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二章拾穗 【王下二1】「耶和华要用旋风接以利亚升天的时候,以利亚与以利沙从吉甲前往。」 显然不是位于约但河谷的“吉甲”(书四19),而是在以法莲山地的吉甲,位于伯特利西北面约八英里(13公里)。――《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吉甲」:位于以法莲山地,在伯特利之北约十三公里(八英里),与约书亚过约但河后安营之地(见书4:19)不同。――《串珠圣经注释》 吉甲: 有两个吉甲:①位于耶利哥东北方2公里处(书4:19);②位于伯特利西北方12.8公里处(申11:30)。从以利亚和以利沙行走的路线和第二节中“下到伯特利”来看,此处指的是第二个地方。有关路线请参见下图。――《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旧约中有好几个地方叫「吉甲」,以利亚所住的「吉甲」(1节),可能位于多珥附近的山区(书十二23),在撒马利亚前往以革伦的路上(一9)。──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旋风」:「暴风」。 ●「吉甲」:字义是「滚动」、「轮子」。不过这个吉甲可能不是耶利哥东方 书 4:19 的那个吉甲。一般学者认为这是伯特利北边十一公里的Jiljulieh城镇或者是书 12:23 的「吉甲的戈印王」,那个位于约帕东北二十二公里的「吉甲」。――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 吉甲】名叫吉甲的城镇有好几个,要断定本节所指的是哪一个并不容易。最有名的一个在耶和哥附近(见:书四19的注释)。但如果是这个,他们先从吉甲到伯特利,再从伯特利到耶利哥就变得很奇怪。此外第2节说他们「下」到伯特利,若是这个吉甲,也不合理。另一个吉甲则在迦巴、密抹一带(见:撒上十三4的注释)。这城在伯特利以南只有几哩,并且需要下山才能到达伯特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1~2】介于耶利哥及约但河之间的吉甲(书四19~20;现代的 Khirbet al~Mafjar300)可能是第19节所指的地点,另外有解经家认为是指位于伯特利以北十一公里处的季吉拉(Jiljulieh),因为他们由该处下到伯特利(「神的殿」)。──《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1~10】以利沙紧随以利亚:在众多的先知门徒中,以利沙是以利亚的指定接班人(参王上19:16)。当神要把以利亚接去时,以利沙为要继承以利亚的职分,半步也不肯离开他。以利亚屡欲摆脱以利沙,是要考验他的决心是否坚定不移。――《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1~11】神交付给以利亚的最后的使命就是立继承人,之后才能够离世归神。以利亚带领以利沙不断换地方,磨练他,可见立继承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与之接近的实例就是,耶稣的门徒跟随耶稣3年,看了耶稣的神迹,听了耶稣的话,但到了关键时刻却纷纷弃他而去(太26:56)。由此可见,当我们牧养信徒时,也应当竭尽全力,奉献自己(耶3:15;弗6:4)。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1~25】如上所述,以利亚在顽恶的亚哈谢王面前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最后的使命。本章接着记录了:①以利亚升天之前的事奉(1~11节);②以利亚升天后由以利沙继承他的事奉(12~14)节;③作为以利亚的继承人,以利沙所行的超自然的神迹(14,19~25)节。这一部分刻画了两件事:①以利亚战胜了苦难:耶洗别王妃利用亚哈王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偶像敬拜和暴力横行全以色列,以利亚也因此受到不少迫害,但他最终战胜了所有的苦难,成功地完成了神交付他的使命,最后在荣耀中升天,不至于见死。荣耀最后只赐给那些战胜苦难、守住信仰的人(启3:5,11,21)。②神的忍耐:尽管君王大肆残暴,百姓背逆神,陷在偶像敬拜之中,但神还是不断派先知,规劝和引导他们(申34:9)。可见尽管百姓不断犯罪,但神还是爱他们到底(约13:1)。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2】「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我往伯特利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下到伯特利。」 从「吉甲」到伯特利,要经过山区,所以说「下到伯特利」(2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你可以在这里等候」(2、4、6节),原文是命令句。以利亚三次命令以利沙「在这里等候」(2、4、6节),是要显明以利沙确实是神所拣选的接替者(王上十九16)。若没有圣灵在以利沙里面动工,他随时都有合理的理由停下来。但以利沙却坚持跟随,立定心志要接过以利亚的事奉。在客西马尼园,门徒们被主耶稣三次提醒(太二十六41),却仍然不能与主「一同警醒」(太二十六38),结果都逃走了(可十四50)。并不是以利亚的门徒比主耶稣的带得好,而是人的本相都是如此;若没有圣灵的工作(王上十九16),没有人能保持警醒。──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伯特利」:字义是「神的家」、「神的殿」。位于耶路撒冷北方大约18公里。位于北国以色列的南部。 ●「你可以在这里等候」:原文是命令句「停留在这里」。 ●「你面前」起誓:原文是「你的生命」。――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2 伯特利】伯特利是一个金牛犊神庙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其历史包括了族长(创二十八)、征服和定居(书八;士一)、撒母耳(撒上七),并且至少有一段短时期,约柜是停放于此(士二十26~28)。──《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3】「住伯特利的先知门徒出来见以利沙,对他说:“耶和华今日要接你的师傅离开你,你知道不知道?”他说:“我知道,你们不要作声。”」 有关先知门徒(「门徒」NIV 作「同伴」,AV 作「儿子」),请见:列王纪上二十35;有关雅各所建立的伯特利(创二十八11~19),请见:列王纪上十二29~33及十三章。以利亚预告他即将离开(3、5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先知门徒”。一班或一群先知,最初在撒母耳记上十章5、10节提及(另参看撒上一九20,21的脚注),也在列王纪上二十章35节提及,在以利亚和以利沙时代集中于伯特利、耶利哥(5节)和吉甲(四38)。“门徒”直译作儿子,意思是成员或门徒,而不是孩童,因为当中有部分是已婚的成人(四1)。他们可能是采取公社的生活模式(四38~44)。――《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撒上》十5~13提到的一班先知和这里的“先知门徒”,虽起源不详,但一般相信当为撒母耳所创立的训练先知的学校的学生(撒上十九20),在灵性与道德忝堕的时代,有一批年青的斗士为神工作。