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历代志上第八章精华(漆立平) 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王国显) 恩典与得胜(七至八章)(曾霖芳)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读经会) 家谱:其余六个支派(代上七1~八40) (台北灵粮堂) 娶妻与休妻(代上八章1~40节)(台北基督之家) 历代志上第八章精华(漆立平) 第八章 便雅悯支派后裔的族谱 便雅悯虽然是雅各最小的儿子,可是以色列国的第一任君王,却是产生于这个支派的扫罗。扫罗曾作以色列王四十年之久。而且后来大卫王建立的京城耶路撒冷也在便雅悯属地的境内,所以有关便雅悯支派的资料也比较丰富。第八章就专一的记载便雅悯支派后裔的族谱。这包括: 一、便雅悯的后裔(代上8:1-12) 二、在亚雅仑的便雅悯人的后裔(代上8:13-16) 三、在耶路撒冷的便雅悯人的后裔族谱(代上8:17-28) 四、在基遍的便雅悯人的后裔族谱(代上8:29-32) 五、扫罗王的后裔族谱(代上8:33-40) ── 漆立平《历代志上精华》 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王国显) 05神工作记录的两条线(六至九章) 我们上一次从历代志看到第六章的一大半,我们看到了利未人的,他们当中一部份的服侍。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借着利未人的服侍给我们看到一切的服侍是跟据生命。没有生命的不能做服侍。一位服侍的人必须是在神面前在生命里给纪念的。在旧约面,生命这个事实并没有很明显的给发表,但是借着利未人的服侍,把这一个事实来给我们打开了,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并且,神让我们从利未人的服侍里,带我们到了一个服侍的高点,而这个高点乃是敬拜和赞美。 敬拜和赞美不是只是在那里热闹,敬拜和赞美可能是一点热闹的气氛都没有,但是也不是说绝对没有。但绝对不是依靠那些热闹的气氛。我们看到在旧约里,他们的敬拜的时候,是重在诗篇里面所记述的那一些事实,一个明显的内容乃是述说神的作为,承认神的地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点,一切的服侍就成了外面的活动,没有里面敬拜的实意。 利未人的产业 当神在那里数点过了,或者说查点过了利未人的服侍以外。我们就看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乎利未人他们所接受的产业。神一再的在律法的里面来说明,利未人在以色列人当中没有产业。神说,祂要用祂自己作为利未人的产业,包括祭司在里面。神不让他们承受土地的产业,但是神却没有忘记他们在地上的生活。虽没让他们去承受地土,但神却是让他们得着居住的,或者说是安住的地方。所以在第六章的下半,我们就看到了利未人所居住的地点。当然我们看到利未人所居住的地点,我们就看到一件很明显的事情,神是他们的供应,神让他们在地上享用安息。 并且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里面所居住的地方,是在每一个支派里,他们分别了一些城和一些地是让他们居住在那里。他们按照支派来接受分配。他们没有产权。但是他们却有使用权。我们感谢神!他们有使用权的那些地点,我们在文字的记录上面,我们看得出来,都是以色列每一个支派当中最好的地。这一件事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乃是说,他们虽然没有属地的丰富,但是他们却享用属地的最美,这样的一个事实,不但是在旧约的日子是如此。一直到今天,神都是用这样的一个安排来带领那些给祂分别出来服侍的人,这是一点我们要看得很清楚。 比方说,犹大地的希伯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而这希伯仑就是给利未人居住的地方。示剑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点,示剑也就是利未人居住的地点。而我们看见这里所记述的那些城的名字,我们就看出这样的一件事。我们除了领会到神的这一个安排以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件事情,在上面看到那个西缅他们所承受地业的时候,我们曾经稍微的题了一下,西缅这个支派是承受地业。 但是实际上面,他们并没有生活在他们的地业上面。他们是分散的居住在以色列其余的那个支派的地。为甚么西缅支派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呢?很显然的弟兄姊妹你记得,雅各临终的时候所宣告的那一个事实,因为西缅和利未他们在示剑城杀了很多人,这一件留血的事情就让这两个支派受了咒诅,而西缅支派在整个进迦南的过程的里头,可以说是一再犯错,所以他们进了迦南以后这个咒诅在他们身上没有改变。 但是我们留意到,雅各那个咒诅是落在两个支派的身上,那对西缅支派是如此,那另外一个支派就是利未。