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第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神的手預先安排兩件事】 一、以斯帖被選立為王后(1~18節) 1.王下詔招聚美貌處女,準備挑選新后(1~4節) 2.以斯帖和末底改的家世(5~7節) 3.以斯帖被送入王宮女院(8~11節) 4.眾女子挨次進去見王的規矩(12~15節) 5.以斯帖受寵愛被選立為王后(16~18節) 二、末底改立下大功(19~23節) 1.末底改在朝門得知守門的兩個太監想要謀害王(19~21節) 2.末底改透過以斯帖舉報有功,被記在歷史上(22~23節) 貳、逐節詳解 【斯二1】「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實提和她所行的,並怎樣降旨辦她。」 〔呂振中譯〕「這些事以後,亞哈隨魯王的烈怒消熄了,就想念到瓦實提和她所行的,以及她怎樣被降旨受懲辦的事。」 〔原文字義〕「亞哈隨魯」大有能力的眼睛或人;「忿怒」烈怒,盛怒;「想念」記得,回想;「瓦斯提」漂亮的。 〔文意註解〕「這事以後」:指廢除瓦斯提后位之後,究竟事隔多久,有兩種見解:(1)認為不至耽擱太久,甚至可能僅過短短的一些日子;(2)認為相隔四年,其間亞哈隨魯王遠征希臘失敗,回宮之後即發生下面所記的事。 「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實提」:根據歷史記載,廢后瓦斯提曾為王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繼承王位的亞達薛西王。 「她所行的,並怎樣降旨辦她」:似乎暗示王可能在後悔廢除后位之舉。 〔話中之光〕(一)人在盛怒之時所作的事,事後往往會後悔莫及;聖經的教訓是,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 【斯二2】「於是王的侍臣對王說:“不如為王尋找美貌的處女。」 〔呂振中譯〕「於是一些伺候王的侍臣就對王說:『請讓人為王尋找容貌俊美的年少處女。」 〔原文字義〕「侍臣」僕人,少年人;「尋找」尋求,尋訪;「美」令人愉悅的,可喜的;「貌」外表,可見的。 〔文意註解〕「於是王的侍臣對王說」:侍臣們可能當日曾經贊同廢黜后位(參一21),害怕王后若是復位會被報仇,或者單純由於王的諭旨不能廢除(參八8)。 「不如為王尋找美貌的處女」:意指另外尋找一位合適的新后。 【斯二3】「王可以派官在國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處女到書珊城(或作“宮”)的女院,交給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給她們當用的香品。」 〔呂振中譯〕「王可以派官員在國中各省招集每一個容貌俊美的年少處女到書珊宮堡女院那裏,交在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手下,讓她們所需要的按摩手術可給以供應。」 〔原文字義〕「國中」王國,領域招聚」聚集,召集;「書珊」百合花;「掌管」管理,看守;「希該」太監;「當用的香品」擦,揉。 〔文意註解〕「王可以派官在國中的各省」:用意在搜羅並強徵各省美女。 「招聚美貌的處女到書珊城的女院」:女院指專門暫時收容各地美女的禁宮,經過一段時間的潔淨、擦香料等預備期後,等候王召見侍寢。 「給她們當用的香品」:這些香品用於美容和美身,以及除去身上異味。 【斯二4】「王所喜愛的女子可以立為王后,代替瓦實提。”王以這事為美,就如此行。」 〔呂振中譯〕「王所認為滿意的女子便可做王后、來代替瓦實提。』王看這提議很好,就這樣行。」 〔原文字義〕「所喜愛的(原文雙字)」喜悅,令人滿意(首字);眼目,氣質(次字);「為美」(原文與「所喜愛的」同字)。 〔文意註解〕「王所喜愛的女子可以立為王后,代替瓦實提」:意指讓王親自挑選一位容貌和氣質出眾的女子作為新后。 「王以這事為美,就如此行」:意指王喜歡這個建議,因此付諸實行。 【斯二5】「書珊城有一個猶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憫人基士的曾孫、示每的孫子、睚珥的兒子。」 〔呂振中譯〕「在書珊宮堡裏有一個人是猶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憫人基士的曾孫、示每的孫子、睚珥的兒子。」 〔原文字義〕「猶大」讚美;「末底改」微小的人;「便雅憫」右手之子;「基士」彎曲的;「曾孫,孫子,兒子(原文均同一個字)」兒子;「示每」著名的;「睚珥」他啟迪。 