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二章拾穗

 

【撒上二十二1「大卫就离开那里,逃到亚杜兰洞。他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听见了,就都下到他那里。」

         “亚杜兰洞”。这洞位于山区西边一个战略城市附近,距离非利士人的边界不远(在迦特东南面10英里或16公里)――《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亚杜兰洞在犹大山地,距迦特只有16公里。――《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亚杜兰洞」:亚杜兰在犹大西部的山区,那里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山洞,是藏匿及防卫的理想地方(参撒下2313~24)。这里大概指某个洞。――《串珠圣经注释》

         「离开那里」(1),指离开迦特(二十一10)。「亚杜兰」(1)位于犹大境内示非拉丘陵地带的以拉谷,在迦特到伯利恒路上。「亚杜兰洞」(1)是亚杜兰城附近的山洞。亚杜兰附近有很多石灰岩山洞,易守难攻。大卫在迦特学到了功课,知道凡事不能倚靠自己的小聪明,必须专心倚靠「为我成全诸事的神」(诗五十七2),倚靠祂的「慈爱和诚实」(诗五十七3),因此,神就借着环境把他从仇敌那里带回到受膏作王的犹大地,继续把他带到高处。──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很可能在亚杜兰洞写了诗篇五十七篇。大卫狼狈地离开迦特,但他的灵却因着神的光照而苏醒,所以能说:「我的灵啊,你当醒起」(诗五十七8)。虽然此时他还躲在洞中,环境还是那么艰难,但他的灵里却能欢唱:「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祢,在列邦中歌颂祢」(诗五十七9)!因为藏在洞中的大卫,心思早已离开眼前的那点难处,翱翔在「诸天」和「穹苍」之间(诗五十七10~11)。借着「狮子」和「烈火」(诗五十七4),他已经经历了神的「慈爱」和「诚实」(诗五十七10),知道诸天和全地都在祂的权柄之下(诗五十七511),因此能够脱离个人的难处,专心寻求神的荣耀。──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那里」:指的应该是前文的「迦特」。

         「亚杜兰」洞:原文是「人的正义」,此处位于以色列的高原地带。迦南人已经在此处建城 1215  1535 。位于迦特到伯利恒的半路上。

         「亚杜兰洞」:指的应该是亚杜兰城附近的山洞,亚杜兰附近有很多石灰岩山洞,是以易守难攻闻名。――《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2大卫返回以色列的时候,他在亚杜兰洞藏身,那是犹大的境地,在伯利恒西南面。这地成为受窘迫的、欠债的和心里苦恼的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大卫是基督现今被拒绝的预表,招聚忧伤的人到他那里得救恩。在很短时间里,便聚集四百人到亚杜兰,后来增至六百人。在世人眼中,这些人不中用,但在大卫领导下,他们成为大能的勇士。(撒下二三)大卫统领这一班人马,再次显出他能驾驭、激励别人,既有谋略也有才能。——马唐纳《撒母耳记上》

