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撒母耳晚年的光景(陈则信) 跑在神的前面(八至九章)(王国显) 撒母耳记上预查(八至十章)(于宏洁) 从撒母耳记上看时机(八章)(刘锐光) 宗教教育(撒上八1〜7) (台北灵粮堂) 主居首位(撒上八8〜22) (台北灵粮堂) 他们厌弃我(撒上八4~9) (台北灵粮堂) 只管依从他们(撒上八11~18) (台北灵粮堂) 你儿子不行你的道(8章1至22节) (香港读经会) 以色列人要立王 (撒上八:1~22)(台北基督之家) 第八章 撒母耳晚年的光景(陈则信) 撒母耳立他儿子作士师(1~3节) 『撒母耳年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自己年老,另立别人继承自己的职务,那是应该的;如果自己的儿子最适合担当这个职务,就不必怕别人的误会或非议,设立自己的儿子也是对的。但『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因此,撒母耳这样作就很有问题了。他是否完全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情形,还是由于父子感情的关系,因而有此决定,我们不敢直评。他原是活在神面前的一个人,即使他在这一个安排上有了差错,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也是一个人。人总有错的可能,只有一位永远不会错的,就是主我们的神。 多少人年纪老迈,心思就不够清明,多少神的仆人到老年的时候,属灵的情形就显出暮气沉沉的光景。从圣经我们可以看见,以撒就是明显的一个例证。然而也有不少神的仆人,年纪虽老,却是非常明亮,像雅各、摩西、大卫,以及历代属灵的先锋,他们身体虽老,属灵情形却一点不衰老,反而越过越新鲜,越过越老练。但愿我们都能像保罗一样的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面的人虽然毁坏,里面的人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撒母耳的儿子虽然不行他的道,但神却没有因他儿子的缘故责备他。因他总是尽力督责、教导;并不像以利那样尊重自己的儿子过于尊重神。 以色列的长老要求立王(4~9节) 以色列的长老,看见撒母耳年纪已经老迈,撒母耳的儿子又不行他的道,他们也看见列邦政体,都是由君王治理全国。因此他们就向撒母耳提出要求,为他们立一位王来治理他们。这一个要求完全是因为看环境和凭自己的意思而发出来的。我们知道,凡是出乎自己的意思,无论那意思如何美好,总是不能蒙神悦纳的。 从前带领以色列人的祭司和士师,都是神所兴起的。神知道祂子民的需要,祂会按时候为他们兴起合适的仆人来帮助他们。虽然以色列人以后的年日,实在需要君王来治理,但至少在这个时候,他们是不应该要求立王的,因为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器皿,也因为他们不认识耶和华就是他们的王,所以他们求立王这件事,神甚不喜悦。但他们不顾神的旨意,一定要立一位君王像列国一样,神就许可他们,并且照着他们所求的,立扫罗为王。我们知道以后扫罗所给他们的亏损和痛苦是十分的惨重。这件事叫我们学一个功课,我们若凭着自己的意思求什么,即使得着了答应,那后果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有些时候神不答应我们的祷告,这还是祂的怜悯。因为祂没有任凭我们去得着我们所求的,免得叫我们的属灵生命受到亏损,心灵落在软弱之中。 撒母耳确是一个认识神的人,他一听见他们的要求,心里就不喜悦,因为他知道他们所求的是什么。但撒母耳却没有生气,也没有凭着自己的意思拒绝他们的要求。圣经说:『他就祷告耶和华。』撒母耳真是一个活在神面前的人,他无论听见什么话,遇见什么事,他头一个反应就是来到神的面前祷告。他惟一的责任就是凡事告诉神,等候神的安排和带领。正如我们的诗歌中所说的:「我每次受试炼的时候,只要与主说一声,什么就都好!」撒母耳就是这样,他常常祷告,这是何等美好的生活! 撒母耳祷告耶和华,立刻就得到神的垂听。『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这一句话,叫撒母耳学了两个重要的功课:一个作属灵首领的人,第一,必须放下自己的看法而单听神的话。第二,不求自己的喜悦,只照神的旨意,而接受别人的提议。这是作属灵首领之人必须学的功课。神一直维持一个原则,就是看重人的自由意志,这是神创造人的时候所赋予人的权利;因此神从来不勉强人作什么,当人一定要作什么的时候,神常是不拦阻他们。虽然有的事情祂并不喜悦,但祂却不勉强人听从祂。当巴兰接受巴勒的邀请,去咒诅以色列人的时候,祂给巴兰有自由拣选的意志。在基博罗哈他瓦,祂明知以色列人大起贪婪之心,这是不好听的,但祂还是答应他们所要求的,降下肉来给他们吃,然后再叫他们学功课。这是神作事的原则。一个会作属灵首领的人,是不愿干涉别人至自由的。撒母耳顺着神的心意而依从百姓的要求,这就表现了神的智慧。 神虽然吩咐撒母耳依从百姓的话,但对于撒母耳的难过却赐予无限的安慰。『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被厌弃实在是一件痛心的事,特别是当人年老的时候被人厌弃,这怎能叫他心中不难过呢?神同情撒母耳,因此安慰他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常施恩惠给人的神,尚且遭受人的厌弃,何况我们呢?主耶稣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大于主人。』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时候,既被人轻看厌弃,何况祂的仆人呢?今天我们在地上能有分于主所受的凌辱,将来在天上才能有分于祂的喜乐和荣耀。 耶和华说:『自从我们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神一直施恩给以色列人,而他们却是常常离弃神,并且成了习惯。这是何等可怕的事!自从亚当那一次的悖逆,凡在亚当里的人,都有一个悖逆的天性。不只以色列人是这样,所有的世人也都是这样。因此圣经称人为『悖逆之子』(弗二2)。在宇宙中间,只有一位是绝对顺服神的,并且顺服以至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若不是接受祂作我们的生命,我们就永远不能好好的过顺服的生活。 神虽然吩咐撒母耳,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但祂却叫撒母耳警戒他们,并告诉他们,将来他们所立的王要怎样瞎管他们。这是神爱人的心充分的流露。神一面尊重人自由的意志,给人有绝对的权利来拣选他们自己所要的。但另一面神也警告人,叫他们知道他们如此行,所要遇到的难处和痛苦。当初祂给亚当有自由的拣选,可以随意吃伊甸园中所有的果子。但祂警告亚当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是深度法则,也是神的慈爱。神对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可惜世人往往滥用了神所赋予的自由意志,同时又忽略了祂大爱的警戒,以致落在各种痛苦的深渊中,何等可惜! 警戒的话(10~18节)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像列国一样,神就借着撒母耳警告他们,第十至十八节就是神对他们所说的警戒的话。 这一段话共有六个『取』字(11节的派也可译作取)。