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斯帖记第二章拾穗

 

【斯二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薛西)在主前479年于帕雷提亚(Plataea)打败之后,可能又再想念他的王后。──《雷氏研读本》

         「这事以后」:此处没有指明相距时间多久。历史文献指出亚哈随鲁王在这期间出征希腊,于主前四七九年战败而归。──《串珠圣经注释》

         “这事以后”:据希腊史家希罗多德记载,此时约为主前47912月。亚哈随鲁王远征希腊大败而归,郁郁寡欢,寄情后宫,重提久已搁置了的策立新后的事。──《启导本圣经》

         这事以后。瓦实提不再担任王后,但亚哈随鲁似乎没有急于把她的荣誉赐给其他人。他的后宫无疑有许多嫔妃,但没有一个出类拔萃。亚哈随鲁“想念瓦实提”,可能是由于头脑冷静了下来,或时间久了的缘故。圣经没有说是瓦实提被废以后多久。瓦实提被废是他当政的第三年(斯1:3),而以斯帖被皇家征召到王宫是在他当政第六年(斯2:12,16)。在这段时间里,亚哈随鲁(薛西斯)离开书珊,去从事不走运的希腊战役。以斯帖是在亚哈随鲁回来以前到达王宫的(他于公元前48010月或11月离开希腊,以斯帖来到王宫是在公元前479年),召集处女很可能发生在他不在的时候。

         想念瓦实提。亚哈随鲁可能曾考虑召回瓦实提,重新让她当王后。如果这样,那些建议废黜她的官员就危险了。瓦实提被废是他们造成的。一旦她复位,他们就会遭殃。不被处决,也会被免职。──《SDA圣经注释》

 

【斯1 时间相隔】一般看法相信第一章所提到的,是筹备进攻希腊的会议。希罗多德提到亚哈随鲁在一个这样的会议中,发表了一篇惊天动地的言论,力主向希腊用兵。战事在主前四八一年春季发动,当年是亚哈随鲁第五年。他在西线从事战争,两年之久希腊和波斯在塞莫皮莱(主前480年八月二十八日)、萨拉米斯(主前480年九月二十二日)、布拉的、迈卡莱(Mykale;主前479年八月)等地多次战斗。主前四八○年亚哈随鲁撤离希腊,在小亚细亚西岸的撒狄过冬。主前四七九年秋季才回到书珊,那时大约是他作王第七年的第七个月。他可能是冬天在撒狄时开始怀念瓦实提,于是着手找寻她的代替者。──《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1~18被封为王后的以斯帖:亚哈随鲁王7,B.C.47912(B.C.4781),以斯帖被封为王后(17),这是波斯在与希腊的战争中惨败之后的事。经过长期战争之后,可能王对王后产生了思念之情。尤其,王很可能因自己轻率地废黜王后而懊悔。可能使臣看到王如此的变化而非常惊慌。因为他们主动参与了废黜瓦实提的事,所以担心若瓦实提重新被封为王后后报复他们。于是,他们说服王在全国美貌女子中重选王后(3) ──《圣经精读本》

 

【斯二 1~18「……招聚美貌的处女……以斯帖也送入王宫……」】

{命题2}为何以斯帖被送入王宫参加异教的美女诏选?

〔难题〕很明显的,以斯帖是神在那时特定的时刻拣选她成为以色列人蒙解脱救赎的工具(斯四14)。然而, 作为一个敬虔的犹太人,以斯帖何以去参加异教的选美活动,并成为亚哈随鲁王的闺房妻妾?

