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一章拾穗 【王下一1】「亚哈死后,摩押背叛以色列。」 根据摩押石碑(米沙碑文:ANET,p.320),摩押在暗利王朝的「全部时代及其子的一半任期,五十年之久」受以色列控制。此背叛始于亚哈谢的第二年(Herrman)。──《丁道尔圣经注释》 先后被大卫(撒下八2)和暗利征服(记载于摩押石上)的“摩押”,因亚哈逝世和亚哈谢患病而有机会作乱。这主题在第三章继续陈述。――《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本书继《王上》二十二章讲亚哈王死后儿子亚哈谢接位任内发生的事。三5重提此事。根据一位德国传教士1868年在亚嫩河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的石碑(主前九世纪),以色列人在暗利和他的子孙作王时期,曾统治摩押地。大约在亚哈谢作王的第二年,摩押王背叛,继亚哈谢作王的约兰前往平乱,作战并不顺利。在“暗利王朝”为耶户所纂前,摩押人已取回死海东边的米底巴,恢复独立地位。――《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有关摩押的反叛,见王下3:4注。――《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从表面上看不仅与列王记上的结尾不连贯,而且与本章的内容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有人认为本节是编者插入的(Montgomery)。事实上本节起着导入本书序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本节预示着北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强盛的暗利王朝从亚哈王的死开始其势力逐渐削弱。摩押的碑文中记录了自暗利之子统治时期开始,摩押人反叛了以色列。但这里的“子”泛指孙子或后嗣,所以与本文并无冲突。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摩押背叛以色列」:摩押曾被大卫打败统治 撒下 8:2 ,1868年有人发现米沙石碑记载亚哈谢作王第二年,米沙起来背叛,以色列王派兵去平乱,但失败,摩押就脱离以色列独立。――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11】本文揭示了:①权力的中心随着兴旺一时的暗利王室(王上16:22以下)灭亡而转移到耶户王朝(9:1以下)的全过程,②南犹大王约兰和亚哈谢的业绩(8:19~10),③记述神人以利亚的升天和他的门徒以利沙的事奉(2:1~8:15)。这段内容中有两个对比鲜明的事实:①神公义的审判:由耶罗波安建立的北以色列国(王上21:1~16)到了暗利王室统治时期,其繁荣程度达到了鼎盛,成了强大的王国。然而这个王室的每一位君王都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仅没有离开偶像敬拜和使以色列百姓堕落的耶罗波安所犯的罪,而且还藐视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的警告,结果统治了44年的四代王朝匆匆拉下了帷幕。这体现了神对罪恶毫不留情的公义性(太5:26)。②神的爱:暗利王室杀害了耶和华的先知(王上19:10),强行夺取了耶和华授予百姓的产业(王上21:1~16),始终敬拜偶像(1:2,3;王上16:26,31),无恶不作,但神还是不断地派先知,规劝他们忏悔归向神(赛2:2~4)。神的救赎最后通过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而完全地表现出来(路10:24)。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一1~16】以利亚预言亚哈谢病死:亚哈谢在首都意外跌伤,差人去求问巴力西卜,但以利亚奉耶和华的命宣告他必不会痊愈。亚哈谢追查这凶言的来源,认出是以利亚的所为,便下手捉拿以利亚,但他头两次所派的官兵都被神的火烧灭,只有第三次时因官长求以利亚饶命,先知才跟官长去见王,并宣告他必会病死。――《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一1~18】与外邦女子耶洗别结婚并一起犯下种种背逆之罪、堕落极至的亚哈王死后(王上22:39,40),他儿子亚哈谢继承了王位,本章记录了刚刚即位的亚哈谢王跌伤后所发生的事情。一是亚哈谢因急于痊愈而派人求问外邦神巴力西卜,二是以利亚针对他的行为宣布以色列有神。这两件事是本章的两大相对应的主线。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道理:①不应当靠自己的力量或靠人的方法和手段,因为这是把自己或其它被造物偶像化的行为。②应当将一切事交托给神
