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一章短篇信息

 

目录:

哈拿的职事(倪柝声)

母亲的祈祷(林志雄)

哈拿信心的祷告使全国得福(包忠杰)

哈拿祷告的执事(陈则信)

改变时代的祷告(一章)(王国显)

撒母耳记上预查(一至二章)(于宏洁)

从撒母耳记上看时机(一章)(刘锐光)

凡事信靠顺服神(撒上一16) (台北灵粮堂)

神无可代替(撒上一711) (台北灵粮堂)

儆醒谨守(撒上一1218) (台北灵粮堂)

从神得来,奉献归神(撒上一1926) (台北灵粮堂)

(哈拿的苦情与祷告(撒上一918) (台北灵粮堂)

哈拿还愿(撒上一2128) (台北灵粮堂)

人生总有无奈(1118) (香港读经会)

耶和华顾念你(11928) (香港读经会)

祷告中出生的先知(撒上一:1~28)(台北基督之家)

 

 

哈拿的职事(倪柝声)

 

读经:

「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宝座那里去了。……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启十二579)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毘尼拿,毘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阿,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撒上一1~214~202227)

 

            以色列的历史中,有许多点与教会的历史相似。在以色列历史的开头,我们看见亚伦是一个祭司,代表人进到神面前;而摩西代表神来到人这里。这个阶段没有持续很久,不久他们进到迦南地,就为士师所统治;但是整个民族都生活在很低的水平上;地们不断陷在罪中。神借他们的仇敌惩罚他们,但当他们向神呼求时,祂就兴吉士师拯救他们,于是他们就得一次复兴。这样的事一再发生。我们看见这就像连锁关系,贯串整卷士师记。我们读到底波拉和巴拉、基甸、参孙等许多士师。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原则。当士师的能力很大时,就有大的拯救;当士师的能力减弱,以色列人就再次陷入仇敌的手中。他们衰落了,又兴起;犯罪了,又再次得复兴。从这里我们看见一个大原则:神的子民无法管治自己;他们无法向神独立,同时又向撒但独立。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或是向神的权柄屈膝,或是落在撒但的能力之下;没有中间路线。因为他们若不是受神管治,就全然失去他们作神子民的地位,结果就落在他们仇敌的能力之下。但赞美神,祂的子民不会一直在撒但的能力之下,他们总是有复兴。

 

{\Section:TopicID=347}两种职事】这就是以色列的历史,也是教会的历史。我们回头看,当教会到了很低的光景时,神就会预备一个祂所拣选的人,把祂的灵放在他身上,将使命给他,然后教会就得复兴。但我们也看见,过不久教会又落下去了,我们看见兴起与败落,衰微与复兴,周而复始。我若是生活在士师时代的末期,我的心会怎么想呢?我会渴望甚么呢?我会期待甚么呢?已过年日的历史我都知道了;如今事情又到了低潮,我的盼望是甚么,我要为甚么祷告呢?我岂不会求神兴起另一个士师,再次复兴这个国家么?如今我是教会的肢体,我看见在教会的历史中,一再的复兴,又一再的堕落。我曾读到路德带领的复兴,又读到接下来的死沉;读到借斯理所带来的复兴,又读到接的败落;读到达秘和其他弟兄们所带进的生命巨潮,又读到以后的衰败。这么多年来的教会历史,只是重复了以色列士师时期的历史。现在我盼望甚么?难道不盼望新的东西么?所以在此我们来看撒母耳记上。士师的历史不是永远的;那不是神的心意。神的心意已经朝向国度,不是要有更多士师。神想要带进国度和君王。祂使用士师作为过渡时期,但祂的心意是在大身上,祂的目的是要有君王。所以我们看见撒母耳记上的重要。这卷书在过渡与目标中间,是中途的,是过渡的时期,大体而言,它不是大复兴的时期,也不是大堕落的时期。今天我们的情形也是一样。我们总是想复兴,但士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有限度的,而国度却要存到永远。神的心意不是要教会在这样堕落复兴的循环里往前。神不是要给我们许多复兴家,祂乃是要带进祂的君王。

            撒母耳记上代表一个职事,一个带进君王的职事。在此我们看不见士师,却看见一个同时是祭司和先知的人。我们很容易定睛在复兴家身上;他们以往曾被神使用,那是过渡时期,但他们在神真正的旨意上没有分,在带进君王的事上没有分。神乃是要得祂的撒母耳。

            我们看过了背景,现在要来看今天早上所读的经节。这段经文说到两个妇人,毘尼拿和哈拿的故事。毘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毘尼拿嘲笑哈拿说,你没有儿女,看我所有的!这两个妇人代表两个基本上完全不同的原则,代表两个基本上不同的职事。哈拿的职事就是要带进君王,不是要有许多儿女。另一方面,毘尼拿的职事乃是要得许多儿女,许多结果。毘尼拿和牠的儿女也是神的子民,但没有一个与神的君王有关。

 

{\Section:TopicID=348}带进君王的职事】哈拿哭泣、禁食、祷告,向耶和华呼求,要得一个儿子,这儿子要完全分别归耶和华来事奉祂,这儿子就是带进君王的一位。哈拿没有可骄傲的,毘尼拿却有许多可夸口的。她可以指她所有的儿女说,「我有这个,我有那个;我有这一切……。」在此我想从心底对你们说一句话。如果你们仍然是在士师的范围里,不错,你可以得祝福并有结果。但我也要说,神的眼目不在你身上。如果今天不是末后的日子,我们会盼望毘尼拿生更多儿女。但如果我没有错,现在就是末后的日子,神的眼睛是在那些能带进君王的人身上。让我们自问,我们的职事是甚么?在这特别的职事──哈拿的职事里,我们有没有分?有人心中所想的,就是复兴。他们以为士师的原则要持续到末了,但事实上,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职事,就是带进君王的职事。

            我们看见哈拿的路不是容易的路,并且因毘尼拿的比较和嘲笑,就变得更难了。那些想作哈拿的人必须预备好自己,他们要受逼迫、藐视,他们要哭泣并禁食。这职事不是便宜的,是要付代价的;因为一切这样的职事都是借试验和苦难来的,且要组成在我们里面。别人可以吃喝,看自己的儿女,但这里有一个人在禁食并哭泣。这不是我们能救多少人的问题,乃是神要得祂一班得胜者的问题。神要得一班能祷告并带进国度的人。

            哈拿的祷告就是撒母耳出生的凭借。我们的祷告必须有一个结果,就是产生得胜者。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甚么?有些人作了许多任务,生了许多儿女,就会说,「我看不见你们在作甚么。已过你们可以带领奋兴会,可以作这个作那个,但如今你们在作甚么?」甚至神的祭司以利,也不明白哈拿,他问她在作甚么,以为她喝醉了。

            从撒母耳的出生,我们看见一条先知的线,这些先知也可以作祭司,将君王带进来。哈拿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先知。神在哈拿身上作了很多,祂曾带领她经过各种困难。现在祂可以找到一个人,她能把吃喝和一切事摆在一边。她已经到了若没有儿子,就不能往前的地步,她必须得一个儿子。撒母耳记上一章的儿子,就是启示录十二章的男孩了,就是那带进君王和国度的。―― 倪柝声《教会与职事》

 

 

母亲的祈祷(林志雄)

 

 母亲的祈祷,往往深深影响到儿女!特别是那些常经忧患的母亲,她们泪中祷告,往往成为儿女们属灵的维他命,也相对影响到他们怎样的跟随神、事奉神。

  在旧约圣经中,有一位母亲同样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替,她就是撒母耳的母亲_哈拿。哈拿原不得生育,却因神听她祷告,蒙了怜悯怀有撒母耳,她让撒母耳成为以色列最俱影响力的士师、祭司和先知。原来,处于零散和混乱的以色列人,国中没有君王,且常受外邦人来打压,景况非常凄惨,但因撒母耳的出现,在他手中所膏出来的扫罗、所膏出的大卫,带领以色列进入非常精采,甚至是最荣华、最富贵、最强壮的联合王国。原来,知祷告、肯祷告、会祷告和爱祷告的母亲往往会带出超世代的影响力。哈拿就是一位这样的祷告的母亲。从这位祷告的母亲_哈拿身上,描绘出基督徒三个祷告的属灵要素,就是信、望、爱。

 (一)信心是母亲祷告神的确据(撒上一1-12)

  为什么哈拿不能生育呢?问题出于那儿呢?原因何在?毗尼拿知道答案(6)、他丈夫以利加拿知道答案(8),当然,哈拿本人也清楚知道答案(11)。圣经作者指出哈拿不能生育是神的作为。『原来我们生不生育,是决定在神!』神不叫我生育,我就不能生育!因此哈拿感到非常痛苦!即使她的丈夫以利加拿,试着鼓励她说:『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实际上并不能安慰她,因为她知道她丈夫还是希望有孩子,可是,她不能生育,因此深感痛苦。可是,哈拿没有停留在痛苦中,也没有四处奔跑寻找绝世良芳,更不让痛苦占据她的生命。相反,她知道能带领她走出痛苦,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相信神。所以,哈拿安安静静,专心一志,把心中愁苦,带到神面前。这反映出哈拿对耶和华神存有不疑惑的信心。正如希伯来书十一1节:「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原来,信心的果效是人不能估计得到的。所以,在我们遇上困难时,应当凭着信心到神面前,专心祷告,祂必垂听!正如哈拿凭着信心在耶和华面前祈祷。

(二)盼望是母亲祷告神的动力(撒上一13-18)

     盼望是母亲祷告神的原动力,为此哈拿说,她自己被误会成是喝醉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的,我心里愁苦,我是一个愁苦的妇人,我清酒、浓酒都没有喝,我只是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当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她倾心吐意,她不停止祷告!结果以利随意的说补了一句话:『妳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许妳向祂所求的。』奇怪的是,哈拿听信了这句话:『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本来不吃不喝的,现在走去吃饭。哈拿知道神听她的祷告了,就仰望交托给神,就把困难交给神。你再多有困难,神是全能的神!祂有办法解决你我的问题!只要你对神充满盼望耐心等候的心就够了。许多时候,我们会否只懂祷告神,却没有全然交托给衪呢。

  原来,充满盼望的母亲往往让儿子成了充满盼望的伟人。同样,当哈拿将一切交托的时候,脸上不带愁容,果然事情发生,清早起来,在耶和华面前他们敬拜完以后,就回他们家乡拉玛,结果以利加拿跟他的太太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叫撒母耳,撒母耳希伯来文的意思,就是『我从神那里求来的』。神果然听她的祷告,因此哈拿就从痛苦当中,转向喜乐。皆因,哈拿是个懂得全然盼望神的母亲。

