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九章短篇信息
目录:
历代志上第九章精华(漆立平)
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王国显)
神的用人(六1~28;九17~32)(曾霖芳)
失败与复兴(九1~3)(曾霖芳)
选民中之圣民(六,九章)(贾玉铭)
被掳而归的选民(九1~34)(贾玉铭)
各就各位作忠心管家(代上9章) (香港读经会)
家谱:归回者的家谱(代上九1~44) (台北灵粮堂)
第一批归回的选民(代上九章1~44节)(台北基督之家)
历代志上第九章精华(漆立平)
被掳归回者的族裔谱系
第九章 被掳归回者的家族谱系
《历代志》不仅记载了被掳之前,以色列各支派的后裔族谱,并且在第九章记载了被掳归回者的家族,与祭司家族、利未人家族、守殿人家族的族谱。由此许多圣经学者认为《历代志》是以斯拉在回归耶路撒冷之后,才撰写完成的。这种推测忽略了《历代志》内许许多多所引用的书籍和资料,当时已不在耶路撒冷,而是在巴比伦的事实。第九章中的资料,有一部分其实早已存在在巴比伦的王宫中,以斯拉并不需要到耶路撒冷才能取到。等到他率子民第二次回归耶路撒冷之后,他又补充了一些资料,这当然是可能的。
在第九章的回归者族谱中,包括了:
一、被掳归回者的家族与人数(代上9:1-9)
二、住在耶路撒冷的祭司家族与人数(代上9:10-13)
三、住在耶路撒冷郊外村庄的家族(代上9:14-16)
四、住在耶路撒冷看守圣殿的利未家族(代上9:17-27)
五、其他在圣殿服事的利未人员家族(代上9:28-34)
六、扫罗王的祖先与后代(代上9:35-44)。其实这最后一段应该划入第十章。
── 漆立平《历代志上精华》
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王国显)
05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
我们上一次从历代志看到第六章的一大半,我们看到了利未人的,他们当中一部份的服侍。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借着利未人的服侍给我们看到一切的服侍是跟据生命。没有生命的不能做服侍。一位服侍的人必须是在神面前在生命里给纪念的。在旧约面,生命这个事实并没有很明显的给发表,但是借着利未人的服侍,把这一个事实来给我们打开了,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并且,神让我们从利未人的服侍里,带我们到了一个服侍的高点,而这个高点乃是敬拜和赞美。
敬拜和赞美不是只是在那里热闹,敬拜和赞美可能是一点热闹的气氛都没有,但是也不是说绝对没有。但绝对不是依靠那些热闹的气氛。我们看到在旧约里,他们的敬拜的时候,是重在诗篇里面所记述的那一些事实,一个明显的内容乃是述说神的作为,承认神的地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点,一切的服侍就成了外面的活动,没有里面敬拜的实意。
利未人的产业
当神在那里数点过了,或者说查点过了利未人的服侍以外。我们就看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乎利未人他们所接受的产业。神一再的在律法的里面来说明,利未人在以色列人当中没有产业。神说,祂要用祂自己作为利未人的产业,包括祭司在里面。神不让他们承受土地的产业,但是神却没有忘记他们在地上的生活。虽没让他们去承受地土,但神却是让他们得着居住的,或者说是安住的地方。所以在第六章的下半,我们就看到了利未人所居住的地点。当然我们看到利未人所居住的地点,我们就看到一件很明显的事情,神是他们的供应,神让他们在地上享用安息。
并且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里面所居住的地方,是在每一个支派里,他们分别了一些城和一些地是让他们居住在那里。他们按照支派来接受分配。他们没有产权。但是他们却有使用权。我们感谢神!他们有使用权的那些地点,我们在文字的记录上面,我们看得出来,都是以色列每一个支派当中最好的地。这一件事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乃是说,他们虽然没有属地的丰富,但是他们却享用属地的最美,这样的一个事实,不但是在旧约的日子是如此。一直到今天,神都是用这样的一个安排来带领那些给祂分别出来服侍的人,这是一点我们要看得很清楚。
比方说,犹大地的希伯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而这希伯仑就是给利未人居住的地方。示剑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点,示剑也就是利未人居住的地点。而我们看见这里所记述的那些城的名字,我们就看出这样的一件事。我们除了领会到神的这一个安排以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件事情,在上面看到那个西缅他们所承受地业的时候,我们曾经稍微的题了一下,西缅这个支派是承受地业。
但是实际上面,他们并没有生活在他们的地业上面。他们是分散的居住在以色列其余的那个支派的地。为甚么西缅支派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呢?很显然的弟兄姊妹你记得,雅各临终的时候所宣告的那一个事实,因为西缅和利未他们在示剑城杀了很多人,这一件留血的事情就让这两个支派受了咒诅,而西缅支派在整个进迦南的过程的里头,可以说是一再犯错,所以他们进了迦南以后这个咒诅在他们身上没有改变。
但是我们留意到,雅各那个咒诅是落在两个支派的身上,那对西缅支派是如此,那另外一个支派就是利未。那利未支派现在在以色列人中间的光景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很显然的看到神给他们居住的地区。分散在十二个支派的地业的里头。但是呢,你就看到一件事情,和西缅支派完全不一样,西缅支派分散就是分散。西缅支派就是得不着地业。而利未支派呢?得不着地业这个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那个内容却改变了。怎么改变的呢?虽然他们没有承受地业,他们是分散在十二个支派的里头,但是他们却是承受神的祝福做他们的产业。
这个就是内容上的转变,而这一个内容的转变是根据怎么一回事呢?而不是因为亚伦做祭司,也不是因为他们在会幕里头做服侍。表面看来是这样,因为他们在会幕里头服侍,亚伦和他的后代都作祭司,所以神这样纪念他们。在表面看来是这样,但是我们要问,为甚么他们做祭司?为甚么是他们来服侍神?如果我们不问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找不到那个原因,因为当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的时候,可以说整个十三个支派的里面,只有利未支派当时在神的光照临到的时候他们站在神的那一边。那这是在出埃及记里面的历史,那因着那一次利未人他们站在神的那一边检选神的喜悦,所以神也就把他们分别出来做一个侍奉的支派。
神作工的日记
我们看过了利未人他们的居所以后,我们就留意到一个问题来了,那接下去第七章才是,那就在那里记述其余的支派的他们的光景,在记述那个其余的支派的光景的里面,我想弟兄姊妹们你非常容易的留意的到,包括以法莲支派在内,神的这样的记述比犹大支派和利未支派的记述简单多了。尤其是第七章以后,所讲到的记述到每一个支派的光景的时候,他那个重点是重在他们能打仗的有多少人。和他们的族长是谁。那就不像在犹大那里头,对那个一代,过一代,过一代是怎么样的来记录下。那弟兄姊妹们你留意到这一个点的时候,你就发现了一件事情,记载犹大是非常的精细。记载利未支派也是非常的精细。我们记得历代志里头的那个特点,神做工的日记,所以在里面所记载的事情,都是以神的工作的最主要的那一些内容为主题。
我们从历代志里,我们看到两条线索,是很明显的,这两条线是并行的,一条是祭司的线,一条是君王的线。或者说,一个是国度的线,与它平行的是侍奉的线,或者是敬拜的线。国度的线以大卫的宝座为中心点。侍奉的记载以圣殿做那个中心点。所以直接和这两个线有关的那两个支派就给记述的非常的明确。因为一位是王,一位是祭司,这两个系统都是非常严格的要求那生命的系统,所以数点了他们以后,数点到其他支派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只是题到族长是哪些人,能打仗的有多少。
以法莲的属灵光景