以利亚直到最后一刻还坚持向王的使节宣布审判,尽管他清楚自己将会因此而遭遇大祸,但依然大胆地呼吁着神交付他的真言。通过这段内容,我们应当铭记在罪人面前冒着生命危险仍维护真理的先知的大无畏的精神(结33:1~16)。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1:1~1:18事实上,这一段应该是接续列王纪上的记载,继续说明亚哈死后,南北两国的国势演进。――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2】「亚哈谢在撒玛利亚,一日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就病了,于是差遣使者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我这病能好不能好。”」 有格子窗的栏杆或窗户(因为当时没有玻璃窗)的楼上乃是二楼的一部分,并非仅是附有阳台的「阁楼」(NEB),或是叙利亚有柱子的 bit~hilani 式建筑(参:Robinson、Gray)。──《丁道尔圣经注释》 “栏杆”。窗户上用来遮挡太阳,同时可以透气的横杆。“巴力西卜”。若作B
a a lzebul,意思是“巴力王”。这里拼写演变成Baalzebub,意思就是“苍蝇之主”。“以革伦”在约帕以南约十五英里(24公里)。――《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撒玛利亚是北国的京城(建于暗利作王时,王上十六24)。当日的房屋在二楼多建有阁廊,四壁围以木制栏栅,有若今天的百叶木帘,可以透风,又可蔽阳光。以革伦为非利士人所建沿地中海五个大城中最北的一个,多数学者同意为距亭拿西6公里的莫夸讷废墟(Kh~al~Muqanna)。 “巴力西卜”一名旧约中只见此处,为迦南人所信的神祇。“西卜”义为“苍蝇”,“巴力”义为“主”。“巴力西卜”即“蝇神”,为司苍蝇之神。苍蝇可传染疾病,迦南人相信蝇神握有散播或阻止瘟疫和疾病的能力。亚哈谢所求问的是跌伤有无痊愈的希望;所求的是神谕,不是治病。――《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栏杆」:大概是指阳台上以花格构成的围墙或窗户。 「以革伦」;非利士地名。那里的人所敬拜的巴力西卜,可能是新约「别西卜」一名的来源(参串2)。――《串珠圣经注释》 楼上的栏杆: 巴勒斯坦地区的阁楼一般搭在房顶上,比一般的房间大(路22:12;徒1:13;9:37;20:8)。通往阁楼的楼梯都在屋外,而且阁楼有窗户,可以眺望向外观察。窗户外围有铁窗,防止外人入侵<撒下
绪论,以色列的居住生活>。本节中“栏杆”在希伯来语中其原意是指“铁窗”。亚哈谢王正是在这里眺望时掉下来的(9:32,33)。――《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以革伦」(2节)是非利士五城中最北的一个。「巴力·西卜」(2节)的意思是「苍蝇之主」。在新约中,「别西卜」(太十二24)被用来称呼鬼王。──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人一旦开始拜偶像,必然会越拜越多,寻找更灵验的偶像。经过了迦密山的神迹和米该雅的预言,亚哈谢对他父母敬拜的腓尼基巴力和亚舍拉都失去了把握,但还是不肯回转归向以色列的神,而是派人去非利士求问传说中比较灵验的非利士偶像「巴力·西卜」。──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亚哈谢」:字义是「雅崴掌握(拥有)」。 ●「从楼上的栏杆」:原文是「穿过楼上的窗花」、「穿过楼上的网状门窗」。 ●「以革伦」:非利士人的五个主要城市最北的一个,位于犹太低地。 ●「巴力西卜」:原文是「苍蝇之主」。 ●「一日」从楼上的栏杆:原文无此「一日」。 ◎ 1:2 亚哈谢派人去求问非利士的神,表示亚哈谢对以色列国内的先知与神明都失去信心,不单单对耶和华没信心,连他父母亲仰仗的巴力神,他都觉得没把握。不过基本上他还是持定巴力的信仰,因此派人去求问非利士传说比较灵验的巴力西卜神。――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2 楼上的栏杆】在撒玛利亚遗址的挖掘证实了当时的王宫确实是有二楼的。其建筑风格包括通风的房室,本节中的格栅(和合本:「栏杆」)应该是个木制的格子墙,同时提供遮荫和空气流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一2 巴力西卜】多年以来学者都相信巴力西卜(Baal Zebub)是故意的讹体,这名字原本是指在乌加列文献中,经常被称为阴间之主的巴力西布珥(Baal Zebul,即「酋长巴力」)。如此,马太福音十25,十二24等几处新约经文使用「别西布珥」(Beelzebul,和合本:「别西卜」),并以之为撒但之名,就有理由了。「西卜」一字是「苍蝇」的意思,这名若是美称的话,就可能是指他有能力驱逐传播疾病感染的苍蝇。乌加列神祇伊勒杜卜(El~Dhubub)的名字,可能也有相同的意思。有些现存的乌加列咒语,是召唤巴力西布珥避邪驱病的。然而亚哈谢所求问的不是医治的咒语,只是自己会否痊愈而已。以利亚在第6节向他提供的,正是这默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一 2巴力西卜是什么?】 答:巴力西卜Baalzebub乃非利士人之假神,祀于以革伦。此名原意即苍蝇之王。以色列王亚哈谢Ahaziah(意神所养活的)在撒玛利亚,一日抱病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时,曾给求问崇奉此假神,欲知能否痊愈。