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尼希米记第一章短篇信息

 

目录:

城墙的情形(史百克)

一位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人(于宏洁)

基督徒胜利的工作──认清需要(1~11)(Alan Redpath)

开工以前之祈祷(1~6)(贾玉铭)

尼希米记第一章释义(林献羔)

尼希米记笺记(一章)(于中旻)

尼希米记文字释经证道(一章)(张策)

 

 

城墙的情形(史百克)

 

尼希米的行动

前面我们曾说过,尼希米并非置身事外,一味的加以消极的批评。他不像那只能指出错误却不知道为着神的荣耀应当怎样行的人,他不仅关切耶路撒冷城,并且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圣经》中(至少在旧约是如此)如果有一卷以行动为特点的书,尼希米记就是这样的一卷。

尼希米在行动之先,首先使自己对当时的局面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认识,我们在尼希米记一章二节读到这样的话:

“那时,有我一个弟兄哈拿尼,同着几个人从犹大来,我问他们那些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

后来尼希米自己到了耶路撒冷,他的行动可以从下面这一段描述的话看出来:

“我夜间起,有几个人也一同起来,但神使我心里要为耶路撒冷做什么事,我并没有告诉人;除了我骑的牲口以外,也没有别的牲口在我那里。当夜我出了谷门,往野狗井去,到了粪厂门,察看耶路撒冷的城墙,见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尼二12-13

这是尼希米花工夫去观察的情形,他要知道当日局面的实际情况。他当然已得到不少消息和报告,也曾致力于从那些曾亲身经历过的人听取局面的状况。但他一到现场,立即亲自跑去证实这报告的准确性,以及情况究竟如何。我愿意这样说:照此原则,当主论到祂见证的恢复时,那些与祂同工的人,也同样需要对当前局面有准确而详尽的认识。可能你曾从别人那里听见局面的光景,纵然是最详尽的,仍不可以这种第二手的报告为满足,对于事情的真相,你必须有头一手的认识。你我对于今日属灵的光景,若知道得不够准确和详尽,也不知道需要作些什么,那么我们在神手中很难有什么用处。我们必须实在有所看见,亲身有所体会,不能以耳代目。

今天我们无论到哪里去,难免不碰见为着发现神百姓属灵光景低落而悲哀的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事实。他们的感觉(从主要一面来说)是对的,虽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过的,许多人除了抱怨、批评、不满之外,并不能在积极方面有什么摆上;对神子民属灵的光景,也无法使之改善或补救。然而他们所注意到教会属灵情形的可悲,诚然是实在而普遍的事。以今日教会而论:没有一件事是准确的,没有一件事符合主所要的,也没有一件事是照着她所该有的光景的,虽然大部情况实在是不对,但我们不能仅有一点含糊笼统的感觉,我们必须有切身的认识,真知道今天的错误在哪里。我并不是建议你们去查察,把所有的错处找出来,将今天那些令人悲哀的失败开列一张很长的清单;我的意思乃是这样:如果我们要和神同工,要使事情能像主所要的光景,我们心中必须先对今日的光景,有头一手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我们绝不能只做客观的抱怨专家;相反的,我们必须由于深知今日的属灵情形,因而心里背负苦难,又因我们的眼睛看见了,而且看得那么清楚,因此眼之所见就成了心中的困苦。

尼希米所做的正是如此:他开头先让自己对当时的局面有直接的认识,当日的局面诚然会使任何人灰心丧志,那局面很可能使尼希米失望,因之半途而废,重回巴比伦去,说:“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从最坏处打算,尽力而为,因为情形完全出乎想象,除了令人失望以外,可说是无一是处,任何打算都属无用。”如果那晚你和尼希米一同去察看城墙,我想你很可能要说:“啊!这岂是我们所能为力的!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这情势毫无指望。”但尼希米却不是这样,他不以这种情形为绝望而放弃,我想他是旧约中最勇敢的人物之一,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所面临的情势虽然可怕,但他依然凭信行事,因为他不单知道局势的险恶,他更知道神正在行动,要使局面改观。神要做一件事,无论我们认为多么不可能,我们仍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祂必要作成,因此,既然神的旨意要扭转这个局面,尼希米就不放弃他的行动,而且要认真的面对着这个局面。

我心里有许多感觉,很难找出合适的发表,来解开这些信息,但我从整本《圣经》(特别是新约)来看就会看见。我想到使徒保罗是这个时代中的尼希米,他在基督徒中所面对的情势是何等的情势!他所遇见并要对付的是何等棘手的事!当我们来读哥林多前书的时候,我们会立刻感觉说:这样一班乌合之众还有什么盼望!这哪里是教会!我们会从心里弃绝他们。但是请你看保罗,他没有放弃他们,却是那么英勇而坚强的面对当时的情势。

令天我们也可能深感失望,很容易觉得在今天这种情势下,要有一个能够荣耀神的清楚完满的见证是不可能的。你看今日的教会受到何等的破坏!我们很可以把今日的教会比作当日的耶路撒冷,城墙被毁,城门被焚。换句话说,整个的见证已经被撕裂、遭毁坏!是的,情势诚然令人失望!但我们却必须面对这一个问题——神是否愿意使情势改观?是要教会有正常的光景?抑或已将她放弃?神是否愿意并期待——祂何止期待,岂不正在行动,为要得着一个与今日情况完全不同的见证呢?如果有任何迹象足以证实神今天正积极关切此事,我们就不敢放弃,但是这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唯独神能赐给我们的勇气,才能面对当前的情势。稍有经历的人,就知道我并未夸大其词。

尼希米的异象和感召

现在我们要看,尼希米如何把别人带到他的异象和关切中的事:起先这个异象和关切在他心中深藏着,只是他和神之间的事,他也从不告诉任何人;经过详细的考查和勘察之后,他有了确切的决定,他才把他心中的事向人敞开。这样的步骤是很美丽的,也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往往轻易的把我们的观念广播出去,卸给别人;这与首先开始于我们和神之间的关切有何等的不同!先因所面临的情势而受压,又深感责任之重大,等到一旦有了决定,这事必须成就,这才是带别人进入我们的异象和感召的时机。

从《圣经》上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神使尼希米成为一个具有惊人感动力的人,有磁性的性格和惊人的感召力。由于他的异象和感召,那些曾沉浸在失望的深渊里的百姓,都被拉上来,踊跃的投身于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业。尼希米真是一个大有能力的领袖。也是真正的领袖。你是否深有所感?觉得这正是今日极迫切的需要——需要一班有异象的人,他们权衡过每一件事的轻重,面对着整个的情势与其后果,对于神深具信心,知道今日光景原非神的本意,因而确信神要使局势改观;他们那种积极的冲击力,影响了其他的人,因此也加入他们的行列。这诚然是今日最大的需要。在今天仅仅做一个客人,一直被别人背负是容易的;或者做一只寄生虫,专靠吸取别人而生活是轻省的;但在这地上做一个能激励人,并成为别人的感召者,感召人来从事主的工作,实在帮助人进入神所要得着的事,那是一件大不相同的事“尼希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愿意对你们这样说:如果你们有人觉得,今天的光景已经不照着神的心意;又感觉神愿意得着祂所要得着的,那我们就应该在这件事上积极,并在这件事上成为别人的感召。

尼希米权衡了每一件事的轻重,非但不因情势而沮丧,反因深感手中工作伟大而投身其中,并全心全意的致力于此,因此就感动了其他的人,他的心向着他们敞开,以致他们同心说:“我们起来建造吧!”哦!巴不得神今天也得着一班这样的百姓!一班洞悉今日光景的百姓,他们也知道何以情势发展至此,又一同起来说我们在这件上应该有所作为,我们起来建造吧!