他们所求立的王,『必取他们的儿子为他赶车……必取他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必取他们最好的田地……你们的粮食……他必取十分之一……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世上君王怎样对待他的百姓,他们要求所立的王也必照样对待他们。世上君王都是向他的百姓索「取」,为着自己的权势和享受,尽他们所能的从百姓身上剥削,因而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不顾人们的痛苦,一味的索取。撒母耳对他们说,他们所求的王,也要这样对待他们。 从摩西直到撒母耳,实际上乃是我们的神作王管理祂的百姓。我们的神作王和世上的君王,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已经说过,世上的君王乃是向人「取」,神作王却完全相反,祂不是「取」,祂乃是「给」。当以色列在埃及作奴隶的时候,神就给他们一位拯救者,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他们在旷野中行路,神又给他们云柱火柱亲自引领他们;到了红海旁边,神给他们在水中开出道路来,使他们如行干地;在旷野中他们饥饿,神就从天上给他们降下吗哪;他们干渴,神有从盘石给他们流出活水,解除他们的干渴;他们遇见仇敌的时候,神就赐给他们得胜的能力,使他们胜过仇敌。以后到了迦南,神不只把那地给了他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并且给他们又大又美的城邑,非他们所建造的;又给他们房屋装满各样美物,非他们所装满的……还给他们葡萄园,橄榄园,非他们所栽种的,叫他们吃了满心饱足……感谢神,祂有说不尽的恩赐!祂作王,不是取,乃是给,祂没有留下一样好处不给祂的儿女。哦!我们有这样一位全能全丰的大君王,是何等的有福! 在新约里更是这样,我们看见一位荣耀的神所赐给的,是何等的多!祂「给」到一个地步,甚至将祂独生的爱子也给了我们!并且祂在爱子里,将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都给了我们。罗马书第八章说:『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神是何等的爱我们,把祂一切所有的都给了我们。当日以色列人厌弃神作他们的王,真是何等的愚昧! 这里也给我们看见世上代表的权柄,和属天真实的权柄,二者之区别是何等其大!前者最好的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后者却是白白的赐给。所以凡是属天权柄的代表者,必须从主有所领受,对人才能有所施给;给的越多,属天的权柄的表现就越大! 末了,撒母耳还警告他们:「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这话在扫罗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上,已经应验了。这该是我们永恒的鉴戒。 百姓不肯接受警告(19~22节) 撒母耳说了警告的话以后,以色列人仍是硬着颈项,不肯听劝。他们既是一定要一个天然的人来作他们的王,撒母耳就再一次将他们的要求,陈明在耶和华面前;耶和华也再一次吩咐撒母耳只管依从他们的话。因此撒母耳就不再向他们劝告了,就打发他们各归各城去,等候神照他们所求的,选立一人作他们的王。——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跑在神的前面(八至九章)(王国显) 06跑在神的前面 在第七章的末了,以色列人要给恢复到神的心意里,实在还有一段的路程。一般的以色列入没有很准确的向眷神,虽然他们说是归向神,但他们看见在神和他们中间还是有一个人。另一面,我们看见撒母耳那样有经历,也能看透神在他们中间作工的手,所以他把以色列人带到这样的光里,让他们认识神是『以便以谢』,也就是说他们所依靠的,他们所能得到帮助的,就是这一位神。虽然他里面的认识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但在恢复神权柄的事上,他仍然是有缺欠的。 艰难的恢复过程 我们看过伯示麦人在石头上献祭,现在我们又看到,连撒母耳在献祭的事上也疏忽了。他在拉玛这地方筑了一个坛,这不是一件美事。我们要留意在示罗的帐幕里没有了约柜,就产生了许多许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连撒母耳也受了一点的影响,作了些不太准确的事。一本圣经的注解里有一个注解说,有人推测,示罗的帐幕已经毁掉了。但这个说法没有根据。尤其是我们看下面几章大卫逃避扫罗的时候,到了祭司城,我们晓得陈设饼的桌子还在那里,灯台还在那里,在会幕里所有的服侍还在照常进行着,还是七天换一次陈设饼,所以帐幕没有被毁,那个推测没有甚么根据。所以当约柜从非利士人送回来的时候,不直接送回会幕里,那是很不准确的。 这样的事说明了以色列人的光景,他们归向神,只是归向神的祝福,却不是归向神的权柄。我们说连撒母耳在这一点上也模糊,那怎么能怪以色列人呢?我们不是说要怪谁,因为四百多年士师记的历史,已经把以色列人带到一个很散漫的光景,正如现在基督教的光景。现在在基督教里缺乏的是甚么呢?仍然是神的权柄,所以我们看到当时的以色列人的光景,也就看到我们的光景。在这样的光景中,撒母耳也作了不完全的工作。撒母耳在属灵历史上的地位是甚么呢?我们感谢主!如果我们不是钉着一个点上来看问题,而是从整个的历史全面的来看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撒母耳已经作了他所该作的一份。他把神的百姓带回神的面前,他为神的旨意预备道路,我们是应该这样来看。 虽然圣灵没有隐藏他的缺欠,但从属灵的历史来看,我们不能贬低撒母耳,正如看基督教恢复的历史一样,不要对引进恢复的弟兄们要求太多。现在我们回头来看教会历史,我们明白马丁路德并没有作了甚么大事。若是从神的整个计划来看,他只是恢复了一个『因信称义』的真理。但我们不能从现在的这一个时间来看二、三百年前的事,用现在的要求来要求他们。我们承认马丁路德带出来的是不完整,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他那个时候,他能把『因信称义』的这一个真理重新摆明出来,已经是非常不简单的事。神在那一个时候的要求,也就是停在那里,因为在天主教那几百年,差不多上千年的统治底下,真理完全给埋没了,只留下一片黑暗。 人对属灵的事,都是完全的无知,可以说神的作为是从零开始。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能要求马丁路德作多少呢?我们不能要求他太多,那时最需要的就是得救的路,没有得救的路,甚么都是多余的。马丁路德把得救的路打开了,在那个日子,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事情。那时候的人的头脑里,只有天主教的炼狱。就是信了天主教,死了还是要先到炼狱那里去。在那里把你炼炼,炼到纯洁了,才能见主的面。所有人的头脑里就是炼狱,所以就是像马丁路德这些人,他们看到了『因信称义』了,也就停止在那里。他们以为人称义以后,若是没有好好的追求‧结果还是要掉回灭亡里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加尔文能把永远得救的事实显明,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不简单了。 这些弟兄能看见神救恩的可靠和永远,我们对那个时候的加尔文,还要求甚么?能要求他们进入教会的建造吗?在那个时候要求他们去追求作得胜者?在他们的历史时代,这些都还谈不上的,因为那时的需要不是这些。同样的,我们看撒母耳也是这样,在撒母耳的时候,神用他到那个地步,算是完满了。