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十八章拾穗

 

【代下十八1「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

         本节重述十七5所记约沙法大有尊荣赀财的话,他给儿子约兰娶了以色列国亚哈王的女儿亚他利雅为妻,又受到亚哈的盛宴接待(2)。前者几乎给大卫家带来覆亡(二十二10~二十三21),后者带来南、北国连手对抗亚兰人的战争。北国亚哈王阵亡,南国约沙法痛定思痛,接受先知耶户的警告,进一步领民向善(19)

    本章1节至十九3所记各事,看《王上》二十二1~40各注。唯《王上》略去亚哈王死状的描写(比较十八33~34和王上二十二34~38),却增加了先知的责难(十九1~3)――《启导本圣经注释》

         「结亲」: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她利雅(216)。从政治的观点看,约沙法其实没有需要与北国结亲以求安定,南国的国势足够应付北国的任何攻击。――《串珠圣经注释》

         当约沙法带领全国寻求神,蒙神祝福,享用平安和丰富(十七10~11),结果却和他父亲一样在恩典里松懈了,竟然「与亚哈结亲」(1)。他为儿子约兰所娶的亚哈女儿亚她利雅后来篡夺了国位,几乎杀尽了大卫的后裔(二十二10~12),导致三代单传(约兰、亚哈谢、约阿施)──《圣经综合解读》

         当约沙法醒的时候,他「防备以色列人」(十七1)、「不寻求巴力」(十七3)、「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为」(十七4);但他「大有尊荣资财」(1)以后,却在安逸中与拜巴力的亚哈结亲(1),成为第一个「与以色列王和好」(王上二十二44)的犹大王,双方开展了密切的军事(3)和经济(二十36)合作。表面上,十二支派合一了、国家也安全了,为南北两国赢得了将近三十年和平发展的时期;但代价却是惨痛的,约沙法的儿子和孙子都效法亚哈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王下八1827),引进北国的偶像崇拜,大卫的宝座差点后继无人(二十二10),最终导致了南国的灭亡。──《圣经综合解读》

         神并不喜悦这样的联盟(十九2),但却没有立刻阻挡。因为神要让我们看清人的本相和神的护理,最终「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十11)──《圣经综合解读》

  本章与王上222~35相对应。这件事在《列王纪》里同亚哈统治的记录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则与约沙法统治的记录相关。“结亲”,参创349;申73;书2312。亚哈和耶洗别的女儿亚他利雅嫁给了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参代下216;见王下826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 和亲结盟】古代统治者或其子女的婚姻,往往都是政治联盟的代表。古代近东到处都以婚姻为外交工具。想要与这统治者结盟或受他保护的村镇、城邦、部落、国家,都会将首领家族的女儿嫁给宗主或他儿子,来缔结条约。例如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王心利林,用自己的女儿增强与邻邦的联盟,缔结条约。同样,法老杜得模斯四世(主前1425~1412)亦与美坦尼国王的女儿结婚,来表示友好关系,结束与这个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王国之间的一连串战争。所罗门的七百妃,三百嫔是他权力和财富的反映,与法老女儿的婚姻尤然。约沙法和亚哈的和亲联盟,是将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嫁给约沙法的儿子约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1~3这位好王帝约沙法曾与叛逆神的以色列联盟三次,造成极大的灾难:给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二一6),一次商业上的合伙(二○35~37),以及这次军事上的联盟。参看列王纪上二十二章34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十八1~34约沙法与亚哈结盟:统治初期一贯实行善政的约沙法(17),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去与北国结盟,从而在他的统治生涯中留下了污点:①一向虔诚的约沙法与宗教堕落和挑起无数次军事冲突的北以色列结亲,也有他的理由:i.战略目的 :约沙法试图通过与以色列结亲,结束两国的纷争,从而为统一奠定基础,并共同对付外来的侵略;ii.亚哈的邀请:当时约沙法享有富贵和荣誉(1节;17),亚哈自然希望与他结亲,从而达到扩大经济交流,实现军事和平的目的。然而正是这庄婚姻给犹大王国带来了偶像崇拜和政乱,最终酿成了悲剧(272;王下1118)。可见保持信仰的纯洁性比任何政治或外交的手段都重要;②约沙法应亚哈的邀请出兵与亚兰王便哈达作战,也是出于人情。因为以色列是犹大的同族,也是神的选民。但是,以色列建国本身违背了神与大卫王朝的约,它拒绝遵循神的道,而且分裂之后一直放纵偶像崇拜,直接威胁了南犹大的真神信仰。故此,北王国只是血缘上的同族,宗教上与崇拜偶像的外邦没有任何区别。约沙法应当超越同族之爱,用信仰的洞察力分辨与神敌对的北王国“堕落的势力”,而拒绝结亲。即他应当有先见之明,意识到结亲将会导致信仰的毁灭。――《圣经精读本》

 

【代下十八2「过了几年,他下到撒玛利亚去见亚哈;亚哈为他和跟从他的人宰了许多牛羊,劝他与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

         「劝」: 原文与申136「引诱」同,表示亚哈的提议其实是引诱约沙法偏离神。

          「基列的拉末」:见王上221~4注。――《串珠圣经注释》

         劝他……攻取基列的拉末:亚哈击退亚兰王便哈达的第二次进攻之后与之签订了协议,其中包括把便哈达的父亲从以色列夺取的城邑归还以色列(王上2034)。基列的拉末也在其内。然而便哈达违背协议,并没有把城邑归还给亚哈,于是亚哈为了夺取它,谋划发动进攻。而当时约沙法正在以色列进行访问,亚哈便说服他参战。 ――《圣经精读本》

