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上第二十六章拾穗

 

【代上二十六1「守门的班次记在下面:可拉族亚萨的子孙中有可利的儿子米施利米雅。」

         四千个(二三5)“守门的”负责日夜守卫圣殿,防止未经许可的人进入,玷污圣殿。第8911节和九章22节列出这些守门者领袖的数目。――《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章119节记大卫为殿门的看守作的安排。这些利未人分属三个家族:可拉族的米施利米雅(1~2)、米拉利族的何萨(10),和俄别以东家族(4)――《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萨」:可拉族出自哥辖家(622),而亚萨出自革顺(639~43),因此这里的「亚萨」应作「以比雅撒」(919)――《串珠圣经注释》

         作为看守圣殿门的人,他们拥有足以担当此任的勇武与智慧(814)。为了把他们也分为24班次,大卫似乎特意付出了一番努力。关于这一点,请参以下的图表。 ――《圣经精读本》

         1~9节是可拉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可拉因悖逆神而被神击打,但他的后裔却被神使用,担任守门的重任,保护百姓不因愚昧而招惹神的怒气。可见,人的罪性虽然会遗传,但罪行却不会遗传,每个人都要按自己的行为接受神的审判,「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申二十四16)──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261~9 记载可拉家族的守门者名单, 2610~11 记载米拉利家族守门者名单, 2612~19 则记载其工作分配的状况。

                「亚萨」:字义是「收集者」。这人不是音乐家「亚萨」251 

                「可利」:字义是「哭泣者」。

                「米施利米雅」:字义是「耶和华回报的人」。 2614 称为「示利米雅」, 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偿还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1)19圣殿的门警:圣殿的守卫也按照惯例分为三族:

 1 可拉族的米施利米雅(1)

 2 米拉利族的何萨(10)

 3 俄别以东(4 15)

          学者根据下列理由,认为有关俄别以东的记载是后人的补编:

 1 利未人的族谱中并无提及他;

 2 他的子孙远比其他两族为多;

 3 9节应该放在3节之后。――《串珠圣经注释》

         守圣殿之门的职份:历代志共在三处记录了守门者的名单,本文似乎是在另外两个人名 单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名字。(917~27)记录了了沙龙、亚谷、达们、亚希幔等四个家族的名字,(1638)则记录了俄别以东和何萨的名字。据本文,负责看守圣殿门的有米施利米雅的18个子孙,何萨的13个子孙及俄别以东的62个子孙。利未人虽然被分别为圣而不参战,却决非懦弱。作为看守圣殿门的人,他们拥有足以担当此任的勇武与智慧(814)。为了把他们也分为24班次,大卫似乎特意付出了一番努力。关于这一点,请参以下的图表。 ――《圣经精读本》

         1~19节是大卫对圣殿守门人的安排。──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代上二十六2「米施利米雅的长子是撒迦利亚,次子是耶迭,三子是西巴第雅,四子是耶提聂,」

         米施利米雅:本书作者所著的历史书中经常出现与米施利米雅相仿的守门人之名(示利米雅——14节;沙龙——917;拉242;米书兰——尼1225)。故常将他们视为同一人物。 ――《圣经精读本》

                「撒迦利亚」: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耶迭」:字义是「神使自己为人所知」。

                「西巴第雅」:字义是「耶和华所赐的」。

                「耶提聂」:字义是「神雇用我」。――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3「五子是以拦,六子是约哈难,七子是以利约乃。」

                「以拦」:字义是「永生」。

                「约哈难」:字义是「耶和华已施恩典」。

                「以利约乃」:字义是「我的眼向着耶和华」。――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 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4「俄别以东的长子是示玛雅,次子是约萨拔,三子是约亚,四子是沙甲,五子是拿坦业,」