当然从神的心意来看,他所作的不算完满,但在他从神所接受的托付这一点来看,他算是完满了。我们的神恢复祂旨意的工作是按步就班的。现在我们看到,神权柄的恢复接着显明出来了,就是撒母耳的职事所要完成的事实要显出来了。我们若是能看见当时的属灵光景,就看见为甚么神要用大卫来恢复祂的权柄。正如今天神也需要许许多多心里渴慕主的人来恢复祂的权柄。 神结束士师时代 我们就看这个历史的转折点。第八章一开始就说,撒母耳年纪老迈,他不能像平常一样巡行各地来审判以色列人。在七章的末了,说到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撒母耳记上第七章十六、十七节)。他不能如常一样的作这些事,所以他就立他的儿子来代替他去作,他把他的儿子差到别是巴作士师。现在问题就来了。 他两位儿子到了别是巴,我们看地图就晓得,平常撒母耳出去的地方都在北面,现在他把他的儿子差到南边。他儿子到了那边就不对了,他们不行他的道,就像以利的儿子一样。撒母耳会不会像以利一样,年老了就昏迷了?往下面看就知道撒母耳不像以利。既然不像以利,为甚么叫他儿子作士师?在这里有一个历史的关键。我们要注意在士师记里,每一位士师的兴起,都是神的工作,连撒母耳的职事也不例外。但是到撒母耳年迈的日子,神没有再兴吉士师。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忽略神再没有兴吉士师来。为甚么神没有再兴吉士师?如果我们活在那个世代,我们也不会知道。 但我们现在回头来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得到,我们不能推说不知道。究竟神为甚么不再兴吉士师呢?最简单的一句话,神要结束士师时代的光景,要结束士师制度。这就联上撒母耳的职事,他是为神显明神所拣选的王和带进神国度的预表。所以神就再没有兴吉士师了。在这样的光景下,撒母耳只能叫他的儿子去代替他作一些事。这两位儿子一直跟着他,如果他们一直是这个模样,我相信撒母耳一定不会差他们去。撒母耳会作这样安排,因为他们在撒母耳眼前活的时候,他们大概还是规规矩矩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他们到了别是巴以后。 这里给了我们一个警惕。好的环境,不一定能培养出好的人。好的环境只能遮盖人的本相,但不能除掉人的本相。这两位儿子在撒母耳面前活得很好,只是我的推测,但也是有根据的。根据在甚么地方呢?就是他们不在撒母耳面前就发生问题。因为在第十二章,撒母耳在以色列人面前表明清白,撒母耳很明确的毫无隐藏的把他自己摆出来,所以对撒母耳个人来说,他完全按着在主面前所看见的来跟随,但他的儿子就不行。正因为这样,神不再用士师的制度的时候就显明了。 人要抢在神的面前 神要带进那位表明神的国度,也表明神的权柄的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怎么说呢?我们在以后看见神和大卫所立的约,也看见先知们一再印证大卫家的话,我们就晓得神要作这件事。那时神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神还没有作。在神迟延的时候,人等不及了,人出头了,这是在表面上看见的。我们若看到事情的背后,就看到撒但要人抢先去显明牠的权柄。或者说,撒但要抢先在神的权柄恢复以前再破坏神的权柄。人堕落以后,撒但成了这世界的王,牠知道神要作甚么,牠虽然不佩服神能作一切,牠却知道神要作甚么,牠总是抢先在神的面前来作神要作的。 我们看到神要得着一座城,撒但抢先在地上来建城。头一座城是该隐的儿子的那一座城,然后是巴别城。撒但在地上作神所要作的,并且抢先去作,挡住并破坏神要作的。神把律法传给以色列人,撒但就把偶像先送到以色列人中间。律法的权柄还没有建立,偶像的霸占就已经出来了。现在神要为祂的百姓设立国度,撒但又跑出来了。因着撒母耳人老了,他两位儿子不成材,(撒母耳记上第八章四节)『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一共来了几位长老呢?在中文圣经里看不到,在英文圣经里就看到了。所有的长老们都聚集到拉玛,(我们可以在中文圣经旁边注一下)整个以色列的人,他们有同一个『异象』,同一个想法,他们来对撒母耳说甚么呢? 『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位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母耳记上第八章五节) 请注意,『现在为我们立一位王』,一位王,这一位王怎么产生的呢?是众人有这个需要就提出来了,然后叫撒母耳去执行,去印证。他们有这样的意图,乃是因为看见周围的列国,都是有王来管理。弟兄姊妹们,我们留意这件事,看见周围的列国都有王,我们也要学他们的样,我们也要一位王。对别的民族来说是可以的,对以色列这个民族来说,那就不可以。为甚么?因为在以色列中,管理他们的并不是人。虽然在过去的日子,神兴吉士师来,但真正管理他们的应该是神的律法,既然是神的律法,那就是神自己。 现在人提出一个要求,『撒母耳你为我们立一位王,好不好?因为在我们现在的光景里,有一位王是比较好一点。』不管是不是真的好,就算是真的好,但这个意思是出自人。虽然在环境上,好像有这个需要,但是我们回到神的话语里,我们就看到,人对神的偏离,也不能作为一个理由替神出主意。注意这个,他们不行神的道,这不等于给我们有理由说,我们废掉原有的安排,来建立一个我们以为对的。任何人的主意或主张,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更加深的偏离神。这是一件要紧的事。看见人的偏离,我们只能寻求神的扶持,把我们带回神的权柄底下,而不能用人的旨意去改变脱离神旨意的光景。在主的道上,我们只能作这样积极的事,就是回转到神的话里去。除了这一点,再没有一条可以行走的路。 落在神允许的旨意里 那些人这样来求立王的时候,撒母耳就不喜欢了。撒母耳不喜欢他们要立一位王治理他们,所以他就祷告神。我们感谢神!这是一个很重的担子:也是很大的难处,难到一个地步,撒母耳不知道怎么作才好。但是撒母耳回到神面前祷告了,他祷告了,神就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侍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撒母耳记上第八章七至九节) 神在这里把话说得很清楚。祂说:『以色列人这样做,不是厌烦撒母耳,他们是厌烦我,他们从出埃及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就照他们所题出的要求,去答应他们罢!但告诉他们那王将来怎样怎样辖制他们。』我们感谢主!这一段话很明确。我们晓得,建立国度是神要作的,这是神的命定。但人要按着他们的意思立王,这不是神要建立国度的道路,他们一直这样要求,神说好,就答应他们。立王的事本来该是神命定的,但现在就成了神的允许,神就把一个神的允许给了他们。但难处就在这里,我们读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在原则上轻忽。管它是『命定』也好,是『允许』也好,这头一位王总是神点头的。神既然点头,也就是神同意了。若是这样想,我们以后就会发生难处了。究竟这头一位王扫罗,他算不算在以色列诸王里? 那合神心意的王,他自己也软弱,他的子孙中也有不少人有很严重的软弱,神能容忍他们,为甚么神不能容忍扫罗?这是在我们以后读下去的时候,常常会在心里发生的难处。我们的嘴里没有说出来,心里却有这个难处。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神已经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头一位王不是神拣选的,虽然神为他们点出该是那一个人,但却是出自人意,不是神的意思。