明白,也无法忍受它。

  以利法批评约伯,说他轻看「全能者的管教」(17),这与约伯是多么不相称啊!比勒达(5)与琐法(十一13)两个人都劝约伯寻求神,他又是多么不需要这个劝勉啊!——《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21「就是把你的手缩回,远离我身,又不使你的惊惶威吓我。」

 

【伯十三22「这样,你呼叫,我就回答,或是让我说话,你回答我。」

         约伯充满信心,不论是作被告或控方,他都乐得与神争辩。――《串珠圣经注释》

         既然这里使用了罕见的连接词或是,可能这就是约伯在第20节所要求的两个改善方法。他准备要在祷告中采取主动;但他认为这是一个人对神在先之呼召的回应。——《丁道尔圣经注释》

         「祢呼叫,我就回答;或是让我说话,祢回答我」(22),表明神若不主动,人根本没有资格与神对话。表面上,是人主动决志、祷告、事奉,实际上是神先呼召:「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23「我的罪孽和罪过有多少呢?求你叫我知道我的过犯与罪愆。」

         约伯到现在还未明白受苦对他有比刑恶罚罪更高更深的意义,他仍在受苦乃因犯罪的层面上思考,因而得不到解答,此处所用“罪孽”、“罪过”、“过犯”、“罪愆”指的都是罪。――《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约伯从来没有自以为是无罪的。他很直爽地承认他幼年的罪孽(26);但他一定要知道是什么特别的罪使神有正当的理由采取现在的敌意(24)。他列举了三种罪名──过错、失败、背逆──将自己赤露敞开。——《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23~26约伯希望知道他为何要受苦。――《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约伯从来都没有否认自己会犯罪,所以很直爽地承认「幼年的罪孽」(26)。但他一定要知道这次是什么特别的罪,使得神向他「掩面」(24)不顾、把他「当仇敌」(24)。他一口气列举了四种可能的「罪孽和罪过」(23)、「过犯与罪愆」(23),将自己赤露敞开,求神让他清清楚楚地「知道」(23)。但是,他现在还不知道人的肉体是如此顽梗,以致神要让义人「被锁链捆住,被苦难的绳索缠住「(三十六8),才能「把他们的作为和过犯指示他们,叫他们知道有骄傲的行动」(三十六9)──《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24「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

         约伯不明白何以正直人反受苦,但他更不明白何以在他的苦难中神缄默不言,仿佛把他当成仇敌,一句话也不回答他。――《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掩面」:发怒和不喜悦的象征(279 548)――《串珠圣经注释》

         「仇敌 אֹיֵב/o·yav’」(24)原文与「约伯 אִיּוֹב/e·yove’」读音相近、字义相关。琐法的无礼,刺激约伯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苦痛,是「祢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24)?过去,他在绝望盼望中述说「祢到何时才转眼不看我」(19)。现在,他才道出是害怕被神「当仇敌」,所以又呼求「祢为何掩面」,「在祂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15)。这是约伯最纠结的地方。──《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三24~25为何这个字,包括了下面的所有问题,我们在第三章见过相同的事,因此确保了经文的连续性;修定标准本将它分割开来,是没有必要的,使第25节变成对未来的一个询问,且使第26~27节变成对现在的陈述。它们全都是形容神现在对约伯做的事:为何?——《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25「你要惊动被风吹的叶子吗?要追赶枯干的碎秸吗?」

         以叶子和碎楷比喻自己生命脆弱,但偏受神不可抵御的惊动和追赶。――《串珠圣经注释》

         如果约伯是在暗示他自己是被风吹的叶子与枯干的碎楷,那我们就再次看见:他沈痛地承认自己在神无可抗拒的大能之前的脆弱与无助。——《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三26「你按罪状刑罚我,又使我担当幼年的罪孽。」

         约伯不明白自身有何罪招来苦难,推想必为“幼年的罪孽”带来的后果。――《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约伯认为纵使他幼年曾犯罪,现在也不应受到神如此厉害的刑罚。――《串珠圣经注释》

    有许多人作了不同的尝试,想要解释「悲苦事」(吕译);其锁钥是由书写的动作与下一行的平行句提供的。有人曾经提议说神是一个医生,写下一张苦药的处方单;或是一个审判官,撰写痛苦的刑罚(NEB);或是记录约伯苦毒的罪行。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思索限定在约伯所知道的事上,他已经抱怨过他的灵受了毒害(4)(「毒」是「悲苦」的一个可能意义)、以及他心里的苦恼(1──与这里相同的字根)。拿俄米将她的名字改成「苦」(相同的字根),因为耶和华使她受苦、贫穷(得一20)。约伯有相同的经历。所写的是分配「悲苦事」给约伯的判决。——《丁道尔圣经注释》