         「俄别·以东」(4)是约柜最初运进耶路撒冷时的守门人之一(十五24;十六38)。他凭着信心接待约柜,所以「神赐福与俄别·以东」(5),使他子孙兴旺。「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8),加上他的弟兄,「俄别·以东和他的弟兄六十八人」(十六38)都是守门的。《历代志》中反复提到俄别·以东(十三13~14;十五182124~25;十六538;二十六4~58;二十六15),让读者深刻体会神的心意:「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撒上二30)。而可拉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是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刻意突出中间的俄别·以东:

o A. 米施利米雅的家谱(1~3)

o  B. 俄别·以东的家谱(4~7)

o  B1. 俄别·以东子孙的人数(8)

o A1. 米施利米雅子孙的人数(9)──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俄别以东」:字义是「以东的仆人」。

                「示玛雅」:字义是「被耶和华听见」。

                「约萨拔」:字义是「耶和华已赐与」。

                「约亚」:字义是「耶和华是兄弟」。

                「沙甲」:字义是「报应」。

                「拿坦业」:字义是「神的赐予」。――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5「六子是亚米利,七子是以萨迦,八子是毗乌利太,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

         「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参1314――《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神赐福于俄别以东:(撒下61~11)记录了此事件。在把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移运到大卫城的过程中,发生了乌撒被击杀的事件。大卫大大恐惧,就没敢继续将柜运到自己的城,而是寄放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131213)。在如此令人畏惧的情况下,俄别以东却凭着信心甘心接待约柜,从而蒙受了神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

                「亚米利」:字义是「神是我的亲属」。

                「以萨迦」:字义是「有价值」。

                「毘乌利太」:字义是「工作」。――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6「他的儿子示玛雅有几个儿子,都是大能的壮士,掌管父亲的家。」

                「壮士」:SH 2428,「能力」、「有能力的人」、「有力量的人」。――  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6)7神的祝福借着俄别以东,临到了其长子示玛雅。示玛雅虽身为利未人,却赢得了壮士的美名,甚至蒙祝福成为自己家族的族长。神的祝福会如此持续地临到子孙(206)<286,圣经中出现的福的含义> ――《圣经精读本》

 

【代上二十六7「示玛雅的儿子是俄得尼、利法益、俄备得、以利萨巴。以利萨巴的弟兄是壮士,还有以利户和西玛迦。」

                「俄得尼」:字义是「耶和华的狮」。

                「利法益」:字义是「神所医治的」。

                「俄备得」:字义是「服事」。

                「以利萨巴」:字义是「神已赐与」。

                「以利户」:字义是「他是我的神」。

                「西玛迦」:字义是「耶和华维系」。――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8「这都是俄别以东的子孙,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并弟兄,都是善于办事的壮士。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

         「六十二人」:1638作六十八人,可能是原文「二」字与「八」字相似而抄错了。――《串珠圣经注释》

                 268 说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但 1638 说俄别以东的亲族共六十八 人,数字差异可能是「亲族」与「子孙」的范围不同所致。―― 蔡哲民等《历代志 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9「米施利米雅的儿子和弟兄都是壮士,共十八人。」

 

【代上二十六10「米拉利子孙何萨有几个儿子:长子是申利,他原不是长子,是他父亲立他作长子,」

         原不是长子……立他作长子:在希伯来社会,律法禁止将长子的权利转让给他人(211617)。申利之所以能够成为何萨的长子,据推测可能是因为:①内中有神特殊的护理(撒下712);②或者是原来的长子甚为柔弱或已故去<代下213,圣经中的长子权和继承> ――《圣经精读本》

         10~11节是何萨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守门的利未人来自哥辖族可拉的子孙(1~9)和米拉利族何萨的子孙(10~11)。他们共有四千人(代上二十三5),其中有「大能的壮士」(6)、「善于办事的壮士」(8)、「精明的谋士」(14),可见守门的事奉并不是一个简单,而是「紧要的职任」(26)。守门人不但要保护圣殿不被入侵,也要保护以色列人不致误闯圣殿而招致神的击打(民三10),在国度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大祭司耶何耶大恢复犹大王室(代下二十三4~619)、希西家发放圣物(代下三十一14~19)、约西亚发现律法书(代下三十四9~13)的时候。而在本书最初的读者中,有相当数量的守门人(17~27;拉二42;尼七45),许多人定居在荒凉的耶路撒冷(尼十一19),存心顺服、忠于职守,成为百姓的榜样。正如诗篇所说的:「在祢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诗八十四10)──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何萨」:字义是「庇护」。