         出现了为了跟随大卫聚集到亚杜兰洞的四类人:①大卫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1),他们同时受到进住伯利恒的非利士防营的威胁(撒下23114),以及对大卫怀有敌意的扫罗的威胁;②凡受窘迫的(2),在扫罗的恶政底下爱大卫,行公义的人;③欠债的(2),指因扫罗错误的经济政策而受高利贷业主压迫的人们(2536,王下41);④心里苦恼的(2),文字上指“凡遭受灵魂苦处的人”指因着王与神的旨意背道而行而饱受灵性痛苦的志士。其中包括很多勇士(代上121~18)和先知(5)。他们不愿在堕落衰退的扫罗的统治下保持沉默安然度日,而喜悦与将来使以色列换然一新的大卫一同受苦。他们都聚到大卫那里:受苦难的大卫那里聚集了受苦的人。苦难使人有深切的意识。并且在苦难中的联合更有凝聚力(A.H.Hallam)。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集体也可以说是大卫王国的开始。神总是眷顾那些在人看来微不足道,但他们全然顺服神的人(89)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5大卫匿于亚杜兰洞及米斯巴:大卫的处境会使他的父家受牵连(伯利恒离扫罗的家基比亚不远),所以他的兄弟与父母也跟着他逃亡。当时四百个因各种环境因素受窘迫的人也来跟随大卫。大卫不忍见父母跟自己颠沛逃亡,便将他们安置在素有姻亲关系(参得417) 的摩押人那里,稍后他得先知的指示返犹大去。――《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藏在亚杜兰洞:本文记述了大卫逃往亚杜兰洞聚集自己的随从,重新回到以色列地的经历。这里大卫显出他们信心:①接纳投靠自己的流浪人成为他们的首领(12)。大卫虽然是将来统治以色列的王却不怠慢这少数卑贱的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他的人格(1610);②为把年老的双亲安置在安全的场所研究对策(34)。大卫如此的孝心也是出自他的信仰(2012;弗61);③遵照先知迦特的忠告行事(5)。大卫举动与前章中欺骗祭司长亚希米勒(211~9),在迦特王亚吉面前装疯卖傻的举动相对照(2110~15),证明他重新对神充满信心,接受神引导。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23大卫的流浪是神为把他培养成领袖的旨意:大卫所面临的无数的苦难都是神要把大卫立为治理神选民的以色列王之前,磨炼使他谦卑,绝对地顺从是在神主权的干预之下发生的。实际上大卫在流浪生活中也确信神会帮助自己,并且当听到神的声音,便无条件地顺从,成为合神心意的人(6610)。神的百姓应把所有状况理解为神启示的一个方面,并且把一切当作神的恩典来接受(82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2「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

         大卫在亚杜兰洞匿居了一段时期,其间收容了许多时运不济而来投靠的人,不乏勇武之士。他的军力逐渐增大,此处说“四百人”,后来增加到六百人(二十三13)――《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受窘迫」:大抵受主人苛刻对待。

          「欠债的」:被无情的债主穷追讨债,甚至有被卖、沦为奴隶的危险(参王下41)

          跟随大卫的乌合之众日后增至六百人(2313 309) 且接受训练与大卫共同作战。――《串珠圣经注释》

         「头目」(2)原文是「领袖、统帅」。在人看,躲在亚杜兰洞的大卫已经穷途末路,迫切需要得安慰。但圣灵却没有记录大卫在那里受安慰,而是记录经过迦特软弱的大卫,却在亚杜兰洞叫别人得安慰:「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2)。这个安慰不是从大卫自己来的,而是从大卫身上流出的神的供应和扶持。因为大卫经过了迦特的软弱,在神面前学到了功课,因此能唱出「我心坚定,我心坚定;我要唱诗,我要歌颂」(诗五十七7);当他接受了神的对付之后,就能成为多人的祝福。──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受窘迫的」:「狭窄」、「逼迫」、「困难」。

         「头目」:、「领袖」、「统帅」。

         「四百人」: 2313 人数就已经增加到600人。

         222 的意思是当时有许多社会边缘人都来大卫那里聚集,大卫就做他们的领袖统领他们。虽然如此,大卫还是觉得他目前的处境是神的带领 223 。――《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3「大卫从那里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对摩押王说:“求你容我父母搬来,住在你们这里,等我知道 神要为我怎样行。”」

