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斯拉记第六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建殿工程在大利乌王的批准下顺利竣工】

   一、大利乌王在调查档案后下诏不得拦阻建殿工程(1~13)

         1.大利乌王降旨调阅古列王诏书档案(1~2)

         2.古列王诏书内容(3~5)

         3.大利乌王降旨河西省拨贡银助建殿经费(6~12)

         4.河西总督和同党急速遵行王旨(13)

   二、殿工完竣、献殿并守逾越节(14~22)

         1.建殿工程顺利完竣(14~15)

         2.行献殿之礼(16~18)

         3.守逾越节(19~22)

 

贰、逐节详解

 

【拉六1于是大利乌王降旨,要寻察典籍库内,就是在巴比伦藏宝物之处;

   〔吕振中译〕于是大利乌王下了谕旨,人就在案件库内考查;这库是在巴比伦存放贵重之物的地方。

   〔原文字义〕「降旨」下达命令;「寻察」寻找,查询;「典籍」文件,案卷;「藏」存放,收藏;宝物」财物,宝藏。

   〔文意注解〕典籍库」:指收藏王室宝物和文书档案之处;因数量庞大,故分别收藏在多处宫殿府库中(2)

         「巴比伦藏宝物之处」:指波斯国收藏贵重物品的府库。

 

【拉六2在玛代省亚马他城的宫内寻得一卷,其中记着说:

   〔吕振中译〕在亚马他、在玛代省的宫堡里、曾经发现了一卷,内中是这样记着:『记录:

   〔原文字义〕寻得」发现;「卷」卷轴。

   〔文意注解〕玛代省」:位于现今伊朗西北部。

         「亚马他城」:为古玛代国的故都,即今伊朗北部的马哈丹;当时波斯国共有四个王都:波斯巴利、巴比伦、书珊和亚马他,古列王通常按着季节轮流在这四个王都居住,夏季在北部高地的亚马他城避暑,冬季则在西部低地的书珊度过寒冬。

         寻得一卷」:指找到一份诏书的内部备忘录,是用亚兰文写的,与一2~4稍有出入。

 

【拉六3“古列王元年,他降旨论到耶路撒冷神的殿,要建造这殿为献祭之处,坚立殿的根基。殿高六十肘,宽六十肘,

   〔吕振中译〕古列王元年古列王下了谕旨:关于那在耶路撒冷的神之殿,这殿要重新建造,作为献祭的地方;根基要好好地奠;殿高要六十肘〔一肘等于一呎半〕,宽六十肘;

   〔原文字义〕「坚立」被立定以承受负担;「根基」基础。

   〔文意注解〕这殿为献祭之处」:这话表明圣殿在波斯王眼中,是专为献祭之用。

         「坚立殿的根基」:意指要建好殿的基础,使能承受其上的殿宇。

         「殿高六十肘,宽六十肘」:每肘相当于四十四公分半;新殿与所罗门旧殿的尺寸不同(参王上六2),高度为其两倍,宽度为其三倍,缺长度;可能这个尺寸是为着拨公款协助建殿(4)作参考之用,或者是误抄。

 

【拉六4用三层大石头,一层新木头,经费要出于王库;

   〔吕振中译〕用三层琢光的石头、一层木头〔传统:新;或译:一层新木头〕:经费要由王的库房支付。

   〔原文字义〕「大」滚动;「新」全新的。

   〔文意注解〕用三层大石头,一层新木头」:据说此建法与防震有关(参王上六36;七12)

         「经费要出于王库」:意指建殿费用全由国库支付。

 

【拉六5并且神殿的金银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到巴比伦的,要归还带到耶路撒冷的殿中,各按原处放在神的殿里。”

   〔吕振中译〕并且神殿中的器皿、无论金的银的、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堂中所掠去、带到巴比伦的、也都要归还到耶路撒冷的殿堂中,在原处地方存放在神的殿里。』

   〔原文字义〕「归还」恢复,回转,回来;「原处」位置;「放在」存放,降下。

   〔文意注解〕要归还带到耶路撒冷的殿中」:详情参阅一7~11

 

【拉六6“现在河西的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你们的同党,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你们当远离他们。

   〔吕振中译〕『所以现在呢、大河以西那边的巡抚达乃、和示他波斯乃、跟你们的同僚、就是大河以西那边的都察,你们都要远离那里;

   〔原文字义〕「同党」同伙,同僚,有关人员;「远」遥远地;「离」在之外。

   〔文意注解〕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波斯原文意指负责查案的督察,拥有判罪之权。

         你们都要远离他们」:意指不容干涉他们的建殿工程。

 

【拉六7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任凭犹大人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神的这殿。

