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斯拉记第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犹大首领设巴萨率领被掳巴比伦的犹大百姓回国

   一、波斯王古列下诏允许犹大人回归建殿(1~4)

   二、人们被神激动奉献建殿所需礼物

   三、古列王归还所掠夺圣殿器皿(7~11节上)

   四、犹大首领设巴萨率领被掳的人上耶路撒冷(11节下)

 

贰、逐节详解

 

【拉一1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

   〔吕振中译〕波斯王古列元年、永恒主为要成就他自己的话、从耶利米口中说来的,永恒主就激动了波斯王古列的心〔原文:灵〕,使他将布告传达全国,并且用书面传达说:

   〔原文字义〕「激动」兴起,受感起意,搅动,搅扰。

   〔文意注解〕「波斯王古列」:古列王又译塞鲁士王(Cyrus),是波斯帝国的开国元勋,在主前559年登基,其后吞灭了巴比伦帝国,成为中东、近东一带地方的超级强国。

         「古列元年」:指主前538年。古列王于主前53910月完全占领巴比伦,并进驻巴比伦都城,翌年改换年号为古列元年。

         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指先知耶利米曾预言犹太人要在被掳之地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之后得以归回(参耶二十五8~12;二十九10~14)。所谓「七十年」,解经家们有数种解释:(1)形容日期长久的概略年数;(2)指从首批犹太人被掳的主前605(参但一1),至首批犹太人动身归国的主前536年;(3)指从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主前586年,至被掳之民归回重建圣殿完工之主前516年。

         「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古列王或许是因为读《以赛亚书》,内中预言有关古列王他自己的事(参赛四十四28~四十五413),受感甘愿促成预言之应验。

         「下诏通告全国」王的诏令用抄录誊本方式传达波斯帝国全境,包括巴比伦地和其他各处,口头宣读并张贴。

   〔话中之光〕()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历史操握在神手中,一旦世事的发展影响到祂子民和祂永远的计划,祂会干预。

         ()神藉先知们在圣经中所说的预言,都必要一一地应验。际此末世,除了基督再临的预言尚未成就外,其余的都已经应验了,据此,我们也可以断定,主再临的预言,必要成就。

 

【拉一2“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

   〔吕振中译〕『波斯王古列这么说:永恒主天上的神已将地上万国都赐给我,是他委派了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殿。

   〔原文字义〕「殿宇」房屋,住处,家。

   〔背景注解〕耶和华天上的神」:这样的称呼在旧约共有22次,其中17次出现在《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与《但以理书》中。被掳前,以色列人避用“神”字,而用“主”或“耶和华”;在被掳归回后,他们开始用“神”字,特别见于与外邦人的谈话或在文字中(尼一4;二420;但二37~44),使外邦人容易明白。

   〔文意注解〕波斯王古列如此说」:下面二至四节记载诏书的希伯来文全文,又另备一份亚兰文诏书记载在六章三至五节,但内容稍有出入。

         「耶和华天上的神」:根据波斯典籍,古列王信仰多神,此际称耶和华为天上的神,一则因他的心受神激动(1),再则或系出于怀柔政策,和犹太人的信仰认同。

         「将天下万国赐给我」:这是回应先知以赛亚在大约两百年前(主前760)预言神将使列国降伏于古列王面前(赛四十五1)

         「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这是回应赛四十四28的预言。在「耶路撒冷建造殿宇」是本书的主题。

   〔话中之光〕()神的话永远安定在天(参诗一百十九89),必要成就祂所应许的话(参代下六10)

         ()神既然能使用不信的外邦人来成就祂的计划,祂岂不更能使用我们这些属祂的人么?为此,我们必须殷勤查考神的旨意,并且一经知道就尽力遵行。

         ()我们的神对许多人来说是「天上的神」,但对亲近祂的人来说应当也是「全地的主」(创十八25)和「全地的王」(诗四十七27),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

 

【拉一3在你们中间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祂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

   〔吕振中译〕你们中间凡做他子民的都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愿他的神与他同在──去建造永恒主以色列之神的殿:只有他是神;他在耶路撒冷。

   〔原文字义〕「上」回归;「重建」建造,建立。

   〔文意注解〕在你们中间凡作祂子民的」:指被掳的犹太人,特别是南国的犹大支派、便雅悯支派和一部分利未人。不过,诏书的对象包括早年北国灭亡时,被亚述王和巴比伦王所掳的以色列十个支派,可惜他们对于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似乎少有负担。