另外要留意的,神在这里,题到这一位王的时候,看第九节,『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注意『那王』,『那王』是单数的,不包括其他的王,没有指着大卫和大卫的子孙,单单是指着这一位他们要求立的王。所以,以后扫罗作的一切事,好的坏的,都在神所点的『那王』的范围里。神在这里隐藏了一个意思,这样的王只有一个,他过去了,就再没有这样的王。他过去以后,只有神拣选的,就不再有人拣选的。我们感谢主! 我们就要问,神为甚么要这样答应这要求?在下面,撒母耳给他们警戒,让百姓晓得,给人管辖和给神管辖是不一样。神的管制是叫人去享用神的丰富,人的管制是要拿去你的劳力所得,你不能完全享用你劳力所得来的,你流汗流血所得的,你要把相当的部份给了王。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你不要神的管理,好,那就不要好了。让人来管理你兄你就失去了自由,你就失去了你的丰富,你只有在劳苦上面再加上劳苦。若是让神来管理,虽然有神的管理,却是有神无限的丰富来作供应。那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神要祂的百姓知道,他们只有拣选神作他们的王,才是真正的祝福。正如有人问为甚么神要让人经过旧约的年日,不立刻就叫主耶稣来钉十字架,那不是一下子就解决了吗?在伊甸园解决了,那就用不着花几千年让人受磨难了。我们也常常说,就是经过律法的阶段,人的自高自大,还是那样凶狠,如果没有经过律法的约束,人就绝对不会要神。 神从来不勉强人,从来就让人站在一个拣选的地位上。神告诉我们,『你的结果是怎样,你不拣选我,结果又是怎样。』从伊甸园的拣选生命树开始,接上律法的拣选,到现在又接上去要立王的事上,神从来没有叫人糊里胡涂的去作一些事。人自己要糊里胡涂,神不能负这个人的责任,但神倒是非常明确的把拣选的结果摆在人的眼前。百姓听到了神藉着撒母耳说了话,他们还是一意孤行。他们说:『不,不,不,怎么说都好,我们一定要一个王,』撒母耳说:『好,你们回家去罢!我来替你们作成这件事。』当我们在这里看到人要求立王的事,乃是人对神偏离得更远,所以神必须要照祂的时间,把祂的国度和祂所要的王显出来。 人以为好的不等于神认为对的 现在看到了第九章和第十章,就是指出人所立的王是怎么跑出来。神显然同意他们得这位王,神也不给他们一位胡涂王。神告诉撒母耳,将来有一个人要到你这里来。这个人名叫扫罗,这个人可以作第一任的王。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立王的整个的过程,我们不去管它。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一个人,他的确是具备条件的。第九章的第三节,『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位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第一节末了,『扫罗的父亲,是位大能的勇士』小字是说,或作大财主。从扫罗的背景来看,他实在是具备条件。在人中间来看,他是有势有财,又有本领,还有外形,这样的一个人,从那里去找? 这样的一个人,你不让他作王,还让谁作王?但我们要看到,神让扫罗作王,乃是要以色列人学一个功课,你不能凭外表来看一个人。一个人在外表虽然是具备条件,但他是作神子民中间的首领,他就不能凭人的所有来站在那个地位。我们看到扫罗是这样给点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神为甚么让撒母耳去拺选扫罗。扫罗不仅是外表有这些条件,他在做人的一些品格上,还是不太坏的。他很有亲情,当他父亲叫他出去找驴的时候,找了多天,都没找到。他就想起,我们那么多天没有回家,恐怕父亲不挂念驴,而挂念我们了,那还是回去罢!掉了驴就算了罢!省得老人家担心。在这里看,他在家里还是懂得孝顺的儿子,这是律法里带着应许的诚命,他也作对了。 他的仆人告诉他说,我们已经到了很靠近一位先见的家,我们不如到他那里去求问一下,好不好?他说我们现在甚么都没有,不带点礼物去看那神人,恐怕不太好罢!从这里看,他也很会尊重人。所以在人这一方面来看,扫罗的确具备一个作王的条件。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他是人拣选出来的王,虽然有人以为对的条件,他实在并不具备属灵的条件。你说:『有啊!扫罗也很谦卑的,』『撒母耳打发扫罗的仆人先走,只留下扫罗。撒母耳告诉他说,神告诉我,神同意你在以色列中作王。』(撒母耳记上第九章廿一节)『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么?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么?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在这里他又是蛮谦卑的。但这些都是外面的事物,甚至到了要立王的那一天,他觉得不好意思,他还躲起来,扫罗好像真的是蛮谦卑的。所以在人看来,他完全具备作王的条件。在人这方面不管你具备多少的条件,如果不是神的拣选,你就不能站在祂所定规要拣选的人的地位上,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人看人,只是看到外面,没有看见里面。如果我们只看这两章里面的扫罗,我们怎能想象他作王以后所作的荒唐事呢!我们想不到是一回事,但神知道,所以神说:『不是这一个,但在人中间,他是最合适的,但不是我所要的,不是我所拣选的。人若一定要,我就把这个人给他们,这样就叫他们尝尝他们要的王的味道。』 虽然是这样,神还是给扫罗有一点提示,这是恩典。神不是说:『因为你不是我拣选的,我只是允许你坐在作王的位置,但是我不负你的责任。』神没有这样作,神虽然只是允许,神还是作祂该作的一份,祂就让他去经历神的实在。所以扫罗要离开撒母耳的时候,撒母耳告诉他,你在回家的路上,你要遇见甚么甚么事。果然在他回家的路上,就按着撒母耳所说的发生了。这是神给他的一些经历,叫他知道,神知道一切的事,神也是管理着一切的事,将来你作了王,你却不能忘记这些经历。你虽然坐在宝座上面可以发号施令,但你必须知道神的眼睛一直看着你。虽然你坐在宝座上,可以筹划这个,筹划那个,你必须知道,管理着一切的乃是神的自己。 神是这样对待每一位站在神面前的人,不管他是命定的也好,是允许的也好,神从来不亏负那些人。正是因为这样,以后扫罗的堕落,他就不能有推搪的话了。他不能说我不知道神的性情,我也不知道神是管理一切的神,我更不知道神的心意。他再也没有推搪的理由了,因为神早就给他去经历这样属灵的事情。他所有的失败,他只能说是我自己的愚昧,我只好去承担。我常想起主所说将来祂回来审判仆人的比方,那个领一千银子的到主人那里,他说:『我很明白你的性情,所以我不敢让你的银子亏本,所以我把它埋藏起来了。现在你回来了,我交还给你。』我们留心这主人怎么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 (马太福音第廿五章廿六节) 『你就该把钱放在银行里,虽然得一点点的利息,你能算是忠心的。你说你知道我的性情,你简直是忽略我的性情。』主人说这个话,乃是说那仆人所说的不是理由。你既知道我的性情,就知道该怎样处理,你不能把它埋在地里。我们看扫罗作王以前的经历,神向他显明神是管理一切的神,如果扫罗能维持在这个经历里,不强自出头,他也许不会招来这样的下场。但他没有办法,因为他在人中间太强了,他的特点,显露了他在人中间的长处。他的特点是甚么呢!是健壮?俊美?这些都不是他有的特别长处,我相信在以色列人中,还是有健壮,俊美的。 但是有一样是只有扫罗有,别人没有的。那是甚么呢?他在众人面前,他是高过众人一个头。这当然是他的外形。但圣灵接连二次说了这事,这话里面就有属灵的意思。