   〔吕振中译〕让神殿的工程进行无阻;任凭犹大人巡抚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将神这殿建造起来;

   〔原文字义〕「不要拦阻」留下,放任不管;「任凭」(原文无此字,但有此意)

   〔文意注解〕犹大人的省长」:指在犹太人当中所选任的犹大省省长。

         在原处建造神的这殿」:指在被毁的圣殿遗址重新修造。

 

【拉六8我又降旨,吩咐你们向犹大人的长老为建造神的殿当怎样行,就是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作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

   〔吕振中译〕我又下了谕旨论到你们向这些犹大人的长老为建造神这殿应当怎样行:就是从王的资产中、大河以西那边的贡物中、将经费充份地拨给这些人,免得工作停顿。

   〔原文字义〕「急速」彻底地,认真地;「耽误工作」被迫停止。

   〔文意注解〕我又降旨」:指在古列王的原诏书之外,再加上大利乌王的意旨。

         「河西的款项」:指大河以西所征收的税款。

         「拨取贡银」:指从当纳的税款中抽取一部分。

 

【拉六9他们与天上的神献燔祭所需用的公牛犊、公绵羊、绵羊羔,并所用的麦子、盐、酒、油,都要照耶路撒冷祭司的话,每日供给他们,不得有误;

   〔吕振中译〕他们向天上的神献燔祭所需用的公牛犊、公绵羊、绵羊羔、和麦子、盐、酒、油、都要按在耶路撒冷的祭司的话天天供给他们,不可懈怠;

   〔原文字义〕「有误」疏忽,粗心。

   〔文意注解〕献燔祭所需用的每日供给他们」:意指由公帑支付献祭费用。

         「公牛犊、公绵羊、绵羊羔」:这些都是犹太人献祭的主要祭牲。

         「麦子、盐、酒、油」:这些则用于献素祭(参出廿九40~41)

 

【拉六10好叫他们献馨香的祭给天上的神,又为王和王众子的寿命祈祷。

   〔吕振中译〕好叫他们供献上悦神之祭给天上的神,又为王和王众子的性命而切求。

   〔原文字义〕「献」接近,进前献祭;「馨香的祭」抚慰,使平静;「寿命」活的,生命;「祈祷」弯腰(意祷告)

   〔文意注解〕献馨香的祭给天上的神」:意指藉以蒙神喜悦。

         「又为王和王众子的寿命祈祷」:本句实为波斯王拨款赞助建殿并献祭费用的动机所在。

  〔话中之光〕()波斯王拨公款协助建殿费用(8),又谕令天天供应献祭所需物品(9),其目的是为他们自己和子孙的好处;世人敬畏神,其实是因怕神降罚,基督徒应当出于更高的动机:感恩和爱神。

 

【拉六11我再降旨,无论谁更改这命令,必从他房屋中拆出一根梁来,把他举起,悬在其上,又使他的房屋成为粪堆。

   〔吕振中译〕我下了谕旨:无论甚么人更改这诏谕的,人必从他的房屋中拔出一根梁木,把他举起来,用橛子将他刺住在那上头;又使他的房屋因此成为粪堆。

   〔原文字义〕「更改」改变,更动;「拆出」扯开,拔出;「举起」挂上;「悬」击打,杀。

   〔文意注解〕我再降旨,无论谁更改这命令」:古代诏书往往在结束之前,加上对违背者的咒诅。

         「从他房屋中拆出一根梁来,把他举起,悬在其上」:是当时一种残忍的处死刑方式,将受刑者的身体刺穿,挂在梁木上。

         「使他的房屋成为粪堆」:意指将他的房子全然拆毁,成为人所共弃的废堆。

  〔话中之光〕()波斯王的谕令绝不容更改,连王自己也不可以撤回,更何况至高神的话语,岂可容许任何人谬讲与谬解(参林后二17;四2)

 

【拉六12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为他名居所的神将他们灭绝。我大利乌降这旨意,当速速遵行。”

   〔吕振中译〕任何王或任何族之民伸手更改这诏谕或毁坏在耶路撒冷这神之殿的,愿那使他的名居住在那里的神使这等王或人民颠覆败亡。我大利乌下了这谕旨;人应当澈底地遵行。』

   〔原文字义〕「灭绝」破坏,颠覆;「速速」彻底地,认真地;「遵行」被执行,被实现,被完成。

   〔文意注解〕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为他名居所的神」:这是《申命记》用语(参申十二11;十四23;十六2611);在大利乌王的诏书中正确地详列献祭用祭牲和祭物(9),并正确称呼耶和华神的名,显示在大利乌王身边极可能有犹太人文士参与此诏书的拟定。

  〔话中之光〕()信徒一旦明白神的旨意,应当速速遵行;我们越遵行神的旨意,也就越更明白神的话(参约七17)