那利未支派现在在以色列人中间的光景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很显然的看到神给他们居住的地区。分散在十二个支派的地业的里头。但是呢,你就看到一件事情,和西缅支派完全不一样,西缅支派分散就是分散。西缅支派就是得不着地业。而利未支派呢?得不着地业这个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那个内容却改变了。怎么改变的呢?虽然他们没有承受地业,他们是分散在十二个支派的里头,但是他们却是承受神的祝福做他们的产业。 这个就是内容上的转变,而这一个内容的转变是根据怎么一回事呢?而不是因为亚伦做祭司,也不是因为他们在会幕里头做服侍。表面看来是这样,因为他们在会幕里头服侍,亚伦和他的后代都作祭司,所以神这样纪念他们。在表面看来是这样,但是我们要问,为甚么他们做祭司?为甚么是他们来服侍神?如果我们不问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找不到那个原因,因为当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的时候,可以说整个十三个支派的里面,只有利未支派当时在神的光照临到的时候他们站在神的那一边。那这是在出埃及记里面的历史,那因着那一次利未人他们站在神的那一边检选神的喜悦,所以神也就把他们分别出来做一个侍奉的支派。 神作工的日记 我们看过了利未人他们的居所以后,我们就留意到一个问题来了,那接下去第七章才是,那就在那里记述其余的支派的他们的光景,在记述那个其余的支派的光景的里面,我想弟兄姊妹们你非常容易的留意的到,包括以法莲支派在内,神的这样的记述比犹大支派和利未支派的记述简单多了。尤其是第七章以后,所讲到的记述到每一个支派的光景的时候,他那个重点是重在他们能打仗的有多少人。和他们的族长是谁。那就不像在犹大那里头,对那个一代,过一代,过一代是怎么样的来记录下。那弟兄姊妹们你留意到这一个点的时候,你就发现了一件事情,记载犹大是非常的精细。记载利未支派也是非常的精细。我们记得历代志里头的那个特点,神做工的日记,所以在里面所记载的事情,都是以神的工作的最主要的那一些内容为主题。 我们从历代志里,我们看到两条线索,是很明显的,这两条线是并行的,一条是祭司的线,一条是君王的线。或者说,一个是国度的线,与它平行的是侍奉的线,或者是敬拜的线。国度的线以大卫的宝座为中心点。侍奉的记载以圣殿做那个中心点。所以直接和这两个线有关的那两个支派就给记述的非常的明确。因为一位是王,一位是祭司,这两个系统都是非常严格的要求那生命的系统,所以数点了他们以后,数点到其他支派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只是题到族长是哪些人,能打仗的有多少。 以法莲的属灵光景 弟兄姊妹你就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记述是个国度的建立有关的,到下面我们就看到这个事情。我们感谢我们的主!那我们看这个记叙的次序。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记叙的次序既不是根据生来的次序,也不是根据他们支派在以色列中的强弱。人数多或者是少的问题。我举一件事情,弟兄姊妹就晓得。十二个支派,利未支派不算。我们读过《士师记》。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在十二个支派里面,最嚣张的是哪一个支派呢?那是以法莲,那的确是很嚣张,处处要出头,处处要显明只有他们是做领导的。谁欺负了他们,他们就要兴师问罪。但是你看到这里记叙的时候,以法莲没有摆在前头。并且记载以法莲的时候,才记载了他们中间的一些短缺。所以,如果我们从第七章里面看到,以法莲的记叙是说到他们在实际的光景里面并不那么的蒙纪念。 但是很有意思,你看以法莲这个支派给数算的时候,我们看到在这个支派的里面有很多优先的条件。有甚么优先的条件呢?有对的祖宗,就是在神面前有特别蒙纪念的祖宗。那是约瑟。他们也有一个对的地位,因为他是从约瑟那一边是接受了长子的祝福。在雅各儿子的里面,那个长子的祝福是落在约瑟支派二儿子的头上。以法莲是约瑟的长子,但是他原来不是长子。但是,神把他提升,站在长子的地位。所以说,他有对的地位。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以法莲支派没有对的实际。所以我们看到对以法莲支派的那个记载。是记载到约书亚为止。那是在二十七节。记载到约书亚就停了。 弟兄姊妹你留意,好多的记载是记载到大卫的时间为止,但是现在以法莲的记载到约书亚为止。刚才我题到了,因为约书亚死了以后,那就是士师记了。士师记哪一个最嚣张的支派就是以法莲,有对的祖宗,有对的地位,但是却没有对的实际,以法莲虽然说在以色列的历史里面它是占一个很大的部份,我不说它是很重要的地位。我只能说它是占了很大部份。但是他们在神的面前的光景,不光是在历代志的时候,开头的时候没有给好好的记载,这是我们看到以后以色列分裂成为南北两国的时候,以法莲人是为首的,但是他为首,是带进一个很快就背弃神的光景。所以也是没有实际。 便雅悯支派的记录 那好,我们不说这些,我们就来看跑到第八章那里去,那到第八章的时候,一开头就是述说便雅悯支派。说到便雅悯支派的时候,那个记载的内容和那个他们的谱系就比较多了一点。