         犹大的首都是耶路撒冷,比撒马利亚的海拔高,所以说「下到撒马利亚去见亚哈」(2)──《圣经综合解读》

         「基列的拉末」(2)位于约旦河东,是迦得支派境内利未人的城(书二十8),后来落到亚兰人手中。神两次帮助亚哈战胜亚兰(王上二十1328),亚哈却违背神的旨意与亚兰王立约,想取回所有被夺的城市(王上二十34)。但亚兰王显然没有完全履约。在这之前,可能发生了主前853年的夸夸之战(Battle of Qarqar)。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入侵亚兰,在奥伦特河(Orontes River)畔的夸夸(Qarqar)与十二王联盟会战。撒缦以色三世的库尔德石碑中描述,以色列和亚兰是联盟中实力最强的两国。亚哈派出两千战车、一万步兵,提供了联军一半的战车和六分之一的步兵。十二王联盟成功地击退了亚述,所以亚哈可能自信心爆棚,认为只要与犹大王约沙法连手,就可以从亚兰王手中收复「基列的拉末」。──《圣经综合解读》

         「过了几年」: 王上 222 说明这是「到亚兰与以色列结盟后的第三年」。

         「下去」见:犹大首都是耶路撒冷,比撒马利亚高度高,因此用「下去」来 形容约沙法的行动。

         「劝」:SH 5496,「煽动」、「引诱」、「唆使」。

         「基列」:指的是约但河东的地区。

         基列的「拉末」:字义是「崇高」,位于约但河东的雅穆河附近,但详细地 点并不确定。――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过了几年。即到第三年(王上222)。这是亚兰和以色列平安相处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王上221)。根据亚述年表(Assyrian limmu list)的计算,这是亚哈死亡的年份,即公元前853(见本书卷二159)。约沙法和亚哈结盟可能是在公元前863年,或者稍早一些。因为约兰和亚他利雅(见第1节注释)的儿子亚哈谢是二十二岁登基的,那是在亚哈死亡和以色列王约兰登基的第十二年(王下82526)

         宰了许多牛羊。亚哈深思熟虑要说服犹大王参与进攻亚兰。他的好客征服了约沙法。――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 下到撒玛利亚】耶路撒冷的海拔高度比撒玛利亚高出颇多。但两地高度即使相等,仍是要下撒玛利亚,因为从耶路撒冷山地出发几乎向哪个方向,都是要走下坡。这两个首都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四十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2 宰了许多牛羊】条约的缔结通常以盛宴作结,仪式性的筵席是其中的主要步骤。这些牛羊是为献祭而宰杀,目的是召请神明认可协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2 基列的拉末】基列的拉末之实际地点未能肯定。大部分学者根据遗址大小、地点,和表层勘测所发现的铁器时代陶片,接受兰米思遗址是这城市。这看法若是正确,基列的拉末便是位于耶斯列东面四十五哩外的外约但地区。这个位置极具战略性的城市,座落于王道之上,大马色南下之路转往西行的转折点。这路在伯珊附近渡过约但河,进入耶斯列谷,与主要的大干道会合(见:创三十八有关商道的附论)。列王纪上二十34亚兰王许诺将取自以色列的城市归还。他可能没有依约而行,基列的拉末仍在亚兰人的控制下。亚哈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因此必定发生在主前八五三年的夸夸之役以后。在该场战争中,以色列和亚兰联盟对抗亚述(见:王上二十二1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3「以色列王亚哈问犹大王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他回答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必与你同去争战。”」

         「你我不分彼此」(3),原文是「我就像是你一样」。约沙法与亚哈结亲,约沙法的儿子叫约兰,孙子叫亚哈谢(王下八1625),亚哈的两个儿子也分别叫亚哈谢和约兰(王下一17),表明双方确实关系密切。一向寻求神的约沙法,却与悖逆神的亚哈「不分彼此」,还没有求问神,就决定帮助亚哈,所以先知耶户责备约沙法「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十九2)──《圣经综合解读》

         「你我不分彼此」:「我就像是你」, 代下 192 记载先知耶户为此责备约 沙法。

         一般认为亚哈王在夸夸之役之后自信满满,因为他不但军力强盛,可以跟十 二国联盟打败亚述,而且半数以上的军队都是他的。因此只要犹大王再支持一下, 打败亚兰拿下拉末,应该是没问题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问犹大王约沙法。与王上224同。从这里开始,《历代志》和《列王纪》的记录只有细微的差异(见王上22章注释)

       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王上224还有“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战车在即将发生的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亚哈刚从卡尔卡尔战役回兵。据亚述人记录,以色列出动了两千辆战车和一万步兵;亚兰的便哈达拥有了一千二百辆战车和两万步兵。――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4 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