《撒母耳记》以后没有再提到这些先知,直到以利亚时才再出现,称之为“先知的…门徒”(王上二十35)。训练和活动的中心包括吉甲、伯特利和耶利哥(二3,7,15;四1,38;六1;九1)。由于人数颇众,可以推想自撒母耳迄今,这种训练未曾中断。先知集群而居,靠敬奉神的人供养(四38~44),可能都穿粗皮毛衣,并有特别标志(一8;王上二十41)。他们集体或个别说预言(三15;王上二十二1~28),又是爱国爱民族的人。有时国君出征,他们随行(三11~19)。这群先知门徒受感,知道以利亚快离世;以利沙也知道,但嘱咐不要说出来。以利亚去到伯特利、吉甲(2节)和耶利哥(4节),很可能是与他们作最后一晤。――《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先知门徒: 当时先知学校的创办者一般都由撒母耳管理,其中伯特利是接受先知使命的人常住的地方(撒上7:16)。――《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在耶罗波安设立金牛犊的「伯特利」(王上十三1)、亚哈悖逆神重修的耶利哥城(王上十六34),竟然都住着「先知门徒」(3、5节)。因为神在百姓属灵最黑暗的时候,仍然「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十九18)。──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从伯特利经过耶利哥到约但河,大约要走50公里的下坡路,一天就能到达。所以伯特利和耶利哥的先知门徒都对以利沙说:「耶和华今日要接你的师傅离开你」(3、5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神主动让以利沙、伯特利和耶利哥的先知门徒都知道以利亚要被神接走(3、5节),以利亚自己也能连续走这么远的路,表明他和摩西一样(申三十四1),并没有年老体衰(申三十四7)。以利亚已经完成了显明「耶和华是神」的事奉,所以神主动接走以利亚,让以利沙接替以利亚,继续在审判中显明「神是拯救」。──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先知「门徒」:原文是「儿子」。实际上是「门徒」的意思。 ●「师傅」:「头上的主人」、「头上的首领」的意思。――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3 先知门徒】当时人可以受训为职业的先知,以色列史的早期有先知的行会,一般称为「先知的儿子/团体」(和合本:「先知的门徒」)。这些先知通常使用各样的办法,预备领受预言性的神谕。在驱使人进入昏睡(超脱)状态方面,音乐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相信这种状态能使人易于领受神明的信息。马里文献提到庙宇中有整个阶层的人,经常作出超脱式的预言。亚喀得文献则使用「马尔巴里」(mar bari,意即「巴鲁〔baru〕之子」)一语,作为属于一个行会的占卜者,他们偶尔也会说出先知性神谕。──《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3 先知门徒是些甚么人?】“先知门徒”好像一间学校,有一班门徒围绕着知名的先知,就像以利亚或以利沙。先知学校设于全国各地,自耶罗波安作王的时候开始,力挽灵性与道德的颓败。伯特利的先知门徒曾目睹以利沙从以利亚承接了先知的圣工。――《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4】「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遣我往耶利哥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到了耶利哥。」 我们与神同工,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不能根据自己的雄心或热心,而要顺服工作的主。我们若拖到自己「不中用了」,才被迫放下事奉,表面上是「鞠躬尽瘁」、建造圣殿,实际上只是建造自己「所愿意建造的」(王上九1、19)。因此,一个忠心事奉神的人,应当一面事奉、一面将真道「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二2),随时预备神把自己接走,或者换到别的事奉岗位;因为神所要成就的工作,绝不可以、也不可能只倚靠个别人。──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耶利哥」:字义是「它的月亮」。位于约但河边、耶路撒冷东面。――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5】「住耶利哥的先知门徒就近以利沙,对他说:“耶和华今日要接你的师傅离开你,你知道不知道?”他说:“我知道,你们不要作声。”」 神特意让这些先知门徒提前知道以利亚将被神接走(5节),好让他们成为以利亚升天的见证(7节),也见证以利沙的事奉是以利亚的延续。──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以利亚离世前去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很可能就是为了见这些先知门徒最后一面。――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6】「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遣我往约但河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一同前往。」 我必不离开你: 以利沙终于克服了老师对他的种种考验。他的这番决心是出于对老师的深深的感情和忠诚。表现了把自己全部的人生交付在与以利亚同在的神的手中的信仰态度。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以利亚多次命令以利沙「停留在这里」,但是以利沙坚持要跟随,但是这个过程中,以利亚也没有生气或反对,就是容让以利沙跟随。这个过程让很多人讨论许久,一般认为: a.以利沙和众先知门徒不是不知道以利亚即将升天离世。b.以利亚可能是要测试以利沙是否警醒,或者以利亚也想自己单独经历升天离世这件事情,因此多次希望以利沙不要跟随。c.以利沙希望跟随以利亚到底(即使被以利亚制止,即使可能会遭遇未知的危险),这样的忠诚与坚持,以利亚也赞许(2:9 可以看出以利亚对以利沙的态度是正面的),所以并不反对他继续跟随。 ◎许多人拿这一段来与耶稣被钉十字架前门徒逃跑、睡觉的经历比较。比起来,以利沙的表现比耶稣的门徒好多了。――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7】「有先知门徒去了五十人,远远地站在他们对面,二人在约但河边站住。」 【王下二8】「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卷起来,用以打水,水就左右分开,二人走干地而过。」 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卷起来……水就左右分开: 这一事件让人想起了摩西用杖分开红海(出14:16,21)和约书亚分开约但河(书3:13)的事件。本节的事件与摩西分开红海的事件有相似之处。如果摩西的杖象征着他作为流浪之百姓的领袖的权威,那么以利亚的外衣则象征了他作为先知的职责。二人走干地而过: “干地”在希伯来语中有“陆地”的意思,也有“沙漠”或“旷野”的意思。原文中本节与以色列百姓过红海和约但河的时候使用的“干地”(出14:21;书3:17)是一个词。