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列王纪下第十一章拾穗

 

【王下十一1「亚哈谢的母亲亚他利雅见她儿子死了,就起来剿灭王室。」

         这里接续第九章27节有关亚哈谢的事迹。亚他利雅是亚哈和耶洗别的女儿,也是约兰的妻子。――《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亚他利雅是北国暗利王朝亚哈王之女,犹大王约沙法与亚哈家联姻,娶此女为媳(18)。这件事不但令南国犹大陷入拜巴力的大罪中(18),大卫家几乎遭灭门之祸。

亚他利雅所剿灭的王室,主要为亚哈谢的子女,也就是她自己的孙辈。南国王室所余子孙已很少。亚他利雅的丈夫也就是亚哈谢的父亲约兰接约沙法的王位时,已把他自己的兄弟全杀掉(代下二十一2~4)。耶户又把王室的亲戚四十二人杀害,其中当不乏约兰已死兄弟的儿子。约兰的众子早年为非利士人杀尽,只剩亚哈谢一人,现在亚哈谢也死了。耶和华神从大卫一脉兴起后裔来拯救全人类的计划(撒上十七11~16及注),面临严重威胁。――《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剿灭王室:王室”是指“后裔”。本节的“王室”是指有权继承王位的所有亚哈谢的儿子和亲戚。但是此时亚哈谢的亲戚应该所剩无几。因为他们被亚拉伯人(代下2117)和耶户(1013)几乎杀光。由此看来,亚他利雅所杀的就是亚哈谢的儿子,自己的亲孙子。被罪恶蒙住眼睛的人,甚至会毫无顾及的杀害自己的血亲(711)。可见不悔改自己的罪,那么罪会使人的良心越来越麻木,越陷越深却毫不内疚。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亚哈谢」(1)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掌握」。他在耶户铲除亚哈家的时候,与北国以色列王约兰一起被杀(27)。他登基的时候才二十二岁,作王一年就死了(26)。因此,他的儿子还都是幼儿。──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亚她利雅」(1)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受耶和华的苦」,她是北国以色列王暗利的孙女(26)、亚哈的女儿,教唆丈夫犹大王约兰和儿子亚哈谢「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1827),敬拜巴力。──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亚她利雅」:字义是「受耶和华的苦」。

         「剿灭王室」:原文是「消灭王国所有的后裔」。

         ◎犹大王朝此时剩下的王室后裔已经不多,亚哈谢的哥哥们都已经被非利士人和亚拉伯人掳去,如 代下 2117 记载。亚哈谢的父亲约兰也杀掉自己的兄弟 代下 212~4 ,北国的耶户又杀掉42个南国的王室 1013~14 ,所以剩下的不多。事实上这次大卫的后裔差点被杀光,神对大卫的应许撒下 711~16 与弥赛亚的应许差点就落空。

         ◎作者并不把亚她利雅计算犹大王,所以不用君王的标准模式来纪录她的统治。――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亚她利雅。以色列王约兰被杀(王下92427)后不久亚哈谢就死于耶户之手。耶户即位的时间早于亚她利雅在犹大登基,尽管中间相隔非常短,也许只有几天或几个星期。为何关于耶户即位(王下91213)的叙述要早于亚她利雅(王下111~3),这件事实是否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还不能确定(见第145)。耶户在导致他作王的那件事中就被描述取得了优势(王下91~11),考虑到这个事实,《列王纪下》的作者为了保持叙述的连贯性很自然地就先记述了耶户作王的宣告(见创25192713529;出1633351825节的注释)。如果先介绍亚她利雅会打断记述的连贯性。 

  王室。亚她利雅似乎是继承了她母亲耶洗别狂躁、嗜血的精神。作为约兰的妻子和亚哈谢的母亲,在这两个王统治期间她可能左右着国家的政策。以色列的影响在这一时期给犹大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王下81827)。现在亚她利雅要起来独掌大权了。以色列所有亲属的被杀对她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在犹大方面还未对她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她先出手了。她认为她必须要将大卫的后裔全部除灭。──《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王下11:1>

【王下十一1  亚他利雅想把犹大引向何方?】这一章接续927节所记的,亚他利雅的儿子亚哈谢被耶户所杀的事。亚他利雅想杀掉亚哈谢所有的儿子,但阴谋落空。因为神已经应许弥赛亚要从大卫的后裔而出(参撒下7)――《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3亚她利雅在犹大执政:太后亚她利雅原是北国亚哈王的女儿,后来嫁入犹大王室。亚哈谢死后她竟然剿灭自己的子孙,公然夺去犹大的王位。但亚哈谢的幼子约阿施,在姑姐约示巴的安排下,得逃过这场劫难,不然大卫的后裔便告断绝。约示巴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见代下2211),因此她可以在圣殿中把一岁大的约阿施收藏起来。――《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记录了亚哈的女儿,犹大王亚哈谢的母亲亚他利雅试图剿灭大卫后裔的事件。亚他利雅的这一叛逆的行为可从两方面分析:①背叛神的旨意:剿灭大卫的后裔等于废除神要大卫家永远坚立的约(撒下711~16)。进而违背了神救赎人类的旨意,因为神应许将通过大卫的后裔差弥赛亚来。这与耶稣来到世界时,撒但为了阻止救赎人类而想方设法杀害耶稣的情景类似(216)。②偶像敬拜的扩大:亚他利雅出身偶像敬拜极度猖獗的以色列亚哈王室。因此亚他利雅剿灭大卫的家,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自己掌权之后把巴力敬拜有效地扩大到全国。教会也有可能发生此类的事件。即为了阻止传播福音,撒但会派敌基督者进入教会,想方设法赶走神的仆人,大肆宣扬自己的邪教<约贰 绪论,敌基督>。因此信徒要时刻在神的道上坚定自己,照着主警告推雅推喇教会的话,要彻底战胜耶洗别样的异类(218~26)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一2「但约兰王的女儿、亚哈谢的妹子约示巴,将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从那被杀的王子中偷出来,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卧房里,躲避亚他利雅,免得被杀。」