         「祢按罪状刑罚我」(26),可译为「祢写下了刑罚我的悲苦事」(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罪状」刑罚我:「痛苦」、「胆」。

                  ●「按罪状刑罚我」:「在我身上写下苦痛的事」。

                  ●「幼年的罪孽」:自己年幼无知时犯的罪孽,不是不应该惩罚,而是应当同情而减轻刑罚。

                  ◎约伯越来越站稳了控诉者的角色,要求神给与他公义的回复。──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三27「也把我的脚上了木狗,并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

         约伯视自己如同神的囚犯,脚上木狗,时刻受监视,并在脚掌上加记号,受到象奴隶般的苦楚。“为我的脚掌画定界限”亦可译为“在我的脚掌上画记号”。古代对待奴隶,在奴隶身上加烙印、画记号。――《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木狗」:木造的足枷。――《串珠圣经注释》

         这幅图画并不清楚,如果约伯的脚是固定在木狗中,那么神几乎不可能鉴察他一切的道路。可能中间那一行与其他行没有关联;但它也可能是相当普通的,道路的意思是「行为」(参思高),而不是「旅程」271。没有必要把这些比喻调和起来;但是如果希伯来文 sad 是一块设计来防止囚犯移动的木头,那么,窥察他有限的自由将会是加倍丢脸的。译成脚掌(NEB「拱门」)这个字的直译是「根部」,这个奇怪的表达法激起了许多的猜测。既然希伯来文 regel 是前脚,包括足部在内,它的字根可能是踝关节,使第27a27c节成为平行句。董姆辩称「根部」是脚压在地面上的部位(p.192),他把这句话译成「连我的脚印你也查看」(参现中),使第27c27b节平行。——《丁道尔圣经注释》

         「把我的脚上了木狗」(27),形容自己就像神的囚犯。「窥察我一切的道路」(27),意思是「察看我一切的行为」。「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27),意思不能确定,可能是「连我的脚印你也查看」。──《圣经综合解读》

 

十三27 为脚掌划定界限】学者对这话的象征意义完全摸不着头脑。有些学者指出囚犯的足底可能加了某些记号或烙印,使他易被追踪(NIV:「你在我的脚掌加上记号」)。但史料中却没有这种作法的证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三 27木狗是什么?】

答:木狗Stocks意指一种刑具,如犯罪者所带的枷。其木栽于地下,有两孔,使犯人睡在地上,把两脚穿出去,用锁锁着,限制犯人不能逃走。保罗和西拉在马其顿传道时,曾经被打下监,两脚上了木狗的刑具。(徒十六24)。——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伯十三28「我已经像灭绝的烂物,像虫蛀的衣裳。”」

         如果这一节真的是属于这里的,约伯就不再是对神谈论他自己,而是跳到另一个主题上。希伯来文「而祂……」(参吕译注;修定标准本将它解释为「人」)没有明显的暗示,除非约伯已经开始了第十四章的诗歌,许多学者是这么认为的,并且将这节经文合并到第十四章的不同地方。——《丁道尔圣经注释》

         24~28节是约伯形容自己悲惨、脆弱和无助,但他最关心却不是这些苦难,而是「祢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20~28节几乎每一句都充满了「我」(除了25),也充满了「祢」(除了27~28),是约伯向神的倾述。当我们陷入苦难之中的时候,真正使我们痛苦的也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我们得罪神了吗?祂真的在乎我们吗?祂真的存在吗?苦难对信徒最大的挑战,就是动摇我们与神的「密友之情」(二十九4);而苦难对信徒最大的造就,也在于经历祂与我们一同「行过死荫的幽谷」(诗二十三4),最终享受更丰盛的生命「筵席」(诗二十三4)──《圣经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12 13)

 1 约伯为何声称神变幻莫测,并将人的希望褫夺呢?你若是他的朋友,又不同意他的话,会怎样做?

 2 约伯责备三友妄言神的义,你认为他有理么?承认所知有限是否比强词夺理更聪明?参135

 3 约伯为何宁死也要跟神争辩(13~14),求神聆听他的陈词?你若有困惑,会向神倾诉么?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