【解答】

首先,以斯帖在诏选美女进见王时,我们不清楚她自己是否有决定权。根据以斯帖记二章8节经文记载:「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似乎在这件事上以斯帖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她是被征召送入王宫的。其次, 由经文里我们也看不出这些参加诏选的美女会作出任何不道德的举止行为。由以斯帖的德行,我们确定她将会拒绝作出任何违背神旨令的行为。最后,她一旦被王挑选上,她就得送入宫。以斯帖入宫的事,是神天意命定的时刻。当时候到了。以斯帖将会立刻为着神的子民献身。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1~23一件惊奇的事】开始的场景(14节)很自然地紧接着瓦实提的失宠。君王的臣仆密切注意,想出新的主意,取悦君王。建议举办选美,得胜者立为后──君王为唯一的裁判。一种巧合的情况(5节以下)。当时凑巧有一位名叫末底改的犹太人,与堂妹以斯帖(他已收为义女)住在书珊。他们之所以住在那里,因为一世纪以前,末底改的曾祖基士,是被掳到巴比伦去的犹太人之一。

第二种巧合的情况与廿一至廿三节有关。自以斯帖入女院以后,末底改时常在王宫左右徘徊(11节)。末底改在这里获得不利于王的消息。他透过以斯帖,有助于救王一命。薛西斯可以说『欠了他一命』。

瓦实提,纯粹卷入她个人尊严的利益冲突;以斯帖,则卷入作为一个犹太女子的身分认同。这重要因素,经末底改指点,不把籍贯告诉人(1020节)。她有两种忠:一种作为一个犹太人对犹太民族的忠;第二忠于她的丈夫。至少在她丈夫眼中,这是绝对的。因为她是他的妻子和公民。

承认为犹太人这件事,稍为进一步讨论。它暗指王上会找出,忠于这身分,是否与他的利益水火不兼容。作者刻意指出,忠于这身分,与尽好公民的职责,无需冲突——《每日研经丛书》

 

1~23两个机会】以斯帖为后──以斯帖之被选,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出于自然;但其实在隐约之间,都看见神的一切美旨运行在其中。她是个被人轻视的希伯来人。由于被掳而处于奴仆地位,不得自由。她是个孤女,无父母,只是由她的堂兄末底改抚养成人。她虽容貌俊美,但品德与智慧却远胜过她的美貌。故此令凡看见她的人都喜爱她。以斯帖是个奇女子,神真是把她从灰尘中抬举起来。一个本是位孤女兼被掳的希伯来奴婢,竟然作了亚哈随鲁的王后。我们不能说她幸运,只能说她蒙恩,这个机会是神给她的,以备日后拯救她的同胞。

末底改立功──亚哈随鲁王能统治一百二十七省臣民,却不能保守自己的性命。在亲信的人中,竟有两个太监要下手害他。可见人是何等不可靠,连最亲信的人也可能变为仇敌,末底改得知此事,即奏告于王,对王尽忠,救王之命,确保一百二十七省的安全。虽然当时他被遗忘不得赏赐;但神却有美旨,为要日后在苦难时显出其价值来。人会忘记,神却不会忘记;神是公义的,赏罚之权操在神手中。

  以斯帖为后,末底改救王,这是两个重要的机会;若非先有这两次机会,则日后他们拯救同胞就困难得多了。──《新旧约辅读》

 

【斯二2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倘若瓦实提得以复位,王后可能会除灭王的“侍臣”(因为他们建议王把她废黜);因此,侍臣提出另一个建议。──《雷氏研读本》

       美貌的处女。这个提议肯定很讨薛西斯这样的东方君主欢心。这个建议也许会使他找到更加美丽更讨他喜欢的女子,把他的思想从瓦实提身上转移,同时也保护了那些建议废黜她的人。──《SDA圣经注释》

 

【斯二3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女院”:十九世纪考古学家在书珊城发掘到一处女院,位于王宫西北角。亚哈随鲁王物色美女充实后宫,交由专人训练。──《启导本圣经》

         女院。在东方的王宫,后宫是与国王和其他男性的居所分开的,通常在另一座建筑里。她们的住宅由太监管理。在薛西斯的后宫位于宫殿的东北部(见斯15注释)。

         掌管女子的。严格地说,希该似乎只管处女。还有一位高级太监专管已献给国王的女子(第14节)。

         太监。见斯1:10。国王委以特殊的责任。

         需用的香品。即“香膏”或“化妆品”。见第12节所列。波斯的国王也许自认为是半神,所以连献给他们的处女也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洁净。

 

