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留言与回顾】

    一、大卫的最后的留言(1~7)

    二、大的勇士们名录(8~39)

 

贰、逐节详解

 

【撒下廿三1「以下是大卫末了的话。耶西的儿子大卫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说:」

   〔吕振中译〕以下这几句是大卫末了的话:是耶西的儿子大卫发的神谕,是那被举起得高位的人发的神谕,雅各之神所膏立的,以色列的美妙诗人〔或译:以色列诗歌的美妙题材〕:

   〔原文字义〕「末了」最后;「高位」上面的;「美」愉悦,甜美。

   〔文意注解〕「以下是大卫末了的话」:『末了的话』意指最后的话,有谓是临终留言。

         「耶西的儿子大卫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说」:『得居高位』指得以成为君王;『雅各神』即指「以色列的神」(3);『神所膏』指撒母耳奉神之命膏抹他的(参撒上十六12~13);『美歌』指赞美诗;『说』指为神说话,常用于先知正式场合的说话。

   〔话中之光〕()在圣经里有许多说到「末了的话」的事,保罗在他的书信里,就多次的题到「我还有末了的话」。甚么叫作「末了的话」?看!差不多要讲完了,但是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非讲不可,那些重要的事是重要到一个地步,非常有关键性的。所以圣经里面常常说到末了的话,那是很重要的话。用人的话来讲,就是有点指导性的话。

         ()当大卫走完了他该走的路,他完成了神给他的托付,遵行了神的心意,就领会到一个生命作王的恩典,这个就是他末了的话的主题。领会这个生命作王的恩典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一生的经历里所领会出来的。当中有神的启示,他把神的启示成为他的实际。当中也有他的愚昧和神的管教,但是透过神对他的管教,他体会到神的本性。我们感谢赞美主!大卫在这里用了很短的话,来说出一个好大的恩典。

         ()1~7是出于大卫纯洁的良心和对神的感恩,总结自己的一生。他信息的核心是仰望、赞美将要来到的义的统治者。大卫没有因现在的地位而自高。神的恩惠在谦虚人的身上显得完全(参弗三7~13;彼前五5~7)。同时对大卫的身份变更的内容神早已在(参撒下七8)中启示过。

 

【撒下廿三2耶和华的灵借着我说,祂的话在我口中。」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灵藉着我来说话:他的话语在我的舌头上。

   〔原文字义〕「口」舌头。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灵借着我说」:意指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说话(参提后三16;彼后一21)

         「祂的话在我口中」:『口中』原文是「舌头上面」;本句意指神将祂的话放在大卫的口中,使他不自觉的说出神的话来(参耶一9)

   〔话中之光〕()当大卫经历了一生的功课,肉体的生命来到「末了」(1)的时候,他属灵的生命却越来越成熟,以致能完全被圣灵所管理,成为作神话语出口的先知。

 

【撒下廿三3「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盘石晓谕我说: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

   〔吕振中译〕雅各〔或译:以色列诗歌的美妙题材〕的神说道,以色列的盘石〔即:神之表象〕告诉我说:一个凭公义统治人的、一个存敬畏神之心来统治人的;

   〔原文字义〕「治理」统治,管辖;「执掌权柄」(原文与「治理」同字)

   〔文意注解〕「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盘石晓谕我说」:『以色列的盘石』意指神子民稳固的救恩根基。

         「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公义』指公正无私;『敬畏神』指不敢得罪神。

   〔话中之光〕()以色列的神」那是管理、看顾、领导、保守、供应以色列的,叫以色列得供应的,叫以色列得保护的,叫以色列得领导的,乃是这一位神。「以色列的盘石」外面的以色列可以倒下去,但以色列的根基却没有破裂。因为这根基乃是一个盘石,这一个盘石乃是神自己。

         ()「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这是一个准确的作王的要诀。一位在神面前作王的人,他必须要有这样的质量。他处理人民的事是凭着公义,而他本人是敬畏神,也带领着人民敬畏神。他在执掌权柄的时候,神是他最高的权柄,他只不过是神权柄的一个出口。这就是一位在神面前按着神心意作王的人。

         ()大卫预言神将赐下一位理想的弥赛亚君王(3~4)。虽然大卫「在神面前并非如此」(5),撒母耳记所记录的是一个不完全的国度,一位满了破口的君王,一帮满了残缺的百姓。但正因为如此,大卫才会凭信心盼望那「一切救恩」和「一切所想望的」(5),在神「永远的约」(5节;撒下七8~16)里得着「坚稳」(5)和实现。

         ()神必将赐下那位「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的弥赛亚基督,「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把光明和生命带到地上,并且消灭国度中的一切不义(6~7),使大卫的国度最终应验在神的国度里(路一32~33)。这就是神与大卫所立的「永远的约」。