这不光是外面一点点的体形,乃是说这是人中间最出头的人。他有条件出头,并不是了不起的事。不错,在人中间,可以这样说,但在神的百姓中间,就不能这样说。神的百姓是在神的管理下,在神的面前,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头,甚么人出头,甚么人就招来难处。 生命才是真正作王的条件 我们看到神怎样显明扫罗的过程,我们就知道,以后扫罗的失败,不能把责任推往神那里。神早早已经说出『那王』,只有一位王,就是这一位,再不会有第二位王。神已经指明,虽然是这样,神还是尽了祂该尽的一份,让这位要作王的人知道,他不能离开神而自己作王。扫罗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我们看见大卫出现以后,很显然的就叫我们看到,在伊甸园里的那两棵树所表明的两种光景,或是说两条道路,就在这两个人身上很自然的显出来了。生命树是藉着接受神的生命,好与基督一同作王。分别善恶树,乃是自己出头去作王。 我先提出这点,因为再过几章,就看到大卫。在那里我们就看见,圣灵和情欲相争,情欲和圣灵相争。生命与肉体相争,肉体与生命相争。大卫是生命的表明,扫罗是肉体的表明,我们看到肉体怎么去逼迫生命,我们也看见在受逼迫的中间,生命就成长,一直成长到作王的生命。大卫坐上宝座,神的国度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来建立的。所以我们看撒母耳记的时候,我们不仅是看历史,我们也看到神的国度今天在地上怎么显现的路。虽然撒母耳记是从前的历史,神的国度的建立是现在进行中的历史,整整相隔了几千年,但是国度显明的原则,生命作王的原则,完全是一样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更求主让我们在撒母耳记看见神要我们看见的。 撒母耳记上预查(八至十章)(于宏洁) 撒母耳记预查 第8 -10章 撒母耳记上第八章和第七章的结尾中间隔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8:1节说到『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8:3节,『他的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这件事困惑许多人。为什么这么敬虔的人会生出这样的孩子?甚至更深的困惑:为什么这么属灵的人会安排这么不属灵的儿子作士师?有些解经家认为,撒母耳立儿子时,他们并没有这么糟糕,而是后来变坏的。有点像扫罗在刚开始时,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而且也蒙 神祝福、受人爱戴,可是好景不长,一路走下坡。所以,这是一个可能的解释。 虽然撒母耳的这两个孩子非常不好,但是在圣经上没有看见 神责备撒母耳像责备以利那样。一方面,因为他们两人犯的错和以利的两个儿子所犯的相比差了很多;另一面,可能是撒母耳已经尽心为他的孩子祷告,尽了父亲的本份。孩子不爱 神、不敬畏 神,有时候也超过了父母本身所能作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定罪他。 在这三章圣经里,有几件事要注意: 第一件事,百姓要求立王 8:5节,『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百姓就用这个理由要求立王。后来可以看出,他们真正要求立王的原因是他们想要像列国一样,有一个王治理他们,成为他们的倚靠。8:19-20节『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神并不反对他们立王,因为在申命记17:14-20节, 神就已经说过,将来你们到那边去,要立王的话,这个王的条件必须是什么, 神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神并没有否定他们立王的这件事,只是在这个时候立王不对,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一、 时候还没有到—因为合神心意的大卫还没有出现,而且这件事不是 神发起的,是人发起的。 二、 他们的动机不对—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学外邦人,有王可以倚靠,让王治理他们,带他们打仗。这是 神不喜悦的原因。 比方说,如果你的孩子16岁就要结婚,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因不放心,而不愿意答应。第一,因为时候未到,孩子年纪太轻,而且对象不好。现在交的这个女朋友也还不成熟,并不合适。我们总是希望他将来成熟一点,找到一个更好的对象,能不肤浅幼稚,不贪爱世俗。第二,如果你的儿子的动机是:我成家,就可以出去,不需要再受你们的气,我就自由了,没有人管。这样,没有一个父母会愿意答应,或是放心让他这么作。当初
神的百姓要求立王,时间不到,人选不是 神真正想要的,再加上动机也不对,这些原因都造成 神不喜悦。 耶和华 神是王 从出埃及记15:18节,他们赞美 神说:『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可知真正的王应该是 神。撒上10:19节,撒母耳责备他们说:『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 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撒上12:12节,撒母耳又责备他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你们的王。』这些经文都指出『耶和华 神是王』。撒上8:7节,是 神亲自说的,『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就像孩子离家不是因为他独立、成熟了,而是想脱离父母,不想再有任何的管束。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件事: 神允许他们立王,并不代表这件事是出于 神, 神许可并不等于就是 神的旨意,更不代表这件事是 神所喜悦的。这是第一个我们需要学的功课。很多人都有祷告不得答应的经历。雅各书4:2节『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在祷告不得答应时,我们是不是很谦卑、认真地在主面前寻求过原因?是否认真想过所求的,到底是不是妄求?是不是合乎 神的旨意?到底我的动机是什么?从百姓立王的事上可以看见,虽然他们求的动机并不对,但 神允许他们。 试验是不是妄求最基本的方法 到底我所求的,是真正需要的(need),还是盼望有的(want)?真正需要的,是必需品,没有这个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办法生活。盼望有的,常常是我们的欲望,可大可小。有的人已经住很好的房子、开很好的车,还是不满足;有的人有很好的工作,健康的身体,还是不满足。我们所求的动机对不对?纯不纯净?是不是妄求?或是所求的是不是出于 神?是不是 神所喜悦的?我们祷告不得答应,应该在主的面前好好去面对。当我们的心不责备我们,我们就可以向 神坦然无惧了——凡我们向祂所求的,我们就会从祂那里得着。 约翰壹书5:14节,『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但是在约翰壹书3:21节也特别提到,『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 神坦然无惧了。』。我们的坦然无惧在于两件事: 一、照祂的旨意求。 