当然,我们可以说,便雅悯是给记述在最靠后,因为他是小儿子。但是弟兄姊妹你细细的就注意了,便雅悯数算的到最后,和他是小儿子没有关系,为甚么就把他摆在最后呢?如果我们看得严肃一点。你要看到从便雅悯记载的时候,这一个记载就已经转了一个方向,怎么转了一个方向呢? 弟兄姊妹你留意,前面那每一个支派都说到他们能打仗的有多少人,但是说到便雅悯支派的时候,就不说他们又多少人可以打仗,而也不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弟兄姊妹记得便雅悯几乎是绝种的,因为在士师记最末了的时候,我们还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所以便雅悯支派在人数上来说是比较少。但是很显然你看到,在记载便雅悯的时候重点不在他们人数的多少,好像是因为他是小儿子,所以在最后把他来记述,都不是。你怎么知道? 弟兄姊妹你留意,便雅悯的记载,记载到一个甚么地步为止?突出一个甚么事实在便雅悯的记述里呢?扫罗做王。所以弟兄姊妹你轻轻的看到,这些记载已经开始转向国度的这一条线了。因为严格说起来,扫罗是以色列的头一位王。但是因为他是人把他捧出来的,所以他也没有办法能承担神的那个计划里要建立国度的这一个责任。所以他们便雅悯支派的当中所出来的扫罗他做王并不长久,也没有把国度建立起来。那这是一方面我们要留意的,但是我想这个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如果你要特别突出扫罗出来的话,那他跟国度是没有关联的,他只是一位阻挡国度的人。那既然这是一位阻挡国度的人,那为甚么会引出便雅悯这个支派的记载是比较详细一点的呢? 如果我们看到国度这个事实,我们就看到那个真相,那个真相不是因为扫罗是第一任的以色列的王,乃是因为便雅悯支派,他们是和大卫支派联系在一起,跟随大卫没有改变。弟兄姊妹们会记得,南北分裂的时候,十个支派在北边,在南边的犹大只剩下两个支派,但是这两个支派,一个是犹大,另外一个就是便雅悯。但是为甚么是便雅悯?我们不能找到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十个支派都背叛了大卫家,那甚么便雅悯支派不放弃大卫家呢?圣经里面也没有很明确的给我们一个答案,就是摆出一个事实,便雅悯是跟着大卫家,没有跑到北方的十个支派国里。如果你从地理环境上你来看,跟犹大连在一起的就是便雅悯。你说也许因为太接近了,他们没有胆量脱离犹大,当然是可以这样想,但是除了便雅悯以外,跟犹大紧紧相连的还有其他的支派。那只有便雅悯害怕,别的不害怕吗?所以这个并不能作为一个很合理的推测。虽然我们如果要找这些答案的话,都是推测的成份是比较高。但是推测也要有所根据。 现在就碰到这个困难,为甚么便雅悯不脱离大卫家呢?而紧紧地跟着大卫家呢?你说因为你犹大的国度是在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是在便雅悯的地界里,耶路撒冷不是犹大的地界,所以当然犹大国的政治中心是在便雅悯的境界。所以便雅悯就跟着犹大,弟兄姊妹这个想法跟刚才所说的那个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个比较是有可能的,弟兄姊妹们要记得,大卫跟约拿单结盟的那一件事情,这一个可能性还比较明显,因着这个大卫跟约拿单的结盟,所以好像在情分上面更紧密一点。 特别显在大卫和米非波设的他们中间的那一段的历史,弟兄姊妹们,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强一点,但是我们不管有多少的可能性,但是一个事实是,我们是绝对不能推翻的,那就是便雅悯支派,它是紧紧地靠着犹大。所以他,便雅悯支派他是国度里头的主要的百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当然可以说,如果真的从国度的范围来看,北方的那十个支派就不在国度里,不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就着历史本身来说,在那里表达国度的,你只看见就是犹大和便雅悯这两个支派。那所以除了犹大你就看到便雅悯,所以便雅悯在历代志的记录,或者说在神做工的日记里面,神记下便雅悯的事情也比较详尽一点。 国度发展的亮度加强 现在一进到第九章,我们马上就看到更明显的事情了。我们就看到国度的那个发展,或者是国度的描述是越来越明确了,一到了第九章的时候,弟兄姊妹们,你看到甚么了?你看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是哪一些?记载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我们看看他们怎么来开始说到这一点,他说:以色列人都按家谱计算,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犹大人因犯罪就被掳到巴比伦。9:2先从巴比伦回来住在自己地业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的首领。9:3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犹大人、便雅悯人、以法莲人、玛拿西人。 