因他不信真神上帝,神乃遣先知以利亚去警告他说,王必定要死,果然就应验了。(王下一2 3 6 17)。──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王下一2 神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亚哈谢却去求问巴力西卜,为何?】巴力西卜与巴力不同,并非亚哈和耶洗别所拜的迦南人之神(参王上16:31~33)。巴力西卜是另一个多人供奉的神,在以革伦城有他的庙。人认为它有预言的大能,所以亚哈谢派遣使者去以革伦城,想知道他的病能否痊愈。亚哈谢这种行为是对真神的极大不敬。――《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一3】「但耶和华的使者对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你起来,去迎着撒玛利亚王的使者,对他们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 神吗?」 “耶和华的使者”。参看创世记十六章9节的脚注。――《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耶和华神通常总是直接向以利亚或其他先知说话(王上十七2,8;二十一17),仅间或用使者传话(参王上十九5)。亚哈谢的使者在半路便得到了所要的确实而无保留的答案。因这答案来自以色列的神;他一定要死,不过不是死于跌伤,而是死于背离神(16节)。――《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耶和华的使者: 当时以利亚见到的“耶和华的使者”可以理解为耶和华自己,而不是天使(王上19:7,15)。在圣经中“耶和华的使者”一词多指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即旧约中的基督。因此本句中的“耶和华的使者”也应理解为基督。之所以如此主张,其最有力的依据就是,旧约的基督亲自出现在以色列民族的面前,保护了他们(出23:20,21;赛63:9),而本节的耶和华使者也为了惩诫迷恋偶像敬拜的以色列人而亲自显现。此外,在以利亚的事奉过程中,当神给予以利亚启示的时候通常用“耶和华如此说”(16节),或“耶和华的话临到”(王上17:2;19:9)。这一表达方式也证明了本节中的“耶和华的使者”正是三位一体的基督<创16:7,耶和华的使者>。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耶和华的使者」(3节)可能是一位天使。天使没有称亚哈谢为「以色列王」,而是「撒马利亚王」(3节),可能特地要突出「以色列中没有神吗」(3节)这句话。──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亚哈谢可以弃绝自己的神(耶十五6),但信守的神却永不弃绝自己的百姓(赛四十一9;何十一8),所以再一次差遣以利亚,让神的百姓知道在悖逆的以色列中仍然有神(3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耶和华的使者」:没有定冠词,是单数型态,应该是指一个天使。――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上一3~6】巴力西卜,「苍蝇之神」(Baal~Zebub,LXX 作 Baal~myian)并非 Baal~Zebul〔'the Lord Prince',或「房屋之神」,巴力或 Ugar(意为「火陷」)之绰号,例如米非波设为米非巴力之绰号〕。这个神名很特别,也为马太福音十25所引用。求问意为借着神谕寻求神的旨意(摩五5~6),乃神禁止祂的子民去做的事(利五5~6)。亚哈谢要求问时必须差人去以革伦,亦即现代靠近 `Aqir 的 Khirbet
el~Muqanna',位于非利士/犹大边界非利士人最北边的城市 Jaffa 东南十六公里处。此神以医治大能而闻名。这种求问不论病因(希伯来文 h]$li^、「病」(JB、和合)或是伤(NIV,2节),只问任何病的结果是否能得医治,在当时十分通行。结果通常是以预测的形式,例如「他必定要活/死」,参考第6、16节(「你必定要死」)。──《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一4】「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以利亚就去了。」 【王下一5】「使者回来见王,王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回来呢?”」 ◎ 1:5 亚哈谢诧异使者怎么会那么快回来,今日的学者也都惊讶以色列王的使者怎么会因为以利亚的话就中止往非利士的旅程而回去。想必如果不是以利亚的态度震慑了王的使者们,就是王的使者们知道以利亚的预言是真、或者很可能危及王的生命,因此先回王宫报告所发生的事情。――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6】「使者回答说:“有一个人迎着我们来,对我们说:‘你们回去见差你们来的王,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差人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 神吗?