【斯3 寻找美貌的处女】当代惟一的另一个例证是萨桑王朝(Sassanid)的乔斯罗斯二世(Chosroes II;约主前600年)。他下令每省总督搜罗美貌少女,把她献给君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3 禁宫生涯】在君王的禁宫生活无疑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这些女子虽有一切物质上的安逸,在各方面备受娇养,却无法和丈夫发生亲密的关系。她们与王亲密的机会十分稀少,并且也不可能成为伴侣。禁宫的女子甚至受命照管禁宫的太监,虽然无疑能够成为她们的朋友,但和丈夫的特殊关系,以及在家庭环境下养育儿女,却是她们享受不到的乐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3~4这里的体裁与创41:34-37很相似。而且本书的整个故事与约瑟的故事有很多相似的部分。例如,以斯帖和约瑟是神为救赎以色列而预定的人物(3:4;4:14)。有些人认为本书是以约瑟的故事为典范而记录,但这种臆测是没有道理的,本书是严谨的历史记录。 ──《圣经精读本》

 

【斯二4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斯二5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末底改」:此名源自巴比伦神玛督的名字;当时在海外的犹太人多有外国名字。──《串珠圣经注释》

         末底改:这名字与亚述和巴比伦的神有关,在被掳到的地区,犹太人为得到周围人的好感,即使不知其词源也使用了当地人喜欢用的名字。本书以记录末底改的业绩而结束(10:2,3)。他象但以理一样,尽量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成就神救赎以色列的计划。他为以斯帖封为王后而准备,同时说服了可能因贪溺于自己的荣华而离弃神的以斯帖,并使她参与到神圣的事工中(4:11-14)。他的先祖基士(撒上9:1;14:5)或示每(撒下16:5)等属于扫罗王的家谱。在这里有一令人注目的事实。扫罗曾从神领受灭绝亚玛力人的命令,而末底改也要与被认为是亚玛力后裔的亚甲族的诡诈的哈曼(3:1)交战。在巴比伦附近发现的象形文字中,记录了亚哈随鲁王执政初期有一位叫作Mardukaya的人担任当了书珊宫的会计官和总理,许多学者认为他就是末底改。 ──《圣经精读本》

         有一个犹大人。笔锋突然从波斯宫廷转到住在首都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迄今并没有犹太人被掳到书珊城的记录。住在那里的犹太人可能是自己去的。据犹太人的传说,末底改在进入波斯朝廷以前是经商的。

         末底改是便雅悯支派的犹太人,要在他们民族的史册是留下光荣的一笔。无法确定“从耶路撒冷掳去[巴比伦]”的末底改先人是基士还是睚珥。按照希伯来语句法,这两者都有可能。如果是基士,那他就是末底改的祖父。在118年的时间里会有大约三四代。如果是睚珥,那么示每和基士就是被掳之前末底改的祖先,其准确的辈分关系不明。如按后一种说法,这里的家谱并不是末底改的直接父辈,而是较早的亲人,只是为了确认他的家系而已。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于希伯来人的习惯(见太1:8,17注释)。在圣经中,“父”和“子”有时不按字面解,只是体现上下辈的关系(见创37:35注释)。基士可能是末底改较远的祖先。──《SDA圣经注释》

 

【斯5 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这是有名望的家世。扫罗王也是便雅悯人基士的儿子,大卫时代扫罗的亲戚中也有一人名叫示每(撒下十六5)。至于本节的基士和示每是否撒母耳记中的人物,还是讽刺性地另有其人,却很难确定。鉴于以斯帖记广泛使用讽刺笔法,后一个看法亦非不合适。有关其中微妙关系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三章1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56从这个家谱看,末底改和以斯帖很可能属扫罗家族,《撒上》九1记有基士之名,为扫罗王的父亲。

巴比伦王掳犹大王约雅斤(耶哥尼雅)北返是主前597年的事。如果末底改在其中,此时(主前479年)将近120岁,不可能有以斯帖这样年轻的堂妹。可能是一种省略的写法,意思是说,末底改的父母也在其内。将他和约雅斤王并提,暗示他乃王族之后。──《启导本圣经》

 

【斯二6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97年从犹大掳去的是基士,不是末底改。波斯人征服巴比伦之后,许多犹太人迁移到波斯的城市。参看简介中的“历史准确性”部分。──《雷氏研读本》