〔文意註解〕「有一個猶大人,名叫末底改」:後面說明他是便雅憫人,故這裡的猶大人指廣義的猶太人;末底改這名近似巴比倫化,可能為了不讓人看出是猶太人(參10節)。 「是便雅憫人基士的曾孫、示每的孫子、睚珥的兒子」:基士和示每與掃羅的家族有關(參撒上九1;撒下十六5);曾孫和孫子都與兒子同一字,指後裔的意思。有解經家認為這個家譜是諷刺性的寫法,因為先祖掃羅曾奉神命滅絕亞瑪力人(參撒上十五3),而本書的末底改則與亞瑪力的後裔亞甲族(參三1;撒上十五8)作殊死鬥。 【斯二6】「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和百姓從耶路撒冷擄去,末底改也在其內。」 〔呂振中譯〕「從前有流亡的人跟猶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一同流亡,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使他們流亡的;末底改也跟這些人從耶路撒冷一同流亡去。」 〔原文字義〕「巴比倫」混亂;「尼布甲尼撒」願尼布保護王權;「耶哥尼雅」耶和華建立;「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 〔文意註解〕「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擄去」:這是指主前597年的事(參代下三十六10)。 「末底改也在其內」:本章的記事大約發生在主前480年左右,與被擄之事相距一百多年,故正確的意思是『末底改的曾祖基士也在其內』。 【斯二7】「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她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 〔呂振中譯〕「末底改養育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就是以斯帖,因為以斯帖父母雙亡:這女子形體美麗、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做自己的女兒。」 〔原文字義〕「撫養」支持,看護;「哈大沙」芭樂,桃金孃;「以斯帖」星星;「容貌(原文雙字)」美好,美麗(首字);形狀,樣式,輪廓(次字);「俊美(原文雙字)」令人愉悅的,可喜的(首字);外表,眼前看到的(次字)。 〔文意註解〕「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意指末底改和以斯帖原來的關係乃是堂兄妹。 「因為她沒有父母…她父母死了」:意指以斯帖本來是一個孤兒。 「這女子又容貌俊美」:這是為她日後被選入宮成為王后埋下伏筆。 「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意指堂妹後來變成養女。 〔靈意註解〕「末底改」:字義『微小的人』,預表聖靈,在信徒裡面發出微小的聲音,給人引導(參加五16)。 「以斯帖」:字義『星星』,預表信徒重生的靈,在信徒裡面發光指引(參彼後一19)。 「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表徵內住的聖靈關心、照顧、餵養、更新我們的屬靈生命。 〔話中之光〕(一)聖靈與我們的心(原文「靈」)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八16)。 (二)聖靈作工在人的裡面,叫人知罪悔改(參約十六8),因信主耶穌基督而得著重生(參約三6~8),也就是使人裡面死了的靈又活過來(參羅八11;弗二1~3)。 【斯二8】「王的諭旨傳出,就招聚許多女子到書珊城,交給掌管女子的希該;以斯帖也送入王宮,交付希該。」 〔呂振中譯〕「王的命令和詔書一傳布,就有許多少女被招集到書珊宮堡,交在希該手下;以斯帖也被收進王宮,交在掌管女子的希該手下。」 〔原文字義〕「諭旨」詔書,法令;「傳出」發出宣告,被聽到;「招聚」聚集,召集;「交給」手;「掌管」管理,看守;「希該」太監。 〔文意註解〕「招聚許多女子」:今日選美活動是由女子主動報名參加,但古時選取后妃,泰半由地方官探訪並徵求推薦佳麗,然後以威逼方式強制徵召。 「以斯帖也送入王宮」:我們從經文的字裡行間,看不出以斯帖主動參與,反倒被動的成分居多。 〔話中之光〕(一)以斯帖麗質天生,神的手安排將來要藉著她成就大事;凡事臨到我們身上,必有神的美意(參太十一26)。 (二)邁爾說,在以斯帖被送入宮一事上,神的名字沒有提說,但能看見神的同在與作為。