 

【撒下廿三4「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

   〔吕振中译〕他必升起晨光,像清晨的日头、没有云翳、只射发光辉,像甘雨下降,使青草从地上长起。

   〔原文字义〕「出」上升;「晴光」光亮。

   〔文意注解〕「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他』指公义、敬畏神的统治者;『像日出的晨光』意指给人民带来光明、温暖、福气;『如无云的清晨』意指丝毫没有缺陷。

         「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阳光和雨水是生命成长的必要条件;『地发生嫩草』表征带给人民的生活欣欣向荣。

   〔话中之光〕() 神恩待人,好似日出的晨光,雨后阳光照耀下有嫩草滋生。这是指青年的时光,也指年老的情况。二者都有阳光,前者是在云层密集之前,后者是在云彩散去之后。

         ()云彩——云有多种:絮云,好似天空中的白银。积云,堆聚起来好似远处山阜之巅峰。层云,好似长廊巨柱。雨云,积满水分必降雨霖。我们人生也有类似的经验,没有云彩,我们也没有什么光暗,更显不出光的性质了。我们若不受云雾所困,就不知道神的安慰与帮助。多变的气候显示春日的美景,远胜那无云的蔚蓝天空。

         ()晨光——神的爱进入我们的心好似清晨一般。祂是盘石,祂的来临也好似光那么柔和。神的爱进入吕底亚,她的心就好似花瓣般展开了。有些人重生的经验就是这样。不能确定到底什么时候真正蒙恩。但是经验是确定的,以前在黑暗中,现在却在主的光亮里。

         ()晴朗——有云有雨之后天气转晴。没有雨水,我们的人生就成为荒漠。雨水是必要的,使百种滋生。阳光也是需要的,使生命茁壮。喜乐与忧患都是必需要的,嫩草是雨水与阳光的产物。你若有眼泪,必有微笑!云与雨过去之后就有阳光,晴朗非常。

 

【撒下廿三5「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祂岂不为我成就吗?」

   〔吕振中译〕我家在神面前岂不是这样立着么?神和我立了永远的约;凡事安排、妥当稳固;我受的一切救恩和我的一切愿望、他岂不使它发旺么?

   〔原文字义〕「家」家族;「凡事坚稳」安排妥当;「想望」喜悦,欢愉;「成就」长出,发芽。

   〔文意注解〕「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并非如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肯定式语气,表示我家原来的情况,并非如3~4节所述;(2)疑问式语气:「岂非是如此吗?」表示我家在神面前的情况正如3~4节所述。

         「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永远的约』指从建立以色列国延伸到应许弥赛亚国的约,大卫的子孙(单数种子)基督必要永远掌权(参撒下七8~17);『凡事坚稳』指这约永远坚定不更改。

         「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祂岂不为我成就吗?」:借着疑问式语气强调神必亲自成就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盼望。

   〔话中之光〕()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按着神的要求来说,我们都不合格。我和我家都是残缺的,我和我家都是破破烂烂的,我和我家都没有一点可夸的。我是不够条件,但是神使我够条件;我是没有这样的资格,但是神让我得着这个资格;我没有这些内容,但神把祂自己加进来作为我的内容。所有的工作都是从神那里开始,也是在神那里带到结局,我就是这样的蒙了恩典。

         ()神拯救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在脱离罪和死,祂要领我们进到作王的地步,我们就追求作王。说实在话,我们追求来追求去,我们还是距离作王的要求很远。感谢神!神不是看我们追求到一个甚么程度,神是看我们的追求是不是尽了我们所能尽的。我们尽了我们所能尽的,剩下的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办法赶得上,神就替我们去成全。

         ()原来神给大卫所立的约,乃是遥遥的指着主在地上建立国度,主要在国度里作王,直到永远。「凡事坚稳」,神要亲自成就这个约。祂是神,祂是以色列的盘石,有甚么事能拦住祂的手,叫祂不能成全这一个约?没有。

 

【撒下廿三6「但匪类都必像荆棘被丢弃,人不敢用手拿它;」

   〔吕振中译〕但匪类却像荆棘、都被丢弃〔或译:都要像旷野的荆棘〕;是不能用手拿的;

   〔原文字义〕「匪类」无足轻重,没用的;「丢弃」撤退,逃跑。

   〔文意注解〕「但匪类都必像荆棘被丢弃」:『匪类』意指一切不要神、偏离神、不敬虔的人;『荆棘』表征被咒诅(参创三18)

         「人不敢用手拿它」:意指属神的人不要与他们有亲密的接触、交通来往。

   〔话中之光〕()神的这一个约(5)不是那么容易成就,要经历许多的艰难。好像保罗劝勉外邦的弟兄们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要经过许多的艰难」(徒十四22)。神的国度在地上显出来要经过许多的艰难。,艰难有些时候好像是掩盖了神的信实,但是没有人能叫神的旨意改变。「匪类」就是那些惹神怒气的人,反对神的人,抵挡神的人,抗拒神的人,他们的结局必被丢弃。