如此这般,神不仅分开江河,还将它风干,使百姓毫不费力地从那里走过。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摩西用象征他职分的杖向海伸出,带领百姓过了红海(出十四21);以利亚也用象征他职分的「外衣」(8节)打水,带领以利沙过了约但河。这表明在神的眼中,以利亚的工作与摩西同样被悦纳,并没有不胜于他的列祖(王上十九4)。──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分开约但河,是以利亚一生所行的最后一个神迹。在《列王纪》中,记录了10个与以利亚有关的神迹: 1.宣告天不降雨(王上十七1) 2.接受乌鸦供养(王上十七6) 3.使寡妇的油、面不短缺(王上十七14) 4.使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十七22) 5.迦密山降火(王上十八38) 6.天降大雨(王上十八45) 7.审判亚哈(王上二十一17~29) 8.审判亚哈谢(王下一3~17) 9.分开约但河水(王下二8) 10. 乘旋风升天(王下二11)──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打水」:「击打水」。 ● 2:8 让人想起摩西也是用杖击打红海分开海水 出 14:21~22 。――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8 衣怎能打水?哪儿来的能力?】以利亚的外衣,是他作先知权柄的表征。――《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9】「过去之后,以利亚对以利沙说:“我未曾被接去离开你,你要我为你作什么,只管求我。”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的感动我”。以利沙不是要求拥有以利亚双倍的恩赐,或做双倍的工作,而是恳求他能被承认为继承以利亚先知工作的人。(长子可以得到双分的遗产;申二一17)。――《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以利沙愿“你的灵加倍的感动我”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他希望能完成比以利亚大一倍的工作;一是说他这句话的后面有长子可得双分财产的意思在(申二十一17),暗示希望能有力量继承以利亚的伟大事业,并作众门徒之首。第一说不可取,因圣灵的力量不可以用人的方法来衡量,一般接受第二说。 以利亚的答复是:他虽奉神命立以利沙为他继承人,但要达到他的要求,得看他有没有参透属灵境界的能力和深度(10节)。判断的不是以利亚,而是神自己。――《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加倍」:原指要继承产业的长子可得双份遗产的意思。(见申21:17)以利沙的要求并非表示他要比他的师传更有能力而是盼望接续以利亚的工作,好像长子继承父亲的产业一样。――《串珠圣经注释》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9节),意思是盼望加倍得着事奉的能力。这个恩赐只能由神决定,所以以利亚用以利沙能否看见他被接升天,作为神是否允许的记号(10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在《列王纪》中,记录以利沙工作的篇幅(王下一~九;十三)比以利亚(王上十七~十九、二十一;王下一~二)多将近两倍,以利沙宣告的饥荒时间(八1)比以利亚宣告的(路四25)长两倍,与以利沙有关的神迹也比以利亚多两倍。──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只管求我」:原文是「尽管说」。 ●「加倍地」:有学者认为这是意味着以利沙要求「长子」的名分(继承权),而非以利沙希望超越以利亚。不过也有可能以利沙觉得以色列的局势艰难,他需要更多神的能力浇灌,因此需要「两倍的感动」。――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0】「以利亚说:“你所求的难得。虽然如此,我被接去离开你的时候,你若看见我,就必得着;不然,必得不着了。”」 以利沙所求的,并不是以利亚可以赐予的。――《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你所求的难得: 以利沙所求的是以利亚无能为力的事,只有神能做到。所以以利亚惟独向洞察以利沙内心的神祷告。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你所求的「难得」:「使之艰难」、「困难」。――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1】「他们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 以利亚像以诺一样(参看创五22~24的脚注)在有生之年被接到天上去。到了基督再来的时候,仍然活的信徒将会有相同的经历(林前一五51;帖前四17)。――《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以利亚和以诺(创五22~24)是圣经记载中唯一两个未经死亡而为神接去的人。本节描写以利沙眼中所见不经死亡而登天境的景象。他既亲见以利亚离去,他所求的得到神的允许。――《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火车火马: 旧约圣经中经常提到(6:14~17;哈3:8)。因为火象征神的显现(出3:2;24:17;申33:2;哈3:3~5),所以此处的“火车火马”也可以解释为象征神的显现和神的超自然的权能。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在圣经中,只有以利亚和以诺(创五24)没有经过身体的死亡,直接被神接走。到了基督再来的时候,地上还存活的信徒将会有同样的「被提」经历(林前十五51~52;帖前四17)。──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以利亚是「乘旋风升天」(1节),「火车火马」只是「将二人隔开」(11节),不是接他升天的工具。──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火车火马」:原文是「复数的马,单数的车」,表示这是当时战争用的一辆战车的形式,只是加上「火」。――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1 以利亚升天之处】以利亚的事工一直是摩西生平事迹的反映。过到约但河东之后,他们是朝着尼波山(摩西去世的)离约但河约十哩。经文虽然没有提及尼波,也没有提到他们是在山上,却显示他们是在这一带地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11 火车、火马、旋风】译作「旋风」的字眼通常都与神的作为有直接关系(拿一:狂风),有时则显示祂的临在(伯三十八1)。至于战车的象喻则较为难解,因为经文之中的火车、火马并没有扮演什么角色。在古代近东的象喻之中,重要的神明往往有战车随行。一个名叫拉基布伊勒(Rakib~El)的神祇,是迦南神明伊勒战车的驾驭者。在文献中,他和风暴之神哈达有关,只是现有资料太少,不足以进一步详细研究这个值得留意的关联(如本节之战车与暴风)。在亚喀得文献中,太阳神沙马士的谋士布内内(Bunene)是指定的战车驾驭者。战车与太阳神有关的一点,可能是火车的解释。