(三)真爱是母亲祷告神的根基(撒上一19-28)

最后真爱是母亲祷告神的根基,哈拿的祷告充满真爱,因她知道爱子女就不是把他们带到自己的理想国里,而是全然放在神手里,使他们作神的儿女,成为神所使用的仆人。所以,她说:「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撒上一28)哈拿让孩子撒母耳终身归与耶和华,是要他永远进入神恩典当中。这才是真爱的表现。

在主后354年出生的?古斯丁的母亲名叫摩尼卡,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丈夫却是个异教徒,且性情粗暴。因着摩尼卡的祷告,她的丈夫后来也归向了基督,并且性情大有改变。但是不久,丈夫去世了。因此教养?古斯丁的责任就落在母亲摩尼卡手里。?古斯丁虽赋有天才,却是个顽皮的孩子,很不听话。他母亲对于这个儿子的教导,完全是用祈祷和眼泪来浇灌!?古斯丁十六岁时,因得同乡之助,得赴迦太基入大学。虽学有所成,但因恶劣环境之渲染,与一名异教女子同居。这叫摩尼卡在家为他忧虑,朝夕祷告。毕业以后,决定要到更远充满权欲帝都──罗马寻找幸福。这母亲听闻之后十分恐惧,想与儿子再见一面,令他回心转意。那天一夜不能成眠,心灵深处不住向神祈祷。哪知她的儿子起程了。母亲摩尼卡,一个人站立在海边几乎发狂,口中悲痛。幸有一位主教劝慰她说:你为他所流的眼泪和付上的祷告,不会白费的。她回到家中,重新为自己的儿子祷告。她深信祷告必蒙垂听,不过神的时候尚未来到。以后?古斯丁由罗马到了米兰,结识了安波罗修主教,他的信仰观念,由此改变,决定作一真正基督徒。母亲闻讯欢喜异常,经历艰险航程赶内到米兰,与她儿子同住。?古斯丁初信脚步不稳,犯罪之故态复萌。母亲又受了很大的痛苦,屡次迫切祷告。直至?古斯丁在花园中听见邻屋儿童之声音,翻读圣经罗马书十三11节「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在得到圣灵的光照,蒙了重生。母亲由此放心了。在母亲摩尼卡死前,曾嘱咐儿子说:儿子,我一生中没有比起你得救更喜乐。我的责任已完,我的盼望已成。但有一事,希望在我死前,你为我成就:献身给神作传道人。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果然,?古斯丁响应母亲的爱呼唤,奉献作传道。奥氏有如此追述:她为我的堕落,多年来的哭泣没有停止,痛苦丝毫没有减轻,直到我悔改以后才停止。她活出的是基督的虔诚,献出的是母亲的慈爱。儿子的成功只不过是跟随母亲的脚纵行而已。

总结:同样,一位以信、望、爱作为祷告内涵的母亲,她的儿女也会成为像神大大使用的撒母耳、奥古斯丁的仆人。愿神祝福每一位充满信、望、爱的母亲。诚心所愿!

 

 

哈拿信心的祷告使全国得福(包忠杰)

 

哈拿信心的祷告使全国得福

包忠杰

经文:撒母耳记上第一章

一、人的尽头乃是神的起头

  哈拿身处的时代,正是以色列人宗教和道德最腐败的时候;当日的祭司们犯罪作恶,他们单求自己的益处,好吃贪酒。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不顺从父亲以利的教训,以利也没有好好的管教他们。他们没有敬畏耶和华的心,也没有看耶和华的祭物为圣。以色列人的祭司既有这样坏的行为和不良的榜样,众百姓的品行也照样败坏了。在这样的情形下,神却没有把祂的百姓完全放弃,仍继续为自己预备可用的器皿,要借着合祂心意的人,再一次兴起祂的选民,为自己作见证。祂要借着一个陷于失望而众人也看为无所作为的妇人,再一次拯救以色列。

  哈拿因为不生育就非常伤心,这是妇人最大的痛苦,多少妇人到了哈拿那样的尽头就感到只有死路一条!她们一生的盼望既不能实现,就认为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当时的风气,许多妇女都只有寻死。幸亏到了这样无指望的时候,哈拿却有信心,她知道神是听祷告的主,不过,我相信她没有想到神要借着她的祷告并从她的痛苦中使全国得福。神果然听了她的祷告,赐给超过她所求所想的。虽然国家失败、宗教的领袖们道德腐败,她丈夫的另一个妻子又时时藐视她,她仍旧不灰心,因为她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祈求全能的神。

二、神为甚么听哈拿的祷告?

  1. 哈拿和丈夫同心:主耶稣曾说过:「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一八19)从这经文可以知道,神必垂听两三个人同心的祷告。以利加拿每年与哈拿一齐去示罗献祭祷告,他们夫妇同心服事神,夫妻这样同心,神必听允。(3节)
  2. 哈拿的祷告非常恳切:她祷告的时候是流着眼泪向神哭诉(10节)。希西家王流泪祷告后,神回答他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王下二○5)诗人求神将他的眼泪装在祂的皮袋里(诗五六8),由此可以看出神体恤痛苦人的眼泪,在主面前所流的眼泪是宝贵的,也是有效的。
  3. 哈拿的祷告是向神许愿(11节):神若听她的祷告赐她一个儿子,她就必将他归于耶和华,这就看出哈拿将神的事摆在首位。主耶稣也吩咐我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哈拿也没有问是否会有第二个儿子,却定意要把头一个送给神,即使自己不再有儿女,也全不计较,只要有一个就完全献给神。既有这样的心意,神后来就赐给哈拿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二21
  4. 哈拿不住的祷告(12节):信徒祷告总要恒切,正如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六章十八节说:「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信徒有时向主祈求一件事,不久就忘记了,也不再为那事祷告,后来主若真的赐给他所求的,就会感到惭愧。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一本祷告册子,随时翻看,将祷告得着的事画去了,并感谢主恩。若有这祷告的记录,就可以勉励自己恒久祷告,也可以提醒自己得着所求的事,不忘感恩。
  5. 哈拿虽被以利误会却不灰心(13节):以利虽是大祭司,却不明白哈拿心中的苦闷,反而误会哈拿的为人。以利把哈拿的诚心祷告看为醉酒,这是何等令人伤心的事!今日信徒若被教会中的领袖误会了,也不可在祷告上灰心。查看人心的主,必清楚明白一切,祂既明白一切,就必照着我们诚心所求的赐给我们。

三、神赐给哈拿的是超过她所求所想的

  1. 神不单赐了一个儿子撒母耳:因为哈拿把头生的献给神,神另外赐她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2. 撒母耳成了神所重用、出色的国家领袖:因他领导有方,全国就得了复兴。
  3. 撒母耳成了会祷告的领袖:从小神就向他显现、向他说话,他母亲祷告和信心的生活成了他的遗产。撒母耳帅领国家完全是靠祷告,借着祷告他可以随时得到神的指示和帮助。后代的人都记念他为祷告的英雄,诗人曾说:「在求告祂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他们。」(诗九九6)神也曾把撒母耳和摩西列为同等说:「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顾惜这百姓。」(耶一五1)可见撒母耳一生中最主要的事奉就是祷告。
  4. 全国的道德有了好转:撒母耳时常巡行全国,一面教导人民,一面审判百姓。圣经记载说:「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且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撒上七15-17

四、哈拿的祷告生活对我们今日有很大的教训

  1. 神听谦卑人的祷告:哈拿乃是一位普通的妇人,她没有任何社会的地位。神看见了她的诚心,就听她祷告。
  2. 我们看见哈拿祷告的效验就不可灰心:神作工是有自己的时间,也需要我们耐性等候,所以我们祷告时也要恒久忍耐。
  3. 不可小看祷告的功效:祷告乃是仰望、依靠全能的神,祈求的人虽软弱,但依靠神必能成就大事。
  4. 不可看恶劣的环境:如果哈拿当日看她自己家中的情形、宗教的腐化和国家的败坏,她一定会失望。但她却有信心知道神是听祷告的,因此她全家和国家都蒙福了。

(本文摘自《旧约中的祷告》)

 

 

第一章  哈拿祷告的执事(陈则信)

 

祷告负担的构成(撒上一1~8

哈拿是撒母耳记里的一个蒙怜悯的器皿,她有一个难处和缺欠,就是不能生育。他不能生育的表明的原因记其实际的难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哈拿不能生育,表明看来,就是尚未蒙受到神命定的祝福。因神造人之后,就赐福给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一28)所以不生育,就是尚未蒙受到神所命定的祝福。人如何为蒙受到神命定的赐福,定规就是荒凉和灭绝,这是何等严重的事!哈拿当时的光景,人几乎不能称为她有福的女子,因而她的心极其伤痛。

二、哈拿不能生育,说出她生命不够丰盛。生育的意义,就是将生命分给别人。所以生育是叫生命在地上增加而繁荣,生命越增加,生命就越丰盛。神儿女生命的丰盛,就说出神本性的荣耀。为此,一个女子不能生育,确是她在人间的一个羞耻(参看路一24~25),因为不能显出神丰盛的生命和荣耀。

三、哈拿不能生育,就给仇敌有攻击的机会。哈拿的对头是毗尼拿,毗尼拿看见哈拿不生育,『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仇敌总是窥探我们的弱点,而后才寻隙加以攻击。撒旦对于约伯的攻击是如此(参看伯二4~5),对于大祭司约书亚的攻击也是如此(参看亚三1~4)。

四、哈拿不能生育,就陷于深处伤痛的苦境。她虽甚得丈夫的宠爱,并获致双份的礼物,但内心仍不能有所满足。她被激动而愁苦,以致哭泣不吃饭!以上重大的压力,就在她心中构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叫她不能不向神迫切直求说:「除了神以外,谁能解决我的难处呢?除了耶和华施怜悯以外,谁能帮助我和满足我的心呢?」从此祷告的负担与执事,就在她里面产生,神的旨意也就得着了通路。

『无奈耶和华不使她生育』。哈拿不能生育,乃是耶和华主宰的管理。我们都知道,毗尼拿是不敬畏神,哈拿却是敬畏耶和华。为什么耶和华让不敬畏神的毗尼拿能生育,而不使敬畏耶和华的哈拿生育呢?只有一个原因,乃是神圣善的美意,要在哈拿心中创造一个真实祷告的负担,并借着她的祷告,让祂的旨意有丰满的出路。弟兄姊妹们,神在我们的环境中,或在我们的肉身上作事,使我们遇见许多重大的困难,无非是要在我们的里面,造出一个祷告的负担,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此世上,我们看见许多不同的祷告,有的人是自言自语的祷告,有的人是念经式的祷告,有的人是讲道式的祷告,有的人是狂呼乱叫的祷告,或是口号式的祷告,也有一些人是控告人的祷告。这些走样的祷告,在神面前都没有属灵的价值,因为不是出自负担的祷告。

 

负担所发出的祷告(撒上一9~11

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却不吃不喝;以利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却站起来祈祷耶和华。这里给我们看见,有负担的人和没有负担的人是何其不同!

