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于宏洁)
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得力的秘诀八1~12)(Alan Redpath)
讲经大会(八1~18)(贾玉铭)
尼希米记第八章释义(林献羔)
尼希米记笺记(八章)(于中旻)
尼希米记文字释经证道(八章)(张策)
第八章 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于宏洁)
第八章我们定的主题是根据第10节:「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其实这句话更准确的翻译,在所有的英文翻译版都译作“for the joy of the Lord is your strength”就是“主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或是“ 神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没有“靠”这个字,这句话很清楚地指出一条在主面前得力的秘诀。基督徒怎样生活有力,满了生命,满了能力,在主面前能蒙 神悦纳,讨 神喜悦。当 神的心喜乐时,这个喜乐就成了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有力量去面对所有人生的挑战、困难,甚至仇敌的攻击。这也是我们所有事奉主的人,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定要常到主面前去重新得力。怎么样得力呢?当然主有很多方法让我们重新得力, 但有一个最直接,而且应该要有的经历,就是当我们在主面前能讨 神喜悦,当 神喜乐的时候,我们一定得着力量。
第八章一开始就说:「到了七月」至于是什么时候,哪一年,圣经上并没有明说。很可能就是尼希米回来的那一年,大概是主前444年,也有人说是445年,我想这是不同的算法,没有关系。因为在第9节提到了尼希米,所以这里所说的:七月份,以色列人如同一人聚集。跟《以斯拉记》第3章那次的聚集是不一样的。《以斯拉记》是在公元前536年,这两件事情中间隔了90多年。
「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七月初一日,」在《利未记》23章讲到「七月一日」是以色列七个大节期中的一个,叫做“吹角节”。在那个节日里,以斯拉把律法书带到会众的面前,他「从清早到晌午,在众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众民侧耳而听。」底下讲到他们认真地听 神的话。听了 神的话,他们里面非常有反应,被 神的话光照和感动,也被主责备觉得亏欠而悔改。很多人听了 神的话就哭了。尼希米和其他的领袖就劝他们说:因为今天是圣日,吹角节是一个大的日子,他说:「你们不要忧愁, 神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所以叫大家一起在主面前欢喜、快乐、及感恩。
第二天「众民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当以斯拉继续诵读 神的律法时,他们听到了七月份还有住棚节,所以他们就照着圣经上住棚节的规矩,就去砍各样的树枝搭棚子。然后在一些宽阔的地方,就在那里搭棚子庆祝和敬拜 神,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住棚节一共有八天,他们在前面七日守节,第八日有严肃会,圣安息日。这是整章的故事。
为什么尼希米讲「 神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呢?因为他看见 神百姓在主面前对 神话语,甚至可以说就是对这位说话的 神,他们的反应和表现,让尼希米非常受感动,所以他讲了这句话。今天也希望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也是每一个教会的一个鼓舞,就是让我们看见对 神的话,或是对说话的 神,我们应该要有怎样的态度,好叫主的心喜乐。而当主的心喜乐时,你发现真正蒙福,真正得着力量的是我们自己。
在这一章, 从当时的百姓对 神话语的态度上,看看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下是我归纳、整理出的几项重点:
第一、说到他们里面的渴慕。
这章圣经一开始,是他们请文士以斯拉,把耶和华借着摩西所传的律法书带来,念给他们听。所以他们心里主动对 神的话有一个渴慕,在圣经里发现,他们不仅当天听,以后又继续听,每一天都来听,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天都在念 神的律法书。弟兄姊妹,我们真的求 神把这样的一个爱慕 神话语的心赐给我们,就算不能像大卫那样爱慕主的话,爱慕到心碎了,但是至少我们求 神把这个渴慕赐给我们,让我们每一天如果不读主的话,里面就觉得少了什么, 浑身不舒服,也让我们里面有一个神圣的不满足。真的求 神帮助我们,每一个人都向 神作这样的祷告,求 神制作一个很深的渴慕在我们里面,让我们爱慕主,爱慕祂的话如鹿切慕溪水一样。他们对主的话充满了渴慕,每一天就是来几个小时,从清早到晌午,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第二、他们对 神的话语非常地敬虔