驾驭者的责任是运送神明,特别是送他进入战场。在以色列的宗教信仰中,耶和华有时按照古代近东熟悉的概念自我显现。例如在以利亚与巴力先知竞争的事件中,耶和华自显为控制丰饶,能够降火响应人的神;这种象喻性语言经常把祂喻为太阳(诗八十四11)。按照本段的描绘,风暴之神哈达有战车驾驭者偕同,可能与祂有共通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显示本节可能是应用一般人熟悉的象喻,来澄清神明在这个前所未见的关头所扮演的角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11~12以利亚升天】以利亚乃是被旋风接升天,火车火马则只是「将二人隔开」(希伯来文),使他不为人所见,而并非将他接升天的工具。车及马象征神的保守以及神属灵的同在,以色列真正的安全乃建基于此(请见:后来的犹太人传统,参:《西拉赫》四十八9);这并非任何地方或太阳神话,也不是以利亚升天的工具。以利亚升天去了(11节),被接去离开以利沙(3、9节)。以诺也同样的被神取去(创五24)而消失,一如神取去摩西一样(申三十四4~6;参:犹9)。──《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12】「以利沙看见,就呼叫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以后不再见他了。于是以利沙把自己的衣服撕为两片。」 以利沙不再见他了,表示以利亚消失不见了(亚喀得文为「他站在他的山上」;参16节)。战车马兵(集合名词)并不表示神一如异教的太阳神祇一样越过诸天(见于古代浮雕),由「以色列的」(参:王下十三14)一词重复出现可知。后者可能是一种迂回的说法,道出以利亚是护卫真以色列的大能者,对以色列而言比所有他们引以为傲的军事防御更重要。──《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即以利亚是神在以色列中最有力的工具(正如战车是国中最强的军事装备)。――《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以利亚是以色列良知的真正保卫人,一生不断唤醒同胞远离偶像、回归真神。以利沙看见火车火马,从心底里发出称羡与赞美;以利亚是保卫以色列的战车战马(参十三14)。 “把自己的衣服撕为两片”表示哀伤和追念(参创三十七34;利十6;二十一10;撒上四12;撒下一2)。――《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以利沙称以利亚为父,是表示尊敬之意(参王下6:21; 8:9)。 「战车马兵」:乃代表势力,指以利亚在当时的以色列占有重要的地位。――《串珠圣经注释》 把自己的衣服撕为两片: 以利亚所行的代表神的显现,而他的消失对于追随他的以利沙来讲是莫大的打击,如同失去了支柱一般。所以他用这样的举动发泄内心极度的悲痛(5:7)。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我父啊!我父啊」(12节),是表示尊敬;「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12节),意思是以色列的属灵保卫者。在以利沙去世之前,以色列王约阿施也这样称呼他。──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以利沙「把自己的衣服撕为两片」(12节),可能表示撇弃自己的旧身份,将要穿上代表以利亚职分的外衣。──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 2:12 以利沙「看见」,这个经文就回答了 2:10 以利亚的话给我们的疑问,以利沙看见,所以就继承了以利亚。 ●「把自己的衣服撕为两片」:可能同时表示对以利亚离去的悲伤,也表示撇弃自己的旧身份。 ● 2:12 以利沙称呼以利亚「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应该表示以利沙认为自己是继承自以利亚,再者,他认为以利亚是以色列的真正保护者(当然,神迹式的火车火马也给他相当的提示,让他霎时了解以利亚的的作为,都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国)。 ◎圣经中未曾尝过死亡而被神接走的,只有以利亚和以诺 创 5:22~24 。――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2~18】以利沙作为以利亚继承人的证据,本文记录了以下两件事:①以利沙用以利亚的外衣分开了约但河(14节);②以利沙的灵性远在当时任何一位先知之上(18节)。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把众人引向真理,属灵的领袖必须具有超然的属灵能力(太15:14;弗1:18)。因为不具备属灵能力的领袖,只有利用所有世俗的手段和方法来建立自己的权威(箴24:2)。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13】「他拾起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回去站在约但河边。」 「外衣」:见王上19:19注。――《串珠圣经注释》 以利亚的「外衣」(13节)是先知职分的标志,他第一次呼召以利沙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王上十九19)。这件「外衣」不是不小心从「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13节),而神特意留给以利沙作为接替以利亚职分的记号。──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神和以利亚特别留下以利亚的外袍在以利沙看得见的地方,应该不是「不小心掉下来」,而是有意要以利沙拿起来披上,作为承担以利亚责任的象征。――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3 先知的外衣】以利亚在列王纪上十九19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拣选他接续工作。本节所述的外衣,有别于撒母耳记上十五27的外袍。这件独特的先知外衣很可能是兽皮所造,外表多毛(见:亚十三4),虽然不是每件外衣都是如此。古代近东文献甚少提及先知的衣着,因此难以比较。可能有关的一点,是由这个时代开始,亚述铭刻描绘了几个身穿狮头外衣的人。这些人有几个正在进行仪式活动(舞蹈),并且偕同神明。按照学者的臆测,他们可能是驱邪者。在本节之中,以利亚的外衣是以利沙继承他的灵和能力的表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13~14】事实证明以利沙已有和神交通的能力,是以利亚的先知事业的传人(或“外衣传人”),因神已给他力量,可以象以利亚一样分开河水。――《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王下二13~15击打水】现在需要彰显的是掌管以利亚的同一灵也掌管以利沙。他刻意撕裂自己的衣服以表哀痛(12b)后,便将象征他的先知职分的外衣掉在地上,在一大群见证人面前(15节)重复以利亚的神迹(14节;参8节)。希伯来文「打水」一字的重复出现,可能带出七十士译本所添加的「水没有分开」,这引发一个问题:耶和华,以利亚的神,祂现在在那里呢?NIV,把 MT 的 ~ap{ hu^(「祂在那里?」)读作现在(~e{p{o^')。