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 本节的表达方式非常强烈。以色列的神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即是活人的神(太22:32),通过以色列的历史显现的永活的神。不仅如此,永活的神始终与自己的百姓同住,给予了无微不至的保护。神命令所罗门建造耶路撒冷圣殿(撒下7:13;王上6:1以下),不断派先知向以色列传达神的旨意。尽管如此,亚哈谢却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求助于外邦人的偶像巴力西卜,这是背叛神的行为。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信徒很容易依赖现代科学,使之成为自己的偶像。综上所述,我们作任何事,都应当把神放在首位,远离偶像(约壹5:21)。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一7】「王问他们说:“迎着你们来告诉你们这话的,是怎样的人?”」 【王上一7~8】对先知的形容(怎样的人;AV 作「作风」,参:士十三12)已足够令王认出是以利亚,因为王的父亲曾经多次见过以利亚。以利亚身穿毛衣,可能是骆驼毛衣或是其他动物皮毛,可能是先知特有的服装(亚十三4;太三4;参:王上十九19),希伯来文可直译为「有毛的人」(AV、NEB、GK.、Vulg. 作「一个多毛的人」)与此一致,并非仅指普通的胡子。这里并无确切地显示是要抗议那些身着华服者(赛三18~22;太十一7~8)的含义。──《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一8】「回答说:“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王说:“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 圣经说以利亚身上穿的是「毛衣」(8节),就是反过来的皮衣。百姓看见这件毛衣,就知道以利亚来了。圣灵的工作是荣耀主的。以利亚的特征是他的外衣;主耶稣的特征是满了圣灵。―― 不详 “身穿毛衣”。即穿绵羊或山羊皮毛制成的衣服。――《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身穿毛衣”原文作“长有毛发的人”,可能以利亚发长披肩、胡须满腮的外貌;但更可以指他所穿是还没有脱去毛的羊皮或骆驼皮衣,蓬松粗糙,拦腰束上一根皮带,有如大漠牧民。这种简陋朴实,是对王室和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的一种无言抗议。以利亚的这种外衣不只是先知的记号(王上十九19),且有若摩西的杖,曾用以分开约但河的水。新约时代施洗也穿着相似的衣着(太三4);他是基督的开路先锋,百姓以为他就是以利亚(可九12)。――《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毛衣」、「皮带」:是当时先知惯穿的粗陋衣着(参串6)。――《串珠圣经注释》 腰束皮带: “腰”在希伯来语中除了指腰之外,还指腰部,包括阴部。“皮带”在希伯来语中实际上是一种“裹下身的宽布”,而不是腰带。所以也可翻译为“遮住了下身”。这种穿带方式意味着否认自己,摆脱世俗之束缚(出28:40~43)。这与当时希伯来人在亚麻布上刺绣华丽的图案系在腰上的习俗有着鲜明的对比。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身穿毛衣,腰束皮带」(8节),是先知以利亚标志性的粗陋服装。──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施洗约翰也「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太三4),表明他的使命与以利亚相同(可九12~13)。──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身穿毛衣」:原文是「拥有毛发的男人」。――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8 以利亚的衣着】有关以利亚外衣的讨论,可参看:列王纪上十九19的注释。然而本段却没有具体提到他的外衣,只是将他形容为「多毛」:所指的可能是他的衣服(和合本、NIV:「毛衣」),也可能是他本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 NIV 译作「带子」(和合本:「皮带」)的字眼,在其他经文一概指缠腰布。如果他是穿着其他衣物的话,这缠腰布就无法看见了。当然,另一个可能是他是披着一件多毛的斗篷,但却可以看见斗篷底下只穿着皮制的缠腰布。──《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一8 以利亚是个怎样的人?】有关以利亚的详尽资料,请参看列王纪上18章中的人物介绍。――《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一9】「于是王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他就上到以利亚那里,以利亚正坐在山顶上。五十夫长对他说:“神人哪,王吩咐你下来!”」 “神人”。在列王纪里是“先知”的同义词(比较王上一二22;一七18;王下四7等)。――《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以利亚曾在距撒玛利亚不远的路上会晤亚哈谢的使者,现在候在山顶上,等待亚哈谢派来捕捉他的官兵。这位以色列王大概以为只要把先知丢进牢里或