                「申利」:字义是「提高警觉的」。

                「长子」是申利:SH 7218,「头」、「领袖」。

                不是「长子」:SH 1060,「头生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11「次子是希勒家,三子是底巴利雅,四子是撒迦利亚。何萨的儿子并弟兄共十三人。」

                「希勒家」:字义是「耶和华是我的分」。

                「底巴利雅」:字义是「洁净的」。

                「撒迦利亚」: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 料》

 

【代上二十六12「这些人都是守门的班长,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

         「按班供职」:利未人亦分二十四班供职(2431)――《串珠圣经注释》

         12~19节是守门人的岗位分配,一共有二十四个岗位(17~18);其中东门是圣殿的正门,位置最重要。虽然大卫没有亲自建造圣殿,但却做了整个圣殿的规划(二十八11~12),甚至连守门的位置都安排好了。──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代上二十六13「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

         所有职责都由神来托住的,促使大卫决定凡与圣殿有关的职份都须掣签。 ――《圣经精读本》

         「宗族」(13)原文是「父家 Fathers houses/Bet Ab(士六15),是由同一个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守门的岗位分配到各个「父家」,不分年龄、能力和经验,「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13)──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神是圣洁的,「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14),圣殿不能任人随意进出。守门的人需要有智慧谨慎分辨:什么人可以接纳、什么人不得进出。今天,教会要向世人敞开福音的大门,但也要有忠心事奉的守门人,不能把「神的家」(提前三15)当作人的俱乐部,也不能把「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变成属世学问道理的讲坛,更不能使「万国祷告的殿」成为「贼窝」(可十一17)──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信徒的心是圣灵居住的圣殿,更需要守门的人日夜看守,不能让一切的思想和灵随意进出:「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四1)──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代上二十六14「掣签守东门的是示利米雅;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是精明的谋士,掣签守北门;」

         他们“掣签”来决定谁守那个门。――《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东门」是最重要的门,东方是最主要的方向。――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 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15「俄别以东守南门;他的儿子守库房;」

         库房:指位于圣殿南门旁院的圣殿库房(1225) ――《圣经精读本》

                「库房」:SH 6244,「库房」、「仓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 资料》

 

【代上二十六16「书聘与何萨守西门,在靠近沙利基门,通着往上去的街道上,班与班相对。」

         沙利基门:是“禁止通行的门”或“避难门”,意指危急时可通过此门逃难。“守”守门之人的主要防守对象是“不洁之人”(代下23619)。必需严禁不洁之人出入圣洁之神的殿。今日的圣徒当铭记自己的身体就是圣灵所居住的圣殿,当远离各样污秽不敬的行为,保守自己(林前31617;林后71) ――《圣经精读本》

                「书聘」:字义是「蛇」。此人在前面并无记载,可能是文士于此处抄写错 误,或者是前面的文件遗漏。不过由 2616 后段来看,应该是前面的文件没有提及 书聘这个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16 沙利基门】本节是这门在圣经之中出现惟一的一次,其位置和功用都不清楚。按照上文下理它似乎是在圣殿的西()面,但不是西门。由于殿西有一个广场地区(见二十六18的注释),这门可能是进入广场西端的路径,西门才是广场进入圣殿地区的通道。──《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上二十六16)18 守门者的角色】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见:利十六2;民十八1~7的注释)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见:利四1~3注释),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来说,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的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见:利五14~16注释)。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上这种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上二十六17「每日东门有六个利未人,北门有四个,南门有四个,库房有两个,又有两个轮班替换。」

 

【代上二十六18「在西面街道上有四个,在游廊上有两个。」

         “游廊”。大概是圣殿西面一些有回廊的地方。――《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游廊」:这字原非希伯来文,故此意思不详。根据死海古卷中的「圣殿古卷」,这字用于新约时代的圣殿时,是指圣殿朝西的桂林,就是献祭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西门」:后来的耶路撒冷并无西门,不过此时的耶路撒冷状况如何,并无 法确定。