         虽然约沙法愚昧地与亚哈连手,但他毕竟是敬畏神的,所以要求在打仗之前「先求问耶和华」(4)──《圣经综合解读》

         「请你先求问耶和华」:原文是「请你今日寻求耶和华的话」。

         约沙法是个敬虔的国王, 代下 173~9 ,因此打仗前希望求问神 王上 225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约沙法草率地同意与亚哈去对付亚兰,但理智似乎告诉他应该先确认神的旨意。──《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4 先知的角色】这是以色列前古典预言时代,先知所扮演的角色与古代近东其他地方的先知十分相像(见:申十八14~22的注释)。他们最常处理的问题之一,是军事行动的可取性,本段是例子之一。由于时人相信神的参与是军队成功的要素,事件发生的次序必须从神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在亚述的王室碑文中,这种神明的命令是很典型的。此外,交锋的时间和战略等事务,求问神旨也十分重要。在扫罗和大卫时代,这一类资料通常是祭司藉求问神谕的设施获取(见:撒上十四10,二十二10,二十三9~12的注释)。如今他们不请祭司寻求神谕性的响应,反向先知提出问题。先知是神的代表,能够提供预言性的默示,作为神的响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4~29有关米该雅真正的预言,参看列王纪上二十二章6节至二十二章2425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十八4~34先知米该雅对战事的预言与二王的战果:见王下225~28注。――《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5「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

         亚哈招聚的四百个先知,可能是没有上迦密山的四百亚舍拉的先知(王上十八1922)。此时的北国信仰混杂,既敬拜金牛犊、又敬拜巴力,所以这些假先知含糊其辞地说「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5),拜「巴力」的人可以认为「神」就是巴力,拜「亚舍拉」的人可以认为「神」就是亚舍拉。今天所谓的「万教归一」,也是想让不同宗教的人按着自己的想象各拜其「神」,维持表面的和谐,这正是撒但的诡计。──《圣经综合解读》

         「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我可以上去进攻基列的拉末吗? 或是停止呢」?

         「神」必将那城:SH 4300,先知群回答的,与约沙法想问的神SH 3068,略 有差异。不过SH 4300也会用来指「耶和华」,但也可以指别的神。

         「王」的手里:SH 4428,「王」,原文是单数型态,显然只是对以色列王 预言,没有考虑犹大王。――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这是假先知。──《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6「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

         约沙法……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400名假先知说必胜无疑的时候(5),亚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为他们只是一群阿谀奉承的人,只会坚定他攻打基列拉末的决心。相反,约沙法却要求另请先知,显然他并不相信假先知的话。只可惜他的信仰还是没能正确分辨出米该雅的预言,最终决定参战。彼得热心追随耶稣,但因没能理解受难的弥赛亚,因此劝耶稣不要背起十字架而受到了责备(833)。可见对于信徒来讲,更需要具备智慧,正确地分辨神的旨意。 ――《圣经精读本》

         约沙法显然了解北国的信仰混杂,所以觉得这四百位先知不太可靠,想找一位「耶和华的先知」(6)。但这四百人很快就投其所好,改口称「耶和华」(1011)了。──《圣经综合解读》

         186 显然约沙法觉得这四百位先知不太可靠。作者似乎很谨慎的把这些先 185 与「耶和华的先知」 186 分开来,他们也奉耶和华的名发言,但作者并不 称呼他们是「耶和华的先知」。此时北国的信仰是混杂着巴力与耶和华信仰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约沙法似乎不大相信这些先知的吉语。他不信任撒玛利亚四百个假先知的话。──《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7「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常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

         「音拉」:字义是「神所充满的人」。

         「米该雅」:字义是「谁像神」。犹太古史的作者约瑟夫说这个米该雅就是 王上 2035~43 那个没有记载名字的先知,当时被囚在监狱中。

         「恨」他:「恨恶」。

         「不必这样说」:「不要这样说」。――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耶和华的先知指着亚哈所说的预言,从不说吉语,因为没有什么吉言可说。他向亚哈传达神的信息。亚哈憎恨米该雅,因为他憎恨真理,藐视耶和华。真理就是真理,无论人欣不欣赏。耶和华的先知所说的,都将应验,不管亚哈希不希望。──《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7 凶言】初民普遍相信先知不但宣告神明的信息,更能借着宣告触发神明的行动。难怪对君王不友善的先知必须监视,免得他制造混乱。亚述王以撒哈顿给藩属的指示,规定任何人说出不合体统或批评的话,他们都必须举报。但被他特别指明必须举报的对象,却是先知、超脱式预言者,和圆梦者。如此,君王想要囚禁这种先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他们的话一出口,已经有煽动叛乱或带来厄运之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8「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

         「米该雅」(8)可能就是在亚哈放走亚兰王后宣告审判的先知(王上二十42),已经被亚哈所囚禁(《犹大古史记》卷814389)──《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十八9「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

         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对古代以色列人来讲,城门是特殊的场所。是长老、士师、以及裁判长、君王等审判时坐的地方(21192215;得411)。因此约沙法在城门前听先知的预言,一方面是为了因循惯例,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在公开场所垂听预言,向国民强调战争的必要性,从而鼓舞他们的士气。 ――《圣经精读本》

         古代的「城门口」(9)是重要的公共广场,君王都坐在那里施行审判。──《圣经综合解读》

         「空场」:「打谷场」。

         「朝服」:「外袍」。――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9 在禾场安设宝座】因着农业和丰饶的关系,禾场往往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地点。禾场是个宽阔、平坦、空旷的地方,除了用作打禾以外,肯定还可作其他用途。因此,在宫殿设施不敷应用,或有公开集会的需要时,禾场用作露天场地并不令人意外。乌加列的《阿赫特史诗》形容达尼珥王在城门外的禾场上公开审断案件。——《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10「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祗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

