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下第二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大卫数点百姓得罪神】

    一、大卫被激动强迫约押数点百姓(1~4)

    二、约押花了九个月将所得民数奏告大卫(5~9)

    三、神提三样灾祸,大卫选择瘟疫(10~14)

    四、死了七万人后神命止灾(15~17)

    五、先知迦得指点大卫献祭赎罪(18~25)

 

贰、逐节详解

 

【撒下廿四1「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

   〔吕振中译〕永恒主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了大卫来害他们,说:『去统计统计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吧。』

   〔原文字义〕「发怒(原文双字)」怒火中烧,被激怒(首字);怒气,鼻孔(次字)

   〔文意注解〕「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指神为扫罗背约杀害基遍人而降饥荒(参撒下二十一章)之后,再一次向以色列人发怒。

         「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激动大卫』指神容许撒但激动大卫(参代上二十一1);『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指全国人口普查。

   〔话中之光〕()本节说耶和华激动大卫数点以色列人,《代上》二十一1则说,是撒但攻击以色列人,激动大卫数点人口。两说并不矛盾。撒但的破坏力量激起大卫骄傲之心,失去对神的单纯信靠,反要计算一下王国究有多大的军力(2)。神用撒但去试验大卫,就像许可撒但去试炼约伯一样(参伯一8~12)。核点人数不是罪,神就曾要摩西数点以色列人,为作战的准备(参民一2~3)。但大卫王朝此刻四境平安,可见核点人数志在炫耀国力。

         ()「激动大卫」原文是「煽动大卫攻击他们」,表明神特意要借着这个事件来管教以色列人。神「不试探人」(雅一13),祂不会引诱人犯罪,实际上是「撒但起来攻击以色列人,激动大卫数点他们」(代上二十一1)。但神并没有施恩让大卫能抵挡诱惑,所以也可以说是神「煽动大卫攻击他们」。无论是撒但的煽动,还是神的允许,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人的里面。当大卫的国度被神坚立到一个地步,他内心里的骄傲也渐渐增长,以色列人也日益骄傲自信。因此,「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一面要暴露大卫骄傲的本相,一面也要对付百姓肉体的骄傲。

         ()我们时常会问:是否神令大卫犯罪?神当然不会使人犯罪,但是祂许可罪人以自己的行为显明内心的罪性。另一方面,大卫犯罪也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审判。历代志上211节说,是撒但激动大卫这样做的。以色列人认为,神是一切的掌权者,撒但的作为最终也是要向神负责的。可以说撒但是大卫犯罪的直接推动者,但神允许撒但这样做,对以色列人来讲,神是最终要负责的那一位。

 

【撒下廿四2「大卫就吩咐跟随他的元帅约押说:你去走遍以色列众支派,从但直到别是巴,数点百姓,我好知道他们的数目。

   〔吕振中译〕于是王对约押和跟随他的将军说:『你去走遍以色列众族派,从但直到别是巴,点阅人民,我好知道人民的数目。』

   〔原文字义〕「元帅(原文双字)」统帅,首领(首字);军队(次字)

   〔文意注解〕「大卫就吩咐跟随他的元帅约押说」:『元帅约押』他一度失势后,因平定示巴之乱而复职(参撒下二十22~23)

         「你去走遍以色列众支派,从但直到别是巴,数点百姓,我好知道他们的数目」:『从但直到别是巴』「但」是最北端的城市,「别是巴」是最南端的城市,故这词用来指以色列全境;『知道他们的数目』动机不纯,可能是为了炫耀国力、满足其虚荣心

   〔话中之光〕()大卫想要通过人口调查,确认并夸耀自己的势力和繁荣。其意图如下:(1)认为繁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2)反映了大卫信靠人的肉体过于信靠神。人通常把临到自己的幸福和繁荣不归给神,而用来显示自己力量。人的这种喜爱夸耀的欲望不仅扰乱社会的秩序,而且亵渎神的主权,因此遭来神的震怒(参诗九十四2;箴二十一4;路一51)