         大卫带家人横过死海逃到摩押去,这样扫罗便不能找到他们。路得记一章4节、四章2122记载了大卫家族与摩押地的关系。――《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的曾祖母路得是摩押女子(得一4;四21~22),藉此姻亲关系,他的家人得以借住摩押地,脱离扫罗的势力范围。“米斯巴”意为“守望塔”,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可能为一高地,能瞭望四周土地。――《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摩押的米斯巴:米斯巴的摩押地。大卫把父母隐藏在这里避难的理由:这里是扫罗的势力没有波及到的要塞(45),也是大卫的曾祖母路得的故乡(144421)。神要为我怎么行:大卫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苦难绝不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只有依靠神的引领和能力才能解决(2710)。在外邦人的王面前,尤其在流亡的处境下,之所以能够如此吐露自己对神的信仰,都是因为他确信只有神才是全宇宙的统治者,也是真神(161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属灵的功课不可能一次就学完,属灵的经历也不是一次就够了。大卫从迦特回到亚杜兰洞的时候,里面是明亮的,他经过了软弱,自己的心志是单单倚靠神。但一看到年迈的「父母」(3),心里又产生了软弱,不忍心让父母和自己一样长久过流浪的生活。大卫的祖先路得是摩押女子(得四2122),大卫可能想借着这层关系,让他的家人得以借住摩押地。──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摩押」:可能跟大卫的曾祖母路得是摩押人有关。 14  421~22

         「米斯巴」:字义是「守望台」,可能是摩押的首府,不过详细的地点已经不可考。――《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4「大卫领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卫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里多少日子。」

         “山寨”就是摩押地米斯巴大卫躲藏的地方(比较二十二5)――《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山寨」:指米斯巴。――《串珠圣经注释》

         「山寨」(4)指摩押米斯巴的山寨。──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山寨」:「要塞」、「堡垒」。详细的地点已经不可考了。但可知一定不在犹大地中。――《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5「先知迦得对大卫说:“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犹大地去。”大卫就离开那里,进入哈列的树林。」

         “哈列的树林”。在亚杜兰洞以东仅数英里;大卫从摩押地返回这地。――《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先知迦得参加大卫阵营。后来大祭司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也就是大祭司职位的承继人,也逃脱扫罗之手,来到大卫那里。王国核心人物逐渐齐备。

迦得是大卫王朝历史的撰述人之一(代上二十九29),帮助大卫组成圣殿乐班(代下二十九25),也是后来宣告大卫数点以色列人刑罚的先知(撒下二十四11)。他可能在撒母耳的故乡先知学校中受过训练。

哈列只见此处,为犹大地森林区,在亚杜兰附近。迦得促大卫回犹大地,勿在以色列以外的地方寻求庇护。――《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要往犹大地去:神通过先知迦特如此命令的理由是为了使大卫不要考虑人的眼目,而要单单仰望神。神为了熬炼自己百姓的信心,并使其成熟,有时加给很多逆境和困难。大卫不顾扫罗的威胁(6),遵照先知的忠告移居在这里,表明他的决心。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先知迦得」(5)后来是大卫传记的撰述人之一(代上二十九29),曾帮助大卫组成圣殿诗班(代下二十九25),也向大卫宣告过神的刑罚(撒下二十四1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哈列的树林」(5)位于亚杜兰洞附近。──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神不允许大卫长久停留在摩押,所以差遣先知迦得催促大卫「往犹大地去」(5),不必在以色列以外寻求庇护。神的受膏者应该回到犹大,投靠在神「翅膀的荫下」(诗五十七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迦得」:字义是「军队」,是大卫王朝历史的撰述人之一,也为大卫组成宫廷乐团  代上 2929

         「哈列」:字义是「树林」,详细的地点已经不可考。不过应该在犹大地(以色列南部)内。

         ◎此时大卫渐渐安身立命,有跟随者,有根据地,有先知,也安排了父母与家族成员的安全。――《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6「扫罗在基比亚的拉玛,坐在垂丝柳树下,手里拿着枪,众臣仆侍立在左右。扫罗听见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何处,」