从第五、六节可以看出,当以斯拉把律法书一展开时,众民全部都站起来。弟兄姊妹,这是一个敬畏的态度,因为知道以斯拉要读的是 神的话,不只是一些律例、典章,而是从 神来的。所以,他们里面非常敬畏 神,以斯拉一展开圣经他们就全部站起来,然后当他们听见「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 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你就发现他们的敬虔带进了真实的敬拜,一个真实的敬拜绝对来自于人对 神的敬虔和敬畏,从心灵和诚实里来敬拜祂。他们站起来,甚至面伏于地。我甚至很希望不久的将来,在我们擘饼时,当弟兄要擘开饼的时候,巴不得我们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因为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我在很多的地方,特别在中国参加聚会时,他们一擘饼所有的弟兄姊妹都站起来,饼、杯传到的时候,他们也是站起来接受饼、杯,然后饮用饼、杯。这是一个敬畏的态度,我真的很希望我们对神的话也是这样。
第三、讲到他们对主的话非常认真
他们很认真,不仅念律法书的时候,他们是清清楚楚地念。这个不要小看,很多的时候,我们读圣经很马虎,碰到家谱、人名,或是不想读的,我们就跳过去。可是他们对 神的话是清清楚楚的读,而且讲明意思,然后让百姓也都明白,这是认真的态度。念,认真地念;解释,清清楚楚地解释,直到让百姓们明白了 神到底在说什么,这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态度。
第四、讲到他们对 神的话非常有反应
在外面,当他们听见 神的话时,他们就举手,就说「阿们,阿们!」,甚至面伏于地敬拜 神;而里面,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就都哭了。弟兄姊妹,这是一件非常宝贝的事,尤其对老基督徒来说,我们有一个危机,就是我们读神的话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们常常就是麻木地读,或是责任性地,习惯性地读,或是为了服事,为了预备讲章,预备带小组查经而读圣经。我们已经缺少了一种新鲜、柔细,一种属灵的敏锐,缺少了在主面前对 神的话该有反应。你看见约西亚,有人从圣殿里面找到圣经,在他面前一念,他听了就撕裂衣服,在 神面前悔改,也为百姓悔改;他后来也起来发动,带领百姓起来悔改,然后驱除所有的偶像,他向 神的话非常有反应。而他的儿子,当耶利米在那里念 神的话时,他就拿起刀来,把书卷切了,然后丢到火里烧掉(耶36:23)。你发现同样是对 神的话,同样是一家人,爸爸和儿子,对 神的话语却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真希望 神怜悯我们, 就算我们不是每一次读 神的话都哭,有那么细,那么深的感觉,但是至少让我们里面也不是麻木的,不是读完后没有感觉。
第五、他们对 神的话非常的顺服
他们听见主的话, 就起来照着去作。当尼希米和其他的人劝百姓说:你们今天不要哭了,因为靠耶和华而喜乐;今天是圣日,不要忧愁;大家应该去吃,去赞美 神,去大大地快乐,有人没有东西,要分给他们吃,他们就照着领袖们的吩咐去作。不光是这样,他们更是顺服神。读到律法书上说到住棚节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完全照着圣经所说的就去作,去准备。
第六、他们对 神的话不仅有渴慕和认真的态度,而且非常谦卑受教
这是怎么读的出来呢?第13节「次日,众民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领袖们带头渴慕主,谦卑地来受教。这些作祭司,作利未人的,照摩西的律法,他们教导神百姓律法书上的事情,在 神百姓的眼中是当老师的,本身就是教导 神律法的。可是你发现他们自己本身带头,那么谦卑地来到文士以斯拉的面前,他们愿意谦卑受教,愿意再来认真听 神的话,要明白到底 神的话是怎么说的。
今天很多人圣经稍微熟了一点,人就满了,就骄傲了,就不能再听别人的交通了;不能再用一个更深的渴慕、谦卑的态度来接受新的亮光或是别人的分享,或是更深的意义,或是对我们自己领会错误的一种校正。为什么很多教会会分裂?很多是起因于大家对圣经真理解释不同,当然个性的问题是最主要的。天然肉体生命、自私、属肉体没被对付是教会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一些的看法不同,再加上人还不够属灵,所以搅和在一起,常常造成分门结党,或是不合一的事。这些族长、祭司、利未人,他们非常的渴慕,那天聚了几个小时会,第二天他们自己带头,主动地先来到文士以斯拉的面前。这影响了 神百姓的渴慕,他们本身作领袖的,带头渴慕,谦卑受教,带动整个神家对神话语的认真。
第七、他们读、听圣经,讲解圣经,充满了生命和 神的祝福,因而 神的心得到了喜悦
所以,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神喜悦他们在这里的表现,他们所作的,所存的态度,向着 神的心,对 神话语的认真跟渴慕,统统都叫 神的心喜乐。所以你发现他们自己都在主的面前得了力量。主耶稣在《约翰福音》6:63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真实的读经,真实碰着主的话,应该都会让我们碰着生命,都会叫我们得到力量, 叫我们这个人得到祝福。何等希望我们在读主话语的事情上,常常也有这样的结果。有人说叫做“生命读经”,我们不要误会这个字,或者把它变成专有名词。其实所有的读经都应该在生命的境界里,也应该达到生命的果效,让我们得着更丰盛的生命,因为主的话本身就是生命,就是灵。