杀害,咒诅的魔力便可祛除,他可以活下去。有人说这山在撒玛利亚城西往以革伦的路上,因那里有不少山丘。――《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神人」:即先知的别号。――《串珠圣经注释》 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 如果亚哈谢是出于善意,那么派一个人也就足够,但他派了50人去见以利亚,这说明他早有打算。如果以利亚拒绝来见他,就强行带来或将他害死。神人以利亚只不过传达了神的启示,亚哈谢却因此而怀恨在心,以至谋害神人(比较15节)。
“神人哪,王吩咐你下来!”: 亚哈谢派去的五十夫长和随行的50人虽然叫以利亚为“神人”,但显然他们并不相信他是神人。因为在10节中以利亚说“我若是神人”,可见这些人并不相信神。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亚哈谢「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9节),是想囚禁或杀害先知,以为这样就可以解除先知的咒诅。──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一9~17a以利亚及军队将领】亚哈谢急于要扭转不利于他的预言,就算是要动用大量兵力都在所不惜。此事件通常被人误解为「惨无人道地残杀无辜的五十夫长及五十兵丁」(Montgomery)。有些解经家想视此段经文为后来添加于第2~8节之后的,但是无充分证据支持此说,因为将第17节下半节直接连于第8节也是说不通的。我们也不应只是以新约的标准来衡量此事件,因为当门徒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求同样的彰显火的刑罚(路九54~55)时,受到耶稣的责备。我们必须注意到他们向以利亚提出来的要求是错误的。一个王没有权利要求人如此效忠于他,同时他的言行必须完全顺服于神的话语之下(参:撒上十25)。神借着降火的刑罚来保守祂自己的话语及祂的仆人。若否定这段经文的意义,则必定要否定其他相似的旧约审判事件。以利亚并非公报私仇,乃是奉神的名行事,新约中也有如此彰显神这样的审判(来十二29;启十一5;帖后一7~9)。有些敏感的基督徒喜欢认为没有人会受到咒诅,但这观念是不合圣经的299。此处大同小异的重复(9~10节;11~12节;后者的命令较为正式)在这种叙事体中乃为常见。──《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一10】「以利亚回答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于是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 火又将以利亚与摩西联系在一起(利十2;民十一3),应当也提醒了王:神已经启示了祂自己,并藉此方式证实以利亚之权柄(王上十八38~39)。有解经家认为这里有一字双关的联系:~e{s% ~#elo{hi^m(「属神的火」,亦即凶猛的火)及~i^s% ~#elo{hi^m(「属神的人」),但实际上并无作此联想之必要。──《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当日允许以色列人立王,这王是神的仆人,必须遵守神的命令照顾百姓(撒上十二14~15)。亚哈谢把神给他的权柄握在自己手里,反要捉拿神的先知。火象当日在迦密山从天下降烧尽祭物一样,把来捕捉以利亚的两批人烧灭(王上十八38~39)。第三批来的人态度完全不同,为他们的性命衰恳,承认先知的地位,所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13~15节)。――《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有关耶和华降火一事,见王上18:20~40注。――《串珠圣经注释》 以利亚对他们宣告审判的动机有可能是:①如9节注解中提到因他们不相信;②因他们态度不敬:因为第三次被派来的五十夫长改变了态度,言行举止非常恭敬(13节)。通过本节我们知道对抗神所拣选的人就等于对抗神(出14:10~15;17:2)。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第一位五十夫长只害怕王权,却不敬畏神,所以对以利亚说:「王吩咐你下来」(9节)。而神就像当年在迦密山一样(王上十八38),从天上降下火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10节),是要向百姓表明:「耶和华是神」(王上十八37),王连神的先知都不能随意「吩咐」(9节),更不能不敬畏、顺服神了。