哈拿站起来『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这痛痛哭泣的祷告,就是有极重负担的祷告。必须是从破碎的心中所发出的祈祷,才是最感动神的心的祈祷。祷告不是外面话语的问题,而是里面负担的问题。哈拿祷告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他不是求任何别的东西,她只求神赐给她一个儿子,就是终身归于耶和华的的儿子。这件事说明了神的需要,也最摸着了神的忠心!因为当时就是就是缺少一个肯终身归给耶和华的人。

什么是负担的祷告呢?负担的祷告,乃是纯粹由圣灵所组织,且有迫切需要所发出来的心声。哈拿深深的觉得她有一个迫切的需要,从这迫切需要的感觉所发出来的呼求,就是负担的祷告。什么是没有负担的祷告呢?没有负担的祷告,就是没有需要的感觉,或是有话无心的祷告。我们可以用哈拿同样的话语来祷告,但未必有和哈拿同样的灵感。我们可以学别人祷告的话,却不能学别人祷告的灵。我们应当记得,不是我们祷告的话对了神就垂听,乃是我们的灵与话都对了神才垂听。

有负担的祷告,不仅是有需要的感觉,更是不为自己来祈求。哈拿虽是求神赐她一个儿子,但她不是为自己,乃是为要归与耶和华。在任何一个时代,神都需要有人完全为着祂而祈求的祷告。当日哈拿的感觉和需要,也就是很的感觉和需要。我们必须学习,用心灵的感觉去摸着神的感觉,从这感觉所发出的祷告,才是神子民今天最急需的祷告!

 

负担祷告的表显(撒上一12~18

一、不住的祷告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的祷告。』一个有负担的祈祷,必是非祷告到得着答应,就决不罢休的。凡是不能持续,时常中断,或者忘记了自己所求的祷告,都不是负担的祈祷。负担的祷告,乃是里面有一个重压,叫他无法停止向神呼求的祈祷。

二、心中默祷

『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发自心中的默祷,是非常紧要的。祷告必须由心发出,不然就是虚假的祈求。神是鉴察人心的神,所以从心中的祷告,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至于祷告的声音,或大或小,神一样能听见,甚至向哈拿那样默祷不出声,祂亦留意垂听;神的耳朵绝非发沉,并不需要大声才能听见。或说祷告乃为操练灵,叫灵强而释放,故必须大声呼喊,但圣经从来没有告诉我们,祷告是为操练灵。祷告主要之目的,乃是把我们的负担带到神面前来,为要成全祂的旨意。

三、倾心吐意的祷告

     『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

哈拿只动嘴唇,不出声音的默祷,给以利误认为她为一个醉酒的女人,所以她才说『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这里又给我们看见,一个有负担的祷告,乃是倾心吐意的祷告。

一个有负担祷告的人,定规有许多心意压在他的里头,这些心意压得越厉害,他的负担就越沉重。真实的祷告,就是把里头的心意完全倾吐出来。在神面前的倾心吐意,就是负担的祷告。

里头有许多心意,但没有人可以倾吐,这是何等痛苦!尤其是里头有许多愁闷,不便于向人倾吐,那更成了内心的重压!感谢神,我们不能向人倾吐的,在祂面前可以尽情倾吐。

四、到如今的祷告

『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不住的祷告,』好像是逼着神要听她的祈求。「祈求到如今」,乃是坚持不懈,长期等候的祷告。许多人在祷告上的毛病,就是为着一件事迫切祷告一段时间,以后就放弃,甚至忘记了。但哈拿的祷告,却不是这样。她说:「祈求到如今。」这句话说出她已经有一段很长时间的祷告。她若没有得到祷告的答应,就不停止她的祈求。有一位弟兄曾说:「你忘记了所祷告的,神亦不会纪念你的祷告。」

五、祷告到负担卸下

『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再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

哈拿祷告到一个地步,神借着以利向她说话。哈拿亦因着信回答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她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这是说出他禁食祷告的沉重负担已被带过去了,因为重担已交托耶和华了!

 

负担祷告蒙答应(撒上一19~20

『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祷告已过,敬拜就开始了,这是何等美丽的一件事!

『耶和华顾念哈拿。』虽然有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那不过是为要试验她的信心而已。但神的心满了怜悯,因着哈拿不断的祷告,终于显出慈爱的顾念来!弟兄姊妹们!你纵有难处还没有得着解决,你还是要知道神仍是关切的顾念着你!

日期满足,哈拿生了一个儿子,就给他起名叫撒母耳。她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当哈拿抱着那婴孩的时候,她心中觉得何等的甘甜!因为这是她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弟兄姊妹们,今天在你手中的事物,有多少你能说:「这是我从主那里求来的」呢?

 

不因事奉而忽略作人应尽的本分(撒上一12~23

『以利加拿和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以利加拿每年都按例上示罗去献祭,哈拿更是不落人后;但今年她生了撒母耳,她需要在敬爱乳养孩子,等到孩子断了奶,然后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所以她在这些年间没有上会幕去。这就是不因事奉而忽略了对孩子应尽的本分。

今天有一些基督徒,因为不够按着神的心意来事奉,往往作弟兄的就忽略了该尽丈夫或父亲的责任;作姊妹的就忽略了该尽妻子或母亲的责任。如果夫妻都是如此,岂不叫作儿女的失去了正当的照顾和养育吗?哈拿摸着神的心意,她深知孩子是神所赐给的,并且养育孩子是为神,所以她一面不忽略作母亲当尽的本分,一面也没有忘记她活在地上,乃是为着事奉神。

我们不要以为哈拿上圣殿献祭,就是属灵;她在家里乳养孩子就不属灵。属灵的服事,不是看你作了什么,乃是看你为谁而作。你若是为主来作,虽然从外表看,是很平常的小事,但在主面前,却甚有属灵的价值。如果你是为自己来作,按外表看,似乎是属灵的,然而实际并不属灵,充其量不过是魂的活动而已。哈拿在家乳养孩子,乃是为着神,定规是比毗尼拿不存敬畏的心上圣殿(参看一7)更有属灵的实际与参与价值!

 

哈拿在情感上受的对付(撒上一24~28

『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哈拿受神托付对孩子的责任一完毕,她立刻就带着孩子上示罗敬拜耶和华。她并没有因在人这一方面尽了该尽的本分,而忽略了对神的事奉。我们相信,她在尽人本分的时候,她的心更是不断的亲近神,她的心更是以神自己为满足!所以她虽然蒙神赐下一亲生的孩子,也乳养孩子到断奶,但却没有给孩子占有了她的心。

「就把孩子带到示罗。」哈拿这一举动,可以和亚伯拉罕献以撒相媲美。她在情感上所经历的为主割爱的心痛,诚不亚于亚伯拉罕献以撒时所受的感伤!一个母亲天天用奶喂她所爱的孩子,她必是越过越觉得孩子的可爱,尤其断奶的孩子,更是显得特别的可爱!现在要让这孩子离开自己的胸怀,把他送到示罗孤单的生活,这是叫为母亲者最伤痛的一件事!但感谢神,哈拿的心爱主,胜过了爱她自己和孩子。由于忠诚履行对神的许愿,竟把自己心爱的孩子当作活祭献祭上了!这是最能得神喜悦,让神在那一时代同行祂的旨意,并带下极大祝福的一件事!

从哈拿所说的话,我们也可以看见,什么是最蒙悦纳的奉献。『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真实的奉献,乃是将神所赐的转过来归给神。主耶稣也说过:『神的物当归给神。』因为只有神所赐的东西扣住了,这是何等的亏欠!

历代以来,也有一班人长把不是神所赐的要归给神,这不但不能蒙神的悦纳,反而是得罪了神!该隐所献的祭不蒙悦纳,因为他所献上的是出于他自己所劳力的,且是从神咒诅过之地所出的土产。拿答、亚比户擅自烧香,结果就死在神的面前,因为他们所献上的是凡火,不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凡凭自己意思而作,却不是顺从神之旨意而行的奉献,都是不蒙神悦纳的祭。

『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谁有真实的奉献,谁就有真实的敬拜。奉献的结果,也必是带来灵里真实的事奉。

敬拜的意义,乃是看见神是最荣耀,最伟大的神。并觉得神是最甘甜,最可爱,且享受到神作他最大的喜乐,最大的满足。因此,他在神面前无话可说,无何可求,他很自然的只有赞美,只得敬拜。而这种敬拜,乃是真实奉献的人才有的。

哈拿未献孩子之前,以情感来说,她实在是舍不得这孩子;然而当他奉献之后,因天上的喜乐充满了她,她就觉得这是太蒙恩,太有福了!因而她就在那里敬拜耶和华,所以我再说,那里有祭坛,那里就有敬拜!——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改变时代的祷告(一章)(王国显)

 

01改变时代的祷告

(一章)

 

属灵的历史就是神作工的记录。从历史里,我们不仅看见历史的过程,也必须看见历史里神的心意和神作工的方法。忽略了这二样,看属灵的历史,就如同看普通的历史一样。感谢赞美神!我们一直这样读下来,看到以色列人怎样离开埃及,怎样进迦南,怎样在路上接受神的训练。

 

他们又进到迦南,在迦南里不断的经历了神,按着神的信实承受他们的产业。但不久就看到他们的败落,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很深的扎根在神的心意里。他们有经历,但经历只是浮面的。他们有知道,但知道停留在知识上。所以在士师记里,他们很快就离弃了神的道路,一直来到了撒母耳记。

 

在士师记里,属灵的混乱真是到了没有可挽救的光景。若是把士师记和撒母耳记连起来,我们就看到神在这二卷书里,带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简单的说,从士师进到君王,从一个民族到一个国度。这是非常大的转变。在这转变的过程中,插进一卷路得记。路得记是士师当政的时候所发生的一件事。在路得记里,主要的目的不是说到以利米勒一家人的遭遇,乃是要带出大卫,从路得引出大卫。

 

我们看见神的手在历史里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带过来,所以从启示上面我们先看见了大卫,但大卫怎么从启示里成为一位真实的人呢。这就是撒母耳记的事情了。我们感谢赞美主!神知道祂的百姓甚么时候该走到甚么样的地步,神是一步一步的领他们走在其中。所以,撒母耳上可以说在属灵历史上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这一个新时代开始在甚么地方呢?