         ()「人不敢用手拿他」,他们(匪类)真是有点本领,叫你不敢下手。他们满身都是刺,你一碰他你就受伤,所以你不敢去碰他。虽然人不敢用手去碰他,但是可以拿铁器和枪杆,来把他拿掉。拿掉的结果必被火焚烧。

 

【撒下廿三7「拿它的人必带铁器和枪杆,终久它必被火焚烧。

   〔吕振中译〕人要摸它,总得装备带铁器和矛杆,它就澈底被烧掉于火中了。』

   〔原文字义〕「焚烧(原文双同字)」燃烧,烧尽。

   〔文意注解〕「拿它的人必带铁器和枪杆」:『带铁器和枪杆』意指带着审判的戒心,定罪和弃绝的态度来与他们周旋。

         「终久它必被火焚烧」:意指这些人若不悔改,终久必会受神公义之火的烧灭。

   〔话中之光〕()神说那些人(匪类)是荆棘(6),在人看来是荆棘,但是对神来说,荆棘起不了甚么作用,反倒有一天神要成为他们的刺。在大马色路上,神对保罗说「你用脚踢刺是难的」(徒二十六14)。真正给人刺伤的,乃是抵挡神的人。真正叫人受了不能挽回的伤的,乃是神的审判。从正面来说,大卫劝勉所有跟随主的人,不要站在与神为敌的地位上。你站在那个地位上,可能会有短暂的保护,但是那些保护没有甚么作用,终究还是要叫他们接受灭亡的事实。

         ()火象征神的震怒和审判(参太十三30),特别强调审判的完全性和急速性(参来六8),这首歌最终提醒我们:(1)耶稣基督将完全消灭他的国度中的一切不义(参赛二十七4)(2)审判临到不能荣耀神的人身上的必然性(参太二十五30)

 

【撒下廿三8「大卫勇士的名字,记在下面:他革扪人约设巴设,又称伊斯尼人亚底挪,他是军长的统领,一时击杀了八百人。」

   〔吕振中译〕以下是大卫勇士的名字:他革扪人约设巴设〔或译:约设巴力〕;是三勇士级的首领;他挥了矛〔或译:斧子〕一口气刺死了八百人。

   〔原文字义〕「勇士」强壮的,大能的;「他革扪人」(原文与「勇士」同字);「约设巴设」居于罪过之中;「伊斯尼人」他的装饰;「亚底挪」他的装饰品;「军长(原文双字)」首领(首字);三分之一(次字)

   〔文意注解〕「大卫勇士的名字,记在下面」:『大卫勇士』指大卫麾下勇挠善战的战士;『名字』本章总共记录了37人,代上十一10~47比此处稍多;『他革扪人』可能指族名,但其谱系和定居地点不详。

         「他革扪人约设巴设,又称伊斯尼人亚底挪,他是军长的统领」:『军长的统领』大卫设有十二支近卫军,每军二万四千人,按月轮流替换出入侍奉王(参代上二十七1~15),军长就是指挥各军的人,而军长的统领可能指协调各军轮班事宜。

         「一时击杀了八百人」:『一时』指在一次战役中。

   〔话中之光〕()他革扪人约设巴设,是勇士中排名最先的一个,他是军长的统领,杀敌之众,没有出其右者。他一时击杀了八百人,足证他的能力是超过八百人的总和。这能力就是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是使祂从死里复活的能力,因此,虽四面受敌也不被困住。他的英勇堪作军长统领,诚为勇士之首。

         ()8~39列举了大卫手下的勇士(参代上十一10~47),对大卫王国的繁荣作杰出贡献的人。他们不是单纯的向人奉献出忠诚的人,他们是向主神的国度奉献忠诚的人。本书的作者用很大篇幅去详细地记录这些勇士的名单和他们的形象:(1)他们作为选民有责任护卫神的荣耀;(2)他们要对抗的对手也是神的仇敌(侵害神的权威和圣洁的一群)。因此他们进行的战争不是争夺权益的斗争,是为耶和华神的荣耀而进行的圣战。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真理:(1)神国度的建立不是靠神单独的事工而成就的事,而是需要人的同工。当然,这不是因为神力不从心,而是反映了神喜悦与人同行;(2)神的国度是忠诚于神的团体(参来三6)(3)尽管人的奉献微不足道,神却一一记住(参太二十五40),尤其对奉献很大的人,神倾注更多的关心。