弟兄姊妹你就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记述是个国度的建立有关的,到下面我们就看到这个事情。我们感谢我们的主!那我们看这个记叙的次序。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记叙的次序既不是根据生来的次序,也不是根据他们支派在以色列中的强弱。人数多或者是少的问题。我举一件事情,弟兄姊妹就晓得。十二个支派,利未支派不算。我们读过《士师记》。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在十二个支派里面,最嚣张的是哪一个支派呢?那是以法莲,那的确是很嚣张,处处要出头,处处要显明只有他们是做领导的。谁欺负了他们,他们就要兴师问罪。但是你看到这里记叙的时候,以法莲没有摆在前头。并且记载以法莲的时候,才记载了他们中间的一些短缺。所以,如果我们从第七章里面看到,以法莲的记叙是说到他们在实际的光景里面并不那么的蒙纪念。
但是很有意思,你看以法莲这个支派给数算的时候,我们看到在这个支派的里面有很多优先的条件。有甚么优先的条件呢?有对的祖宗,就是在神面前有特别蒙纪念的祖宗。那是约瑟。他们也有一个对的地位,因为他是从约瑟那一边是接受了长子的祝福。在雅各儿子的里面,那个长子的祝福是落在约瑟支派二儿子的头上。以法莲是约瑟的长子,但是他原来不是长子。但是,神把他提升,站在长子的地位。所以说,他有对的地位。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以法莲支派没有对的实际。所以我们看到对以法莲支派的那个记载。是记载到约书亚为止。那是在二十七节。记载到约书亚就停了。
弟兄姊妹你留意,好多的记载是记载到大卫的时间为止,但是现在以法莲的记载到约书亚为止。刚才我题到了,因为约书亚死了以后,那就是士师记了。士师记哪一个最嚣张的支派就是以法莲,有对的祖宗,有对的地位,但是却没有对的实际,以法莲虽然说在以色列的历史里面它是占一个很大的部份,我不说它是很重要的地位。我只能说它是占了很大部份。但是他们在神的面前的光景,不光是在历代志的时候,开头的时候没有给好好的记载,这是我们看到以后以色列分裂成为南北两国的时候,以法莲人是为首的,但是他为首,是带进一个很快就背弃神的光景。所以也是没有实际。
便雅悯支派的记录
那好,我们不说这些,我们就来看跑到第八章那里去,那到第八章的时候,一开头就是述说便雅悯支派。说到便雅悯支派的时候,那个记载的内容和那个他们的谱系就比较多了一点。当然,我们可以说,便雅悯是给记述在最靠后,因为他是小儿子。但是弟兄姊妹你细细的就注意了,便雅悯数算的到最后,和他是小儿子没有关系,为甚么就把他摆在最后呢?如果我们看得严肃一点。你要看到从便雅悯记载的时候,这一个记载就已经转了一个方向,怎么转了一个方向呢?
弟兄姊妹你留意,前面那每一个支派都说到他们能打仗的有多少人,但是说到便雅悯支派的时候,就不说他们又多少人可以打仗,而也不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弟兄姊妹记得便雅悯几乎是绝种的,因为在士师记最末了的时候,我们还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所以便雅悯支派在人数上来说是比较少。但是很显然你看到,在记载便雅悯的时候重点不在他们人数的多少,好像是因为他是小儿子,所以在最后把他来记述,都不是。你怎么知道?
弟兄姊妹你留意,便雅悯的记载,记载到一个甚么地步为止?突出一个甚么事实在便雅悯的记述里呢?扫罗做王。所以弟兄姊妹你轻轻的看到,这些记载已经开始转向国度的这一条线了。因为严格说起来,扫罗是以色列的头一位王。但是因为他是人把他捧出来的,所以他也没有办法能承担神的那个计划里要建立国度的这一个责任。所以他们便雅悯支派的当中所出来的扫罗他做王并不长久,也没有把国度建立起来。那这是一方面我们要留意的,但是我想这个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如果你要特别突出扫罗出来的话,那他跟国度是没有关联的,他只是一位阻挡国度的人。那既然这是一位阻挡国度的人,那为甚么会引出便雅悯这个支派的记载是比较详细一点的呢?
如果我们看到国度这个事实,我们就看到那个真相,那个真相不是因为扫罗是第一任的以色列的王,乃是因为便雅悯支派,他们是和大卫支派联系在一起,跟随大卫没有改变。弟兄姊妹们会记得,南北分裂的时候,十个支派在北边,在南边的犹大只剩下两个支派,但是这两个支派,一个是犹大,另外一个就是便雅悯。但是为甚么是便雅悯?我们不能找到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十个支派都背叛了大卫家,那甚么便雅悯支派不放弃大卫家呢?圣经里面也没有很明确的给我们一个答案,就是摆出一个事实,便雅悯是跟着大卫家,没有跑到北方的十个支派国里。如果你从地理环境上你来看,跟犹大连在一起的就是便雅悯。你说也许因为太接近了,他们没有胆量脱离犹大,当然是可以这样想,但是除了便雅悯以外,跟犹大紧紧相连的还有其他的支派。那只有便雅悯害怕,别的不害怕吗?所以这个并不能作为一个很合理的推测。虽然我们如果要找这些答案的话,都是推测的成份是比较高。但是推测也要有所根据。
现在就碰到这个困难,为甚么便雅悯不脱离大卫家呢?而紧紧地跟着大卫家呢?你说因为你犹大的国度是在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是在便雅悯的地界里,耶路撒冷不是犹大的地界,所以当然犹大国的政治中心是在便雅悯的境界。所以便雅悯就跟着犹大,弟兄姊妹这个想法跟刚才所说的那个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个比较是有可能的,弟兄姊妹们要记得,大卫跟约拿单结盟的那一件事情,这一个可能性还比较明显,因着这个大卫跟约拿单的结盟,所以好像在情分上面更紧密一点。
特别显在大卫和米非波设的他们中间的那一段的历史,弟兄姊妹们,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强一点,但是我们不管有多少的可能性,但是一个事实是,我们是绝对不能推翻的,那就是便雅悯支派,它是紧紧地靠着犹大。所以他,便雅悯支派他是国度里头的主要的百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当然可以说,如果真的从国度的范围来看,北方的那十个支派就不在国度里,不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就着历史本身来说,在那里表达国度的,你只看见就是犹大和便雅悯这两个支派。那所以除了犹大你就看到便雅悯,所以便雅悯在历代志的记录,或者说在神做工的日记里面,神记下便雅悯的事情也比较详尽一点。
国度发展的亮度加强
现在一进到第九章,我们马上就看到更明显的事情了。我们就看到国度的那个发展,或者是国度的描述是越来越明确了,一到了第九章的时候,弟兄姊妹们,你看到甚么了?你看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是哪一些?记载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我们看看他们怎么来开始说到这一点,他说:以色列人都按家谱计算,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犹大人因犯罪就被掳到巴比伦。9:2先从巴比伦回来住在自己地业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的首领。9:3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犹大人、便雅悯人、以法莲人、玛拿西人。
弟兄姊妹你看当他记载耶路撒冷居民的时候,怎么先来写上他们被掳的那一个历史呢?按照来说现在还不是说到被掳以后的那个光景,现在是说在起初犹大建国的时候,那个耶路撒冷的光景,那这个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尽管插进了被掳的这一段历史,但是并没有打乱神在以色列人中的那一个安排,管理和带领,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因为这里非常突出一个事实,乃是神的百姓住在神的地,我们感谢主!
侍奉神旨意的人
神的百姓当然是包括了十二个支派,但是现在在耶路撒冷里面的呢?他只是突出几个支派。犹大人,便雅悯人,以法莲人,玛拿西人,然后呢,上面就题到祭司利未人,还有,好弟兄姊妹们,你就看到一件事,居住在耶路撒冷是一些甚么人?虽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各种各样,但是在神的做工的记录的里头,你看到只有这几种人,甚么人呢?显明神权柄的人,在神面前服侍神的人,我们感谢主,弟兄姊妹们,这给我们看到,耶路撒冷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它是犹大的京城。作为一个国度的京城,那它的内容应该是甚么呢?