                「游廊」:SH 6503,「公开的厅房」。目前只知道是「依附在所罗门王圣 殿西侧的一部分建筑物」。实际的结构与用途并不清楚。圣经中仅出现于此处与  2311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18 游廊(帕尔巴)按照死海古卷中的《殿卷》(Temple Scroll),这个含义不明的建筑用语似乎是指圣所西邻(即其后面)一个(类似广场的)空旷地方。其上有些独立的柱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上二十六19「以上是可拉子孙和米拉利子孙守门的班次。」

                「可拉」:  16 记载可拉带头叛变,结果被神惩罚。但是  2611 说明 神的审判是有限度的,可拉的众子并没有死亡。而此处说明其子孙成为忠心的守门 人,也算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0「利未子孙中有亚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

         “神殿的府库”。圣殿日常的收入是从指定的奉献和特殊的献礼而来(利二七;民一八16;代上二九78)。“圣物的府库”。参看第2628节、第十八章11节和历代志下五章1节。――《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至32节记载分派给利未支派四个哥辖家族的工作。这四个家族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仑和乌泄(23)

“耶和华殿里的府库“(21~22)储存民间的奉献(参二十九1~9;代下二十四4~14)和一般祭祀所用的器具与设备。

“圣物的府库“(25~28)为战利品的储存处,是作战夺得的财物,分别为圣归给神的东西。――《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希雅」:可作「他们的兄弟」。――《串珠圣经注释》

         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指保管以色列百姓所献“什一奉献”,感恩奉献、战利品等和其它献给神之圣物的仓库(2730~33;书624)。耶稣借着只会积攒钱财而不知善用钱财之愚蠢财主的比喻,教导我们何处是我们当真正积攒财宝之地(1216~21)。今日,圣徒当将所拥有的献给神,以此表示对所领受之恩典的感恩之情,且要怀着将自己的一切尽都交托给神的心(121) ――《圣经精读本》

         20~28节是大卫对圣殿府库管理人的安排。掌管府库的利未人来自革顺族(20~22)和哥辖族(23~26),他们与守门人一起事奉(26;尼十二25),因为圣殿的府库(1517)靠近门口。──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圣殿有两个府库(二十八12):「神殿的府库」(2022)存放圣殿的物品,由革顺族「耶希伊利的儿子」(22)掌管;「圣物的府库」(20)存放分别为圣的圣物(26~27),由哥辖族摩西的后裔「示罗密」(28)掌管。──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掌管府库的人管理巨大的财富,尤其需要求神帮助自己抵挡钱财的诱惑,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每个信徒都是为神掌管府库的人,都应当忠心使用神所托付的财物:「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十六11)?也应当忠心分享神所托付的话语:「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十三52)──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亚希雅」:字义是「耶和华的兄弟」。不过此字七十士译本作「他们的弟 兄」,由上下文看起来似乎比较正确。――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0)28圣殿的官吏:他们分别来自革顺族和暗兰族;彼此的职务并不一样,前者管理圣殿的奉献和器皿(21~22 24),后者管理「分别为圣」的器物材料(26~28)――《串珠圣经注释》

         掌管府库者:利未人所担负与圣殿相关的职务涉及到极细微之处。事实上,在人看来,掌管府库的职务或许不会那么重要。然而,大卫却关注到如此细微的地步,这是表明他是以何等姿势事奉并委身于神。虽然这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利未人却心甘情愿地顺从了神的呼召,我们可由此看到。圣徒皆是组成圣殿的肢体,即便是最微不足道,若缺少了,整个圣殿也是不完全的(林前1227) ――《圣经精读本》

 

【代上二十六20)32士师和官长:利未人亦有被分派负责政务的。――《串珠圣经注释》

 

【代上二十六21「革顺族、拉但子孙里,作族长的是革顺族拉但的子孙耶希伊利。」

         拉但:(237) ――《圣经精读本》

                「拉但」:字义是「整理就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2「耶希伊利的儿子西坦和他兄弟约珥掌管耶和华殿里的府库。」