──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当时的人如果受到咒诅,破解的方法就是威逼施咒者解除咒诅,或者直接杀掉施咒者,就可以解除咒术的魔力。此时亚哈谢应该就是要抓耶利米以解除咒诅。――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0 火从天降】古代近东的风暴之神通常备有霹雳作降火之用。这时代的亚述君王则形容神明为烈火,又用火在前面开路。亚述王以撒哈顿(主前七世纪)将自己军队的挺进和攻击,形容为不能压抑的火。这都是神明据称开入战场的姿态。霹雳所放的火是他的主要兵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一11】「王第二次差遣一个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五十夫长对以利亚说:“神人哪,王吩咐你快快下来!”」 第二位五十夫长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张狂地说:「王吩咐你快快下来」(11节),结果同样没有好下场。──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由 1:11,13 可以看出即使神清楚的显示他的能力,亚哈谢还是选择挑战神的权威,不断地派遣属下要抓拿以利亚。 ●「快快」下来:「快速地、迅速地」。第二个百夫长完全无视神迹的发生,态度更恶劣的要求以利亚下来。――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2】「以利亚回答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于是 神的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 【王下一13】「王第三次差遣一个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这五十夫长上去,双膝跪在以利亚面前,哀求他说:“神人哪,愿我的性命和你这五十个仆人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 ◎ 1:13 中,第三个百夫长是上山到以利亚面前,不像前两个五十夫长在山下要求以利亚下山。「愿我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不单是希望他自己与部属不要被火烧死,也希望以利亚跟他去见王。因为这五十夫长没把以利亚带回去,一样性命难保。――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3~15】第三组人得到豁免,并非因为他们求情,而是因为神插手。不要怕他(15节)显示以利亚的生命也受到威胁。「王已经知道以色列的神的旨意,但是他不愿意顺服」(Robinson),因此自招刑罚。──《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两次降火烧灭100多人,是为了警告王的恶行。第三次被派来的五十夫长没有听从王的命令,因为他知道那是对抗神。可见敬畏神的人屈膝敬拜那主宰生死存亡的耶和华神(代下24:17;诗2:11;太6:23)。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一14】「已经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前两次来的五十夫长和他们各自带的五十人;现在愿我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 ◎许多人质疑神是否太过残忍,直接烧死102人。事实上我们太容易受近代的思想影响,以为对生命的剥夺就是终极的剥夺,也太小看神对罪恶的愤怒。再者,如果不透过明显的神迹,已经深入歧途的以色列人,恐怕也无法回心转意。――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5】「耶和华的使者对以利亚说:“你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以利亚就起来,同着他下去见王,」 第三位五十夫长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在神面前自卑,所以神的怜悯就立刻临到他,天使让以利亚「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15节),只有神的话才能指挥神的先知。──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一16】「对王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差人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 神可以求问吗?