按照一般来看,作为一个国度呢那一定要讲荣华,繁盛,很有气派,应该是这样,但是很稀奇,你看见神的工作的日记的里头,你看到所记载的耶路撒冷完全不接触那些问题,荣华不荣华那不是神眼中要看的,威严不威严这个也不是神眼中要看的,繁盛不繁盛这个也不是神心中的意念。那一题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弟兄姊妹你看到底下说的是甚么,底下说的绝大部份绝大部份是祭司和利未人。但是记载这个祭司和利未人也特别在那里记载这些人他们在耶路撒冷干甚么。
弟兄姊妹你特别留意有几个地方,头一个你注意的,第十一节,9:11还有管理神殿希勒家的儿子亚萨利雅。 他的谱系是怎么算。那这个很明显是给我们回头再看到的那个生命的那个系统一定要清楚。这个是一贯给我们看到的,除非不是题到侍奉上的事。如果一题到侍奉上的事,就有一个很明显的要求在那里,生命的系统,这个我不再题,我要弟兄姊妹注意的是甚么呢?那就是神的殿,你注意头一句话,然后13节“善于做神殿使用之工的。”还有,17节,“守门的。”还有,说到第19节当中的,“管理使用之工,并守会幕的门。”很有意思,守会幕的门,或者是守圣殿的门,是哪一些人,可拉的后代。可拉的后代不单单是有唱歌的人,可拉的后代有的是看守圣殿的门的人。
你留意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你注意了,19节:“可拉的曾孙、以比雅撒的孙子、可利的儿子沙龙,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并守会幕的门。”接下去弟兄姊妹就要注意:“他们的祖宗曾管理耶和华的营盘,又把守营门。”弟兄姊妹你注意,看门的是谁?可拉的后裔。可拉是谁呢?可拉是带头悖逆神的权柄的那一个利未支派的。你说现在在神的圣殿里面看门的是他们。他们怎么可以看门呢?他们的祖宗悖逆神了,他们怎么是可以现在为神来看门呢?那弟兄姊妹你更要了解一件事,在圣殿里头或者在会幕里头看门这一件事情,不是像我们今天说,“哎,这个人是看门的,”他们就做做那个门房,做守卫的。
当然在当时守卫那个圣殿的门和会幕的人是有守卫的那个成份,但是这个不是为了守卫这一个地方给入侵,弟兄姊妹你记得,利未人围绕着会幕来安营,那他们的任务是甚么?那个任务是不让人闯入会幕,那为甚么不让人闯入会幕呢?那些人在保卫那一个重要的地方,但是你看深一层,你留意神的心思并不是在乎会幕给人侵入,神是在乎不让人做这样愚昧的事情招致神的击打。所以说的清楚一点,利未人围绕着会幕来安营,乃是为着保护以色列人。保护他们在神的赐福和纪念的底下。而不至于因着人的愚昧而招惹神的怒气。
当我们留意到这个守门的这个很实际的功用,我们就看到一个问题来了,你说怎么可能是可拉的后代来承担这个责任,他们的祖宗有悖逆神的历史,他们怎么可以摆在这个作守门的位置上,我们感谢主!你看见神的怜悯,不因父而牵连子。虽然罪性是有遗传的,但是罪行神却不因着祖宗有过失,子孙也要担当。在人这种事情是很平常,但在神,神不做这样的事,在神的鉴察里,人的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就给酸倒了,这个不是神的心思。我们感谢我们的主!
然后,弟兄姊妹,我们岔出去了一些,我们回来。那除了看门的以外,你又看到一个甚么呢?28节,“利未人中有管理使用器皿的,按着数目拿出拿入,又有人管理器具和圣所的器皿……”下面也说到管理陈设饼的,为安息日预备摆列的。上面又题到管理盘中烤的物,那是关乎素祭的事情,在下面你又看到用香料来做膏油的。然后33节你就看到歌唱的。这就是在神面前服侍的,他们“昼夜供职,不做别样的工。 ”然后就说了,“以上都是利未著名的族长,住在耶路撒冷。”知道住在耶路撒冷是侍奉里面很注重的就是在神的殿里面服侍的。上面轻轻题一下犹大支派然后就绝大部份的篇幅就说到圣殿里头的服侍。
神作工的目的在显明祂自己
如果我们看见历代志是沿着这两根线来发展的,一个是国度一个是圣殿,那么弟兄姊妹,你能看到一件事,国度跟圣殿摆在一起的时候,哪一个比重是要大一点?很显然你看到,圣殿的比重是大。我们应该晓得,国度是表达神的权柄,但是,圣殿是表达神的所事。特别是说,他是配受敬拜的那一位。弟兄姊妹我们看到,神在地上做工的目的,他并不在乎建立他自己的权势,因为全地都是他的,宇宙都是他的,不管人承不承认,这不能影响神这样一个事实。
因为万有都是根据祂,依靠祂,也归于祂,但神所重视的呢?是他在地上或者说特别是在地上的人的中间,人给他一个甚么地位。而不是说,神在那里祂立一个地位,而是因为神的地位如果是很明显的给接受和不给接受,所引出来的在万有里头的结果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神乐意要让祂自己的荣耀的充满充满在万有里,成为万有的那一个享用。神不甘心万有里的那个悖逆的心思引进万有要落在这个毁灭的结局。
弟兄姊妹,这个是神的心思意念很明显的那个表达,所以我们就看到当神的这个做工的日记摆出来的时候,神重视国度和圣殿,因为国度是把人带回神的面前。但是圣殿,是让人在那里毫无保留的承认神是一切,我们实在感谢主!现在我们就注意了,说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人的记载,几乎整个来说,是以利未人为主体我们绝对的相信,住在耶路撒冷里头的人口,绝对绝对的要比利未人的人口多上好多好多倍,但神没有题多其余的人口,连王族的人口也不摆在那里,神却是用了很多的字句来记录圣殿里边的服侍。那么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神的确在工作,乃是为了显明他的祝福。
我们回过头来看,创世记里面神造人的时候,神所宣告的,我们常常都题这个宣告,这个宣告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宣告一个是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而另外一个就是神把管理的权柄委托给人。这两个事情摆在一起。弟兄姊妹很清楚的看到,虽然,神说的话就是那么几句,但很清楚看到,那个重点是在神的形象,委托神的权柄给人仍然是为着要显明神的形象,我们感谢神!那现在我们看到神在以色列和列国的那个脉络。很重很重的来点明那个圣殿里面的服侍。
以色列国的起头
说完了这么一些,好了!弟兄姊妹现在就又进入另外一个主题去了,这个是甚么呢?住在耶路撒冷的说完了,如果按照人来看,好像有点没头没脑,因为啪的一下,35节,就题到住在基甸的人。怎么会题到住在基甸的人?当你看到这儿的时候,你发现一件事情,说到住在基甸的人,和第八章末了的时候是一个重复的记载。因为这个记载在第八章里面已经说了一遍了。现在第九章的末了又再说一遍,虽然是增加一点点,但基本上主要的内容完全一样。那为甚么?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就可以领会的到,从35节开始,那就是神做工的日记就转为神的百姓的国权的起头,因为底下的这一个就带出扫罗。就是带到扫罗,因为结下去,第十章就说到扫罗的结局。35节:就引起扫罗的起头,第十章就说到扫罗的结局。
