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七章拾穗

 

【撒上二十七1「大卫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扫罗见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内,就必绝望,不再寻索我,这样我可以脱离他的手。”」

         大卫不相信扫罗的祝福(二六25),于是在以色列地以外躲避扫罗。――《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在扫罗亲自率军追杀下,被迫第二次逃出国境,求非利士人庇护。――《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我死在:大卫虽然得到扫罗不再害自己的誓言(2621),但回想到扫罗的人性(2416~22),绝对不能相信他的誓言。因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到非利士去避难。这不是出于信仰的决定,表明大卫没有牢固地信靠,曾搭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神。从本节到(3113)为止是大卫第三个时期的旅程,大卫(222)路程如下图所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扫罗从此不会在外面追赶大卫了(二十六21),但仇敌却开始从里面追赶大卫。这次大卫外面没有问题,里面却出了问题。神在大卫身上的旨意还没有成就,所以神绝不会让大卫死,但大卫却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1)。神告诉大卫「要往犹大地去」(二十二5),在他受膏的地方作见证,但现在大卫却对自己说:「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当环境危急的时候,我们常常不太容易跌倒,因为危急的环境会让我们紧紧抓住神。但环境平静的时候,我们却常常灵里松懈、肉体出头,问题就出来了。──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死」在扫罗手里:与 2610 的「阵亡」同一个字,就是在战场上被杀死。

         「逃奔」:原文是「逃走」、「逃走」。――《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1~12大卫定居非利士地:经过约10年之久的流亡生活,大卫迫切地需要安定的生活,现在他终于结束了寄居的生活,在洗革拉预备了自己的居住地。这里我们应注意到,大卫离开自己的祖国以色列,在外邦非利士地避难,完全是违背神旨意的行为。其原因为:①大卫已从先知迦得受过要居住犹大地的命令(225);②非利士地是盛行神严格禁止的偶像崇拜(57~9)的地方(51~5)。大卫居住这种地方有很多被宗教混合主义迷惑的可能性。这样,大卫为了暂时的肉身安全(1),行违背神旨意受到神的管教:①处于与同族相战的危机(2812291~5)②大卫的居住地洗革拉被亚玛力人掠夺(301~6)。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①当作属灵的事工时,不能追求肉身的安逸②为神圣的旨意所蒙召的信徒,不应放松面临属灵战争的紧张感,直到胜利的那一天(彼前5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七2「于是大卫起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去了。」

         大卫返回迦特王亚吉那里(比较二一10~15);亚吉欢迎他,无疑是由于他已听闻大卫与扫罗决裂,并且意欲以大卫那六百名战士加强自己的兵力。“迦特”。参看第五章8节。――《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亚吉和二十一11~16及《王上》二39的亚吉应是同一人。亚吉不但没有拒绝他,反优礼有加,希望藉大卫助他扩充势力(12)――《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逃离王宫的初期曾闯进迦特城,见过亚吉,备受怀疑。(2110~15) 这次亚吉信任大卫,愿意收留他,大概是知道他与扫罗决裂的事,认为这样做正好削弱以色列的势力。――《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刚刚开始逃亡的时候,曾经躲到迦特,结果被人认出、装疯离开(二十一10~15)。这次他带着六百人一起来,扫罗追杀大卫的事也已经众所周知了,所以亚吉相信大卫可以被他收服,成为他的雇佣军。──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十六9),实际上,是神允许亚吉收留大卫。大卫如果不投奔迦特王,不久扫罗死了,大卫坐上王位,就会以为自己的生命已经成熟,所以神才把自己放在宝座上。但在神的眼中,大卫还差得很远。所以神没有拦阻他,而是允许他按着自己的主意「投奔迦特王」(2),让他的肉体有更多的机会显露,才能更深地认识自己、接受更深的破碎。──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玛俄」:字义是「压迫」。

