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二十四章)(劉銳光)

猶大亡國、聖殿被毀(王下廿四1~廿五30) (臺北靈糧堂)

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王下廿四1~20) (臺北靈糧堂)

在夾縫中的猶大(2331247) (香港讀經會)

猶大之覆亡(一)(24820) (香港讀經會)

猶大末代諸王(二十三章31~二十四章20) (臺北基督之家)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二十四章)(劉銳光)

 

列王記下廿四章     被欺淩的三王
     
列王記來到尾聲,猶大的國運也來到了尾聲,國快將亡。約西亞一去,他的眾子不肖,國與民皆受敵國欺淩,叫人不忍卒睹。
. 被鎖禁的約哈斯           (廿三31-33)
     
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接繼王位,他不是長子,是國民選立他的。然而,這位民選的君王,作王不到三個月便被埃及法老所囚禁,不許他作王,並被罰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廿三33),最後還被帶到埃及,並死在裡(v.34)
     
一國之君,被人這樣淩辱,真是全國的羞恥。為什麼會這樣﹖皆因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v.32)。神的子民若行神不喜歡的事,也必招來淩辱。

. 被制肘的約雅敬          (廿三34-廿四7)
     
約哈斯的哥哥約雅敬登基作王,但仍沒有好到那裡。作王時間雖較長,且想振作圖強,卻常受制於人。
     
他受制於法老(廿三34-36)。約雅敬是法老所立的(v.34),自然受制於他。他的名字是法老改的,意即耶和華所高舉的,這不是極大的諷刺麼﹗明明是法老將他推到王位上,怎會是耶和華呢﹖連名字也由他人操縱,實在羞家﹗約雅敬也要照法老的指示向國民徵收貢銀(v.35),臣服於法老之下成為附庸。
     
他受制於巴比倫(廿四1-3)。巴比倫興起,猶大又被這強國轄制,雖然約雅敬試發奮圖強,想要爭脫巴比倫的管轄,但徒勞無功,國民多有被擄,但以理等就是其中的表表者。直到死時,約雅敬也無法擺脫這枷鎖。
     
為什麼會淪落到這地步﹖因為他沒有以前人為鑒,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列祖所行的惡,招來神的忿怒。不懂回頭,不行正道,神的子民必會這樣受制。

. 投降的約雅斤             (廿四6-16)
      
約雅敬之子約雅斤十八歲作王,想不到年紀輕輕就多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又招至神的忿怒,作王不到三個月就被擄到巴比倫,成為被擄之君。可悲的是,神殿中的聖物及宮中的寶物全都被擄到巴比倫,數百年來在神殿中的聖物竟被外邦人擄去,好像在說,神的榮耀離開了猶大,離開了神所揀選的地方﹗
     
被鎖禁,被轄制,被擄是這三位壞王的遭遇,皆因他們背棄神,不行神的道。喪權辱國,害己害人,作為治國者,真應以此為戒﹗

 

 

猶大亡國、聖殿被毀(王下廿四1~廿五30) (臺北靈糧堂)

 

一、埃及王法老尼哥將猶大王約哈斯鎖禁在哈馬地的利比拉,不許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三王下廿三33),「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1節),「埃及王不再從他國中出來;因為巴比倫王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幼發拉底河都奪了去。」(7節)埃及及巴比倫在聖經,都喻表世界,埃及喻表在世界中人的作為,巴比倫喻表在世界中撒但的作為;先是埃及王的勢力控制了猶大國,後是巴比倫的武力攻佔猶大國,然後是巴比倫的勢力強過了埃及,埃及屈服了巴比倫,巴比倫侵佔了猶大,至到今天這原則仍然通用在社會中,甚至教會中;先是人的作為代替了神的作為,然後引進了撒但的力量,撒但勢力比人強,人向撒但屈服,於是撒但佔領了人的心,在社會中作王,在教會中興風作浪。

二、耶路撒冷這次被巴比倫王大軍圍困兩年多,城就有了大饑荒,猶大實力與巴比倫比較,微不足道,神使耶路撒冷城兩年多未被攻破,可能是神給猶大悔改的機會,可惜被他們浪費了;對基督徒及教會來說,有時神也允許他們四面被圍困,「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作難,卻不至失望」(林後四8),因基督徒縱然東西南北都被包圍,他們的心可向上面仰望,從上面得幫助,得能力,有出路。

三、「…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煉鎖著他…」(7節)敵人對猶大王的措施,是剜了他的眼睛,使他瞎眼看不見,用銅煉鎖住他,使他不自由,「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四4),「我差你們到他們那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徒廿六18

四、「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9節)殿是神的居所,宮是王的住處,房屋是百姓的住家;神的居所被焚毀,王及百姓的宮及住所也跟著被毀壞了。

四、「…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份,終身都是這樣。」(2730節)照人看約雅斤是高升抬頭了,照神看,他是更多降卑,更深下賤了;神選民的王,靠世界的王提拔、供應,苟且偷生,至此以色列亡國了,猶大也亡國了!「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