         ()这些在大卫得国的事上同工的勇士,不但有十二支派的人,也有利未人;不但有以色列人,也有外邦人;不但有「一时击杀了八百人」(18)的,也有「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兵器的」(37)。虽然他们的能力不同、出身不同,但却一样被圣灵数算,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是忠心。要建立神的国度,不但需要大能的勇士(参撒下二十一15~22),也需要忠心的勇士(8~39)。在神的国度里,事奉的能力来自神、事奉的机会来自神,无论是领了五千银子的,还是二千银子的,都是神恩赐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因此,凡是照着恩赐忠心事奉的人,主的奖赏都是一样的:「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二十五2123)

         ()这些勇士过去可能是「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撒上二十二2),其中甚至还可能有「恶人和匪类」(撒上三十22),但最后都被神造就成了忠心的国度勇士。神把这些不同造型的忠心勇士赐给大卫,借着他们的忠心事奉和彼此配搭,支取神的得胜,建立神的国度。今天,神「配搭这身子」(林前十二24),也会把各种「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甚至「恶人和匪类」加进基督的身体。因此,我们不可「以貌取人」(申十17)地把信徒分成三六九等,也不可论断暂时软弱的弟兄,因为「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林前十二22),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神造就成忠心的国度勇士。

         ()今天必须有一班人——容许我这样说——代表着整个教会,起来应付今天的需要。是的,在这班人以外,还有其他人,还有全体以色列人;但是其中很多人无力站稳,因为他们没有站在该有的属灵地位上,也没有充足的属灵度量;他们在属灵上是软弱的,任何一点严峻的考验和艰苦的困难,都会叫这些人陷入惊慌无助之中。那么,仇敌是否就因此叫全教会落在软弱之中呢?不!有少数人要像大卫的勇士一样,为着别人,为着教会,站在该站的地位上。刚强的人要背负软弱人的重担,他们为了教会的缘故,也代表教会,奋起与仇敌争战。

 

【撒下廿三9「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从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着上去,有跟随大卫的三个勇士向非利士人骂阵,其中有以利亚撒。」

   〔吕振中译〕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他是三个勇士之中的一个,跟大卫在巴斯达闵;非利士人〔传统:向非利士人骂阵〕聚集在那里要交战;以色列人退上去,

   〔原文字义〕「亚合人」安息之弟兄;「朵多」亲爱的;「以利亚撒」神所帮助的。

   〔文意注解〕「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亚合人』可能指便雅悯支派中亚合亚的后裔(参代上八4),定居地点不详。

         「从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着上去」:请参阅代上十一13

         「有跟随大卫的三个勇士向非利士人骂阵,其中有以利亚撒」:『骂阵』意指挑战。

   〔话中之光〕()以利亚撒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粘住刀把。他所显出的不独是勇敢,而且是坚忍,不顾身体的疲乏,在仇敌尽灭之先,誓不歇息。那日耶和华使他们大获全胜,众民追随收取掳物。因着他的忠勇,众以色列人同享胜利的果实。

 

【撒下廿三10「他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粘住刀把。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专夺财物。」

   〔吕振中译〕他却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都困乏,手黏住刀把;那一天永恒主成就了大胜利;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回来,只顾剥取死者的财物。

   〔原文字义〕「疲乏」疲倦,辛劳;「粘住」附着,紧靠;「大获」巨大的;「全胜」拯救,释放;「专夺」剥夺,剥去。

   〔文意注解〕「他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粘住刀把」:『手粘住刀把』意指手筋在紧握刀把处松不开来,或刀把处溅到敌人的血直到干涸扒不开来。

         「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专夺财物」:『大获全胜』指所向无敌;『专夺财物』指剥除死伤敌人身上的财物。

   〔话中之光〕()沙玛在众民仓惶走避来犯的非利士人时,勇敢的屹立,将图夺取红豆田的敌人击杀,使那田得保全。沙玛不容非利士人蹂躏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在弟兄手软之时,孤军奋战,终使仇敌溃退,转败为胜,国土得以完整。因着他的忠勇,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但愿神在教会中,兴起更多的沙玛,当教会荒凉的时候,让神的得胜彰显无遗。

         ()「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勇士们都有大大击杀敌军的能力,但他们都承认自己是神使以色列人得胜(1012)的管道,得胜并非是自己的功劳,一切荣耀都归于神。

 

【撒下廿三11「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吕振中译〕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非利士人聚集在利希,那里有一份田地长满着红豆;众民从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原文字义〕「哈拉人」山居者;「亚基」我应增多;「沙玛」惊骇。

   〔文意注解〕「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哈拉人』可能指某处山区,确实地点不详。

         「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长满红豆』代上十一13则是「长满大麦」,可能两种作物都有。

 