         ()大卫一数点以色列人的数目,死亡就进来(15)。因着神的怜悯和恩典,神藉你的手作了工,但是,请你记得,你不能把这些当作广告,当作宣传给人听的材料。甚么时候你显露,立刻就看见死亡在你的工作里。你显出了多少,就失去多少。

 

【撒下廿四3「约押对王说:无论百姓多少,愿耶和华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亲眼得见。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

   〔吕振中译〕约押对王说:『愿永恒主你的上帝使人民比他们现在再增加一百倍,并使我主我王亲眼看见;但我主我王为甚么行这事呢?』

   〔原文字义〕「加增」增加,增进。

   〔文意注解〕「约押对王说:无论百姓多少,愿耶和华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亲眼得见」:约押的谏言正确且有礼貌,不像上次劝王停止为押沙龙哀哭那样直言冒犯(参撒下十九5~7)

         「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约押似乎看透大卫的内心隐藏的骄傲和不顺从(参约壹二16),但也只能婉言劝止。

   〔话中之光〕()约押是一个体贴肉体的人,但有时也会说出对的话来(3节;十九5~7)。体贴肉体的人属灵的光景总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但也能被神使用。

 

【撒下廿四4「但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约押和众军长就从王面前出去,数点以色列的百姓。」

   〔吕振中译〕但王的话胜过了约押和众将军。约押和众将军就从王面前出去、点阅以色列人民。

   〔原文字义〕「胜过」坚定,牢靠;「众军长(原文双字)」军队(首字);长官(次字)

   〔文意注解〕「但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众军长』可能是在分配数点百姓任务的会议上提出意见。

         「约押和众军长就从王面前出去,数点以色列的百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话中之光〕()约押可能发现大卫因为国力日强,变得日益骄傲,不再那么谦卑了,所以谏言:「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3)。但属灵的大卫一旦骄傲的本相被引动起来,也会固执己见,和体贴肉体的人没有两样,结果「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没有虚心纳谏。

         ()约押是个属肉体的人,有的时候一些属肉体的人似乎比基督徒还更认识某些原则性的问题。但是大卫就是不理睬属天的智慧和人家好的劝言,坚持要去数点以色列百姓,结果你也知道是如何。这一切都是源于撒但激动大卫去做一些事来荣耀人,夸口自己的资源和成就。因此,耶和华出来大大地击打他们,把撒但要荣耀人的工作彻底摧毁,使人在祂的面前深深地降卑下来。

 

【撒下廿四5「他们过了约河,在迦得中城的右边亚罗珥安营,与雅谢相对。」

   〔吕振中译〕他们过了约但河,便从亚罗珥、从溪谷中的城开始〔传统:便在亚罗珥、在溪谷中城的右边扎营〕,向着迦得和雅谢走去;

   〔原文字义〕「迦得」军队;「亚罗珥」毁灭;「雅谢」受帮助的。

   〔文意注解〕「他们过了约河,在迦得中城的右边亚罗珥安营,与雅谢相对」:『亚罗珥』位于约河东岸迦得谷的南面,流便支派境内;『雅谢』位于约河东岸迦得谷的北面,迦得支派境内。

 

【撒下廿四6「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绕到西顿,」

   〔吕振中译〕又到了基列,到了赫人之地,到了黑门;他们又来到但〔传统:雅安〕,又从但绕到西顿;

   〔原文字义〕「基列」多岩之地;「他停合示」最低的月亮;「但雅安」果断的判决;「西顿」打猎。

   〔文意注解〕「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绕到西顿」:『基列地』位于约河东岸雅博河从它的中部流过,分属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境内;『他停合示地』位于约河东岸,可能指玛拿西半支派境内的北界黑门山一带某处;『但雅安』位于约河西岸,可能指迦南地的最北端的但派支派境内;『西顿』位于地中海沿岸,亚设支派的北界。

 