         亚他利雅有意铲除所有想争夺王位的人,但约阿施被藏在“卧房”(一个储存床垫和卧榻的房间)一事,却破坏了她的计划。――《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约示巴或为约兰王与另一妻子所生的女儿,嫁给祭司耶何耶大为妻(4节;代下二十二11)。亚哈谢被杀时年22岁,儿子约阿施此时大约刚满周岁(321),还须乳母喂养。神预备约示巴和耶何耶大这对夫妇,从要遭杀害的诸王子中救出约<syncBible ref=王下11:2-3>

阿施,藏在圣殿中。――《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约示巴」(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经起誓」,她是亚哈谢同父异母的妹妹(《犹太古史记》卷97章第141),也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代下二十二11)──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约阿施」(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所赐下的」,当时还不到一岁(《犹太古史记》卷97章第142)。亚她利雅敬拜巴力,在她的统治期间,圣殿无人看守(18),所以就成了藏匿约阿施最好的地方。──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约示巴」:字义是「耶和华是誓约」。此人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 代下 2211  246 ,很可能不是亚她利雅所生(约瑟夫的犹大古史这样记载)

         「约阿施」:字义是「神的赏赐」。

         「躲避亚她利雅」:直译是「他们把他藏起来躲避亚她利雅」,「藏」字是复数型态,表示这并非是约示巴一个人的意图,而是有一群人合谋要保护约阿施。――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约示巴。约示巴可能是亚哈谢同父异母的妹妹。她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代下2211) 

  那被杀的。约阿施并不是从那些被杀之人的尸体中被救出来的,他是从那些注定遭劫的王子中提前被救出来的。 

  在卧房里。这里指的不是王宫,而是圣殿区域中祭司住的地方。耶何耶大很难将孩子藏在宫中,因为那里的一切都处在太后的耳目监视之下。但在圣殿的范围之内他就拥有更大的控制力了。──《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2~3  约示巴为何能把约阿施藏于圣殿里?】约示巴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也是亚哈谢的妹子,所以圣殿自然成为藏匿亚哈谢的儿子阿约施的好地方。喜爱拜偶像的亚他利雅对圣殿是不会关心的。――《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3「约阿施和他的乳母藏在耶和华的殿里六年,亚他利雅篡了国位。」

         约阿施能在圣殿里藏躲六年,可能是亚他利雅根本不知道亚哈谢还有这个儿子。当日王室子女多住尊贵人家受教养(参十6),约阿施可能为其一。其次,祭司可以把约阿施当作自己的子女,在圣殿的环境中养育。

亚他利雅为恶比耶洗别更胜一筹。她剿灭王室,占夺王位,是南、北朝时唯一的女王,在位六年。但圣经没有照一般记载新王登位方式,说她“作犹大王”,也未说她登位的年龄和作王的年数,只说“亚他利雅纂了国位。”她来自北国王族,并非大卫一脉,但嫁为王后,仍在大卫家谱系内。王位继承人约阿施这时正在圣殿中长大,神应许赐给大卫的“灯光”继续点燃(19;王上十一36)――《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藏在耶和华的殿里六年:有些学者认为约阿施起初被藏在王宫寝室里,后来才转到“耶和华的殿”内,但并无根据。约阿施躲避亚他利雅的眼睛,藏在圣殿内六年的事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①保全了大卫的王室:约阿施是大卫王室的继承人。若大卫家断代就意味着神所立的约被破坏。因此撒但策划了可怕的阴谋,企图通过亚他利雅杀灭大卫的王室,从而破坏神所立的约。撒但的这种阴谋在耶稣基督降临这个世界时也没有停止(213~23)。不仅如此,对领受基督之血的新约的子女(林前10161125;来1320),撒但同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企图将信徒与神的爱隔断。但是没有人可以将神所拣选的百姓与神的爱隔绝(831~39),因此信徒不论遇到何种困难和逆境,都应当靠神胜过。②为宗教改革作了预备教育:约阿施在耶和华的殿里接受了祭司耶何耶大的教训(122),积累了守护耶和华的信仰所需要的觉悟(124~16)。这再次强调了教会之教育的重要性(提后34~17)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亚她利雅篡了国位」(3),原文是「亚她利雅统治这国」。亚她利雅是南北两国唯一的女性统治者,但她的正式身分并不是王。──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南国犹大王约沙法是一位敬畏神的人,但却高举人的「大爱无疆」,毫无原则地与北国以色列王亚哈家结亲(代下十八1),为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王的女儿亚她利雅(18),甚至「不分彼此」(7;王上二十二4)地「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代下十九2)。约沙法的愚昧和滥爱被撒但大大利用,不但使南国犹大陷入拜巴力的罪中(18),更把大卫家的后裔和亚哈家的后裔掺杂在一起,让神左右为难:在审判亚哈家时,不是投鼠忌器、破坏神铲除亚哈后裔的预言(王上二十一21);就是玉石俱焚、破坏神兴起大卫后裔的救赎计划(撒下七16)──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亚她利雅的丈夫约兰一登基「就用刀杀了他的众兄弟」(代下二十一2~4),接着自己的众子被掳,只剩下小儿子亚哈谢(代下二十一17),然后耶户又杀了亚哈谢和四十二个王室宗亲(13~14 )。因此,此时大卫的后裔已经所剩无几,没有成年人可以出来作王。现在,亚她利雅居然不顾亲情,「起来剿灭王室」(1),冷血无情地杀死年幼的孙子们,定意不让有王再出于大卫的家(《犹太古史记》卷97140)。这既应验了以利亚的预言(王上二十一21),铲除了亚哈家的后裔,但也灭绝了大卫的后裔。神所应许「直到永远」(撒下七16)的大卫之约,在审判亚哈家的同时,几乎就要落空。──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亚她利雅篡了国位」:直译是「亚她利雅统治这国」。

         ◎可以想象约阿施应该是被藏在圣殿中,祭司的房间内。――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亚她利雅篡了国位。关于亚她利雅统治的记载非常简短。可能是她的所作所为遭人唾弃,因此希伯来记述历史的人没有就她的统治留下太多的详情细节。然而,通过王下125~14节和1118节与代下247节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亚她利雅曾努力在全国消灭对耶和华的敬拜而建立独一的巴力崇拜。圣殿中的侍奉似乎已经停止,圣殿本身也疏于维护修理,几近荒凉了。先前圣殿中用于敬拜耶和华的神圣器皿在那个时候,毫无疑问,被巴力的祭司们拿去了。──《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4「第七年,耶何耶大打发人叫迦利人(或作“亲兵”)和护卫兵的众百夫长来,领他们进了耶和华的殿,与他们立约,使他们在耶和华殿里起誓,又将王的儿子指给他们看,」