弟兄姊妹你看当他记载耶路撒冷居民的时候,怎么先来写上他们被掳的那一个历史呢?按照来说现在还不是说到被掳以后的那个光景,现在是说在起初犹大建国的时候,那个耶路撒冷的光景,那这个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尽管插进了被掳的这一段历史,但是并没有打乱神在以色列人中的那一个安排,管理和带领,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因为这里非常突出一个事实,乃是神的百姓住在神的地,我们感谢主! 侍奉神旨意的人 神的百姓当然是包括了十二个支派,但是现在在耶路撒冷里面的呢?他只是突出几个支派。犹大人,便雅悯人,以法莲人,玛拿西人,然后呢,上面就题到祭司利未人,还有,好弟兄姊妹们,你就看到一件事,居住在耶路撒冷是一些甚么人?虽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各种各样,但是在神的做工的记录的里头,你看到只有这几种人,甚么人呢?显明神权柄的人,在神面前服侍神的人,我们感谢主,弟兄姊妹们,这给我们看到,耶路撒冷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它是犹大的京城。作为一个国度的京城,那它的内容应该是甚么呢? 按照一般来看,作为一个国度呢那一定要讲荣华,繁盛,很有气派,应该是这样,但是很稀奇,你看见神的工作的日记的里头,你看到所记载的耶路撒冷完全不接触那些问题,荣华不荣华那不是神眼中要看的,威严不威严这个也不是神眼中要看的,繁盛不繁盛这个也不是神心中的意念。那一题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弟兄姊妹你看到底下说的是甚么,底下说的绝大部份绝大部份是祭司和利未人。但是记载这个祭司和利未人也特别在那里记载这些人他们在耶路撒冷干甚么。 弟兄姊妹你特别留意有几个地方,头一个你注意的,第十一节,9:11还有管理神殿希勒家的儿子亚萨利雅。 他的谱系是怎么算。那这个很明显是给我们回头再看到的那个生命的那个系统一定要清楚。这个是一贯给我们看到的,除非不是题到侍奉上的事。如果一题到侍奉上的事,就有一个很明显的要求在那里,生命的系统,这个我不再题,我要弟兄姊妹注意的是甚么呢?那就是神的殿,你注意头一句话,然后13节“善于做神殿使用之工的。”还有,17节,“守门的。”还有,说到第19节当中的,“管理使用之工,并守会幕的门。”很有意思,守会幕的门,或者是守圣殿的门,是哪一些人,可拉的后代。可拉的后代不单单是有唱歌的人,可拉的后代有的是看守圣殿的门的人。 你留意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你注意了,19节:“可拉的曾孙、以比雅撒的孙子、可利的儿子沙龙,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并守会幕的门。”接下去弟兄姊妹就要注意:“他们的祖宗曾管理耶和华的营盘,又把守营门。”弟兄姊妹你注意,看门的是谁?可拉的后裔。可拉是谁呢?可拉是带头悖逆神的权柄的那一个利未支派的。你说现在在神的圣殿里面看门的是他们。他们怎么可以看门呢?他们的祖宗悖逆神了,他们怎么是可以现在为神来看门呢?那弟兄姊妹你更要了解一件事,在圣殿里头或者在会幕里头看门这一件事情,不是像我们今天说,“哎,这个人是看门的,”他们就做做那个门房,做守卫的。 当然在当时守卫那个圣殿的门和会幕的人是有守卫的那个成份,但是这个不是为了守卫这一个地方给入侵,弟兄姊妹你记得,利未人围绕着会幕来安营,那他们的任务是甚么?那个任务是不让人闯入会幕,那为甚么不让人闯入会幕呢?那些人在保卫那一个重要的地方,但是你看深一层,你留意神的心思并不是在乎会幕给人侵入,神是在乎不让人做这样愚昧的事情招致神的击打。所以说的清楚一点,利未人围绕着会幕来安营,乃是为着保护以色列人。保护他们在神的赐福和纪念的底下。而不至于因着人的愚昧而招惹神的怒气。 当我们留意到这个守门的这个很实际的功用,我们就看到一个问题来了,你说怎么可能是可拉的后代来承担这个责任,他们的祖宗有悖逆神的历史,他们怎么可以摆在这个作守门的位置上,我们感谢主!你看见神的怜悯,不因父而牵连子。虽然罪性是有遗传的,但是罪行神却不因着祖宗有过失,子孙也要担当。在人这种事情是很平常,但在神,神不做这样的事,在神的鉴察里,人的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就给酸倒了,这个不是神的心思。我们感谢我们的主! 然后,弟兄姊妹,我们岔出去了一些,我们回来。那除了看门的以外,你又看到一个甚么呢?28节,“利未人中有管理使用器皿的,按着数目拿出拿入,又有人管理器具和圣所的器皿……”下面也说到管理陈设饼的,为安息日预备摆列的。上面又题到管理盘中烤的物,那是关乎素祭的事情,在下面你又看到用香料来做膏油的。然后33节你就看到歌唱的。这就是在神面前服侍的,他们“昼夜供职,不做别样的工。 ”然后就说了,“以上都是利未著名的族长,住在耶路撒冷。”知道住在耶路撒冷是侍奉里面很注重的就是在神的殿里面服侍的。上面轻轻题一下犹大支派然后就绝大部份的篇幅就说到圣殿里头的服侍。 神作工的目的在显明祂自己 如果我们看见历代志是沿着这两根线来发展的,一个是国度一个是圣殿,那么弟兄姊妹,你能看到一件事,国度跟圣殿摆在一起的时候,哪一个比重是要大一点?