这就是尼希米行动的开始,我相信你们都同意,这诚然是一个行动。我们当然不至于把这件事仅仅当作人间的事来看,若不是借着圣灵所加的力量,没有一个人能在这工作上持久。再看使徒保罗他对于当日的一切情形已经了如指掌,当日神子民的光景,非但无助于情势的改善,只有增加沮丧和失望。但保罗的祷告是:“求祂按着祂丰盛的荣耀,借着祂的灵,叫你们里面的人刚强起来。”(弗三16

“照祂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西一11)唯有运行在我们里面神的灵那大有权能的力量,能使我们继续往前去。我们必须让神在尼希米身上平生所做的工,也作在我们的身上,并在我们里面有够大的地位。唯独如此,才能使我们对今天的局势有所作为。

目标——城墙

我们在头一篇已经说过:这卷书的特点有三,就是城墙、工作和争战,或者说目标、作为与冲突。现在我们先从主要的一个特点——目标或城墙来开始。尼希米要修理的城墙究竟代表什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关于城墙,我要说到三个很基本的点,藉以明白当日的城墙是什么,今日的城墙又是什么。

第一、当日的城墙乃是一个界限,因为它划定了一个范围,这界限如果用属灵的话或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解释,照着神圣的思想,乃是一个清楚的说明,说明什么是基督,什么不是。耶路撒冷的城墙,划定了一个特定的区域,一块特别的土地。城墙立在那里,仿佛对人说:“凡在城墙里面的,在这个标记之内的,是属于某一个等次,有某一种的性质;凡在这范围里面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当然可以这样说城墙内事物的性质,是城中心的殿所赋予的;而城墙的作用乃是一个说明,现在暂不详细述说。目前我们必须要说的是在恢复并成全主的见证这件事上,对于什么是基督,什么不是基督,必须有一个很清楚的界限。因为今天的情形混乱得可怕,城墙已经倒塌了,以致城里竟然有许多垃圾,我且不说这些垃圾,请先注意一个事实,那是原先城墙所在的地方,现在已成为乱堆。今天许多神的百姓,对于什么是属基督的,和那些只不过是基督教的,已经缺少认识、分辨和鉴别的能力。基督教里面满了可怕的混杂。因此,重建鲜明的城墙、好明确的向人指出基督之所是,使基督能清楚的被人认识,被人知道,而一切足以使人产生混乱和搀杂的因素,尽被除去,这是今日最急切的需要,此点至为明显。

城墙就是一个这样的说明。因此,城墙在属灵方面的意义,乃是代表基督的真实性质。我说过我里面有许多话,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所想到的就是城墙。从整本《圣经》来看城墙,始自历史性的城墙,一直看到最终在启示录末了,那包括一切的伟大城墙——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的城墙,我发现城墙最主要的功用乃是说明墙里所有的性质。这一点在《圣经》末了新耶路撒冷的城墙上岂不是表明得非常清楚吗?它主要的特点乃是说明城的性质、荣耀、美丽和纯洁。基督的见证头一件事乃是说到它的性质,这是首先必须建立的一件事,并且须要建立得清楚而明确。

第二、城墙说明分野。也许你会认为这和界限没有什么两样,但二者确乎是不同的,因为城墙所代表的乃是区别。在这里没有一件事情是混杂的,城墙在这里乃是宣告一个事实,说明这见证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证。它并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也不是许多不同事物的总和,不!它乃是一件非常明确的事,而且与一切有鲜明的分别。城墙无异对众宣告:“只有属于基督的方能经过此墙,方能有份此城。”

这一点的确摸着人的深处,当然也非常令人注意。我们往下看的时候,还看见尼希米的弟兄哈拿尼成了一名守卫者,他和所有的门警一样,负着看守众城门的职责,对付那些企图潜入的人。他对付那些商人,今日也有许多商人,他们竟然找到了门路,进到主耶稣的见证里,谋求他们自己的利益,做他们的买卖,将许多商品带到属神和属基督的范围中。城墙对这些情形严厉的说:“不准!”你若一直读到这卷书的末了,就能看见尼希米和那些守卫的人怎样对付那些商人。但他们所做的,还是赶不上主在世之日,用绳子作鞭子,将那些买卖牛羊鸽子的赶出圣殿那样厉害,远赶不上。简单的说:城墙是贵重和卑贱之间的分野。这一点所包含的极为广泛,城墙也将那些什么是出于神的灵的,和那些出于另一个灵的,加以绝对的区别。

第三、城墙又代表防卫。城墙的责任乃是保护神的利益,并保护主的百姓,使他们不受侵扰,也不至受到会使他们改变性质的攻击和败坏。主需要一个见证,这见证能够考验每一件事,不让一件不全然出于主的事过去。今日教会就在这件事上有了错失,使神的利益和神的百姓受到亏损,有太多不出于主的事,竟然容让它们偷偷的进入,而且有了地位;另一面对于什么是出于主的,却缺少一个够强的见证,起来抵挡这光景。

从新约中你会发现,在开始的时候,那属灵的城墙初被建立,它在圣灵的权能之下,是那样坚强,明确,甚至许多人惧怕得不敢去参加他们。当时的情势是:无论什么时候,若在什么事上和神的关系不对时,人的心中就产生出一种惧怕;而另一面呢,有人来俯伏在他们面前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主今天不正需要一个这样的见证吗?一个十分坚强、非常明确的见证,会使那些对神无所谓、不把神当一回事的人,心存畏惧:用通常的话来说,是把一切都清理出去。“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约一,二19)这正是健全的记号,这种事情只能在情形良好的时候发生;情形很糟的时候,你们唯恐失去任何人,因此紧紧抓住人不放。主却说:用不着去抓住人,更用不着去拉人。这见证,这城墙是一重防卫,是一个保护,防守并抵挡任何人任何事的侵入。当尼希米的日子,城墙对耶路撒冷是何等的需要!整卷尼希米记都说到这一点,你只要看出城墙对于多比雅和他的同党如何,就能看出它的功用。他们知道那屹立的城墙是何等的坚强,他们断乎无法越过它而进到里面。

这是城墙头一层的意义。现在我们要在这方面再稍微多说一点,城墙代表基督的两面:从一面来说,城墙代表基督之于外面的世人和列国;而另一面呢,城墙又代表基督之于祂自己的子民。用一句话来说:这城墙就是神儿子丰满的见证,也就是神儿子的意义显于今世,并在世人中的光景。

城墙修复的必要

我们必须在这里加上一句话,免得人误解我们的意思。尼希米并非从根基上重筑城墙的全部,如果你仔细读尼希米记,就可以看出他们乃是修补城墙,将那些倒塌和倾覆之处修复起来。我之所以要说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从神所承受的托付和所蒙的呼召,并不是从根基上来建造。感谢神!那根基已经立定,那城墙早在起初时已经筑成。行传给我们看见那城墙,那是丰满完美的见证,满了荣耀和能力,是那么壮丽和伟大,是一道极其坚强的防线。这见证之于列国来说,是大能的启示,面对于祂自己的百姓,是基督权能的彰显,这些在当初就已经存在。尼希米并非开始来着手建立这件事,他乃是来到那曾经是丰满、明确、完美,而现在却已经倾覆、倒塌、毁坏的场所,所以他的工作乃是修理,使它恢愎原初的完美。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站的地位,倘若我们蒙了主的呼召,来从事任何工作的话,这就是我们要进入的工作。神并未召我们去做使徒们当日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如今仍然存在,但是从他们那时候起,有许多尼希米。当日的光景发生——就是倾覆、败落、分裂、被掳等等,因此需要恢复它原初的光景。这诚然是今天我们蒙召所进入的事工。

论到城墙的倒塌,尼希米记二章十七节这样说:“以后,我对他们说:我们所遭的难,耶路撒冷怎样荒凉,城门被火焚烧,你们都看见了!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末了那句话,正好摸着这件事的症结。请你注意!那个神和基督的大仇敌,也是我们主见证的大仇敌,他那持久不变的目的,就是要使主的名受到凌辱——不惜任何方法,不择任何手段,无论是直接的攻击,或用诡计渗透、颠覆,目的就在使主的名和主的见证蒙受凌辱。尼希米说:“免得再受凌辱。”神的百姓都该受这个动机的支配,免得主和祂百姓因为他们荒凉的光景受到仇敌的凌辱。