不管扫罗怎么样,如果从神的百姓的立国的历史来说,扫罗总是第一位王。虽然这个王在神的工作的日记的里面,我们看到神并不的承认他,虽然神同意,但是神并不承认他。所以,题到这个神的百姓的国权的开始,虽然神不承认他,但是在别的历史的里面,他是有他一定的那个位置。我们看到第十章,几乎是把撒母耳记上末了的那两章的事情和撒母耳记下第一章的事情浓缩的在这里诉说一遍,但是显然的看到一件事,这个是历代志的一个特点,那个特点就是,整个的事件,在人是看到历史的表面的过程,你就容易看见那个历史为甚么容易发生。
但是在历代志里,这一件事情就经常的给我们留意到,神不单是给我们看到那个历史的过程,神也很清楚的给我们看到那个历史发生的源头。现在扫罗的事情出来了,他是给兴起来做王的,那是人把他轰出来的。神是允许他们这样做的,但是神并不承认他是在神的工作的计划的里头的,那既然不是出于神的。那个结果当然也就是一个很不愉快的结局,因为没有得到神的应许,也没有得到神的祝福在里头,所以扫罗在历代志里面记载的就是他怎么战死。也同时指出他为甚么会战死。不单是他的死,连他全家都死。连那个好人约拿单也都与他一块死。
神留意祂的旨意实现在地上
弟兄姊妹,神就在这里指出,扫罗之所以在这里败亡,为甚么呢,弟兄姊妹你留意,那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大卫。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当神这样来记述整个以色列人从进迦南开始一直到建立国度为止,神是怎么看他的百姓所经过的事,我们感谢神!我们看到神这样的记下他工作的日记,他并不重视那个历史的过程是怎么样,他所重视的是国度和圣殿这两个事情怎么给显明出来。
在列王纪上面,你看不到这些事,虽然都是同说那些历史的事,但是在列王纪里没有那么清楚的看到这两条线在神的记录里头显出来,我们以后看下去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整个事情是如何在神的工作日记里面给记录下来,另一方面给我们看到神怎么来看地上所发生的事。另一面神要让我们知道,他怎样领着他名下的民朝着他的那一个永远的旨意来行走,我就先给弟兄姊妹们题一点,你注意的时候,你读,你自己也很容易了解,列王纪跟历代志的末了都是说到犹大被掳,但是历代志的最末了你只看到犹大王在被掳之地被恩待。
但是在列王纪里,你就看不见犹大还有前途,你看历代志的时候,历代志的最末了是甚么?是古列王下令让他们回国重建圣殿。弟兄姊妹,这样你就看的很清楚。这两卷都是记载同样的历史,但明显就是不一样,在历代志你看见人是没有前途的,但是在历代志你看到,神的旨意没有因着人的愚昧而有阻挡。那我们来抓住这一个点来看历代志,你就看到神的那个记载的目的在哪里。
虽然以色列的百姓他们的经历是有高有低,但是神那个国度的旨意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他是在出人意外的成全他所要做的,所以在历代志的末了你看到古列王,感谢主,他从前是怎样的带领他的百姓行走在他旨意里。现在也是同样的带着他的教会行走在他的旨意里。我想我们今天晚上就停在这里。
神的用人(曾霖芳)
【经文】 代上六1-3,22-28,九17-32
代上全书有七章论到利未子孙,可以显出对利未子孙的注意,换句话说:利未人是为神工作的,本书注意的是圣工之事,故有七章书专说为神作圣工的人。叫我们注意神的圣工和作圣工的人。六章论到利未许多子孙,以色列人都是神的民,神又在这选民中,特再选出一些人作神的工作,就是利未人,是被神所用的。在这些名单中,可以把神所用的人,分为两大类:
(一)神重用的──刚才读的经文,有摩西、亚伦、撒母耳三人。这三人,是属灵的伟人,是被神重用的人。今日所要讲的,特别与传道人有关。
神在利未人中特再选用一些人──可以说为神所重用的。你为主作工,为神所用,但是否被神重用?这是有分别的。
今日在这些名单中摩西、亚伦、撒母耳三人,他们一生的工作,可代表传道人所作的工作,分为六种:
A 传达神的话语──摩西将神的话语,传给以色列人,他不敢自己说什么,在他的书中常写「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他忠实的将神的话传给百姓,我们作传道的,我也在内,在座有许多传道人与神学生,请特别注意!我们的工作,是站在那里传神的话语,所以讲道,不是发泄泄我们的情绪,或骂人或用说话显本事。摩西是传达神的话,若不说神的话而说自己的话,就没有许多话可讲;一年五十次,五年、十年,本事也有穷尽。但神的话,有无穷的奥秘,带凓能力,一生说不完;一个真正被神重用的人,不说自己的话,乃忠实将圣经的话原原本本,摆在百姓面前。神的话语如活水涌流不息,能供给许多人的各种需要。
有一位牧人,在书案上摆凓自己的照片,手拿向外打开的圣经,旁边写有「四十五年讲此大经」的字,这是最好的说明。这位牧人,他就能如活水江河,四十五年讲台不衰败,每人接近,都有所得。
B 教导百姓建立圣会──摩西照神的意思,告诉百姓,如何建立会幕,如何事奉神,如何遵行神的律例诫命典章……。教导神的百姓,建立个完全圣会,也传达神的旨意,使大家晓得如何在圣会中事奉神。我们的责任也是建立圣教会,教导人如何事奉神。
C 引导百姓走人生之路──带领以色列人走旷野路,向前行。出埃及表明得救,进迦南表明进到完全地步。摩西不只带领以色列人得救,更要带领他们进到完全的地步。他是领导者,走在前面,一生带领百姓。我们作传道人,不仅是传讲真理,更要走在神的子民前头;否则,便有负神的托付。摩西的工作,也可以代表传道人今日的工作。
D 传福音──亚伦的工作「在燔祭坛,和香坛上献祭烧香,又在至圣所办理一切的事,为以色列人赎罪。」做救赎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今日的传福音工作;把神的羔羊在祭坛上流血为人赎罪之救恩传出来。
E 祷告:「烧香」──照启示录五8「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我们在,神前有祷告的责任,带领信徒们到神前,为他们代祷。
F 挽回人心──撒母耳时代,人心冷淡,离开神,宗教黑暗,祭司败坏;撒母耳工作,将以色列人的心挽回,回转归向神。这六方面可代表传道人的各种工作。
这三位都是被神重用的人,可代表那些神的忠仆,当然他们都有长处。不过,他们并非没有缺点,也不是完全人:
摩西发过脾气,「用杖击打盘石两下」出水,以致被神责备「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民廿二十7-13)。你见过主的仆人发脾气吗?──不是原谅他的脾气不好,乃是说凡人都有缺点。
亚伦曾为百姓作金牛犊,又与其姐姐联合攻击摩西,而摩西是神的仆人又是他的弟弟,这些行动也叫人摇头叹息。
撒母耳的儿子不行其父的道,还有什么事比这事更伤心呢?
他们三人都有软弱,缺点,或遗憾的事。为什么他们为神重用?请看:
摩西为神的工作,撇离王宫,舍弃舒服环境,为神的家付代价。付代价是被重用原因之一,今日在此不少青年,你是神的百姓,你可以献身与神为主工作,被神使用;不过,首先要放下像你的一切,将自己摆上,付代价!