──《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13~25 这三件神迹确定了以利沙的先知地位,是吗?】这三件事都是以利沙受命作神先知的凭证,说明他得到新的能力与权柄,作以色列先知的领袖,完全是出于神的权能。――《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14】「他用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打水,说:“耶和华,以利亚的 神在哪里呢?”打水之后,水也左右分开,以利沙就过来了。」 「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14节),是感叹句,表明以利沙已经清楚地知道神与他同在,所以用以利亚的外衣打水,行了第一个神迹。以利亚所行的最后一个神迹是将约但河分开(8节),而以利沙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也是将约但河分开(14节)。打水的是人,将水分开的是神;神用同样的神迹,证明「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15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在《列王纪》中,记录了20个与以利沙有关的神迹,是以利亚的两倍: 1.分开约但河水(王下二14) 2.治好耶利哥的苦水(王下二21) 3.母熊撕裂童子 (王下二24) 4.摩押谷中出水(王下三20) 5.空器皿满了油(王下四5~6) 6.预言书念妇人生子(王下四17) 7.使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王下四36) 8.用面解毒(王下四41) 9.喂饱一百人(王下四43) 10. 医治乃缦(王下五10) 11. 使基哈西长大麻风(王下五27) 12. 使铁斧浮在水面(王下六6) 13. 开仆人的眼目(王下六18) 14. 使敌人的眼目昏迷(王下六18) 15. 恢复敌人的眼目(王下六20) 16. 预言撒马利亚得救(王下七1) 17. 预言军长死亡(王下七2) 18. 预言哈薛篡位(王下八13) 19. 预言以色列只能三次打败亚兰人(王下十三18) 20. 骸骨使人复活(王下十三21)──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很可能不是疑问句,而是一种「感叹句」,表明他很清楚神就与他同在,用与以利亚一致的神迹显示神就与以利沙同在。――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5】「住耶利哥的先知门徒从对面看见他,就说:“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他们就来迎接他,在他面前俯伏于地,」 “耶利哥的先知门徒“即二7的那50个门徒。他们”俯伏于地“,接受以利沙为神的发言人。以利沙准他们去寻找以利亚,以证明他说话的权威(18节)。――《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耶利哥的先知门徒见了以利沙所行的神迹便明白以利沙继承了以利亚的权能。所以他们在他面前俯伏于地,以示对他属灵权威的认同。以利亚过约但河后不久被接升天,以利沙目睹这一切之后马上取他的外衣回到了西岸。因为耶利哥的先知门徒在西岸正好奇地等待着以利亚的消息。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以利沙所行的神迹,向河对岸的先知门徒证明他接替了以利亚的职分,所以他们就「在他面前俯伏于地」(15节),尊他为领袖。 ──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 2:15 显示看见以利沙过约但河的先知们(这些人知道以利亚要升天)也确认以利沙继承以利亚,因此尊他为领袖(俯伏于地)。――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5~18】先知门徒没有看见以利亚升天,以为必能寻获他的尸体:他们不信以利沙的话,坚持要派人去找,终于证实以利沙是对的。――《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16】「对他说:“仆人们这里有五十个壮士,求你容他们去寻找你师傅,或者耶和华的灵将他提起来,投在某山某谷。”以利沙说:“你们不必打发人去。”」 【王下二16~17】先知门徒再三催促以利沙去找以利亚的尸体,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人的肉身能够去天国。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当以利亚乘坐火车火马升天的时候,到了天上的某一个地方之后,他的灵与肉会分开,灵进入天国,而作为外壳的肉身会落回地面。先知门徒用“耶和华的灵”来形容,正说明这一点。也就是说与耶和华的“灵”在一起的只可能是以利亚的灵,不可能是灵与肉结合在一起的全身<罗13:13,14,灵与肉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先知门徒们「再三催促」(17节)以利沙去找以利亚的尸体,可能因为不相信人的肉身能够升天,以为只是灵魂被接走,所以希望找到以利亚的尸体(16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二16~18】先知门徒不相信以利沙所说的真的发生在以利亚身上,于是坚持要派出搜索队去寻找以利亚。――《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以利沙虽然知道以利亚已经升天,但他仍然耐心地等了三天(17节),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话(16、18节)。这样,神就在以利沙身上显明了先知话语的权柄。──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二16~18寻找以利亚不果】五十个「壮士」(有能力的,NIV;REB 作「结实的」)在崎岖的山谷中寻找以利亚,这并非是编者的节外生枝、加油添醋,实际上他们想要避免以利亚死无葬身之地的羞辱,因此确定他最后的踪影去处,对以利沙及众先知门徒均十分重要,因为以利亚以其神出鬼没而著名(王上十八12)。有解经家将直到他不好意思(17节)译为「无法衡量」(此外仅出现于八11;士三25),另有解经家则将之译为「直到他无法推辞」(和合、REB)。──《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17】「他们再三催促他,他难以推辞,就说:“你们打发人去吧!”他们便打发五十人去,寻找了三天,也没有找着。」 ●「他难以推辞」:意思是「直到他不好意思」、「直到他无法推辞」。――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8】「以利沙仍然在耶利哥,等候他们回到他那里。他对他们说:“我岂没有告诉你们,不必去吗?”」 本节重点刻画了属灵的洞察力超出一般先知门徒的以利沙的形象。以利沙不仅具备了属灵的能力(14,15节),而且还具备了敏锐的属灵洞察力,从而他的属灵的权威也得到了认可。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有学者认为 2:16 是某些先知们还不愿意接受以利沙的继承权(除了以利沙以外,没人看到以利亚被接升天),所以还希望去找一下以利亚。