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七章)(劉銳光)

信是得著就必得著(王下七1~20) (臺北靈糧堂)

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王下七1~20) (臺北靈糧堂)

不要怕,只要信!(624720) (香港讀經會)

以利沙與撒瑪利亞城解圍(六章24~七章20) (臺北基督之家)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七章)(劉銳光)

 

列王記下七章    神獨行奇事
   
以色列人雖不信靠神,但神自己仍行奇事,向人宣告祂是滿有能力,能解決人一切的困苦。
一.預告    (v.1-2)
   
神向人預告兩件事,好叫人到了時候可以信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
1
. 預告物質豐富 (v.1)。預言以色列人可以在一日之內,從長期的圍困和極度缺乏 (參第六章),變為非常豐富。即使今天交通那麼發達,運輸那麼快速,也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辦得到。而且也只能做到燃眉之急,談不上變為豐富。
2
. 軍長見而不能享受 (v.2)。軍長因為不信,故神預告,他會親眼見到事情成就,卻無緣享受,好讓所有人都知道,神的話是真實的。
二.發現    (v.3-15)
   
預言的成就是由四個長大淋瘋的人發現的。
1
. 死路一條(v.3-4)
   
這四個大淋瘋病人面臨的正是死路一條。因為在他們被分隔的住處沒有糧食,他們只在等死(v.3)。他們若進城,城裡有饑荒,進去也是必死 (v.4)。若投降敵人也會被殺死。條條都是死路,沒有盼望。這正代表了以色列人的困境,也是今日許多人的處境。
   
四個大淋瘋病人結果選了投降亞蘭人,希望孤注一擲,得亞蘭人憐憫,可以免他們一死。
 2
.絕處逢生     (v.5-8)
   
他們存心一搏,走向敵營,結果不見一人,敵人都逃跑了,留下滿營豐富物資。他們吃了,拿了,藏了,每一個人都變得富了。他們絕處逢生。
 3
.趕報喜訊    (v.9-15)
   
他們覺得獨自享豐富是有禍,良心不安,趕緊向王家報告。在半信半疑下,王用他們僅有的馬車去查個究竟,結果證明所言屬實。他們真的看見敵人落荒逃跑,在一夜之間,他們的危困得解。全民得以絕處逢生。
三.應驗     (v.16-20)
   
神的話句句都要定準,不會落空,祂的預告應驗了。以色列人擄掠亞蘭人的物資,霎時物價變得非常便宜,正如神預言的一樣。人從缺乏進入豐富。
   
可憐的軍長,因為鎮壓人爭奪食物,被人群踐踏而死,雖親眼看見饑荒解缺,食物充足,卻無福享受,正如神所預告的。

    神的話必全部應驗,不是局部應驗,部分應驗。無所不知的神,預告了將要發生的事,到了時候就必完全應驗,各位你信麼﹖你完全相信麼﹖

 

信是得著就必得著(王下七1~20) (臺北靈糧堂)

 

一、以利沙說耶和華說明日饑荒就必解除,神能一天之內就使缺乏變成富足,也能一天之內就使富足變成缺乏,人對自己身臨其境的好壞,不能主控,要依靠神,不要再靠自己。

二、一位攙扶王的軍長不信說:「即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2節)第二天亞蘭人的軍隊聽見車馬的聲音,誤判是以色列王賄買赫人的諸王及埃及人的諸王來攻擊他們,驚惶逃命,營中留下許多物質及食物,以利沙前一天說的預言,完全應驗,但不信的軍長,卻被人踐踏而死,他親眼看見,卻不得吃,以利沙的預言也應驗了。「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廿一22)有人無食物,是神的咒詛;有人有食物,是神的祝福;有人有食物,卻不得吃,是人的不信。

三、四個在城門口長大痲瘋的人,進城有饑荒必餓死,坐著不動也必餓死,在無路可走時,不得已只有去投降亞蘭人,出乎意外,亞蘭人自動撒軍逃走,人常在無路可走時,才發現神開的路「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罪必臨到我們。來吧,我們與王家報傳去!」(9節)好消息必要向外傳揚,「…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九16

四、神使摩押人看見日光照在水上,水紅如血,錯覺誤判而打敗仗(王下三2223),這一次又使亞蘭人聽見車馬的聲音而生錯覺,棄營逃走;人不僅對環境不能主控,就連自己的心也如此,人實在是軟弱、殘缺、愚昧的。

默想

我要操練我的信心,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回應

求主使我作傳福音報好消息的人。

 

 

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王下七1~20) (臺北靈糧堂)

 

就在這撒瑪利亞被圍困的時刻,神的手介入其中,不但解救了撒瑪利亞的危機,同時也讓亞蘭王再次大敗。

一、亞蘭人起來逃跑

首先以利沙告訴王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馬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面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意思就是饑荒得解脫,物價馬上掉下來。一位軍長完全不相信「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對他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

果然神讓亞蘭人聽見車馬的聲音,好像大軍壓境,他們就揣測是「以色列王賄買赫人的諸王和埃及人的諸王來攻擊我們。」於是他們就在黃昏時候起來逃跑,將「帳棚、馬、驢,營盤」撇下,逃命去也。

二、四個長大痲瘋的人

這時有「四個長大痲瘋的人」,他們坐在城門外,想到進城也是一死,亞蘭人殺過來也是一死,也許去投降亞蘭人,或者可以活命。於是他們黃昏的時候,去到亞蘭人的營盤,一看,什麼人也沒有。他們大吃大喝之餘,還拿了些財物。這時卻心中不安「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於是他們便去城外喊叫「亞蘭人的營,不見一人在那裡」。最後王差人去追亞蘭人,直追到約旦河,看到滿道上都掉滿亞蘭人逃跑時丟棄的東西,就知道亞蘭人是真的跑了。

三、擄掠亞蘭人的營盤

因此城得以解脫圍困,城中的人爭相出城,搶奪亞蘭人的營盤。於是「一細亞細面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賣銀一舍客勒」的事真的發生了。只是那位不相信的軍長,因為在城門口彈壓人群,就被眾人踐踏而死。

默想

我是否在困境中,專心仰賴主,以致不但自己得以解脫,也能讓周圍的人一同受益?我是否因不信,而讓自己與主的恩典擦身而過?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垂聽禱告的主,你說義人的禱告大有功效。謝謝主不但搭救我們,也幫助那些我們周圍的人,讓我們勇於為你作見證,好叫眾人能歸榮耀給你,可以由不信中轉回,真正的認識你這位元又真又活的主。阿們!