 

不是开始在那里有一个人叫以利加拿,在他家里有一些家事。不是这个,这只是历史的过程,这一个新的时代是开始在一个祷告,这一个祷告就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当然,这个祷告和以利加拿家所发生的事是不能脱开的。但是不能不注意的,像以利加拿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处处都有出现,那是一些平常事,不是甚么特别的事。所以我们不说他那一家所发生的事是一个起头,而是看到这一家里面有一个人的祷告,那才是整个时代的起头。我们因此不能不看这祷告的背景。

 

利未人中的拿细耳人

 

撒母耳记上一开始就讲到撒母耳的父亲,他父亲是甚么人?是以法莲山地的一位以法莲人,我们不细心读神的话,我们就顺理成章的读下去了。若是细细的留意,我们就发现撒母耳是一位祭司,也是一位士师。他作士师没有难处,但他凭甚么作祭司呢?父亲是一位以法莲山地上的一位以法莲人,以法莲人能作祭司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们还记得神拣选亚伦的时候,神的应许是『你和你的后代,必世世代代作祭司。』 也就是说,不是亚伦的后代就没有条件作祭司,现在为甚么一位生在以法莲山地的人竟然作了祭司呢?并且他这位祭司还把君王引进来,这是很严肃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需对撒母耳这个人的身世弄清楚。也许弟兄姊妹想到希伯来书的麦基洗德,因为神要兴起另外一个祭司的系统来代替亚伦的祭司系统,所以麦基洗德就引出来了。

 

现在,撒母耳大概就是麦基洗德的一个预表。弟兄姊妹,千万不要这样想;第一,麦基洗德比撒母耳早;第二,预表从来没有指着一位普通人来讲的,永远是指着基督和祂的所作而说,所以不能这样看。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撒母耳究竟凭甚么可以在神的计划里站在那个重要的地位上?从政治那方面来说,他是士师。在属灵的那方面,他是祭司,究竟他凭甚么可以站在这样的一个位子上?我们要注意,先让弟兄姊妹们领会一件事。在旧约的历史里常常提到甚么甚么人,就不是根据他的宗族来提的,多半是根据他住在甚么地方来说明。

 

我们住在旧金山,我们就是旧金山人。一些人住在罗省,他们就是罗省人。旧金山人和罗省人,不是根据他们的宗族,乃是根据他居住的地方来确定那人的身份。所以在这里看见以法莲人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他真是以法莲支派的人,他可能是,但不一定是。既然是这样,我们要寻求,究竟撒母耳这个家族,是以法莲人还是不是以法莲人?为甚么要寻出这个根源来呢?这与神作工的法则和神的信实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感谢神!祂没有给我们去猜谜而不给我们谜底的。

 

现在来看看(代上六章廿七节)『拿哈的儿子是以利押,以利押的儿子是耶罗罕,耶罗罕的儿子以利加拿,以利加拿的儿子是撒母耳。』再回来看(撒上一章一节)这里就说:『有一个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我们看见他们的高曾祖好像不一样啊!请看(代上六章卅四节)『撒母耳是以利加拿的儿子,以利加拿是耶罗罕的儿子,耶罗罕是以列的儿子,以别是陀亚的儿子,陀亚是苏弗的儿子,苏弗是以利加拿的儿子,』读到这里就够了,你看到明明是指着同一个人,但高曾祖的名字又不一样,但的确是同一个人。

 

原来在以色列人中,他们一个人可以有几个名字,如果他们用同一个名字,也许不是同一个人,所以他们说某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一连串的要把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串的名字都填上去,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无法确定究竟是那一个人,我们可以从父家的祖宗的名字上确定是这个人。这样看来,撒母耳实在是利未人,他们的家族是住在以法莲山地。但还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利未人也不能作祭司,只有亚伦的后代才可以。

 

这样,他凭甚么可以作祭司呢?如果他自己要作祭司就是不合法的。我们读民数记第六章,就看见神给以色列人一个很特殊的条例,那就是拿细耳人的条例。弟兄姊妹,拿细耳的条例就是把一个普通的人分别出来归于神。撒母耳的出现乃是根据利未人的后裔,神拣选的族类和拿细耳的条例。站在这一个历史的焦点上,我这样提起这件事来,乃是让弟兄姊妹很明确的看见,神作事从来不违背祂自己的法则,我们掌握这一点,读历史的时候,就有一个很明确很保险的依据。

 

撒母耳的父家

 

在以法莲山地有这样一个家庭,家主是以利加拿,他有两位妻子,一位叫哈拿,一位叫昆尼拿,这人是利未人,因为在这里说他每年都到示罗去守节。如果是守节,他必需一年去三次。当然他会去三次,这里所看重的是每年去一次,去作甚么呢?去敬拜,去献祭,也就是说,他每年都到示罗去执行利未人的职事。每次他去的时候,一段时间留在那里,然后工作完毕,他就在神前献个祭,就回家去。

 

在每次献祭完毕后,他就把平安祭的祭肉分给他的家人。他有两位妻子,一位有儿女,另一位没有儿女,所以他分的时候就每人一份。但因他爱哈拿,就分给她两份,因为哈拿没有儿女。我们注意这里,为甚么哈拿没有儿女?哈拿以后有儿女,在这些事发生以前,哈拿没有儿女,毘尼拿却有好几位儿女。她没有,为甚么?以后她又有了。我们要注意是甚么原因,这里说得很清楚,第五节『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

 

英文圣经说得更清楚,是『神关闭了她的怀』,神不让她生育,不是她不能生育,乃是神不让她生育。为甚么神不让她生育呢?这里面就很有讲究了。看到这件事时,我们先看看一般人碰到这种光景的反应。我不能生育,怎么办?找医生,医生解决不了问题。祷告,祷告也带不出结果,就放弃。不然就收养。对一般人来说,他们都是这样处理。难得有人,在这种情况里,她会摸到神的心意。

 

哈拿摸着神心意的祷告

 

在这里有一个人,在这种环境里,她摸到了神的心意。当然你可以说,她所以会有这个祷告,因为她心里有怨气,她受了别人好些气,受不了了,好像要向神要一位孩子来出一口气。若是我们这样看哈拿,我们看错了。没有做过父母的,他可以说这些风凉话,我就要一位来出一口气。但你怎么能得到呢?那就讲条件罢,好,你就把哈拿所祷告的看成讲条件罢。这条件就是你给我一位孩子,我把这位孩子还给你。在旧约的历史中只有一位亚伯拉罕,再也找不到第二位亚伯拉罕。

 

这是哈拿,她不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有一位以撒,没有以撒还有以实玛利。当然,这样看就把亚伯拉罕看错了,亚伯拉罕看到一件事,神把以撒给他,并且应许他的后裔要像天上的星和海边的萨那样的多,所以他起先觉得把以撒给神,神会把以撒还给他。希伯来书第十一章里不是这样说吗?他以为神能叫他(以撒)从死里复活,还他一位儿子,所以,他就把以撒献上。神要,给祂,这是祂给我的,祂一定要还我。这样一来,亚伯拉罕的信心也就不算得甚么了。

 

如果你有一位儿子,你试试看,你就知道那是不得了的事,那是亚伯拉罕。现在是哈拿,儿子还没有到手,拿甚么跟神讲条件?你讲的都是空话,万一神真的给你一个儿子,你不要把他给神,那有甚么办法?让神杀掉他就是了,反正我已经出过气了。这是不懂得作父母的心的人说的话。哈拿说神若是给我一位儿子,我不是要出一口气,我要把这位儿子给祂,我只是要一位儿子,来证明我不是受咒诅的。为甚么?以色列人中间有一个观念,一位妇女如果不能生养孩子,她是受咒诅的。

 

为甚么受咒诅呢?因为神不用她。他们都知道神给以色列人一个应许,将来有一位弥赛亚要在他们中间给兴起来,当然弥赛亚是以色列人的孩子。我是一位妇女,我生下一位孩子,说不定这位孩子就是弥赛亚。现在在以色列人的中间,他们都还存着这样一个想法,我能给神用着来生下弥赛亚。现在我不能生孩子,那就是说神根本没有记念我,并且神的咒诅在我身上,所以我不能生育。

 

弟兄姊妹,哈拿当时一直在家里面所受的气,恐怕就是给人一直指着她说,你是该受咒诅的。我们晓得这种情况,我们就注意,神藉着这样的环境来预备一颗清心寻求神的人。因为我们看到哈拿是在神面前感觉受不了的时候祷告神,但看到了她祷告的内容,你很不容易了解一件事。从她的身世来说,她是很可怜的,但是从她祷告的里面,你却看不到一点自怜的感觉。虽然她心里很痛苦,但她却没有白怜的情绪。

 

她怎么祷告呢?她说:『万军之耶和华阿,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位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撒上一章十一节),弟兄姊妹,你看她没有一点自怜的情绪,这样就看到神在环境里面所加给她的手,乃是让她摸到那条准确的道路,来讨神的喜悦,来满足神的心意。我们千万不要轻看这个祷告,『祢给我一位儿子,我就让他终身归祢』,他不活在我面前,而是活在祢面前。要记得,她那时一位儿女都没有,如果她真得着一位儿子,这位儿子是长子,这是太重要了。

 

我在家里排行第五,也就是在我上有哥哥姐姐,在我以后有位妹妹,如果都养活过来,还有两位弟弟,我家一共有八兄弟姐妹,我是老五。我很记得,那是与日本人打仗的时候,我们家到了内地。我小学念完,要上中学了。中学离开我们住的地方有六十华里(四十哩多),就是说,我必须到学校住宿。头一次上学的时候,就雇了一个人来挑我的两件行李。那时我还没到十二岁,要走六十华里的路,大清早,天还没亮就开始动身。那挑行李的人还要赶回来,他那天要跑一百廿十华里,所以天还没亮我们就动身了。那天早晨是我第一次离开家,那真不是滋味,半夜过了就要起来,预备好的早饭,我都吃不下咽。我心里难过,还没有离家就想家了。

 

我看到我母亲,她的情绪比我还要糟糕,她当然会有很多想法,一位小孩跑到外面去,自己管自己,能不能管得了?钮子掉了,谁给他钉上?在那里给别人欺负,怎么应付?太多太多的心思在她心里。我动身走的时候,我是十步一回头,看看父亲和母亲。每一次回头看,他们都没有转变他们的姿势,就一直看看我走。天还没有亮,走了几十步的路,回头看的景象已经很模糊了,但是我感觉上还是看见他们的人影动也没有动。我很能体会哈拿在这个时候的祷告。

 