         「西底家」(10)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公义的」,他的名字虽然属灵,但却是一个「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的假先知。西底家口称「耶和华」(10),只是为了迎合约沙法王,说的实际上是自己的话。──《圣经综合解读》

         「基拿拿」:字义是「经商者」。

         「西底家」:字义是「耶和华是公义的」。

         「铁角」:「铁制的犄角」。代表「坚强的力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古时常用角来象征力量(3317;耶4825;摩613)──《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1「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所有的先知……必然得胜:可见亚哈身边尽是用甜言蜜语奉承的人。他们使亚哈失去了分辨神旨意的能力,并挑唆他去迫害真先知(726)。当时极度堕落的宗教生活和政治黑暗显然也是他们造成的。可见对于统治者来讲,忠实的谋士贵于千金。因此信徒应当完全依赖真正的谋士基督。 ――《圣经精读本》

         「必然得胜」(11),原文是「使昌盛、带来成功的结果」。假先知的特点就是媚俗、媚世,只说大众喜欢的成功、财富、健康、和平、博爱。他们之前回避使用「耶和华」,而使用众人可以自由解读的「神」(5)。现在既然知道约沙法喜欢「耶和华」(6),就立刻改用「耶和华」(1011),完全没有原则。──《圣经综合解读》

         「必然得胜」:「使昌盛」、「带来成功的结果」。―― 蔡哲民等《历代 志研经资料》

  众先知照例发表了亚哈所爱听的预言,因为他们是为以色列国王服务的,而不是服侍天上的主宰。他们告诉亚哈可以往基列的拉末去,其实是让他去送死(见第34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2「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

  亚哈的使者试图告诉耶和华的先知应该传什么样的信息。但耶和华的先知乃是天国的代言人。他们的信息的是从神而来,而不是从人而来。当人自以为可以改变先知所传达耶和华的信息时,他们是不尊重他。──《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2~22神何以使谎言的灵诱亚哈阵亡?】

答:1  亚哈Ahab(意父亲的兄弟)是以色列国第七个王,他比以前列王行恶更甚(王上十六2934)。曾经多次见到神的作为,(王上十八),多次蒙神拯救脱离仇敌之手(王上廿)但他一样怙恶不悛,多行不义(王上廿一127)。当他要与犹大王约沙法Jehoshaphat(意受神的审判)合攻基列的拉末时,信从一些假先知的预言吉语,「可以上去,必然得胜,因为上帝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代下十八5 11)。结果上阵与敌猛战,中箭身亡。(代下十八33 34)

2  神曾借着先知米该雅Michaiah(谁能比耶和华),几次对亚哈王说话,如A,「可以上去,必然得胜,敌人必交在你们手里」。王的反应是「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此处可见王是听出先知的话,乃是一种寓意而带反面讽刺的口吻,来告诉他,(参撒下十二16),不可信从那些假先知主张出战的谎言。

B、「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你若能平安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这里复以明显忠告亚哈王,如果一定要去攻打基列的拉末,必然要阵亡。显见米该雅的话,是要劝阻王勿出战,凶多吉少,原非有意要用谎言的灵去诱他阵亡。

3  这谎言的灵本不是属神的,显然是撒旦自己或是牠们的使者。「牠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八44)。当神要向人启示真理,人倒弃绝神,喜爱不义的时候,「神就使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徒虚谎。」(帖后二1012,参结十四15)。亚哈王因不听神的先知劝谏,弃假从真,神就容许谎言的灵,进入众先知的口去引诱他。(参撒上十六14,伯一612,二16)。并且命定降祸与他,使他上阵受伤而死亡了。(代下十八18223334)。——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代下十八13「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的神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神对耶利米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19)真先知不是为自己说话,而是为神说话。──《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4「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敌人必交在你们手里。”」

         可以上去……必交在你们手里:米该雅的第一个回答与假先知的预言(11)一致。其实他早已知道战争的结果,但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讽刺亚哈王的顽固和愚蠢。从15节中可以看出,亚哈已觉察到米该雅在隐瞒事实,因此要求他真实地回答。米该雅已经知道不管自己说不说实话,亚哈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计划,于是用讽刺的方式回答他。 ――《圣经精读本》

         1814 可以看出米该雅说话的语气一定很明显显出他并非真诚的传递预 言,以致亚哈立刻要他说实话。――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见王上2215注释。米该雅用讽刺的口吻,重复了假先知的虚假信息(11)。他的这种口吻可以从亚哈的回答中看出(15)──《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5「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

         米该雅的语气显然带着讽刺,所以亚哈听出了,要求他立刻「说实话」(15)──《圣经综合解读》

         活在肉体里的人想听「实话」,但又不爱听坏话。所以假先知只要说些好听的假话,就可以讨好、欺骗大众;而真先知「说实话」,则要为真理付上代价。──《圣经综合解读》

         「嘱咐」你几次:「使之起誓」、「严令」。――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 资料》

 

【代下十八16「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的各归各家去。’”」

         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米该雅的第二个回答预言了以色列和犹大的联军将失去牧人,战败而退(王上2217)。结果如他所预言,亚哈被敌军的箭射中而死(33),以色列和犹大的联军也惨遭失败(王上2236) ――《圣经精读本》