二、我们的心不责备我们。 当我们的动机纯正、不自私,照着神的旨意、为着神家真实的需要祷告时,我们在主面就可以前坦然无惧。接着就说到,『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祂得着。』(约壹3:22)从以色列王要求立王的事上,我们要学习,有时候 神勉强的答应,对我们不见得是祝福。 8:10节,神藉撒母耳把立王以后对他们将带来的伤害—会让他们失望、为难、逼迫他们,都先讲了,但是他们还是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撒上8:19) 第二件事,我们要为自己一切所追求,所拣选的,负完全的责任 神借着撒母耳警告他们,立王以后有许多的问题,而且也提醒他们这件事会让 神伤心,因为 神才是王。但是他们都听不进去,他们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他们非常坚持己见,就是要他们所盼望得着的。后来历世历代许多不合神心意的王出现,的确给他们带来困扰和伤害。虽然不见得是直接逼迫他们,但是这个王不合神心意时,会带领 神的百姓偏离正道,换来邻国的欺压、 神的管教,或是带他们去拜假神,得罪 神。我们要为自己所有的追求、拣选负完全的责任。 使用“自由意志”要很小心。其实一个真正属 神的人,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应该甘心乐意、理所当然的属于 神、拣选 神。今天人所谓的自由意志带下了许多危机,人因着自己的拣选造成了许多问题和伤害;也给仇敌提供了许多工作的温床,容让仇敌「自由地」诱惑、破坏、试探,并带领我们远离 神。 第三件事,神是积极的,祂预备够用的恩典 虽然 神的百姓没有拣选 神的上好,没有接受 神的禁止,且不愿等候 神所预备合神心意的人出现后再立王,他们还是硬着颈项,坚持已见。百姓们在坚持的错误中, 神让他们自己体会,离开 神所作的拣选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的 神是一位非常积极的 神,祂虽然不喜悦这件事,但是既然许可了, 神还是赐下够用的恩典帮助他们。立王这件事, 神不是掩面不管、任凭他们死活, 神是尽可能地希望立王这件事的结局是好的。 神为他们所拣选的扫罗出现时,从第十章,看见 神的祝福和恩典: 一、10:1『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祂产业的君吗?』 神在众人面前印证了扫罗,借着敬畏 神的撒母耳亲自为他膏抺,立他为王。 二、10:9节,『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 神就赐他一个新心。』这是 神在他里面的工作。不光外面膏他,里面也给他一个新心。 三、10:9节,『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神对他所说的话, 神借着撒母耳所给他的应许全都应验了。整个扫罗被立为王,撒母耳跟他的对话,给他的预言,这些兆头的应验,可以发现是一连串所谓的巧合——正好发生什么事——『你从那里往前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 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10:3)』;『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丘坛下来。(10:5)』一路上,导演全部都预备好了,都在 神的安排和管理下。这成为扫罗心中一个很大的激励和印证(Confirmation)——撒母耳所说的都是真的。如果扫罗敬畏 神,他在主面前真的要感动,一生都应该敬畏这位又真又活的 神,因为这么多应验,都不是巧合。人看来好像是巧合,但是这么多摆在一起,当然不是巧合。再加上圣经上明说,不是事后才发生,是 神先安排,然后透过撒母耳告诉他会发生什么事。 神在扫罗所有的环境里,好像密集训练班一样,要训练这个新出来的王,让他能懂得敬畏 神,知道 神是又真又活,是管理我们一切生活大、小事的 神,万有都在祂的手中。 四、10:10节,『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 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再一次看见不是只给扫罗一个新的心,圣灵在他身上也有非常深的工作,让他好像被圣灵充满一样,受感说话,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五、10:24节,『 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神拣选扫罗,借着撒母耳印证,让大家都知道他是耶和华拣选的。 从这么多方面可以知道 神是非常积极的 神。虽然百姓们作这件事伤了 神的心,凭已意的坚持,不肯等候 神的时候和 神所拣选的人出现。但是既然发生了,神就像一个父亲,积极的为他的孩子们预备好够用的恩典,为了帮助他们在立王的事上,能真正的走在 神的路上。后来扫罗跌倒、转变了,并有各种可怕生命的现象,这些都是他自己要在主面前负责的,他没有在 神的恩典中好好的长进,反而从 神的恩典中堕落了。 第四件事,撒母耳的事奉榜样 最后,从8-10章里,我们看撒母耳的事奉。撒母耳在 神面前存着敬畏的心,对 神忠心,在 神百姓面前刚强,该说的话就说,该责备的就责备,他属灵敏锐,知道 神要作什么。扫罗来的前一天, 神就对他说话,讲到他跟 神同行、亲密的关系,他深知道 神的心及 神所要作的事。撒母耳是一个非常透明、老练、属灵的神仆。我们很盼望神家多有这样真正属 神、与 神同行、生命丰富的人,能够成为我们的祝福。撒母耳是一个过祭坛生活,过奉献生活的人,是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充满 神话语的人。仔细读圣经,就知道他是可拉的后裔——原本是受咒诅、被审判的族类,可是却出现了这么敬虔的后代。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不管我们曾经多失败、软弱,在主面前多么觉得自己不再可能有盼望,但是当我们真正悔改归向 神、敬畏 神,仍然从我们里面可以产生出像撒母耳这样纯净的生命和真实的影响力。可拉后裔作的诗,在主面前的感恩,为 神家勇敢站住—这些种种宝贵的见证,都非常激励我们。 使徒行传13:20节,告诉我们整个士师时代是结束在撒母耳身上。虽然撒母耳立了两个儿子,但都不行他的道,所以 神不数算。撒母耳不仅转移时代,他也改变了那个世代,让以色列全家都归向 神。希伯来书11:32节,把他归在信心伟人的行列中。诗篇99:6节和耶利米书15:1节,讲到他是圣经上最伟大的祷告榜样之一。 从撒母耳的身上得到许多激励,他成为我们的标竿和榜样。让我们在主面前像撒母耳一样,把自己交在 神手中,成为一个借着常常祷告,能与 神同行,知道 神心意的人。因为我们和 神有亲密的关系,所以能影响所处的世代,以及所有我们接触范围里的人,包括配偶、家庭、小组、教会、公司同事…,只要我们接触到的人,都希望 神得着我们,像得着撒母耳一样,成为这个世代和周围人的祝福。 【小组讨论】 1.「神允许他们立王,并不代表这件事是出于 神, 神许可并不等于就是 神的旨意,更不代表这件事是 神所喜悦的。」,请从这句话中分享你亲身的经历及我们在作拣选时该有的态度。 2、 你有没有为祷告没得答应,向 神认真寻求过原因—到底是不是妄求?是不是合神心意? 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3、 无庸置疑,现今自由意志的滥用已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危机和破坏。请试举凭自由意志或坚持已见而行,可能带来的问题与危害?并提出应对之法。 祷告: 主耶稣,我们感谢祢,借着这三章的圣经再一次对我们说话。让我们知道在地上真的要为自己这一生所有遭遇的事,我们所追求,所作任何的决定、拣选,都要加倍的儆醒,因为我们要为所有的决定和追求负完全的责任。因此,主啊,当我们向祢祷告时,如果有什么不合祢的心意,求祢不要垂听。主啊,求祢来光照我们,纠正我们,直到我们的祷告是合祢心意,是讨祢喜悦的。主啊,祢帮助我们,把撒母耳这种认真、敬虔,讨祢喜悦,把祝福带给周围的人们,带给那个世代的这种荣神益人的见证、美好生命的榜样来激励我们,让我们都起来好好爱祢。甚愿爱祢的人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从撒母耳记上看时机(八章)(刘锐光) 撒母耳记第八章 民求立王 以色列史从这个时候开始,要转入另一个阶段,就是君王时代。时代的转变,固然是因为人的要求,其实也经神的准许,神仍在操管。