『神啊!给我一位儿子,我必还给祢。』你能摸到她那个心思,你就知道,这一个祷告的份量是很重的。神就找到这样一位清心的人,让她带出一位清心等候神的人,完全跟随神旨意的人,来为神打开国度的门,同时也把国度的王引进来。虽然,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度,当然不是指着他们的国,我们常说的国度是指着主再来时在地上所建立的千年国。但是撒母耳所引进的国度乃是那个国度的小影。这的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神允许那沉重的环境留在哈拿身上,经过那么长久的日子,乃是神在预备祂所要用的人。神允许那些难处留在她身边,乃是要把那个人带进对的光景,这样可以把她带进完全对的光景。

 

我们感谢神!看到哈拿忍受的痛苦,却没有自怜,这是对的。等到她给催到神面前去祷告,她摸到神的心意,更准确的祷告在神的所要里。感谢主!哈拿的祷告是把头生的献给神的祷告,那是了不起的。我们看利未记的条例,或民数记上所记的,头生可以给赎出来的,但现在哈拿的祷告,她不是把头生的赎出来,乃是把头生的交出来,完全的归给神,让他活在神的面前,作一位终身侍奉敬拜神的人。

 

我们实在要感谢主!我们读撒母耳上的时候,我要弟兄姊妹看见撒上的开始,是开始在哈拿的祷告,其他的事情都是陪衬的,主题是哈拿的祷告。感谢神!哈拿在神面前这样祷告,虽然她里面背着很重的担子,她却摸着神的心意。并且更宝贵的,以利起初误会她,她没说甚么话,她只是说出她里面的感觉,说出她一直留在神面前的原因。以利虽说是一位糊里胡涂的祭司,但他这次却说对了话,他说:『噢,这样啊!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了。』

 

没有保留的服神的权柄

 

感谢主!哈拿听到了以利的这么一句话,她果然就平平安安的回去了。她遇见主,所以她不再带着愁容,在信心里有了安息,并且她完全让自己服在神的权柄底下。神既然说我平平安安的回去,那我就不哭了。我能不能生孩子?能生一位孩子,我故然平安,就是不能生孩子,神说我平平安安回去,我还是平安的。弟兄姊妹,看到这位哈拿,她不仅是祷告到神的心意里,她更是神所要的祷告的人,当她遇见了主,她就完全的安息。她能这样乃是她遇见了主,她顺服了主,这真是不简单的事。

 

虽然,我们不是在这里说到顺服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轻轻的题一下顺服的内容。哈拿能这样平安的回去,就看到她里面的顺服,摸到了神的权柄。顺服的内容是甚么呢?我们要留意,第一乃是神的安排。我接受神的安排,神要这样的环境继续下去,我接过来。如果神的安排是要我得一位儿子,我感谢主!我接受。就是说有儿子,我接受;没有儿子,我也一样接受,因为神的安排对我来说是最好的。

 

第二个内容是甚么呢?神的方法。神要把一位孩子给我,神用甚么方法给我孩子,这不是我所能影响的,我就信任神,按祂的方法来成就祂的安排,显明神的结果。我服在神的手下,我不是强求我所要的,我只是要神所要的。这才是神所要的真正顺服。藉着哈拿的环境,神得着这样一个人,她祷告到神的心意里去,把神的旨意引出来。

 

真诚的奉献

 

感谢神!人对了,神的手就开始作工。在这个时候,哈拿就怀孕了,生了一位孩子,她把孩子的名字叫撒母耳,意思就是说:『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具体的意思就是神垂听了我的祷告。我们感谢神!她得了一位儿子,她就让这位儿子永远成为神垂听她祷告的记念。感谢神!哈拿就在家里抚养撒母耳,到以利加拿再上示罗去上班的时候,把全家都带去。哈拿就说孩子太小,我暂时不去,在家里抚养他,一直等到他断奶,我就把他送到耶和华的面前,让他一生活在神的面前。

 

感谢神!到了孩子断奶的时候,她就把孩子带去。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里面的感觉很深,一句话就说清楚,哈拿没有让孩子代替神。在这个时候,撒母耳是长子,是她的独生子,以后还有没有孩子,没有把握。这样的一位孩子,慢慢慢慢的就很容易代替神。但是感谢神!哈拿没有这样,到孩子一断奶,她就马上带孩子到示罗的会幕。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按着一般来说,这个小孩去献祭,用不着公牛那么严重,但她带了三只公牛。她宰了一只公牛,这是作燔祭献上的,说出她完全的寻求神的悦纳,把这位孩子带到神的面前。另外的两只宰不宰呢?也杀了,不过这里没记载。

 

为甚么说都杀了呢?我们就问为甚么是三只?你晓得这是撒母耳头一次到神面前去,他要献的不仅是燔祭,燔祭是他母亲替他献的。他还要献赎罪祭,然后再要献平安祭。这里只说他宰了一只公牛,为甚么?这是非常强烈的表达出燔祭的意义,完全的献给神,完全的寻求神的喜悦,完全的去满足神的自己。大有意思了!献了燔祭以后,她就把小撒母耳带到以利那里。我们要注意了,这很有意思,她对以利说:『我就是那年的那一位妇人,神答应了我的祷告,现在我还愿来了。』

 

我要弟兄姊妹们特别留意最末了的一节,『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撒上一章廿八节)我们回到原来的意思去的时候,你真看到哈拿很摸到神的心,她是摸着神的心祷告的,所以对神的认识就非常明确。中文圣经说:『把他归与神』,新国际本说是把他给神,新美国标准本说是奉献给神。都好,但还没有原来的意思好。在新钦定本或是达秘的译本,比其他的译本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完全把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实际表达出来。怎么说呢?

 

『现在我把这孩子借给神,』怎么把孩子借给神?是借给神的,神要还我的。感谢主!神的确是还了,藉着这事,我们用箴言书上的一句话说,就很清楚了。『凡借给穷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神要丰丰富富地偿还。在这里哈拿说了两次这句话,所以我将这孩子借给耶和华,使他终身借给耶和华。感谢神!你看见甚么?神把撒母耳赐给哈拿,哈拿对撒母耳就有所有权。她现在要把撒母耳归给神,神就让哈拿仍然保留着她的所有权,因为这是神给她的,神不改变祂的定规,要把祂所给的收回来。神从来不作这样的事,赏赐永远是赏赐。

 

我们看以撒的事情就是这样了,对不对?神把以撒给亚伯拉罕,就永远给了亚伯拉罕,神没有把以撒收回不给他。所以,哈拿摸到了神的心思,要把撒母耳给神,神却尊重我的所有权,所以神说你借给我就好了,我就使用他。但因为是借,所以一定要偿还。弟兄姊妹,我们在这里要看见好大的事,我们来看,我们是归与神的。用其他的译本来说就是献给神。但神说:『不,你借给我就好了,我尊重你的身份,你就借给我,我就用着你来成就我所要成就的。等到我偿还的时候,我必定加倍加倍的偿还。』

 

你看见撒母耳把国度和国度的王带进来的时候,真的看见神的偿还是何等的荣耀和丰富,我们实在要敬拜赞美我们的神!神藉着环境得着一个人,这个人在神面前祷告,打开了神旨意成全的门。然后,神就显出祂荣耀的作为,丰富了那一个人,也荣耀了祂的旨意,显明祂在地上所要作的。我们感谢神!我们读撒上一开始,神就把这一个光给我们。若是我们把这一点光放在士师的末期,我们真是看见这是一个何等荣耀的作为。感谢神!撒母耳就是这样开始活在神的面前,也开始带进神永远的旨意。

 

 

撒母耳记上预查(一至二章)(于宏洁)

 

1-2

撒母耳记是圣经里面我个人非常喜欢,非常宝贝的一卷书。这卷书讲到整个神儿女们处在一个时代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转移的过程里, 神如何借着得到一些合用的器皿,把原本神家是『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非常荒凉又充满了混乱的士师时代,转变成为一个充满了 神的喜悦、强胜而且蒙 神祝福的以色列国。中间这些关键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在这么一个明显世代转移过程中有哪些人物,或是他们的经历、遭遇是特别是值得我们注意,是我们可以效法或是汲取教训的呢?

这样的信息不光是对三千年前的以色列国是重要的,在历世历代,在教会的历史,我们也发现 神同样的原则。转移、扭转各个时代的荒凉和偏离 神的情形,这样的原则一直没有改变,就是 神在一个混乱、荒凉、不合神心意的局面里, 神要得着一些特殊的器皿,成为 神对人失职,对百姓失败的一个反应, 神要借着他们来扭转那个局面,让 神的百姓有出路,让 神的百姓重新回到 神的心意中,也能够承受该有的祝福。这样的信息,对整个国度,对教会是重要的,今天对我们各地的聚会,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个人来说也都是重要的,因为我们从撒母耳记上、下,可以看见这些的原则。

撒母耳记的作者是撒母耳。在希伯来文正典里,撒母耳记上、下原来是一卷,没有分开。在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和拉丁文的五加大译本都是把它和列王记合起来分为列王一书,列王二书,列王三书和列王四书。中文和英文的译本分成撒母耳上、下两卷。

年代:是从撒母耳出生一直到扫罗战死为止,这一段时间大概110年,是从主前1120年左右,一直到扫罗阵亡,大概是1011年左右。

 

背景:本书最突出的一个背景就是以色列正好处在时代转移的一个过程中,不光是从外在的架构,从士师时代转到君王的时代;更是在属灵上从一个荒凉、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道德败落、拜假神、得罪 神的一个局面,转移到充满了 神祝福,强盛,合神心意的一个国度。在这里我们看见大卫怎么样被 神兴起,被 神训练,被 神制作,大卫的王朝也是在 神主宰的权柄下逐渐的出现了雏形。

撒母耳记上、下,从人物的角度来说是讲了三对的人物,我们如果把这三个人物掌握住,撒母耳记就很清楚了。这三对人物:

从两个女人看两种的生活——毗尼拿和哈拿。

从两个祭司看两种的事奉——以利和撒母耳的身上可以看到的。

撒母耳记大部分的篇幅是讲到第三方面,从两位君王看两种的生命——从扫罗和大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这两个人在 神面前因着里面生命的不同,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完全不同的遭遇,完全不同的结局。

 

分段:

以撒母耳为主的记载是第1-7

以扫罗为主的记载是第8-15

以大卫为主的记载是第16-31章。撒母耳记下也是以大卫为主的记载。

 

本书主题:讲到怎样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器皿。

 

在使徒行传里讲到大卫的时候, 神说『我已经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他凡事上要遵行我的旨意。』所以圣经里讲到大卫的时候,『他是一个跟在 神心后面的人。』他跟 神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顺服、敬畏的关系,他是一个这么的贴心的一个人,他是合神心意的人。这是从整个撒母耳记我们里面一直希望能够掌握住的中心的主干,就是我们要羡慕,要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人,成为一个紧紧跟随 神的人,能够讨 神喜悦。