 

【拉六13于是,河西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他们的同党,因大利乌王所发的命令,就急速遵行。

   〔吕振中译〕于是大河以西那边的巡抚达乃、和示他波斯乃、跟他们的同僚、因大利乌王所发的令、就澈底地遵行。

   〔原文字义〕「急速」彻底地,认真地。

   〔文意注解〕因大利乌王所发的命令,就急速遵行」:河西总督达乃等人,对于犹太人建殿之事似乎不存敌意,在他们的奏文中也公正地叙述实情(参五7~17),又没有叫犹太人停工;现在一接到王的谕令,就积极执行,使重建圣殿能顺利完工(14)

 

【拉六14犹大长老因先知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所说劝勉的话就建造这殿,凡事亨通。他们遵着以色列神的命令和波斯王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的旨意,建造完毕。

   〔吕振中译〕由于神言人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之传神言、犹大人的长老建造,而且很成功。凭着以色列之神的谕旨、也凭着波斯王〔单数〕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的谕旨、他们一直地建造,并且造完。

   〔原文字义〕「凡事亨通」发达,兴旺,繁荣,成功。

   〔文意注解〕先知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所说劝勉的话」:请参阅五1

         「波斯王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的旨意」:亚达薛西王是在圣殿完工约五十年后才登基为王,理应与建殿之事无关,但本书作者却将他列名其中,理由有三:(1)亚达薛西王曾先后指派以斯拉和尼希米率领圣民及携带金银和器皿回耶路撒冷(参七11~26;尼二7~8)(2)亚达薛西王与后来进一步修饰圣殿有关(参七27)(3)本书所载部分内容与亚达薛西王有关(参四7~23;七1~36)

 

【拉六15大利乌王第六年,亚达月初三日,这殿修成了。

   〔吕振中译〕到亚达月三日这殿就造出来:那是在大利乌王执掌国政的第六年。

   〔原文字义〕「修成」完成,带出。

   〔文意注解〕大利乌王第六年」:建殿工程是在大利乌王第二年复工(参四24)

         「亚达月」:犹太宗教历的十二月,相当于阳历二、三月间。

         「这殿」:后人通称「第二圣殿」。

         「修成了」:从兴工建造(参三8),至大利乌王第六年修成,前后共历时约二十一年之久(约主前537516),其间长年因遭受仇敌的干扰而停工(参四5~624),实际修建时间约仅三年半。

 

【拉六16以色列的祭司和利未人,并其余被掳归回的人都欢欢喜喜地行奉献神殿的礼。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祭司和利未人、以及其余被掳返回的人、都欢欢喜喜举行这神之殿的奉献礼。

   〔原文字义〕欢欢喜喜地」喜乐。

   〔文意注解〕行奉献神殿的礼」:意指圣殿由此正式开始使用,有三件事值得注意:(1)这是一个欢乐的日子(16)(2)向神献上大量祭牲(17)(3)祭司和利未人开始在圣殿中事奉(18)

 

【拉六17行奉献神殿的礼就献公牛一百只,公绵羊二百只,绵羊羔四百只,又照以色列支派的数目献公山羊十二只,为以色列众人作赎罪祭;

   〔吕振中译〕在这神之殿的奉献礼上,他们供献了公牛一百只、公绵羊二百只、绵羊羔四百只;又照以色列族派的数目供献了公山羊十二只、为以色列众人做解罪祭。

   〔文意注解〕献公牛一百只,公绵羊二百只,绵羊羔四百只」:祭牲数目远不及所罗门的献殿礼(参王上八62~63),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很少,且较从前贫穷得多。

         「以色列支派的数目」:回耶路撒冷建殿虽以犹大和便雅悯两派为主,但仍包括了其他各支派,故此处改称全体为以色列,而不是犹大人。

         「照以色列支派的数目献公山羊十二只,为以色列众人作赎罪祭」:按照以色列支派的数目献赎罪祭,这是仿效制成会幕后行奉献之礼(参民七1~89)

         「献公山羊十二只,为以色列众人作赎罪祭」:赎罪祭的作法乃是照《利未记》所载(参利四23~26)

 

【拉六18且派祭司和利未人按着班次在耶路撒冷事奉神,是照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

   〔吕振中译〕他们派立了祭司按着分组、利未人按着班次、在耶路撒冷的神之殿来事奉,照摩西书上所写的〔由拉48至此经文系用亚兰语写的〕。

   〔原文字义〕「班次」分班,分队;「事奉」工作,行仪式。

   〔文意注解〕祭司和利未人」:利未支派中仅亚伦家的后裔可以担任祭司,作献祭和经理灯台等工作;其余的各家子孙统称利未人,作圣殿中的各种杂役(参民三6~10;八6~26)