         如果按经文字面意思来计算,末底改那时已超过百多岁。也许昔日被掳到巴比伦的,是末底改的曾祖父基士,及后末底改在当地出生,故他也被包括在被掳人士当中。──《串珠圣经注释》

         B.C.586,因犹大王约雅敬停止了3年半多的进贡,并明目张胆地拒绝巴比伦,因此尼布甲尼撒攻取了耶路撒冷(第三次攻取)。但耶路撒冷沦陷之前,因约雅敬死亡而由他的儿子约雅斤登上了王位。尼布甲尼撒俘虏了约雅斤和他的母亲及犹大的人才,并带到巴比伦(王下24:15;代下36:10)。如果说末底改与约雅斤王一起被掳到巴比伦,那么即使他当时是婴儿,亚哈随鲁王时应该已经100多岁,他的表妹以斯帖也至少6,70岁了。因此,这句子应该解释为末底改是B.C.586年被掳的犹太人的儿子。 ──《圣经精读本》

         掳去。被掳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05年,包括但以理;第二次是公元前597年,约雅斤被囚;第三次是公元前586年,西底家被俘,耶路撒冷被烧毁。末底改的先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在第二次,发生在118年之前。──《SDA圣经注释》

 

【斯6 时代角度】第二章发生在主前四七九或四七八年。尼布甲尼撒把约雅斤掳走时是主前五九七年,即差不多一百二十年前。故此合理的假定,是主前五九七年被掳者不是末底改本人,而是名单中的一位祖先。──《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7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哈大沙:希伯来式名字,意即“桃金娘树”。此树比喻神的饶恕和救赎(41:19;55:13)。以斯帖:波斯式名字,意即“星星”。可能是来源于桃金娘树的花如“星星”的比喻中。 ──《圣经精读本》

       「哈大沙」:为希伯来一种植物名称。

          「以斯帖」:或许是波斯名,是「星」的意思。──《串珠圣经注释》

         哈大沙是以斯帖的希伯来名字,义为“番石榴”(尼八15;赛四十一19;五十五13)。以斯帖可能是被选进宫以后取的波斯名字,义为“黑”;有人认为此名取自巴比伦女神天后“以希他”。──《启导本圣经》

         哈大沙:希伯来式名字,意即“桃金娘树”。此树比喻神的饶恕和救赎(41:19;55:13)。以斯帖:波斯式名字,意即“星星”。可能是来源于桃金娘树的花如“星星”的比喻中。 ──《圣经精读本》

         哈大沙。以斯帖的原名(见序言)。词根是hadas(爱神木),带有阴性词尾ah

         以斯帖'Ester,可能来自波斯语。很象现代波斯人名Stâreh,意为“星辰”。译成希腊语是Aster Esther(七十士译本)。希腊语词根aster 在英语词汇“aster”、“star”和“asteroid”中意为“象星辰的”。该词巴比论语的拼法是Ishtar,在希腊语中拼成`Ashtoreth(复数`Ashtaroth)和Astartē。在巴比论语中,金星拼为Ishtar。末底改选择波斯名字可能是为了隐瞒以斯帖的犹太人血统(第10节)。

         容貌yephath-to'ar。系yaphah(美丽)和to'ar(被注视,体形)的复合词,译为“体形美丽”可能更好。

         俊美。tobath mar'eh,意为“好看”或“漂亮”。──《SDA圣经注释》

 

【斯二8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

         送入:翻译为“强制送入宫内”。但是当时的波斯帝国以仁政治理了广大的领土,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允许了被征服民的自由。所以作为被征服民没有理由拒绝作波斯的王妃。“送入”的希伯来语还包含着自发的感情。 ──《圣经精读本》

       谕旨。意为“法律”,见于下列经文“照玛代和波斯人的是不可更改的”(但6:8,12)。──《SDA圣经注释》

 