         「只有祂是神」:本句按原文与耶路撒冷相连,故可另译作:祂是耶路撒冷的神。对古列王而言,耶和华乃是天上众神中以耶路撒冷为居所的神。

         「愿神与这人同在」:意指愿这位神与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人同在。

   〔话中之光〕()神的子民上耶路撒冷乃是理所当然的事,因它是大君的京城(太五35),有神的同在。换今天的话说,教会是神藉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22),同心合意、彼此和睦的教会生活,必能享受神的同在(参林后十三11)

         ()「只有祂是神」;除祂以外,再无别神(申四3539),信徒们千万不要以属灵伟人为敬拜的对象,也不要追求神之外任何的人事物。

 

【拉一4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吕振中译〕凡剩下的余民、无论寄居在甚么地方,那地方的人都要用金银财物牲口同自愿献的礼物支助他:礼物是要为那在耶路撒冷之神的殿而奉献的。

   〔原文字义〕「剩下的人」余数,余民;「帮助」承担,担当,背负,抽取;「甘心献上」自愿,自由奉献。

   〔文意注解〕凡剩下的人」:有两种解释:(1)指不归回耶路撒冷而选择留在巴比伦的犹太人;(2)指没有被掳到巴比伦,而留在巴勒斯坦地的犹太余民。第一种解释较可相信。

         「那地的人」:也有两种解释:(1)指在波斯帝国全境各处(特别是巴比伦一带地方)和犹太人杂居的非犹太籍外邦人;(2)指被迁居到巴勒斯坦和犹太余民杂居的外邦人。此处也以第一种解释较可相信。

         「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指选择归回耶路撒冷建殿的犹太人可以向他们募捐,让他们分担旅费和在耶路撒冷定居的初期费用。

         「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礼物指重建圣殿所需费用和器材;甘心奉献是重建圣殿不可或缺的要项(参二68;三5;八28)

   〔话中之光〕()在教会中,圣徒们应当分担事奉和外出宣教所需费用。

         ()奉献须出于甘心乐意,才能蒙神悦纳(参林后九7)

 

【拉一5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

   〔吕振中译〕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父系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凡心被神激动的、都起来,要上去重建在耶路撒冷之永恒主的殿。

   〔原文字义〕「激动」兴起,受感起意,搅动。

   〔文意注解〕犹大和便雅悯」:指南国灭亡时被掳到巴比伦的两个主要支派。

         「族长、祭司、利未人」:族长指含有数代儿孙的家族首领,他们对自己的家族成员拥有一言九鼎的权威;祭司指利未人中亚伦的后裔;利未人指不属亚伦子孙的其他利未族人,他们助理圣殿的侍奉工作。

         「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根据本书记载,当时起来选择回耶路撒冷的共有四万九千八百九十七名(参二64~65)

   〔话中之光〕()神不但激动古列王的心(1),祂也激动神子民的心;神许多的工作,是从激动人心开始的。

         ()神复兴的工作,都是先从改变祂子民的心开始。我们是否愿意顺服神,让神在我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呢(腓二13)

         ()许多信徒心里徒然受感动,却从不付诸行动。神的灵作感动的工作,但人若不肯和神配合,仍然一事无成。

         ()正如当日犹太人的归回运动,是由神发起并推动的;神在每一个时代中,特别是在今日,所有的「恢复」和「复兴」,也是由神发起并推动的。

 

【拉一6他们四围的人就拿银器、金子、财物、牲畜、珍宝帮助他们(原文作坚固他们的手),另外还有甘心献的礼物。

   〔吕振中译〕他们四围的众人就用银器、金子、财物、牲口、宝贵之物、来加强他们的手;另外还有各样自愿献的礼物。

   〔原文字义〕「帮助他们」坚固他们的手,使他们坚定,支持他们。

   〔文意注解〕四围的人」:就是4节所说「那地的人」,指原和那些选择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犹太人杂居的外邦人口。

         「帮助他们」:指帮助回耶路撒冷建殿的犹太人旅费和定居费用。

         「甘心献的礼物」:指供建殿的礼物。

   〔话中之光〕()信徒对教会中事奉神的人,应当在财物上帮助他们,使他们能专心一意地事奉。

         ()当教会需要购置或修建会所时,也该甘心地奉献支持。

 

【拉一7古列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

   〔吕振中译〕古列王也将永恒主之殿的器皿拿了出来;这些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所拿出,而放在自己神庙的。