         “耶何耶大”。大祭司(9)――《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耶何耶大在亚他利雅霸占国位时作大祭司,是推翻她的计划的主持人(代下二十三章),也是圣经记载中唯一娶公主为妻的祭司。因这次对国家和大卫家有功,死后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代下二十四16)                                    

“迦利人”是从小亚细亚西南的迦利亚请来的雇佣兵,负责王室警卫。据《代下》二十三1所列,五位百夫长都是以色列人。参加立幼子为王的还有利未人和百姓的首领(代下二十三2)――《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迦利人」:即基列提人(见撒下818 王上138),是由非利士人组成的雇佣兵,充任王室近身的侍卫。――《串珠圣经注释》

         迦利人:迦利人可能是王宫的禁卫队,由基利提人组成(撒下2023)。历代志记录耶何耶大的王权恢复运动纯粹依靠了犹大的势力而成功(代下2323) 但本书则记录有外邦人参与。有关两本书的差异请参考代上绪论。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神的工并不局限在某个人,而是接纳所有愿意为神事奉的人(161516;太2414)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耶何耶大」(4)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知晓」,他是圣经中唯一娶了大卫家的公主为妻的祭司,活了一百三十岁,死后「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代下二十四16)──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迦利人」(4)可能是基利提人雇佣兵。从大卫的时候开始,王室卫队就由外邦的雇佣兵担任,但管理他们的是以色列人(撒下八18)。「众百夫长」(4)是五位以色列人(代下二十三1),这五位先王的护卫官首先确认约阿施是先王的后裔,然后就「从犹大各城里招聚利未人和以色列的众族长」(代下二十三2),拥立大卫的后裔为王。──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耶何耶大」:字义是「耶和华知晓」。

         「迦利人」:「基利提人」,应该是外籍的护卫兵。撒下 2023

         「迦利人和护卫兵」:实际上的意义应该是「迦利人,就是护卫兵」。

         「百夫长」: 代下 231 记载这五人的名字,都是以色列人。

         ◎其实约阿施到底是不是先王的后裔,得要见过先王的护卫兵领袖们才容易确定。当然,这些人一定也得相信耶何耶大,不然随便找个七岁小孩子,就算长得有点像以前的国王,恐怕也很难取信于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第七年。很明显这是指亚她利雅统治的第七年。这里提到的终结她统治的起义发生在“第七年,”后来又提到她下面的一位王约阿施在耶户七年(王下121)登基作王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 

  耶何耶大。大祭司耶何耶大一定是个威严可敬的老人,此时他的年龄大概有一百岁。他一生的年月是一百三十岁。他是在约阿施的统治结束之前去世的(代下241517),而约阿施作王的时间是四十年(王下121)。从以前各王统治年限来看,耶何耶大出生的时间不会晚于罗波安作王的早期,而他也很有可能是在所罗门统治时期出生的。他历经百年,见证了自己国家沧桑多变的历史。 

  众百夫长。这里字面上应作,“迦利人和护卫兵的百夫长。”代下231节中提到了这些人中五个人的名字。迦利人可能是外国的士兵,被雇佣在犹大作皇家卫队,类似于基利提人(见撒上3014;撒下818151820723;王上13844;代上1817)。使用雇佣兵在古代的东方国家中非常普遍。耶何耶大秘密请来会商的众百夫长好像是皇家卫队的首领们。凭借这一勇敢的举措耶何耶大确保了他计划的成功,因为他使这些军官们站在了自己一边,而这些皇家卫队军官的责任就是保护真正的国王。 

  王的儿子。耶何耶大将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指给护卫兵的众百夫长看,这个孩子是犹大合法的君王,也是这些百夫长和他们的下属义不容辞要保护的人。──《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王下11:4>

【王下十一4  迦利人从何而来?】迦利人可能是非利士籍的雇佣兵。有学者认为他们是由克里特岛而来,定居在非利士地南部之民。――《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4~8耶何耶大的计划】耶何耶大得到军队将领(可能是宫廷护卫长)、宫廷护卫兵的信任,与他们立约(NEB「协议」;REB「契约)、起誓。迦利人乃来自小亚细亚西南部的 Caria 的商人,可能便是大卫护卫兵中的基利提人(撒下二十23Kari^。历代志的记载(代下二十三1)指明众将领之名,以及对利未人及众族长之招聚。耶何耶大的计划是分成五组祭司,包括两组进班一星期后出班的,以及一组进班的,于一个大的安息日节庆时全部聚集在圣殿,王宫的护卫兵(13)等人便同时可以在幼主出现时保护他。──《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4~21耶何耶大助王子约阿施复位:过了六年,约阿施的姑丈耶何耶大联同他的亲信拥立约阿施为王,把亚她利雅杀了,并着手从事宗教改革,清除犹大家对巴力的敬拜。――《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详细地记录了在祭司耶何耶大的指导下约阿施登上王位的过程:①为起义作准备(4~8):耶何耶大为了保证起义的成功,首先劝服宫廷的卫兵,举行即位仪式时将他们安排在了各要道。从当时的政局来看,没有军队的支持,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首先要拉拢军队的势力(撒下157~12;王上15~10)。②即位仪式(9~12):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耶何耶大按照程序举行了即位仪式(12)。换言之,约阿施是通过祭司的授膏,得到冠冕的合法的王。这强调了约阿施是神所认可的王,同时与非法夺取统治权的亚他利雅成了对比。③除灭亚他利雅(13~16):一国不容二君。因此非法篡位的人和其追随者应当被处决。因此耶何耶大除灭了亚他利雅及其跟随者。因为耶稣基督将在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中,从天降临作王(帖前416),用锁链把非法掌握王权的撒但拘留,进行审判(16)。④宗教改革(17~20):拜巴力的亚他利雅在犹大作王六年的时间里,“耶和华殿”的一切祭祀被废除,只是多了巴力的邱坛。所以耶何耶大不仅拆毁巴力的庙,还杀了巴力的祭司玛坦。百姓便开始主动事奉神(129~16)。同样,教会的领袖也要除去世俗的东西,每天都要革新,竭力保守教会在神面前的纯洁。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一5「吩咐他们说:“你们当这样行:凡安息日进班的三分之一要看守王宫;」