亚伦是有信心的人,神要差遣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三推四挡;但摩西将事告诉亚伦要见法老,亚伦马上答应「就去」,亚伦虽无大作为,晗有大信心。见了法老,气无畏缩,大信心之外,更有大勇气,这是个大信大勇的神仆。他为人也很特别,当他两个儿子干罪死了,他「默默不言」,「不蓬头散发,也不撕裂衣服」。他把神的圣工,放在第一;不把自己的事放在第一,二子虽死,仍然照常事奉。
撒母耳是个祷告人,他一生祷告,都有非常能力;他祷告,天上打雷,战胜非利士人。他是一个会祷告,肯祷告的人。
三人都有其特长之处,所以,我们若肯献身与主,肯付代价,有信心,肯祷告,必蒙神重用。
(二)神所用的──九17-32名单及工作写得很详细,兹读三节:22「被选守门的人,共有二百一十二名……是大却和先见撒母耳所派当紧要职任的。」26「这四个门领是利未人,各有要紧的职任,看守神殿的仓库。」31「……他紧要的职任是管理盘中烤的物。」这里指出的工作虽不大,但很要紧,今日不是说其大或小;作神工作的人,不论什么,或守门,烤饼,看仓……等小事工,仍是很要紧的。表示凡为神工作的人,神都看为重要的,未必作大事才被神看重。
今日特看「守门的」这工作有二百多人他们在耶和华圣会的东南西北,负责保守这神圣之殿;在四边团团围住,四面保却,让这圣会归神为圣。他们每早将门打开,让到会敬拜的人进来,神的门是不关的,谁都可以近前来亲近神。
看门的和守仓库的,都是事奉神,可以用来比作基督徒。我们是「有君尊的祭司」。今日每个神的子民都是祭司,都有爱其圣会、看守圣会、不要浪费神的财物的本分。这些看门的也可代表传道人,要站稳自己的岗位,不可放松,因神托付你的责任很重要。请看一事!乌西雅,原是一位好王,他爱神,神赐福他国家强盛,名声远播;他骄傲了,行事邪僻,干犯神,进殿去烧香。祭司亚撒利雅率祭司八十人,上前阻挡,对乌西雅说:「乌西雅阿,(不称王)给耶和华烧香不是你的事,……你犯了罪,神必不使你得荣耀……」而乌西雅因此长大痳疯直至于死。(参代下廿六16-21)这祭司何等勇敢,守住职分,有气节,不惧怕君王,不谄媚权势,这是传道人应该学效的。不能这样,便不是神的仆人,而是人的仆人了;因此圣会亦不能保守,不得完全。
此外,尚有唱歌的、烤饼的、作膏油的,制香料的……不及细说。但有一事,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都说在圣经上,你若尽忠为神出力,在神面前,必被纪念。而且每一件工作,每一个为神出力的人,都被神的记念,他的名字必为神记念。
我年青时就听过一件事,令我一生都记得:某地教会,要建立一新堂,筹得之款不多,远不足所需要的。有富翁彼得是个热心信徒!自愿出款「包尾」,当时人人称赞为难得,不久,新堂建成,开会讨论应用何堂名,结果通过用富翁「彼得」为该新堂的名。晚上,富翁作梦,神告他新堂不能用「彼得」,要用「马利亚」,他醒过来,颇觉奇怪,他想:「马利亚」是谁?后来知道,原来是他的女工人。他就问她,为这新堂捐过多少?「没有」,再问问她为这新堂作过什么事?她说:「我很忙,没有时间为新堂作什么;祗要有时间,我就抽空到礼拜堂,看见马儿辛苦,我就用草喂牠们,此外,我什么也没有作过了。」他就恍然大悟。神要把新堂用她的名,因她已把所有拿出来,尽其所能工作了。
我们作工,只要百分为神,而没有为自己的成分,虽小小工作,神就看为宝贵了。
你肯为神用吗?── 曾霖芳《历代志上家谱精义》
失败与复兴(曾霖芳)
【经文】 代上九1-3
(一)「犯罪」
(二)「被掳」
(三)「回来」
本书第九章与前八章有些不同,因本章是记载犹大人由巴比伦回来后的名单;说到犹大人犯罪被掳到巴比伦,后从巴比伦再回来。故与前八章,中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可以推想本书一定是从巴比伦回来后写的──因为是回来后的名单。
今日所要注意是犹大人犯罪被掳与回来之事,或论他们的失败与复兴。我们要注意六个字:
(一)「犯罪」
九1「……犹大人因犯罪被掳到巴比伦。」奇怪的是这本被称为圣经的,但到处暴露人的犯罪,在圣洁书中有许多圣洁的教训;但在这圣洁书中,晗有许多污秽的记录。
写书人是犹大人,他说「犹大人因犯罪被掳到巴比伦」,他说他的老祖宗犯罪,那有人这样写呵?写自己老祖宗之罪孽。由此又可看到这不是人的书,若是人的书,照人的看法,无论如何不说祖宗之恶事。本书如许不徇情面,真实说话,因为是神的真理。圣经就是这样的书。一点不说人情、面子,老老实实把罪的事实摆在人面前。
五经是摩西写的,他写老祖宗亚当犯罪,亚当是人类的始祖,他亦不徇情面。摩西是照神的启示,说真实话和神的真理,因为这是神的话。圣经有安慰、恩言、真理,但也暴露人人犯罪的事实;论到义人挪亚,神用洪水淹灭世界,挪亚一家得救;后来也写出挪亚醉酒脱衣服种种丑态,神将人的弱点、缺点、罪恶暴露出来,让我们看见我们的罪是什么样。
本书的作者写犹大犯罪,他自己是犹大人他一点不隐藏,这是圣经之写法。不只暴露别人的罪,也暴露自己的罪。摩西写挪亚的弱点,祖宗的弱点,也写他自己的弱点,这是真理的态度。所罗门说「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罗马书说世人都犯了罪「都」字表示连作者自己也犯罪。以赛亚说世人都犯了罪,「都」字表示连作自己也犯罪。以赛亚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赛五三6)他说「我们」,连他自己也在内,每个人都走自己的道路。以赛亚在第六章把自己的污秽,忠实的照神的感动写出,自己不隐瞒,不留情面,不徇私情,只讲真理。保罗也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自己忠实地承认是罪魁。神是光,在祂毫无黑暗,无不义,无污秽,无罪恶;祂的光照在世人之前,将人的罪,原原本本照出来。我们要这样读经才得好处,如果只把好的话用红笔划出来,没有什么用,必要把有关自己犯罪的划出来才有益处。
神把人的罪光照出来,一方面使人知罪认罪而得赦免,洗净,另方面也可显其救恩。有一件事,希望能把这意思解释清楚:
我有一次在医院,其中有许多古怪病人,(我也是其中之一)之这些古怪病人的病,平常很好,发起病来,十二指肠出血,或胃部出血,出冷汗,晕过去,平常外表很好,一出血就不得了。在院等照X光之前要先食药,药艰难食,我见旁人,吞下去,吐出有,再食,再吐,三次、四次,见过有五次才食下去的;虽然辛苦难食,也要食下去,因不食,就不能照X光。照过之后,可以看出内便的毛病,才可以施医。神是光,将我们罪照出来,才可以医治。虽觉得圣经太苦,不好听,听了不舒服,这不舒服的东西,是对你有好处的。
这犹大人作者说犹大人犯罪,我们在神前,也要存这个态度,不要隐藏,当主光照之时,应当对主说:「主阿,是的,我有罪,求主饶恕!」这是圣经要我们得凓赦罪之恩的途径。
(二)「被掳」
犹大人因犯罪而被掳到巴比伦,相隔有二千多里路,神刑罚他们到外国,国亡了,殿被烧,家破人亡,受责受刑,原因他们犯了罪。神是轻慢不得的,祂要追究刑罚犯罪的人。
神是烈火,火烧是利害的,神是要审判罪恶,不能更改;当人在地上强暴,思想罪恶之时,神用洪水将整个世界淹灭。所多玛,俄摩拉罪重声闻于神,神从天上降下硫磺火将二城毁灭。耶利哥是作恶之城,神将之毁灭,圣经中随处可以看到这种情形。人犯罪,神就施罚,犹大人是神的选民,属神的,犯了罪,也一样责打、管教。来十二6「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何十一1「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犹大人是神的儿子,儿子犯罪,祂也鞭打。经上说以色列是他所爱的,但雅各犯罪,一生受管教;雅各曾欺父──就要受岳父欺,受孩子骗。所以他年老时说!「一生年月,又苦又少!」大却行得不好,受管教很重。诗八九30-33「倘若他的子孙离弃我的律法……我就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只是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祂有爱心,宽容,怜悯,在此可以看到,分别就这里,祂说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
有一个孩子偷了妈妈的钱,妈妈拿杖要打他,要他承认,并且打他,我劝她:「算了罢!」她走入内,取手帕抹泪,但在外面又喊凓一定「打死他」!妈妈的慈爱,不完全收回。我小时也被打过一次,因我脾气不好;有一次,我脾气发起来,要打妈妈。妈妈用杖打我,很痛,我从来未被打过,这次我晓得原来那么痛的;被打之后,很不服气,便昏倒在地。后来醒了,哥哥告我:「差些死了」。妈妈还说:「下次再打,让你死掉!」从此次责打之后,我再不敢闹脾气了,所谓一次管教,永远有效;这次的责打,对儿子有好处的,其实她那舍得打死我呢?