【斯二8以斯帖参与异教的选美,成为薛西王后宫佳丽之一以斯帖这样做对吗?】

     虽然以斯帖记没有明显提及神的名字,但在这十章圣经里,从始至终都见证着神的奇妙保守及引导。在犹太人的历史里,没有一个比以斯帖时犹太人所面对的危机更严重了。那时候,波斯的首相哈曼正设计陷害被掳的犹太人,灭绝这个种族。为挫败这阴谋,神兴起一位妇人,她美丽、机智而胆色过人,这使她完全适合于拯救自己的族人。她必定要参与在皇宫里举行的选美大会,才有机会站在王的面前,然后可以在后来成就拯救自己同胞的目的。

    我们不知道以斯帖是自愿参选,抑或是王的使者强迫她入宫。以斯帖记二8只说「以斯帖也送入王宫」,这可能暗示她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无论如何,以斯帖都是神手中的工具,神用她来破坏哈曼的阴谋,他设计屠杀犹太人,于是以斯帖——王的新后——都包括在内了。基于上述的特别原因,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当时颇特殊的情况里,以斯帖所做的一切都合乎神的旨意。她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拯救自己的同胞——「我若死就死罢」(斯四16

    但在另一方面,以斯帖虽有令人注目的经历,今天的基督徒女子却不可效法她参加选美聚会。神无疑是使用以斯帖的美貌来拯救 他的选民,使他们免被灭绝。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面对灭族之祸,选美会也不是为拯救神的子民。因此,青年的姊妹还是不参加选美为佳。──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斯二811以斯帖被送往王的“女院”(后宫),末底改(把她养育成人的堂兄)吩咐她不要揭露自己的籍贯宗族。也许他是为了她的性命(11节),或为他自己的职位担忧(19节)。──《雷氏研读本》

 

【斯二9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侍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喜悦。直译是“他视为优秀”。

         恩待。该词是《以斯帖记》所特有的。在第17节里译为“宠爱”(又见斯5:2)。

         急忙给她。哈该似乎从一开始就偏爱以斯帖。他了解国王的爱好,显然意识到以斯帖可能被选上,就立刻给她以未来王后的待遇。

         她所当得的分。可能指日常的饮食。

         上好的房屋。后宫中“上好的房屋”是给王后保留的。──《SDA圣经注释》

 

【斯二9“她所当得的分”包括食物,其中有摩西律法所禁止食用的;然而,她跟但以理不同(一5),她把东西吃了。──《雷氏研读本》

 

【斯二10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为何末底改嘱咐以斯帖不可透露她的籍贯宗族,实不得而知。按当时风气,国王没有禁戒说不可娶外邦(非波斯人)女子为妻。──《串珠圣经注释》

         末底改在宫廷中大概已感受到反犹太人的压力,如果显露自己的身分,恐怕对以斯帖不利;故嘱她不可叫人知道。──《启导本圣经》

         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在波斯附属国中,玛代等几个国家得到了特殊待遇,但犹大民族却不能得到其特权。如果以斯帖轻易表露自己的身份,就有可能得不到掌管女子的希该的偏爱。但是以斯帖并没有否认自己是犹太人。她只是保持沉默就可以了。 ──《圣经精读本》

 

【斯二11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末底改视以斯帖如己出,一旦进入深宫,命运难卜,故不断打听消息。此情此景,令人想起摩西和他的姐姐:箱子放在河边,姐姐远远焦急地等待。末底改和摩西的姐姐都不知道神的奇妙预备。──《启导本圣经》

 

【斯二12众女子照例先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之物。满了日期,然后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

         这是被选入宫的女子一生唯一的机会,为王宠幸或白头终老永不再见王。十二个月的洁净期反映王宫的奢侈。众女子挨次进去见王,晚上去,次日回,亚哈随鲁的骄奢淫逸可见一斑。──《启导本圣经》

         自古以来波斯、印度及亚拉伯因香料或香品生产地而著名,伊拉克或印度北部地区,迄今也保留着新娘婚前用香料洁身的风俗。 ──《圣经精读本》

         没药油。没药在古代是很贵重的。不仅因为它的香味,而且被认为有洁净的效果。埃及用没药处理尸体(见创50:2注释)。犹太人用没药作为“圣膏油”的主要配料(出30:23-25)。服装和卧床上有它的香气(诗45:8;箴7:17)。