第八章,我们可以看见 神百姓对 神话语的一些值得我们效法的态度。其实对 神话语认真、敬畏、渴慕、谦卑的受教……等等,这些都说到我们重视那位说话的 神,这件事要叫 神的心得到喜乐,也会叫我们蒙福,叫我们得力,得生命。也让我们有力量在主的面前站立得住。 我很希望以后我们的个人读经也好,教会周五的查经聚会,或是我们主日的讲道,……任何 神儿女们的聚集,当 神的话语出来的时候,是那么的实在、丰富,真的是满了生命和神的祝福。
听说史百克弟兄到台湾去的时候,他很惊讶说:“在这边,在远东,有这么多渴慕爱主的弟兄姊妹。”他说他的信息是被神儿女们的渴慕吸出来的。好像在那里有一个无底洞,水怎么样出来都灌不满,所以那个水流就涌流不绝。不是碰到一些封闭的器皿,刚硬的器皿,关闭的器皿,而让 神的祝福,让 神的话语碰壁,被反弹。而是出去了,就被 神的儿女们吃进去了,不仅吃进去,甚至话语从史百克弟兄里面给吸出去了。他的形容词非常独特,我们很能够明白,尤其我自己是讲道的。有时会讲同样的信息,可是在不同的地方,我就知道圣灵的工作,或是这些话语出来所达到的果效就是不一样,所以很在乎 神百姓们对 神话语,更直接的说,就是对这位说话的 神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神百姓在这一段艰难的阶段重建,周围充满了仇敌,有这么多的代价、挑战,艰险的环境里面,我们看见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就是他们对 神话语的认真,对 神话语有反应,对 神话语极其渴慕。
今天交通的七个点,希望在主面前能够激起弟兄姊妹对神话语的渴慕,开始恢复或建立非常稳定的灵修生活,让我们今天不读经,就宁可不吃饭;没有先见着主,就不愿意去见人,把那个渴慕,作在我们里面。弟兄姊妹,爱 神其实是蒙福的事情;真正爱 神,叫 神的心喜乐,蒙大福的是我们,我们一定也就喜乐,一定也就得力量,因为主的话告诉我们:「 神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
读经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你要遇见说话的 神;第二,要让 神的话语来改变我们的生命,来影响我们的生活。每一次圣经研读班开始的时候,我都会再重复一次。希望我们也彼此用这样的话来劝勉,每一次打开圣经读主的话,我们都要来遇见这位说话的 神,我们也都要让 神的话,来改变我们的生命,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祷告:
主耶稣,谢谢祢!祢的话语何等的可贵,但愿祢对我们的应许和提醒,就是让我们先来满足祢,当我们叫祢的心得到喜乐时,我们知道我们全人都要重新得力;我们要在祢面前,被祢的喜乐油所膏、所充满。主啊!祝福我们每一个人的灵修生活,更是祝福我们对祢话语,对祢这位说话的 神的态度, 让我们每天都渴慕打开圣经,来到祢位说话的 神面前,让我们借着读经、祷告来遇见祢这位说话的 神;也让祢借着祢的话语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影响我们的生活,好让我们再也不一样,好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被更新,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得力量,而且不断的得着从上头来的力量,让祢的喜乐满溢在我们的里面,也满溢在我们的生活中。谢谢主,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于宏洁《同心合意恢复见证》
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得力的秘诀八1~12)(Alan Redpath)
10得力的秘诀(尼八1~12)
【使百姓明白神的律法】「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在水门前的宽阔处,从清早到晌午,在众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众民侧耳而听。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玛他提雅、示玛、亚奈雅、乌利亚、希勒家和玛西雅,站在他的右边;毘大雅、米沙利、玛基雅、哈顺、哈拔大拿、撒迦利亚和米书兰,站在他的左边。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众民就都站起来。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耶书亚、巴尼、示利比、雅悯、亚谷、沙比太、荷第雅、玛西雅、基利他、亚撒利雅、约撒拔、哈难、毘莱雅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他们清清楚楚的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讲的话都哭了」(八1~9)。
在此大工告成之际,最需要的一件事,莫过于使神的百姓明白神的律法,并且使他们对于将来得胜的属灵秘诀有一种认识。文士以斯拉比尼希米早十三年先回到耶路撒冷,此时是他领头教导神的百姓。