【撒下廿四7「来到推罗的保障,并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又到犹大南方的别是巴。」

   〔吕振中译〕他们来到推罗的堡垒、和希未人迦南人所有的城市;又出到别是巴、犹大的南方。

   〔原文字义〕「推罗」岩石;「保障」要塞,堡垒;「别是巴」七倍誓约的井。

   〔文意注解〕「来到推罗的保障,并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推罗』位于地中海沿岸,西顿的南面;『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指迦南地原住民的余数,当时已臣服于大卫王的统治之下,故本句可解作迦南地各城。

         「又到犹大南方的别是巴」:『别是巴』位于犹大支派境内的最南端。

         这样,5~7节所记数点百姓的路线,乃是从约河东岸最南端开始,依反时针方向,到约河东岸最北端,然后越过约河,从西岸最北端一路南下,直到迦南地的最南端为止。

 

【撒下廿四8「他们走遍全地,过了九个月零廿天,就回到耶路撒冷。」

   〔吕振中译〕他们走遍全国,过了九个月零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

   〔原文字义〕「走遍」四处走动。

   〔文意注解〕「他们走遍全地,过了九个月零廿天,就回到耶路撒冷」:『走遍全地』指约河东西两岸,大卫王统治下领土全境;『九个月零廿天』犹太人的历法每个月三十天,故总计二百九十天。

 

【撒下廿四9「约押将百姓的总数奏告于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犹大有五十万。」

   〔吕振中译〕约押将点阅人民的数目呈报于王;以色列能拔刀有力气的人有八十万;犹大人有五十万人。

   〔原文字义〕「勇士(原文三字)」力量,武力(首字);人类(次字);英勇的人(末字)

   〔文意注解〕「约押将百姓的总数奏告于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拿刀的勇士』表示仅计数「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民二十六2);『以色列有八十万;犹大有五十万』与《历代志上》的数目有些出入,那里是「以色列人拿刀的有一百一十万,犹大人拿刀的有四十七万」(代上二十一5)。其间的差异,以色列人少算三十万,大人少算三万,根据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的解释,约押所奏告的人数是指「拿刀的勇士」,而《历代志上》的数目包括了三十万适龄后备兵,以及另有三万便雅悯人加入犹大人的行列。

   〔话中之光〕()大卫愚蠢地忘记了所有一切都是神赐给他的礼物,如果神不作他的力量,即使有再多的军队也只能灭亡的事实(参诗一百二十七1)。繁荣,在某种意义上会遮盖神的荣耀(参箴二十一4)。在这个世界上最贤明而有力的领袖是把万王之王耶和华侍奉为自己的主人的人(参诗篇十六篇;箴一7)

 

【撒下廿四10「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

   〔吕振中译〕大卫数点人民以后,大卫的良心一直在打击他;大卫就对永恒主说:『因我所行的、我大大犯了罪了。永恒主阿,如今求你不追究你仆人的罪愆;因为我干了极胡涂事了。』

   〔原文字义〕「自责」击打;「大」极度地,非常地;「除掉」拿走;「罪孽」罪恶,不公正;「愚昧」愚蠢。

   〔文意注解〕「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心中自责』表示他命令数点百姓的动机不正。

         「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大有罪』意指行这事出于他自己的骄傲,偷窃了神的荣耀,大大得罪了神。

   〔话中之光〕()大卫的晚年,看见以色列的国势空前强盛,版图扩展,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这全是出于神的赐福。但人很容易自得自满起来。拜偶像的错误,是以别的代替神;那么自得则是以自己代替神。这不仅是大卫个人的问题,也是由于以色列人犯罪,神容许撒但来激动他的心;而这一切都在神至高的主权之下(参撒下二十四1~2,代上二十一1~2)

 

【撒下廿四11「大卫早晨起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迦得,就是大卫的先见,说:」

   〔吕振中译〕大卫早晨起来;永恒主的话传与为大卫做先见者的神言人迦得,说:

   〔原文字义〕「先知」发言人;「先见」异象。

   〔文意注解〕「大卫早晨起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迦得,就是大卫的先见,说」:等到大卫自觉有罪、向神认罪之后,神才差遣先知迦得宣告刑罚(12)

 

【撒下廿四12你去告诉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有三样灾,随你选择一样,我好降与你。’”

   〔吕振中译〕『你去告诉大卫说:永恒主这么说:我提出三样灾要降于你,随你选择一样,我好向你施行。

   〔原文字义〕「选择」挑选,决定。

   〔文意注解〕「你去告诉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有三样灾,随你选择一样,我好降与你」:『三样灾』都是不谨守遵行神的诫命所当受到的咒诅──疾病(参申二十八20~22)、饥荒(参申二十八23~24)、战争(参申二十八25~26);『随你选择一样』给大卫抉择,也考验他的智慧。

   〔话中之光〕()神并不是喜悦惩罚人类,而是愿意人学习神那样圣洁的属性,维持清洁的生活(参耶三十11)。其实,对圣徒来说神现在的惩罚也可称之为对未来的祝福(参伯五17;箴三12;来十二6~10)。为了传达这种祝福,神差派了先知迦得。

 

【撒下廿四13「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现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

   〔吕振中译〕于是迦得来见大卫,通知他,问他说:『你愿意你这地有三〔传统:七〕年饥荒呢?还是你在敌人面前逃跑、而他追赶着你三个月呢?抑或在你这地有三天的瘟疫呢?现在你要思想、要看清楚我该用甚么话去回复那差遣我的。』

   〔原文字义〕「揣摩思想」思索,查看。

   〔文意注解〕「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七年的饥荒』可能是「三年的饥荒」(代上二十一12;七十士译本)

         「现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揣摩思想』意指查问自己。

 

【撒下廿四14「大卫对迦得说: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

   〔吕振中译〕大卫对迦得说:『我非常为难;让我们落在永恒主手里吧,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可别让我落在人手里呀。』

   〔原文字义〕「为难」落入困境;「落在」倒下,躺下;「丰盛的」许多,大量。

   〔文意注解〕「大卫对迦得说:我甚为难」:『甚为难』意指不知如何选择。

         「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意指神比人更为仁慈。

   〔话中之光〕()大卫明智地选择直接从神而来的处罚。他知道在战争之中,敌人凶暴残忍,而神却是大有怜悯的。在你犯了大罪的时候,要归向神并受祂的处罚,这远胜过落在人的手中。但大卫并没有直接从中选择一样,而是情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请神来决定惩罚的方法。因为他知道神是「有丰盛的怜悯」的神,知道「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三十5)

 

【撒下廿四15「于是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自早晨到所定的时候,从但直到别是巴,民间死了七万人。」

   〔吕振中译〕于是大卫选择了瘟疫。那些日子正是收割麦子的日子。永恒主把瘟疫降在以色列中;从早晨到所定的时候,从但直到别是巴、民间死了七万人。

   〔原文字义〕「所定的」指定的时间或地点。

   〔文意注解〕「于是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显然大卫选择三天的瘟疫。

         「自早晨到所定的时候,从但直到别是巴,民间死了七万人」:『所定的时候』意指满七十二小时;『从但直到别是巴』意指全国各地(参阅2节注解);『民间』意指京城以外各地的国民。

   〔话中之光〕()神提出的三个惩罚各个都足够打消大卫所夸耀的以色列的名誉和力量。大卫明白了没有比神的怀抱更好的避难所(参诗四十六1;九十1),选择了「三日的瘟疫」。结果他将委任给他的选择权归还给神:(1)大卫这样的态度是在公义的裁判官神面前的谦虚行为(参诗一百三十一篇)(2)清楚神对人的工作最终以恩典结束(参民六24~26)(3)知道所有问题的解决者是神(参太十一28)

 

【撒下廿四16「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灭城的时候,耶和华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民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那时耶和华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那里。」

