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第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大卫哀悼扫罗和约拿单之死】 一、大卫闻亚玛力少年人报扫羅死讯(1~10节) 二、大卫据报信少年人的话将他处死(11~16节) 三、大卫为扫罗父子作哀歌追吊(17~27节) 贰、逐节详解 【撒下一1】「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吕振中译〕「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了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原文字义〕「扫罗」所想望的;「大卫」受钟爱的;「击杀」击打,杀死;「亚玛力人」山谷的居住者;「洗革拉」回绕。 〔文意注解〕「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扫罗死后』标志着旧王时代的结束;『大卫击杀』揭开新王时代的新页;『洗革拉』位于别是巴西北方约22公里,加萨东南方约24公里,基拉耳的谷中,原属犹大支派(参书十五31),后改归西缅支派(参书十九5),再后来被非利士人侵占,由迦特王亚吉赏给大卫。 〔话中之光〕(一)本节承先启后,结束自私、悖逆神的扫罗,开启胸襟广大、顺从神的大卫时代。在神的计划里,大卫一生有两个使命:第一是做王,借着国度来恢复神在地上的权柄;第二是预备建造圣殿,借着圣殿来恢复神在地上配得的敬拜。 (二)国度是关乎神的权柄,敬拜是关乎神的荣耀。这正是主耶稣所教导的祷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神整个救赎的计划,就是要把人恢复到一个地步,得着神儿子的生命,不但接受神的权柄,而且承认神是唯一配受敬拜的。那时,神就可以「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 (三)大卫是对神大有信心的人,他等候神成全祂的应许。撒母耳记上叙述了大卫在等候作以色列王的时候,种种的挣扎和遭遇(撒母耳在多年以前,已经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了)。百姓歌颂他的成就,使扫罗王对他生出嫉妒想要杀他,大卫只得逃亡到仇敌非利士境内并耶路撒冷的东面和南面一带,在荒凉旷野藏匿多年。他可能知道神应许他作王,只是不知何时可以实现,然而艰苦奋斗的磨炼使他以后能负起重大的责任。撒母耳记下讲述大卫因恒心忍耐,对神的信心始终如一,终于蒙神赏赐。 【撒下一2】「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吕振中译〕「第三天,忽见一人从营里扫罗那里出来,衣服撕裂,头上放土;一到大卫面前,就伏地叩拜。」 〔原文字义〕「伏」倒下,躺下;「叩拜」下拜,俯伏。 〔文意注解〕「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第三天』指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到洗革拉的第三天(参1节);『扫罗的营』即指以色列军队安营的基利波山(参阅6节;撒上二十八4);『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是悲伤哀悼的表示。 【撒下一3】「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吕振中译〕「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的?』他对他说:『我是从以色列营里逃来的。』」 〔原文字义〕「逃来」溜出,逃出。 〔文意注解〕「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以色列的营里』通常只有战士和帮忙打杂的勤务兵在营里,一般平民无事是不会进去的。 【撒下一4】「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扑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吕振中译〕「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么样了?请告诉我。』他说:『民众从战场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原文字义〕「事情」言论,事件,主题;「扑倒」倒下,躺下;「约拿单」耶和华已给与。 〔文意注解〕「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事情怎样』意指战争的情况如何。 「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扑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意指我方失利:(1)兵士集体逃亡;(2)折损大量兵员;(3)甚至最高统帅和将领野战死了。 【撒下一5】「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吕振中译〕「大卫问向他报信的青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原文字义〕「报信」通知,声明。 