   〔原文字义〕「拿出来」释放,带出,使离开;「放在」安置,安放;「掠来」(原文和「拿出来」同字)

   〔文意注解〕拿出来」:按原文意指释放出来归还给原主。

         「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曾先后三次掠夺圣殿中的器皿:(1)主前605年,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但一1~2)(2)主前597年,犹大王约雅斤登基之年(王下廿四8~13)(3)主前586年,犹大王西底家十一年(王下廿五1~15)。先知耶利米曾预言,这些器皿都要交还带回耶路撒冷(参耶廿七16~22)

   〔话中之光〕()神的物当归给神(太廿二21);我们是否掠夺了当归给神的物呢?

         ()凡是在神之外另有所敬拜事奉的,就是「自己的神庙」;我们应当察看自己的心,是否有人、事、物(特别是玛门)窃占了神的地位?

 

【拉一8波斯王古列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

   〔吕振中译〕波斯王古列派由司库官米提利达经手将这些器皿拿出来,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

   〔原文字义〕米提利达」米提利(太阳神──波斯的偶像假神)所赐;「拿出来」释放,带出,使离开;「首领」王子;「设巴萨」火的崇拜者。

   〔文意注解〕库官米提利达」:库官指庙中专管财物的司库;米提利达是很普通的波斯名字,他可能是一个波斯的官员,负责将古列王谕旨中所列各国掠来庙宇中的器皿,归还带回故土。

         「犹大的首领设巴萨」:圣经学者有三种解释:(1)是犹大王后裔所罗巴伯(参二2;代上三17~19)的巴比伦名字,因设巴萨和所罗巴伯两人都作犹大省长(参五14~16;该一1;二2),也都是立圣殿根基的人(参三2~8;五16;亚四9)(2)是所罗巴伯之长辈示拿萨(参代上三18)的别名,他或许曾经短暂作过犹大省长,去世后由所罗巴伯接任犹大省长;(3)设巴萨是官方领袖,所罗巴伯是民间领袖。

 

【拉一9器皿的数目记在下面:金盘三十个,银盘一千个,刀二十九把,

   〔吕振中译〕器皿的数目是:金盘三十个、银盘一千个、刀〔或译:香炉;副件〕二十九把、

   〔文意注解〕器皿的数目」:因和11节的总数有出入,故此处可能指较贵重的大件器皿。

         「金盘」:按原文是『金制的盘子』,此非犹太人用语,故可能是库官米提利达所列的清单。

   〔话中之光〕()每一件金器、银器都见证神的保守和看顾,虽然在外邦人手中历经多年,但神仍旧使他们交出来,为神所用。

         ()有些圣徒如同被掳的金银器皿,在世界上打滚数十年,但神仍有办法使他们回头归神所用。

         ()连「刀二十九把」这样的细节神都关心,对于更贵重的人──祂的百姓──神岂不更加倍的关心吗?

 

【拉一10金碗三十个,银碗之次的四百一十个,别样的器皿一千件。

   〔吕振中译〕金碗三十个、银碗二千〔此字意难确定,或可译作「次的」〕四百一十个、别样的器皿一千件;

   〔原文字义〕「次」第二,双倍,重复;「别样的」其他的,接下来的,另一种的。

   〔文意注解〕银碗之次的四百一十个」很难确定这里的意思,有两种解释:(1)另一种银碗有四百一十个;(2)银碗有二千四百一十个。

 

【拉一11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设巴萨将这一切都带上来。

   〔吕振中译〕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流亡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设巴萨将这一切器皿都带上来。

  〔原文字义〕「被掳的人」放逐,流放,囚禁。

   〔文意注解〕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和9~10两节加起来的数目不符,可能那两节是指比较重要的器皿。

         「被掳的人」:不是指一般被掳的人,而是指那些听了神的话,排除万难定意归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犹太人(参二1;四1;六192021;八35;九4;十67816)

 

叁、灵训要义

 

【神工作的起头】

   一、神记念祂藉仆人所说的话──应验先知的预言(1)

   二、神激动人心

         1.激动世上有权位者的心──激动古列王(1)

         2.激动事奉者的心──激动神子民中要起来回耶城建殿者(5)

         3.使人甘心奉献(46)

   三、神使人和财物得着释放

         1.使被掳的人得着释放(3511)

         2.使被掠的财物得着释放(7~11节上)

         3.使在人手中的财物和礼物得着释放(46)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拉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斯拉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