荒凉因于拜偶像

说到恢复之前,我们应当先追查一下,导致荒凉的基本原因(也是最终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本书和前几卷书中得到一个结论,只要用一句话,就能把整件事的根都找出来,这一句话就是“拜偶像。”如果你看见那城墙倾覆的断壁残垣,你在那里默想并查问说:“这是什么缘故?何以竟会落到这个地步?其原因究竟何在?”最基本最完全的答案就是——拜偶像。

如果你认清了以色列国之所以被掳到巴比伦——拜偶像的中心去,正是他们拜偶像的结果,(也是为要使他们拜偶像的病得医治)这事必定使你印象弥深。你能从那立起的大像,知道巴比伦乃是世上偶像的中心。以色列既然容让他们中间有偶像,主就打发他们到那世界性的偶像中心去治疗拜偶像之病。我说这件事令人印象弥深,意思是指主有时将我们所贪恋的,以加倍的量加给我们,作为医治之剂。(有如以毒攻毒似的——译者注)他们贪婪、拜偶像的淫行,曾使众先知为此向他们劝告、呼喊,甚至对他们流泪、哀哭,为这事受苦,目的就是要百姓离弃偶像,不再暗中和周围外邦列国的假神犯淫乱,但是他们却不肯,因为他们已经与外邦人结亲了。于是主说:“好吧!就照你们所要的给你们吧,而且加倍的给。”结果他们得的实在太多了,主就是用这方法,使以色列人拜偶像的事上得了医治,从此她的历史上,再没有发生过拜偶像的事。这并不是说他们连拜偶像的灵都得了医治,这一点我们往下还要说到,但是他们那种公然和邪恶势力勾结的行为,已经借此摧毁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证。作诗的人论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有这样一句话:“祂将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却使他们的心灵软弱。”(诗一○六15)他们不愿放弃神所不允的要求,他们硬着颈项说:“我们非要不可!”于是主说:“好吧”!结果他们看似得着,其实却是失去。

这个原则直到今天仍是适用。今天,世界竟然在教会中、在基督教里面有了地位,神的教会进到世界里去,就把世界也带到教会里来;教会和世界的灵有了联结,世界的灵在基督教里面有了很大的地位。虽然我不愿说到这些事,但我们不能不忠心。(也许是由于无知或失察)连福音的基督教里面,也把许多世界的原则,把那些不是属灵的原则带到其中,就如用那些名称、头衔、财物等等,来做神的工;还有许多暗中和世界的勾结,为要得着世界的好感与利益。在这事的背后,有一个灵,就是拜偶像的灵,这灵竟然掌握了神的百姓。就任凭教会去得她想要的,于是今天教会就失去了她的能力与超越的地位,只因为世界在教会中有了太多的地位。看来她似乎是很有所得,但是她的得着正是损失!(得之于失)这件事难道不够明显吗?

这原则今天也适用于个人,倘若你的心一直向往着某一件事,不愿接受主所说的“不”,你坚持着,你一定要,甚至威胁主:(话不一定这样说法)若不给你,你就不前去,和主到此为止。如果你这样,主会给的,祂会让你得着所要的,但我要告诉你:你所得着的将成为你的咒诅。亚伯拉罕之得着以实玛利就是一个例子,多可怕的咒诅!在此你能看见这个原则:这一班百姓既然在他们的生活中、灵里面和一切原则上,容让拜偶像的事进入;并且塞耳不听主所差遣的先知每早晨的提醒与呼唤,所以主说:“好!照你们所要的去吧!你们可以到巴比伦去拜个够。”结果他们失去了一切!

什么是拜偶像?并不是向木、石所雕刻的偶像俯伏叩拜才算是拜偶像;偶像的面目何止千万!它用种种诡诈的方式出现,而且很少用直接的方法得着人的敬拜。简单的说:凡在心里和那些取代神地位的,或是阻挡神道路的那些东西有交通,这交通就是拜偶像。这里所包含的又是何等广!这种交通最终的影响,就是使主受到挫折、拦阻、无法得到祂所要得的。这就是拜偶像的原则。偶像是取代主地位的,所以拜偶像使主遭遇许多艰难。

前面说过,以色列虽在拜有形的偶像这件事上得到了医治,但并未除去拜偶像的灵或拜偶像的原则。当主耶稣在肉身的日子,以色列人崇拜传统,传统就成为他们的偶像。传统的确能够成为偶像,你很可能向着传统十分虔诚,完全服在传统之下,以致主得不着一点机会。传统能够拦阻主的道路,就像当日尼希米受到断墙乱石的阻挡,使他所骑的牲口无法通过一样。那些死的传统、枯干的历史和早已过时的陈旧事迹拦阻了主的道路,让这些传统掌权正是拜偶像的原则。这就是使城墙倒塌的最基本并最终的原因,所出现的断壁残垣和废墟,正是由于拜偶像——在心里和那些不是出于主的有了联结和交通。

尼希米记里面,满了极坏的情况,满了出于邪恶和错误的光景,正与城墙的情形一致,当你们观看并细察城墙时,你们能看见当日神百姓的情形和城墙完全一样,神的百姓中间有各样的恶行、邪污和错误,这就是那些乱堆和倒塌的城墙,城墙正是神子民属灵光景的说明。因此当你去细细研究那城墙时,你会看见实质上你所摸着的并不是物质的城墙,而是神百姓的属灵情况;尼希米致力于修复城墙的时候,同时又得好好对付神子民属灵的情形。城墙和百姓属灵的情况是一件事。单在外面筑一道美丽的城墙,任令城里的百姓和城墙的外貌完全矛盾,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盼望你们能领会我们的话:你的见证必须和属灵的情形一致,见证的背后必须有属灵的内容,有属灵的内容方能支持你的见证。你们永远不能用不是真理的东西,来建造什么。

关于城墙的意义和它的构成,我们还要进一步来看,愿主让我们此刻能进入祂自己的异象和意愿中;并且以那抓住尼希米、保罗以及主众仆人的大能,也抓住我们;使我们能以被祂使用,更多恢复祂儿子的见证。

── 史百克《恢复神儿子丰满的见证》

 

 

第一章  一位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人(于宏洁)

 

在开始看第一章以前,我们先简短的复习一下在尼希米记总论里,曾经交通的几个重要的点。首先,必须知道也承认我们旧造的生命是一个被掳的生命,我们的生活常常不小心就掉到被掳、被辖制的光景。所以我们里面一定要有一个强烈的心愿:不甘心被掳,而且渴慕归回到  神给我们起初蒙爱、蒙恩而且荣耀的地位。

 

一个爱  神的人,当他被掳时,他的心很痛苦

诗篇137篇是一篇很有名,神儿女们被掳的时候作的诗歌,他们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他们在那里把琴挂在那边的柳树上,因为掳掠我们的要叫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叫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诗人在底下就接着反应说:「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 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1371-6)这就是一个真正爱  神的人,当他被掳的时候,他心中一个痛苦的发表。

 

神喜乐看见祂的百姓,从被掳的光景里觉醒

一个软弱的人被掳的时候,他就甘于被掳,也习惯于被掳。可是一个真正爱  神,真正有心于神的见证和神旨意的人,虽然也可能被掳,可是在每一次被掳的时候,我们里面就有一个深的痛苦,我们不甘心被掳,我们渴慕出来。而且我们在被掳的里面,再也没有喜乐了,我们没有办法在巴比伦的河边唱锡安的歌。这样的感觉希望在我们的里面是强烈的。上一次我们也交通到  神是非常渴慕,也喜乐看见祂的百姓从被掳的光景里面有觉醒,而且愿意起来归回;是祂不肯放我们的爱,也是祂永远不失败的旨意,让我们从一切被掳的里面,能够靠着祂的帮助走出来。

