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伯记第十章拾穗

 

【伯十1「“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

         三位朋友只是在谈论神,约伯却是向神「述说」(1)。三位朋友的神似乎高高在上,置身事外;而约伯的神却与他有「密友之情」(二十九4),置身关系之中。所以约伯虽然厌烦性命,但因心里苦恼,还要说话(1)──《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开始沉溺于自怜之中。当我们面临令人费解的痛苦时,我们的疼痛诱使我们为自己的遭遇难过。但这样会使我们容易变得自以为义。我们会为生活中不公正的地方抱怨:“看看发生在我身上的遭遇,太不公平了!”我们也会开始责备神。记住,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神容许或神给予的,都可以成为提高我们、炼净我们的机会。遇到试炼时我们应该问:“我从中学到了甚么?我如何藉此成长?”而不是“谁对我这样做的?我如何从中解脱?” ――《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伯十1~7至于神为何使他受苦,约伯想尽每一个可能,而结论是:神必定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人(7)――《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约伯向神坦言苦情,追问神为何如此残酷待他,因神知道他完全正直。――《串珠圣经注释》

                  ◎这一段都是用讽刺的口吻说的,说明约伯实在不知道神为什么要让他遭遇这些事,因为神又不是人,有那些天然的限制。──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2「对 神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约伯重申他是无辜受苦,并深信全能的神也知道他无辜(7),要求神解释为何要和一个象他这样忠心的仆人作对,他觉得有生不若无生(1819)――《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约伯虽然依旧对神怀有抱怨,然而在本章里,其激昂的冤辞已多少有些缓和,约伯开始迫切地求告,盼望神的安慰与怜悯。并且,约伯求问神这些患难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对他而言没有神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除神以外,再没有拯救。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约伯即便在痛苦中也依然承认神主权的信仰。 ――《圣经精读本》

         在这些疑问句中,约伯似乎承认朋友们的推论。定……罪暗示着神彷佛当他是恶人一样对待他。约伯要求蒙指示𣿫为何与我争辩,表达出他真心的困惑与伤痛,而不是傲慢与反抗。——《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要定我有罪」(2),意思是不要让自己的遭遇像被神定罪的人一样。──《圣经综合解读》

         「要指示我,祢为何与我争辩」(2),指约伯真的不明白自己与神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人若为了标榜属灵、或者换取赦免,就违心地承认自己都不认同的罪名,在神眼里并不是真正的认罪悔改。──《圣经综合解读》

                  ●「定我有罪」:应该是指着约伯的遭遇就像被神定罪的人一样。──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3「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你以为美吗?」

         约伯虽然承认了神的主权,但内心深处却在追问着神为何如此行事不公。约伯还未领悟神的心意,故心中存有这种疑问< 绪论,神的主权> ――《圣经精读本》

         这节经文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美(吕译,RSV「好」)这个字。它并不经常在「公平」的意义上有着「对的」的意义;约伯如果要质问神的公正,一定会选用较清楚的字眼。思高的「好处」(NEB)暗示着神可能可以「在欺压中」获得某种利益,彷佛神可以从折磨一个无助的人获得快乐一样。根据创一至三章在9节的清晰回响看来,我们提议 t]o{b( t]o^b)这个字是来自相同的来源。神喜欢祂所造的每样东西,看着是「好的」;这样,若说祂会藐视245祂手所造的,那是不可思议的。从祂明显喜爱恶人的计谋,可以看出这种价值的逆转,约伯将要在第廿一章扩充这个观念。——《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事祢以为美吗」(3),原文是「这事祢认为好吗」。「美」原文是「好的、喜悦的」。约伯并不是指责神不公正,而是看到「祢手所造的,祢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3)的事实,无法理解神这样做的美意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对了方向,因为神在我们身上一切的工作,必有祂眼中最「美」的旨意。──《圣经综合解读》

                  ●「美」:「好的」、「愉悦的」、「欢喜的」。──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4「你的眼岂是肉眼?你查看岂像人查看吗?」

         神既能鉴察人心,就不应在判断上犯错误。――《串珠圣经注释》

         人的判断基于表面现象,但神的判断却是超越的。约伯之所以信靠敬畏神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神的判断公义、公平且具超越性。在本节的提问是,约伯置疑神是否公正地判断了自己所承受不可理喻的苦难。 ――《圣经精读本》