         米该雅现在改成了严肃的语调,按照亚哈的要求向他「说实话」(15),预言亚哈将会被杀,他的军队将四散(16)──《圣经综合解读》

         1816 是以亚哈为以色列人的牧人、主人,主人死去,羊群就四散回家了。 因此,米该雅是预言亚哈如果出战将会战死。――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国王将要覆灭,百姓将失去领袖。──《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6 没有牧人的羊群】亚述王撒珥根二世的一个碑文描述某个敌军的司令官好像羊群被偷的牧人一般逃跑,就擒后上着脚镣被带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17「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

         亚哈想听实话,却又不爱听逆耳的实话,这是亚当的后裔与生俱来的矛盾:想知道真理,却又恨恶真理;不肯改变自己来顺从真理,只想改变真理来迎合自己。今天,许多信徒也只想听「吉语」(17),不想听「凶言」(17),只想听神的慈爱与恩典,不愿听神的公义和审判。──《圣经综合解读》

         爱是基督生命的见证,所以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爱也是运用属灵恩赐的道路,所以保罗说爱是「最妙的道」(林前十二31);但爱不是吸引人信主的方法,未蒙拣选的亚哈三次领受神的慈爱和怜悯,还是不肯回转。而对于蒙神拣选的人,最能唤醒他们的不是「吉语」,而是「实话」;最能使他们回转的,不是人所说的「耶稣爱你」,而是主耶稣自己所传的「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四17)──《圣经综合解读》

         1817 中,亚哈执意要出兵,但是米该雅作负面的预言,因此亚哈必须用「米 该雅习惯讲不吉祥的话」来影响犹大王不要相信米该雅的负面预言。――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亚哈是一个恶王,并不指望从神那里得到好消息。但他应该明白,神的信息都是真实的。亚哈不接受,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8「米该雅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

         1818 米该雅的话一开始有「因此,你要听.....」。表示亚哈王不信这个预言, 所以米该雅要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预言。――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这是一个异象,必须按异象来解释。它把神所没有阻止的事说成是神做的。神不强迫人的意志。当恶人自愿选择随从骗局时,神并不加以干涉。

  神是至高无上的。圣经常常把祂没有约束邪恶势力的情况,说成是祂直接降下灾祸。火蛇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214~9),根据摩西的记载,“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216)。但这些“火蛇”非不是一下子造出来的,或奇迹般地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这些毒蛇本已出没于以色列人所经过的旷野地带。要不是神神奇的制止,这些毒蛇经常会造成人死亡。但当百姓转离在旷野的许多危险中保护他们的神时,神就收回祂的保护,结果就造成了死亡。亚哈的情况就是这样。撒但已经借着假先知工作。神只是没有阻止国王走他自己选择的道路而已。──《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8 耶和华的朝廷和议会】在乌加列文献中(《凯雷特史诗》尤然),天上议会围绕宝座是人所共知的一幕;惟一不同之处,是这迦南故事中的议会是由诸神系统中的神祇组成。此外,主前十世纪比布罗斯的叶希米珥克(Yehimilk)碑文,和阿齐塔瓦达的卡拉特珀石碑,也提供了其他的例证。在亚喀得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众神之会推举玛尔杜克作其首脑。这会的成员有五十个神祇,其中七名组成内阁议会。在以色列的信仰系统中,这些神祇被天使或灵──神的众子或天军──所取代。在一般情况下,议会所商量的应该是为以色列出战的策略,但这次他们却讨论如何使亚哈败亡。——《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19「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以色列王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

         谁去……阵亡呢:神并不是在与众灵商议惩戒的方法和顺序,或询问他们的意见,因为神按自己的意志决定一切。 ――《圣经精读本》

         「引诱」:「劝服」、「瞒骗」。

         「阵亡」:「仆倒」、「死于非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19 议会征求志愿者】在乌加列《凯雷特史诗》中,诸神议会的元首伊勒向会中成员征求志愿者驱除凯雷特的疾病。但到了最后,是伊勒亲自动手创造一个活物来医治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19~22审判亚哈:其它宗教主张善恶二元论。但以一神信仰为基础的希伯来思想中善与恶同属于神的主权。即神为了惩罚恶人,有时使用撒但为工具。如当扫罗堕落时,神使他的灵离开扫罗,让“恶魔”去扰乱他(撒上1614),又如为了证明约伯的义,实现神伟大的旨意,神许可撒但加害约伯(18~12)。也就是说,撒但的一切都在神的主权之下,他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彼后24)。本文中的谎言的灵也是先得到了神的许可之后(21),才做事的(代上211) ――《圣经精读本》

         许多人讨论 1818~22 的神学问题:神到底会不会派灵来欺骗人?我们可以 想象即使天上真的有这种讨论会,一定也不是人眼可以看见的,这一段经文应该是 神让米该雅看见一个特殊的异象,表示只要让亚哈的先知一起说出亚哈喜欢听的谎 言,一定能够让亚哈去阵亡。至于是不是神要欺骗人,这应该是笼统的表达「一切 都是出于神」的意思,而不一定表示整个细节就如米该雅说的那样。――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19~22 谎言的灵】这是由「奸细」执行的行动。大卫当年想要破坏儿子押沙龙所发动之叛乱时,差派参谋户筛在押沙龙的核心集团中卧底。户筛的任务是提出迎合押沙龙心意,但至终能使大卫得益,使他计谋得成的策略(撒下十五32~37,十六15~十七14)。如今历史又再重演。神计划使亚哈败亡。本段描写他所信任之谋士(众先知)献上符合他心意的计策,是导致他面临神所命定之厄运的因素。——《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20「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