 

神有三个呼召:宽恕、接纳、医治

耶利米书第3章是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信息,你仔细去读,发现  神有三个呼召,祂在呼召背道的儿女赶快回来。耶利米书312节,  神呼召我们回来,祂说祂要宽恕我们的罪。到14节,祂呼召我们回来,祂愿意作我们的丈夫,说到祂在爱中愿意完全的接纳我们,照顾我们。到了22节,祂说:背道的儿女们回来吧,我要医治们一切背道的病。这里有三个关键的词1.宽恕。2.接纳。3.医治。

 

神希望所有被掳的儿女们都回来,因为祂要宽恕我们,祂赦免我们所有犯过的罪。祂要接纳我们,像丈夫爱妻子一样,祂完全的接纳,祂甚至跟我们联合。这是  神不肯放我们的爱。祂不仅仅爱我们、宽恕我们,接纳我们,祂还要医治我们,让背道的病,被掳的生命能够被  神医治。 每次读到  神的心,我们就感动。我们可以说《路加福音》15章那个老父亲写出孤单的  神,他多么希望他流荡、失迷的孩子能够回来。同样的,在天上的  神,永远希望祂的教会,希望祂的子民都能够回到祂的旨意、回到祂对我们的爱和期望上。

 

被掳归回:是我们得胜生命的彰显

另外,我们也讲到被掳归回,不只是一件在旧约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件过去的历史,不仅是  神对未来的一个应许,它更是我们在今生、在现在得胜生命的彰显。同样的,被掳归回它不仅是一个呼召,也是一个淘汰;它不只是一个应许,也是  神的要求;不仅是一个心愿,更是需要有顺服的行动。真正的归回的人,  神的心得喜乐, 神说:们是我眼中的瞳人;  神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亚114)当这些百姓回来的时候,  神每一个都数算,连牲畜,连仆婢,驴,骆驼,这些祂都在数算,数算到个位数。所以,我们可以稍微揣摩,可以摸着  神的心。

 

上次我们讲到百姓分三批被掳,而且有三批的归回,这三批的归回,他们都有伟大的重建。第一批归回.重建祭坛,重建圣殿

第二批归回.重建圣言的地位,恢复  神家圣别的生活

第三批归回.重建圣城。

他们每一批的回来都有一个重建的工作,带进了伟大的复兴,带进了属灵的恢复,带进了属灵的医治。这是我们读以色列被掳、归回史的时候,我们里面一直要很清楚的一件事。

 

尼希米是第三批归回的人

是在主前445年,或是444年,第三批带领神百姓回来的。他的回来主要是重建圣城。祭坛恢复了,圣殿恢复了;神的律法,神话语的地位也恢复了,可是城墙却被毁,城门被火焚烧。城墙被毁, 仇敌可以自由进出。虽然我们恢复了一些的东西,可是我们如果不恢复城墙的话,我们没有保护,我们仍然没有分别的界线,我们仍然在主的面前没有该有的见证。

 

尼希米记的归回重建城墙,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重建属灵的城墙

重建城墙三个重要属灵的意义:1、保护;2、分别的界线;3、具体的见证。

第一.保护 没有城墙,仇敌可以自由进出,盗贼可以随便的来“偷窃、杀害和毁坏”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城墙的人,发现仇敌很容易辖制他。一个没有城墙的家庭,仇敌可以自由进出,借着网络,借着罪恶,借着很多外遇的事情,钱财的迷惑,可以把整个家都摧毁了。同样的,教会没有城墙就很容易分裂,很容易有很多仇敌的工作。

 

第二.界线。这一个城墙出现的时候,它就把属  神的,不属  神的分开了;把属土的,把属天的分别出来了;把  神要的,  神不要分别出来了;把属肉体的,属灵的分别出来了;把属土、属地、属天的分别出来。发现城墙是一个界线,它很清楚的告诉我们, 什么是  神要的,什么不是  神要的,这个东西今天在神的儿女们中间非常的脆弱。神家里也是一样,有各式各样人的作为,人的计划,人的看法,带进了神家,我们缺少一个看门的,一个明显的界线,让我们知道这些东西不是  神要的。

 

主耶稣来的时候,在圣殿里面,圣殿居然充满了作买卖的,买卖牛羊、鸽子、兑换银钱。整个圣殿都混乱,因为没有守门的。大卫建立事奉祭司的时候,他特别安排守门的,闲杂人不能进来,外邦人不能进来,不圣洁的不能进来,不是  神要的不准进来。今天在教会,在个人的生活,在家庭的生活里面,到底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城墙?到底我们有没有人这样的把准绳清清楚楚的画在神家,让我们知道不属  神的不得进这城。启示录第二十一章说到:从今以后「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慌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这是  神的心意,城里、城外分得清清楚楚的。

 

第三.见证 你盖一个小小的篱笆和筑一道围墙,见证或是丰满的度量,荣耀的度量就不一样。古代的君王、侯爵他们都有自己的城堡。城的度量、城的荣耀是一个见证的发表。圣城新耶路撒冷降临的时候,长、宽、高都是四千里(启2116),这是一个伟大的圣城。这么伟大的城墙的和圣城都说到荣耀的见证。

 

我们今天读《尼希米记》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神在这里恢复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城墙被拆毁的话,我们也知道它指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当尼希米听见城墙被拆毁,城门被火焚烧的时候,他的心中有这么深的痛苦,我们也能够稍微明白一下。

 

神家的见证被摧毁

我们从《尼希米记》第一章,马上可以看见,当尼希米听见从家乡来的人告诉他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这其实就是一个见证被摧毁,墙被拆毁,城门被焚烧,带下来的结果:百姓们遭大难,受凌辱。因为仇敌得到了自由进出的管道,神的家中再也没有保护,神的家中也再没有分别的界线,我们从后面可以看到百姓的妥协,他们安息日作生意,他们与外邦人混杂、结婚。所以,就知道整个的见证被摧毁了。 

 

尼希米是一位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人

每一章都会有一个主题, 让我们知道怎样集中在重点上交通;很多的细节我们可以当作补充,但是重点一定要抓住。尼希米记第一章就让我们看见一位真正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人。尼希米是一个非常有使命感, 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一个人,他虽然在波斯的王宫作王的酒政,可是当他一听见有人从耶路撒冷来,马上打听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情形的到底怎样,他整个的心关心神家,真的是以神家的兴亡为他的已任。他一听见神家受凌辱,遭大难,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圣经上说:「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  神面前禁食祷告。」(4)

 

我不知道怎么去述说,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器皿,还不在乎你是不是全时间的传道人,你的职业是什么,你在作什么?而是在乎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关不关心神家,我们人可以在世界里面,甚至人可以在王宫里面,但是我们的心却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知道我们在为什么活着!我们知道我的身份的什么,到底我的使命是什么!当尼希米听见这个的时候,从他的反应就让我们看见他是一个关心神家,以神国兴亡为已任的人。

 

尼希米的第二个特点:他真是一位祷告的人

他是一个为着神家复兴,迫切祷告的人。当他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祷告。尼希米记里面充满了祷告,他讲讲话,他就突然祷告;处理一件事,好像在描述一个危机,底下就突然插进了尼希米的祷告,整卷尼希米记17次提到尼希米的祷告,他是一个时时祷告的人。他的祷告是有清楚的对象,他每次祷告的时候,他说:“天上的   神”,或是“我的   神”,他知道他在跟谁讲话,他知道他所祷告的   神,他所信的是谁!