五、「當他軍兵圍困城的時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親自來了。」(11節)撒但制服一個人是有步驟的,先是鬼騙,後是鬼迷、鬼控,然後它親自來了,就成為鬼附,魔鬼先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心(約十三2),然後撒但進入他的心(約十三27)。

六、巴比倫王將猶大國有錢有勢的,有知識的,有技術的人都擄到巴比倫去了,只留下些貧窮的人;在人類社會中有那方面長處的人,都容易被社會爭取,被撒但擄去,不容易信主愛主,「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軟弱…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林前一2628)世俗的幸福,未必是真福;世俗的不幸,未必是真禍。

默想

我靠聖靈,透過人的作為,看見撒但的作為。我心若常思念地上的事,不思念天上的事,必致四面被困,心饑荒。

回應

求主使我寧要耶穌,不要世俗的好處。主,我身體是你的殿,你能在我心中安息,我心才得安息。

 

 

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王下廿四1~20) (臺北靈糧堂)

 

現在來到南國猶大的尾聲,最後的三王都是惡王,他們分別是「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

一、約雅敬背叛巴比倫

由於埃及法老尼哥廢去約西亞的長子「約哈斯」,改立次子「約雅敬」為王,所以約雅敬「向國民征取金銀給法老尼哥」,他成了法老的傀儡。約雅敬作王共「十一年」。這段期間,神興起先知耶利米,勸導百姓回轉,但約雅敬不聽,甚至將耶利米的書信用火焚燒(耶三六22-23)。耶利米論約雅敬是「專顧貪婪,流無辜人的血,行欺壓強暴」之君(耶二二17)約雅敬第四年(605B.C.),巴比倫第一次來攻打猶大,許多人被擄,包括貴冑如但以理等人,這是第一次被擄。約雅敬第十一年(597B.C.),約雅敬投靠埃及,背叛巴比倫,巴比倫第二次來攻,這時約雅敬過世,因此被擄的是他僅作王三個月的兒子「約雅斤」。

二、約雅斤被擄於巴比倫

「約雅斤」才一登基,就面對巴比倫大軍壓境,而且此次巴比倫大勝埃及「巴比倫王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幼發拉底河都奪去了」,因此埃及無法作猶大的靠山。他僅作王「三個月」,就被擄了,與他一同被擄的是「母親、臣僕、首領、太監、勇士、木匠、鐵匠」,其中還包括祭司,以西結即其中的代表人物。同時殿中的器物也一同被擄。這是第二次被擄,先知耶利米在異象中看見兩筐無花果「一筐是極好的無花果,好像是初熟的;一筐是極壞的無花果,壞得不可吃。」(耶二四2)好無花果即是被擄之人,神將在巴比倫保存他們,日後歸回。壞無花果即留在猶大之人,他們最後被滅絕。

三、巴比倫立西底家作王

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也就是約西亞的第三子「西底家」為王。西底家也是惡王,一共作王「十一年」。他是猶大的最後一位君王。

默想

我是否在環境不佳的時候,仍然專心倚靠主,以致能成為被主眷顧,蒙主保守的人?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全地的主,時代的興替都在你的手中,幫助我們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能夠緊緊的倚靠主,活出神兒女的生命樣式,見證主的手在我們身上保守我們,主的眼目也眷顧我們。阿們!

 

 

在夾縫中的猶大(2331247)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使我不倚靠別的勢力,不倚靠自己的聰明,只單單倚靠你。

 

當北國被亞述吞滅後,南國的國勢亦已漸走下坡,加上巴比倫帝國的崛起,猶大便夾在巴比倫與南方的勢力埃及之間,成為他們二者角力的犧牲品。

約西亞死後,其第四子約哈斯於二十三歲登基。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結果只作王三個月,便被埃及法老尼哥擄去,客死異鄉。令人歎息的是,雖然約哈斯的父親為他樹立了模範榜樣,卻不能使他蕭規曹隨。約哈斯被擄後,尼哥立約西亞的次子以利亞敬作王,又替他改名約雅敬,視之為埃及的傀儡。

約雅敬作王十一年,同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尊嚴、且遭受諸般淩辱的王。他起初順從尼哥的苛索,年年向埃及進貢。為了滿足埃及的要求,他除了挪用聖殿的財寶外,更向百姓徵收金銀,使人民的生活百上加斤。後來,當巴比倫征服了埃及後,約雅敬曾有三年的時間改為向巴比倫進貢,但他其後背叛巴比倫,結果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大軍前往猶大,又差遣來自亞蘭、摩押和亞捫的附庸兵加入戰團,諷刺的是,這些附庸兵本是歸附於猶大又或是猶大的手下敗將,現在卻乘虛而入,攻打猶大,正如先知之前所預告過的(242)。昔日猶大的威勢已蕩然無存了!