第八章记载一次极其动人的民众大聚会。全体百姓聚集如同一人,恭听神的训诲。会中不但宣读了神的律法书,同时也清清楚楚的向会众讲明其中的意思。结果,他们便看见自己的失败与亏欠,使这伟大胜利的日子,竟变为他们为罪自责,深深伤痛、悲哀的日子。每一次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尝到各各他十字架的恩典滋味,更深体验到主复活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更多看见自己的败坏。神从来不叫我们见祂之后,存着我们已变得更好、更圣洁的意念而走开。
【喜乐是得力的秘诀】「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于是利未人使众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作声,也不要忧愁。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次日,众民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他们见律法上写着,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并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传报告说,你们当上山,将橄榄树、野橄榄树、番石榴树、棕树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照着所写的搭棚。于是百姓出去,取了树枝来,各人在自己的房顶上,或院内,或神殿的院内,或水门的宽阔处,或以法莲门的宽阔处搭棚。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众就搭棚,住在棚里。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于是众人大大喜乐。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书。众人守节七日,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八10~18)。
当一个人被神的话光照,认识自己的失败与罪过,而难过、忧伤、哭泣的时候,小心可能会被撒但利用来达到牠的目的。牠会向我们耳语说:「我没有用!我是一个没有盼望的罪人,算了吧!」牠企图把我们打倒,最好不让我们再起来。但是圣灵感动人的真正用意并非这样。祂工作的用意,是叫我们认识自己完全无能力,藉以使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主基督里有无限的力量可以支取。「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这是我们得能力的秘诀。
甚么是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呢?第一,这是由于罪蒙赦免而有的喜乐。我们蒙赦免并不是因为我们为罪表示抱歉之故,神的赦免唯一的理由乃是基督的死。赦免乃是我们所接受的神的恩典,并不是我们用甚么换取来的工价。
第二,乃是在苦难中长大而得的喜乐。一个基督徒应该常常喜乐,但不是逢人就喊:「哈利路亚!」属灵的东西并不是常用声音来代表的;毋宁说,一个真正有喜乐的基督徒,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镇定安详。
那里有喜乐,就一定在那里也有担子。神把担子放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乃是要他像葡萄一样被压榨,然后有酒流出来。许多人只看见喜乐的美酒,而没有看见在喜乐的背后,有种种试炼的压榨。
第三,不是由于工作的成功,而是由于遵行神的旨意而得的喜乐。主耶稣喜乐的秘诀,是在于遵行父所差祂去行的。若照人的眼光来看,主耶稣的工作结果似乎是失败了;被人拒绝,无人接受,然而祂继续往前不退后。「...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十二2)。遵行神的旨意,顺服神的命令 ─ 这些是叫人喜乐的事情。一个为主作工的人,要准备在别人的眼中被看为一个失败的人。在任何主的工作中,成功与否无关紧要;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你遵行神的旨意,并且你是顺服神的命令,靠着祂圣灵能力行事。这样,在你心中就常常有一种根深的喜乐。
第四,真实的喜乐是不受环境支配的。基督徒要知道一件事,就是他人生中任何遭遇,若非先经过主的准许决不会临到他。是主自己允许我们经历许多试炼,而且我们所遇见的试炼,决不会超过我们所能忍受的,并且在试炼之时──不是在以前,也不在以后,乃是正当其时──祂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所以,在痛苦患难临到之时,我们所要问的最大问题不是:「为甚么呢?」(why),乃是:「甚么呢?」(what)。我们不是问:「为甚么这事临到我?」乃是问:「在这一切事中我当学习甚么功课?」如此我们所得到的喜乐,可以使我们在黑夜歌唱,正如保罗、西拉在监狱里歌唱一样。虽然我们遭遇到极伤心的事,但在我们心灵深处仍有一种喜乐,是任何人所不能夺去的。
主耶稣的喜乐,就是使我们的眼目不看自己,乃是一直不断的仰望祂。正如有人说的一句老话:「喜乐的秘诀就是:J─O─Y,依着英文字母的次序,是把耶稣(Jesus)放在第一,把别人(Others)放在第二,你自己(Yourself)放在最末后。这样,当你似乎被撇在一边,或是你辛勤工作也没有人感谢你,也没有人欣赏你的时候,你仍能喜乐。主耶稣工作从来不受人的称赏。我们若指望的别人的称许,我们就会很快的失去喜乐。当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一2)。只有主耶稣的喜乐,使我们在试练之中仍能歌唱。