【撒下廿三12「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

   〔吕振中译〕沙玛却在那份田地中间站稳着脚跟,救护了那田,击杀非利士人;于是永恒主成就了大胜利。

   〔原文字义〕「救护」解救,营救。

   〔文意注解〕「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站在那田间』大概是非利士人前来掠夺成熟的农作物,沙玛闻讯赶来逆袭营救。

         「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结果是非利士人被杀退。

         以上三个人约设巴设(8)、以利亚撒(9)、沙玛((11~12)是第一级三勇士,各杀死数百人。

 

【撒下廿三13「收割的时候,有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下到亚杜兰洞见大卫。非利士的军兵在利乏音谷安营。」

   〔吕振中译〕三十个首领之中有三个人下到亚杜兰山寨〔传统:洞〕碞石〔传统:收割时候〕那里去见大卫;非利士人的兵团在利乏音山谷扎营。

   〔原文字义〕「亚杜兰」人的正义;「利乏音」巨人。

   〔文意注解〕「收割的时候,有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下到亚杜兰洞见大卫」:『亚杜兰洞』位于希伯仑西北约16公里,伯示麦南方约11公里,以拉谷的南侧山区有很多洞穴可容人(参撒上二十二1)

         「非利士的军兵在利乏音谷安营」:『利乏音谷』利乏音谷』最北端在耶路撒冷的西南方约5公里,最南端在伯利恒的西北方约4公里,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全长约6公里(参撒下五18)

 

【撒下廿三14「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

   〔吕振中译〕那时大卫在那山寨;非利士人的驻防营那时在伯利恒。

   〔原文字义〕「山寨」要塞,堡垒;「伯利恒」粮食之家。

   〔文意注解〕「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防营』指驻扎兵营;『伯利恒』位于大卫山寨的东北方约有7公里。

 

【撒下廿三15「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

   〔吕振中译〕大卫渴想着说:『阿,谁能将城门旁边伯利恒井的水给我喝阿!』

   〔原文字义〕「渴想」渴望,渴求。

   〔文意注解〕「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伯利恒是大卫的家乡(参撒上十六1),他怀念儿时家乡的井水。

 

【撒下廿三16「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

   〔吕振中译〕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军营,从城门旁边伯利恒井里去打水,拿起来,带到大卫那里;大卫不情愿喝,反而奠在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闯过」劈开,破开;「营盘」军营;「奠」倒出来,浇奠。

   〔文意注解〕「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意指需要闯过许多敌人的关卡(13),往返冒着生命的危险,将伯利恒井里的水携回。

         「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奠在耶和华面前』即指浇奠在神面前,如同奠酒一样。

   〔话中之光〕()大卫将勇士从伯利恒城门旁井里打上来的水,浇奠在耶和华面前;他不肯喝那水,因为他深为勇士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以色列人献祭的时候,从来不将血与祭牲一同焚烧,而是将血浇奠在神面前,因为血代表生命。大卫不愿喝这水,因为它代表战士的生命,所以将水奠在神面前。

         ()大卫将用部下们的生命换来的那水作为奠祭献给耶和华,表明他省悟了自己的愚蠢行为(17),将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献给神(可三4)。所有的牺牲应献给生命的主耶和华(诗三十六9;启十二11),任何生命都不能成为人邪恶欲望的牺牲品。神保全懂得尊重邻舍的生命和人格之人(诗五十六13a;箴十四25a)

 

【撒下廿三17「说:耶和华啊,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作的事。」

   〔吕振中译〕说:『永恒主阿,我绝对不作这事。这岂不是冒命而去的人的血么?』他不情愿喝。这是三个勇士所作的事。

   〔原文字义〕「断不敢(原文双字)」绝不是那样(首字);做,制作(次字)

   〔文意注解〕「说:耶和华啊,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意指这水如同他们的血那样的宝贵。

         「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作的事」:『不肯喝』意指他(大卫)承受不起;『三个勇士』指亚比筛(18)、比拿雅(20)两个人,至于第三位是谁,圣经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话中之光〕()从本节可以看到这三个勇士对大卫的忠诚,而大卫也珍惜他们的努力,忍住自己的渴望,把家乡的井水当成是属下生命之祭,奉献给神。亦即大卫认为只有神有资格接受别人用生命准备的祭礼,人是不能承受这样的礼物。我们是否也有同样的认知?知道我们虽然可以是别人的领袖,但却不能主宰或任意夺取别人的生命。

         ()谁都不愿意遭受反对,遇到背叛更是心碎的经验,特别是在患难的环境中。因此,受到人的拥戴,效忠,是极为快意的事情。人用尽方法,想维护奴隶制度,全不是由于生活上的需要,而是乐意得到这种效忠服事的满足,更进一步,就是受人崇拜了,那简直是变成神!