   〔吕振中译〕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杀灭城里的人,永恒主就后悔、不降这灾,便对那杀灭人民的天使说:『彀了;现在放手吧。』那时永恒主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附近。

   〔原文字义〕「后悔」懊悔,遗憾。

   〔背景注解〕亚劳拿的禾场」相传有兄弟两人皆为农民,哥哥亚劳拿,已经结了婚,有好几个子女。弟弟阿珥楠还是个单身汉。这年收成后,哥哥想,自己家庭帮手多,劳力好,收成也不错,应该帮助弟弟。于是趁着夜色背了袋麦子放在弟弟仓里,可是事也凑巧那夜作弟弟的也想起哥哥。我一个人生活容易维持,我哥哥子女多负担重,恐怕不够维持,应该帮助他,马上也搬了一袋麦子偷偷放在哥哥仓里。第二天清早,弟兄两人暗自惊奇,为什么搬了一袋麦子,却不见减少。第二天晚上,二人不约而同,又将麦子往对方送。第三天两人越发奇怪,便都坐下来看个究竟,直到半夜不见动静。二人又不约而同的背着麦子上路,到了禾场上恰巧半路相遇。一见面,二人就明白了这秘密,便一同跪下感谢神。弟兄二人彼此相爱,成为以色列中的美谈。这块禾场就成了爱的场所。大卫曾在其上修筑祭坛,献上祭牲,阻止了灭城天使的灾祸。后来所罗门王选择这个禾场,作为建造圣殿的地基。

   〔文意注解〕「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灭城的时候」:意指瘟疫即将来到耶路撒冷的居民的时候。

         「耶和华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民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意指神在未到所定的时候,提前结束瘟疫之灾。

         「那时耶和华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那里」:『耶布斯人』耶路撒冷的原住民;『亚劳拿的禾场』又名「阿珥楠的禾场(代上二十一28),是一处私有的打谷场,亦即现在的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城东侧的摩利亚山上,是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祭的地方(参创二十二1~14)

 

【撒下廿四17「大卫看见灭民的天使,就祷告耶和华说: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

   〔吕振中译〕大卫看见了那击杀人民的天使,就对永恒主说道:『是我犯了罪了;我作了孽了;这些群羊作了甚么呢?但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父的家好啦。』

   〔原文字义〕「灭」击打;「民」百姓;「犯了罪」错过目标;「行了恶」弯曲,扭曲。

   〔文意注解〕「大卫看见灭民的天使,就祷告耶和华说」:『看见灭民的天使』通常世人看不见天使,除非蒙神开灵眼才能看见(参王下六17)

         「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这群羊』意指以色列百姓,在此特指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了什么呢?』意指他们是无辜的。

   〔话中之光〕()大卫虽有人的许多软弱,在他一生最后的岁月中面对灾祸,仍不失其一代伟人的胸襟。他目睹国人受瘟疫之苦,从内心深处倾吐出对神的哀求,宁愿为臣民受罚,勿令国中无辜的「群羊」受苦。大卫犯过罪,有时犯大罪,但他令人敬佩处,是他的无比谦卑;身为一国之主,一旦知道所为得罪了神,立刻公开认罪。他又热爱臣民,视为神交托他牧羊的羊群。他看见“灭民的天使”,立刻向神呼求,充分表现了他的谦卑、自责和爱心。是这些美质让他成为最受敬爱的一位王。

         ()大卫在祷告中不但再次认罪,更求神把刑罚加在自己身上,好让百姓能得着释放。大卫作为神的百姓「以色列的君」(撒下七8),知道自己的职责是服事神的百姓,所以他愿意为了百姓而牺牲自己。然而,大卫固然是暴露了肉体的骄傲,但神「激动大卫」(1)数点百姓,更重要的目的是因为「对以色列人发怒」(1)。所以神「降瘟疫与以色列人」(15),而不是大卫和他的父家,也没有指示大卫为自己的罪献上赎罪祭(参利四2~3)。因此,这个祷告实际上是一个中保的祷告,大卫的代求实际上是预表弥赛亚君王的中保。