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以利亚有“烈火的先知”之称,他重申神的刑罚,一点也没有畏惧。亚哈谢死了,他虽为王,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本节重复了3、4节的内容。但此时站在王面前的以利亚的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时以利亚与敬拜偶像并残暴的亚哈谢王针锋相对,揭露了他的背逆,并不顾一切、大胆地把神的旨意原原本本地向他们宣布,表现出了神之仆人的勇气和无畏(林后5:6)。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以利亚曾在耶洗别的恐吓面前「起来逃命」(王上十九3),现在却毫不畏惧。因为神的话来了,神的权柄也来了,这权柄胜过地上一切君王的权柄。以利亚带着神的权柄去见王,宣告了神的审判(16节)。──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一17】「亚哈谢果然死了,正如耶和华藉以利亚所说的话。因他没有儿子,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正在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第二年。」 “约兰”。亚哈谢的弟弟(三1)。――《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约兰接续他作王: 共同翻译和RSV,Viving
Bible等中均作约兰为亚哈谢的弟弟(3:1),这些都是由七十士译本而来,而希伯来原文中是没有的。约兰第二年: 3:1中说以色列王约兰在犹大王约沙法第18年登上了王位。而8:16则说犹大王约兰登位的时间是在以色列王约兰第5年。两处记录看似矛盾,一处说以色列王约兰登位的时间比犹大王约兰早4年,而另一处则说晚1年。其实这些记录并非有误,而是与当时以色列的摄政制度有关。在记录圣经的过程中,有时候是从一个王摄政的时间开始计算,有时则从正式登基的时间开始计算。也就是本节中记录的亚哈谢王的弟弟约兰登位的时间是从犹大王约兰摄政的时间开始计算的,而8:16的时间是从犹大王约兰正式登基的时间开始计算的。所以这两处记录并不冲突。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亚哈谢与第二位五十夫长一样(11节),同样学不到教训,所以没有像父亲亚哈那样自卑(王上二十一29),作王一年就病死了。──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亚哈谢」(17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掌握」,「约兰」(17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被称颂的」。行恶「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王上十六33)的亚哈,竟然给两个儿子起了这么属灵的名字,实在是一个讽刺。但亚哈心中的「耶和华」,其实只是他所想象的金牛犊。并不是自称信神、信耶和华的人,就是我们主内的弟兄姊妹;只有那位在圣经中自我启示的三一真神,才是我们所信的神。──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他兄弟约兰」:原文没有「他兄弟」一词。 ●「约兰」:字义是「耶和华是被称颂的」,是亚哈谢的弟弟。 ●「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第二年」:大约是公元前852年,此时约沙法的儿子(正好也叫约兰)跟约沙法一起执政的第二年。―― 蔡哲民等《研经资料》 【王下一17 年代小注】亚哈谢的兄弟约兰继承他的王位。按照蒂利的考证,他的在位日期是主前八五二至八四一年。如此,犹大和以色列在同一时间,由两位名字几乎完全相同的君王统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一17;三1亚哈的兄子约兰于何时开始作王?】 根据列王纪上一17的记载,亚哈的幼子约兰开始作以色列王时,正值犹大王约兰(约沙法之子)的第三年。(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与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有相同的名字,实在令人觉得很混淆。但明显可见的,就是他们的联盟条约和交情,竟然对他们给儿子起名时也有影响!)但根据列王纪下三1的记载,亚哈的儿子约兰,是在「犹大王约沙法第十八年」时登基。两段经文的记载似乎有矛盾。但不协调之所以会产生,是基于下列原因;约沙法与亚哈联盟,上基列的拉末与亚兰人战争,亚哈希望从亚兰人手中夺回此城(我们知道这项行动结果失败了)。在此之前,约沙法采取预防措施,为确保儿子约兰可以安坐犹大王位,便命儿子与自己共同摄政。 在基列的拉末一役中,亚哈受了严重的箭伤(王上二十二34~35),后来死了。至于约沙法自己也差点丧命,因此,他预先使约兰摄政,也是颇有理由的。犹大王约兰于主前八五三年开始摄政,而他的父亲约沙法存活至五年之后,即八四八年。