         ()今天我们属主的人,特别是作领袖的,也应该有这样的存心:一切荣耀都归于主。我们不配得人的崇敬,颂扬,所能作的,都是神在我们身上显大,愿更加倾奠在主前。

 

【撒下廿三18「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是这三个勇士的首领。他举枪杀了三百人,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吕振中译〕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是三十〔传统:三〕勇士级的首领。他挥了矛刺死三百人,就得了名像三勇士一样〔传统:在三勇士之中〕。

   〔原文字义〕「洗鲁雅」香膏;「约押」耶和华是父;「亚比筛」我父是礼物。

   〔文意注解〕「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是这三个勇士的首领」:『亚比筛』是大卫的外甥(参代上二16);『三个勇士的首领』意指他的位阶高于其他两个勇士。

         「他举枪杀了三百人,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杀了三百人』比约设巴设杀了八百人(8)少。

 

【撒下廿三19「他在这三个勇士里是最尊贵的,所以作他们的首领;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

   〔吕振中译〕在三十〔传统:三〕勇士级里他是最尊贵的,所以他做他们的队长;只是还没有达到三勇士的等级。

   〔原文字义〕「最尊贵的」沉重,有份量,有尊荣。

   〔文意注解〕「他在这三个勇士里是最尊贵的,所以作他们的首领」:『这三个勇士』指第二组的三个勇士;『最尊贵的』指最受敬重。

         「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前三个勇士』指第一组的三个勇士(8~12)

 

【撒下廿三20「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行过大能的事:他杀了摩押人亚利伊勒的两个儿子;又在下雪的时候下坑里去,杀了一个狮子;」

   〔吕振中译〕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是甲薛有力气的人,曾行过大有作为的事;他击杀了摩押两只小狮;又在下雪的日子下到坑中去击杀一只狮子。

   〔原文字义〕「甲薛」耶和华积聚;「耶何耶大」耶和华知晓;「比拿雅」耶和华已建造;「亚利伊勒」神的狮子。

   〔文意注解〕「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行过大能的事」:『甲薛』位于希伯仑西南方约33公里,别是巴东北方约10公里;『比拿雅』圣经中有十几位同名不同人的比拿雅,但这位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在伴随大卫逃避扫罗王之追杀时,即已在勇士中间崭露头角(2022),后来大卫立他作护卫长(23)

         「他杀了摩押人亚利伊勒的两个儿子」:即指杀了摩押人的两个杰出战士。

         「又在下雪的时候下坑里去,杀了一个狮子」:『坑里狮子』困兽之斗,相当危险,用来形容他所杀的对象极其凶猛。

 

【撒下廿三21「又杀了一个强壮的埃及人。埃及人手里拿着枪,比拿雅只拿着棍子下去,从埃及人手里夺过枪来,用那枪将他杀死。」

   〔吕振中译〕他又击杀了一个埃及人、一个体格很好的人。这埃及人手里拿着矛;比拿雅只拿着棍子下去,竟从埃及人手里将矛夺过来,又用他的矛将他杀死。

   〔原文字义〕「强壮的」外表,眼所见。

   〔文意注解〕「又杀了一个强壮的埃及人,埃及人手里拿着枪,比拿雅只拿着棍子下去」:『强壮』指身材高大;『用棍子对抗枪,又加上拿枪的人身材高大,显示非常不容易。

         「从埃及人手里夺过枪来,用那枪将他杀死」:显示他胆识过人,手脚敏捷且精准。

 

【撒下廿三22「这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吕振中译〕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行了这些事,他就得了名、像三勇士一样〔传统:在三勇士之中〕。

   〔原文字义〕「名」名声,名望。

   〔文意注解〕「这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三个勇士』指第二组的三个勇士。

 

【撒下廿三23「他比那三十个勇士都尊贵,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大卫立他作护卫长。」

   〔吕振中译〕在三十勇士级里他是尊贵的,只是还没有达到三勇士的等级。大卫立他做卫队长。

   〔原文字义〕「尊贵」沉重,有份量,有尊荣;「护卫长」保镳。

   〔文意注解〕「他比那三十个勇士都尊贵,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那三十个勇士』指24~39节中所列举的勇士,实际上共有三十一个人;『前三个勇士』指第一组的三个勇士(8~12)

         「大卫立他作护卫长」:『护卫长』指随身保镳的首领。

 

【撒下廿三24「三十个勇士里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

   〔吕振中译〕三十个勇士之中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

   〔原文字义〕「亚撒黑」神所造的;「朵多」亲爱的;「伊勒哈难」神是有慈爱的。

   〔文意注解〕「三十个勇士里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三十个勇士』实际上24~39节共列了三十一个勇士;『亚撒黑』被押尼珥所杀(参撒下二23);『伊勒哈难』请参阅代上十一26