很显然你看到,圣殿的比重是大。我们应该晓得,国度是表达神的权柄,但是,圣殿是表达神的所事。特别是说,他是配受敬拜的那一位。弟兄姊妹我们看到,神在地上做工的目的,他并不在乎建立他自己的权势,因为全地都是他的,宇宙都是他的,不管人承不承认,这不能影响神这样一个事实。 因为万有都是根据祂,依靠祂,也归于祂,但神所重视的呢?是他在地上或者说特别是在地上的人的中间,人给他一个甚么地位。而不是说,神在那里祂立一个地位,而是因为神的地位如果是很明显的给接受和不给接受,所引出来的在万有里头的结果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神乐意要让祂自己的荣耀的充满充满在万有里,成为万有的那一个享用。神不甘心万有里的那个悖逆的心思引进万有要落在这个毁灭的结局。 弟兄姊妹,这个是神的心思意念很明显的那个表达,所以我们就看到当神的这个做工的日记摆出来的时候,神重视国度和圣殿,因为国度是把人带回神的面前。但是圣殿,是让人在那里毫无保留的承认神是一切,我们实在感谢主!现在我们就注意了,说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人的记载,几乎整个来说,是以利未人为主体我们绝对的相信,住在耶路撒冷里头的人口,绝对绝对的要比利未人的人口多上好多好多倍,但神没有题多其余的人口,连王族的人口也不摆在那里,神却是用了很多的字句来记录圣殿里边的服侍。那么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神的确在工作,乃是为了显明他的祝福。 我们回过头来看,创世记里面神造人的时候,神所宣告的,我们常常都题这个宣告,这个宣告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宣告一个是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而另外一个就是神把管理的权柄委托给人。这两个事情摆在一起。弟兄姊妹很清楚的看到,虽然,神说的话就是那么几句,但很清楚看到,那个重点是在神的形象,委托神的权柄给人仍然是为着要显明神的形象,我们感谢神!那现在我们看到神在以色列和列国的那个脉络。很重很重的来点明那个圣殿里面的服侍。 以色列国的起头 说完了这么一些,好了!弟兄姊妹现在就又进入另外一个主题去了,这个是甚么呢?住在耶路撒冷的说完了,如果按照人来看,好像有点没头没脑,因为啪的一下,35节,就题到住在基甸的人。怎么会题到住在基甸的人?当你看到这儿的时候,你发现一件事情,说到住在基甸的人,和第八章末了的时候是一个重复的记载。因为这个记载在第八章里面已经说了一遍了。现在第九章的末了又再说一遍,虽然是增加一点点,但基本上主要的内容完全一样。那为甚么?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就可以领会的到,从35节开始,那就是神做工的日记就转为神的百姓的国权的起头,因为底下的这一个就带出扫罗。就是带到扫罗,因为结下去,第十章就说到扫罗的结局。35节:就引起扫罗的起头,第十章就说到扫罗的结局。 不管扫罗怎么样,如果从神的百姓的立国的历史来说,扫罗总是第一位王。虽然这个王在神的工作的日记的里面,我们看到神并不的承认他,虽然神同意,但是神并不承认他。所以,题到这个神的百姓的国权的开始,虽然神不承认他,但是在别的历史的里面,他是有他一定的那个位置。我们看到第十章,几乎是把撒母耳记上末了的那两章的事情和撒母耳记下第一章的事情浓缩的在这里诉说一遍,但是显然的看到一件事,这个是历代志的一个特点,那个特点就是,整个的事件,在人是看到历史的表面的过程,你就容易看见那个历史为甚么容易发生。 但是在历代志里,这一件事情就经常的给我们留意到,神不单是给我们看到那个历史的过程,神也很清楚的给我们看到那个历史发生的源头。现在扫罗的事情出来了,他是给兴起来做王的,那是人把他轰出来的。神是允许他们这样做的,但是神并不承认他是在神的工作的计划的里头的,那既然不是出于神的。那个结果当然也就是一个很不愉快的结局,因为没有得到神的应许,也没有得到神的祝福在里头,所以扫罗在历代志里面记载的就是他怎么战死。也同时指出他为甚么会战死。不单是他的死,连他全家都死。连那个好人约拿单也都与他一块死。 神留意祂的旨意实现在地上 弟兄姊妹,神就在这里指出,扫罗之所以在这里败亡,为甚么呢,弟兄姊妹你留意,那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大卫。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当神这样来记述整个以色列人从进迦南开始一直到建立国度为止,神是怎么看他的百姓所经过的事,我们感谢神!我们看到神这样的记下他工作的日记,他并不重视那个历史的过程是怎么样,他所重视的是国度和圣殿这两个事情怎么给显明出来。 在列王纪上面,你看不到这些事,虽然都是同说那些历史的事,但是在列王纪里没有那么清楚的看到这两条线在神的记录里头显出来,我们以后看下去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整个事情是如何在神的工作日记里面给记录下来,另一方面给我们看到神怎么来看地上所发生的事。