以色列人犯罪,被神刑罚掳到二千里外的别国,我想他们在路上一面走一面哭了。然而,他们这次被刑罚,是有益的。请看一件奇怪的事,神曾在未责打之前,晗先应许施恩,「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耶廿九10)耶利米说这话时,犹大人尚未被掳,这更显出祂的慈爱未全然收回,这是神的心。
(三)「回来」
刚才读的圣经,有三处「回来」。被掳七十年快过去了。他应许七十年满了就回来,重建圣殿,再建城墙,再建国家,回复从前光景──这是复兴的以色列。为什么会复兴呢?他们被掳到巴比伦,纵使第一年孩子出世,到期满了也七十岁了。这就是说,由犹大到巴比伦的人,现有的人,百份九十几全死了;也就是现有的人,百份九十几乎是在巴比伦出生的,他们不是什么都忘记了吗?奇妙就在此,请看六15「当耶和华藉尼布甲尼撒的手,掳掠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的时候,这约萨答也被掳去。」约萨答是大祭司也被掳去,他们在巴比伦,没有圣殿,只有会堂敬拜神在那里读摩西五经。他们有人在那里作无名英雄,在背后工作,七十年不能断教导神的百姓,读希伯来文,圣经,使他们没有失去信心。七十年之后,他们复兴了,那些工作的人死了,不能见到这复兴。今日教会中,也有许多人表面上虽无大作为,只老实地将圣言教导,他们为神作工,也必有效果,也许他们自己看不到,这有甚么关系呢?这些人作了非常的事。
从但以理书九1-4,原来有人在此祷告,他读到耶利米书知道七十年期满了,便禁食,披麻蒙灰,祈求、祷告,认罪;这复兴背后,有人祷告,在但以理祈祷之时,约主前五百五十三年,照司可福年代推算。后来犹大人回国,是在主前五百三十六年,这祷告和复兴,中间隔了十七年。在这十七年中,切切祷告,日期满了,他们就回国了。这个祷告有何等价值。若果我们的家庭,儿子冷淡,我们要为家庭和儿子祈祷,若果我们教会冷淡退后,也要为教会祈祷。即使用十七年时间,也是值得的。
还有一点以斯拉书看到,「神为要应验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拉一1-2)凡是神所激动的人,都回耶路撒冷去了,这复兴是神的感动。
有人说:约瑟弗在书上这样说:「但以理把耶利米书上的话,再将以赛亚书上的话,告诉古列王说:『圣经这样说,论古列王,他是我的牧人,他要重建我的圣殿,立圣殿之根基,我兴起他,释放我的百姓,让他们重建耶和华之殿。这两本先知书中,有这样的预言。』那时古列王尚未出世,神已知道……古列王听了大受感动,说:「惟独耶和华是神」,就释放犹大人。
那时犹大人在巴比伦生活好,地方好,他们都不愿回去了,在家天天好,且要走二千多里,有谁愿去?但神激动他们,犹大支派起来要回去,便雅悯支派也起来要回去,祭司中有人起来,回去!回去!共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人,尚有仆婢七千三百卅七人,二百能唱歌的,共有四万九千八百九十七人,差一○三人便是五万。(拉二)他们浩浩荡荡如大军队,心里火热的回去,除了神的成功,不能这样,又带有马、驴、骆驼、骡共有八千一百卅六匹。后来回到耶路撒冷,他们为神的殿量力献上礼物。捐入工程库的金子六万一千达利克(外国金币),银子五千弥拿(斤)这种光景很少见呀!惟有神的话语,祷告的力量,神自己的感动,叫神的百姓得凓复兴。今日若神感动你,那感动能?生大的效果,成就非常之事。神感动我什么,我看见自己的犯罪、冷淡、退后,受管教。这是一个机会,今日就是时候,愿神感动我们的心,接受神的感动。── 曾霖芳《历代志上家谱精义》
选民中之圣民(贾玉铭)
(6:1~81,9:10~44)
古时希伯来人原无祭司,均以家长为其家献祭(伯1:5)。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摩西遂奉神命,特选利未支派任圣职,为以色列会众的代表。因为出埃及时,羔羊替代长子不死,凡会中首生的,皆宜奉献与神.今则以利未支派代替各支派的众长子事奉神。在以色列会中,有专任圣职的祭司;在今日教会中,也有待选的圣职,名位虽不一,其事工却是相同的。利未祭司.乃选民中的圣民,得于选民中,又蒙了特别的拣选,专为任圣职作圣工。今日教会中,任圣职的牧师传道人等,亦犹旧约时代之祭司,即选民中之圣民。教内一切属灵信徒,虽未经人选派,亦未尝不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一、圣民之选立 或言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尊贵的是犹大支派,因为他们是王族;但最蒙恩的是利未支派,因为他们是选民中之圣民,代替会众,侍立在神面前。利未有三个儿子,即革顺、哥辖、米拉利。摩西、亚伦,皆是哥辖的子嗣,故凡为祭司者,皆是哥辖族,亚伦的后裔。
(一)大祭司 按法典凡为大祭司的人,必系前任大祭司之长子。简立时,即以膏油倒在头上,并衣圣衣,献祭洒血为礼,须历七日(出29章,利8章)。
(二)祭司 亚伦的后人,皆宜为祭司,简派祭司之礼,非如立大祭司之隆重,不过必须经过相当的拣选。“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亚伦说: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神的食物。因为凡有残疾的,无论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体有余的、折脚折手的、驼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长癣的、长疥的、或是损坏肾子的,都不可近前来。祭司亚伦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利21:16~21)。亚伦子孙中身体有残疾的,不能当选;今会中灵性有残疾的,也不得当选任圣职。但是究竟有何人是灵性上没有残疾的呢?有残疾者任圣职,神说:“就是亵渎神的圣所”(利21:23)。今日灵性中有残疾有任圣职,配不配呢?
(三)利未人 简派利未人之礼.即由洒水、剃发、净衣、沐浴;至大祭司按手以后,祭司必为他们献素祭及赎罪祭。如此简派利未人任圣职,是以利未人代以色列全族的长子分别为圣归主。
二、圣民之职务 利未族既被选为圣民,即任圣职作圣工,这是何等荣幸的事!
(一)祭司之职务 按祭司职务,圣经内论得最清楚,说:“亚伦和他的子孙在燔祭坛和香上献祭烧香,又在至圣所办理一切的事,为以色列人赎罪,是照神仆人摩西所吩咐的”(6:49)。按此节圣经所述,祭司们的职务:
1、在祭坛——祭坛乃为百姓赎罪之地,是在圣殿院子的工作。罪人与神相会之地首在祭坛,人必须先解决了罪的问题,方可在灵道中再求进步。因为解决罪,是灵道的初步,如罪尚未得赦,不论如何在灵性上求进步,都是枉然的。
2、在圣所 既在祭坛上解决了罪的问题,即来到圣所中事奉的问题:“在香坛上献祭烧香”;此外亦有点灯,与献陈设饼的本分。于献陈设饼,可以得到属灵的养育;于在金炉焚香,可以尽上祈祷的责任;于添油点灯,可以彰显灵光的照临,于神殿中大放光明。
3、在至圣所 亚伦子孙于燔祭坛并香坛上献祭焚香以外,“又在至圣所办理一切的事”。按至圣所的事务,即是代表会众活在神前;大祭司进至圣所时,胸牌上有十二支派的名字,肩上也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在冠冕上也刻“归耶和华为圣”。这是表明他把会众带进至圣所,不是他自己站在神前,乃是代表会众活在神前。如此说来:祭司的职务,无非是领会众,从外院子到至圣所,即从罪人的地步,到成圣归主的地步。这是何等紧要,何等荣耀的事啊!今日教会中任圣职的祭司们,是否领人从得救地步——祭坛,到成圣地步——至圣所?是否真正把一些没有灵命、不认识神的外邦罪人,领到神前与神和好呢?