祂的聖名好似寫在紙上,用隱形墨水寫的,沒有白紙黑字,卻有浮水印。 【斯二9】「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給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當得的份,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侍她,使她和她的宮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呂振中譯〕「這少女被希該看中了,就在他面前受眷愛;希該趕快給她按摩的手術、和她應得的珍饈分額,又給她七個侍女、從王宮挑出來給她的;就使她和她的侍女搬進女院上好的房間。」 〔原文字義〕「喜悅」眼目,氣質;「恩待」善良,慈愛;「急忙」加速,趕快行動;「需用的香品」擦,揉;「所當得的份」部分,一份;「所當得的(原文雙字)」被看見,被展示於(首字);安放,設立(次字);「服事」(原文無此字);「院」房屋;「上好」令人愉悅的,可喜的。 〔文意註解〕「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此處,神使管理候選佳麗的太監希該喜悅以斯帖,這對她在一年期間(參12節),舉止、應對和氣質,必有很大的助益。 「急忙給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當得的份」:香品是用於改善膚色和體質(參3節);當得的份包括日常食物和宮中服飾、日用品等。 「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侍她,使她和她的宮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七個宮女和上好的房屋,對她的身心健康和氣色也有很大的幫助。 〔話中之光〕(一)人的喜悅,顯明神心的喜悅;人的恩待,證明神手的恩待。 【斯二10】「以斯帖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末底改囑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呂振中譯〕「以斯帖沒有將她屬哪一民族、她有哪些親屬、告訴人,因為末底改吩咐她不可告訴人。」 〔原文字義〕「籍貫」親屬,家族;「宗族」出生,後裔;「告訴人」聲明,宣佈;「囑咐」命令,指示;「不可叫人知道」(原文與「告訴人」同一個字)。 〔文意註解〕「以斯帖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意指她沒有讓任何人知道她是猶太人,下一句說明了理由。 「因為末底改囑咐她不可叫人知道」:末底改這樣的囑咐,大概是因為:(1)猶太人正受到異族的歧視(參三6,8);(2)在宮內可能受到太監、宮女和候選佳麗的排斥;(3)王可能排拒選猶太女子為后。 〔話中之光〕(一)以斯帖並非否認自己是猶太人,只是對她自己的身分保持沉默,所以她並沒有說謊;許多時候,沒有必要說出你心中所想的和你所站的立場,以免招來不必要的反對。 (二)同樣一句話,往往因會不同的時機和場合,而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斯二11】「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邊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並後事如何。」 〔呂振中譯〕「末底改天天在女院的院子前面走來走去,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人怎樣地處理她。」 〔原文字義〕「天天」一天,一段時間;「邊」院子,園地;「行走」走,來來去去;之道」確認,分辨;「平安不平安(原文單字)」平安,和平;「後事如何」工作,處理。 〔文意註解〕「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邊行走」:末底改在朝門的身份(參19節),使他在女院附近行走而不受干擾。 「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指末底改關心以斯帖的健康和近況。 「並後事如何」:意指以斯帖何時會被帶進去見王,以及後果如何。 【斯二12】「眾女子照例先潔淨身體十二個月:六個月用沒藥油,六個月用香料和潔身之物。滿了日期,然後挨次進去見亞哈隨魯王。」 