二. 立王的原因�
(v.6-9) 三. 立王的后果 (v.10-22) 宗教教育(撒上八1〜7) (台北灵粮堂) 一、重视家庭宗教教育(1〜3节) 以利没有用神的道(Word)教导两个儿子,以致两子被神看作恶人;撒母耳自己是敬虔人,但两个儿子也是恶人,可能撒母耳忽略了家庭的宗教教育。基督徒若只重视儿女的健康、学业、品德,不重视他们的得救,不用神的话教导他们,把他们引到主面前,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与世人没有两样,「…使儿女端庄顺服,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提前三5,12),父母教导儿女信主、爱主,是神给他们最大的责任! 二、百姓要求立王(4〜5节) 撒母耳年老,两子又是恶人,以色列百姓要求撒母耳效法外邦给他们立王,撒母耳忽略了家,以致影响了国,「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十六10)另一面,撒母耳年老时,两个儿子不好,但神并不衰老,神永远是好,他们无人依靠,仍有神可依靠,百姓要求立王,是证明他们的心,靠人多、靠神少。 三、厌弃神(7节) 以色列人求立王,撒母耳不悦,神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人若厌弃神所设立的人,就是厌弃神,「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路十16),扫罗逼迫基督徒,主说逼迫基督徒就是逼迫祂(徒九4)。 默想 我有没有重视儿女的得救并灵性的健康? 回应 求主使我从小事着手向你忠心,也使我敬爱顺服神的仆人。 主居首位(撒上八8〜22) (台北灵粮堂) 一、人意与神意相反(8〜9节) 神的意思是神作以色列人的王,借着士师替神治理百姓,但百姓的意思是要效法外邦人立一人作王来管理他们;士师只有一人,百姓是多数,照所谓民主时代的定义,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但多数人是盲目无知的,常被少数人迷惑煽动激动利用,独一的真神是借着少数人来管理引导多数人,「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3)。 二、辖制与反抗(10〜18节) 神藉撒母耳立王之先,告诉百姓,人意立的王必辖制你们,百姓在长期被辖制中会有反抗;历代人类社会就有上下对抗的情势,再加上王会滥用权柄,压力越大反抗越大,社会永无宁日,这是出于撒但的作为,到第四任王,以色列国就分裂了(参王上十二19)。 三、神旨意的三层制(9〜22节) 神为何准许百姓的要求,为他们设立一位王?从全部圣经中多处看见,原来神的旨意有三层制:最好的第一层,神原始的旨意─神作王,次好的第二层,神准许的旨意─立人作王,最不好的第三层,神任凭的旨意(罗二26)─神弃绝人。 默想 我会不会分辨神的意思及人的意思不同在那? 回应 求主在每一件事上,使我知道祂原始的旨意并且顺服。 他们厌弃我(撒上八4~9) (台北灵粮堂) 撒母耳的一生毫无疑问的,是属灵又优秀的领袖,虽然身兼三职,但扮演得适恰,也带出果效――带领以色列全家归向耶和华,对外战胜仇敌,对内施行公义审判。以致到他退休时,他可以要百姓为他作见证,他未曾欺压过谁,收过什么贿赂,屈枉正直(参撒上十二1~5)。 一、撒母耳年纪老迈 然而撒母耳和以利有着相同的问题,就是没有教好儿子。也许这些领袖太忙于事奉,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看到好的榜样,以致以利、撒母耳,甚至大卫都犯了同样的过错。 撒母耳年纪老迈时,「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1节),他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2节)。别是巴(Beersheba)在以色列最南的地方,也许撒母耳要他们从小的地方先开始学习作士师,在民中施行判断。 但是这二个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3节)。这实在是士师的致命伤,因为士师就是要秉公审判。 二、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 因此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到拉玛,要求撒母耳「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5节)自从出埃及以来,神以会幕与约柜与他们同在,约柜就是祂的宝座,显于会幕的荣光就是祂的同在,神自己一直是他们的王。我们也记得《士师记》中,基甸庶子亚比米勒自立为王的悲剧(参士九章),出于人意的立王是神所不喜悦的。长久以来,祂一直是用祂的灵来膏立领袖,作为祂在地上的代理人,灵在谁身上,谁就起来带领百姓,神藉此保留了自己的王权。 三、他们是厌弃我作王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要求立王,当他祷告时,耶和华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7节)。神并列举他们自出埃及到如今,常常离弃神,转去事奉别神。因此神要撒母耳「依从他们的话」,这是一种妥协。只是要事先当警告他们,这种「像列国的王」会怎样管辖他们。究竟立王是不是神的心意?他们所期待的王与神想立的王是否有差距,我们下一篇会谈到。 默想 我是否倚靠人,超过倚靠主,我是否用外貌来衡量领袖,而未看重主的拣选与设立?我是否太忙于外面的事,而忽略家庭与儿女?在我的心里,主是否坐在宝座上,还是我自己或其他人事物坐在宝座上? 回应 亲爱的主,谢谢你,你是我的主,你是我的王,我欢迎你掌权在我生命中。我也愿意顺服你所设立的领袖,而不以外貌评断领袖,只期望在外表的条件上。帮助我用心的与家人相处,以主的道教导子女,不以工作或服事作为借口而轻忽家庭,让我过一个平衡的生活,荣耀你的名。阿们! 只管依从他们(撒上八11~18) (台北灵粮堂) 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百姓,并且预先告知他们这种「像列国的王」,其实会「管辖你们」。 一、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 「像列国的王」其实是以属世的权柄观来施行王权――「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作千夫长……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做饭烤饼;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你们的粮食……必取十分之一……。」