 

第三个特点:他的祷告内容非常具体

他对神家的情形非常的了解,神家需要什么他也知道,他知道神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能够祷告。许多的时候我们不会祷告,因为第一.我们跟 神要的是什么我们不清楚,以至于我们不知道怎么祷告;第二.我们对自己真实的光景不够了解,以至于我们不能够很具体,很生命的祷告;第三.因为我们的心常常都是集中在自己和自己的需要,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先求神的国和 神的义。所以,我们的祷告常常集中在我的感觉,我的看法,我的兴趣,我的需要,我的喜欢。

 

但是尼希米不是这样子的人,他知道神要的是什么,他也知道我们真正的光景是什么。所以当他知道神家该有情形是什么,而神家实际的光景是什么的时候,这两个的落差、不同,叫他里面痛苦,叫他里面祷告带着火焰,带着负担,带着一个迫切的灵。我们很多时候,常常觉得好像是在报告,我们祷告不出来,这都是刚才所说的情形:

1、我们不知道 神要的是什么

2、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光景是什么

3、我们太注意到我们个人了。

 

尼希米的认罪、祷告是非常有担代的祷告

以至于我们在祷告上我们常常觉得平乏无味,不知道怎么祷告。尼希米不是这样子的人。尼希米记第一章11节,就看到他开始祷告:「主啊!求侧耳听仆人的祈祷,和喜爱敬畏名众仆人的祈祷。」他就开始非常清楚的祷告,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 他的祷告是一个非常有担代的祷告,他说:「我们向所行的甚中邪恶」(7节)。他的认罪的祷告,他不是说:「他们向你所行的甚是邪恶。」他是把自己放在认罪的里面。尼希米很爱主,他是一人有这样强烈负担的人,可是当他认罪的时候,他没有把自己和百姓的失败分开了,他一直说:我们,我和我父家都有罪了,我们向所行的甚是邪恶。

 

他的祷告是一个管理环境的祷告

11节,他不仅仅求主听他的祷告,他说:「求使仆人现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  「求使我在这个人面前蒙恩」,中文译成「在王的面前蒙恩。」其实在人里面,是有王,是有在上掌权的,他顺服他。可是当他祷告的时候,他乃是来到天上的王面前,地上的王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祷告是一个充满信心,充满权柄,是一个管理环境的祷告,他说:神啊!求叫我在这个人面前能够蒙恩,不让这个王,这个人拦阻了在我身上的托付,要差我回去,他不可以把我留下来。他的祷告是一个非常直接、非常有权柄的祷告,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尼希米的祷告是随时随地的

24『王问我说:「你要求什么?」于是我默祷天上的 神。』他人在地上,是站在地上的王面前,可是他里面,他的心却是在天上的王面前站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让我们看见:他人是在地上的王的面前,可是他的祷告却是向着天上的王去。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事。

 

被掳、归回这个属灵的意义

希望带查经的弟兄姊妹好好听前面的总论,能够把被掳、归回这个属灵的意义讲得清楚,让人看见,让人承认,也让人不甘心留在被掳的光景里面,然后我们愿意在主的面前有归回,我们也看见城墙需要恢复的重要到底在哪里?接下来我们看见尼希米他是一个真正有使命的人,他是一个以神家兴亡为已任的人,他是一个不凭着自己,是一个那样倚靠神,借着祷告来到天上的 神面前,能够为着神家祈求。所有的复兴是从这里开始。很多事情  神可以作,但是  神不愿意作,祂要等着我们来和祂配合。

 

新的挑战

我们愿不愿意成为尼希米这样子的人?希望我们有一些新的挑战,到底我们怎样的在今天这个忙碌的生活,有人说硅谷(硅谷)是巴比伦,有人说整个美国就是大巴比伦,硅谷更是大巴比伦,是一个繁华的世界,是一个掳掠人心的世界。这太合适我们今天读尼希米记的背景。尼希米在波斯的王宫中。弟兄姊妹,到底我们在今天的世界里面,我们一样有我们的职业,一样过我们的生活,关键不在于我们的职业是什么,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在台湾,在中国,在香港,还是在美国,关键是在于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使命感的人,真正成为一个会祷告的人?

 

尼希米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尼希米是一个祷告的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真的有很多的功课可以学习。希望我们小组结束的时候,结束在一个很深、很好的祷告,不只是圣经的讨论,或只是故事的讨论。

 

祷告:

主耶稣,我们谢谢把尼希米这么宝贵的一个器皿摆在我们面前,他所处的世代和我们今天所处的世代何等的相似。主啊,我们求帮助我们,在这个被掳,到处充满了仇敌工作的世代里面,不管个人、家庭和神家,我们到处看见的都是荒凉,好像都是仇敌自由的工作,在那里偷窃、杀害和毁坏。主啊,我们需要城墙,我们需要保护,我们需要有具体的见证。主啊,为这个世代兴起更多的尼希米来,他们在这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的心不甘心神百姓被掳、受羞辱的情形。 让我们里面产生这个痛苦,让我们里面因着这个痛苦也产生负担,产生使命,产生一些真实的祷告,好让的旨意能够成就在我们中间,好让真实伸手来拯救我们,好让真实的复兴临到神家。

 

主啊,我们向呼求,特别在这样的世代里,特别在我们这些这么软弱的人身上,我们求加倍的怜悯我们,不要任凭我们,呼召我们起来答应,让我们起来作一群归回的人,作一群真实重建的人。谢谢主, 听我们的祷告,祝福各小组的交通。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于宏洁《同心合意恢复见证》

 

 

基督徒胜利的工作──认清需要(1~11)(Alan Redpath)

 

01认清需要

 

【尼希米记总论】尼希米记这一卷书可以说是全部圣经中论及个人为神工作的经典著作。我们在世界中所从事的任何一种职业,或在教会里所参加的任何一种服事,都是为神作工。你若不注意到甚么是神的旨意,也不明白基督徒事奉神的真正原则,这等于说你有主权选择你自己的工作,规定你自己工作的范围,处理你自己的生活,而把最首要的事,就是救主耶稣对你的主权置于不顾。

       神的旨意在你身上所能成就的程度,完全是看你全部生活的细节和祂的旨意相合到甚么地步,而且只有祂的旨意在你身上得以成就的时候,你的一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求圣灵在我们所有的人心中深深地作工,使我们深知主耶稣基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有最高的所有权。也求神引领我们大家得以清楚明白何为神的旨意,并且使我们都能更完全的认识一切基督徒事奉工作的原则。

 

【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以斯帖记概述】在全部圣经共十七卷的历史书当中,以斯拉记、以斯帖记和尼希米记,算是三卷最末后一段历史的书。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两卷书都是分为两部分。以斯拉记的前六章是说到圣殿的重建;而后四章则说到敬拜的恢复。以斯拉记前六章和后四章之间相隔了六十年的时间。在那六十年当中就发生了以斯帖记中所记的事情,即整个犹太民族的生存遭遇了很大的危险。尼希米记的前六章是说到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而后七章则说到对神子民再一次的教导。

 

【尼希米记的历史背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之久。主前五三零年,波斯王击溃巴比伦帝国而取得政权之后,即鼓励犹太的遗民返回他们的故国。于是立时就有五万犹太人回国,并且开始重建圣殿的艰巨工作,这是因为圣殿对于犹太人敬拜神的生活关系至为重要,但是有一班乘犹太人被掳期中占住犹太国的外邦人起来反对,又因建殿工作过于艰巨之故,犹太人不久只立了重建圣殿的根基,便让工程停顿下来。

       大约过了十六年以后,神兴起哈该和撒迦利亚两个人。他们责备百姓只顾自己享受的生活,竟把神的事情忘掉了。百姓们受这两个人的感召,重建圣殿的工作又再开始。这一次重建圣殿终于作竟全功,这是约在第一批犹太人被掳归回的二十年以后的事。

       又过了大约六十年以后,于主前四五八年,又有一批犹太人在以斯拉领导之下归回耶路撒冷,要在那可怜的光景中重新建立起他们道德和灵性的生活。以斯拉的工作受到许多人的阻挡,有好多工作都未能做到成功。他们各方面都受到当地居民的为难,从前打发他们回国的波斯国王没有力量再给他们武力的支持,因此之故,自第一批犹太人归国以后不止九十年之久,耶路撒冷的城墙仍然荒废,神的子民在痛苦和羞辱中过日子。