以利沙虽然知道以利亚已经升天,但也无法拒绝众人出于好意或怀疑的请求,因此用了三天的时间等这些先知们确认以利亚已经升天。若这样的推测是真,其实以利沙也用了三天的耐心与低姿态等待众先知接受他是以利亚的接班人。――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9】「耶利哥城的人对以利沙说:“这城的地势美好,我主看见了;只是水恶劣,土产不熟而落。”」 耶利哥是当年约书亚曾咒诅之城(书六26)。此地居民现蒙受昔日不遵神命遗下的祸(出二十三25~26;申二十八15~18)。“水势恶劣“原文作”水坏“。有的学者说,耶利哥地层复杂,水源与有辐射衰变的地层接触,饮了这种沾有辐射水的人,生育能力受影响。“土产不熟而落”原文作“土地不生产”,可指妇女流产,因此处所用原文mesakkelet通常为流产的意思。依自然的解释,地层变动固可使水源染到幅射,也可去掉污染而使水清洁;这种变动操握在神手中。此水源因以利沙的神迹而治好,故又称“以利沙泉”,一般认为即今天近耶利哥城的“苏丹泉眼”。――《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土产不熟而落: 原文中此句有两方面的意思:①“土地没有出产”,②“其民流产”(创11:1)。所以共同翻译和Living Bible及七十士译本均翻译为“其居民不能生子”,而大部分英译本(KJV,RSV,NIV)都翻译为“土地没有出产”。与水有直接关联的是出产,所以自然指的是出产,所以认为①的解释比较合理。此外,没有出产的土地所发生的变化比喻了信徒信主后所发生的变化。信徒原本像没有出产的耶利哥城,但因着基督的宝血,作了神的子女,收获了30倍、60倍、100倍的果实(太13:23)。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耶利哥自古就是约但河谷著名的绿洲,不可能一直水质恶劣。此时耶利哥的「水恶劣」(19节),很可能亚哈王无视约书亚的咒诅、「重修耶利哥城」(王上十六34)时,被神审判的结果。──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地势」美好:原文是「座位」,实际的意义就是「地势」。――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19 水质恶劣】耶利哥旁的苏丹泉水质素有问题,约书亚记六26和列王纪上十六34的注释已经详细讨论过。除了上述注释讨论过的寄生虫理论以外,另一个看法认为耶利哥城塌陷时地底岩层可能同时变位,使泉水受放射性污染,因而导致不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19~22】以利沙治好耶利哥的水源:耶利哥是被咒诅的地方(参书6:17, 26)。它的土地贫瘠荒芜,是因为水源不好。以利沙把盐倒在水源中,水便变好了。盐带有「洁净」(参士9:45;结16:4)或「不废坏」(参民18:19; 代下13:5)的意思。――《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19~25】这一部分记录了以利沙所行的神迹。这些神迹进一步证实了以利沙继承以利亚的正统性。尤其本文对比记录了两件神迹:①对耶利哥城人的爱(19~22);②当童子嘲笑神人以利沙时,神便对他们进行了审判(23~25)。以利沙作为以利亚的继承人,已经在先知的门徒当中得到了认可(15节),而通过本文的神迹,他的权威在百姓当中也得到了认可。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20】「以利沙说:“你们拿一个新瓶来装盐给我。”他们就拿来给他。」 “盐”是洁净的象征,也有保存的作用(利二13;民十八19)。以利沙用未沾染不洁的新瓶来为神工作。神永远信守与人立的约,只要接纳祂为主,便可得到生命(21节)。治好水的不是盐,而是耶和华神。――《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新瓶来装盐: “盐”用作食物的调味料(伯6:6)、献祭用品(利2:13;结43:24)、新生儿消毒剂(结16:4)、防腐剂等。除了这些多方面的用途之外,它还象征“废墟”(士9:45;申29:23)、“生命”(民18:19;代下13:5;太5:13;9:50)等。以利沙对把玛拉的苦水变成甜水(出15:23~25)的神深信不疑。正是这一确信,使他行了神迹,彰显了神的权能(4:41;出16:25;约9:6)。这件事还可与耶稣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医治瞎子的事件联系起来。――《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20 新瓶和盐】新瓶是没有受过不洁之物污染的瓶子,表示他是进行某种仪式。这字虽然全本圣经只在这里出现,含义不明,但译作「瓶」(和合本)总比新国际本的「碗」来得理想。盐是用来对付咒诅,因为咒诅与悖逆有关,而盐则是防止悖逆的象征(见:士九45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20~22】「新瓶」(20节)代表洁净,「盐」(20节)是立约的象征(利二13;民十八19)。以利沙「将盐倒在水中」(21节),但「治好了这水」(21节)的不是盐,而是信实守约的神自己。因为神要借着这个神迹,宣告「神是拯救」;落在审判中的百姓只要回转归向信实守约的神,就可以脱离咒诅、重获生命,「从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产」(21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以利沙治好耶利哥的水,和摩西治好玛拉的苦水非常相似(出十五25)。因此,百姓马上就能联想到神在玛拉所说的话:「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十五26)。──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 2:20~22 这个神迹有点像耶稣吐口水和泥抹瞎子的眼睛 约 9:1~11 ,「瓶」和「盐」都是象征性的道具,帮助人知道水已经被神迹式的医治了。「新瓶」和「盐」或许都有特殊的意义,不过并非神迹的必要条件。――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21】「他出到水源,将盐倒在水中,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治好了这水,从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产。’”」 通常不会放在饮用水中的“盐”,洁净了那水源,证实行这神迹的是耶和华。――《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有很多人花时间解释为何耶利哥城的水坏(主要是提到放射性物质),而以利沙的神迹是透过特定的自然律医治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些详细的作用我们无法确认,也不需要过度去探究。今日的耶利哥城外还有一个「以利沙泉」,作这件事情的纪念。――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22】「于是那水治好了,直到今日,正如以利沙所说的。」 直到今日: 此句是指直到本书作者编辑整理列王记史料的时候,耶利哥的水清澈洁净,对土地的土产没有害处。同时本句也证实了以利沙所行神迹的真实性,并肯定了21节中以利沙所说的预言的权威性。