〔文意注解〕「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你怎么知道』意指是你亲眼看见的呢?或是你听见别人说的呢? 【撒下一6】「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吕振中译〕「向他报信的青年人说:『我踫巧在基利波山上,忽见扫罗靠在自己的矛上,又见有车辆和马兵首领紧紧地追上他。」 〔原文字义〕「偶然」遭遇,临到;「基利波」隆起之堆;「伏在」倚在,支撑自己;「紧紧地追」附着,黏住,紧靠。 〔文意注解〕「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偶然到基利波山』意指碰巧到战场上;『伏在自己枪上』意指倚靠在自己的枪上,表示他还没有死,他这个描述与撒上三十一5的「扫罗已死」情况不符,况且根据他自己所说的追兵紧迫钉人,便不可能有下面7~10节的情景,显然他是在编造故事,企图从大卫领赏。 「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这个描述也与撒上三十一3的「扫罗被弓箭手追上」相异,故可断定是他虚构的。 【撒下一7】「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吕振中译〕「他向后一转,就看见我,便呼叫我;我说:『看哪,我在这里呢。』」 〔原文字义〕「回头看」转视,转动。 〔文意注解〕「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回头看』表示想要看清是敌是友(其实扫罗已死)。 【撒下一8】「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吕振中译〕「他问我说:『你是谁?』我对他说:『我是亚玛力人。』」 〔文意注解〕「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我是亚玛力人』若扫罗还活着,这个少年人不可能据实告诉他自己的身分。 【撒下一9】「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吕振中译〕「他对我说:『请站在我身旁,将我杀死;因为我只是感到晕眩,我的生气还在。』」 〔原文字义〕「痛苦」剧痛,折磨;「抓住」握住,抓牢。 〔文意注解〕「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请你来将我杀死』这又与扫罗的意愿相违,因为他说「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的人来刺我」(撒上三十一4),因为亚玛力人也是未受割礼的人。 【撒下一10】「我准知他扑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吕振中译〕「我准知道他仆倒后必活不了,就去站在他身旁,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王冠、手臂上的环子、拿到我主这里来。』」 〔原文字义〕「准知」认识,察觉。 〔文意注解〕「我准知他扑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谎话连篇,破绽百出,扫罗没有被在后面紧追的马兵杀死,反而被他这个空手徒步的人刺杀。 「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非利士人是在第二天才根据扫罗父子所穿的军装认明他们的身分(参撒上三十一8~9),可见这个少年人乃是趁火打劫,如今又想从大卫领取巨赏。 〔话中之光〕(一)这个亚玛力人,因他知道大卫就要为王(参1~3节),他所叙述扫罗的死亡状况,其用意是要显扬他的功劳,说扫罗是他杀的,而扫罗原是要追索杀害大卫的人(参撒上廿三8~9,25;廿六2)。他满以为借着这次机会能为大卫除了大患,必要得到大卫的感激和赞赏,将来大卫立为新王的时候,必会受到尊重。为要证明他实在杀了扫罗,自己就拿出扫罗的王冠与镯子陈列在大卫面前(参10节)。 (二)他明明是于扫罗死后,而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住在洗革拉地方的第三天(参1~2节),才捏造这些虚浮不同的言词,企图博得大卫的欢心,以求能被提拔重用。他的存心自利,大卫早已看透,如以后大卫的话说:「从前有人报告我说,扫罗死了,他自以为报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将他杀在洗革拉,这就作了他报消息的赏赐。」(参撒下四10)这个自作假见证的少年人,未能求到名利,反而被杀,真是罪有应得,自食恶果。 【撒下一11】「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吕振中译〕「大卫就把衣服撕裂;跟随的人也都撕裂衣裳。」 〔原文字义〕「撕裂」撕开,撕碎。 〔文意注解〕「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撕裂衣服』乃是悲伤哀悼的表示(参阅2节注解)。 【撒下一12】「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吕振中译〕「为了扫罗和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并为了永恒主的众民、以色列家的人、就号咷哀哭,禁食到晚上,因为这许多人都倒毙于刀下。」 