喜乐乃是圣灵的果子;在仁爱与和平之间,有喜乐的果子(加五22~23)。喜乐这件事,靠你自己是无法做得到的,这乃是神所赐给祂儿女的恩典。你若让主充满你,喜乐就会如同一条溪流那样自然地轻轻出声。同时请记得,这种喜乐也是人人都能看得见的见证。
正如第八章十节所说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没有一件别的事比一个喜乐的基督徒更富有传染性。他的喜乐,对于他周围那些伤心痛苦的人,是无比的祝福;同时,对于他每日生活中的属灵争战,是一种力量的源头。――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讲经大会(八1~18)(贾玉铭)
第十章 讲经大会
(8:1~18)
圣经是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不论信徒个人虔心读经,或会众共同聚会解经,或讲经,莫不收良好效果。可怪异的,是许多教会,大家会集时,只是为讲说或演讲,最好亦不过是为讲道,不是讲经。讲道与讲经原有不同,有多少人只是道其所道,非主所谓道。甚至有人聚查经会,或讲经会,亦只是按人意谬讲,不能照经文之真义、原义解释,虽然多多聚会,亦属枉然。当尼希米为省长时,曾与以斯拉同工,于重建圣城、圣殿以外,更求重整民心,重建圣会;故特召集讲经大会,使民族复兴。不然虽圣城重建,圣殿重新,如民德、民心不改,亦不过仅属形式而忽略灵性.如何能有真复兴呢?
一、讲经会之召集 以斯拉之讲经大会,诚可以为我们历代门徒召集查经会之模范:
(一)时间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8:1)。他们也曾如此同时同心地聚集为建筑城墙(拉5:1)。七月是收成月,是最快乐的时间。今日各处教会亦应趁机会召集会众,聚查经会,最好是在十一月,趁农隙之时举行。
(二)地点 因为聚会人多,无堂可容,即一同“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8:1)。这是露天讲经大会,可见他们聚会是极踊跃的。
(三)讲员 讲员即文士以斯拉,并有辅佐他的玛他提雅等,分列左右,站在以斯拉旁边,每边各六人,共有十二人,为助讲员(8:4)。他们讲经的秩序:
1、执经——“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8:1)。
2、登台——“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8:4),这是临时预备的讲台。
3、展卷——“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8:5)。
4、朗诵——以斯拉即与助讲员,“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8:8)。
5、宣讲——并且“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8:8)。历来各教会最需要的,即有像文士以斯拉这样的人,深明圣经真理,常开查经大会,使大家都有真理的知识。
(四)听众 此查经大会,不但有好讲员,且是有热心求道之会员。既有深明其理之讲员,又有热心求道之会员.两下合起来,方使查经会有活泼精神。
1、同心——“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8:1)。各在自己城里,散处各地;竟能如同一人聚集,这是何等同心!
2、请求——“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此查经会,是由于会众的请求,并非领袖随己意召集。
3、站立——以斯拉一展开书卷,“民众就都站起来”(8:5)。这是表现一种极敬虔的态度。
4、侧耳——以斯拉等“读这律法书。众民侧耳而听”(8:3)。
5、举手——“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8:6)。如此举手应声,不但表示赞成,也是应许照着圣经的话去行。
6、俯首——众民“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8:6)。如此低头崇拜,是表明谦卑与顺服的态度。
7、恒切——此次聚会时间甚长,即“从清早到晌午”(8:3),会众皆耐心站立听讲,可见他们慕道之恒切。
8。听明——“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使百姓明白律法……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8:2,3,7,8)。
二、讲经会之效感 “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此次查经大会,在教会中所显能力,几不可以言喻:
(一)先哭 “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8:9)。哦!会众听见律法上的话,就都哭了!可见经上的话,真是有感力。或是因为违背神律法而哭。神的律法是圣洁严厉的,他们竟敢干犯背逆,会中亦多人娶外邦女子为妻,既已清楚听明律法上的话,怎能不哭呢?或以辜负神恩而哭。经上历历记述神如何恩待他的子民,是口舌不能述尽,会众竟将神的大恩辜负,怎能不抱惭悲痛呢?亦或以感激主爱而哭。人虽背逆辜恩,神仍是照常恩上加恩,把一些悖逆子民,又从巴比伦领回来,神的恩爱在他们身上,真是永不改变,怎能不因此感激流泪呢?