〔呂振中譯〕「到了一個少女一個少女挨次進去見亞哈隨魯王的時候──那時在十二個月按照處理女人的條例處理了她之後;因為要完成婦女按摩的手術是這樣的:六個月用沒藥油,六個月用香料和婦女按摩的手術;」 〔原文字義〕「照例」法律,規則;「潔淨身體」(原文無此字);「潔身之物」擦,揉;「挨次」輪次,順序。 〔文意註解〕「眾女子照例先潔淨身體十二個月」:照例指按照慣例;潔淨身體指沐浴、擦油、煙燻等。 「六個月用沒藥油」:沒藥油或作麝香,發出香氣,以消除汗味體臭。 「六個月用香料和潔身之物」:包括香粉等各種化粧品,使皮膚嫩滑、潔白。 「滿了日期,然後挨次進去見亞哈隨魯王」:經過美容手續完成後,依先後順序覲見王。 【斯二13】「女子進去見王是這樣:從女院到王宮的時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給她。」 〔呂振中譯〕「那時少女進去見王是這樣的──從女院到王宮的時候,凡她所求要的,都要給她帶進去。」 〔原文字義〕「這樣」(原文無此字);「所要的」想,說出;「給」得到,被供應。 〔文意註解〕「凡她所要的都必給她」:凡她所要的指香品、珠寶、服飾、樂器等,用來取悅王的一切物品,都照各人要求供給。 【斯二14】「晚上進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給掌管妃嬪的太監沙甲,除非王喜愛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進去見王。」 〔呂振中譯〕「她晚上進去,第二天早晨回到第二女院,去住在王的太監、掌管妃嬪者沙甲手下;除非王喜愛她,而她被提名召見,她就不再進去見王。」 〔原文字義〕「晚上」日落;「次日」日出;「妃嬪」妾;「沙甲」美人的僕人;「喜愛」喜悅,以…為樂。 〔文意註解〕「晚上進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在王的寢宮過一夜後,轉到專門收容妃嬪的第二院。 「交給掌管妃嬪的太監沙甲」:另有一位太監專門管理那些侍寢過王的妃嬪。 「除非王喜愛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進去見王」:意指若王不再指名傳召,就此一生在禁宮中受到供養,鬱鬱寡歡。 【斯二15】「末底改叔叔亞比孩的女兒,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以斯帖,按次序當進去見王的時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 〔呂振中譯〕「末底改的叔叔亞比孩的女兒、以斯帖、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按次序該進去見王的時候到了,除了王的太監掌管女子的希該所指示的以外,她別無所求;但她卻博得了見到她的人的喜愛。」 〔原文字義〕「亞比孩」我的父親是有權力的;「按次序」輪次,順序;「派定」說出,應許;「所求」尋求,需求;「喜悅」恩寵,恩惠。 〔文意註解〕「按次序…進去見王」:這表示她並沒有享受任何特權。 「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這表示她並未特意要爭寵。 「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這表示她的容貌和氣質很吸引人。 〔話中之光〕(一)以斯帖得眾人的喜愛,不在於外表的裝扮,也不在於人為的手段,乃在於她獨特的氣質,自然而高雅的美。 (二)信主的婦女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參彼前三4)。 【斯二16】「亞哈隨魯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別月,以斯帖被引入宮見王。」 〔呂振中譯〕「亞哈隨魯王執掌國政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別月〔即:公曆十二月一月之間〕、以斯帖被帶領進王宮、去見亞哈隨魯王。」 〔原文字義〕「提別」善行;「被引入」被帶來。 〔文意註解〕「亞哈隨魯王第七年」:自從廢除瓦斯提的后位之後,大約過了四年(參一3,21)。 「十月,就是提別月」:相當於陽曆十二月和一月之間。 【斯二17】「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代替瓦實提。」 〔呂振中譯〕「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婦女;她在王面前蒙寵愛、勝過眾處女;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來代替瓦實提。」 