         神「不试探人」(雅一13)。米该雅所见到的特殊异象,是警告亚哈不要相信假先知,而不是说神会派灵去「引诱」(20)亚哈。实际上,米该雅已经清楚地警告了亚哈,但亚哈仍然选择相信那些假先知。因为亚哈的决定是出于自己的肉体,不是因为假先知的「引诱」,所以他爱听假先知的假话,不爱听真先知的真话。──《圣经综合解读》

         「神灵」:原文就是「灵」,而且是阳性型态。――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 经资料》

 

【代下十八21「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

         「他众先知」(21)、「你这些先知」(22),都是表明这些先知并不是神的真先知。──《圣经综合解读》

         「他众先知」口中:「他的众先知」,表示这先知是「亚哈」的先知,而非 「神的先知」。

         「谎言的灵」:「虚假的灵」、「欺骗的灵」。――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 经资料》

  异象中神的命令代表神的许可。撒但希望亚哈死亡,神没有阻止他。只要神束缚的手仍然伸出,撒但就无权杀戮。但一旦神的手挪开,撒但就会施展他死亡和毁灭的工作。──《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2「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

  米该雅作为耶和华的先知,正在戳穿撒玛利亚的假先知的真面目。他们说谎言,不说真话。他们的见解是导致死亡,而不是生命的。神并没有把谎言的灵放到假先知的嘴中(见第18节注释)。祂只是许可这些撒但的使者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这时神已经不阻止以色列邪恶之王的死亡了。──《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3「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

         耶和华的灵……与你说话呢: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并不知晓临到自己的灵是谎言的灵,反而恐吓米该雅说自己的灵才是神的灵(王上222425)。当两类先知各持己见时,分辨他们真假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他们所传达的信息是否符合“摩西律法”的要求(131~5)。在新约时代,分辨假先知的尺度是,是否承认耶稣基督<约壹41~6,邪说的真面目>。“一切的灵你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壹41) ――《圣经精读本》

         「打....的脸」:「打....的脸颊」。――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他如此侮辱主的先知,表现出那恶者的精神。撒但用各种方式在自己的使者身上表显他自己的本性。──《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4「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

         「严密的屋子」(24)原文是「房间的内室」。这是预言亚哈阵亡以后,假先知将会被追究责任,所以西底家将「进严密的屋子藏躲」(24)──《圣经综合解读》

         「严密的屋子」:「房间的内室」。

         当亚哈阵亡,追究责任的时候,西底家就危险了,因此他会躲藏起来。简单 说,米该雅的意思是「预言实现时」,你就知道神跟米该雅说话,没有跟西底家说 话了。――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撒但的使者将亲眼看见自己罪恶的结果。在迫近的灾难中,西底家将不得不躲在内室里藏身。在那里他有机会思考究竟是他还是米该雅说了真话。──《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5「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

         「将米该雅带回」(25),可能指把米该雅带回囚禁他的牢房。──《圣经综合解读》

         「邑宰」(25)是治理城市的官员。「王的儿子」(25)可能是一种官衔(耶三十六26)──《圣经综合解读》

         「带回」:看起来米该雅真的是被监禁,所以此处原文用「带回」。

         「邑宰」:「城市的统治者」。

         「亚们」:字义是「具有技能的工匠」或「熟练的工匠」。

         「约阿施」:字义是「神的赏赐」。――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26「‘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的回来。’”」

         下在监里,使他受苦:米该雅正面反对亚哈坚持战争的意图,并说了不吉利的预言,结果被关在监狱里受尽苦难。南犹大中有相同遭遇的先知有耶利米。他们俩人都是敢于同恭维最高权力者的众人针锋相对,不屈己见的人。今天的信徒作为基督的门徒,不仅为自身和教会内部的改革尽心尽力,也要积极关注社会的问题< 绪论,信徒的社会参与>。此处的“吃不饱喝不足”,比喻在狱中经历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其原意为“不足的饼和水”,或“只够维持生命的少量的饼和水”。 ――《圣经精读本》

         「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原文是「吃饼困苦、喝水困苦」,意思的确 是「吃喝不足」。――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亚哈竭力要表现出勇气。他对米该雅的信息不屑一顾,自己充当起先知,预言自己会平安归来。但是他作为国王和先知,都是失败的。──《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6 米该雅被囚】古代的监牢并不是让罪犯改过自新的地方。冥顽不灵的犯人大都会被派终生苦役。与苦役无关的监狱通常位于王宫或庙宇,但有时不过是深井而已。被囚者有些是在押待审,但大部分都是在此工作还债的人,有些则是政治犯。后者所构成的,是对国家稳定的威胁,而非对社会健康的危害。这等人所受的惩罚往往不是单独监禁,而是示众羞辱。米该雅还押等待的,却是他的预言和战争的结果──这战果就是他要受的审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27「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安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众民哪,你们都要听」(27),是呼吁众人作见证,而不是呼唤他们悔改。──《圣经综合解读》