         香料。歌4:16中译为“香气”。──《SDA圣经注释》

 

【斯12 美容步骤的性质】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这程序每天用烟香熏女子,能使她的皮肤和衣物吸收其香气。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美容用的香炉,相信是作这用途。这看法虽然和经文的细节相合,这作法却要到现代才有使用的实证。香油可滋润皮肤,近东的干旱气候最能使皮肤干燥。没药是阿拉伯南部(今日之索马里和也门)的进口。当地人收集没药灌木(commiphora)表皮渗出来的胶脂,以之作为原料。──《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12~15以斯帖的准备:描述了要侍候王的宫女,经过约一年多的各种教育及洁净身体之后,一个个进去见王,并侍候主的事。这是一个强大无比的权势使更大规模的犯罪变为可能的实例。 ──《圣经精读本》

 

【斯二13女子进去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

         晋见君王之前,女子可以要求任何装饰物以美化姿容。──《串珠圣经注释》

         “凡她所要的”指衣服、珠宝等物,这些东西日后都归那女子所有。──《启导本圣经》

所要的:好象是指宫女侍候王时为使王欢乐而所需的各种工具。 ──《圣经精读本》

 

【斯二14晚上进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第二院」:可能是内宫的另一部分,是妃嫔的居所。由此看来,女子侍候王后便成为妃嫔。──《串珠圣经注释》

         “女子第二院”为妃嫔居住的女院,和专供训练处女的“女院”不同。──《启导本圣经》

         第二院:众多王后候选人中,除一名外,其他都成为王的妾而到第二后宫。她们一生不得嫁人,只能等待王的招见,若说有一特权,那就是在王宫保障了富足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

         二院。即后宫内宅,居住着国王的嫔妃。──《SDA圣经注释》

 

【斯14 妃嫔】妾(和合本:「妃嫔」)是结婚时没有妆奁的女子。她们加入禁宫的理由不是与其他国家的政治联盟,也不是富豪家族笼络王室的手段。妃嫔是君王的眷属,因此会继续受到供养,但在将来得到王的注意却是不太可能(见二3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15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

       末底改叔叔。直译为“父方的叔叔”,或“父亲的弟弟”。亚比孩是以斯帖的父亲,可能是睚珥的弟弟(见第5节注释)。

         她别无所求。以斯帖完全接受希该的安排,尽管她有权选择自己的服饰。──《SDA圣经注释》

 

【斯二1517每个妃嫔都要等候王的传召。主前479年的提别月(巴比伦人给十二、一月这段时期的名字)终于轮到以斯帖了。她在亚哈随鲁废黜瓦实提之后四年,以及亚哈随鲁在希腊人手中受到痛击之后,被封为王后(参看简介的“历史准确性”部分)。──《雷氏研读本》

 

【斯二16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主前479年)距王后瓦实提被废已有四年。“提别月”:犹太人宗教历十月,相当于阳历十二月与一月间。──《启导本圣经》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这时是瓦实提废位后的第4年。从王后位置空了如此长的时间来看,亚哈随鲁王被希腊击败之后,一直进行了3,4年之久的战争。 ──《圣经精读本》

         提别月。相当于十二月的后半月和一月的前半月。亚哈随鲁第七年提别月始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前479年),终于一月二十日(公元前478年)。上一年亚哈随鲁从灾难性的希腊远征回来。无疑现在他早已把军事问题抛之脑后。──《SDA圣经注释》

 

【斯16 时代坐标】亚哈随鲁在他作王第七年的第七个月(在希腊的战争之后),在撒狄小住后归回(见二1注释)。以斯帖在同年第十个月被召入宫。当时是主前四七八年一月至二月。波希战争结束后,希罗多德没有再记载什么有关亚哈随鲁的资料。因此这时代的史实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17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众女”指已纳为妃嫔的女子。“众处女”指从各地招聚来等候选为王后的女子。

戴在以斯帖头上的后冠。是当日瓦实提不肯戴上出去见群臣的那顶冠冕(一11)。──《启导本圣经》

         过于爱众女。无疑包括他原来的嫔妃,和刚送来的一切处女。

         立她为王后。国王喜欢以斯帖,似乎没有再见其他处女就立她为王后。──《SDA圣经注释》

 