另一面神要让我们知道,他怎样领着他名下的民朝着他的那一个永远的旨意来行走,我就先给弟兄姊妹们题一点,你注意的时候,你读,你自己也很容易了解,列王纪跟历代志的末了都是说到犹大被掳,但是历代志的最末了你只看到犹大王在被掳之地被恩待。 但是在列王纪里,你就看不见犹大还有前途,你看历代志的时候,历代志的最末了是甚么?是古列王下令让他们回国重建圣殿。弟兄姊妹,这样你就看的很清楚。这两卷都是记载同样的历史,但明显就是不一样,在历代志你看见人是没有前途的,但是在历代志你看到,神的旨意没有因着人的愚昧而有阻挡。那我们来抓住这一个点来看历代志,你就看到神的那个记载的目的在哪里。 虽然以色列的百姓他们的经历是有高有低,但是神那个国度的旨意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他是在出人意外的成全他所要做的,所以在历代志的末了你看到古列王,感谢主,他从前是怎样的带领他的百姓行走在他旨意里。现在也是同样的带着他的教会行走在他的旨意里。我想我们今天晚上就停在这里。 恩典与得胜(曾霖芳) 【经文】 代上七1-12、40,八1-2、33、40 (一)神的子民的数点 (二)精壮勇士的数点 本书七6-12记载便雅悯子孙的数目,八章专载便雅悯支派所有的人。从历史眼光看,因以色列人第一个王扫罗是便雅悯支派人;所以关于这支派人,家族数目记载得很详细。今日要注意数目的两点,或者说今天的讲题是恩典与得胜。 (一)神的子民的数点──关于便雅悯的子孙,在本章内数算得很清楚,便雅悯的长子比拉,共有子孙二万二千零三十四人,二子比结,共有子孙二万零二百人,三子耶迭,共有子孙能上阵的一万七千二百人,合共五万九千四百三十四人。数目细微到三十四人,零头也算出来,一个不漏;这种数算颇有意思,神对于祂的百姓,一个一个数算出来,意思是我们属祂的,没有一个被忘记而不数算的。 便雅悯本是雅各的小儿子,神并没有说他是小子,神对他的子孙数目格外清楚,连最微小零头也不忽𥰁。我们读这圣经,使每个神的百姓满有安慰。主在世时曾说过一个道理,说天父连一只麻雀也不忘记,何况人吗?我住在平安大楼,我不知道平安大楼有多少麻雀,但神连最小的麻雀也不忘记。你我比麻雀贵重得多,难道神会忘记我们吗?路十二章7「你们的头发被数过了。」我不知我有多少头发,可能人人不同,如指模一样人人不同;我不知怎样算法,而主耶稣说「都被神数过」。神对每一根头发也数过,难道对祂的孩子还会忘记的吗?真的信徒有多少?祂的儿女有多少?属祂的人有多少?祂都数过。 神对亚伯拉罕说:「你向天观看,数点众星,能数得过来么?」(创十五5)我小孩子时也数过星,数这个忘那个,实在数不清的,亚伯拉罕也数不来的。但「祂数点星宿的数目,一一称它的名。」「我们的主为大,最有能力,祂的智慧,无法测度。」(诗一四七4-5)祂的智慧能力,我无法测度,但感谢主,祂没有忘记我。我算不得什样,祂记得我们一个一个不失落。 作传道人有一件很抱歉的事,因信徒多,常常碰到有人和自己点头;但实在记不起他的名,因脑子记忆力有限,记得其面孔,忘其姓氏。有时想招呼,又想不起其姓名;不招呼,又不会被人说骄傲。要请原谅的,有时真的记不起姓名呀!虽然传道人不记得,神晗记得,不会忘记你。你在神眼中,即使是最微小的如便雅悯,祂也不会忽𥰁忘记。愿这个恩典讯息,慈爱的事实能帮助你! (二)精壮勇士的数点──上述便雅悯三子的子孙数目,长次二者,每个子孙都算在内;只是三子耶迭上说能上阵的一万七千二百人,这比较就有些不同。每个儿女神前都不忘记,特别记得能战者,能为国尽忠者,得胜者。神的儿女很多,但能为主出力尽忠,在圣会中作得胜者;可能数目打了折扣,圣经把三个数目放在一起,必有其特别用处。 第一批,神都记念他们,他们都是蒙恩,也可能白占地土。请注意,圣经上常说人生如战斗:与自己私欲争斗,与情欲争斗,与世界争斗……若不胜过世界,世界便胜过我们;若不靠主胜过世界,许多人会被世界引诱堕落了。魔鬼是我们的仇敌,他是掌管幽暗世界的世界之王;在信徒心中作试探,最大的战争是这个。我们要靠主,像保罗一样「那美好的仗打过了」,保罗告提摩太:「我儿阿,你要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同受苦难,好像基督的精兵。」(提后二1、3)第一、论及恩典──我们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第二、要刚强起来──作精兵。还有亚基布(门2)以巴弗提(腓二25)圣经都说是「当兵的」,因人生是在战争中。以弗所书六章所有信徒要穿起全副军装,意思是以弗所信徒都是神的军队。历代志说大却的军队是耶和华的军队。约书亚出战,有一人拿刀在他面前,那人说:「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圣经常说神是你们的王,撒母耳记说神是信徒的王,而我们都是精兵。 从前以色列人在圣会中,四周安营,把帐幕团团围住,为神的名字,为神的圣会。今日的信徒,也当有此托付,为神出力、尽忠。 代上七、八两章都有相同之处,其中有几点意思注意:第七章四十节:「……是精壮大能的勇士。」 A 「壮」丁──精壮的而不是衰败的,软弱的。如果是软弱的就自顾不暇,不能为主。软弱的,还要别人常常帮助,鼓励,方好一些;这样,又何能帮助别人,为主作战?战时我在贵州,见过有一批人,衣凓不好,疲倦不堪,脸色不佳,行路无力,手拿饭碗也无力伸出,我问:「这些是什么人?」有人说:「他们是壮丁。」唉!这样骨瘦如柴的能称为壮丁呵!