         米该雅奉神的名说预言,西底家也自称是被「耶和华的灵」(23)感动说话,而且表现得非常属灵,表面上好像真假难辨。但实际上,亚哈对真假心知肚明(29),只是因为真话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不愿承认而已。因此,「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一四1),并不是很难的事,人只要有愿意遵行真理的心,就能辨别真理。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七17)──《圣经综合解读》

         「众民哪,你们都要听!」:呼唤旁听的众人作为见证的意思。

         其实米该雅已经依照亚哈的命令,向他说真实的预言。 1815 显示亚哈想听 真实的预言,但 1825~28 中亚哈和约沙法的反应,又显示出他们并不想听真实的预 言。我们会不会也跟这两王一样的矛盾?一面想听真话,一面又只想听好话。―― 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预言是通过应验来证实的(见申1822)。亚哈的死(代下1834)为先知米该雅做了证明。──《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8「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

         亚哈和约沙法都想听实话(615),却又不肯顺从与自己的愿望相反的实话,所以最终还是「上基列的拉末去了」(28)。但是,亚哈又不敢完全不信,因为他的内心深处知道米该雅是真先知,担心米该雅的预言成真,所以「就改装上阵」(29),想尽一切努力去阻止预言的实现。古今中外,许多人在福音的呼召面前,也是这样自欺欺人。──《圣经综合解读》

  约沙法发现自己的盟友和当时的形势有些异常,就寻找耶和华的先知。先知来到,传达了信息,清楚地预言计划中的战役必将失败。如果约沙法接受这个信息,拒绝陪伴亚哈,就有可能因他而救了以色列王的命,并阻止以色列人屈辱的灾难性失败。约沙法这时负有重大的责任,可是他失败了。义人不一定永远行义。聪明人也有胡涂的时候。──《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8~34关于亚哈的死,参看列王纪上二十二章3034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十八29「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于是以色列王改装,他们就上阵去了。」

         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亚哈脱下王服,穿便装上阵的原因可推断如下:①故意让约沙法阵亡战场:这一点理由不够充分。因为两国在王国分裂之后60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和平,何况两国还结为亲(1);②避免自己战死杀场:尽管亚哈拒绝接受米该雅的预言,决定发动战争,但内心深处不免为米该雅所说的有关自己死亡的预言而感到不安。他生怕米该雅的预言应验。于是为了避免突如其来的死,假扮成了平民。但他躲得开人的眼睛,却避不开神的箭,最终悲惨地死去(34)。此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就象约拿多次不顺从,但神最终还是通过他来成就尼尼微的拯救一样,人的谋略和经营无法改变神的旨意。 ――《圣经精读本》

         本书刻意把《列王纪》中的「以色列王就改装上阵」(王上二十二30),改成「以色列王改装,他们就上阵去了」(29),强调约沙法也有责任。约沙法早已「与亚哈结亲」(1),现在只是想要得到神的印证和祝福。所以对于神的答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听,不符合就不听。一向「只寻求他父亲的神」(十七4)的约沙法,这次却只是求神「盖一个橡皮图章」。──《圣经综合解读》

         1829 显示亚哈并非完全不相信米该雅的预言,比较奇怪的是约沙法怎么会 完全不相信米该雅的预言。――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亚哈可能认为,隐瞒身份就会逃脱米该雅所预言的厄运。──《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29 亚哈改装上阵】当有对君王不利的凶兆(通常是日蚀)之时,亚述有时会举行君王替身的仪式。此举在主前八○○年已有左证,但于主前第七世纪最是有名。这仪式由另一人穿上王袍,并且施行各种的仪式和咒语,使这人与君王认同。这人于是便承受了本该临到君王的运数(通常是死亡)。他们相信这样做就能够转嫁凶言,使君王免祸。本段经文虽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君王替身仪式,却反映了亚哈至少有类似的想法:他以为不穿戴君王的服饰,便能避免先知所宣告的厄运。然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本段避祸的概念,远比君王替身仪式中嫁祸的概念来得明显(有关转移祸患的进一步资料,见:王下五27的注释)。最重要的是除了仍穿王服的约沙法以外,这里并无指定的替身。约沙法最低限度变成了厄运的避雷针,这正是替身在计划中要扮演的角色。亚哈的伪装虽然有可能蒙骗敌方的军队,最主要的用意却是瞒过能使所宣告之命数成为事实的超自然力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30「先是亚兰王吩咐车兵长说:“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

         1830 亚兰王的命令直译是「无论小的大的,你们都不要攻击,只要单单( )以色列王」。亚兰王也没有要车兵长非要杀死以色列王不可,他大概是想报 2031~34 的仇。――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30 亚兰的战略】步兵肉搏缠战时,亚兰战车部队的目标则是以色列王。马车在战斗时通常有特定的用处,不会介入混战。开战时,他们或会作为前锋,攻打对方的步兵,随后则在外围拦截或追击某些目标,本节就是后者的例证。擒王策略的好处,是对他施以惩罚,同时避免酿成将来的祸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31「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

         本节不见《王上》记载中,但希腊文旧约译本《七十士译本》有此句,可见本书作者参考的《列王纪》为希伯来文古卷。――《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沙法……呼喊:约沙法战死的概率比亚哈高,因为约沙法穿着王服,还被对方误认为亚哈王,而亚兰军队的目标就是取亚哈的性命(30)。尽管如此,他得到神的奇迹般的相助而保存了性命。相反,为了保存性命,想尽卑鄙自私谋略的亚哈王却死在了战场上。可见,神要保护的人无论处在何种险境之中都能毫发无损(27111186;罗831),神要除灭的人,无论怎样筹谋计策,都无法逃避神的惩罚。此处的“一呼喊”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向神求救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