【斯二18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豁免各省的租税」:原文意思不明朗,此为和合本意译,其他不同翻译包括豁免各省一段时间的兵役,大赦各省囚犯,或各省放假一天。──《串珠圣经注释》

         豁免……租税:波斯有一惯例,就是国庆之日,王特别颁赐免租税、释放奴隶、免负债、免招兵役等恩惠。 ──《圣经精读本》

         大筵席。就是娶以斯帖的婚宴。

         豁免各省的租税。国王为了庆祝以斯帖的加冕,就豁免了通常征收的税。按波斯帝国的惯例,国王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给王后,供她服饰和其他物品所需。

         照王的厚意。直译为“按照国王的手”,即“按皇家的方式”。赠礼的做法在东方一直很普遍,那时在波斯人中正盛行。──《SDA圣经注释》

 

【斯二18“豁免”。可指豁免租税,给予休假,或释放囚犯。──《雷氏研读本》

 

【斯二19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第二次”。亚哈随鲁再次选妃,在以斯帖被封为王后之后。“朝门”。处理商业和诉讼事件的地方。末底改坐在那里,显示他身肩任重要的职位,可能属于司法的部门。──《雷氏研读本》

         以斯帖已被选为王后,为何有第二次招聚处女,原因不明。

          「坐在朝门」:有学者认为末底改在御门处供职,所以得知守门太监的阴谋。──《串珠圣经注释》

         有些学者把第二次招聚处女的事件,与谋杀王的计划相联起来了。也就是说,反对以斯帖王后的势力,为了重新立废位的瓦实提,谋划诡计而招聚了众处女。其实,也没有必要必须这样断定,只是认为亚哈随鲁王扩大了后宫。 朝门:古代城邑的出入口是买卖和执行法律的地方,视为颇重要的场所(21:19;20:4;69:12)。大卫王曾在这里接见了百姓(撒下19:8;王上22:10),但以理也是作为治理巴比伦全省的人在朝门呆过。在这里意味着末底改的职位颇高。 ──《圣经精读本》

         处女。指又一次征募处女,发生在公元前4781月和公元前4744月之间。

         朝门。指末底改已成为宫殿的侍卫或低级官员。也许他先前还不是(见11节注释)。朝门是皇家办公,处理国家事务的地方(见创19:1注释)。──《SDA圣经注释》

 

【斯19 朝门】考古学家在书珊城距离王宫的主殿东面大约一百码外,发现一个巨大的门楼。城门中间的通道长约五十呎。门楼外方筑有四塔,又有四根柱子(高约40呎)装饰通道通往宫殿复合建筑的房室;这房室占地一万二千方呎。按照城门之处由亚哈随鲁下令制造的碑文,这门是由他父亲大利乌所兴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二1922王后虽已选出,但招聚美女充实后宫的工作未辍。第二次强征民女的事可能与守门太监的暗杀阴谋有若干关连。圣经只说“恼恨”未及其他。也有人以为旧后瓦实提虽废,但党羽未除,拟趁国王沉湎女色时将之杀害。

末底改可以坐在朝门,必在朝中担任某种官职。考古学家发现古书珊城王宫的御门甚为宽大,两侧且设有办公室。──《启导本圣经》

 

【斯二19~23末底改的功绩:以斯帖封为王后之后,好象末底改被任命为王朝内的使臣之一(3:2)。所以他能侦探出有人要谋害王的诡计。古代专制君主中,有许多王被自己的使臣谋杀。本节中的事件,在日后推翻哈曼阴谋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防止谋害王的功劳是莫大的,会得到王的重赏,但因着被中间人夺去,而末底改未能得到赏赐,只是其行为被记录宫中史记中。 ──《圣经精读本》

 

【斯二20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本节是对19节的补充,解释末底改未因以斯帖被选为王后而显贵的原因。──《串珠圣经注释》

         抚养她的时候一样:虽然以斯帖被封为王后,但她仍然尊敬末底改,谦卑地顺服骨肉之情。自己辉煌腾达时,不忘记过去的恩惠的人,才是信徒当行的作为。 ──《圣经精读本》

 