         「亚吉」:字义是「仅有一人」,和 2111~15 中的亚吉是同一人。

         ◎圣经没有对这件事情的好坏下什么评论,我们也应该避免很快的套上「没有信心」或「灵巧像蛇」一类的评语。事实上大卫也是不得已的,因为六百战士或许还没有问题,但是加上家眷的拖累,要逃离扫罗的追杀简直是不可能。但是大卫一投奔亚吉,立刻就面对可能与自己的同胞正面为敌的危险。――《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2~3个人的眷属:大卫和他的追随者们流亡非利士地的原因是:①躲避扫罗的迫害(1);②为了使自己的家属过安定的生活。这些事实表明无论谁,遇到逼迫都有离弃应走的道路,追求安逸生活的倾向。但基督徒的一生是每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的一生(1038),神的旨意的一生(121)。追求眼前的小利的大卫的这种行为,使他在后来付出昂贵的代价(301~6)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七3「大卫和他的两个妻,就是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并跟随他的人,连各人的眷属,都住在迦特的亚吉那里。」

         大卫决定投靠迦特王最终可能是为着这群家眷,因他们不能随军终日颠沛流离。――《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决定「逃奔非利士地去」(1),很可能是想让自己和部下的家眷们不再颠沛流离(3)。当人光棍一条的时候,可以很刚强、很追求、很属灵,但有了妻子儿女的牵挂以后,软弱马上就显露出来了。因此,我们永远也没有资格在神面前自夸,那只不过是我们暂时的刚强,因为神为我们预备的那款试炼还没有到。──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十七4「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逃到迦特。”扫罗就不再寻索他了。」

 

【撒上二十七5「大卫对亚吉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赐我一个地方居住。仆人何必与王同住京都呢?”」

         大卫要住在京外的理由看似谦卑,实际上是想与非利士人分开,免受他们的异教风俗感染,并摆脱他们严密的监视。――《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要求独立的居住地有下列实际理由:①如果居住偶像崇拜盛行的迦特,有堕落成混合主义信仰的危险性;②担心自己频繁出入亚吉的宫殿,成为亚吉的其他部下妒忌的对象(2945)。大卫流亡外邦人之地,属灵方面遭到很大的挑战。如同居住所多玛的罗得一样,信徒如果为肉身的安逸而自己选择与信仰相背的环境时,必然要遭受心灵的矛盾和痛苦(彼后2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到了非利士地,环境是平安了,但里面却没有平安,外面是安全了,但里面却没有安全感。大卫不愿「与王同住京都」(5),实际上是因为里面没有平安。──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十七5~7亚吉和大卫的结合:迦特王亚吉亲切地迎接了流亡的大卫,把洗革拉 赐给他。亚吉款待大卫是出于他的政治打算,他的目的个人与扫罗处于敌对关系的大卫和他的一行人作为自己的心腹(12)。大卫和亚吉这样的结盟是属神的人为了世上的利益,与不敬虔之人结缔不必要关系(林后614~16)。开始会得到有些益处,但最后必然付出痛苦的代价。 圣洁和罪恶绝不相融。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七6「当日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因此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

         “洗革拉”。一个位于别是巴以北约十二英里(19公里)的城。大卫的迁居可能由于他想摆脱非利士人的监视,并且避免异教的影响。――《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洗革拉在南地,位于迦特东南约12公里,距别是巴北约20公里。此城原属犹大及西缅支派(书十五31;十九5),但落入非利士人手中。这是第一个由大卫管治的城邑。直到扫罗死后,他才离开。他要求迁往洗革拉,大概是为了二十一11~12所说的原因。有人根据本节“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一语,认为《撒母耳记》当写于以色列国分裂之后(<参考数据>“写作时期”)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洗革拉」:在迦特的南面,距别是巴北部约十九公里(十二英里),属西缅支派,但这时已为非利士人所霸占。――《串珠圣经注释》