 

【撒下廿四18「当日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

   〔吕振中译〕那一天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永恒主立座祭坛。

   〔原文字义〕「耶布斯」打谷场,被践踏;「亚劳拿」我应喜乐欢呼。

   〔文意注解〕「当日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亚劳拿的禾场』请参阅16节文意和背景注解;『筑一座坛』坛指燔祭坛。

   〔话中之光〕()神要大卫在亚劳拿的禾场上献祭给他,作为悔改的表示。神在惩罚人的同时,也早已想好了解决和好的方法。人的悔改和从罪的恢复不是来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发行为,而是来自神的救赎(参诗五十一10~13)。神特别要求「亚劳拿禾场」作为献祭的场地有很大的含义。「亚劳拿禾场」位于耶路撒冷城东侧的摩利亚山上是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祭的地方(参创二十二:1~14),是亚伯拉罕顺从神和神预备恩典的地方。神将这地重新选择作为自己与他们和好施慈悲的地方,因此凡寻求此地的人都应该记住神的慈悲、宽恕和看顾的恩典(参代下三1)

         ()神亲自指示大卫在摩利亚山筑坛献祭,表明祂在对付罪的同时,早已预备好了人与祂和好的方法。人没有办法靠着自己与神和好,也不可能倚靠自己的觉醒或爱心主动认罪悔改,而是神主动预备了恩典和救赎。这就是「耶和华以勒」:神为我们预备救恩、为我们预备新的生命,引导我们求祂「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五十一10)

 

【撒下廿四19「大卫就照着迦得奉耶和华名所说的话,上去了。」

   〔吕振中译〕大卫就照迦得的话、照永恒主所吩咐的上去。

   〔原文字义〕「奉名」命令,指示。

   〔文意注解〕「大卫就照着迦得奉耶和华名所说的话,上去了」:『上去』禾场位于耶路撒冷城东侧的摩利亚山上,比大卫城略高,故用「上去」形容。

 

【撒下廿四20「亚劳拿观看,见王和他臣仆前来,就迎接出去,脸伏于地,向王下拜,」

   〔吕振中译〕亚劳拿往下眺望,见王和他臣仆迎面前进而来,就出去迎接,面伏于地、向王下拜。

   〔原文字义〕「观看」俯视;「迎接出去」前往,出来。

   〔文意注解〕「亚劳拿观看,见王和他臣仆前来,就迎接出去,脸伏于地,向王下拜」:『脸伏于地』尊敬的姿态。

 

【撒下廿四21「说:我主我王为何来到仆人这里呢?大卫说:我要买你这禾场,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

   〔吕振中译〕亚劳拿说:『我主我王为怎么来到仆人这里呢?』大卫说:『是要从你买这禾场,好为永恒主筑座祭坛,使疫症可以被抑制住、不再流行于民间。』

   〔原文字义〕「止住」限制,保留。

   〔文意注解〕「说:我主我王为何来到仆人这里呢?」:表示他甘心乐意为王效力。

         「大卫说:我要买你这禾场,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虽然神已经垂听他的祷告(17),并且已经吩咐灭命的天使住手(16),但是在手续上,仍然需要为他自己所犯的过错献祭赎罪。故此大卫奉神的指示(18),来

 

【撒下廿四22「亚劳拿对大卫说:我主我王,你喜悦用什么,就拿去献祭。看哪,这里有牛,可以作燔祭;有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可以当柴烧。」