約西亞為一代賢君、偉大的復興者,可惜他與希西家一樣,家有不肖子孫,而這是給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警號:在忙碌的工作和事奉中,我們有沒有將信仰帶進家庭?有沒有讓兒女接受信仰啟迪的機會?有沒有讓他們經歷重生的確據?有沒有培養他們在長大後仍然堅持參加教會的心?

猶大國寧願在巴比倫與埃及的夾縫中生存,仰人鼻息,也不願繼續倚靠耶和華,以致自招滅亡,這又給你甚麼啟示?

 

 

猶大之覆亡(一)(2482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使我及早回轉,不要像那些被牽到宰殺之地的迷羊。

 

約雅斤繼承父親約雅敬的猶大王位時十八歲,只執政三個月。他沒有因父親的遭遇而吸取教訓,改變態度,歸向耶和華;相反地,他繼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以致國家的危機進一步惡化,錯過了悔改的機會。

當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圍困耶路撒冷時,約雅斤即率眾出城歸降,這是列王紀作者第一次提及猶大國投降異邦。明顯地,猶大已經失去戰鬥能力,因此唯一的選擇就只有投降。巴比倫王大肆搜掠聖殿與宮中的財物,並擄去所有精英分子,包括工匠、鐵匠、戰士、官員及王室共一萬人,只剩下國民中最貧窮的留下(14)。所有有組織和反抗能力的人,都被巴比倫王帶走。

約雅斤等人被擄後,尼布甲尼撒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為猶大王。實際上,西底家只算得上是巴比倫的藩屬。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作王十一年間,對國家毫無建樹。他效法約雅敬的一切,雖然兩人的政治背景不相近,但政策與方向則大同小異,他們所行的一切都離開了耶和華的標準。

西底家所作的惡事(19)在歷代志下第36章有詳細的記載:1他不願聽從先知耶利米的勸告,以為可借著埃及的幫助而背叛巴比倫;2他指著耶和華起誓效忠巴比倫,卻違背誓言;3他將偶像敬拜重新引入聖殿。這一切都導致神的審判臨到猶大家(20),而西底家則成了猶大的最後一位君王。

巴比倫處理俘虜的政策與亞述人有別,亞述人用分散和分化的方法,從而使各族共處,互相牽制,以防叛亂;巴比倫則集中把優秀人才擄去為己用,以致後來這群被擄的猶大人可以在異鄉中團結起來,盡忠於神,為日後的回歸埋下恩典的伏線。這些被擄的猶太人讓我們看到,即使今天我們會有失敗的時候,但如果能痛定思痛,向神回轉,日後所經歷的未嘗不是恩典和盼望之所在。

西底家對神和對人都不守約,為神所厭惡。請謹記我們外表的行為實可反映出我們內裡的信仰,所以求神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外面的果效乃是由心而發。

 

 

猶大末代諸王(二十三章31~二十四章20)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約西亞王死後,猶大國勢自此一蹶不振。繼任的約哈斯只作王三個月,就被埃及法老拘禁起來,接續的約雅敬雖然作王十一年,其實只是法老尼哥的傀儡。不久國際局勢大改變,巴比倫崛起成為當時的世界霸權,猶大又轉而成為巴比倫的附庸國,接續約雅敬的約雅斤又才作王三個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又來將王室和耶路撒冷城的菁英都擄到巴比倫去了。西底家又繼續作了十一年的傀儡君王。短短二十幾年間,猶大國二次被巴比倫擄掠,京城與聖殿嚴重受損,神終於讓審判的預言應驗了。

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同樣的被聖經評定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似乎約西亞的改革對他們毫無影響;他們寧可依附在國際強權之下,也不願依賴神。其實,從人現實的眼光來看,他們的決定也不一定錯誤;因為像約西亞那麼忠心於耶和華信仰的君王,不也戰死在法老尼哥的手中嗎?也不見神伸出保護的膀臂護衛約西亞王的生命啊!

的的確確,從現實的角度而言,一生敬虔愛神的基督徒,不一定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反倒是懂得逢迎拍馬、巧取豪奪的人,卻常常能獨佔鰲頭、搶盡鋒頭。正好像詩人所發出的感歎:「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詩七十三12~13)親愛的弟兄姊妹,聖經啟示,在世界進入末了之時,仇敵會暫時得勝,甚至因此得了人心;聖徒的信心與忍耐就是,即便如此還能夠堅守神的道(啟十三6~10)猶大末代諸王,已經對神盡失信心,因為「眼見」告訴他們,神也沒有保佑約西亞王,他們寧可相信眼見,也不願相信看不見的神。然而,「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憐憫我們,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憑著眼見作決定,不熟練憑著信心行事;求禰教導我們,擦亮我們屬靈的眼睛,使我們能領會屬靈的事,在信心上老練。阿們!

禱讀:哥林多後書五章7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