因此,约兰(犹大王约沙法之子)作王第二年即八五一至八五O年。其父亲于八六九至八六八年正式作王(约沙法之父亚撒于这年逝世),于是,约沙法第十八年即是八五一至八五0年。因为以色列的约兰(亚哈之子)于八五0年开始作王,所以,列王纪下一17及三1的记载均属正确:约沙法王之子约兰第二年,即约沙法王第十八年。 在此要指出,当父亲尚未逝世,委任太子作摄政王,在犹大王朝中共有六次之多:(1)亚撒死于八六九年,但其子约沙法于八七二年已开始作摄政王(共同摄政期有三至四年);(2)约沙法于八四八年驾崩,其子于八五三年作摄政王;(3)亚玛谢死于七六七年,其子乌西雅于七九0年作摄政王(可能是以色列王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将亚玛谢掳往撒玛利亚之时);(4)乌西雅死于七三九年,其子约坦于七五一年作摄政王(那时候,乌西雅患上大麻疯);(5)约坦死于七三六或七三五年,其子亚哈斯于七四三年作摄政王;(6)亚哈斯死于七二五年,其子希西家于七二八年作摄政王。在严格的司法观点看来,由五九七年开始,约雅斤才是真正的犹大王,而希西家只不过是摄政工罢了(以西结通常以约雅斤的年份来定他说预言的日期)。假如我们谨记这项原则,分裂王国里某些似乎是有冲突的日子年期,都会完全清楚明白了。──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王下一17~18】亚哈谢病死,兄弟约兰继位:亚哈谢没有像父亲亚哈那样自卑悔改(见王上21:29),作王仅两年便病死了。――《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一18】「亚哈谢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神三次提醒百姓:「以色列中没有神吗」(3、6、16节)?并且亲自用祂的作为回答了这个问题:百姓虽然悖逆,但信实的神还是他们的神,祂仍然在他们中间施行审判,也仍然在他们中间显出恩典和怜悯。今天,有些信徒的生活好像也是「教会中没有神」,明明知道「耶和华是神」(王上十八37),遇到难处还是到处找偶像帮忙,追求各种势力、方法和技巧,就是不肯回到神面前认罪悔改,单单倚靠神。这是因为他们所敬拜的神和亚哈谢一样,只是金牛犊。──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从王上二十到本章,这四章都有共同的主题,是在迦密山的神迹之后: 1.显明「耶和华是神」(3节;王上二十13、28;王上二十一19;王上二十二38); 2.显明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百姓越悖逆,神越赐下恩典和话语,「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罗十一2),因为「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 3.显明人的全然败坏,不但神迹(王上十八章)不能使人的心回转,恩典(王上二十章)、律法(王上二十一章)、榜样(王上二十二章)或是历史的教训(王下一章),都不能使未蒙拣选的人回转归向神。因此,神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三十一31),由圣灵亲自动工,「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三十一33)。因为亚当里的旧人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只能倚靠基督救我们「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七24),重新「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列王记下综合解读 【王下一18 同是记载历史,圣经作者与一般史学家记载手法有何不同?】以色列诸王记与犹大列王记(8:23)是两卷历史书。列王纪下的作者受圣灵感动,从这两卷书中选辑材料,以神的观点重述以色列与犹大的事迹。神指示作者的思路,使他写出真理──神的话语。──《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一章)】 1 亚哈谢在听闻使者的信息(6)后,没有马上悔改。当别人给予你忠告和提醒时,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他?对于圣经记载的警告,你又用什么态度来接受? 2 若神吩咐你去指出别人的罪恶,你是否会像以利亚那样勇敢和顺服?你会有什么顾虑? 3 亚哈谢第三次派出的五十夫长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 4 从亚哈谢对神的态度和他的结局,你学到些什么属灵功课?当你遇到危难或旁徨无助时,你会怎样做? 5 中国谚语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霎时之祸福」;又有人说:「晚上脱鞋,不知翌日自己能否再穿上」。这两句话与本章的记载有否相似之处?基督徒对此有何警惕?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