         耶何耶大要在不引起亚他利雅的疑心下,调动兵力。第一步是把警卫部队的头领找来秘商,领见密藏了六年的幼王,并在殿里发誓,共拥幼主。

第二步是安排在安息日发动。五班卫队中,有三班在安息日值班,一班守王宫,一班守苏珥门,一班看守护卫兵院的后门。这三班人要轮流来守卫圣殿。另外安息日休班的两班人,取消休班(代下二十三8),来圣殿护卫新王。这样,新王在圣殿里有三班人保卫(平常安息日只有两班人)

这天是安息日,还可能是一个宗教节期,许多敬虔的人都来了耶路撒冷,所以有“国中的众民”参与其事(14)

此举部署严密,上下齐心,亚他利雅孤立无援,也无力制止,回到王宫时为拥立幼王的军队所杀(16)――《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凡安息日进班的三分之一:进班”是指“为了执行护卫任务而进宫”的意思。据考证,当时进班的护卫兵分三班,平日三分之二的人护卫王宫,三分之一的人安排在圣殿,而在安息日王宫则只安排三分之一的人,圣殿安排三分之二的人。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么耶何耶大选择了圣殿的护卫兵多的安息日为起义日,可见他的计划非常周密。有关“安息日进班”,本书和历代志记录上有差异,请参考代下234的注解。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进班」:「值班」。――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吩咐他们。耶何耶大吩咐宫廷的护卫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王。 

  安息日。有人认为安息日被选作新王登基的日子。另一方面,其实关于安息日的问题可能仅仅意味着,护卫兵这种在安息日的活动分配制度为现实情况下的职责分配提供了一种方便。 

  王宫。一队人被安排在王宫负责守卫。──《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5~6「凡安息日 ...... 搁阻闲人」:可译作「你们当中在安息日值班的(三分之一看守王宫,三分之一在苏珥门,三分之一在护卫兵院后面的门),要轮流把守宫殿」。――《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6「三分之一要在苏珥门;三分之一要在护卫兵院的后门。这样把守王宫,拦阻闲人。」

「苏珥门」可能便是圣殿外院的基址门(代下二十三5y#so^d[),不需视之为马门(su^s)之误(1619)。他勒目(Erubin 22c)认为这是圣殿的东门,是不洁之人退出的地方。此处经文在圣殿之后加上玛撒,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是一个地方的专有名词,但LXXRSVNEB 却将之省略,RV 作「成为拦阻」。AV 的「以免被击溃」乃根据一本犹太解经书而来,「被毁灭」也是一样(Rashi)护卫兵院的后门之址无从稽考,但我们必须记着圣殿和王宫建筑乃毗邻而建,二者之间有许多护卫兵的门。──《丁道尔圣经注释》

         「苏珥」门:字义是「转向旁边」。实际的位置并不确定,犹太传统认为是圣殿东门。

         「拦阻闲人」:原文意思不确定 可能是「驱逐」、「护卫」之意,TWOT认为是「轮流」、「交替」。――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苏珥门。苏珥门又叫“基址门”(代下235)。这个门还没有经过确定,可能是王宫通向圣殿的那个门。 

  护卫兵院的后门。这个门同样未经证实;这可能是王宫的一个后门。耶何耶大的目标是将王宫全面掌控。他的安排好像是让那些原先就在王宫值班的人仍旧留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他们的出现就不会引起人的怀疑。 

  拦阻。希伯来文massach。这个词只在这里出现过,它的意思隐晦不明。英文LXX版没有翻译这个词。很多犹太评经家将其理解为“没有精神混乱的。” ──《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7「你们安息日所有出班的三分之二要在耶和华的殿里护卫王,」

         「出班」:即「休班」。当时有三分之二侍卫原在安息日休班,耶何耶大不许他们下班(见代下238),要他们把守圣殿。另外当值的三分之一亦要全部把守圣殿(6 的「王宫」原文仅作「宫」,与「圣殿」同字)――《串珠圣经注释》

         「出班的三分之二」(7),原文是「出班的两队」。当时的王室卫队可能分成五队轮值,平时两队,安息日三队。耶何耶大特意把登基仪式安排在安息日,并且「不许他们下班」(代下二十三8),这样,五队护卫兵当天全部在场,既把守了王宫(5~6),也护卫了圣殿和新王(7~8)──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出班」:「没有值班」。

         「三分之二」:原文是「二」,大部分译本翻译为「两队」而非「三分之二」。

         ◎由上下文中看出来,禁卫军分成几班轮值(有可能总共五队,三队值班,两队休息,总共五个百夫长管理),但是全部被叫过来加班,而且登基仪式应该就在接着的安息日。历代志下的记载中,参与保护约阿施的人,还包括利未人与犹大首领。当然军队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出班的。平时按正常安排在安息日休息的人。 

  护卫王。这些平时安息日不在王宫值班的护卫兵都到圣殿去保护年幼的新王。──《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8「各人手拿兵器,四围护卫王。凡擅入你们班次的,必当治死。王出入的时候,你们当跟随他。”」

         “班次”。队伍(15节也一样)――《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班次」:或作「所管辖的范围」。――《串珠圣经注释》

         擅入你们「班次」:「列」、「排」。

         「当跟随」他:「当靠近」。――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治死。任何试图靠近守卫着新王之护卫兵行列的人都要立即处死。在以下即将开展的计划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保护新王的生命安全,因为亚她利雅的同党肯定要使尽一切办法来害死他。──《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9「众百夫长就照着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咐的去行,各带所管安息日进班出班的人来见祭司耶何耶大。」

 

【王下十一10「祭司便将耶和华殿里所藏大卫王的枪和盾牌交给百夫长。」

         “大卫王的枪和盾牌”:盾牌或为大卫当年从琐巴王那里夺来的金盾牌,后来带到耶路撒冷,献给了神(撒下八7)。“枪“原文为单数,应指大卫自己用的长枪,存在殿里,现在取出来为新王加冕之用。――《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枪」:代表王的权柄。