         整首诗中之观念的连结线是安排在内向性的复杂模式中,这模式予人的最初印象是这些观念是不连贯的。所以,第7节中缺少了平行体,给学者们带来相当大的困惑,并且促使有些人将经文修正成他们喜欢的样子;——《丁道尔圣经注释》

         「祢的眼岂是肉眼?祢查看岂像人查看吗」(4),意思是神的判断既然不会错,那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呢——「祢知道我没有罪恶」(7)啊!──《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5「你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你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

         神在未查明约伯是否犯罪以前,为何立刻刑罚他,好像祂如人一般寿命短促,眼见时日无多,急于裁决。――《串珠圣经注释》

         「祢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祢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5),意思是神为什么像人有时间限制,还没说明约伯的罪孽,就急着报应约伯的罪过(6)——「并没有能救我脱离祢手的」(7)啊!──《圣经综合解读》

                  105~6 的意思是神的寿命如果跟人一样,那就会怕报应不到约伯,急着提前报应。──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6「就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吗?」

 

【伯十7「其实,你知道我没有罪恶,并没有能救我脱离你手的。」

 

【伯十8「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你还要毁灭我。」

         「你还要毁灭我」:你现在千方百计毁灭我。――《串珠圣经注释》

         造就四肢百体:意指由各样肢体形成身体。约伯告白神创造自己的事实,同时,也抱怨神将自己的身体丢弃在疾病当中,向神献上绝望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

         「创造 עָצַב·tsav’」(8)的原文在圣经中只出现了17次,也被译为「忧伤」(创六6)、「损伤」(传十9)。而「造就 עָשָׂה·’」(8)的原文就是「造」(创一6;六6)、「制造」(9)。在圣经中,原文只有两处同时使用了「创造 עָצַב·tsav’」和「造就 עָשָׂה·’」这两个词,一处是「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创六6),另一处就是「祢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祢还要毁灭我」(8)。因此,这是一句非常特别的话,道出了藏在神心里已久的意念(13)──《圣经综合解读》

         「毁灭」(8),又被译为「吞」(创四十一7;出七12;民十六30;申十一6;撒下十七16)。「祢还要毁灭我」(8),并不是约伯无端指责神,而是因为他绝对相信神掌管一切;也不是约伯夸大其词,因为神自己也使用了「毁灭」(3)这个词。──《圣经综合解读》

                  ●「毁灭」:「吞噬」。

                  ●「四肢百体」:原文是「四围」、「环绕」,可能应该接着后面「毁灭」而翻译成「四围环绕毁灭我」。──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813约伯回想神以爱造他,一直眷顾有加,但发觉神现在这样以残酷相待,前后判若两人,便怀疑神先前的眷顾也是不怀好意的。――《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表达了约伯切盼造物主神赐慈爱与他的渴望。约伯所期待的神并不像审讯室的审问官。神①决不离弃自己的儿女(1189);②不像那任意摔破自己所造器皿的瓦匠(9);③降雨给无人居住的旷野(3826);④为乌鸦之雏预备食物(3841);⑤放野驴出去得以自由(396)。约伯似乎认定只要神不除去自己的痛苦,就不承认神的良善。其实约伯真正渴望的,是在痛苦中感谢神浩大的恩典并刚强地承受苦难(27,关于苦难 ――《圣经精读本》