(二)利未会众的职务 圣事圣工,不尽在于祭坛、圣所与至圣所;于特别圣工以外,还有许多伺候圣殿,与搬运圣器等事,即如:有管理圣殿(9:11);有在殿里供役的(9:13);有看殿门的(9:17~26);有守仓库的(9:26~27);有管器具的(9:28~29);有制圣物的(9:30~32);有唱歌的(9:33)。利未民众既为圣民,所作一切皆为圣工,连一切俗事俗务,亦皆化为圣事圣工。人必须先作圣民,以后方能作圣工,否则连圣工也就成为俗事了。
三、圣民的资产 利未人既为圣民,即在以色列会中没有产业,惟以耶和华为他们的产业。主曾晓谕亚伦说:“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份,我就是你的份,你的产业”(民18:20)。人能以耶和华为产业,是何其荣幸,何其有福!因为他是万有的,丰富的,“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该2:8)。利未子孙只在以色列民中得了居住的城邑,与城的郊野,并未在民中得地业(7:54~81)。
(一)利未人的份 利未人的份,即以色列会众所奉献的十分之一。耶和华神说:“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因他们所办的是会幕的事,所以赐给他们为酬他们的劳……惟独利未人要办会幕的事,担当罪孽,这要作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他们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产业,因为以色列人中出产的十分之一,就是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我已赐给利未人为业。……”(民18:21~24)。
(二)祭司的份 利未人从会众所得十分之一的分中,再取十分之一,作为举祭,献给耶和华,即将这十分之一,归给祭司(民 18:25~28)。凡会众首熟之五谷百果、首生的牲畜等,亦归祭司。此外会众所献之祭物,如素祭之面,流血祭之祭肉,及陈设饼等,亦皆归祭司所有。
圣民得的份,就是神自己;神把会众归于自己的份,赐给了利未圣民,所以利未圣民,是以神为业的。人若亏欠了圣民,不肯把当纳的十分之一归给利未人,他不是亏欠了人,乃是亏欠了神。今日会中任圣职的,亦惟有以神为产业;如果真以神为业,不仰赖人,不靠薪金,这就是旧约祭司的资格了。靠神不靠薪金的圣品,真是有福的,他们的产业何等荣盛!“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5~6)
被掳而归的选民(贾玉铭)
第九章 被掳而归的选民(9:1~34)
自l至8章,已将万民中之选民,并选民中之选民的谱系,历历述明。至第9章,则继续记载被掳而归的选民。按被掳而归的选民,似应于历代志下之末页,于被掳以后,再述被掳而归之种族。记者何以于选民谱系以后,接着就记被掳而归的谱系呢?这是因为有许多人,或者想到以色列民于被掳以后,既不像在以色列国时,各按各宗派、各住各地界那样的井然有序,到返归时.自难免种族混淆;所以就于选民族谱之后,再略述被掳而归的选民,仍是保守原来统系,毫不紊乱。
记者先说到选民被掳的原因.就是因为犯罪的缘故。按人的眼光看来,选民被掳,是因为战事失利,即被亚述与巴比伦所胜;但在神的眼光看来,乃是因为犯罪,“犹大人因犯罪就被掳到巴比伦”(9:1)。罪孽就是使人被掳的最大原因,更是使人之“里面人”被掳的唯一原因。保罗常以被罪所掳而叹息说:“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7:23)。以利亚也曾为提斯比人——意即被掳的人。看世界人类,能以保守自己不被罪所掳的,有几人呢?个人如此.按种族论也是这样;当日选民被掳,无非是因为犯罪,神就把他们交在敌人手中。不过神是以怜悯为怀的,他们几时觉悟悔改,几时就把他们释放回来,再恢复他们的土地、种族与宗教。
一、土地 神曾与以色列人立帕勒斯听之约,即应许把迦南地赐给他们;考历史,以色列人得获迦南地共有三次:
(1)自埃及上来——选民得获迦南地,第一次就是从埃及上来时,约书亚率领他们,把迦南土著剿灭了.迦南地就为以色列民所有。
(2)从巴比伦回来——第二次得获迦南地,就是从巴比伦回来,他们重新得获迦南地。
(3)自万国中归来——惜以色列人自巴比伦返归以后,又因犯罪不肯接受基督,胆敢承当杀害神子之罪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27:25)。不久竟因这罪,把他们又赶散到天下,只“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要从各国中,把他们招回来,最后实现帕勒斯听之约。
二、种族 此时自巴比伦被掳而归的人,照本处所记:
(一)祭司利未人 此次归回最要紧的部分,就是祭司利未人。这不但是因为他们平素为宗教领袖,曾以数十年住在敬拜偶像的国中,不能自由事神,实令他们忍无可忍。如今有机会,即群然赋归;更是因为选民国,就是“祭司国”,祭司当然要为民众的领袖,与他们一同归回。
(二)犹大以法莲 犹大是代表南国。以法莲等是代表北国;北国是以法莲、便雅悯为领袖,其中亦有玛拿西,及其余各支派归回的群众。按南国是掳到巴比伦,北国是掳到亚述。何以北国的民众,也一同自巴比伦归回呢?谅以被掳以后,受敌人压迫,即投靠犹大而来。圣经明说:“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必一同聚集,为自己立一个首领,从这地上去。……”(何1:11)“……以法莲手中的,与犹大的杖一同接连为一。在我手中成为一根……使他们……成为一国……他们不再为二国”(结37:19~22)。这是指着将来因为借着患难,把他们结合为一,患难就是使他们联合的工具。常见信徒与信徒,或教会与教会不和睦,几时有患难来到,就彼此连合一起了。
三、宗教 一个国家有土地、人民和主权。但在神的选民国,最关键是他们对神的信仰。几时虔敬事奉,神就是他们的主;几时宗教腐败,神就叫他们的主权丧失。故本处特别详述归回的民众,如何恢复信仰。信仰的表现在一个祭坛,在何处有祭坛,何处即可表现宗教的精神。所以他们回来第一件事,即在殿院中原有的根基上,筑一祭坛(斯3:3),以后即竭力重建圣殿。本章所载只言祭司利未人如何尽职:
(一)利未人事工的性质 据本章所述,祭司利未人一切事务,莫非是圣事圣工,即关于事奉神,教训神民,以及种种关于灵性的事工。不但祭司利未的事工,属圣属灵,凡神选民的宗教生活,亦莫非是事奉神的事工。因为属灵信徒,莫非是带着肉身的撒拉弗。
传言始祖亚当,一日在树下休息,举目望天,即异想天开,巴不得身生两翼,到星空世界去翱翔。忽然有撒拉弗——天使——来接他,他就沉沉睡去,梦见飞升天际;迨一梦醒来仍在树下,即对天使说,他如何到光明星空世界,并请求天使带他亲身去看看。天使回答说:“你虽暂居世界,但在你里面有一撒拉弗,他可以常飞到属灵天界去,谦卑跪拜天上的君王。暂居尘世之子啊!要贵重并保守你里面的撒拉弗,使你可以在一切事务中服事神。一旦行完世途,你就真如天使一样。”言至此天使就不见了。信徒啊!你真知你里面有一位小天使吗?你当怎样尽上天使的职务事奉神呢?
(二)利未人事工的分类 所言圣工的种类不一,除了祭司在祭坛、圣所、并至圣所的事工以外,普通利未人的事工,略述如下:
1、服役 “善于作神殿使用之工”(9:13)。此即在神殿中服役,例如:扫地,洗器具,并指导人行敬拜之礼等事,无一样不是圣工。
2、看门(9:17~26) 看守殿门之工,异常紧要。今日会中任圣职的,多因不能善尽看门之责,以致常常有狼进入羊群,或是自己的羊,被人窃去,所以主耶稣吩咐看门的要儆醒(可13:34)。更要在“每日早晨开门”(9:27),可以领人进入神殿,事奉神。
3、守仓库(9:26~27) 看守神的仓库,以备按时分粮,最要紧的资格,就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太24:45)。
4、管器具(9:28~29) 有人管理使用的器具,按着数目拿出拿入;亦有人管理圣所的器具,以供事奉之用。神不忽略他的圣器(拉1:9~11)。
5、制圣物(9:29~31) 有人管理细麦、酒油、香料,并有人用香料作膏油,或作盘中的烤物与陈设饼。今日会中之传道、牧师,当如何预备圣物,一面为奉献与神,一面为供给信徒呢?各人所预备的,果然在神眼中看为圣吗?并可供给人的灵需吗?