         「洗革拉」(6)位于南地,在迦特以南约12公里、别是巴西北约20公里。「洗革拉」在犹大支派境内(书十五31),虽然现在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但仍然是神赐给犹大支派的产业。神虽然允许大卫在环境中显露本相,但却不允许祂的受膏者越过界线,所以神引导亚吉王把「洗革拉」赐给大卫,让大卫管治的第一个城邑是犹大支派的产业。──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犹大王」(6)原文是复数,南北国分裂以后,许多犹大王都拥有洗革拉。因此,第6节可能证明撒母耳记的成书时间是南北国分裂以后,也可能这句话是南北分裂以后的文士加注进去的。──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洗革拉」:位于迦特东南约12公里,原属于西缅支派。大卫要求迁往洗革拉,可能是因为大卫身为敌军将领,且以前杀过歌利亚,因此还是离开亚吉王以避嫌。此城也是犹太人被掳归回后定居的城邑之一  1128

         「犹大王」:原文的「君王」是复数,所以应该是南北国分裂以后,许多犹大王都拥有洗革拉。此节可能证明撒母耳记是南北国分裂以后写成,或者这句话是分裂以后的文士加注进去的。

         ◎上次大卫去投奔亚吉,下场是装疯离开。这次他带着六百人一起来,再加上扫罗追杀大卫的事,应该也是众所周知了,亚吉当然会相信大卫可能被他收服,成为他的助力。

         ◎当时的习惯是臣仆有重大战功,君王才会赏赐土地,我们不知道大卫有何重要功劳,但是亚吉已经行分封的赏赐。――《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6 洗革拉】洗革拉的确实位置仍有争议。学者提出的地点有好几个。但可能性最高的则是沙里亚遗址(Tell esh~Shari'a;位于尼革西北部,迦特东南约十五哩),和是巴遗址(最常被视为古别是巴的遗址,在现代别是巴市四哩外;见:创二十二19注释)。争论的原因是沙里亚遗址铁器时代(王国时代初期)的遗迹可能有些断续之处,以及别是巴的原址可能在是巴遗址西面。是巴遗址的定居历史虽与洗革拉的现有资料相符,这看法却将洗革拉定在迦特南面超过三十哩之处。这两个理论都是将大卫的山寨考据在尼革之内,他在此地很容易就能向南面的西乃半岛发动攻势,或东侵以东、米甸。这些地方和非利士地有足够的距离,使他能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活动。──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十七7「大卫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个月。」

         「一年零四个月」:七十士译本作「四个月」。看起来一年四个月比较可能。――《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8「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去,侵夺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之地。这几族历来住在那地,从书珥直到埃及。」

         大卫以洗革拉为基地,攻打时常与以色列人为敌的民族,以保护犹大支派。在亚吉看来,大卫是在侵占以色列南边的土地,助他扩展(10~12),因此对大卫十分信任。――《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攻击的民族都在犹大的南方,他这样做无疑为以色列开拓边界。――《串珠圣经注释》

         「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8)都是犹大支派的敌人。──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可能都靠劫掠、游牧为生,大卫夺取的战利品可能是「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从以色列人那里抢来的,所以可以装作是从犹大地夺来的带去见亚吉。大卫又击杀了所有的俘虏,使真相不被揭穿,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小聪明。──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侵夺」:「剥去」、「猛冲」、「侵袭」。

         「基述人」: 131~3 ,住在非利士南方,西乃半岛北部。

         「基色人」:圣经中仅出现于此处,和合本其他地方的「基色」与此字不同。七十士译本此处则根本没有「基色人」。

         「书珥」:字义是「墙」,是一片旷野。位于西乃半岛北部,是迦南地和埃及边界之间的地区。――《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8~10大卫以洗革拉为基地去突袭西乃旷野北部的部落,他们都是犹大的仇敌,但大卫却假装是为了亚吉的利益去做。――《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这几个“南方”(Negev)指的是同一个区域的不同部分,《和合本》通常译作“南地”,概指犹大山地以南的土地直到沙漠,中心点是别是巴。基述在西奈半岛北方(书十三2)。“基色人”只见此处。“耶拉篾”:看代上二925。书珥在以色列和埃及的交界处(创十六7)――《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二十七8~12大卫的侵略战争:大卫侵略这些民族的原因,估计是因为他们时常入侵以色列领土进行掠夺。不然,大卫就不会发动那种引起亚吉怀疑的,并使自己危险的战争(1011)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七9「大卫击杀那地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留下一个;又夺获牛、羊、骆驼、驴并衣服,回来见亚吉。」