(二)后笑 尼希米与以斯拉等,“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8:10~12)。不论在查经大会,或奋兴大会中,令人先哭后笑,是自然的情形;因会众受经言感动.心灵苏醒,不能不以悔改己罪而痛哭,及至痛哭以后,又不能不以心灵中得到赦罪平安而欢乐。常有聚会时,会众哀哭之声与欢乐之声两相交合,以致不能分辨是哀哭的声音,或是欢乐的声音。非哭不能笑;既已哭,亦不能不笑。哭是笑之因,笑是哭之果。
三、查经会之结果——住棚节神人同乐 此次查经会最大效果,即令会众大家遵照律法书上所载,同守住棚节。查经会是在七月初一(8:2);是月十五即住棚节。“他们见律法上写着,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众就搭棚,住在棚里。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于是众人大大喜乐。”按住棚的意义:一则为纪念他们得释放,从埃及出来,在旷野住棚。二则为表明神在人间,与他们一间快乐。三则为表明将来在千禧年中神与人同住的喜乐。此次查经会的结果,令大家守住棚节,正是表明他们因为经言的效感,使大家都在灵中得了释放,并深觉神在他们中间,神也成了他们的喜乐;此种喜乐具有莫大能力,因为神的喜乐,就是他们的力量(8:10)。真的,深明经义的教会领袖,不论在何地方聚查经大会,莫不使信徒在灵道中更有进步,满了从神而来的喜乐,也就无形中在精神上守住棚节了。
我们信徒个人读经,固然要紧;有时聚查经会,讲明真理真意,亦不可忽略。尝见会中在灵道中进步之信徒,多是因查经会,或奋兴会之效感,所结之美果;可知查经大会,有如何紧要了。
尼希米记第八章释义(林献羔)
第八章 以斯拉宣读律法书和守住棚节
第8章至第10章是讲耶路撒冷的复兴。
建城完毕,派人防守、宣读律法书和守住棚节。
1-7章是尼希米的回忆录。8-9章是以以斯拉为主角,接上以斯拉记第10章。
一、百姓请以斯拉宣读律法书
(1-8节)
建城墙,又建灵命(1,8节),但我们必须要有神的话。
以斯拉受命教导律法(拉7:6,10,14,25-26),但他回城后13年才第1次公开读律法书,这是出人意外的事。
1.“七月初一日”(尼8:1-2)
这日是吹角节,公元前445年10月8日。他们停工,有圣会。住棚亦是这月的15-22日。
2.“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1节,3节)
这里是能通往耶路撒冷主要水源基训的城门。城门前有大广场,能容下许多人。
3.律法书(1节)
是以斯拉从巴比伦带回的摩西五经。
4.“从清早到晌午”(3节)
百姓站了5-6个小时。妇女通常不参加他们的聚会。但这次是严肃会,妇孺(12岁以上)听了能明白。以斯拉朗读申命记。
5.有讲台,左右侍立(4节)
右边是百姓的领袖;左边有利未族长(11:16,拉8:33,10:23);其他是利未人(尼9:4)。
这是在圣经里讲到第1次安排人聚会听道的经文(代下32:6)。
6.“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尼8:5)
后来拉比根据这里使会众站立听律法。当拉比把圣经一展开,百姓就站立,是肃立恭听。东正教会在聚会中,众人都站立。
7.“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尼8:6)
以斯拉说:“至大的神”,民就“举手”说:“阿们”。
他们聚会举手,众民“就低头,面伏于地。”个人敬拜伏地,有如亚伯拉罕的仆人(创24:52)、摩西(出34:8)、约书亚(书5:14)。
8.13个利未人帮助以斯拉(尼8:7-8)
百姓分成许多小组,“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每组有一个利未人边念边讲解。这种方式一直延用在会堂里的聚会。
二、要大大地喜乐(9-12节)
尼希米使百姓在敬拜中“转悲为喜”。
1.“不要悲哀哭泣”(9节)
百姓从律法书的教训看见过去的失败和悖逆,感到悲伤。本来为罪哭泣是适合于“赎罪日”。现在是“吹角节”,应当欢乐,尤其是建城完毕,更当欢乐。
2.与人同乐(10-12节)
尼希米教训百姓,在喜乐的同时,当与贫穷人共乐(林前11:20-22,雅2:14-16)。
三、守住棚节(尼8:13-18)
他们通过读、听之后,明白了律法,才知道要守住棚节(13-14节,利23:34)。他们在被掳期间停守70年,青年人不知住棚节。约书亚之后,以色列人不是没有守,但形式不同。
1.开始搭棚(尼8:13-16)
会众听完律法和有关住棚节的规定,就开始搭棚。
橄榄树(15节):要30年在无战乱时才能成长。
“水门的宽阔处”(16节):是耶路撒冷最古老防御土墙的一道门,被尼希米重建。
2.以色列人从来没有这样行(17节)
所罗门献殿和被掳归回的第1批人,都庆祝这节,但从约书亚到如今没有这样“大大喜乐”。
3.“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18节)
“众人”:全体与小组(2节,13节,18节):我们不要忽略其一。
我们应当有“敬拜”、“认罪”、“祷告”与“安静”。
尼希米记笺记(八章)(于中旻)
喜乐与力量