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23】「以利沙从那里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时候,有些童子从城里出来,戏笑他说:“秃头的上去吧!秃头的上去吧!”」 这些青年人(而非和合、AV 的「童子」,或 JB 的「小男孩」,因为希伯来字n#`a{ri^m 乃指年轻或适婚年龄的人或仆人,参:撒下十四21,十八5的押沙龙)可能向以利沙挑战,要他借着升天以证明他的确可以与以利亚并驾齐驱(上去吧,「走开」,REB),并讥笑他为秃头的。秃头并非像一般的神话中所说的一样是不生育的、较低级的象征,因为以利沙仍然年轻,与多毛的以利亚不同(一8)。然而长发的确被认为是力量的象征(撒下十四26)304。以利沙可能患了年轻掉发症(秃头症)。没有外在证据显示当时先知必须剃发为记。这些年轻人可能代表伯特利是偶像敬拜中心,是当时以色列主要的巴力敬拜地。──《丁道尔圣经注释》 “童子”。年轻人,不是毋须负责任的少年人。他们质疑以利沙的先知职任。“上去吧”。即升天吧,正如断言以利亚已经升天那样。“秃头”。以利沙这时是否秃头并不是要点所在(他确实已有五十岁;一三14);那些年轻人实际上在咒诅以利沙(比较赛三17,24)。――《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称人“秃头”是讥刺也是侮辱(赛三17,24.古代希伯来人极少秃头;即令秃也有帽子遮住,人不能见)。但这群少年的“戏笑”不只侮辱人,而且发自一种不相信的心。以利沙刚刚看见以利亚升天回来,他们不信神有此能力,所以说“上去吧”,意思是:“你的老师既然升天,你何不也跟着去!”伯特利城为北国拜金牛犊的中心(王上十二29),居民心目中没有神;年轻一代看不起神的正直的先知。以利沙奉神命咒诅,是因为神的名不容亵渎,对不信的罪不容让步。 “童子”:原文作(),为旧约用字,包括40以下的人在内。约瑟十七岁时仍称为“童子”(创三十七2)。母熊“撕裂”童子,按原文只是加以伤害,并无杀死或毁灭的意思。――《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童子」:大概是指巴力先知的年青徒弟。 「秃头」:是咒诅的象征(参赛3:17, 24)。他们对以利沙的戏笑带有辱骂的意味,是向耶和华信仰的公开挑战,所以神施下刑罚。――《串珠圣经注释》 童子: “童子”在希伯来语中指“少年”和“青年”。从他们嘲笑以利沙的话和以利沙诅咒他们的行动来看,这些人应该是“青年”人。因为少年人还不可能对抗以利沙,而且以利沙也不会对他们发如此残酷的诅咒。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以利沙治好耶利哥的水(21节),显明「神是拯救」,解除了从前的咒诅;但这帮年轻人却嘲笑先知,拒绝神的拯救,结果落到新的咒诅里。以利沙一开始所行的这两个神迹,预示他今后的事奉不是为了拯救所有的人,而是为了显明「神是拯救」;只有接受救恩的人,才能得着神的拯救。正如「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约三17~18)。──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23节的「童子」与所罗门自称的「幼童」(王上三7)原文相同,当时所罗门已经生了罗波安,大约有20岁左右。24节的「童子」与同罗波安一起长大的「少年人」(王上十二8)原文相同,那些「少年人」已经有40岁左右。因此,这些「童子」并不是无知的顽童,而是一帮藐视神的年轻人。──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这些年轻人「从城里出来」(23节),很可能是从耶利哥城出来,因为以利沙是「回头看见」(24节)他们。──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秃头的上去吧」(23节),意思可能是「秃头的和以利亚一起升天吧」,实际上是咒诅以利沙和以利亚一样去死。以利亚升天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但竟然被这些年轻人当作笑料来侮辱以利沙。「戏笑」(23节)原文是「藐视、嘲笑」。耶利哥城并不大,以利沙在耶利哥城住了好几天,这些年轻人一定已经知道了以利沙所行的两个神迹(14、21节)。因此,他们嘲笑以利沙,并不是孩子的顽皮,而是恶意侮辱神的先知,也就是挑战神。以利沙「奉耶和华的名咒诅他们」(24节),是因为「 那亵渎耶和华名的,必被治死」(利二十四16),「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路十二10)。──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那里」、「城」里:指的应该都是「耶利哥城」而不是「伯特利」。因为 2:24 是说以利沙「回头看见」。 ●「童子」:原文是「年轻人」。 ●「戏笑」:「轻视」、「嘲笑」。 ●「秃头的」:如果这是在走路的过程,当时的以色列人会带着帽子,不会看到秃头。当时一般人认为毛发浓密是精力充沛的象征 撒下 14:26 ,再者以利亚似乎全身都是毛 王下 1:8 (要看原文)。因此这些人跟着出来笑以利沙,比较可能是要羞辱以利沙不是以利亚的继承人。――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23 嘲笑者的年纪】用来形容这些人的有两个不同的用语。第一个(23节)是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结合的词组,在别的地方指儿童和青春期前的少年。第二个(24节)则是指年轻的一代,婴儿(如:得四16)到中年人(如:王下十二8,罗波安当时四十岁,而这些少年人是他的同辈)都包括在内。这群人大概是十多岁的少年。咒诅的是以利沙,施行审判的却是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23 秃头】以利亚若是多毛(见一8的注释),以利沙的秃头和他就有很大的对比,可能会有人以为他的能力永不会及得上他的师傅。因此,这些讥笑的话就等于是否认他的先知位分和呼召。而他的咒诅若实时成就,便能突出地否定这种想法。如此,以利沙在第19~22节消除了一个咒诅,在第23~24节却施行了另一个咒诅。──《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23~24童子嘲笑以利沙秃头,因而受以利沙咒诅,于是他们其中的四十二人被两只母熊杀死。为什么神人稍被人身攻击,就要咒诅那些嘲笑他的人?( D*)】 详细研究这次事件发生时的上文下理,了解当时的情况,就知道经文所记载的不只是「温和的人身攻击」了。反之,这是严重危害公众安宁的事件。举例来说,就像我们今天美国社会中,在黑人区内游荡的一班青少年。假如超过五十名年少气盛的无赖结集成群,向一些受人尊重的长者出言不逊,甚至嘲笑侮辱有好名声的神人;如果容许这班人胡闹下去,我们就可以想象到,他们将会对以色列国的宗教中心(伯特利)的市民进行什么暴力活动。可能就是因为上述原因,神认为要用特别的方式将他们其中四十二人置诸死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以利沙在咒诅他们时,要求神使用如此特殊的方式惩罚他们),使其他会骚扰伯特利的青少年惧怕,认识到不能以轻视侮辱的态度对待耶和华神或受膏立的先知。 由这时开始,全以色列国肯定会相信以利沙是真先知,他的说话有来自神的权柄。在这事情发生后,亚哈的儿子约兰(他是个不敬神的君王)对以利沙的态度也改变了,也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以利沙(参王下三ll~13)。