 

【撒上二十七10「亚吉说:“你们今日侵夺了什么地方呢?”大卫说:“侵夺了犹大的南方,耶拉篾的南方,基尼的南方。”」

         “南方”。犹大山区以南的地理区域,其中心在别是巴。――《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犹大的南方」:这是地理上的用词,指巴勒斯坦南部沙漠边缘的干旱地区。

          「耶拉篾」:犹大支派希斯仑的后裔。(参代上29)「基尼」:摩西岳父的后裔。大卫笼统含糊的回答导致亚吉王相信大卫与以色列作了死对头(12)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隐瞒事实,用谎言回答。耶拉蔑,基尼人是迦南族的一派。虽然大卫攻击掠夺犹大的外邦民族是可以称赞的,但向亚吉撒谎的事表明当时居住外邦的他的信仰处于软弱状态。他的回答是出于为保全自己性命,人软弱的本性,是在神面前的犯罪。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犹大的南方」(10)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区域。「耶拉篾」(10)是犹大支派希斯仑的后裔。「基尼」(10)是摩西岳父的后裔。当大卫袭击这些地方的时候,并不是与犹大支派作战,而是与侵入犹大领土的仇敌作战。但他的话模棱两可(10),虽然没有撒谎,却也没说实话。──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耶拉篾」:字义是「愿神怜悯」,可参考 代上 2925

         「基尼」: 156  3029 ,显示此民族与以色列人关系很好。――《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七10~11大卫将他攻击的民族全部杀死,免得留下证人让迦特王知道他真正攻击的对象。――《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七11「无论男女,大卫没有留下一个带到迦特来。他说:“恐怕他们将我们的事告诉人,说大卫住在非利士地的时候,常常这样行。”」

 

【撒上二十七11~12大卫把所有人都杀了,以致亚吉不能揭发他侵夺犹大的谎话。这次欺骗使亚吉相信大卫会永远效忠于他。――《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上二十七12「亚吉信了大卫,心里说:“大卫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恶他,所以他必永远作我的仆人了。”」

         神的受膏者在非利士地装作亚吉王的「仆人」(12),来交换虚假的平安,但里面却从来没有平安过。神允许大卫「一年零四个月」(7)活在这种没有真平安的日子,使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愚昧,不敢夸口自己生命的成熟。此时大卫还没有力量去胜过自己的愚昧,还没有力量脱离这困境:回以色列有扫罗,留在非利士天天要装假。但神在大卫身上所要的,就是让他认识自己的愚昧。只要他认识到了,神就不会永远让他陷在这种光景里;时候到了,神的拯救的手也就伸出来了。──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27~28)

 1 试比较大卫在173727章所说的。这两段话带给你什么思想?你认为他对神的信心是否已减弱?

 2 大卫被撒母耳膏立以后,安逸的时候甚少,流离颠沛的日子则甚多,这对他日后为王有什么重要性?你认为神是怎样训练一个合用的器皿?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七1~二十八2大卫假意投奔迦特王:非利士人向来是以色列的敌人,大卫这次寻求敌人的庇护,实在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因着神的保守,大卫虽住在非利士人当中却没有沾染异教的风俗习惯,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攻打邻近的敌人也没有引起迦特王的怀疑。――《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七1~三十31大卫投奔非利士人:扫罗虽然答允不再追杀大卫,但他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他常常食言。大卫既有前车可监,不再信任扫罗,决定假意投奔非利士人寻求政治庇护。此举不独使扫罗停止追杀他,更赢得迦特王亚吉的信任,将洗革拉城赐他与跟随者居住。这期间非利士人再次向以色列挑衅,大举东来犯境的时候,大卫因未获某些非利士人的信任得免参战,逃过要残杀自己同胞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大卫与他的军队在外之际,洗革拉被亚玛力人洗劫一空,所有妇孺也被掳去。大卫得悉后奋力追上,将所有财物及妇孺夺回。――《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