         本书刻意把《列王纪》中的「约沙法便呼喊」(王上二十二32),改成「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31)。「呼喊」原文是「呼求」,意思是向神求救。虽然约沙法跟随亚哈上阵,但他毕竟与亚哈是有区别的,是一个懂得寻求神的罪人。──《圣经综合解读》

  《列王纪》中没有这个细节。要不是神的干预,约沙法这次可能会丧命。他参加了一次明知没有神同在的愚蠢冒险。他置身于仇敌的境地,结果差一点丧了命。尽管他犯下如此愚昧的错误,但神的慈悲干预救了他的命。──《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32「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

         「呼喊」:原文是「呼求」, 代下 1831 将此「呼喊」解释为向神发出的 祷告。――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八33「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

         「随便开弓」(33),指任意朝敌人射箭。当时的盔甲是用金属片编织连接起来的,「甲缝」(33)是两个金属片的连接处,正是军装无法保护的地方。神使用了亚兰弓箭手随意射出的一箭,又「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33),成就了祂早已命定的旨意。在神的手中,一切都在神的管理之下,没有「偶然、恰巧」的「黑天鹅」。──《圣经综合解读》

         「随便」开弓:「单纯」。表示这人是没有特地瞄准谁,仅仅是任意朝敌阵 射箭。

         「甲缝」:「军装接缝」。当时的军装是用金属片编织连接起来的,射中接 缝,正好是军装无法保护的地方。

         「受了重伤」:原文仅仅是「受了伤」。

         即使亚哈巧妙变装,还是逃不过巧合的一箭,神的审判终于临到亚哈。――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射杀亚哈的人并不知道他所射的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应验耶和华的使者所说的预言。但神已预知有人会开弓射出这一箭。一切都按神的预言应验了。──《SDA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33 甲缝】本节形容铠甲有两个部分(「甲缝」直译「铠甲的两个部分之间」):整块的护心镜和鳞甲战袍。他中箭之处若非是在两者之间的夹口,就是在鳞甲的鳞片之间。鳞甲的最佳形容来自努斯文献。护甲用七百至一千块大小不同的铜制鳞片,缝在皮革或布制的背心之上制成。前后两片在肩膊处缝合(有洞留给头部),长度大概及膝。从主前九世纪开始,有些鳞片是用铁打造。——《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八34「那日阵势越战越猛,以色列王勉强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直到晚上。约在日落的时候,王就死了。」

         「抵挡亚兰人」(34),原文是「对着亚兰人」,指亚哈站在车上维持军队的士气。但属肉体的人再有勇气,也不能蒙神喜悦。最后亚哈战死(34),应验了米该雅的预言(16)──《圣经综合解读》

         神没有任凭约沙法和亚哈一起灭亡(31),但却任凭约沙法与亚哈结亲(1)、出征(28)。因为神一面要保守国度的计划按照祂的旨意进行,一面也要让我们看清天然人肉体的本相、看见信与不信「同负一轭」(林后六14)的结局。──《圣经综合解读》

         神没有让我们看到一个一生刚强寻求神的约沙法,而是让我们看到「只寻求他父亲的神」(十七4)的约沙法,最终也陷入了失败。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了。人实在太容易明知故犯、自欺欺人,越是知识丰富的人,越有可能文过饰非;越是热心摆上的人,越要警惕肉体出头。所以我们不要自以为义地苛求、论断别人,因为我们都是随时可能跌倒的软弱者;我们也不必因着寻求神而自夸,「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圣经综合解读》

         「抵挡亚兰人」:原文是「对着亚兰人」。大概是要让士兵看到以色列王还 在阵上,以免打击士气。

         到「晚上」:「傍晚」、「日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亚哈勉强站立,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取得胜利,个人也免遭米该雅所预言的厄运。他本来有机会认真考虑那位他下令关进监狱,等他平安回来的先知的话。但现在已无济于事了。一切按神所预言的实现了。亚哈的勇敢并不能弥补他不相信神信息的愚蠢。到了傍晚,他就死了。米该雅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他的预言却应验了。──《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8)

1 约沙法生平的污点在于他与亚哈结亲。这是在什么情形下发生?我们应当如何善用神给我们的金钱和才能呢?

 2 米该雅怎样设法传扬神的话?他遭遇到那些困难?你以为今日属灵领袖应具备米该雅的那些质量和修养?应受怎样的训练?

 3 从18章看来,约沙法的个性在那些方面与亚哈的不同?约沙法有何长处?

 4 1828~34记载以色列王刻意「改装上阵」,但有乱箭「恰巧射入」他的甲缝里,把他杀死。你认为人生的遭遇是「命中注定」,「偶然发生」,抑或「有神的安排」?

 ──《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八1~十九3  约沙法与亚哈结盟】本段内容与王上22章同,但作者在事件的首尾都以约沙法为话题:约沙法蒙神赐福,国家富强,奈何政治军事上亦曾受挫于亚兰人。作者指出这是由于他与悖逆神的亚哈结亲,并与他出战,惹起神的忿怒之故,结果战争失败,他又受到先知耶户的指责。――《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