         约伯一些比较狂暴的叫喊,如果使我们惧怕他是在陷入不信的危险中,这首精巧的创造诗使我们明白约伯基本上相信神创造人的意图是好的(见十3的注释)。他使用三个或四个截然不同的比喻,源于技工说到人起源的故事。在这些引述的背后,可能有几个相当长的创造故事。第9节显然是使用创世记二章。织工的技巧提供了第11节的比方(参诗一三九13,表达了对它全然可惊异的类似赞美)。这一切中最生动的比喻──使身体凝结如同奶饼(10)──在旧约圣经中是独一无二的247。这并不暗示质量的降低──后来的作者用来表达对一个人从「臭水滴」而来的厌恶的方法(Pirqe Aboth 31)。第8节的技术最不清楚,模造、雕刻,或某种细木工,都曾经有人提议过;但制陶(像在第9节一样)或镀金(11)都会重复其他的例证。这类的手艺全部都普遍有着刻意的设计,与仔细将想要用的材料构造起来。约伯毫不做作的惊奇感带有确信,相信神同样有着全然可以理解的、良善的旨意248。神创造人类的举动是个承诺,若说祂现在要毁灭祂的工作,使我归于尘土(9b),那是不可思议的。神在祂心里珍藏着一个盟约的应许249(慈爱)、向祂所造之物作了生命的保证。生命和慈爱(12a)无疑是重名法,神借着创造肯定生命,对约伯而言是最重要的,它在这里是表达出挣扎中的信心,因为死亡的思想仍然是很有力的,并且在这篇讲论的末了占主要地位。——《丁道尔圣经注释》

         8~13节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我」,也充满了「祢」。这个「我」在「祢」的眼中到底有什么意义?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神的「创造」难道只是为了「毁灭」吗?约伯完全想不明白,但他却始终确信神有智慧和能力(4):「祢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祢心里;我知道祢久有此意」(13)。这个信心使他能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以致神称赞约伯对神的「议论」(四十二7)完全正确。但是,虽然约伯相信神一定有更高、更美的意念,但在真相大白之前,却不得不在信心中苦苦挣扎。信心若缺乏完备的真理,信心越大,也越容易痛苦;唯有建立在真理之上的信心,才能让我们里面得安息。──《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9「求你纪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你还要使我归于尘土吗?」

 

【伯十10「你不是倒出我来好像奶,使我凝结如同奶饼吗?」

         以奶凝结成奶酪的过程比喻胎儿在母腹中成形的经过。――《串珠圣经注释》

                  ●「奶饼」:「奶酪」。 1010 表现出古人对于精液如何产生胎儿的看法。──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10~11指神对胎儿的关怀。――《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这是希伯来式的表现手法,描述了胎儿的发育如同凝炼牛奶()而作成奶酪一样。约伯回顾自己的生命之始,告白神的主权不仅掌管母胎而且掌管人生命的成长,约伯在无语中期待神的慈悲和怜恤。 ――《圣经精读本》

 

【伯十11「你以皮和肉为衣给我穿上,用骨与筋把我全体联络。」

 

【伯十12「你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你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

 

【伯十13「然而你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我知道你久有此意。」

         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意指神虽然赐生命与恩典给约伯(12),但同时也计划要惩罚约伯。 ――《圣经精读本》

         「慈爱」(12),原文是「良善、慈爱、忠诚」,特指信实守约的爱。神把「生命和慈爱」(12)赐给人,表明「生命」就是生命之约。神借着「创造」应许了生命、肯定了生命,现在却要「毁灭」自己精心的工作(10~12),使人「归于尘土」(9节;创三19),所以让约伯百思不得其解。──《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控诉神早就准备好要让他遭遇目前的景况 1013 。神的大能同时在约伯的创造与毁灭中彰显。──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13~14在失望中,约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神一心要对付他。错误的观念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不敢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去作出对生活的总结。你若发现自己怀疑神,就应想到你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神只想给你最丰盛的生命。许多人要忍耐巨大的痛苦,但最后他们会发现更加美好的东西。你在挣扎的时候,别往最坏处想。――《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伯十14「我若犯罪,你就察看我,并不赦免我的罪孽。」

 

【伯十1417指出神严峻苛刻,约伯虽无罪也不能逃脱,重重受罚。――《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似乎忽然从第13节的平静转变到下一段中激动的情形;但中文译本与修订标准本并未划分一个新的段落,新英语圣经也是译成持续不断的经文。约伯因着信靠神的信实而产生的盼望,似乎全都消失净尽了。他回复到先前的忧惧中,这可以从他又经常使用那不确定的「若」看出来,在本篇讲论伊始充满了这个字。他似乎是要说,对神说来,他是好是坏并没有什么不同。第15节的第一部分说:如果约伯错了,他必蒙羞;但是,如果他是对的,他也不会骄傲250。第15节其余部分是如此隐秘,以致新英语圣经将之放到脚注去。在马所拉经文中,动词是命令语气的──「饱足我的耻辱吧!并且垂顾我的苦情吧!」──彷佛他是再次呼求神的怜悯。译经者将之变成描写约伯苦恼的光景,以及他为什么会如此不幸的理由(思高、RSV 的「因为」没有希伯来文根据)。——《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伯再次回到先前的痛苦之中,14~17节也是每一句都充满了「我」,用一连串的「若」(141516)来表达这个「我」被神对付时的困惑。──《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15「我若行恶,便有了祸;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

