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导论例证与灵感集锦 【撒母耳记的教训】撒母耳记虽然具有『历史性』,但是如果我们以为作者惟一的目的,只是传递历史的话,这便错了。也许『传记』是对这卷著作的较好描述──它提醒我们主角是神自己。本故事不单提及撒母耳的品德,扫罗的失败和大却的成功,更讲到神在以色列重要时刻的工作。撒母耳记不单是历史,也是神学;在撒母耳记里的资料不单是历史教训,也是讲章。作者看见神的计划,成就在祂百姓的历史上,他相信这些历史可以引出伦理道德教训,对当时的人用得凓。 我们可以总括这些教训于四个方面: (一)神管理人类的大小事,积极地扮演凓重要的角色。 (二)神时常为祂百姓的好处而行事。当他们应该受惩罚时,祂就惩罚他们(换句话说,当他们不顺从祂的旨意的时候),但祂最终的目的是为他们的成功和得益。 (三)为要完成祂的计划,神为祂的百姓设立适当的领袖,大却是黄金时期突出的君主,他的出现证实这个事实,并且成为一种模式和将来的应许。 (四)神与祂的百姓同在,并常常向他们屮示自己,藉凓圣殿,先知的声音,并在历史上不断为他们的好处而行事,特别拯救他们脱离仇敌。──《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下里的三对人物】 撒母耳记上、下,从人物的角度来说是讲了三对的人物,我们如果把这三个人物掌握住,撒母耳记就很清楚了。这三对人物: 从两个女人看两种的生活——毗尼拿和哈拿。 从两个祭司看两种的事奉——以利和撒母耳的身上可以看到的。 从两位君王看两种的生命——从扫罗和大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这两个人在 神面前因着里面生命的不同,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完全不同的遭遇,完全不同的结局。—— 于宏洁《撒母耳记预查》 【本书概说】选手们徐徐地从自己的跑道步向起跑线。“各就各位──”,运动员屈蹲在起跑线后做预备动作。“预备──”选手把身体的重心缓缓前移,心跳加速、肌肉收紧、精神集中,观众也跟他们一同凝神摒息,等候信号枪的响声。“呯!”选手一跃而起,如离弦之箭。起跑固然重要,但冲线更具决定性;起初领先的选手往往跑到中途就力气不足而落后,有些甚至因精疲力竭或受伤而退出,不能跑完全程。 撒母耳记上卷有好的开始,却以悲剧收场。开卷是士师时代,以利作大祭司。他既然是宗教领袖,当初跟神的关系一定很亲密,在他跟哈拿交谈和训练撒母耳的事上,都显示出他清楚了解神的旨意和呼召(1,3章);可是他的儿子因亵渎神而被神处罚,神的约柜被敌人掠去,这都使他的终局抱愧蒙羞(4章)。他的死标志着祭司体系的没落和先知的兴起。 撒母耳的母亲哈拿从小把他献给耶和华。他是一个看重祷告的人,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之一。他了结士师的工作,创办先知学校,并膏立以色列首两位君王。可惜他也是惨淡以终,他的儿子像以利的儿子一样偏离神,收受贿赂又屈枉正直,百姓拒绝士师和祭司的领导,嚷着要像列国一样立王治国。 扫罗的一生也是先喜后悲。他极具吸引力,俊美(9:2)且谦卑(9:21;10:22),蒙神拣选作以色列首任君王(10:24)。他治国初期处处显出过人的领导才华(11章),表现英勇(14:46-48)。但后来他不顺服神(15章),嫉妒成狂(18-19章),最后神收回他的王位(16章)。他的生命每况愈下,因他终日想着要杀大卫(20-27章),求问灵媒(28章),最后战败自杀(31章)。 在扫罗的生命中,又有一位伟人展露头角,他就是大卫。大卫跟从神(13:14;16:7),服事扫罗(16章),杀死歌利亚而成为伟大的斗士(17章)。但是我们要看到撒母耳记下卷才知道他的终局。 读撒母耳记上卷,要留意以色列人的政治由神权时代转变为王权时代的过程。大卫与歌利亚,大卫与约拿单,大卫与亚比该这些经典故事实在百读不厌。先知的兴起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不过在阅读这些历史和人物之后,要决心由始至终作个属神的人,走完一生的路。――《灵修版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