〔原文字義〕「愛」情愛;「寵」恩寵,恩惠;「愛」慈愛,喜愛;「更甚」(原文無此字);「戴在」放在,放置;「代替」(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眾女指第二院中王的一切妃嬪(參14節);眾處女指從女院送到王面前的女子(參13節),她們的身分是尚未被王臨幸過的候選佳麗。 「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代替瓦實提」:王后的冠冕就是瓦斯提不肯遵王命戴在頭上,出去見眾臣宰的那頂后冠(參一11)。 【斯二18】「王因以斯帖的緣故給眾首領和臣僕設擺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稅,並照王的厚意大頒賞賜。」 〔呂振中譯〕「王給她的眾官長和臣僕擺設了大筵席、就是以斯帖的筵席,又舉行安撫各省的事,並照王的大手面頒予賞賜。」 〔原文字義〕「緣故」(原文無此字);「豁免」給予休息,放假;「租稅」(原文無此字);「厚意」手;「賞賜」一份,禮物。 〔文意註解〕「王因以斯帖的緣故給眾首領和臣僕設擺大筵席」:設擺筵席是本書中的重要佈景,重大記事大多以筵席為背景(參一3,5,9;二1;五4,5,8,12;六14;七1;八7;九17)。 「豁免各省的租稅」:意指全國各省放假慶祝,並豁免租稅、釋放奴隸、免徵兵役等,這些都是波斯王登基和新婚大典時的慣例。 「照王的厚意大頒賞賜」:指賞賜禮物給以斯帖或眾王公大臣。 【斯二19】「第二次招聚處女的時候,末底改坐在朝門。」 〔呂振中譯〕「處女們第二次被招集的時候,末底改正坐在御門那裏。」 〔原文字義〕「坐」坐下,留下;「朝」王;「門」大門。 〔文意註解〕「第二次招聚處女的時候」:有兩種解釋:(1)指為立新后而招聚處女的時候,那次以斯帖列身其中,而立瓦斯提為元后之時,則為第一次;(2)因立瓦斯提為元后之時,沒有招聚處女的文字記錄,故立以斯帖之時為第一次,其後另有一次招聚,稱為第二次。 「末底改坐在朝門」:朝門是古時審判案件和處理重大買賣的場所(參申二十一19;書二十4;得四1~6),此處暗示末底改正擔任某種位階的官員。 【斯二20】「以斯帖照著末底改所囑咐的,還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撫養她的時候一樣。」 〔呂振中譯〕「以斯帖照末底改所吩咐的沒有將她所有的親屬和所屬的民族告訴人;因為末底改所說的話以斯帖都遵行,如同受他養育的時候一樣。」 〔原文字義〕「囑咐」命令,指示;「籍貫」親屬,家族;「宗族」出生,後裔;「撫養」撫養,滋養。 〔文意註解〕「以斯帖照著末底改所囑咐的,還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請參閱10節註解。 「因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撫養她的時候一樣」:意指以斯帖並未因高居后位而忘記了養父的囑咐。 【斯二21】「當那時候,末底改坐在朝門,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和提列,惱恨亞哈隨魯王,想要下手害他。」 〔呂振中譯〕「當那些日子、末底改正坐在御門那裏,王的太監中有兩個把守門檻的、辟探和提列、正在惱怒,想法子要下手害恨亞哈隨魯王。」 〔原文字義〕「辟探」在他們的酒醡中;「提列」嚴格;「惱恨」怒氣沖沖;「想要」尋求;「害他」(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惱恨亞哈隨魯王」:有解經家認為這兩個太監是為廢后瓦斯提打抱不平,也有解經家認為他們是因為不服末底改被任命在朝門當官。 「想要下手害他」:指預謀下毒殺害王,或伺機刺殺王。 【斯二22】「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訴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報告于王。」 〔呂振中譯〕「這事給末底改知道了,他就告訴王后以斯帖;以斯帖便提起末底改的名對王說起這事。」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察覺;「報告」說出,公開宣稱。 〔文意註解〕「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訴王后以斯帖」:大概是太監的陰謀不小心被末底改聽見或察覺,立即通知王后以斯帖。 