──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王下二23 ~24以利沙为何要咒诅童子?】 答:以利沙Elisha(意神是救主),是继承以利亚Elijah(意神是主)的大先知。他所行的神迹,总是帮助、拯救、或医治的工作。惟有他在伯特利咒诅童子(可译作少年或青年)这件事上有所特殊。从当时本地宗教的背景上看,伯特利是耶罗波安王Jeroboam(意人民众多),曾经铸造牛犊,设立祭司,上坛烧香的地方。使以色列人不上圣城耶路撒冷敬拜真神,将他们陷在罪里,(王上十二25—33)。当以利沙上伯特利去的时候,从这个以拜偶像为中心之地出来的青年们,来「讥笑他说,秃头的上去罢」。这种戏笑和讽刺,并非平常幼童无知的戏言,乃是对于神的仆人行动故意阻挠。加以粗鄙无礼的侮辱,显然表示一种恶意的亵渎。因此,「以利沙就奉耶和华的名咒诅他们,于是有两个母熊从林中出来,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在此以利沙是奉神的名行事,可见他不是凭着己意的一时怒气来咒杀他们,乃是出于神的惩罚。且看「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因为爱惜自己的民,和祂的居所,从早起来差遣使者去警戒他们,他们却嬉笑神的使者,藐视祂的言语,讥诮祂的先知,以致耶和华的忿怒向他的百姓发作,无法可救。」(代下卅六15 16)。由此可知,那四十二个人所受的报应,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的。今日我们信徒对主的仆人,和他所说神的言语,岂可任意轻看,藐视羞辱而不敬重么!──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王下二24】「他回头看见,就奉耶和华的名咒诅他们。于是有两个母熊从林中出来,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 熊经证实为常在此处的山间出没,直到中世纪为止。四十二可能代表攻击先知的一群有组织的暴徒,并不是指遭不幸者之人数(参:王下十14;启十一2,十三5)。──《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节的诅咒是通过很残忍的方式实现的。所以也有人批判这一事件违背了伦理,或否认它的历史性(Thenius)。但是嘲笑神人以利沙就等于嘲笑神(代下30:10;36:16;路23:35),所以以利沙诅咒了这些“青年人”,这同时也是对当时离开耶和华、深陷在偶像敬拜中腐败堕落的以色列百姓的审判。通过这件事,以利沙神人的权威在以色列全地得到了认可。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带崽的「母熊」(24节)非常凶猛,所以「两个母熊」能「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24节)。「四十二」可能是虚数,指一大群人,不一定是具体的人数(十14)。──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此处看起来是一个不太道德的神迹,但实际查考起来,原来是耶利哥城的人(甚至可能是年轻先知们)不理会以利沙已经承受了以利亚的职务,也不管以利沙已经行了神迹证实神已经立他为继承人,还特别跟着出城来羞辱以利沙不是以利亚的继承人。这已经不是「无心的取笑」,而是「恶意的羞辱」,因此理当遭受严厉的惩罚。――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二24 熊】叙利亚熊在这时代仍未绝种,在以色列的森林中居住。熊通常出没于中央山地的山林地带,栖息于洞穴和森林之中。伯特利比耶利哥接近这些森林地区。兽患通常被视为神的惩罚(见十七25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25】「以利沙从伯特利上迦密山,又从迦密山回到撒玛利亚。」 这里所提及的地名均与以利亚之事工有关。以利沙可能搬去迦密山,以利亚的信心及试验使那块地方成为先知见证的里程碑(王上十八19)。──《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利沙顺着以利亚的原路返回,回到以利亚行过神迹的迦密山(王上十八19),以迦密山为基地(四23~25),然后再到北国的政治中心撒马利亚开始事奉。──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以利沙」(25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是拯救」,当以色列都在敬拜假神巴力、无法靠自己脱离罪恶的时候,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以利沙一生事奉的目的,就是在审判中显明只有「神是拯救」。神借着以利亚显明了「耶和华是神」(王上十八37),但百姓「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祂」(罗一21),所以落到审判之中;神又兴起以利沙,显明人虽然不能自我救赎,但「神是拯救」,回转归向祂的人必得拯救。──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正如「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神在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历史中的作为也是要叫人知罪。因此,神无论是借着以利亚显明「耶和华是神」,还是借着以利沙显明「神是拯救」,目的都不是为了完成拯救和复兴,也不是为了树立敬虔的榜样,而是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灵性已经「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1),即使知道「耶和华是神」、「神是拯救」,也没有办法主动回转接受救恩。人之所以能信主,完全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5)。我们固然是以真理教导、爱心关怀、生命见证来传福音,但能使人接受福音的,只有神的拣选和圣灵的动工。因此,「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二章】我们若要得以利亚的被提,若要得以利沙外衣的圣灵(9~14节),无论如何,总得从吉甲动身,经过伯利恒、耶利哥,直到过了约但河。我们必须胜过肉体、世界、仇敌和死亡,圣灵只能降在一个充满复活生命的人身上。―― 不详
【思想问题(第二章)】 1 以利沙切慕神的灵「加倍的感动」他。你有没有这种渴慕神的心? 2 以利沙必须紧紧追随着以利亚,甚至寸步不离,才能得到神的灵的感动。你为要得着神的祝福,是否愿意竭力追寻呢?在你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拦阻你对神的追求? 3 以利沙盼望接续以利亚的工作(参9注),你是否有同样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他这祈求是否妄求?参王上19:16。这带来什么福气、责任和难处? 4 以利沙身为耶和华的先知也被人戏笑,今天跟随主的人很多时候也会被人嘲讽,你怎样应付讥讽你的人、维护你的信仰?可否奉神名咒诅他们?参路9:51~56; 罗12:14。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