〔原文字义〕「悲哀」悲痛,哀伤。 〔文意注解〕「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悲哀』指里面的心情;『哭号』指外面的表现;『禁食到晚上』意指整天没有进食。 〔话中之光〕(一)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悲哀、号哭,而且禁食到晚上」,他们对扫罗的死亡极其震惊,为失去君王、良友约拿单和在那天阵亡的以色列众战士,他们衷心哀悼,并不以哀伤为耻。如今有些人以为流露情感是软弱的表现,为要显得坚强,总设法隐藏自己的感情。但是在我们所爱的人死去以后大大悲恸,反而有助于节哀顺变,免得过于忧伤。 (二)大卫一生有两次为仇敌哀哭,一次是为扫罗,一次是为押沙龙,都是为要杀他的敌人哀哭,这就引我们想到,我们的主耶稣,祂在进耶路撒冷时,也为那弃绝祂的百姓哀哭。哦!这是何等的爱!每逢想到这里,我们怎能无感于衷!这表示他对得罪他的人已经完全的赦免,一点没怨恨之心,同时是爱他的敌人,如同爱自己一样。哦!这种爱,实在是流露出真神的爱。但愿这超越的爱从我们身上溢出,如同从大卫身上流出一样,主啊,我们实在缺少这样的爱,但愿你的爱充满我们。 【撒下一13】「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吕振中译〕「大卫问向他报信的青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个寄居人的儿子、是个亚玛力人。』」 〔原文字义〕「客」旅居者。 〔文意注解〕「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亚玛力客人的儿子』意指他的父亲是寄居在以色列人中的亚玛力人。 【撒下一14】「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 〔吕振中译〕「大卫对他说:『你伸手杀害永恒主所膏立的,怎么还不畏惧呢?』」 〔原文字义〕「伸」伸展,打发;「畏惧」惧怕,敬畏。 〔文意注解〕「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这是根据那少年人自称杀死扫罗(参10节);『怎么不畏惧呢』大卫并不相信这个少年人杀了扫罗,只不过要用他自己口中的话来定罪他(参撒下四10)。 【撒下一15】「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吕振中译〕「大卫叫了一个青年人来,说:『你上前去、把他杀掉。』那青年人刺他一刀,他就死了。」 〔原文字义〕「少年人」青少年,侍从。 〔文意注解〕「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一个少年人』指大卫的侍卫;『你去杀他』大卫判定那亚玛力人该死,因为他亲口作见证杀死扫罗(参16节),证据确凿,不需再另外求证。 〔话中之光〕(一)扫罗是大卫的仇敌,大卫为甚么还以杀害这君王的人为有罪呢?因为他相信神膏立扫罗为王,也只有神能革除他的王位。弒君若是无关痛痒的平常事,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刑罚扫罗的罪乃是神的工作,并非大卫的本分(参利十九18)。我们必须认识神设立掌权的管理我们,尊重他们的位分是应当的(参罗十三1~5)。 【撒下一16】「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吕振中译〕「大卫先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你自己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证控诉你自己、说:“我把永恒主所膏立的杀死了。”』」 〔原文字义〕「作见证」回应,作证。 〔文意注解〕「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大卫这话并不是相信他杀了扫罗,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作为定罪他的理由。 「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以「亲口认罪」结案,立即处死。 〔话中之光〕(一)亚玛力少年人谎报说自杀的扫罗(参撒上三十一3~6)是自己杀死的 (参10节)。他这么说是因为明白大卫以前无故被扫罗逼迫的事情,而幻想作为杀扫罗的报答,大卫会赏赐他。但与亚玛力少年的意愿相反,大卫处死了他(参14~16节)。大卫克服自己对扫罗的个人感情,表明大卫很好的信仰。 (二)事实上,亚玛力少年虽没有对扫罗动刀,但因自己不义的想法丧掉了自己的性命。像这样,把人引向死亡的不仅只是外在(行为)的犯罪,也包含内在思想的犯罪。因此耶稣强调了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性,并要求人格的圣洁(参太五21~32)。 (三)欺诈必招灾祸。报信者撒谎说他杀死了大卫的对头,想得到赏赐,但他误解了大卫的为人,如果大卫因他杀死君王而赏赐他,就与他的罪有分了,因此大卫吩咐人将他杀死。谎言令撒谎者遭灾害,即使他没有做过谎言中的恶事,也难逃罪责。 