       正在此时,即主前四四五年,神兴起了一个人来应付那时代的需要。在以斯拉回国之后十四年,神对尼希米说话,预备了他从事这项工作,并且呼召他服事耶和华,进行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本书第一章的开头给我们看到关于他所得到的呼召和准备,以及他从事于神召他作的事工的目的。

 

【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属灵意义】城墙代表与世界的分别,也代表救恩的见证;城门则代表赞美的见证。那时,「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3),意即代表救恩和赞美的见证都失败了,神子民的灵性生活被拆毁与破坏,在世人面前不能为主作见证,与世界没有分别。

       亲爱的,你那与世界有分别的城墙如今是怎样的光景呢?你祷告、读经生活的城墙到了甚么光景呢?你与神同行的城墙到底如何呢?你个人奉献生活的城墙到底怎样呢?你常常在别人面前为主作见证的城墙有否倒塌呢?你那活像基督的生活见证究竟如何呢?在神的眼目中,这些城墙是否焚毁了呢?你所处的教会的见证城墙是否无恙呢?你的属灵团契对于你周围社会的影响今天究竟是如何呢?

       在你的灵性方面说,你有一个城墙需要建造,你的教会需要建立起见证,需要建造城墙;就整个神的国度来说,在全世界也需要建造一个见证的城墙。这是本书所给我们的一个极大的属灵教训。

 

【身在深宫,心系耶城】首先我们必须看一看尼希米对他的工作在内心方面的准备。「哈迦利亚的儿子尼希米的言语如下: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思流月,我在书珊城的宫中...我是做王酒政的」(111)。尼希米在王宫中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作王的酒政 在朝廷中这是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他所关心的并不是波斯王朝的兴盛发展,他所有的关怀都集中于神对于祂在耶路撒冷的子民所预定的目的。弟兄姊妹,你我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享受和前途呢?还是神对于祂百姓的心意与计划呢?

 

【尼希米为耶城的光景哀哭】有一天,尼希米的兄弟和另外一些犹太人去到耶路撒冷作一次短短的访问,然后他们回来向尼希米报告那边的情况。他们所述说的是个很悲惨的故事:「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焚毁,城门被火焚烧」(3)。这个报告使他心中有很重的负担。他知道神的心意是怎样;他开始觉到那些犹太人的生活和神所预定的目的相差何等的远。由于这种认识以及摆在他面前的情势向他挑战,使尼希米整个人生改变了。当他听见他们的报告之后,他「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4)

       我们大家要向尼希米学习这一个教训:除非你在心灵中觉得有工作的负担,你不会觉得工作的担子是轻省的。神必须先开你的眼睛,叫你看到实际的光景,然后你才可以被神使用把祝福带给别人。这是基督徒事奉神唯一的先决条件。尼希米蒙神选召从事建造城墙,但他在未建造之前,先要为被毁的残垣废墟哀哭。

       在你开始为神作任何工作之前,你首先要观察在你周围被焚毁掉的残垣废墟。我劝你先对自己的灵性生活深深省察,并澈底认识它的实际光景,否则是不能得到神的赐福的。你应当为自己和基督徒们的冷淡不关心而哀哭,为周围人心的败坏哀哭一场。只有当我们看到一种工作的实在情景而为它哀哭、悲伤,为它禁食、祷告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开始了事奉神的一生工作。

       尼希米是在他哀哭之后才开始工作。他是在失望之后而产生了决志。如果我们能为现时的教会荒凉而悲伤,我们就会觉得不能不完全依靠我们的神。这就是尼希米成功的秘诀,这也是一切基督徒为神工作的起点。

 

【尼希米祷告的榜样】()根据神的话祷告:请你现在好好注意尼希米的祷告(5~11)。很明显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熟读神的话的人。在这一章中他的祷告是根据神自己所启示的而倾吐出来,这种的祷告必不至于落空。

       ()为认罪而祷告:他为他自己和百姓在神面前的光景向神认罪,承认他们已往没有顺从神,承认这一切的灾难都是因为他们不顺从神的缘故。

       ()根据既往的事实祷告:他祷告说:「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10)。在这段话中尼希米回到一千年前的事实:他敢于向神提到以色列人出埃及,赖羔羊血的保护而免死,以及一路得胜进入蒙福之地;他敢于向神再提到神对以色列人所应许的约,说他们有一天要承受那地。尼希米的祷告是根据神以往的作为,他从其中看到神对于将来的计划。这就是尼希米的祷告得蒙神应允的原因。

       不论你我的灵性是多么的失败;不论你我所处的教会失落见证到了如何的地步;也不论今天世界布道事工的需要是多么的大;若是你我回头看看神以往的作为,并且把我们的祷告建立在十字架上,建立在赎罪的宝血之上,建立在复活升天的主耶稣身上,我们就能在这些事上清楚地看到神对于这个世界以及对于我们的一切计划了。真正的祷告是根据神自己的应许以及宝血所立的约。要专心注目于主的十字架和祂肋旁流出的宝血,然后你才会知道怎样作有功效的祷告。

       ()在祷告中提到需要:尼希米在祷告中,一方面提到神的名字,另一方面提到一个人,就是波斯的王。因为尼希米的头一件事是,他必须得到王的允准他告假去耶路撒冷作神所召他作的工作。虽然他在宫廷中居那么显要的地位,但是若神不干预促成此事,他的离开必为不可能的事。

       ()无畏的决志:尼希米这个人不单是有工作的异象,和为工作付上了了祷告的代价;请看他对于工作的决志。他说:「求你使你仆人现今亨通」(11)。你能否想象那一天尼希米经过为一切要来的事情祷告之后,他怎样在神面前站起来,然后战兢走到王那里去?他就开始他的工作。他不顾他自己的地位和享受,他不顾他的似锦前途,他也不顾王如何的反应,他抱着坚定的心志,凭着神的能力开始进行艰巨的工作。

       在今天,基督徒为神工作的原则仍然是不变的。我们要服事主,必须决心肯牺牲自己。然后我们才算配得做那工作,然后我们才可以从神得力量,去赴那需要我们做的工作。愿神给我们有破碎的心,有明亮的眼睛,有能够领会神目的的头脑,有顺服的意志,以及一种不畏缩退后的决心,去从事祂所要我们为祂作的事工。――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开工以前之祈祷(1~6)(贾玉铭)


第四章 开工以前之祈祷

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禁食祈祷1l26

看以斯拉书,当会众未建殿之前,先筑祭坛。本书则记尼希米未建城之前,首先祈祷。全书第一段,即记载尼希米祈祷;最末后一段也是记载尼希米祈祷;此圣城之建筑,是以祈祷开始,复以祈祷完工;祈祷即建城之起源、能力、与究竟。而且尼希米之祈祷,亦大可为我们今日信徒祈祷的模范。

一、为了工作特别祈祷(1章) 有特别事项,特别情形时,亦当有特别祈祷。尼希米于未工作之前,即为工作特别祈祷。

(一)祈祷之原因(1l~3 此祈祷并非为个人和私事,乃是为了神的城与神的民,即先求神的国神的义。当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基思流月,即国历三月,圣历九月,在书珊城,即波斯王度冬避寒之处,有尼希米之弟兄哈拿尼(71),同着几个人从犹大来,报知耶路撒冷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等情,尼希米即为神国神民伤痛祈祷。腐败的教会,危亡的国家,所最急需的,即代祷有力,堪站在城垣破口防堵的人。如神对以西结说: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灭绝这国,却找不着一个(结2230);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耶297)。

(二)祈祷之态度(14 其祈祷的态度,大可为我们的模范:

1、在神面前——祈祷之要端,即在神面前。若非祈祷于神前,徒然向空发言,是最无意识的事。

2、坐下哭泣——“哭泣是表明祈祷之恳切。不是得与不得无关紧要的事,乃是最伤痛,最关心,正如保罗之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罗92)。