         “拉玛”。更可作:高地。――《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垂丝柳树」(6)就是柽柳树,树枝多而细长,叶如鳞片,适应干旱环境。──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基比亚的拉玛」:马所拉经文中「拉玛」似乎是跟基比亚不同的地名(位于基比亚北方),不过七十士译本把此处译为「基比亚的高岗」,由于高岗的希伯来文与「拉玛」相近,所以有可能是文士抄写错误导致。此处可能是「基比亚的高岗」。――《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6~10屠杀的动机:骇人的屠杀(1819)事件的动机:①扫罗的妒忌(79);②多益的奸恶性(910)。两个人单纯的、心理的冲动导致严重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的恶念当化为行动时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具破坏性。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6~23扫罗吩咐多益屠祭司城:扫罗认为祭司亚希米勒帮助大卫是与他结党谋反,吩咐将整个祭司城的人杀死。――《串珠圣经注释》

         挪伯的祭司屠杀事件:依次叙述了这件事发生的动机(6~10)、过程(11~19)、结果(20~23)。表明在扫罗统治时期在宗教、道德已堕落到极处。当时扫罗政府以中伤,阴谋,奉承和独裁为特征,违背摩西五经(1714~20)成为一个不依靠神的政府。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7「就对左右侍立的臣仆说:“便雅悯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耶西的儿子能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吗?能立你们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吗?」

         扫罗诉诸支派之间的猜忌,提醒他的便雅悯同胞,只有他会给他们赏赐,大卫却不会。――《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扫罗属便雅悯支派,大卫属犹大支派。扫罗利用同属一个支派的感情来取得手下对他的效忠;并效法外邦人的王,违背在神前的约,答应赐臣仆田地和葡萄园(看八10~18;十25)――《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这番话显示扫罗多任用同族人作他的部下。――《串珠圣经注释》

         扫罗属于便雅悯支派,大卫属于犹大支派。扫罗的属下大部分都是来自便雅悯支派的「便雅悯人」(7),所以他利用同属一个支派的感情和利益来取得手下对他的效忠。──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耶西的儿子」(7),不直呼其名,是对大卫轻蔑的称呼。──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7),正是撒母耳警告过的王将会做的事情(14)──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便雅悯人」:扫罗是便雅悯支派的人,所以他的属下不免大部分都是来自便雅悯支派。而大卫是犹大支派,所以扫罗用血缘观点来拉拢自己的臣仆。

         「耶西的儿子」:不直呼其名,是对大卫轻蔑的称呼。

         「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这是撒母耳在 8111214 警告王将会做的事情。――《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7~8通过这里出现的扫罗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他施行暴政的证据:①扫罗的党派性:便雅悯人哪 这句话表示扫罗王室的高级官吏主要以自己的亲族便雅悯支派出身的人组成,形成家族政治;②独断的用兵制度(7)。扫罗夸耀自己把田地和葡萄园赐给自己的一党的事实。“夺取无辜百姓的赐给他们”(Hengstenberg);③对臣仆毫无根据的不信任(8) 你们竟都结党……我的儿子……结盟:这句话实际上是强词夺理的主张,同时也暗示着因扫罗的暴政,朝廷中不信任感漫延的状态。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8「你们竟都结党害我;我的儿子与耶西的儿子结盟的时候,无人告诉我;我的儿子挑唆我的臣子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无人告诉我,为我忧虑。”」

         “谋害我”。扫罗断言大卫是一个叛党,而不止是个逃亡的人。――《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扫罗将忿恨发泄在臣仆身上,诬控他们串连大卫谋反。――《串珠圣经注释》

         「我的臣子」(8)原文是单数,特指大卫。──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属肉体的扫罗不是反省自己,而是陷入自怜和嫉妒,责怪所有的人(8)。扫罗的话表明,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王位是来自神。──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挑唆」:「使....起来」。

         「我的臣子」:原文是「仆人」的单数型态,应该是指「大卫」。

         ◎扫罗以为约拿单是主谋要害他的人,看起来他真的是完全不清楚真实的状况就随便安插罪名。约拿单对他还是忠心耿耿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9「那时以东人多益站在扫罗的臣仆中,对他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到了挪伯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