          「盾牌」:王进出圣殿时由护卫兵手持着(参王上1428)――《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王的枪和盾牌:是大卫的战利品,为纪念胜利而献在圣殿的祭物(撒下87~12)。尤其耶何耶大交给百夫长的“盾牌”一定是哈大底谢的心腹用过的“金盾牌”(撒下87)。可想众百夫长拿着300多年前立约之王国的开国君王大卫所献的武器,定会士气冲天。更何况,他们要做的是通过约阿施恢复大卫王朝的正统,因此必然会忠于耶何耶大的指挥。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大卫王的枪」(10)原文是单数,可能是大卫本人用过的枪,代表大卫王的权柄,而不是当作兵器来使用。众百夫长高举神的受膏者大卫王的武器,恢复神所应许的大卫的「国位」(撒下七16),大大鼓舞了士气。──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大卫王的枪和盾牌」: 撒下 87 记载大卫由哈大底谢臣仆手中夺取金盾牌, 王上 1425~28记载罗波安制造铜盾牌来替代金盾牌。「枪」是单数,应该是大卫自己的枪。――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大卫王的枪和盾牌。在这个时代大卫王的枪和盾牌很可能已被当成了一种纪念物,并且肯定早就不再被使用了。这里暗示出,那一天到圣殿护卫新王的成员来的时候手里是没有拿着武器的。这也是为了避免嫌疑。如果起义是提前定在安息日的(见第5节的注释),很可能这些护卫兵被他们的官长通知安息日来圣殿参加一项特殊的崇拜活动;如果这些人是遵守安息日的,那么他们的到来就不会惹人怀疑。但是,如果他们被告知来圣殿时要带着武器,那他们的秘密马上就曝光了,计划也将受到阻碍。──《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1「护卫兵手中各拿兵器,在坛和殿那里,从殿右直到殿左,站在王子的四围。」

  护卫兵手中各拿兵器。这些人要准备随时投入战斗。大卫那些古老的兵器历经百战,但它们还从来没有担负过像今天这样的任务。保护这个孩子的生命在神给大卫家的应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见王上24825)。约阿施现在是唯一有资格登上大卫家宝座的人。 

  殿右。这是从面朝东站立得出的位置。圣殿的南边为右,北边为左。 

  在坛那里。燔祭坛正对着圣殿的门廊。新王站的位置就在圣殿的门廊处,在那里可以看到所有在院子中的拥护者。士兵们沿圣殿正面展开,团团将其围住,阻止任何人进入。已有特别的命令发出,“除了祭司和供职的利未人,”不准任何人“进耶和华的殿”(代下236)──《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2「祭司领王子出来,给他戴上冠冕,将律法书交给他,膏他作王。众人就拍掌说:“愿王万岁!”」

         膏他作王的人包括耶何耶大、众祭司及众民的代表(参:代下二十三11)。有关膏抹,请见:列王纪上一34~39,有关愿王万岁的欢呼,请见:列王纪上一25、列王纪下九13;参:撒母耳记上十24。──《丁道尔圣经注释》

         “律法书”。可能是一分摩西律法,其用途是叫王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关于膏立的意思,参看撒母耳记上九章16节的脚注。――《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律法书」:指摩西的律法。王要与神立约,遵行 的诫命,国位才能够持久(见申1720 13212)――《串珠圣经注释》

         众人就拍掌说 :“愿王万岁”:革命尽管付出了流血的代价,但胜利依然给众人带来了感动和喜悦。对于盼望耶和华救恩和神应许之成就的百姓来讲,拜巴力的罪魁祸首亚他利雅的六年统治无疑是一段黑暗的年代。而如今在祭司的指挥下,重新恢复了立约之王室,约阿施的登位为盼望天国的所有信徒带来了末日的欢喜< 绪论,新天新地>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律法书」(12)原文是「见证」,可能就是神吩咐以色列王登基时当抄录的「律法书」(申十七18~20)。约阿施接受「律法书」,象征接受神的管理,表明神在百姓中恢复了自己的见证。──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律法书」:原文是「见证书」。大概是 1718~20 所记载的「律法书」。

         ◎此处纪录着犹大王标准的加冕典礼,护卫兵手中的兵器,大概除了当作武器以外,也是一种「礼仪」的元素。――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子。年幼的王子藏在殿中,当护卫兵都已就位,他被领出,站在圣殿门廊的柱旁参加加冕典礼(代下2313)。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场合,所有与之重要性相关的事情都已准备就绪。利未人已从全国赶来,还有那些“以色列的众族长”(代下232)也都到齐了。 

  律法书。希伯来文ha`eduth,这个术语通常代表十条诫命。“约书”可能才是律法书。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加冕典礼上使用这个约书是表明王要忠诚于耶和华的律法,根据上面的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治理他的百姓。这段经文是英国君主加冕时手上拿一本《圣经》之风俗的基础。 

  愿王万岁(直译为:神保佑王)。字面上是,“愿王万岁。”这句话在扫罗(撒上1024),押沙龙(撒下1616),亚多尼雅(王上125),以及所罗门(王上139)登基典礼时都曾用到过。“愿王万岁”在眼下这个场合还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奉承之辞。大卫王朝的命运系于这个孩子的安危,他有很多的敌人。如果他死了,大卫家的直系血脉将就此终结。“愿王万岁”这句呼喊同众人迫切热诚的祷告和欣喜的旋律一起升到天上。原来人们都认为大卫的后裔被亚她利雅全部除灭了(王下111)。而如今人们看到还有一个王子得以幸存,并且现在登上了大卫王的宝座,于是便有胜利的欢呼响彻全城。──《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3「亚他利雅听见护卫兵和民的声音,就到民那里,进耶和华的殿,」

         王宫就在圣殿的隔壁,所以亚她利雅很容易就「听见护卫兵和民的声音」(13)──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护卫兵。现在国家有了它合法的君王,护卫兵也要保护他们真正的主人了。经过数年亚哈家后裔的苛刻统治,这些护卫兵以他们的欢呼接受了自己的新王并承担起自己新的职责。他们和百姓的欢呼混合起来,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传到了那遭人恨恶的太后耳中,使她的心中充满了惊慌和惧怕。 