两个女人过两种不同的生活

撒母耳记第1章非常明显的让我们看见这两个女人过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毗尼拿外在的环境非常的顺利,她高傲,欺负哈拿。在毗尼拿的身上我们没有看见任何祷告的记载,在毗尼拿的身上,我们也看见她并不认识 神,中间没有对 神有任何特殊的经历, 神也没有对她有特别的祝福,她对神家也没有产生特别的影响和祝福。

 

但是哈拿却不一样,她外在的环境有很多的难处,她受羞辱,有对头,而且这个对头是每一年,持续的存在,专门跟她作对,要激动她,叫她受苦,叫她哭泣,甚至叫她不能吃饭,让她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人生大乱。这是 神允许对头出现在哈拿的生活里。哈拿和毗尼拿最大的不同,哈拿在苦难中是一个祷告的人,她的生活里面有祷告。毗尼拿是不祷告的。哈拿认识 神,她借着投靠 神,她深深的经历 神。哈拿借着祷告,蒙了 神大大的祝福,而且哈拿也借着她这些受苦的经历和 神给她的出路,让她产生了撒母耳,为 神带下了没有办法形容的祝福。

 

我们看见这两个非常平凡的女人,在以法莲山地,住在山里,是默默无闻,没有人注意的,可是她们的生活,因着有没有 神,因着有没有祷告,因着她们对环境的态度,而产生了这么大的不同的过程和结局。这是值得我们提醒的,就是到底今天在我们的生活里, 神在不在其中, 神居不居首位?到底在我们一切的遭遇、苦难中,有没有逼我们去祷告?让我们借着祷告经历 神,让我们借着祷告被 神改变,让我们借着祷告让 神的旨意和祝福能够成就在我们身上,也因着我们这样的祷告,从我们所产生出来的祝福能够给神家带来极大的影响。这是我们从哈拿和毗尼拿身上要看见的。

 

哈拿这一生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三个转折点从早一点的角度来说对她是一个考验,但是因为她经过了这些考验,所以成为她人生的转机,成为她从苦难中得着祝福的转折点。哈拿的三个转折点:

第一, 她从苦难转去祷告 。从她所受的为难,她所面对的遭遇,她能够转去向 神呼求。这是她的第一个考验,也是她的第一个转折点。不借着祷告,这些环境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遭遇、经历;不借着祷告,所有的苦难只有白白受苦,却没有带下荣耀,带下祝福。

第二, 从自我为中心,变成以 神为中心。哈拿的第二个考验是在祷告的中经历了被 神转变,被 神改变。她从她的愁苦,从她自己的需要,从她迫切想望得着的,变成进入到神的需要, 神的痛苦, 神的感觉。她的祷告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从自我中心,变成以 神为中心;由自己的需要,转成去体会到 神也有需要。从外在的遭遇来说,她没有儿子,受到毗尼拿的羞辱,受到别人闲言闲语,受到她自己心中无法描述的遗憾、定罪,觉得她不是被 神祝福的人,以至于不能生孩子。她整个的感觉原来都集中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痛苦,自己的自卑,自己的渴慕,慢慢经历到其实 神也需要器皿, 神也一直盼望能够得着合祂心意的人,但是 神得不着。整个士师的混乱,神儿女们道德的败坏,他们转去拜假神,他们不要 神作他们的王,各人任意而行,都成为被 神的对头撒但所羞辱的一个凭借。从毗尼拿对哈拿的羞辱,哈拿体会到撒但在这件事情上对 神的羞辱,就是 神一直得不到合用的器皿,但是却有这么多人服在撒但的权下。在哈拿的祷告中,她从难处转去祷告,从祷告进到倾心吐意的祷告,从倾心吐意的祷告进入摸着 神需要的祷告,这是她的第二个转折点,她的祷告不再只是要一个儿子,她说:主,如果祢眷恋我的苦情,祢赐给我一个孩子,我愿意把他终身归给祢,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第三, 心愿成为实际。哈拿的第三个考验,是 神真正给她了,哈拿并没有因为得着她所要的,她就反悔舍不得了,她就修改了、妥协了她对 神的心愿,她毫不犹豫的。她里面当然会舍不得,这么多年没有孩子终于有了,哪一个母亲会舍得。可是哈拿让她的心愿成为实际,让她的奉献能够实现在她的生活里。更何况拿细耳人的愿从民数记第6章知道是不需要终身的,许愿可以许长许短,但是哈拿却甘心的把撒母耳完全奉献给 神,终身奉献给 神。

这三个转折点到底今日对你我有什么意义?弟兄姊妹,相信我们都会碰到难处,相信在我们人生里面,在未知的岁月中我们还会有许多的考验,那么在这些考验,甚至人所谓的难处里面,就算不是难处,是很平凡的遭遇中,一些人生的抉择上,哈拿的这三个转折点而带下了这么荣耀的结局,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教训?到底今天在我们的难处中,我们是否也能够有这样的心志呢?像哈拿一样去祷告,不是浮浅的祷告,不是表面的祷告,不是只顾得着自己需要的祷告,而是我们能够有合神心意的祷告,有超越自己的祷告,有深入的祷告,带下不同的结局来。

第1章我们看到,哈拿照着心愿,孩子断奶的时候,她就把孩子带到以利的面前,他们献祭,而且甘心的把孩子留在那里。

哈拿的赞美诗

21-10节,特别记载了哈拿的赞美诗。她甘心的把孩子留在会幕事奉 神,而且她在主面前有一个非常荣耀,非常夸胜的赞美诗。如果我们是哈拿的话,我们会写出怎样的赞美诗?或是在你我目前为止,对主的经历中,如果要你写一首对 神的赞美诗,必须是发自内心,第一手对 神经历和认识,我们会写出什么?我们不要看哈拿的诗以前,先试着写写看,然后再看看哈拿她到底写了什么。希望我们能够从这10节里面,至少找出1节最感动你的经文和组员分享,而且试着把它背下来,常常用在我们的祷告中。

 

2章也讲到以利家的事奉和撒母耳的成长。以利的父子在事奉 神的事情上给了我们哪些鉴戒?哥林多前书第106节,讲到 神百姓在旷野里的失败,特别提到『记这些事情是要成为我们的鉴戒』。

 

以利家的事奉

撒母耳记第2章讲到以利家的事奉,到底以利本身和他的儿子分别给了我们哪些鉴戒?在以利的身上有很多失败的地方,尤其是在他儿子的事情上, 神借着神人来指责他尊重他的儿子过于尊重 神。『尊重 神的人, 神必尊重他;藐视主的,必被轻视。』这句话非常严肃,值得我们在主的面前很认真,很敬畏的来接受它。圣经上有一些话是非常严肃,都值得我们在主的面前不能轻看,不能忽略的。例如:加拉太书6:7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同样 神借着 神对以利责备,说他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那么尊重 神的,必被尊重;藐视 神的,必被 神轻视。这些话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提醒。

 

我们从这一章圣经里去找出以利和他两个儿子在事奉上的亏欠,在事奉上失败的地方,希望也成为我们在事奉 神的事情上要小心的。以利的两个儿子不光道德败坏,行淫乱,他们强暴,他们抢人的东西,很重要的是他们居然藐视耶和华的祭物。小字写到『他们使人厌弃给 神献祭』。这两件事情都是很严重的罪,他们藐视 神,他们也让人不肯或是轻看、轻视了给 神的献祭。这是非常可怕的结果。

 

撒母耳的成长

撒母耳在主的面前成长,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21节),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26)。这是一个不住成长的生命,而且是 神面前成长,成长的结果叫 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原来就很喜欢他,随着时间的过来就更喜欢他,因为他的生命越来越好,他跟 神的关系越来越亲,越来越真实;他跟人的关系,他在人面前的表现,各方面都让人喜欢他。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的榜样。

 

我们在路加福音看见主耶稣的成长,圣灵的笔法也是讲到『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 神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同增长。(路2:52)』我们有时会说:那是耶稣。但是今天在撒母耳身上看见了类似的记载——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希望这个成为我们的激励,也成为我们每一年在主面前的一个心志,希望我们今年的Δ(Delta)不仅仅够大,而且真正有一个明显的见证——神和人都越发的喜欢我们。

 

哈拿能够产生撒母耳,在哈拿的身上有两个非常宝贵的态度。一个是她深入的祷告。另一个就是她完全的奉献。当任何一个混乱的局面,一个愁苦,一个为难的环境,不管是我们个人的,家庭的,所在的教会,甚至这个世代里面我们所看见的,当 神要扭转这个局面的时候,我们仍然说 神虽然有能力,祂可以自己作,但是祂常常选择不凭着自己作,祂要得到人起来与祂配合,祂要得着合用的器皿。哈拿看见了这个需要,借着她深入的祷告,她摸着了 神的心,她摸着了 神的需要,她看见了神家的需要,所以她产生了一个甘心、彻底、完全的奉献。撒母耳的生命从这里出来,那个转移时代的器皿从这里出来。

 

要从神的角度看我们的遭遇

弟兄姊妹,在你的家庭中,在你所在的小组,在我们所在教会,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神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器皿,我们肯不肯借着更多、更深入的祷告,合乎 神旨意,摸着 神需要的祷告,和我们甘心、乐意、彻底的奉献,好让 神得到这样的器皿,来扭转这个局面,让环境有转机。

哈拿整个的苦难不是白白受苦, 神借着这些苦难 神净化了她的生命,净化了她的动机;神也借着这些环境,强化了她和 神之间的关系。同样的,在这些苦难经过之后, 神的旨意能够借着她成就。

 

弟兄姊妹,在我们所有的遭遇里面,我们不要只透过苦难、遭遇来看 神,一定要从神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遭遇。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所有的遭遇,所有的苦难神都知道。就和哈拿一样,圣经上明着说『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 神都知道,而且 神都有美意,在这些事情经过之后, 神的旨意要成就在我们身上,也要借着我们成为别人的祝福。在苦难中希望我们得到鼓励,得到安慰,知道这一切的环境是为了要炼净我们的生命,为了要强化我们跟主之间的关系,以至于我们能够让 神的旨意成就在我们身上。我们常常从这些角度去思想的时候,相信我们都能够重新得力。愿 神祝福我们。

 

小组讨论:
1. 哈拿的三个转折点,带下了这么荣耀的结局,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教训?意义? 当我们遭遇难处时,是否会像哈拿一样,转去向 神祷告?
2. 如果你要写一首对 神的赞美诗,你会怎么写?从哈拿的赞美诗里,至少找出1节最感动你的经文和组员分享。
3. 从以利的父子在事奉 神的事上,你得到哪些鉴戒?从以利教养儿子的事上,给了我们哪些提醒?
4. 你从撒母耳身上得到哪些激励?你认为怎样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器皿?