         多益任司牧长(牧人之首),本来不会在王宫侍候扫罗左右,然而这时适逢他在那里。――《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二9~10多益的话照211~9来看全都是事实。但多益并没有讲大卫向亚希米勒说自己正执行王命的事实(212)。假如多益说出这个事实,所有的过错只会归结于大卫,亚希米勒就不会遭害。所以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32~1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0「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又给他食物,并给他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

         此处多益没有报告这些饼是「陈设饼」,也没有提及食物数量,但多提到了祭司为大卫求问。 2215 可以看出祭司的确为大卫求问了。多益报告的重点是「祭司帮助大卫谋反」。――《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1「王就打发人将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和他父亲的全家,就是住挪伯的祭司都召了来,他们就来见王。」

         王召来祭司全家,可见事态严重。――《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二11~16扫罗的不义:扫罗王做出错误的裁判而破坏公义,滥用职权:①按照不充分的证据裁判:律法上规定必须有两人以上的证人(1915),但扫罗只靠一人,也是自己的心腹多益的证词而执行判决,藐视明显的证据,扫罗藐视亚希米勒用简洁明了的陈述申辩自己无罪的证词(1415) ;②下不当的判决:扫罗给亚希米勒和其家族的死刑的判决(16)只不过是暴君的横行。权力应该是代行神统治的机关(131~7)。如果把权力当作实现个人的利益或欲望的工具,其使用者肯定是离弃神的罪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2「扫罗说:“亚希突的儿子,要听我的话。”他回答说:“主啊,我在这里。”」

 

【撒上二十二13「扫罗对他说:“你为什么与耶西的儿子结党害我,将食物和刀给他,又为他求问 神,使他起来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

         「谋害」:「埋伏攻击」。――《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4「亚希米勒回答王说:“王的臣仆中有谁比大卫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参谋,并且在王家中是尊贵的。」

         “是王的参谋”。直译作:转向你的顾问或侍卫;即他能接近你的侍卫。意思是:大卫既然随时可以接近那些保护扫罗性命的人,他又怎能被视为王的仇敌呢?――《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看二十一2注。大卫并未将真相告诉亚希米勒。扫罗已疯癫,用对待外族的手段“杀灭”挪伯全城,包括耶和华的祭司。――《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亚希米勒忠直地为自己和大卫辩白。――《串珠圣经注释》

         王的参谋:指王的私人助手,能自由自在地在王面前出入的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谋」:「护卫」。

         「尊贵的」:「被尊重的」、「被尊敬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5「我岂是从今日才为他求问 神呢?断不是这样!王不要将罪归我和我父的全家,因为这事,无论大小,仆人都不知道。”」

         「罪」:「事情」。

         ◎亚希米勒大概是不知道扫罗已经非常恨大卫了,所以他只是用一般人的印像来描述大卫跟扫罗的关系。祭司这样的说法似乎也是对扫罗的控告,因为扫罗要追杀一个忠于自己的女婿,一个受皇室成员尊重的护卫。――《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6「王说:“亚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该死的!”」

         扫罗竟然要杀灭所有的祭司,这已经不是一时的胡涂,而是与神为敌了。「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八7),属肉体的人必然会从不顺服神、发展到抵挡神的地步。──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该死的」:原文是「死亡、死亡」。