  到民那里。欢呼和庆祝的中心很明显是在圣殿中,因此亚她利雅来到这里。从经上的暗示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人来的。因为皇宫里她的私人侍卫听从耶何耶大的吩咐(56),在原地驻守,不再听从亚她利雅的命令了。──《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3~16亚他利雅之死】参:历代志下二十三12~15。有解经家认为此段经文源自不同的数据源,因为看来有极大的差异(但见:120)。当亚他利雅出现时,支持登基的众已与护卫兵(王宫的护卫)一齐欢呼。七岁大的约阿施王(21)在靠近圣殿入口(代下二十三13;结四十六2)站在柱旁(MT ~ammu^d[),可能是象征约雅斤及波阿斯柱(见:王上七21)。此处需要的是准确的位置,而非如有些解经家将此重读为「在一个台上」(NEB `o{me{d[)或「在他的地方」(`om#d[o^,参:代下三十四31)也不需要将「军长」或「将领」(s*a{ri^m)读为「歌唱之人」(s%a{ri^m,参:代下二十三13)。──《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4「看见王照例站在柱旁,百夫长和吹号的人侍立在王左右,国中的众民欢乐吹号。亚他利雅就撕裂衣服,喊叫说:“反了!反了!”」

国中所有的人民(`am ha{'a{res])曾引起诸多的讨论。这是一个犹大用语,并无明确定义342。这些人有一些司法权柄(王下二十一9;耶三十六),在立王之时代表民众(王下十四21,二十一24)。他们并非全部都是地主或无产阶级( NEB 作「一般民众」),也并非圣礼团体(Gray)。他们显然是国中的百姓,包括农夫在内。──《丁道尔圣经注释》

         幼王所站的“柱旁“,应为圣殿门口两根叫做波阿斯和雅斤的大铜柱之一(王上七20),象征神与大卫所立之约,坚固他的王位到永远(参二十三3;代下二十三13)――《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站在柱旁:圣殿内设有柱子,供王使用。献祭时王要从侧门的廊进入,站在门框旁边(462)。其具体位置现已无法确定,但是希伯来语的柱子也指“两个铜柱”,由此可推其位置很可能就是圣殿前柱子附近<王上  绪论,所罗门圣殿的模型图>。此外,代下2313也记录约阿施站在殿门的柱旁。此处的柱子是用铜铸造的(代下613),可能是王位的象征。所以当亚他利雅见约阿施站在此处,便立刻明白他们发动了政变。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照例」(14),指照着登基仪式的规矩。「柱旁」(14)原文是单数,指站在圣殿门口的两根铜柱雅斤或波阿斯旁边(王上七21)──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照例」:「照律例」、「照惯例」、「照规矩」。

         「柱」旁:原文是单数型态,可能指的就是圣殿的两根铜柱雅斤、波阿斯之一。

         「百夫长和吹号的人」:原文是「百夫长(带着)号角」。

         「国中的众民欢乐吹号」:原文直译是「国中的众百姓都欢乐吹号」。

         「反了」:「同谋背叛」、「阴谋」。――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柱旁。这是指圣殿门廊上两根巨大铜柱其中一根的旁边(见王上71521) 

  百夫长。这是指军队的首领。他们是王身边皇家卫队的军官。 

  众民。大批民众此时站满了整个圣殿的院子。各地的代表都到场了(代下232)。如果那天是安息日,会有极多的百姓从耶路撒冷和周边的乡镇赶来。也许是耶何耶大要为某种特别节期进行准备的声明吸引了如此众多的百姓来到圣殿。 

  撕裂衣服。不用细细观察,只消一眼就知大势已去。亚她利雅的卫兵都在保护新王并参加欢乐的庆典。她独自站在那里,为众人所抛弃。她不能再希望什么,也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眼下的情况对她来说已是穷途末路。她现在所面临的和后来的保罗是何等不同啊,保罗身处罗马监狱的黑暗日子,虽被世人厌弃,但耶和华与他同在并加添他的力量(提后417)──《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5 祭司耶何耶大吩咐管辖军兵的百夫长说:“将她赶出班外,凡跟随她的,必用刀杀死!”因为祭司说,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

祭司吩咐将亚他利雅赶出去,以免污染神的圣所。从各班军兵中(新译) AV 的「无人」或 NEB 的「境外」为更好的翻译。此字(MT s*#de{ro^t,亚喀得文为 sidirtu),乃指有次序的排或行,这是为了要保证没有人可以企图打乱军伍去拯救或跟随亚他利雅。──《丁道尔圣经注释》

         「班」:见8注。――《串珠圣经注释》

         耶户铲除北国亚哈家的势力,是执行神的审判,所以自称「看我为耶和华怎样热心」(16);但他行事却不择手段,「用诡计要杀尽拜巴力的人」(19)。耶何耶大铲除南国亚哈家的余孽,也是执行神的审判;但他却头脑清醒、谨守地位,没有用自己的「热心」(16)来取代神的律法,所以在得胜时也注意不可让神的殿被玷污,吩咐「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15)──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赶出」班外:「带出去」。

         「班」外:「列」、「排」。――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赶出班外。或翻译为,“在队伍中间,”即,“在武装押送下。”亚她利雅可能是被人带到圣殿区域之外处死的,押送之时两边各有一行士兵监视。──《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6「众兵就闪开让她去,她从马路上王宫去,便在那里被杀。」

         马门(和合:「马路」)位于王宫后面(参:王下二十三11;耶三十一40;尼三28)。在尼尼微出土的一个亚述浮雕便描绘一条通往马棚院子的弯路。──《丁道尔圣经注释》

         「闪开让她去」:或作「下手拿住她」。

          「马路」:可能是指在圣殿东南的马门(见尼328 3140);或指马匹出入王宫院子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马路」(16),指马匹出入王宫的地方。众人等到亚她利雅离开圣殿、进入王宫,才将她处死。──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马路上王宫」:直译是「马的入口的走道进到王宫」。