非壮丁就不能作战的,今日教会之信徒,是壮丁吗!还是骨瘦如柴软弱非常呢?民数记是专数数目的,出埃及时神要摩西数点有多少人能作战的;摩西数出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民一46)一个一个数出来,其条件为廿岁以上的成年的长大的──这是壮丁。神要这样的人,才能打美好的胜仗。 保罗说哥林多教会信徒是婴孩,食奶的,属肉体的,要人看顾的;后来到了十三章,保罗又论及小孩子,言语心思像小孩子。婴孩与小孩,都是未长成,都不能为神工作,为神尽忠,为神作战。 有人以为自己捐过许多钱给教会,教会就要由他支配,常说教会不好,不听我话……;请记得,教会不是商店、工厂,在属灵的团体中也将商店工厂之话带进来。这是一种幼稚的表现,那么,你始终像小孩子,未能长成。让我们在神面前看看自己,是否能为主作战? 我有一个朋友,朋友的儿子战时给他一封信说:「再没有事比这事更丢脸更伤心了」,什么事?原来这儿子应征去当兵,先受检查,身上有六处不及格:可能心脏有事啦,肺有黑点啦,关节不灵活啦,耳听不清楚啦……结果不被录取。这儿子还说「当时出来之后,恨不得遁地死去了,因为不能为国出力,真是羞耻。」今日我们在神面前合格吗?像我们这样能为主作战吗?我们有羞耻的感觉吗? B「精」兵──所谓兵不在多,必在精,若兵多而不精,打仗是无把握的。若受过训练的精兵,集体行动,一条心,行伍整齐,一样步伐,战争便有把握了。教会能否为神作战,不是个人之事,乃是集体行动;照以弗所书的教训,个个信徒都穿起全副军装,这样才能成为基督的军队,为祂作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最精锐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受过特别严格训练,同一个目标,肯听命令。一次在非洲,中计败下来,不得不投降了;当盟军检查降军时,他们穿凓整齐,仪容庄重,各样修理洁净,连脸也刮干净。盟国军官见了这种军容也为之摇头叹息,败军尚能如此,胜了更可以想象如何了。败了仍不失为精兵本色,我们要诸事上显出胜利者的神态。 人看见基督工作认真,就会说教会到底是教会,人看见信徒生活认真,就会说信徒到底是信徒。愿我们内有同一的心志,外有精兵的本色。在教会中不自相纷争,不消耗力量,同心合意,为主的名打美好的仗。 (三)「勇士」──勇士是不嘅怯,不退后的。圣经记载以利亚撒作战时,非利士人来,以色列人逃跑,以利亚撒「站」在那里,结果,打败非利士人,使耶和华军队得胜。勇士,有奋发之志气。 有一次,保罗在街上,「许多人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廿一13-14)这种勇往直前,不顾一切,把生命置之度外的气慨,奋勇奋发为主尽忠,是值得我们景仰和学效的。── 曾霖芳《历代志上家谱精义》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求你让我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当记取的教训。 对任何国族来说,族谱的记录和保存都是异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后代人追溯他们祖宗的根源,藉以肯定自己的身分、价值和民族尊严。因此,历代志上一开始这连串的族谱,乃追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血统,以维系他们民族自信及其独特身分。这一大段落中,从亚当开始一直至第9章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来作结束,当中的名字繁多,且覆盖三千五百年历史之久,全文均以谁生了谁为描述方式,读起来既陌生、又容易感到沉闷乏味。然而这既是出于神所默示的,从中我们至少可以记取和反省的有: 1.神重视名字:虽然在这八章的经文中所记的名字繁多,但每一个名字其实都是神所尊重的。神重视祂所拣选和所爱的每一个人,因为凡在祂「纪念册上被记录的敬虔人,都特特归属于祂」(参玛4:16~18),这是何等宝贵,又何等使人得鼓舞的安慰。 2.展延的生命关系:「族谱」之其中一个共通点,就是当中的名字不单止是凑合一起,而且是互相连系的。无论是父子关系或是别的连系,都告诉我们,神不断在其子民的事𤂌中动工,正如今天神在我们身上作工一样。再者,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本分和位置,由父及子,逐一将火把传递下去。在人类各方面的建构上,都各自有他的部分,正如海岛一样,如果没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岭;如果没有藉藉无名的小卒,就不会有勋功伟绩的名人。 3.人生真实写照:在族谱中,既有英雄气慨的人物和信心伟人,亦有毫不显眼的小人物。但他们都有一共通点:生命中仍有罪恶的显露及不光彩的阴暗面。两者神都能精细地将之准确地显示出来,神虽然赦免他们的过错,但仍给予一番分析,使我们从中看见人生真实的写照。 每一个生命在神眼中都是独特的,因为神看重每一个人,甚至在其成长过程中积极参与。在你的生命中,也能感受并体验这样的恩典吗? 「感谢神如此看重我,愿我的品格能添上你的荣美,成为高尚、蒙你喜悦的人。」 