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
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误意,就是以不快乐为敬虔,以悲苦为圣洁的表现;发现谁有欢乐的迹象,就以为是属世。其实,照圣经的教导,喜乐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22)。
不过,这里所说的,不同于属世的欢乐,不是像拜偶像的节庆,“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出三二:6)。真正的喜乐不反对吃喝,但不是吃喝产生喜乐:“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一四:17)
归回的以色列人,住在有城墙,有圣殿的耶路撒冷,现在建筑物有了,人也有了,但请不要满足,也不可误会,因为那不是神赐福的条件。神的子民必须明白神的话,遵行神的话。
七月初一日,他们在水门前宽阔的地方,一同聚集,预备了一个木台,“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宣读给会众听。神的圣言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会众却大半只懂通用的亚兰语,因此需要经过翻译,才可以达到所有的人听了明白的效果(尼八:1-8)。
以斯拉在众民眼前,一展开书卷,众民就都站起来,表明他们对神的话的敬畏。许多年以后,他们在宣读神的话时,总是肃立恭听。圣经说:“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听了神律法的人,才知道罪是那样可恶,省察自己犯罪的情形,就失声痛哭起来,一时圣会变成集体举哀。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9-10)
神的话打开,人才会认罪悔改。但不是一直悲哀哭泣;应该产生赦罪的喜乐。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一○:10)丰盛生命的表现,是满有喜乐,满有力量。这是蒙恩的记号。丰盛的生命,是满而溢出的生命,因此,自己蒙恩,也必分给缺乏的人。
于是,大会由宣读神的话,而认罪,而守住棚节,那是记念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旷野住在棚里,表明神与人同住:离开罪,才有神的同在,而有喜乐。
尼希米记文字释经证道(八章)(张策)
第09讲
宣讲律法
读经:尼8章
内容:
一、邀请以斯拉
8: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
时间很快到了宗教历的七月初一(阳历主前445年10月8日),也就是城墙竣工的六天之后(6:15;以禄月是宗教历六月)。宗教历的七月(阳历九、十月间,秋雨开始,进入雨季)是个重要的月份,不单是民事历的新年,而且有很多的宗教节期:七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吹角节,全民停止工作,热烈庆祝;七月初十,是赎罪日,大祭司只有在这一天才能进入至圣所为全民献祭赎罪;七月十五至二十一是住棚节,纪念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曾经住在棚里(利23:23-43)。
7:4-73讲到尼希米准备增加耶城居民人数,并且举行了人口调查,本章并没有继续讲这个内容,显然是暂时搁置下来。他可能认为七月正是教导神律法的大好时机,因此就邀请以斯拉讲解摩西律法。教导的地点是“水门前的宽阔处”。水门是通往耶城主要水源基训泉的城门,城门前必定有较大广场,可以容纳群众。
正如前面的分享里面讲过的,尼希米深知仅仅建造物质的城墙是不够的,必须在更重要的属灵城墙上花大气力,就是引导百姓学习神的律法,学习敬畏神、顺服神。教导律法至少是持续到七月二十四(1节;9:1),接近一个月,从此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建立属灵的保障!他的属灵眼光和智慧是多么可贵!等教导律法的事情完满结束之后,他才又继续做移民至耶城的工作(11章)。
二、释经证道
8:2 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
8:3 在水门前的宽阔处,从清早到晌午,在众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众民侧耳而听。
8:4 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玛他提雅、示玛、亚奈雅、乌利亚、希勒家和玛西雅站在他的右边;毗大雅、米沙利、玛基雅、哈顺、哈拔大拿、撒迦利亚和米书兰站在他的左边。
8:5 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众民就都站起来。
8:6 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 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