祷告:

主,我们的心感谢祢。借着这卷书,祢再来对教会,对我们每一个人说话,让我们都不甘心被仇敌欺骗,被这个世代迷惑,使我们个人专注自己的事。帮助我们从哈拿,从撒母耳,从大卫的身上我们看见那美好的榜样,看见我们怎么样在这一切的环境,混乱的局面里面,可以效法他们,把自己交要祢的手中,成为合祢心意的器皿,成为祢扭转局面的器皿。主,我们感谢祢,但愿借着哈拿的故事,撒母耳的故事,大卫的见证,都再一次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祝福和指引。谢谢祢,祷告、感谢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从撒母耳记上看时机(一章)(刘锐光)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上是记载以色列王国的开始,由士师管治的时代转到君王统治时代。
        全书主要是论到三位人物:撒母耳(一至七章),扫罗(八至十五章),和大卫(十六至卅一章)。围绕着这三位人物,我们看见了人的得失、起落。我们也看见了机会的来临,和机会的失去,而得失之间往往取决于人是否把握时机,做合宜的事。
        这系列的灵修,我们试从这书中学习掌握机会,做合神心意的事。

 

01

 

撒母耳记上一章   两个妇人

        这是发生在一位利未人子孙以利加拿的家中的事。这以利加拿似乎人品不错,只可惜他娶了两个妻子,这就成了家中纷争和痛苦的来源。不照着神的心意,违反一夫一妻制的,愁苦一定加增。

. 欺人的毘尼拿  (v.1-8)
        如按排名的先后,毗尼拿可能是后娶的。她是有福的,因为她能生养儿女,在人群中不至羞耻。她本可以在这家中得更大福份和更重要地位,可惜她错失了。
        她作哈拿的对头,时常激动她,使她生气(v.6),虽然到会幕献祭敬拜这么神圣的事上,还是要激动哈拿。
        如果她得到福气之后能多多顾到别人,体恤别人,关心别人,那么她将会更得到别人的尊重,爱护。可惜她不这样做,反去欺负人,使她失去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 愁苦的哈拿  (v.9-18)
        哈拿是个心中愁苦的妇人(v.15)。她不能生孩子已经够苦了,还被小的欺负,怎能不苦呢?这种痛苦,又岂是双倍的祭物,甚至是丈夫可以弥补!
        痛苦绝望中的哈拿来到神的面前,倾心吐意的祷告,将一切苦情告诉神,并将她的心愿告诉神。
        她看准这是她唯一的出路,也是她的机会。她把握这机会,祷告神直到得到祂的应许,才面带笑容的离开。

. 把握机会的哈拿  (v.19-28)
        把握机会,哈拿的一生从此不再一样。
        她自己不再一样,因为她得到一个儿子撒母耳,是个最好的儿子,因为是从神而来的(v.19-20)。凡从神来的都必是最好的,从来没有次好的,果然这个儿子后来得人和神的喜爱。从此她的羞辱除去,她可以昂然的站在人面前。
        她的儿子不再一样,因为她把他奉献给神(v.21-28)。哈拿照着从前向神所许的愿,将撒母耳献给神,终身归神。从此她的儿子就在神的面前长大,被神使用,成为一个被神重用的人。有那种福气比得上自己的孩子被神使用,在神手中成为有用呢?
        哈拿把握机会,作了最明智的抉择,结果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弟兄姊妹,今天机会如果来到你的面前,你作何抉择呢?你懂得抉择吗?

 

 

凡事信靠顺服神(撒上一16) (台北灵粮堂)

 

一、人的有无多少应顺服神的安排(12节)

起初神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不是神原有的旨意,从创世纪四章19节来看,拉麦是第一个多妻者,虽然旧约中许多圣徒都是多妻者,仍然不是神原有的旨意,因此在新约中,如马太福音十九章19节,主耶稣论到婚姻时,强调起初神设立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的。

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一是合乎神旨意的,另一是凭人意而有的,一妻毗尼拿有儿女,另一妻哈拿却没有儿女,这不是偶然的事,让我们看见,人若凭自己的意思,在这事要「有」要「多」,神却使他在另一事上成为「无」或「少」。

人在自己有无多少的事上,要学习顺服神的权柄,如腓立比书四章1113节「…我无论在甚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二、安于现状,勿受别人的影响(36节)

毗尼拿有儿女,看见哈拿无儿女,不但不同情她,反而激动她,作她的对头;哈拿因无儿女,就受毗尼拿的激动而愁苦哭泣,甚至不吃饭,两者都是肉体血气的表现。

我们不要因自己有甚么而骄傲,并去激动那没有的人,应该为自己的有而向神献上感恩,并同情安慰那没有的人,另一方面,若我们没有甚么,不要嫉妒那有的人,要信靠顺服神,向神求;别人若要激动我,我可以靠主不受别人的激动,「…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提前五22),也不要与别人比较(参约廿一2122)!

默想

我有没有顺服神,接受神为我安排的有无多少﹖

回应

求主让我谦卑,不轻看自己所有的,求主让我专心依靠你,不与别人争竞比较!

 

 

神无可代替(撒上一711) (台北灵粮堂)

 

一、无可代替(78)

哈拿因没有儿女而愁苦,虽然她有爱她的丈夫,她有双份的祭肉,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儿女,人生很复杂,一些次要的事物也许可以代替,但一些重要的事物则是无可代替的,例如:世界不能代替生命(或作灵魂)(太十六26)、玛门不能代替主耶稣(太六24)。人若不信主,心中没有神而产生的虚空、混乱、恐惧、忧虑、烦恼,断不能让世上的爱情、金钱、知识、权柄、地位、成就来取代。哈拿的丈夫对她的爱情及双份的物质享受都不能代替没有儿女的愁苦,独一的真神、唯一的救主、真实的救恩更是无可代替的!

二、祈求与许愿(911)

哈拿因没有儿女而愁苦,她与人争气、向人抱怨,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愁苦更加增,她最后只有向神祈求。感谢神,她经过许多的挫折失败,找着了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雅四12)与其向人争,不如向神求!哈拿不单向神求(求神给她),也向神许愿(她献给神),若神给她一个儿子,她愿将他完全献给神。虽然圣经提醒人勿向神轻易许愿,但人的生命成长到了某一程度,向神许愿常是必经的事,例如:愿将自己完全奉献给神、愿神的旨意行在我身上,如同行在天上、愿能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不再爱自己,不再爱世界等!

默想

今天在我心中是否有些人事物代替了主?

回应

主啊!我将自己献给你。

 

 

儆醒谨守(撒上一1218) (台北灵粮堂)

 

一、灵性昏暗-对人及事误判(1217)

以利是属灵的领袖,因尊重自己儿子过于尊重神(撒上二29),以致灵性昏暗,他看见哈拿在神面前倾心吐意的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误以为她是喝醉了,以为她是不正经的女人,就责备哈拿,他对人、对事作了误判!五旬节门徒被圣灵充满,按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也有人说门徒是醉酒了(徒二13);神的儿子主耶稣在地上作人时,人说祂是撒玛利亚人,被鬼附的,迷惑人的,靠着鬼王赶鬼的;甚至祂的家人也误以祂是精神错乱的人(可三21)。今日教会中何等需要灵性醒悟的人,对弟兄姊妹做作正确的引导!

二、心与面(18)

 

哈拿凭信心向神求,倾心吐意的求,祷告有信心,心中先得着,外面就必得着(太廿一22)。她在祷告时,心中信必得着,祷告完了,本来不吃饭,现在吃饭了;本来面带愁容,现在面上不再带着愁容了。人的面影响人的外面,也就是说,心理影响生理。该隐不服神的判断,大大发怒,变了脸色(创四5),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以智慧和圣灵说话,殉道前,公会中的人见他的面貌像天使(徒六15)。

默想

我是否对神有信心,祷告真有信心,能真正交托﹖

回应

求神使我心中对主有爱,并随时随地将心中的主活出来,以致人看见我的外面有好的改变!

 

 

从神得来,奉献归神(撒上一1926) (台北灵粮堂)

 

一、向神求来的(19)

神顾念哈拿,使她怀孕生子起名叫撒母耳,意为「这是我从耶和华求来的」,我们信主到如今究竟有多少「撒母耳」﹖我们的金钱、事业、婚姻、财产、甚至服事,是否是向神求来的呢?另一面,有许多人事物,纵然没有经过显明的祷告形式,也是神赐的,也是属于「撒母耳」,但我们却常以为是理所当然得着的,或者我凭自己的力量得着的,失去了向神感恩的心,「…你有甚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

二、还愿、奉献(2128)

哈拿向神许过愿,现在向神还愿,「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传五45)她等孩子断了奶,将他带到示罗神的殿,将孩子奉献给神,甚么是奉献?就是将你的主权归给神,罗马书十二章1节所说的奉献,并非专对全时间传道者说的,乃是对每一位蒙恩得救的人说的。基督徒生命成长,「奉献」是必经的「关」,不奉献、得救不得胜、称义不成圣、得生命不得丰盛的生命,你不一定要全时间传道,你可作社会上任何正当的工作,但你必需将自己全人奉献给神,学习信靠顺服,作奉献的人,走奉献的路,过奉献的生活!

默想

我信主到如今,究竟有多少「撒母耳」-向神求来的?

回应

求主的爱吸引我,让我快跑跟随你。

 

 

(哈拿的苦情与祷告(撒上一918) (台北灵粮堂)

 

在导论中我们看见《撒母耳记》的核心主题是「受膏者」,这么磅礡的信息,却是开始于一个妇人的哭泣,这是多么美的一个开始,让我们看到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一个缺憾,都可能是神介入这个世界的切点,只要我们是将自己生命的缺憾对准祂的心意。

一、哈拿没有儿女

首先我们看见这个时代,是「祭司以利」的时代,他与他二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在「示罗」的会幕事奉耶和华。

再来我们看见一个家庭,住在「以法莲山地」,家主名叫「以利加拿」,他究竟是以法莲人,或者是住在以法莲的利未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如果他是住以法莲的利未人,日后撒母耳在会幕事奉,当然是名正言顺;如果他只是单纯的以法莲人,那么撒母耳就算作是拿细耳人,是自献事奉神的。

以利加拿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2节)。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开始。

二、哈拿的苦情

每当以利加拿到示罗献祭时,总是将平安祭的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她的儿女;但因他爱哈拿,所以虽然哈拿不能生育,但仍分给哈拿双分,如同她有儿女一样。但是毗尼拿却常常激动哈拿,「使哈拿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参8节)。

于是哈拿来到会幕前「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并且许愿――「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这就是一个拿细耳人的愿。在《传道书》中,我们看见关于许愿的教导――「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不可在祭司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传五46)神如此看重我们的心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三、哈拿走去吃饭

祭司以利以为哈拿喝醉了,就责备她,但是哈拿回答:「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因此以利也许只是照常的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17节)而哈拿就领受了这句祝福,「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18节)。祭司也许是无心的应许,神却完全垂听。

默想

当我来到主面前时,我是否真的信任主垂听祷告,以致我可以在主面前倾心吐意,将我的问题、重担、愁苦完全交托,并邀请主介入我的生命之中?我是否在主面前许愿时,是认真的,而不是交换式的,并且真的还愿?