我的心得 ……………………………………………………………………… …………………………………………………………………………………… 家谱:其余六个支派(代上七1~八40) (台北灵粮堂) 第七章是以色列其余的六个支派的家谱,包括以萨迦(1),便雅悯(6),拿弗他利(13),玛拿西(14),以法莲(20),亚设(30)。第八章又补进便雅悯后裔中扫罗王的家谱。 一、便雅悯的后裔 在这段经文中,最让人疑惑的是七6-12的便雅悯家谱,与八章开始的便雅悯家谱不一致。参考创世记与民数记的便雅悯家谱,一般都认为八章的家谱是比较正确与完整的。因此解经家多认为七6-12的便雅悯家谱基本上是计算他们的「大能的勇士」(7,9,11),也就是军队,而八章的家谱才是真正的家谱。同样其他几个支派,也都以「大能的勇士」(7,9,11)来记录,例如以萨迦(2),亚设(40),有可能都是记录各族中有名望功绩之人,而非完整的家谱。 二、在耶路撒冷的便雅悯后裔 第八章也特别记录了便雅悯的聚居之地,包括「亚雅仑、耶路撒冷、基遍」(13,28,29)。记载耶路撒冷的目的,当然就是要突显耶路撒冷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耶路撒冷位于便雅悯支派与犹大支派边境,在约书亚时代,犹大支派曾征服耶路撒冷(当时叫耶布斯)。之后犹大支派在迦勒的引导下南移,以希伯仑作为他们的主要城市,成为南方的最大支派。然而留下的便雅悯支派似乎无力驻守耶布斯,因此此城在耶布斯人手中,直到大卫的时代,大卫才由耶布斯人手中拿下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都城,也是放置神约柜之所。 三、扫罗的家谱 最后我们看到以色列第一个君王扫罗的家谱,参考后面的经文,扫罗的祖先出自「基遍」(九35-39),是「在耶路撒冷对面居住」(32)扫罗自幼即面对着耶路撒冷,他的族人也与耶布斯人杂居在耶路撒冷,他却不明白神的心意,是要将约柜搬入耶路撒冷这个亚伯拉罕当年献祭的地方。他虽然被膏立为王,却用他的时间精力追杀大卫,完全没有尽到一个被耶和华所膏立的君王的职责;大卫则是寻求神的心意,明白耶路撒冷乃是筑坛蒙悦纳之地,应当成为神的居所。 默想 我是否与主的心意擦身而过?如同扫罗,有机会明白主的心意,也有机会服事主,却因为昧于自己的野心与无知,而与主的心意擦身而过。 回应 亲爱的主:谢谢你,你是亘古之主,你有你完美的计划,帮助我们每天寻求你,敏锐于你的心意,让我们不会与你的计划擦身而过,而能把握住每一个服事你的机会,进入你的计划,彰显你的荣耀。阿们! 娶妻与休妻(代上八章1~40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八章较第七章更详细地记载了便雅悯的谱系,详细的程度仅次于犹大支派与利未支派。原因当然不外乎便雅悯支派曾经出过一个扫罗王,而扫罗王朝乃是以色列国的第一个王朝,也可以说是给大卫王朝铺路的时代,介绍扫罗乃是为要把读者的注意力,逐渐引到大卫的身上。整章经文都是家谱,特别的是从第八节开始,冒出了一大家族住在摩押地的人,族长的名字是沙哈连。家谱中会提到这些人,可能与这些家族后续与归回之民的互动有关。 沙哈连的家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和他休妻再娶有关,而他休妻再娶又与他移居摩押地有关;不过,这并不暗示圣经立场赞同休妻的做法;相反的,圣经反而曾经明文反对休妻:『你们又行了一件这样的事,使前妻叹息哭泣的眼泪遮盖耶和华的坛,以致耶和华不再看顾那供物,也不乐意从你们手中收纳。你们还说:「这是为什么呢?」因耶和华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间作见证。她虽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约的妻,你却以诡诈待她。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不可行诡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玛二13~16)。 主耶稣的教导与先知玛拉基是完全一致的,祂不但反对休妻,并且将休妻的结果也清楚说明:「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十九9)。然而今天的教会却对时下混乱的婚姻关系噤若寒蝉!当然从积极面来看,教会应该更注重「如何经营更美满的婚姻」,然而教会也不可忘记神曾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因此教会不应该姑息,也不被允许姑息这样的事! 回应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们要为着基督徒的婚姻家庭祷告,求祢帮助每个家庭都充满祢的爱。我们也要为着教会的长执、牧者祷告,求祢帮助他们有智慧秉持神的公义与慈爱,将奸淫的邪恶从教会清除出去!阿们! 祷读:希伯来书十三章4节 4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 神必要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