         「按着班次在耶路撒冷事奉神」:分二十四个班次(参代上廿三6~23;廿四1~19),轮班各尽其职。

         「照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指摩西五经上所载的规定,但分「班次」的制度是大卫时代所制订的(参代上廿三6)

 

【拉六19正月十四日,被掳归回的人守逾越节。

   〔吕振中译〕正月十四日、流亡返回的人守了逾越节。

   〔文意注解〕正月十四日」: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过逾越节的日子(参出十二6)

         「被掳归回」:被掳在原文具有双关语之意,『被掳』之中隐含『指示』。神藉祂子民之『被掳』以『启示』祂的作为。神子民的被掳显明神的公义,神子民的归回则显明神的救赎。

         「守逾越节」:藉以记念神用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参出十二24~25;十三3~4)

 

【拉六20原来,祭司和利未人一同自洁,无一人不洁净。利未人为被掳归回的众人和他们的弟兄众祭司,并为自己宰逾越节的羊羔。

   〔吕振中译〕祭司和利未人一概洁净自己:全都洁净了;于是利未人〔原文:他们〕为流亡返回的众人、为他们的族弟兄做祭司的、又为他们自己、宰了逾越节的羊羔。

   〔原文字义〕「一同」一一的,各自的,每个的;「自洁」自我洁净,成为洁净;「无一人不洁净」纯洁,无污点的,洁净的。

   〔文意注解〕祭司和利未人一同自洁,无一人不洁净」:祭司和利未人必须按着礼仪洁净自己之后,才能执行职务。

         「利未人为被掳归回的众人和他们的弟兄众祭司,并为自己宰逾越节的羊羔」:当时回到耶路撒冷的利未人总共才341(参二40~42),另有尼提宁(殿役)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共392(参二58),总数才733名。他们要为自己并42360名会众(参二64),以及其他的人(21),宰杀逾越节的羊羔,工作量非常庞大。

 

【拉六21从掳到之地归回的以色列人和一切除掉所染外邦人污秽、归附他们、要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人都吃这羊羔,

   〔吕振中译〕从流亡之地返回的以色列人、和一切自己分别而归附他们、不沾染四围各地列国人的污秽、而要寻求永恒主以色列之神的人、都吃这羊羔。

   〔原文字义〕「除掉」分开,退出,分别为圣;「外邦人」非犹太人;「污秽」不洁净(指礼仪上的不洁净);「归附他们」(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本节提到吃逾越节羊羔的人共有三种:(1)从掳到之地归回的以色列人;(2)一切除掉所染外邦人污秽、改信犹太教的人;(3)愿意归附神子民、寻求耶和华神的人。

 

【拉六22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七日;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王的心转向他们,坚固他们的手,作以色列神殿的工程。

   〔吕振中译〕他们欢欢喜喜地守除酵之节七天,因为永恒主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当作:波斯〕王的心转向他们,而加强他们的手去作以色列神之殿的工程。

   〔原文字义〕「欢欢喜喜地」喜悦,欢乐,高兴;「欢喜」快乐;「转向」转动,旋转,导向,改变方向;「坚固」坚定,强壮,加强。

   〔文意注解〕守除酵节七日」:指从逾越节(正月十四日)开始到二十一日为止的七天里要吃无酵饼(参出十二18~20;林前五7~8)

         「亚述王」:这里的亚述王乃是波斯王的特别称呼,波斯王往往又称巴比伦王。按照历史,波斯王灭掉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又灭掉亚述王,所以波斯王以巴比伦王和亚述王自居。此处之亚述王特指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三位王(14)

         「坚固他们的手」:意指帮助犹太人的建殿工程,使他们得以坚持到底,直至大工告成。

 

叁、灵训要义

 

【建殿工程如何顺利完成】

   一、神使亚述王的心转向(22)

         1.大利乌王降旨寻察典籍(1)

         2.寻得古列王的诏书(2~5)

         3.大利乌王降旨命官员远离,不得拦阻建殿工程(6~7)

         4.又命拨库银助建圣殿(8)

         5.再命每日供应献祭所需物品(9~10)

         6.严命不得更改王旨(11~12)

         7.各级官员急速遵行(13)

   二、神坚固犹太人的手(22)

         1.差遣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说劝勉的话(14)

         2.犹大长老就起来动手建造(14)

         3.建殿工程凡事亨通(14)

   三、神使犹太人欢喜(22)

         1.都欢欢喜喜的行奉献神殿的礼(16~17)

         2.祭司和利未人按着班次事奉神(18)

         3.欢欢喜喜的守逾越节和除酵节(19~22)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拉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斯拉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