【撒下一17】「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吕振中译〕「大卫唱了以下这首哀歌、来悼念扫罗和扫罗的儿子约拿单;」 〔原文字义〕「哀歌」哀歌,挽歌;「吊」吟唱。 〔文意注解〕「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哀歌』指哀悼死者的歌,又称「挽歌」。 〔话中之光〕(一)扫罗之死对大卫来说,意味着他将结束疲惫的流亡生活并光荣地获得王位。但大卫却表现出意外的反映。大卫接到消息后:(1)撕裂衣服并禁食、悲哀(参11~12节);(2)处死了那报告并自称杀扫罗的亚玛力少年(参15节);(3)作哀歌哀悼他们(参17节)。这里可以看到合神心意的人大卫高尚的信仰品德。虽然大卫有很多人性的过犯和缺点,但大卫超越人的感情、恩怨,只愿意遵行神的旨意而生活,以神为中心。由于大卫把这样的信仰视为宝贵,因此神定意使大卫能够从卑贱的牧童的身份荣升为以色列的王(参撒下二4)。像这样,神使因信生活的人变得尊贵(参撒上二30)。 (二)扫罗曾使大卫饱受痛苦,不过在他和众子死后,大卫仍然为他们谱写哀歌。大卫有充分的理由憎恨扫罗,却不怨不怒,宁愿隐恶扬善,只欣赏扫罗的德政,而不计较扫罗对他的攻击。把仇恨与伤害放在一边,尊重别人乃至仇敌的可称赞之处,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撒下一18】「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 〔吕振中译〕「看哪,这歌是写在正直人诗歌集上的。他说:『犹大阿,哀哭哦〔传统:要教导犹大人开弓〕!」 〔原文字义〕「教导」教导,学习;「雅煞珥」正直的,公正的。 〔文意注解〕「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犹大人』指犹大支派的人,他们也参与对非利士人作战,并且有人战死,而大卫自己就是犹大支派的人。 「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弓歌』弓乃是战争的武器之一,扫罗氏被弓箭手射伤而死(参撒上三十一3),此歌中也提到「约拿单的弓箭」(参22节);『雅煞珥书』可能是古代以色列的诗集(参书十13),内中记录了以色列早年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现已失传。 〔话中之光〕(一)在我们生命的里头,失落的经验也是我们共同的经验,「扫罗」可以代表一些不想碰到的人。「约拿单」彷佛就是代表我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很想在生命里找到「约拿单」,不想遇到「扫罗」;但是有一天不想遇到的人终于遇到,不想失去的人终会失去。这种失落及哀伤的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经验,而大卫将这种失落和哀伤写了一首歌,也把这首歌教导每一个以色列人。 【撒下一19】「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 〔吕振中译〕「以色列阿,忧伤哦〔传统:美丽〕!他在你的山丘上被刺死;英雄怎么竟仆倒阿!」 〔原文字义〕「尊荣」荣美,荣耀;「大英雄」大能的,强壮的。 〔文意注解〕「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尊荣者…大英雄』指扫罗和约拿单,是对战死者的尊称,表达惋惜之意。 〔话中之光〕(一)虽然扫罗追赶了大卫十多年,但大卫仍然尊他为以色列的「尊荣者」、四次称赞他是「大英雄」(参19,21,25,27节)。一个属肉体的人,总是注意别人的「肉体」、不肯放过别人的残缺,所以自以为义地论断人;只有属圣灵的人,才能警惕自己的「旧人」、注意弟兄的「新人」,欣赏神在别人身上的工作,所以「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 【撒下一20】「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 〔吕振中译〕「不要在迦特报信;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消息,免得非利士人的女子喜乐,免得没受割礼者的女子欢跃。」 〔原文字义〕「迦特」酒醡;「报告」通知,宣布;「亚实基伦」邪恶的火,我将被衡量;「传扬」报消息,传讲;「非利士」移居者;「未受割礼」有包皮的。 〔文意注解〕「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迦特…亚实基伦』非利士五大城之二,用来代表非利士地;『报告…传扬』指报好消息;『不要』免得他们庆祝欢乐。 「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未受割礼之人』在此指非利士人;『女子』古时凯旋庆祝游行均由女子跳舞歌唱(参出十五21;撒上十八6);『欢乐…矜夸』意指雀跃着夸胜。 〔话中之光〕(一)「迦特、亚实基伦」代表非利士地。以色列是神的见证,现在神的见证受了损害,所以大卫不愿意这个消息在非利士传开,免得神的名被羞辱。一个生命不成熟的人,碰到难处的时候,常常是用神的荣耀来换取自己的喜乐、平安。而一位真正爱神、顺服神的人,看重神的荣耀过于个人的得失,在难处里所注意的是神的名、神的荣耀,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安危和恩怨。 (二)一个生命若不达到成熟的地步,碰到难处的时候,他们一定是用神的名来换取自己的喜乐、平安。但是这一个生命接近成熟的人,他是看重神的荣耀过于个人的得失。 【撒下一21】「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仿佛未曾抹油。」 〔吕振中译〕「『基利波山哪,愿你上头没有露珠、没有雨水;成为死亡山之田野〔传统:提献祭的田野〕;因为英雄的盾牌竟在你那里被丢弃;扫罗的盾牌竟没有抹油。」 〔原文字义〕「土产」(原文无此字);「被污丢弃」被玷污,被丢弃。 〔文意注解〕「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基利波山』是扫罗和约拿单丧身之地(参撒上三十一8);『没有雨露…田地无土产』以咒诅的方式,但愿该处成为不毛之地,藉以表达哀悼之情。 「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仿佛未曾抹油」:『被污丢弃』意指盾牌被血所玷污而丢弃不用;『抹油』当时的盾牌是木制,外表绷以皮革,其上抹油使之保持柔韧。 【撒下一22】「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 〔吕振中译〕「『对流被刺死者的血、对剖勇士的脂肪、约拿单的弓总不退后,扫罗的刀总不空回。」 〔原文字义〕「退缩」返回,转回;「流…剖」(原文无此两字)。 〔文意注解〕「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形容约拿单神勇无比,射箭绝不虚发,百发百中。 「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形容扫罗面对敌军将士,挥刀勇往直前,一路击杀阻挡者。 〔话中之光〕(一)大卫没有因着个人的恩怨把扫罗踩到脚底下,而是述说扫罗父子的英勇(参22节)和情深(参23节),思想他被神建立、使用的地方。扫罗虽然是属肉体的王,但他作为神的受膏者,也曾经是神赐福百姓的管道(参24节)。他虽然失败了,但神在他身上所显出的工作却不会失败。 【撒下一23】「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吕振中译〕「『扫罗和约拿单、众人所爱、又令人喜悦的、或活或死都不分离;他们比鹰更神速,比狮子还强壮。」 〔原文字义〕「相悦」愉悦,快乐;「分离」分开,分割。 〔文意注解〕「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形容父子俩活在同一屋檐下,相亲相爱,致死不离。 「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形容他们的脚奔跑,快比飞鹰;他们的力量刚强,壮比猛狮。 〔话中之光〕(一)大卫说本捷的话,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当他提起亲爱的约拿单,他可毫不迟延地说出甜蜜的回忆,好像美妙的音乐,又如春风的芳馨,但是他不必提说扫罗,没有人会怪大卫。他不需说这样赞扬的话。然而他们的离世使他忘却了近日悲惨与阴暗的日子。他只记得当初引见扫罗那些日子,似乎在梦境一般。现在他赞扬希伯来首任的君王,英勇与军事的成就,乐于助人,也在言语上有恩慈。 (二)这是神的爱在祂儿女的心中,一切美德在爱中得以完全。神的爱激励我们,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基督为我们死,神要属祂的人像祂,爱仇敌,祝福那咒诅的人,为逼迫的人祷告。我们有这样的爱吗?我们能容忍他们吗?我们看朋友的优点是否多于弱点?我们是否对仇人覆以饶恕的外衣,只思念他们的强处?这样的爱永不止息,当信心结出善果,希望就实现了梦想。 【撒下一24】「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 〔吕振中译〕「『以色列的女子阿,为扫罗哀哭哦;他曾使你们穿朱红带的美衣,又使你们的衣服加上黄金的妆饰。」 〔原文字义〕「美」精美的,奢呎的;「妆饰」装饰品。 〔文意注解〕「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如今扫罗空留彪炳战绩,竟然战死沙场,故此呼吁以色列的众女子,应当为他哀恸。 「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因为他曾使众百姓得穿美衣、戴贵重金饰。 〔话中之光〕(一)虽然神说:「我在怒气中将王赐你,又在烈怒中将王废去」(何十三11)。但扫罗死了,被扫罗追杀了十多年的大卫却没有高兴,也没有抹黑、揭短,而是为着扫罗的死而痛哭;正如耶路撒冷的人即将把主耶稣钉上十字架,主耶稣却为耶路撒冷而哀哭(参路十九41)。当大卫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恩怨,也完全忘记了自己,心中所想的只有神的荣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成熟到可以坐上宝座了。 【撒下一25】「英雄何竟在阵上扑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 〔吕振中译〕「『英雄怎么竟在战场中仆倒阿!约拿单在你的山丘上被刺死。」 〔原文字义〕「阵上」战役,战争;「被杀」刺穿。 〔文意注解〕「英雄何竟在阵上扑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英雄如约拿单,何竟战死沙场! 