「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報告于王」:指以斯帖以末底改的名義向王揭發太監企圖暗殺王的陰謀。 〔話中之光〕(一)末底改在宮外發覺弊端,以斯帖在宮內向王揭發,兩人裡應外合,方能產生受王注意、立採對應措施(參23節)的功效,由此可見神手的安排。 (二)神的旨意,可以從人事的安排得著證實;也就是說,人事出於神旨,神旨藉人事得以實現。 【斯二23】「究察這事,果然是實,就把二人掛在木頭上,將這事在王面前寫於歷史上。」 〔呂振中譯〕「這事一被追究,便查出是實;二人就被挂在示眾木上。這事就在王面前寫在史記上。」 〔原文字義〕「究察」尋求,查詢;「果然是實」被發現,被認出;「歷史(原文雙字)」事件,訊息(首字);日子,時間(次字)。 〔文意註解〕「究察這事,果然是實」:兩太監大概留下一些線索,證據被查獲。 「就把二人掛在木頭上」:指處以死刑(參五14;七10),對此,解經家也有兩種不同的解釋:(1)使用木架處以絞刑;(2)經處死後將屍首掛在木架上示眾。 「將這事在王面前寫於歷史上」歷史指王的年代記事冊,可隨時翻開閱讀(參六1~3)。 〔話中之光〕(一)末底改立大功卻未見獎賞(參六3),仍照常坐在朝門(參三2),沒有因此灰心氣餒;我們是否能像他一樣,對自己的際遇,自在安然? (二)21~23節末底改救王的事乃是出於神,為著日後事情的轉折(參六章)預作安排。在我們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著神的時間表正在進行,我們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儘管放心,祂必能保全我們所交付祂的(參提後一12)。 叁、靈訓要義 【聖靈和人的靈】 一、末底改預表聖靈 1.「有一個猶大人名叫末底改」(5節)——字義「微小的人」,微小的聲音 2.「是便雅憫人」(5節)——字義「右手之子」,聖靈乃是神的手 3.「末底改撫養…以斯帖」(7節)——聖靈作工在人的靈裡,使人重生 4.「末底改…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11節)——聖靈關心人的靈 5.「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報告於王」(22節)——聖靈預先安排萬事萬物,為愛神的人效力(參羅八27~28) 二、以斯帖預表人的靈 1.原名「哈大沙」(7節)——字義「芭樂或番石榴」,隱藏的生命 2.後名「以斯帖」(7節)——字義「星星」,發光照耀 3.「她父母死了」(7節)——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意即失去功用 4.「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7節)——被聖靈重生與更新(參約三6~8;多三5) 5.「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7,15節)——凡出於靈的都甚美好,神和人都喜悅她 6.「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訴王后以斯帖」(22節)——聖靈引導人明白一切的真理(參約十六15) 【神的手和人的配合】 一、神手的安排 1.安排以斯帖被選為王后代替瓦斯提 (1)王想念瓦斯提(1節) (2)王的侍從建議為王尋找美貌的處女代替瓦斯提(2,4節) (3)以斯帖也送入王宮(8節) (4)女院的太監希該喜悅以斯帖(9節) (5)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17節) (6)王立她為王后代替瓦斯提(17節) 2.安排末底改坐在朝門立下大功 (1)末底改坐在朝門(19節) (2)守門的兩個太監想要謀害王(21節) (3)末底改告訴以斯帖揭發陰謀(22節) (4)將這事寫於歷史上(23節) 二、人的配合 1.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10,20節) 2.除了太監所派定給她的,別無所求(15節) 3.末底改知道了守門太監的陰謀就舉報(22節) 4.末底改未獲賞賜(參六3),仍舊照常坐在朝門(參三2)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斯帖記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