   〔话中之光〕()24~39大卫身边的勇士们的身份、出身、气质和才干等都各不相同,他们从各个支派中被选拔出来,其中也包含着外邦人出身的归顺者。但他们的目的相同(保护大卫),他们的忠诚和事奉也一致。这些事实提供如下真理:(1)以神为中心的圣徒虽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情、地位和才能,只有一个目标荣耀神(参罗十五6)(2)圣徒的团契应是同甘共苦的生命的联合体(参林前十二26;提后二10)(3)为了神和邻舍牺牲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团契的一员。无论谁,都不只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神和邻舍存在。

 

【撒下廿三25「哈律人沙玛、哈律人以利加、」

   〔吕振中译〕哈律人沙玛,哈律人以利加,

   〔原文字义〕「哈律」颤动;「沙玛」惊骇;「以利加」我的神拒绝。

   〔文意注解〕「哈律人沙玛、哈律人以利加」:『沙玛』请参阅代上十一27;『以利加』未被列在代上十一章名单内。

 

【撒下廿三26「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亚人益吉的儿子以拉、」

   〔吕振中译〕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亚人益吉的儿子以拉,

   〔原文字义〕「帕勒提人」脱逃;「希利斯」他已拯救;「提哥亚人」吹号;「益吉」纠结的;「以拉」城市的监察者。

   〔文意注解〕「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亚人益吉的儿子以拉」:『希利斯』另称「比伦人希利斯」(参代上十一27);『以拉』请参阅代上十一28

 

【撒下廿三27「亚拿突人亚比以谢、户沙人米本乃、」

   〔吕振中译〕亚拿突人亚比以谢,户沙人米本乃,

   〔原文字义〕「亚拿突人」回答;「亚比以谢」我父是帮助;「户沙人」急速;「米本乃」耶和华的殿。

   〔文意注解〕「亚拿突人亚比以谢、户沙人米本乃」:『亚比以谢』请参阅代上十一28;『米本乃』又名西比该(参代上十一29)

 

【撒下廿三28「亚合人撒们、尼陀法人玛哈莱、」

   〔吕振中译〕亚合人撒们,尼陀法人玛哈莱,

   〔原文字义〕「亚合人」安息之弟兄;「撒们」可遮荫的;「尼陀法人」掉落;「玛哈莱」猛烈的。

   〔文意注解〕「亚合人撒们、尼陀法人玛哈莱」:『撒们』又名以来(参代上十一29);『玛哈莱』请参阅代上十一30

 

【撒下廿三29「尼陀法人巴拿的儿子希立、便雅悯族基比亚人利拜的儿子以太、」

   〔吕振中译〕尼陀法人巴拿的儿子希立,便雅悯子孙基比亚人利拜的儿子以太,

   〔原文字义〕「巴拿」忧伤痛苦;「希立」奶;「基比亚人」山谷;「利拜」向耶和华呼吁的人;「以太」和我在一起。

   〔文意注解〕「尼陀法人巴拿的儿子希立、便雅悯族基比亚人利拜的儿子以太」:『希立』请参阅代上十一30;『以太』中文另翻作「迦特人以太」(参撒下十五19)

 

【撒下廿三30「比拉顿人比拿雅、迦实溪人希太、」

   〔吕振中译〕比拉顿人比拿雅,迦实溪人希太,

   〔原文字义〕「比拉顿人」山岭之民;「比拿雅」耶和华已建造;「迦实」震动;「希太」为耶和华的喜乐。

   〔文意注解〕「比拉顿人比拿雅、迦实溪人希太」:『比拿雅』请参阅代上十一31;『希太』又名户莱(参代上十一32)

 

【撒下廿三31「伯亚拉巴人亚比亚本、巴鲁米人押斯玛弗、」

   〔吕振中译〕亚拉巴人亚比亚本,巴鲁米人押斯玛弗,

   〔原文字义〕「伯亚拉巴人」沙漠之家;「亚比亚本」神是我父;「巴鲁米人」属于青年人的;「押斯玛弗」一生刚毅、至死方休。

   〔文意注解〕「伯亚拉巴人亚比亚本、巴鲁米人押斯玛弗」:『亚比亚本』又名亚拉巴人亚比(参代上十一32);『押斯玛弗』另称巴路米人押斯玛弗(参代上十一33)

 

【撒下廿三32「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儿子中的约拿单、」

   〔吕振中译〕沙本人以利雅哈巴,沽尼人雅善〔传统:雅善的儿子们〕,

   〔原文字义〕「沙本人」狐狸之地;「以利雅哈巴」神隐藏了;「雅善」睡着的;「约拿单」耶和华已给与。

   〔文意注解〕「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儿子中的约拿单」:『以利雅哈巴』请参阅代上十一33;『约拿单』另称哈拉人沙基的儿子约拿单(参代上十一34)

 