〔话中之光〕(一)没有人有资格去论断扫罗,只有神自己可以审判祂的受膏者。圣经所记录的神百姓的软弱,「都是我们的鉴戒」(林前十6),却不是我们批评、论断的对象。因为我们并没有比他们更刚强,只是比他们更蒙恩,因为有圣灵常与我们同在(参约十四16~17)。 【撒下一26】「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吕振中译〕「我的哥哥约拿单哪,我为你悲痛;你非常令我喜悦;你爱你的情很奇妙,胜过妇女的爱情。」 〔原文字义〕「兄」兄弟;「悲伤」遭受困苦;「奇妙非常」奇妙的,卓越的。 〔文意注解〕「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形容大卫内心对约拿单的感受,两人相遇相知,可以推心置腹,如今竟然遽逝,深感不舍。 「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两人之间深相契合,友情远胜男女爱情,奇妙非凡。 〔话中之光〕(一)约拿单对大卫的真挚的友情是自我牺牲的爱(参撒上二十三17),它超越男女之间的性爱。预表称为我们朋友的基督的爱(参约十五13~15)是真正的友情,是对邻舍爱的典范 (参太二十二37~39)。 (二)「过于妇女的爱情」,大卫用这句感人的话语表达了约拿单爱心的真诚和深沉。约拿单因爱大卫而失去了王位和国度。真正的爱就是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和服务。自私就是要别人做他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在约拿单看来,与大卫的友谊胜过名望和财富。真正的「爱」就是「舍己」(加二20)。约拿单对大卫的爱正是从神而来的「舍己」的爱,超越了「妇女的爱情」。 【撒下一27】「英雄何竟扑倒!战具何竟灭没!」 〔吕振中译〕「『英雄怎么竟仆倒阿!战器怎么竟灭没阿!』」 〔原文字义〕「战具(原文双字)」战役,战争(首字);器具,物品(次字);「灭没」摧毁,消失。 〔文意注解〕「英雄何竟扑倒!战具何竟灭没」:哀哉!英雄何竟受死,戎装何竟消失。 〔话中之光〕(一)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深感悲痛,就用一首感人的诗歌来倾吐他的真诚和高尚的情操。他用这首哀歌表达他对扫罗勇敢和能力的最后敬意,以及他对约拿单的深情厚意。在诗歌里他没有丝毫的怨恨,也没有因那不让他在国内安生的对手去世而感到庆幸。 叁、灵训要义 【大卫闻扫罗和约拿单死讯的反应】 一、亚玛力少年人自食恶果(1~16节): 1.「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扑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2,4节):报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死讯。 2.「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我准知他扑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6,10节):自诉是他将扫罗杀死,动机是想从大卫领赏。 3.「大卫就撕裂衣服,…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11~12节):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悲哀。 4.「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14~15节):大卫命人杀死那报信的少年人。 二、大卫作「弓歌」哀悼扫罗父子(17~27节): 1.「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17~18节):序言:写弓歌的动机和目的。 2.「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19~20节):扫罗和约拿单之死是可悲之事,不可在敌人地区传扬。 3.「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仿佛未曾抹油」(21节):咒诅他们丧生之地。 4.「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22~23节):称颂扫罗和约拿单的英勇。 5.「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英雄何竟在阵上扑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24~25节):惋惜他们的阵亡。 6.「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英雄何竟扑倒!战具何竟灭没」(26~27节):思念约拿单珍贵的友情。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下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下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