                「耶希伊利」:字义是「神将拯救」。

                「西坦」:字义是「橄榄」。

                「约珥」:字义是「耶和华是神」。

                此处的府库,其用途记载于 2626~28 。简单的说就是众人奉献给神,准备 建圣殿的物品,存放于府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3「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泄族,也有职分。」

                「暗兰」:字义是「高贵的」。

                「以斯哈」:字义是「油」。

                「希伯伦」:字义是「联合」。

                「乌泄」:字义是「神是我力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4「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细布业掌管府库。」

         细布业:是大卫时代的先见希幔之子。 ――《圣经精读本》

                「细布业」:字义是「神的俘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5「还有他的弟兄以利以谢。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利哈比雅的儿子是耶筛亚;耶筛亚的儿子是约兰;约兰的儿子是细基利;细基利的儿子是示罗密。」

                「以利以谢」:字义是「神是帮助」。

                「利哈比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扩增」。

                「耶筛亚」:字义是「耶和华已拯救」。

                「约兰」:字义是「耶和华是被称颂的」。

                「细基利」:字义是「值得纪念的」。

                「示罗密」:字义是「和平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6「这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府库的圣物,就是大卫王和众族长、千夫长、百夫长并军长所分别为圣的物。」

 

【代上二十六26)27「分别为圣」的对象都是从敌人手上夺来的战利品。――《串珠圣经注释》

 

【代上二十六27「他们将争战时所夺的财物分别为圣,以备修造耶和华的殿。」

         所夺的财物:在古代世界,战后所获的战利品一般会由战胜国的君王,指挥战事的元帅或参战的士兵来分享。然而,以色列军队争战时所靠的决非自己的名,他们参战只是单单奉靠耶和华的名,因此终极的胜利者只是耶和华神,而不是千夫长、百夫长或君王。故所有战利品都属于耶和华。我们当铭记亚干所犯窃取耶和华之物的罪(71~21) ――《圣经精读本》

 

【代上二十六28「先见撒母耳、基士的儿子扫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所分别为圣的物,都归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

 

【代上二十六29「以斯哈族有基拿尼雅和他众子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

         “官长和士师”。文士或被派往耶路撒冷以外去审判案件的大臣和法官,他们可能也负责征收税款和什一奉献。人数一共有六千(二三4)――《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这里记的是在耶京以外各地工作的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可译作“管理圣殿以外的以色列的事”。这些人来自哥辖族。

    “神和王的事”(2932)说明圣、俗的事都办,包括民间案件的审理(参申十七8~13;代下十九4~11),也许还有税项的征收。――《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士师」是法官,而「官长」是他们手下的执法官吏。

          「外事」:圣殿之外的政务。――《串珠圣经注释》

         「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29),原文是「负责外面的事务,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外事」(29),指圣殿之外的事务。29~30节是负责约旦河西事务的利未人,31~32节是负责约旦河东事务的利未人。──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以斯哈族」(29)和「希伯伦族」(30)都是哥辖族的利未人(二十三12)。「作官长和士师」的利未人一共有六千人(二十三4),都来自哥辖族。──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以斯哈」:字义是「油」。

                「基拿尼雅」:字义是「耶和华建立」。

                「官长」:SH 7860,「官员」、「官长」。

                「士师」:SH 8199,「仲裁者」、「法官」。

                「外事」:「外面的事务」,实际意义是「圣殿以外的事务」。

                「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直译是「负责(圣殿)外的事务,作 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29)32治民的官吏:利未人除了管理圣殿外也参与社会的行政。历史上利未人充当民间官吏是较后期的事情(代下198~11 1116),故此有学者认为此段乃后人的补述。――《串珠圣经注释》

         圣殿外部的职务:上文介绍了服事圣殿的诸般组织,本文则介绍了圣殿裁判、行政、治安等体制:①司法体制:比起各支派的领袖,专门研究律法的利未人可能会更适合履行司法上的任务。日后,南犹大的约沙法王执政时,这种司法上的体制和组织就形成了体系<王上211213,圣经中的的审判制度>;②行政体制:利未人并没有仅仅事奉圣殿,而是在整个行政事务方面担当了主导作用,这如实地表现出神政国以色列之貌。哈沙比雅家族担当了约但河以西支派的行政长官,耶利雅家族则管理约但河以东支派的行政业务。据推测,这些行政业务与税金有密切的关系。内中包括归到国库的税金和献给神的十一奉献。――《圣经精读本》