         在那里「被杀」:实际上就是「被处死」。

         ◎事实上王宫就在圣殿的隔壁,因此声音很容易传达过去。众人特别等亚她利雅离开圣殿区进入王宫区域时,再将她处死。――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从马路。耶洗别这个曾经骄傲蛮横的女儿所面临的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下场啊!但她罪该如此。她和她的母亲一样,死的时候被所有的人厌弃,蔑视和恨恶。耶洗别在她自己王宫的庭院里被马践踏,而她的女儿在一条马匹所行的路上走回皇宫,在那里接受可耻的死亡。──《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7「耶何耶大使王和民与耶和华立约,作耶和华的民;又使王与民立约。」

         新王和民在这里与神立约,重申神当日与摩西所立之约。犹大国民与王室背离耶和华神多年,值新王膏立之际,必须向神重申盟誓。王与百姓之间也立约,规定权利和义务(参撒下五3)――《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耶何耶大先使「王和民与耶和华立约,作耶和华的民」(17),然后才「使王与民立约」(17),让约阿施作百姓的王。人与神的关系恢复了正常,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恢复正常;作王的人首先必须接受神的权柄,愿意「作耶和华的民」,才能为神作王,在神的百姓中间显出神的权柄。──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1117 立约的内容圣经没有记载,不过可以想象就是全国要全心事奉神。因此接着有消灭巴力崇拜的作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约。这约的双方,一边是耶和华,一边是王和他的百姓。这是一个古老契约的重新订立,由此百姓要接受耶和华作为他们的神并保证要顺从他的律法。亚她利雅曾经尽力要使巴力成为以色列全地代替耶和华的主,但现在百姓不再承认它。 

  王与民。这样一个约是极其必要的。人民的权利在最近三个王的统治期间被无情地践踏。国家的君主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权益。现在一个新王即位,开始他的统治,就有一个庄严的誓约以如下名义订立:王要根据公义的原则和耶和华的律法施行统治,而百姓要忠于大卫的家和他们天上的君王──耶和华。──《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王下11:17>

【王下十一17  耶何耶大使王和民与神立约,实际是──】这里的立约实际上是对那古老之约的重新承诺,就是记载在申命记中,作为治理全国的公义规章。这是指要将这个约作为人民的宪法,这个约实际上已经被忽略了一百多年。可惜的是,在耶何耶大死后,这改革也终止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8「于是国民都到巴力庙,拆毁了庙,打碎坛和像,又在坛前将巴力的祭司玛坦杀了。祭司耶何耶大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

立约惟独事奉耶和华,这意味着必须铲除巴力主义、其祭祀处所(祭坛,现中),以及所有代表性的人像或偶像(现中),无疑包括亚斯他录柱像在内。作者视此与撒玛利亚铲除巴力敬拜一事(17~18)相似。他的评语是他们将偶像「理所当然地」或「完全地」打碎(MT he^t]e{b[NIV 打成碎片),可能与他对敬虔君王「行得正」(见:导论Ⅵ A 「前言公式」第7{\LinkToBook:TopicID=131,Name= A 前言公式})的评语有关。玛坦(Mattan)一名可能带有「(巴力的)恩赐」之意,但并非一定如此(耶三十八1),因为玛他拿(Mattaniah)一名意为「耶和华的恩赐」(参:玛他拿,民二十一18)。──《丁道尔圣经注释》

         「巴力庙」(18)和「巴力的祭司」(18)原文都是单数,可能指约兰、亚哈谢或亚她利雅统治期间,在耶路撒冷城中建立的巴力庙和设立的巴力祭司。──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圣殿本来应该是有人看守的,可能在亚她利雅执政期间被撤除,现在由祭司耶何耶大重新「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18)──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像」:「偶像」。

         「玛坦」:字义是「礼物」。

         ◎由此处的记载看起来,耶路撒冷已经有了巴力庙,很可能是约兰、亚哈谢或亚她利雅统治期间才建立的,因为看起来只有一个庙被毁、巴力祭司被杀,巴力信仰进入犹大应该只是刚刚起步。所以很有可能是亚她利雅统治期间才将巴力信仰引入耶路撒冷。

         「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原文是「设立耶和华殿的官员(复数型态)」。照说圣殿来本来应该有管理和协助的官员,应该是亚她利雅执政期间将之撤除的。耶何耶大将之恢复。――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巴力庙。亚她利雅在自己罪恶的权力之下竟走了这么远,她居然在耶路撒冷城内或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为巴力建了一座庙宇。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取代神圣殿的地位。这座异教的庙宇现在被完全拆毁了。 

  像。希伯来文salmim。它和1026节中翻译为“柱像”的不是同一个词。salmim是人照着自己想象中假神的样式制作的像。 

  派官。很明显,在亚她利雅和她前任的犹大王统治期间神的殿已被忽视甚至破坏了。有人认为亚她利雅也许就是在神圣殿的区域范围之内为巴力建造了庙宇,很可能就在外院。圣殿和其附属建筑的某些部分可能被拆毁,用来为巴力的庙宇提供建筑材料。至少有些“破坏之处”需要大范围的修理(王下125~12)。圣殿这样好的建筑如果只是自然风化不会破损的如此之快。根据代下247节,“因为那恶妇亚她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在拆毁巴力庙之后,耶何耶大派遣官员监督耶和华殿中侍奉工作的重建,并保护圣殿不再继续遭到那些前朝政权同情者的破坏(见代下2319)──《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19「又率领百夫长和迦利人(或作“亲兵”)与护卫兵,以及国中的众民,请王从耶和华殿下来,由护卫兵的门进入王宫,他就坐了王位。」

         「迦利人」:见4节注。――《串珠圣经注释》

         在人看来,在亚她利雅统治的六年里,撒但肆虐一时,全靠少数热心为神的人力挽狂澜,才保存了大卫的后裔,并让他「坐了王位」(19)。我们不禁要问:「耶和华啊,祢为什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诗十1)。但实际上,本章中几个人的名字,已经显明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属灵真相:

         1.「亚哈谢」(1)的意思是「耶和华掌握」。「亚哈谢的母亲亚她利雅见她儿子死了」(1),也就是以为「神不再掌握了、不再理会祂的产业了」,才敢放肆地「起来剿灭王室」(1),要替撒但铲除大卫的后裔。──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2.「亚她利雅」(1)的意思是「受耶和华的苦」,表明她的倒行逆施,正是神要让百姓尝到在真理上妥协的苦果,正如神借着先知耶户对约沙法的谴责:「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代下十九2)。神允许这一切发生,一面是要在南国彻底铲除亚哈家的后裔,一面也是要让百姓痛定思痛,激励他们在属灵的黑暗中悔改。──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3.「约示巴」(2)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经起誓」,表明神是信实的,祂「亲口应许,亲手成就」(王上八24),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救赎计划因为撒但的破坏和人的失败而被拦阻。所以「约示巴」虽然是悖逆神的「约兰王的女儿」(2),却大有信心地把大卫唯一的后裔约阿施隐藏了六年(2~3)──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4.「约阿施」(2)的意思是「神所赐下的」,他正是神在黑暗中赐给百姓的出路。约阿施虽然是亚她利雅的孙子,却被亚她利雅弃绝,并且欲杀之而后快。神保存了他的性命,从此他不再算为亚她利雅和亚哈的后裔,单单成为「神所赐下的」大卫的后裔。撒但以为神在审判亚哈家的时候,只能在投鼠忌器和玉石俱焚之间作选择,不料神却有第三种奇妙的救法。祂使用被亚哈家弃绝的约阿施,成为弥赛亚基督的祖先,这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一百一十八22;太二十一42;徒四11)。今天,神也让我们在「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5),让我们能脱离首先的亚当属土的生命,在末后的亚当里得着属天的生命(林前十五45~49)──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5.「耶何耶大」(4)的意思是「耶和华知晓」,表明神从高天鉴察这一切,也管理这一切。虽然百姓的属灵昏暗只配在亚她利雅的统治下受苦,但「耶和华却因祂仆人大卫的缘故,仍不肯灭绝犹大,照祂所应许大卫的话,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19)。时候到了,神预备了人心,就让耶何耶大振臂一呼,让撒但的诡计彻底破产。今天,撒但也会利用一切难处和诱惑,将信徒与神的救恩隔断;但我们也可以放心,既然「耶和华知晓」一切,「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诗二十九10),那么,「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八31~39)──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护卫兵的门」:原文是「护卫兵的门的走道」,大概是116 有三分之一值班护卫兵把守的「护卫兵院的后门」。――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护卫兵的门。这可能是皇宫的正门,它具体的位置不详。──《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20「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众人已将亚他利雅在王宫那里用刀杀了。」

耶路撒冷城中并无离心分子的扰乱,「合城均无动静」(JB),一切都安静。此节应当是过去完成式(亚他利雅已经被杀了),不需要视此为与第16节的记录不符。──《丁道尔圣经注释》

         国民都欢乐,阖城都安静:本节从侧面反映了在亚他利雅的宗教腐败和暴政的统治下百姓饱受的痛苦和压制。此时百姓从痛苦和压制下获得解放,得到了欢乐和平安,也说明新的王权相当稳定。在昏君和暴政统治下的百姓没有欢乐可言,他们的未来难以预测,在不安中度日。所谓义人增多,民就喜乐;恶人掌权,民就叹息(292)。因此今天的信徒不仅要忠于个人的信仰生活,更要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为正义而努力,把信仰活出来。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犹大还有许多敬畏神的百姓,他们可能在约兰王和亚哈谢在位的九年里,看到他们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亚哈家一样」(1827),与亚她利雅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当亚她利雅「起来剿灭王室」(1)的时候,都保持沉默、独善其身。但是,神借着这六年中亚她利雅的倒行逆施,任凭巴力的势力越来越猖獗,让敬畏神的百姓深受其害、无法再继续沉默。当神预备好人心之后,年届百岁的祭司耶何耶大登高一呼,众人立刻顺服大卫的后裔,「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当罪恶在一些欧美基督教传统的国家里倒行逆施、猖獗一时的时候,许多信徒也甘愿做沉默的大多数,既不肯顺应公民本分积极投票、又不敢在罪恶面前作神话语的出口;以为自己是在独善其身,其实是舍不得「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十八4),所以对罪恶一再妥协、让步、包容,最终同流合污,与所多玛一同被神毁灭(创十九28;启十一8)。信徒既然不肯作「世上的光」(太五14),神就会任凭亚她利雅掌权,让神的百姓落在黑暗里、深受其害,直到痛定思痛、置于死地而后生,转眼仰望那将要来的王——主耶稣基督。──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安静」:「平静」、「不受干扰的」。

         1120 意思是政权转移时,虽然旧统治者亚她利雅被杀,但也没有造成流血政变,众人都服膺新王的领导(虽然新王只有七岁)。显见犹大人还是觉得大卫后裔才是正统的统治者。――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众人将亚她利雅杀了。亚她利雅的死已经被提到过了(16)。但这里是她统治叙述的总结部分,因此又一次提到了她的死。经上对她的叙述,无论是其统治还是其灭亡,都不是按照正常的格式进行的。──《SDA圣经注释》

 

【王下十一21「约阿施登基的时候年方七岁。」

  七岁。这节又与前面关于约阿施的记述连起来了,关于他统治的完整叙述应该是从第12节开始的。──《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王下11:21>

【王下十一21约阿施由谁辅佐?】 约阿施七岁就作王,那么究竟是谁在治理这个国家呢?尽管圣经没有点名道姓地说出来,在他作王的最初的七年,犹大国可能由他母亲和大祭司耶何耶大,并其他谋士共同治理。──《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十一章)

 1 请阅但116 17及注。由此看来,亚她利雅剿灭王室之举,除了因为自己想篡位之外,可能还有什么政治因素?参825~27 1011 17

 2 你认为约示巴为何违背母后旨意,私藏约阿施?同样,护卫兵和民众为何拥护七岁的约阿施登基,宁愿杀死亚她利雅?是重男轻女,还是有宗教上的原因?参819

 3 祭司耶何耶大使王及百姓与耶和华立约,又使王与民立约,这有什么含义?如果国家的领导人敬畏神,遵从神的旨意,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4 对于「政教合一」及「政教分离」,你有什么意见?「政教合一」和「神权统治」两者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分别?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