【撒下廿三33「哈拉人沙玛、哈拉人色拉的儿子亚希暗、」

   〔吕振中译〕哈拉人沙玛的儿子约拿单,哈拉人色拉的儿子亚希暗,

   〔原文字义〕「哈拉人」山居者;「沙玛」惊骇;「色拉」敌人;「亚希暗」母亲的兄弟。

   〔文意注解〕「哈拉人沙玛、哈拉人色拉的儿子亚希暗」:『沙玛』本章的勇士名单中一共有三个同名的沙玛(112533),而本节的「哈拉人沙玛」未见列名于代上十一章中;『亚希暗』又称哈拉人沙甲的儿子亚希暗(参代上十一35)

 

【撒下廿三34「玛迦人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以连、」

   〔吕振中译〕玛迦人的儿子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以连,

   〔原文字义〕「玛迦人」她已施压;「亚哈拜」包围我的人之兄弟;「以利法列」神是拯救;「基罗人」充军;「亚希多弗」我兄弟是笨蛋;「以连」神是亲属。

   〔文意注解〕「玛迦人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以连」:『以利法列』又称吾珥的儿子以利法勒(参代上十一35);『以连』这个名字没有出现在代上十一章的名单中,他父亲基罗人亚希多弗可能就是背叛大卫的谋士(参撒下十五1235)

 

【撒下廿三35「迦密人希斯莱、亚巴人帕莱、」

   〔吕振中译〕迦密人希斯莱〔或译:希斯罗〕,亚巴人帕莱,

   〔原文字义〕「迦密人」花园地;「希斯莱」包藏的;「亚巴人」伏击;「帕莱」瞠目结舌。

   〔文意注解〕「迦密人希斯莱、亚巴人帕莱」:『希斯莱』又称迦密人希斯罗(参代上十一37);『帕莱』可能与伊斯拜的儿子拿莱是同一个人(参代上十一37)

 

【撒下廿三36「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吕振中译〕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原文字义〕「琐巴人」哨站;「拿单」赐与者;「以甲」祂救赎;「迦得人」军队,财富;「巴尼」建立。

   〔文意注解〕「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迦得人巴尼」:『以甲』可能与拿单的兄弟约珥是同一个人(参代上十一38);『巴尼』可能与哈基利的儿子弥伯哈是同一个人(参代上十一38)

 

【撒下廿三37「亚扪人洗勒、比录人拿哈莱、是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兵器的、」

   〔吕振中译〕亚扪人洗勒,比录人拿哈莱;拿哈莱是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军器的护兵,

   〔原文字义〕「亚扪人」部落之人;「洗勒」分裂;「比录人」多井之地;「拿哈莱」打鼾者。

   〔文意注解〕「亚扪人洗勒、比录人拿哈莱、是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兵器的」:『洗勒』请参阅代上十一39;『拿哈莱』请参阅代上十一39;『拿兵器的』约押是大卫军队的元帅(参撒下二十23),给他拿兵器的是指他的亲信。

 

【撒下廿三38「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吕振中译〕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原文字义〕「以帖人」余民,杰出;「以拉」城市的监察者;「迦立」有痂的。

   〔文意注解〕「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以拉』请参阅代上十一40;『迦立』请参阅代上十一40

 

【撒下廿三39「赫人乌利亚,共有三十七人。」

   〔吕振中译〕赫人乌利亚:一共三十七人。

   〔原文字义〕「赫人」恐惧;「乌利亚」耶和华是我的亮光。

   〔文意注解〕「赫人乌利亚,共有三十七人」:『乌利亚』是拔示巴的前夫,被大卫谋害(参撒下十一14~15);『三十七人』包括8~12节的第一组三个勇士,13~19节的第二组三个勇士,20~39节的三十一个勇士,总共三十七人。元帅约押没有列名在其中,很可能就是第二组中的那个无名勇士。

 

叁、灵训要义

 

【神国的小影】

   一、弥赛亚是国度的君王(1~7)

         1.耶西的儿子大卫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1):大卫表征基督是受膏者。

         2.「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说:耶和华的灵借着我说,祂的话在我口中」(1~2):口里充满神的话。

         3.「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3~4):向着人乃是公义、亮光、生命。

         4.「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祂岂不为我成就吗?」(5):丰满救恩,永远坚定。

         5.「但匪类都必像荆棘被丢弃,人不敢用手拿它;拿它的人必带铁器和枪杆,终久它必被火焚烧」(6~7):恶人匪类,必遭审判火焚。

   二、勇士们为国度效力(8~39)

         1.「他是军长的统领,一时击杀了八百人。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专夺财物。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8~11):击杀仇敌,保国卫民。

         2.「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12~23):冒险犯难,满足基督。

         3.「三十个勇士里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24~39):两两成对,配搭建造。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下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下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