         ◎无奈扫罗铁了心要保护王位,要杀灭祭司全家。王宫中还有一个祭司亚希亚143 也是亚希突的儿子,在这场屠杀中这个祭司是否也被杀,圣经并没有记载。不过在扫罗的盛怒之下,大概也很难有幸免者。――《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6~19 王怒灭祭司社群】扫罗屠杀亚希米勒和挪伯整个祭司社群命令的亵渎程度,严重到他自己的军官拒绝执行。愿意照做的只有以东雇佣兵多益一人,于是挪伯居民被屠杀净尽。扫罗的命令是他精神不稳定的另一证据;并且他将要发现(二十八6),此举使他基本上与耶和华隔绝。君王往往被政敌指为冒犯神明。如同亚述王杜库提宁努他以「触犯沙马士」罪指控卡什蒂利阿什,以及波斯王古列宣称自己被玛尔杜克神拣选来惩罚拿波尼度,因为拿波尼度未能尽职尊崇这位神祇及其祭司。而主前十四世纪埃及独行其是的法老亚肯尼亚顿,则褫夺了极其权势之亚孟─锐神祭司的特权,并且在所有碑文中涂抹亚孟的名号。故此,扫罗的行动亦可视为严重亵渎的行径。──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十二17「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他们帮助大卫,又知道大卫逃跑,竟没有告诉我。”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

         扫罗的侍卫拒绝杀祭司,因为这样做是与神为敌。――《串珠圣经注释》

         「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17),因为他们还不敢如此得罪神。──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侍卫」:原文「奔跑者」。――《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7~19去杀祭司吧:这件挪伯祭司的屠杀事件有两方面意义:①对以利家族审判预言的成就(231~36311~14):祭司长亚希米勒为向神犯罪的以利的曾孙(143),因祖先的过犯而受审判,神的审判宣言虽拖延时间,但必然实现;②扫罗对神的叛逆行为:无辜的怀疑担负属神的祭司职务的祭司长,并残酷地施行屠杀是藐视神亵渎神的行为,行如此叛逆之事的结局就是灭亡。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8「王吩咐多益说:“你去杀祭司吧!”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

         “细麻布以弗得”:看二18注。

    挪伯被毁,不再是圣所。亚比亚他为大祭司以利家中仅剩的人。他带了以弗得去到大卫那里(二十三6)。后来成为大卫王朝的大祭司;不久,因与亚多尼雅谋叛,为所罗门革除(王上二26~27)――《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以东人多益并不认识神,所以无知者无畏,毫不犹豫地把祭司全家和祭司城里的人畜都杀了。扫罗杀灭祭司的事情,也应验了神对以利家的预言(27~36)──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穿」细麻布以弗得:原文是「拿」而非「穿」。

         「穿细麻布以弗得」:七十士译本没有「细麻布」,而作「拿以弗得」。

         「八十五人」:七十士译本作「三百零五人」,犹太古史说是「三百八十五人」。

         撒上 159 扫罗似乎还不情愿执行杀灭所有亚玛力人的命令,但此处却积极进行杀灭神祭司的工作,执行的手法就如神命令灭绝亚玛力人一样。 1315~18  2016~17

         ◎扫罗杀灭祭司的事情,应验了 227~36 审判以利家的预言。――《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18~19扫罗昔日违背神命,没有毁尽亚玛力人的城和财物(158~9),如今却将神仆人的城全然毁灭。――《串珠圣经注释》

         以东人多益:推测多益与祭司被杀事件相关的诗篇有(173564109140)等。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19「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

         从前扫罗违背神的命令,找出种种借口留下亚玛力人(十五9),如今却毫不犹豫地将祭司的城「尽都杀灭」(19) 人要跟从神很难,跟从肉体、世界和罪实在是太容易了。──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十二20「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

         “亚比亚他”显然是他父亲亚希米勒的助手;马可福音二章26节谈到把陈设饼给予大卫的事件(二一6)中曾提及亚比亚他。――《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亚比亚他」:日后帮助大卫求问神旨和支持他的政权(参串)。扫罗屠杀祭司全家,意味与祭司决裂,却使大卫得到祭司的支持。――《串珠圣经注释》