3、禁食祈祷——不但哭泣,且是禁食。特别祈祷,常是禁食的祈祷,如但以理(93),以斯帖等(斯416;太42;徒132)。

4、悲哀几日——此祈祷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乃是一连数日,昼夜禁食祈祷。既是付了祈祷的代价,自然就显有祈祷的能力了。

(三)祈祷的事项(15~10节)

l、对己一方面 对自己一方面没有别的,只是认罪:(1)我们的罪——把自己也列在犯罪的人中,会众是一体的,团体的罪当然于自己有分。(2)我与我父家的罪——以历代先祖之罪,也与子孙有关,所以说我和我父家的罪。(3)我们所行邪恶之罪——“我们向你所行的甚是邪恶,”“没有遵守你藉看仆人摩西所吩咐的诫命、律例、典章。我们真是悖逆之家,我们以色列人向你所犯的罪,我要承认,要完全承认,在神面前毫不隐瞒。在神前用眼泪与破碎的心,把罪都倾出来。

2、对神一方面 在神面前只求怜悯施恩。承认罪,即蒙怜得恩最要的条件。所求于神的:(1)求神睁眼——求神看我们何等可怜!被掳的人遭大难,受凌辱,城墙倾毁,城门被焚,神岂没看见吗?(2)求神侧耳——我们的哭声、叹息,并认罪求赦的哀告,神岂没听见吗?神啊,求你睁眼看,侧耳听!(3)求神守约——“大而可畏的神啊!你向爱你的……守约。神啊!你曾向我们立约,立了帕勒斯听之约——领回帕勒斯听地——岂能不照约而行呢?(4)求神践言——“求你纪念所吩咐你仆人摩西的话说:你们若犯罪,我就把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但你们若归向我……你们被赶散的人,虽在天涯,我也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回来,带到我所选择立为我名的居所。求神践言,纪念他的话,即抓着神的应许,这是祈祷最要的条件;因神既应许,不能不纪念他的应许,抓着神的应许祈祷,神就不能不照应许而行了。(5)求神负责——神啊!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110)。我们是你的,你为我们负责,负了全责。我们的失败,是你的失败;我们受苦,你也忧伤。神啊!你怎能不怜悯我呢?哦!人祈祷顶要紧的,即靠着神的慈爱祷告。我们是他的,他为我们负责,把自己的百姓交托他,他决不会推辞我们的交托,因我们是他的。

二、急欲工作不住祈祷(21~9 尼希米为耶路撒冷悲哀哭泣,禁食祈祷时,为基思流月,即圣历九月。本处所言尼散月(21),为圣历一月,是自特别祈祷至今,已过了四个月,回国建城之工仍无把握。等待之时愈久,建城之心愈切。及至四个月已过,急欲建城之心,即无时或忘,亦即无时不在祈祷中。甚至正当为王献酒时,亦口不言而心祷,此真如保罗所言不住地祷告了。

(一)祈祷的时候——亚达薛西王二十年与王献酒时神的事工,皆有神的时候;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即神的时候,是神所预定的。自这年起,何时圣殿告成(七个七),何时受膏的被剪除(六十二个七),何时有灾期,并灾期有何经过(末一七),皆在神的旨意中。尼希米于此时祈祷,正是在神旨意里祈祷,且是神运用他的旨意在尼希米心中,使他的祈祷适合神旨。我们信徒须注意,神工作之定例,常是:(1)事工是出于神自己的原旨。(2)将此旨意放在信徒心中。(3)使信徒照此旨意祈祷。(4)神在信徒心内开工成全他的旨意。尼希米此时祈祷,正是祈祷在神旨意中,合于神的时候,是以神为原动,运行大力在人心中(弗320),事工即成就了。

(二)祈祷的进行——面带愁容默祷于神,尼希米此次祈祷,适在为王献酒时:(1)默默地祷告——既在地上君王面前祷告天上的君王,当然必是默默祈祷。(2)即刻的祷告——王问说:你需要什么?不一直回答王,先心中默祷,以后再回答;不但因此得蒙神赐福,且不致回答有误。(3)最短之祷告——既在答复亚达薛西王问言之前祈祷,或不过在转念之间,已将心事奏告于神了。(4)适宜之祈祷——此祷告虽短,却是最适宜最合时。

(三)祈祷的表现 尼希米在为王献酒时默然祈祷,足可显出:(1)是成圣生活之证明——这是于俗务中作圣工,不以王的事阻碍神的事。不为世事废掉圣工;所以在献酒时,仍怀念圣城切切祈祷,是在事奉人时事奉神。事奉神原不拘形式,不论在何地、于何时、作何事,皆可与神有灵里的交通。(2)是习惯祈祷之结果——在王前献酒仍口不言而心祷,这是以祈祷成了习惯,成了他的生活。属灵生活即祈祷的生活。(3)是谦卑不自是之标记——不先祈祷居然对王发言,恐有错误,或不生效力;所以就先见神,后见人,先求神指示,再对王讲话。

(四)祈祷的效果 最可喜的是这最短促、最急迫的默祷,竟显有极大效果。(1)王后赞助——“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25)。此王后相传即以斯帖,既有以斯帖坐在王旁边,当然不能不赞成他的请求。(2)蒙王允许——“于是王喜欢差遣我去26)。王不但允许,且是欢喜差遣,非有神灵默示其间,何得有此效果呢?

尼希米不但于工作前特别祈祷,于工作之时更多方祈祷。如:被人藐视时祈祷(44);被人扰害时祈祷(49);被人恐吓时祈祷(69);受人毁谤时祈祷(414)。于工作后也是藉祈祷把事工奉献与神,如:圣城告成即招集会众,欢声颂赞;行献殿礼(9章),工作完毕即奏告神,求神纪念(1314223)。尼希米建城以祈祷开始,以祈祷进行,更以祈祷告成,真可为作圣工者之榜样。

 

尼希米记第一章释义(林献羔)

 

第一章  尼希米关心耶路撒冷

 

尼希米的“问”(2节)、“听”(4节)与“坐下哭泣、禁食祈祷”(4节)。他对耶路撒冷的情况感到惊愕。

我们对神家荒凉是不是“不闻不问”?

一、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

13节)

1.他的父亲哈迦利亚(1节上)

尼希米记只有两次提他父亲的名字(101)。

1)出生不详,提他父亲的名,以免使我们以为是另一个尼希米(拉22,尼31677)。

2)名意:“耶和华安慰”或“耶和华有怜悯”。

3)他不是祭司:

他好像以斯拉,是得波斯王重用的被掳者(111下)。

2.时间(1节下)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思流月”:即公元前4451112月。

3.地点

“书珊城的宫中”(1节下),是4个都城之一,是冬宫。

4.“哈拿尼”(2节)

“有我一个弟兄哈拿尼”:他是尼希米的弟兄。尼希米回波斯期间,曾派他管理耶路撒冷(72)。

5.问答

1)尼希米问:“我问他们那些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12下)吕振中译本译:“没有被掳余民的光景”。

2)他们答:“那些……遭大难,受凌辱……城门被火焚烧。”(3节)“城门”,是木门扇。

二、尼希米哀哭与禁食祈祷(411节)

尼希米听了第3节的消息,他忧伤难过,就禁食祈祷。

1.哭泣悲哀与禁食祈祷(4节)

“就坐下哭泣”:“坐下”,是禁食悲哀的姿势。

犹太人在被掳期间经常为亡国禁食。

2.注重认罪悔改

尼希米的祷告有如以斯拉(拉95)和但以理的祷告。

1)赞美(尼15):

他禁食祈祷之前,先是赞美。“大而可畏”、“守约施慈爱”。

2)祈祷(6节):

“愿祢睁眼看,侧耳听……。”

3)认罪(6节下-8节):