6、歌唱 有利未人,住在属殿的房屋,尽夜供职,不作别工(9:33~34),专为唱歌,奏乐赞颂神。
如上所言,以色列人被掳并被释放回国,都是在神旨意里。神何以待犹大人独厚,在他们一切经过中,都显出神的安排呢?这无非是表明神特选之旨,要藉犹大选民,成功他永远救世的大计划。所以于他们回国以后,仍是照着神的预定,恢复他们的土地、种族、与信仰,以备神救恩之实现。
各就各位作忠心管家(代上9章) (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求你开我的心窍,使我能从你话语中明白你的心意。
本章是记载犹大人由被掳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的家谱名单。由此可见被掳并非以色列历史的结局,这次回来具体显明了耶和华神对他们拯救的恩典。
1.从犯罪到复兴(1):请特别注意第1节:「犹大人因犯罪被掳到巴比伦」,这交待了他们先前被掳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祖宗犯了罪,神便刑罚他们,使他们被掳到外国,受尽凌辱,国破家亡,圣殿被烧,受责受刑,一切反映神是轻慢不得的,祂要追究、刑罚犯罪的人!这提醒我们勿随意犯罪干犯神,神会追讨的。但感谢神,祂的子民终于按祂的应许回来了--被掳七十年已经过去。在神恩佑下,一片复兴的景象重现眼前,他们重建圣殿及城墙,再建国家,一切回复从前的光景。
2.回归群体组合(2~34):他们包括耶路撒冷以外定居的人(2),然后才是耶路撒冷本土人 (3~9),当中有祭司(10~13)、利未人(14~16)和圣殿供职的人(17~34)。有关在圣殿里供职的人,他们除了负责献祭和其他事务的利未人以外,还有一些另类的事奉人员:守门的人、负责管理圣殿中的器具和食物的人,也有专职以歌唱来事奉的。这些虽然不是「要职」,但他们却是一群忠心的事奉人员,他们各就各位,每天忠信地完成他们的职任。
3.王与子民(35~44):以色列的首任君王扫罗最终失败了,把王国交给了大卫,大卫后来成为了联合王国的焦点人物。这带出一个囱久不变的原则,就是神子民的生命要得着塑造:灵性比扫罗强的大卫和所罗门,在他们统治下的以色列强盛之极,成为当时代的列强之一,他们且被高举奉为忠于神的杰出模范。今天若我们肯认真地寻求神,一切从神而来丰盛的福气、能力和影响,必为我们存留着。
今天的经文让我们明白,一个属神的人所干的工作,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在其上忠心地作好本分,以致在职场上、教会中活出美好的见证。所以,主今天派定给你的岗位,你有否在其上尽力,贡献你所有来事奉见证神、服事人呢?
我的祷告 ………………………………………………………………………
……………………………………………………………………………………
家谱:归回者的家谱(代上九1~44) (台北灵粮堂)
《历代志》记载了以色列的历史,其书的完成则是在以色列被掳归回之后,因此在此也列下了被掳归回之后的家谱。这对归回的百姓而言,弥足珍贵,因为历劫归来,他们仍能承续祖先,成为神的子民,甚至起来服事神。
一、 从巴比伦回来
作者首先说明为何神的子民会遭遇被掳「犹大人因犯罪就被掳到巴比伦。」(1)被掳不是神的失败,而是他们自己的失败,北国以色列被掳到亚述(主前722),而南国犹大则稍晚被掳到巴比伦(主前586)。
当波斯取代了巴比伦成为中东霸主时(主前539),首位波斯君王古列下诏,让犹大人得归故土(参代下三六22-23)。
接下来就是归回者的家谱「先从巴比伦回来,住在自己地业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犹大人、便雅悯人、以法莲人、玛拿西人。」(2-3)由于南北国分裂,南国主要的组成份子是犹大人、利未人与便雅悯人,也有少数原本北国的以法莲与玛拿西人。其中又以犹大人为大宗,因此首先记载「犹大子孙中有…」(4)其次记载「便雅悯人中有…」(7)。之后记载祭司与利未人,以法莲与玛拿西人则因人数太少而付之阙如。
二、 祭司中有…
接下来就是归回后祭司的家谱,这非常重要,因为未在家谱上的人,暂时就无法服事神的殿。「祭司中有耶大雅、耶何雅立、雅斤,还有管理神殿希勒家的儿子亚萨利雅。」(10-11)这里记载的不是全部而是领袖「他们和众弟兄都是族长」,同时他们也参与了之后圣殿的重建「是善于做神殿使用之工的。」(13)
三、 利未人中有…
利未人也配合祭司一同服事圣殿,家谱中记载了一些他们著名的先祖,如「亚萨、耶杜顿、沙龙、可拉的后裔」这些人都是「大卫…所派当这紧要职任的。」他们的子孙因此在归回后,仍保有服事圣殿的资格。这些「利未人著名的族长,住在耶路撒冷。」在归回后就居住在耶路撒冷,等到第二圣殿完工后,就开始他们的服事(参以斯拉记)。
默想
我是否羡慕善工,渴望服事主,即便我的生命遭遇一些不顺、痛苦,我仍然要来到主的面前,极力事奉祂?
回应
亲爱的主:谢谢你,你是恢复的主,在我生命各个期间,会遭遇各样的处遇,但是求你帮助我,仍然渴望在你的殿中求问你,以圣洁的生命起来事奉你。让我绝不退后,也不丧胆,经历你的医治与恢复,继续服事你。阿们!
第一批归回的选民(代上九章1~44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九章前面四分之三是记载第一批回归耶路撒冷者的名单,后面四分之一则是记载扫罗王的家谱,接着的第十章立刻说到扫罗与三个儿子战死沙场。因此按着文脉来看,九章一至三十四节应该是前面整八章家谱的结尾。一方面因为历代志写作的时间正是被掳归回之时,另方面也是要对以色列的后代子孙特别强调、纪念这群归回之人;因为若是没有他们愿意放下经营了几十年的家业,为延续民族信仰、文化回到耶路撒冷,进行重建的工作,耶路撒冷就可能真的会成为永远的废墟了。
我们观察归回的名单,大约可分成四组人马:祭司、利未人、尼提宁(乃是原先圣殿中的外邦人杂役)、以及四个支派(犹大、便雅悯、以法莲、玛拿西)中的族长。前面三组人都是跟圣殿事奉有关的,其他则是选民中的支派领袖。与圣殿有关的人,回到耶路撒冷时,圣殿已经不复存在;选民领袖回到耶路撒冷时,选民之国早已覆亡。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归回?他们是带着什么想法归回的?盼望!他们是带着对神应许的盼望归回的。纵然眼前圣殿已经成为废墟,国土主权早已丧失,然而,他们仍然带着盼望归回。带着盼望、放下手中的产业,归回到可能从未见过的耶路撒冷。
亲爱的基督徒,只有真实的盼望才能激动我们,放下眼见的以及手中所有的,勇往直前地迈向神的应许之地。保罗是真的盼望得着至宝基督,才能真的看万事如粪土,将一切当作有损的。希伯来书中的信心前辈,是真的盼望天上的家乡,才能到死仍不失去信心:「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书十一13~16)
这样看来就真相大白了,今天我们之所以有许多难以割舍的人、事、物,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盼望神的应许,或者是对神的应许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因此我们的信仰就只能够存活在眼见的范围内了。亲爱的基督徒,你我是否的确拥有真实的盼望呢?
回应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将归回之人的榜样启示给我!从他们身上,我才真正明白何谓盼望。主耶稣!求祢帮助我,也帮助所有的基督徒认真面对自己的信仰,能够建立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盼望的人!阿们!
祷读:希伯来书十一章16节
16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