8:7 耶书亚、巴尼、示利比、雅悯、亚谷、沙比太、荷第雅、玛西雅、基利他、亚撒利雅、约撒拔、哈难、毗莱雅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
8:8 他们清清楚楚地念 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这里记下了以斯拉教导律法的具体情形:
1、准备工作。为以斯拉特地准备了木台(4节),显然是个高台,因为5节说他“站在众民以上”,就像今天教会的讲台;又安排了13个利未人,分成两组站在以斯拉的左边、右边(4节)。
2、宣讲程序。1)、以斯拉上了木台,展开律法书;2)、百姓自发的起立,显示对神律法的尊重(5节);3)、以斯拉献上感恩的祷告,百姓作出回应,并且俯伏敬拜神(6节);4)、宣读并且讲解律法。以斯拉讲一句,两边的利未人重复一遍(也可能是作出翻译和解释,因为归国的犹太人大多只懂亚兰文,朗读希伯来文写的律法书,必须用亚兰文译出并加以解释,才能使百姓明白),为的是远近都可以听得到、听得懂(7-8节)。
显然,这是最早的释经证道,因为以斯拉宣讲程序和今天的讲道程序很相似(就差诗歌的献唱了,6节以斯拉的“称颂”很可能就是诗歌献唱),或者说后世教会的讲道程序很可能就是对这里的模仿。
三、鼓励安慰
8:9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 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
8:10 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8:11 于是利未人使众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作声,也不要忧愁。”
8:12 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
释经证道从清早持续到晌午(3节),是该吃饭休息的时间了,但是百姓被神的话感动,看见了自己的污秽和败坏,伤心痛悔,现场哭声一片。尼希米、以斯拉及助手利未人就安慰鼓励他们,叫他们停止哭泣,安静下来;不但不应当忧愁,反而应当欢喜快乐,在上午的释经证道结束之后去享用神赐予的食物;并且应当照顾那些无法预备食物的人,使这些人也与他们一同分享神的恩典和节日的快乐。他们就听从吩咐,擦干眼泪,欢欢喜喜的去吃喝。
9节提到尼希米的时候,不再是前面1-7章的第一人称的形式(“我”),而是“省长尼希米”,可见本书的作者不是尼希米本人,而是以斯拉。前面1-7章是引用尼希米的回忆录(1:1),这里因着他的介入,就又站在叙事者的角度来记叙。下文12:27-13章又继续引用尼希米的回忆录。
四、守住棚节
8:13 次日,众民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
8:14 他们见律法上写着,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
8:15 并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传报告说:“你们当上山,将橄榄树、野橄榄树、番石榴树、棕树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照着所写的搭棚。”
8:16 于是百姓出去,取了树枝来,各人在自己的房顶上,或院内,或 神殿的院内,或水门的宽阔处,或以法莲门的宽阔处搭棚。
8:17 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众就搭棚,住在棚里。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于是众人大大喜乐。
8:18 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 神的律法书。众人守节七日,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
本章最后记下了百姓守住棚节的事情。他们在次日,就是七月初二,继续聆听以斯拉讲解律法(2,13节)。他们听到了律法上讲到神对住棚节的有关教导,时间就在本月十五,因此就着手准备,上山取树枝回来搭棚(14-16节)。然后在十五日守住棚节,大家都非常喜乐。在为期一周的节日期间,以斯拉继续教导神的律法(17-18节)。
17节说从约书亚至今,以色列人没有守过住棚节,而所罗门献殿(代下7章)和被掳后第一批人回归时(拉3:4)都曾庆祝过此节。可能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从喜乐的程度上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
五、反省反思
1、尼希米为什么放下移民耶城的事情,转而邀请以斯拉讲解律法?
2、以斯拉的释经证道主要的程序有哪些?百姓又是怎样回应的?说明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