         「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15),意思可能是约伯即使自认为无罪,但神若不承认,他也不能被算为无罪。──《圣经综合解读》

         「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15),可译为「因为饱受羞辱,看我的苦情」(英文ESV译本),意思是根据因果报应的原则,约伯的苦难实际上是向人宣告:自己正被神惩罚。──《圣经综合解读》

 

15 满心羞愧】按他们对报应原则的信念(参看第三章附论),羞愧是受苦的自然结果。受苦向周围所有人宣告:受苦者正被神惩罚。命运扭转得越是迅速,苦难越是可怕,相信罪行就越是严重。因此按照间接证据,约伯被视为人中的败类,因而公开蒙羞受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16「我若昂首自得,你就追捕我如狮子,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

         本节极其难解。然而“就追捕我如狮子”约伯认为神突然使灾祸临到他。有时圣经也以狮子来比喻神(3143813;耶2538;哀310;何514) 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意指神降下了希奇而惊人的苦难。 ――《圣经精读本》

 

【伯十17「你重立见证攻击我,向我加增恼怒,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

         “重立见证”是说“用新的见证”,有人把“见证”解释为加在约伯身上的痛苦,见证他有罪。“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是说他受的苦如军队波浪式的进攻,一批又一批,向约伯进攻。――《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重立见证」:指约伯接二连三所受的苦楚。――《串珠圣经注释》

         「重立见证」(17),原文是「更新证人、更新证据」,意思是「找到新的罪名」。──《圣经综合解读》

                  ●「重立」见证:「更新」。

                  ●「重立见证」:「更新证人」、「更新证据」,「找到新的罪名」的意思。──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18 “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约伯再一次希望他从来没有出生(比较三11)――《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18 希望从没出生】《埃拉与伊舜的神话》描述被毁灭之城市的统治者向他母亲说,但愿自己是个死胎或在腹中无法出生,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遭遇这个命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1822神创造后复又毁灭,约伯不由再次叹问为何生在世上(参三)。他唯一的希望是在未死以前,稍得喘息。――《串珠圣经注释》

         本书中的很多主题像交响乐一样反复出现,本文是其中一例(3116814131622)317~19将死后的世界描述为得享安息、自由、和平之地,本文则将死亡刻画得暗淡而阴沉。这是因为 :①在求告神的过程中,约伯激昂的感情已有所平复;②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重新恢复。约伯对死亡的迷恋退去了。――《圣经精读本》

         约伯现在已经陈述了比他那些无动于衷的安慰者更为尖锐的论题。他对神有两个伟大的认识,这两个认识交错出现、互相冲撞:神是大有能力的,神是良善的;先是在创造中,现在则是在约伯最近的祸害中,可以看出神的大能。神亲自作了这一切,乃是不争的事实;约伯并未质问神有何权利可以这么作,但却无法看出神的举动之理由。为什么祂会只是为了毁灭而创造呢?祂在人的身体上显出了高超的技艺来,正是祂对生命之承诺的至高表征;但对约伯而言,它已经变成了重担与厌烦(伯十1a)。这个沮丧的受苦者退回到他最初的立场──第三章的哀歌,在这篇讲论结束的几行又重新述说出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伯再一次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出生(18~19节;三11),也没有要求病得医治,而是希望自己在临死之前「可以稍得畅快」(21)。如果不能与神恢复密友之情(二十九4),神创造的高峰——生命——就会成了约伯的重担,甚至让他「厌烦我的性命」(1)。这正是神在他身上工作的结果:人若欣赏旧的生命,而不能得着新的生命;人若厌烦肉体的生命,才能向往属灵的生命;人只有被神带到死地(20~21)、与基督「一同埋葬」(西二12),才能与基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正如主耶稣所宣告的:「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5)──《圣经综合解读》