 

 

不要怕,只要信!(62472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加添我的信心,使我行事為人只憑信心,不憑眼見。

 

624的「此後」一詞,並非指其後的經文是68-23的延續,而應是指另一場戰事,這與前一段經文沒有直接關聯。在被亞蘭軍隊圍困的同時,以色列正面對嚴重的饑荒,城內糧食短缺,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於是怨聲四起。有人甚至宰吃自己的親生兒女,景況慘不忍睹。面對困境,以色列王把責任全推卸給以利沙,並下令剷除他。雖然以色列王看到眼前的困境是出於耶和華,但他卻不去反省困境出現的原因,而只懂得推卸責任(631)和埋怨神(633)。事實上,以色列王的反應,正是許多在逆境中的人的反應。

面對眼前的困境,全國上下,不論是王或王的軍長,都不抱一絲期望,然而,以利沙仍然確信神的看顧,他知道神總有自己的時間,人需要的是耐性,因此,他要求以色列王等待,讓神工作。神就在此時使亞蘭軍視聽失調,誤以為草木皆兵,撇下一切物資逃命;祂又讓四個長大痲瘋的人,抱著「死就死吧」的心態前往亞蘭軍營,結果他們在無意中發現敵人遺留下來的物品。

當這四個痲瘋病人走進被棄置的軍營吃個痛快後,便想到若他們等到第二天才回去報喜訊是不應該的(79),因此,他們漏夜將這好消息帶給以色列王,然而,除了守城門的人外,王與他的臣僕都對聽到的消息半信半疑,惟恐這是亞蘭軍的伏兵之計。在派人查看之後,以色列人才敢出去掠奪亞蘭軍撇下的財物。饑荒的威脅終於解除了,物價亦隨之大幅下調,整件事情就如以利沙所預言的在一天之內發生(71)。

王又差派了本來負責攙扶他的軍長到城門口負責指揮的工作,結果他卻被擁擠的群眾踐踏致死,這便應驗了以利沙曾向他發出的預言:「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7219)一個對神話語抱懷疑態度的人,下場是淒慘的。

面對逆境,不信的人只會看見困難,信主的人卻可看見神的同在。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心情,你會在逆境中埋怨神還是忍耐等候,取決於你的心態。

那四個痲瘋病人解困後,尚且有最基本的道德勇氣回去報喜訊,沒有見死不救!作為已得救贖的人,我們又應如何面對那些在救恩門外的親友?

 

 

以利沙與撒瑪利亞城解圍(六章24~七章20)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敘事中的人物眾多,而且情節曲折離奇。故事從撒瑪利亞城被亞蘭大軍圍困,以至於彈盡源絕的一幕開始;當王得知道城中糧食已經缺乏到「易子而食」的地步,居然遷怒於以利沙,而且宣稱不再仰望神。以利沙聞言後,立刻預言隔日就要解除糧食危機,王的侍從官聽見就譏笑神絕不能辦到。此時場景一轉,城門口的四個痲瘋病患心想,餓死、殺死都是死,就去投降亞蘭軍,沒想到亞蘭大軍已經留下營盤、財物撤離一空,因此就回報以色列王;王聞訊後還認為是亞蘭欺敵戰術,先派人窺探搜尋亞蘭軍隊的蹤跡,確定沒有詐騙之後,城內百姓就出城掠奪亞蘭人營盤,果然糧食危機因此解除,反而王的侍從官在城門口維持秩序的時候,被人踩死。

經文敘事中的侍從官是個悲劇性的配角,代表一班不信、嘲笑神應許之人的結局;以色列王在經文敘事中的角色,代表另一班人的態度,好像信又好像沒有信心,在神應許的邊緣猶疑。痲瘋病患有點像丑角,雖然對大局似懂非懂,卻成為最早得知真相的人;他們雖然成為神使用的器皿,卻對神的心意渾然不知。雖然以利沙在整個敘事中,出現的篇幅不多,卻是運籌帷幄、深知神時機的關鍵人物。

敘事中的四個角色,如果代表今日教會中的四類型的人,親愛的基督徒,你覺得自己比較像哪一類呢?或許以色列王和痲瘋病患的角色,比較能夠代表今日教會大多數信徒的光景;因為今日大部分的基督徒,好像很信但卻又好像沒有信心,常常對聖經中的應許猶疑不決,無法勇敢委身,雖然好像是服事神的人,卻又對神的心意渾然不知;不過無論如何,神的本意卻希望我們都能夠像以利沙一樣,成為祂心意的出口。世事紛擾常如波浪滔天,基督並不希望祂的教會只是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教會是祂的身體,也是祂向世界傳達心意的器皿,而你我就是教會的一部份。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赦免我們常常被世俗潮流捲入,以至於迷失方向,雖然身處於恩典之中,卻不常明白恩典之主的心意;懇求主拯救教會脫離昏蒙迷糊的魔障,成為黑暗中指引人方向的明燈。阿們!

禱讀:以弗所書五章15~18

15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16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17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