包括自己与家人:“承认‘我们’以色列人向祢所犯的罪。‘我与我父家’都有罪了。”(6节下)

因百姓犯罪(7节)。

要受神的惩罚(8节)。

4)求神按摩西律法施恩(911节):

810节为基础。89节是申命记3015的综述。

5)尼希米愿采取实际行动去复兴国家(11节,238)。

3.“我是王的酒政”(111下)

“酒政”,是波斯宫中的要职,包括为王试酒,又要护卫王的内寝。是王极信任的人。

 

 

尼希米记笺记(一章)(于中旻)

 

  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尼一:3

  尼希米得到波斯王的宠信,身在王宫,耶路撒冷的苦难离他甚为遥远,毁灭的火烧不到他身边。
  但尼希米不是隔岸观火的人。他时时在关心耶路撒冷的景况,听到有人来,就探听那边的消息,想知道那些被掳归回的人处境如何。

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一:2-3

  尼希米不是祭司,却有祭司的爱心;不是先知,却有先知的远见和负担;不是君王,却有君王的威严。他是神特别兴起的器皿,作中保和牧人,给他的世代带来复兴。

  有社群的意识

  尼希米的身分,跟一般的难民不同;但他与他们有深切的认同感,与他们同忧共苦,对他们的患难如同自己的患难。他不是独善其身,站在圈子外面,指责甚至讥笑,说是我比你们好,你们的痛苦是自己犯罪的报应;他承认自己是他们的一部分,与弟兄相同(尼一:6;来二:11),他肯说:“我们”。

  是祷告的勇士

  尼希米为了本族同胞,在神面前悲哀,禁食,昼夜在神的面前,为了神的“众仆人以色列民祈祷”。他是恒切的祷告,从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基思流月(主前4461112月),至尼散月(主前44534月),持续达四个月之久,以至面容憔悴,虽然没有故意表示,王也看得出来(拉一:6,二:1)。

  深知神的话语

  他不是随自己的意思妄求,而是根据神的话祷告。尼希米向神说:“求你记念”(申九:27;尼一:8,五:19);这绝不是说神健忘,需要谁提醒,而是完全相信神的信实。他提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并在那约的根基上,藉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申三○:1-5,四:31)。蒙神应允的祷告,是抓住神的话祷告。因此,会祷告的人,必然是熟悉神的话的人。
  人在优裕的环境,要记念受苦的肢体(来一三:3),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因我们是同为了这国受苦(帖后一:5)。

 

 

尼希米记文字释经证道(一章)(张策)

 

02

 

流泪祈祷

   

读经:尼1

内容:

一、得知惨景

1:1  哈迦利亚的儿子尼希米的言语如下: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思流月,我在书珊城的宫中。 

1:2  那时,有我一个弟兄哈拿尼,同着几个人从犹大来。我问他们那些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 

1:3  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 

本章记下了尼希米为同胞受欺压而禁食祈祷的事情。开头这里,讲到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思流月,尼希米在书珊城,遇见自己的弟兄哈拿尼;问及回归的犹太人和耶城情况,得知情况很糟糕:同胞被凌辱,城墙被拆毁,城门被焚烧。

尼希米的出身,除了知道他的父亲叫哈迦利亚(1节),让读者不至于其他几个尼希米(3:167:7;拉22)混淆外,其他不详;只知道虽然不是祭司,但像以斯拉一样,是获得波斯王朝重用的一个被掳的犹太人(11节)。他的名字有耶和华的安慰耶和华有怜悯之义。

1节提到的亚达薛西王是指亚达薛西一世(主前465-424年);二十年相当于主前446年;基思流月是宗教历九月,阳历十一、十二月间。书珊是波斯王的四个都城之一(比较拉6:2)。

2节提到的哈拿尼是尼希米的同胞弟兄,后来奉派管治耶路撒冷,有同副省长(见7:2);尼希米返回波斯期间,他可能代行省长之职。

3节提到的回归的犹太人被欺凌,《以斯拉记》4:6-23记有撒玛利亚当局在亚达薛西一世登位初年,成功阻止犹太人重建耶城城墙的事情;虽然没有拆毁城墙、焚烧城门、受凌辱、遭大难等具体记述,但那里23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一语应当包括这些暴力行动。

二、流泪祈祷

1:4  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 神面前禁食祈祷说: 

1:5  “耶和华天上的 神,大而可畏的 神啊,你向爱你、守你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1:6  愿你睁眼看,侧耳听,你仆人昼夜在你面前为你众仆人以色列民的祈祷,承认我们以色列人向你所犯的罪。我与我父家都有罪了。 

1:7  我们向你所行的甚是邪恶,没有遵守你借着仆人摩西所吩咐的诫命、律例、典章。 

1:8  求你纪念所吩咐你仆人摩西的话说:你们若犯罪,我就把你们分散在万民中; 

1:9  但你们若归向我,谨守遵行我的诫命,你们被赶散的人虽在天涯,我也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回来,带到我所选择立为我名的居所。’ 

1:10  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 

1:11  主啊,求你侧耳听你仆人的祈祷,和喜爱敬畏你名众仆人的祈祷,使你仆人现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我是作王酒政的。 

听到同胞及圣城遭难的消息,尼希米极为震惊和悲哀。显然,他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因此虽然生活在宫廷的锦绣膏粱中,却没有乐在其中,贪图个人安逸,而是时刻牵挂的是自己的民族、同胞,时刻不忘国破家亡、寄人篱下的耻辱(比较拉93137:5;但6:10)。他为自己的同胞禁食祷告:

1、称神是天上的神,是大而可畏的神;提出神的一个特性:向爱神、遵守神诫命的人信守承诺,施慈爱给他们。神也曾经向摩西说过,以色列人因犯罪被神分散在万民中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罪悔改归向神,遵守神的诫命,神必定招聚他们返回家园(5,8-9节;出34:6-7;申30:1-10)。

2、他和他的家族、民族都是罪人,犯下了许许多多的罪,因此被掳往外邦。他为着以色列人的罪昼夜在神面前认罪,承认他们一再所行的都是邪恶,因此求神按照向摩西所应许的赦免他们,怜悯他们(6-7节)。

3、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仆人、百姓,是神用大能大力拯救出来的,现今他们虽然因着神的怜恤返回故国,但仍然遭大难、受凌辱(3节),因此求神继续怜悯他们。他想向王请求回到故国建造城墙,使圣城和同胞都能得到保护,但不知道王能否同意,因为他是王的酒政。他求神怜悯,使他能在王前蒙恩,准许他的请求(10-11节)。酒政是波斯王宫中一个重要官职。据希腊史家辛罗芳(Xenphon)说,酒政的职责包括为王试酒,以防有毒;同时护卫王的内寝。可见尼希米是王极其信任的人。

我们看到,尼希米像以色列人一样注重认罪悔改(6-7节)。这对经历亡国惨痛、面对重建家园重任的犹太人余民来说,是最重要也最迫切的一件事。尼希米不只为以色列人求,也承认自己和家人的罪,祷告中用我们而非他们。一个人越是敬畏神、亲近神,就越会战战兢兢祈求神的赦免和帮助(10节),因为他在神不断光照下不断看见自己本相的败坏和污秽。

4节提到的坐下是犹太人习俗上举哀和禁食的姿势。他们在被掳期间常常为亡国之痛禁食(斯4:16;但9:3;亚7:3-7)。

9节提到的立为我名的居所指的是耶路撒冷(王上11:13)。

11节提到的在王面前蒙恩中的原文作这人。在尼希米看来,王在神眼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能和无所不能的神相比。他坚信曾经拯救以色列人过红海、出旷野的神,现在一样能够拯救他们。

三、反省反思

1、尼希米对什么事情感到震惊和悲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2、尼希米祈求什么?他又是抓住神的什么特性来祈求?

3、尼希米既然是为同胞代求,为什么在认罪的时候不使用他们,而使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