(11~18节)这样的王与耶和华想立的王大相径庭。 申命记第十七章所描绘的君王,才是神所要立的君王――「你总要立耶和华――你神所拣选的人为王。必从你弟兄中立一人……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他登了国位,就要将……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平生诵读。」(申十七15~20)属神的君王不以扩张自己的王权为念,也不以王权肥己,却一生诵读律法书,以耶和华公义的治理为念。属天的权柄与属地的权柄截然不同。 新约中当门徒争大时,耶稣告诉他们――「……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廿25~27)领袖是以权柄来服事人,而非辖制。 二、我们定要一个王 虽然撒母耳警告他们――「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18节),但是百姓仍执意,「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19~20节);这种像列国一样,包括――「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20节)。事实上,神自己已为他们做这一切,神以圣灵所膏立的领袖,也为他们做了这些。但是他们宁愿选择属地样式的权柄。 于是耶和华要撒母耳――「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22节)这样的妥协带出以色列的第一个王扫罗,他如同以实马里之于以撒一样,以血气逼迫属灵的,他成为神真正拣选君王大卫的拦阻。出于血气的选择往往使神真正的计划必须绕道而行。 默想 当我不在主的心意中,进入任何关系、工作、权柄结构时,我是不是其实会自食其果,往往把神最好的心意耽搁了,让神的计划必须绕道而行,而我自己也吃尽出于血气的苦头?当我拥有权柄时,我是否查验自己的权柄是属天的或属地的,是为所领导的人的好处,还是滥用权柄肥己? 回应 亲爱的主,你是权柄的源头,帮助我选择在你的权下来施行权柄,让我的掌权进入属天的权柄,能善用权柄成为他人的祝福。也求主帮助我不任意进入任何自以为有利的关系、工作、事奉与生涯,免得我必须活在错误的关系与权柄中徒然受苦。阿们! 你儿子不行你的道(8章1至22节) (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求你赐我智慧和力量去活出你的圣洁,谨守遵行你的圣道,荣耀你的圣名。 撒母耳年纪老迈时,他立自己的儿子约珥和亚比亚作以色列的士师,可是他们却不行他的道,竟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这与以利年纪老迈时的情况相似。 到底是甚么原因叫儿子不行父亲的正道呢?极有可能是因为撒母耳年幼便离开了父母,在圣所跟随以利学习事奉神,他自小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而以利也没有给予他良好家庭教育的模范。我们不要误以为那些殷勤事奉神的教牧、长执和事奉人员的子女,其灵命就必然是刚强,他们也需要父母照顾及教导,并多与他们沟通,藉此感染他们行正道。撒母耳经常在以色列全地传道教训人,很可能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这是圣经给我们的警惕,我们要过均衡的生活,千万不要轻视家庭见证的重要性。 众长老对撒母耳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5)撒母耳无法否认「他的儿子的确不行他的道」这事实,他不悦是因为百姓要求立王。然而神让撒母耳知道,百姓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厌弃神作他们的王。纵然撒母耳告诉他们,王将要如何奴役他们,他们也听不进去,一心想要学效那些有王治理、统领他们争战的列国。神容许他们的要求,是因为神知道人的信心软弱,难以坚信那肉眼不能见的、神的领导,非要有肉眼可见的王带领他们不可。 相信使徒保罗是归纳了历史的教训,以致当他为教会设定当监督的条件时,其中一项要求是家庭见证。他说:「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人要看我们治理神家的能力,必先从我们的家庭见证入手。人要信那不能看见的神的能力,便先要看一看我们的生活见证和家庭见证。因此,「你的儿子不行你的道」应该成为我们的警惕。我们应当努力达致「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华」的理想。 以色列人要立王 (撒上八:1~22)(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当撒母耳年纪老迈的时候,显然又重蹈覆辙,走了以利的老路;他设立两个儿子做士师,他们却收受贿赂、屈枉正直。由此可见家庭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今日教会的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基督徒父母懂得如何作父母;否则结果就是:事业万岁、家庭破碎、儿女变成太保太妹。教会要改变过去「一手宰制基督教儿童教育」的做法,将儿童宗教教育回归家庭,让父母来善尽教导儿女信仰的责任,教导父母营造家庭中良好的信仰气氛。影响是从关系而来,撒母耳的生命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影响,证明他没有时间与儿子建立关系,或者是没有善尽信仰教育的职责。 撒母耳的儿子不肖,成为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理由;不过神洞察人心,他知道以色列人要立王的真正动机,是厌弃耶和华作王。因此,纵然撒母耳告知立王的种种不良的后果,以色列人仍然坚持要立王。以色列人立王,的确是他们历史悲剧的开始,尤其是当不肖之王将外邦偶像引入之后,邪恶的影响是累代都清除不尽。 「以耶和华为王」与「立王」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差别就在于,前者需要信心,后者单凭眼见即可。前者需要凡事寻求神,凡事依靠神,照神的旨意去行;后者只要能察言观色、逃避王的眼目,就凡事都可行了。今日的基督徒为什么会和世人一样,追逐财利地位呢?其实与以色列人立王的心态是一样的。因为,财利地位既是可以掌控之物,又能带来某种程度的安全感,当然多多益善;至于神,既是无法掌控者,又需要花时间建立信心,到了真有需要的时候,又不见得能够立即看见帮助,为何要为祂付那么大的代价?所以今日基督徒的信仰,只要点缀一下生活即可。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心中之王究竟是谁呢? 回应:主耶稣啊!求祢来作我的王,来作教会的王。阿们! 祷读:诗四十七:6~9 6. 你们要向神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 7. 因为神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悟性歌颂。 8. 神作王治理万国;神坐在祂的圣宝座上。 9. 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亚伯拉罕之神的民。因为世界的盾牌是属神的;祂为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