         29~32节是大卫对管理圣殿以外事务的利未人的安排。──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代上二十六30「希伯伦族有哈沙比雅和他弟兄一千七百人,都是壮士,在约旦河西,以色列地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

         「希伯伦族」:应译作「希伯仑人」。

         希伯仑乃由利未人管理的逃城(207)――《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与王的事」(3032),包括处理诉讼(申十七9)、教导律法(申三十三10;代下十七7~9)、收集奉献和税收(王下十二4~5)、为建殿作准备等等。──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希伯伦」:字义是「联合」。

                「哈沙比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思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 资料》

 

【代上二十六31「希伯伦族中有耶利雅作族长。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在基列的雅谢,从这族中寻得大能的勇士。」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即大卫作王的末年(二十九27;王上二11)――《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即他统治的末期。

          「雅谢」:也是一座利未人的城(2139)――《串珠圣经注释》

         基列的雅谢:是约但河以东迦得支派的领地(1325)。可能是因为以色列的边境(3235),此地历来勇士倍出(128~15) ――《圣经精读本》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31),是他统治的最后一年。──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耶利雅」:字义是「耶和华所教导的」。

                「雅谢」:字义是「受帮助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二十六32「耶利雅的弟兄有二千七百人,都是壮士,且作族长。大卫王派他们在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玛拿西半支派中办理神和王的事。」

         本章大卫所安排利未人的事奉,好像一点也不属灵,不是守门就是管理府库,不是收税就是处理诉讼。但在「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里,工作的主人是神,在祭坛献祭、在讲坛教导、在库房管理、在圣殿守门,都是为神而做,并没有圣俗、高低之分。在大卫之约里,国度和圣殿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家」(十七1012),即使在圣殿之外,他们也是在「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3032),都需要分别为圣、带着敬拜的心去做。今天,信徒更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无论是教会里的事奉、还是教会外的工作,都应当做在神面前,「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六7)──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二十三至二十六章所列的圣殿事奉,从来不考虑人的兴趣或能力,而是单单根据神的选召。因为事奉乃是出于神,而不是出于人。我们的事奉若是出于自己,即使有热心、有能力、有经验,结果也是用来荣耀自己。我们的事奉若是出于神,软弱者祂会加给力量,无能者祂会赐下恩典,胆怯者祂会增添信心,失败者祂会给予帮助;这样,当我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才会真心承认:是神的能力在自己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因此真正将荣耀归于神。──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二十三至二十六章所列的圣殿事奉,从来不考虑人的擅长或爱好,而是借着「掣签」(二十四2731;二十五89;二十六1314)来安排。因为事奉唯一的资格乃是神的选召,而不是人的资历、能力或经验。「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我们若明白自己在恩典之外的一切资本都是零,事奉的能力和机会都是白白的赏赐,才不会因着恩赐的多少、功用的不同、职责的大小而「分门别类」,而是「肢体彼此相顾」(林前十二25),使教会「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6)──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此处记载被立为官长与士师 234 的利未人名单。――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 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26)

 1 本章中三个不同的名单,是有关圣殿守门者、掌府库的和管理外事的。由此看来,神的殿占什么比重?人对此当有什么责任?守门者都是大能的壮士,这又告诉了你什么?

 2 从20~28节看来,圣殿为何在物质上丰富充足?若守门者须为大能壮士,管府库的又应有什么条件?今日,基督徒可否全盘采用最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去管理教会?

 3 利未人中竟有做官长和士师的。你以为今日基督徒可否参与小区或国家的政治,甚至争取领导地位?

 4 按圣经记载,俄别以东是怎样的人?见139~14。他和他的子孙得到神怎样的祝福?见5~8节。

 5 30 32节二次提到「耶和华和王」的事;今日人应否和能否同时忠实地办理神和国家元首的事?

──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