   〔吕振中译〕亚劳拿对大卫说:『我主我王看甚么好、就拿甚么去献上吧;看哪,这里有牛可以做燔祭,有打粮的家什和套牛的器具、可以当柴烧。

   〔原文字义〕「燔祭」升高,火烧祭。

   ﹝背景注解﹞根据当时的习俗,打谷场常是设在高丘上的一大片净光盘石之地。簸麦子的程序大概如下:收割回来的一捆捆禾捆,先平铺在打谷场上晒干,再用连枷来打,或让牛只等动物来踹(参申二十五4)。有的在牛后边拖个木橇,下面装有铁球或石球。木橇从禾捆上拖过,麦穗受压而与麦秆脱离,麦秆同时也被切碎,而谷粒也脱去糠皮。巴勒斯坦地通常在下午和傍晚时分有西风从地中海吹来,故簸麦子的工作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每当晚风轻扬的时候,麦农们会奋力的将混有碎秆、糠秕的谷粒,用禾叉迎风抛向空中,好让较轻的碎禾秆和糠秕被风吹往一边,较重的谷粒便掉回禾场上。簸过的麦穗,还要经过一道筛净的手续,最后只留下麦子。

   〔文意注解〕「亚劳拿对大卫说:我主我王,你喜悦用什么,就拿去献祭」:亚劳拿乐意付上代价,有分于王的献祭。

         「看哪,这里有牛,可以作燔祭;有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可以当柴烧」:『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主要部分是用木头制的,所以可当柴烧。

   〔话中之光〕()22~24突出了外邦人亚劳拿毫无保留的奉献,以及大卫决不愿意献上垂手可得之物的。通过这种美丽的情景我们可以发现:(1)真正地奉献应该是毫无吝惜的、自发的、完全的奉献(参林后九7)(2)没有牺牲的祭祀对耶和华是无意义的(参申十六16)(3)纯洁的人格是神真正喜悦的祭物(参腓四18;来十三16)

 

【撒下廿四23「王啊,这一切我亚劳拿都奉给你。又对王说:愿耶和华你的 神悦纳你。

   〔吕振中译〕王阿,这一切亚劳拿都送给王了。』亚劳拿又对王说:『愿永恒主你的上帝悦纳你。』

   〔原文字义〕「悦纳」满意,喜悦。

   〔文意注解〕「王啊,这一切我亚劳拿都奉给你」:『奉给你』指免费让给你,含有奉献的意思。

         「又对王说:愿耶和华你的神悦纳你」:『悦纳』指所献的祭蒙神悦纳。

 

【撒下廿四24「王对亚劳拿说:不然,我必要按着价值向你买,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神。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

   〔吕振中译〕王对亚劳拿说:『不;我一定要按价值向你买;我不用白得之物做燔祭献与永恒主我的上帝。』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的银子买了那禾场和牛。

   〔原文字义〕「白得」白白,免费。

   〔文意注解〕「王对亚劳拿说:不然,我必要按着价值向你买,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神」:『白得之物』指不花代价的祭物。

         「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五十舍客勒银子』约折合575公克的银子;《历代志上》则说六百舍客勒金子(代上二十一25),可能指过后买了与禾场相连的整块山头,作为建殿的地基,而本节的代价仅供筑祭坛和祭物之用。

   〔话中之光〕()大卫说:「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神」,因为他知道,神不在乎我们为祂做了什么,也不在乎我们向祂献了什么,而是在乎我们这个人:「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白得之物」不必付出顺服的代价,祭物献上了,人的心还留着,所以在神的眼里毫无价值。在网络时代,我们若不肯付上真实的代价,而是满足于用社交媒体里的属灵套话来代替膝盖上的代祷,用转发别人的属灵文章来代替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也是用「白得之物」来献祭,只能自我满足、自我安慰,在神面前并不蒙悦纳。

 

【撒下廿四25「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如此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

   〔吕振中译〕就在那里大卫就为永恒主筑了一座祭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这么,永恒主应允了他们为这地所恳求的,疫症就从以色列人中抑制住了。

   〔原文字义〕「平安祭」联盟的祭,友谊的祭。

   〔文意注解〕「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平安祭』指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祭,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邻舍的和谐关系。