                  ◎如果精心创造只是为了毁灭,那又是为了什么呢?约伯求神可怜他、不要理他,让他在死前可以畅快。

                  ◎约伯言论主要的对象是神,质问神的动机。而约伯三友却只是论及神的属性,这点是很引人注意的。好像约伯的神是与人有关系、有感情的,而约伯三友的神是客观的,与人不一定有关系的。──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19「这样,就如没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坟墓。」

 

【伯十20~21「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

 

【伯十20~22约伯乞求神在他死前给他一点点独处的时间。――《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从本节至22节可以看出神如何逐步借着主基督和众使徒向人启示祂的计划:坟墓只是信徒进到光辉的永生的大门,在坟墓的这边,人人有复活的盼望,在那边则有永生(林前十五章)。这之间,人不是住在幽暗的坟墓里,而是与主同住(林后五18)――《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约伯所表达的正是旧约时代普遍流行的死亡观,就是说人死后会到一个无欢乐而黑暗的地方,那里没有惩罚或奖赏,也无法逃出。(有关约伯死亡观更广泛的描述,请参1926注释)――《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伯十21~22描写阴间的黑暗和可怕。――《串珠圣经注释》

         黑暗和死荫之地:指阴间,表现了在神完全的启示尚未完成之前,约伯时代的人所拥有的朴素的生死观。约伯改变了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将死亡描述为“幽暗、混沌”,内中包含着他对生命的挚爱与对神的迫切呼吁<绪论,希伯来人的阴间概念> ――《圣经精读本》

         约伯对比勒达的第一次响应结束了。比勒达的道理肤浅,言语却更重,无端揣测约伯和他儿女的罪(420),把约伯推向了更加痛苦的深渊。但比勒达这个工具在神手中的用途,却是引导约伯承认自己真理面前的无知(5~12),启发他对神的公义和主权(22~24)进行更全面、深刻的思考,让百口莫辩的约伯渴望有一位「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双方按手」(33)。而这些思考使约伯进一步思想神到底有何「美」(3)意,神对生命的旨意到底是什么(8~13)。约伯相信神既「创造」(8)、又「毁灭」(8),并且「久有此意」(13)。这虽然让他困惑,但却使他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一步一步地接近了终极的答案——因为「创造」和「毁灭」,就是神要在他身上所做的工作!但神不是为了「毁灭」而「创造」(8~9),而是为了「创造」而「毁灭」。当我们鄙视别人的肤浅幼稚时,有没有想过那就是神打发来启发我们思考的「比勒达」呢?──《圣经综合解读》

 

2122 死荫混沌之地】这里一共享了五个希伯来语字眼,来形容这个「死荫混沌」之地,阴间,死人居所的黑暗。地上深夜之时,也没有此处黑暗。古代近东通常视冥界为黑暗的处所(亚喀得语称「黑暗的居所」),没有光线之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22「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

         虽然约伯看见了一丝亮光,但很快又陷入死亡的「幽暗」(22)之中。因此,神不允许约伯继续停留在「幽暗」里,祂还要使用第三个工具,推动约伯在「幽暗」之中继续向着生命前行。人有了神儿子的生命,才能脱离死亡的「幽暗」(22),使徒才能在「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一8)的时候,仍然在自己「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四10)。福音从来不保证人可以比约伯少受苦难,反倒要人与基督「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人若逃避苦难,只追求恩典、平安、祝福,就永远也不可能体会「神爱世人」(约三16),更不可能「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加六14)。但福音向我们保证: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也会像在约伯身上一样,既有「创造」、又有「毁灭」;祂要先拆毁旧人、再建造新人,把更好的「生命和慈爱」(12)赐给祂所拣选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9 10)

 1 约伯因发现先前对神的认知与自己受苦的经验不符,在极度的困惑下,对神作出不确的言词。试将他歪曲的地方指出。

 2 约伯与他两个朋友基本上都承认神的公义,但言论却大相径庭,底分别在那里?参92~3 20 22 46 517~18 85~6

 3 约伯在第九章指出神势大严峻,人无法向 申诉,但在第十章却向神提出一连串的质疑,这是否有矛盾之处?我们从这矛盾中可知他对神仍有什么期望呢?参721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