回应

亲爱的主,谢谢你,你是垂听祷告的主,帮助我每次来到你面前,都真心诚意,不是虚应故事;帮助我的祷告无论为人为己,都是恳切的,并且期待你行新事。请你介入我的生命,带来改变与更新,让我的改变成为你动工的契机,阿们!

 

 

哈拿还愿(撒上一2128) (台北灵粮堂)

 

当哈拿将自己的须要对准神的心意时,我们看到,这成为一个神介入,不但是哈拿的生命,更是介入整个世代的一个机会。

一、耶和华顾念哈拿

当以利加拿全家回去之后,「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1920节)。这个孩子是在祷告中怀的,也是在对主的感恩中孕育的。当日期满足时,哈拿生子,就给他起名叫「撒母耳」,一方面这个名字与「求」之间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响应了后面的说法――「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20节)。另一方面这个名字的意思有「神是他的名字」或「他的名字出于神」之意。

二、哈拿乳养儿子

第二年以利加拿又带全家去示罗献祭时,哈拿却没有上去,她要「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22节)她的丈夫也同意她,使她所许的这愿成真。于是哈拿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当时断奶的时候稍晚,孩子到时可能都已五、六岁。

三、哈拿还愿

等到撒母耳断了奶,哈拿亲自带孩子去示罗还愿,她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24节),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献祭,可见以利加拿一家何等看重撒母耳分别归圣一事。宰了牛之后,哈拿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将撒母耳献上――「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2728节)这是何等郑重的还愿,撒母耳成了神垂听祷告的一个见证,日后人们来到会幕,看见撒母耳,就认识神是垂听祷告的。自此小小的撒母耳开始在会幕中,成为一个拿细耳人,终生不离会幕的事奉神。这是何等奇特的一幅图画,其中道尽了人与神彼此间真诚的互动。

神是信实的,而祂也寻找信实之人来回应祂、事奉祂。

默想

在我与主的关系中,所存在的是否是一种彼此真诚、信实的经验与关系?当然主是信实的,但我真的经验过吗?我向着主,是否也是一个信实的人,让祂可以托付我?这种真诚信实的关系,一定能成为这世代的见证,因为人们到处寻找的,就是这种关系。

回应

亲爱的主,你的信实极其广大,你的信实存到万代,帮助我们与你之间,建立一种扎实的关系,不为任何事物所动摇,你向我忠诚,我也向你忠诚,这是我们生命的根基,永不动摇,阿们!

 

 

人生总有无奈(1118) (香港读经会)

 

祈祷:   求主赐我坚强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靠你有力过得胜生活。

撒母耳记开卷,便是介绍撒母耳出生的家庭和宗教背景,让读者认识这位伟大先知的成长背景。由于撒母耳记是以记事的方式撰写,作者纯粹把事情发生的始末记述下来,这不一定代表他认同事件中人的处事手法,所以我们读经时,应分辨哪些是作者记录的史实(如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哪些是作者在圣灵感动下的评论(如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

历代志上627记载了以利加拿是利未支派哥辖族的子孙,但撒母耳记上11却称他为以法莲人,原因是利未人在迦南地里不获分配土地,但约书亚按照神的吩咐,为他们拈阄分配在各支派的地业中居住,而部分哥辖子孙被分配住在以法莲支派的地业中(参书2135)。当他们世代久居于以法莲地之后,他们也就自称为以法莲(地)人了。

起初神为人设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参创224),但过了几代以后,这个制度便被该隐的后裔拉麦破坏了(参创419)。此后我们便见到人类因着妻子不育而纳妾(参创1613),或以不同的理由而多妻(参创26342889),但神并没有认同这样的做法。

在一夫二妻的家庭里出现纷争是平常事,虽然哈拿的丈夫爱护她,但她却经常因没有生育而被毗尼拿欺侮,叫她感到伤痛与无奈。因此,她在殿前向神倾心吐意,陈明苦情和许愿,若神赐她一个儿子,她愿意奉献儿子作拿细耳人,让他终身事奉神(参民6121)。这实在表明了她是何等渴望能生孩子,纵然儿子将来不能留在她身旁,她也不计较。

圣经记述了一件叫人感到无奈的事,但这件事情的发生却是神所容许的,所以圣经作者评论为「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5下)。这表明旧约时代神的子民认定,一切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一切必须先得到耶和华神的许可。

面对这个属灵法则,我们便应改变「只要人尽力便必成功」这想法,因为「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诗1271)我们也会经历人生总有无奈的时候,我们何不像哈拿一样,诚恳地来到神的面前,向祂倾心吐意,呼求祂的怜悯?

 

 

耶和华顾念你(11928) (香港读经会)

 

祈祷:   恩主啊,我感谢你乐意垂听我倾心吐意的祷告,使我的心灵得着释放。

哈拿心里愁苦,感到饭不能咽,然而当她向神倾心吐意、又蒙以利祝福后(参117),她的心灵便得着释放,不再忧愁,并且「走去吃饭」。第二天,哈拿还在神面前敬拜,然后才回家。结果她蒙「耶和华顾念」,怀孕生子,并给儿子起名叫撒母耳,名意就是「神的名字」,这是她想提醒自己和别人,耶和华是听祈祷的神,人只要求告神的名,便会蒙神的怜悯。

哈拿生子后不久,又到了每年上示罗(神的会幕停放之地)向神献年祭和还愿的时候。哈拿向丈夫表示要等孩子断了奶后,才带他去朝见神,并且还愿,让他终身留在那里事奉神。她果然在孩子断了奶以后(约三岁),就把撒母耳带到神的会幕前还愿。再者,她还带了一只三岁的公牛(较恰当的译法)为平安祭(参利3111),十公斤细面作馨香的素祭(比祭司承接圣职礼时献上一公斤细面的数量还要多),一皮袋酒作礼物(参民614,拿细耳人的规矩是不喝酒,故这礼物寓意献上喝酒的权利)。这都表明她是甘心乐意地感恩还愿。

哈拿每年跟丈夫到神面前敬拜都是惯常的宗教活动,可能在敬拜中未曾有过与神相遇的深刻经历(参13上),但当她在神面前倾心吐意地祈祷后,她便不再面带愁容,甚至后来再去敬拜神(19上),那就是信心的敬拜。不但如此,当哈拿在感恩还愿后,按照她向神所作的承诺,奉献儿子终身事奉之后,她又再敬拜神,那就是感恩的敬拜了。愿主每天领我们运用信心来敬拜神,并且我们得蒙神的顾念后,不忘记向祂感恩敬拜。

当哈拿奉献孩子时,她心里必感到难舍难分,但她愿意许愿还愿,且感恩敬拜神,又向人作见证感恩分享,我们也当拥有这颗晓得感恩、愿意还愿的心。

感恩是尊荣神的表现,当人感恩还愿的时候,神的名便得荣耀,人也得神的赏赐。请回想你有没有蒙恩后忘记感恩呢?有没有许愿蒙应允后却食言不还愿呢?愿主赐你智慧,让你能够成为一个尊荣神的人,好叫你蒙恩更多。

 

 

祷告中出生的先知(撒上一:1~28)(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撒母耳记上下在希伯来古卷,原是一册。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就是撒母耳、扫罗和大卫;但只有对撒母耳的记载,是从母腹开始,想见圣经对他的看重。事实上,撒母耳也的确是以色列民族的关键人物,不但一人同时具备先知、祭司、士师三个身份,并且又是士师时期与王朝间的启承人物。本章即是描述这位旷世人物的出生。

撒母耳的父母都算是虔诚信神的人,父亲以利加拿每年稳定、持续的带领全家上耶和华的殿,去敬拜神;母亲哈拿更是个常以祷告来亲近神的妇人。只可惜,因为以利加拿可能为了哈拿不能生育,又娶了毗尼拿,以致于造成家庭的不和睦。虽然那时的律法并没有禁止多妻,然而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终究是神最初、最佳的设计。

对哈拿而言,不能生育在当时,已经是妇女最大的羞辱,偏又被毗尼拿抓住,作为讪笑的话柄;这种内心的羞辱与痛苦,自然是无法言喻的。然而哈拿是个祷告的人,她将自己的苦情单单向神陈述,圣经说她「不住的祷告」;而且祷告之后,「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显然哈拿深深相信神垂听了祷告。事实也是如此,回家之后,哈拿就怀孕生了撒母耳。换言之,撒母耳是在祷告期待中降生的,不但是神赐给哈拿的礼物,也是赐给那时代的礼物。更重要的一点,撒母耳是母亲将其终身归神为圣的器皿。

今天的基督徒也祷告,但却很少像哈拿那么在意自己的祷告;今天的基督徒也会遇见困难,但却比较习惯寻找手边的、看得见的帮助;今天的基督徒也曾经历祷告蒙垂听,但却很少像哈拿一样,向神感恩还愿。

回应:主啊!求你更新我的祷告生活,光照我的内心世界,赦免我缺乏祷告、没有儆醒感恩的罪!求你更新教会的祷告光景,使我们火热的祷告!借着我们的祈求,多多赐下今日的撒母耳。阿们!

祷读:腓四:6~7                                 

背经:腓四:6~7

6.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

7.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祷告事项:

为国家:为总统、副总统及总统府团队有智慧、有合一,能秉公行义,引导百姓及社会风气向美善提升。

为国度:为台湾众教会的领袖有合一,一起同心祷告,每位弟兄姊妹也都能起来为台湾祷告,使神对台湾的心意成就。

为同工:为主任牧师及你的区牧、小组长能每日经历神、领受神的启示与引导,并行在神的旨意中,代祷。

为家人守望:用(36:26)为自己及家人祷告,求神赐给我们新心及新灵,并除去我们的石心,赐肉心能认识神。

圣经速读:创一~二,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