【斯二21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是守王的寝所的太监,一般都是得信任的人。在本节象约瑟的故事一样,也介绍了两个太监,所以有些人认为本书的作者在整理、记录本书时,受到许多约瑟纪事的影响(40:1-3)。辟探:6:2的“辟探”,1:10中的“比革他”都是同一人物。 ──《圣经精读本》

       当那时候。见19节注释。

         。即“入口”。辟探和提列显然是太监,负责保卫国王私宅或卧室的入口。这个要职给阴谋者们有机可乘。据历史记载,薛西斯最终还是死于这样的阴谋。──《SDA圣经注释》

 

【斯二2123末底改制止了一个暗杀王的阴谋,而这次功绩已实时记录在王的日记上(六1,2)。“挂”。不是绞死,是钉在木柱上的死刑(斯六11)。──《雷氏研读本》

 

【斯二22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

         虽然是次阴谋被揭发,但亚哈随鲁王终于在主前四六五年被弑身亡。──《串珠圣经注释》

 

【斯二23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宫廷设有专人,为国王一言一行作“起居注”。暗杀阴谋因末底改报信而揭发,国王得免于难,这件大事实时记下。此为6章记事的伏笔。──《启导本圣经》

         挂在木头上:指十字架型或橛子型。这种执行死刑的方法一般出现在古代近东地区的画或雕像中。相反,以色列禁止把尸首挂在木头上,这种死刑方法也被禁止(21:22,23;8:29;10:26;撒下4:12;21:9,10)。写于历史上:与其他国家一样,波斯王宫也有修史官,王宫内的事件,尤其关于王的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 ──《圣经精读本》

         究察这事。即进行调查。

         果然是实。即查证属实。

         挂在木头上。即钉在尖桩上。这是波斯处置反叛者通用的刑罚(见拉6:11注释)。──《SDA圣经注释》

 

【斯23 挂在木头上】新国际本的「绞刑架」是经过诠释的翻译,希伯来原文只是模糊地形容某个木制之物而已(和合本:「木头」)。按照现存有关波斯习惯的资料,这大概不是指处死的方式。反之,学者一般的看法,认为这话所反映的,是将被处死者的尸首插在尖柱上示众的作法。

  波斯有刺刑的例证,阿默斯特里在她儿子亚达薛西在位之时处死因纳罗斯(吕彼亚的叛乱领袖),就是例子之一。死者尸身被雀鸟昆虫所食,不得埋葬。古代并没有执行绞刑的证据。

  如果本节所描述的真是处死方式的话,这方式可能是钉十字架(这是七十士译本的注释),希罗多德记载钉十字架是波斯人的作法。但必须同时提到的一点是,即使对希罗多德来说,亦只有尸身才会被钉在十字架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23 王室年表】古代近东各国都有记录王室年表的习惯,现存例证大部分来自主前第二千年纪中叶的赫人诸王,以及主前九至六世纪的亚述和巴比伦。年表亦可以详述战役之年表性王室碑文的姿态出现。此外,王室又编写年鉴,记载每年发生的大事。考古学家至今仍未发现任何来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年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2章)】

 1 圣经虽没有道出末底改鼓励以斯帖参选的理由,但你可否猜想末底改的动机?参10, 20; 4:14。以斯帖以美貌而当选王后(17)与她日后拯救犹太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你认为美貌对女子重要么?参31:10, 30; 提前2:9-11; 彼前3:3-4

 2 从以斯帖入王宫至被亚哈随鲁王立为后期间,你可否看到神的带领呢?以斯帖为掩饰自己犹太藉的身分,与其他美女相处会有什么困难?参但1:8。你认她的为人怎样?参15节。

 3 亚哈随鲁王为人残暴,部下恼恨他、密谋害他实不足为奇(21)。末底改将暗杀的阴谋向王揭露有何目的?是否想立功?参22节。

 4 末底改救王一命使他同胞日后得着什么好处?参6:10-11; 8:15-17。末底改能预知将来发生的事情么?你有没有想过今天所作的事或表现与日后可能会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产生重要的影响呢?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