         「如此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指得瘟疫的人逐渐痊愈了。

   〔话中之光〕()「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并不是垂听了他们的认罪悔改,而是悦纳了他们借着「燔祭和平安祭」所表明的全然奉献、与神相交的心志。因为在百姓认罪悔改之前,神已经停止降灾了。所以神并没有指示大卫献上赎罪祭,而是让他献上「燔祭和平安祭」作为响应。新约的救恩也是神自己预备的,人还没有认罪悔改,神就主动「设立耶稣作挽回祭」(罗三25)。因此,不是百姓的认罪悔改停止了瘟疫,也不是信徒的认罪悔改换取了救恩,是神主动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五31),并且「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徒十一18)。而人的响应应当是「燔祭和平安祭」,也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并且在平安生命里彼此相交、又「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约壹一3)

         ()圣灵并没有记录「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1)的原因,因为祂要我们注意的不是人的罪,也不是人的悔改,而是「耶和华以勒」(创二十二14)。神指示大卫在「耶和华以勒」筑坛献祭,而大卫体贴神的心意,买下了这块「耶和华以勒」的地,完成了建殿的预备。神借着大卫向百姓显明了「耶和华以勒」,表明祂将用自己的预备使国度坚立,此后大卫国度的中心,就是耶路撒冷的圣殿:「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诗四十六4)。至此,大卫才「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徒十三36另译;英文ESVNSAB译本),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参撒上十三14;徒十三22),但并不是一个不会犯罪的人。只要是亚当的后裔,无论怎样立志努力遵行神的旨意,都无法脱离肉体的软弱。但神却是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撒上二8)。大卫第一次犯罪,神却赐下了圣殿的建造者所罗门;第二次犯罪,神却预备了建造圣殿的亚劳拿禾场。因此,大卫之所以合神心意,并不是因为他的行为合神心意,而是因为他的一生显明了神拣选人、救赎人、挽回人、造就人的心意和工作法则,让每一个灵里看见的人都能敬畏神、顺服神、倚靠神,接受圣灵使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正如大卫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曾耐性等候耶和华;祂垂听我的呼求。祂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使我的脚立在盘石上,使我脚步稳当。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诗四十1~3)

 

叁、灵训要义

 

【大卫数点百姓与献祭赎罪】

    一、大卫数点百姓干罪(1~9)

          1.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1):大卫数点百姓的动机不正。

          2.「约押对王说:无论百姓多少,愿耶和华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亲眼得见。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3):约押谏王三思。

          3.「但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约押和众军长就从王面前出去,数点以色列的百姓」(4):大卫坚持己见。

          4.「他们走遍全地,过了九个月零廿天,就回到耶路撒冷。约押将百姓的总数奏告于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犹大有五十万」(8~9):约押完成使命。

    二、大卫悔罪与选择落在神手(10~17)

          1.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10):大卫过后悔最。

          2.「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现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13):神命先知迦得告诉大卫,三样灾祸任选其一。

          3.「大卫对迦得说: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14):大选选择愿落在神的手里。

          4.「于是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自早晨到所定的时候,从但直到别是巴,民间死了七万人」(15):于是神降瘟疫,百姓死了七万人。

          5.「大卫看见灭民的天使,就祷告耶和华说: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17):大卫为民求神,愿代民受罚。

    三、大卫购建殿地基与献祭赎罪(18~25)

          1.当日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18):先知迦得指示大卫在亚劳拿的禾场上筑坛。

          2.「亚劳拿观看,见王和他臣仆前来,说:我主我王为何来到仆人这里呢?大卫说:我要买你这禾场,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20~21):大卫往见亚劳拿,表示欲买禾场筑坛。

          3.「亚劳拿对大卫说:我主我王,你喜悦用什么,就拿去献祭。看哪,这里有牛,可以作燔祭;有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可以当柴烧。王对亚劳拿说:不然,我必要按着价值向你买,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神。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2224):大卫婉拒亚劳拿的善意,出代价购买他的禾场与牛。

          4.「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如此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25):大卫筑坛献祭,止住瘟疫。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下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下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