         亚比亚他带着以弗得逃到大卫那里(236)。以弗得是祭司的衣服,内中有乌陵和土明,那是大卫用以求问神之物。当扫罗袭击挪伯城时,以弗得可能是祭司制度之中硕果仅存的标志,由亚比亚他带到大卫的营中(236)。扫罗毁灭以色列人的祭司制度,但是到大卫作王的时候又将之恢复,并且立亚比亚他作新任的大祭司,他在大卫作王期间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能使用好事,也能使用坏事。虽然八十五个无辜的祭司被杀,但劫后余生的亚比亚他却带着以弗得投奔大卫(二十三6),从此所有的祭司都离开了扫罗、跟随大卫,大卫可以随时求问神了(二十三9~1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十二20~23大卫的悔改:大卫坦诚地承认以亚希米勒为首的祭司们死的原因是在于自己(325),大卫为自己犯罪(因撒谎)悔改,像这样,大卫虽然因自己的过犯使很多人受害,但通过在神和人面前的真正的悔改恢复了信仰,这才是使大卫不愧被称为合乎神心意的人的原因(撒下1213)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二20~23 亚比亚他】挪伯屠城事件只有一位祭司幸免于难。亚希米勒之子亚比亚他带着圣物以弗得(二十三6),逃到大卫的营中。亚比亚他告诉大卫发生了什么以后,大卫为这事件负责,接纳这位祭司为他团体的一份子。这是整件事的关键,大卫的营中从此有了神的代表,扫罗与神则再无联络。亚比亚他后来更用以弗得为大卫求问神,(撒上二十三9~12),并且在这帮流亡之人中,作为神临在可见的像征。再者,有关以利家族的预言(撒上二~)也在这事件中应验,因为这些祭司都属以利的宗族。──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十二21「亚比亚他将扫罗杀耶和华祭司的事告诉大卫。」

 

【撒上二十二22「大卫对亚比亚他说:“那日我见以东人多益在那里,就知道他必告诉扫罗。你父的全家丧命,都是因我的缘故。」

         大卫的欺骗(二一2)带来灾难的后果,他必须为此负全责。――《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在这场悲剧面前,属圣灵的大卫不是和属肉体的扫罗一样推诿责任、或者文过饰非,而是立刻反省自己,把整个事情的责任承担过来(22)。他承认是自己的诡诈连累了别人,祭司遭到屠杀,固然是因为多益的谗言(9~10),但也是因为大卫的谎言(二十一1~2)。因此,大卫写下诗篇五十二篇,既是在谴责多益的「舌头」,也是在责备自己的「舌头」:「你的舌头邪恶诡诈,好像剃头刀」(诗五十二2)、「诡诈的舌头啊,你爱说一切毁灭的话」(诗五十二4)──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人只有「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才肯像大卫一样彻底地定自己肉体的罪,「不放纵肉体的情欲」(加五16),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必「告诉」扫罗:原文是「告诉、告诉」。

         「都是因我的缘故」:「都是我的责任」。――《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二23「你可以住在我这里,不要惧怕。因为寻索你命的就是寻索我的命。你在我这里可得保全。”」

         “得保全”指安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保全」:「守卫」、「保存」、「看守」。

         ◎大卫自认祭司遭遇的不幸是他的责任,所以他应该负责保护幸存的亚比亚他。这次的事件导致整个祭司体制离开了扫罗跟随大卫。――《蔡哲民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 22)

1 大卫在危难紧迫的逃亡中,仍等候神的指示(223)又听从神藉先知的吩咐 (5) 的确难得。等候神是一门难学的功课,但会带来什么果效?见赛4031。你愿意在艰难的岁月里等候神吗?

 2 扫罗的忧虑与不满(227~8)是否多余?今日你若充满疑虑是否自讨苦吃?比较153 9与本章18~19两处的事迹,扫罗究竟在何处出了差错?

 4 西谚有谓:「权力使人腐败,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败」;「眼盲莫过于故意不看者」。你认为这些话是否扫罗的最好写照?参14~15 17节。

 5 神的仆人亚希米勒由于帮助大卫,结果与挪伯其他的祭司惨遭杀害,只有他的儿子亚比亚他得以逃脱。神为何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对神的全智、全能有何认识?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