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一章拾穗 【撒上二十一1】「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 “挪伯”。祭司居住的一个小镇,就在耶路撒冷以北(可能在斯科普司山上)。“亚希米勒”(即第十四章3节的亚希雅)在此把陈设饼和歌利亚的刀给予大卫。基督曾提起这次事件,藉以教训人说,关怀众人的需要,比严格遵守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释更为重要。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2至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挪伯是个有祭司居住的城,在便雅悯境内,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示罗被毁后(四11),当时的大祭司亚希米勒大概把会幕搬来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六21)。――《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挪伯」:接近扫罗王宫的所在地基比亚,当时代替示罗设有中央祭坛。 「亚希米勒」:即亚希亚(14:3)。 「战战兢兢的出来迎接他」:大卫突然单独到访令祭司感到诧异非常。 「为甚么独自来」:以大卫的身分,应有侍从跟随着。――《串珠圣经注释》 挪伯: 与耶路撒冷相近的城邑(赛10:32),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 随从大卫的身边通常随着很多同僚和手下(诗42:4),但如今见他只身一人,亚希米勒就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事实上大卫带领几个护卫,但为了躲蔽被扫罗发现,把他们留在门外,一个人访问了亚希米勒。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挪伯」(1节)在便雅悯境内,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示罗被毁后(四11),会幕可能被搬到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六2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挪伯祭司亚希米勒」(1节)是以利的曾孙。大卫去找祭司,可能是为了求问神(二十二10)。「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1节),对大卫突然单独到访非常吃惊。──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挪伯」: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距离耶路撒冷大约3公里。 ●「亚希米勒」:是「亚希亚」的兄弟,亚希亚是扫罗的宗教顾问14:3 。亚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孙。 ◎ 21:1 亚希米勒可能对大卫的身份有所怀疑。不过扫罗在22:8,13,15 责备亚希米勒的行为是谋害扫罗,由扫罗的指控中也可以看出大卫去找祭司可能也是为了求问耶和华。――《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1~5】大卫的随从们: 本文是形成流浪同志时期。流浪同志首次在亚杜兰洞里聚集400名(22:2),其数目后来增加到600名(27:2)。他们是那些如同主耶稣在世时紧随主、亲近主的门徒,是蒙神呼召的人,定意跟随大卫的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1~9】大卫见亚希米勒
大卫在挪伯见祭司长亚希米勒的三个理由:①为避免逃难生活中所面临的饥饿(2-6节);②为了得到武器(7-9节);③为求神的旨意(22:10,15)。大卫在开始漫长的流浪生活之前,将一切交托给神,在最危难时,寻求神的祭司长,向他求饼、武器等,表明大卫所做一切都寻求神的旨意与带领。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1~12】大卫的流浪时代: 大卫的“流浪时期”分为下列三个部分:①流浪同志形成期(21:1-23:5);②被扫罗追赶的时期(23:6-26:25);③洗革拉滞留时期(27:1-参下1:27)。长达10年之久的大卫的流浪时期是一段漫长患难时期,但对于将来成为以色列王的大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信仰的训练时期。这时期大卫学到:①等待神旨意;②在无数的危险之中,单单依靠全能之神;③预表了为成就神的救赎事工背负十字架苦难的弥赛亚。这时期大卫写了很多诗篇(7,17,22,34,54,56,57篇等),表现了他对神的赞美、信靠与等待。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2】「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 大卫的说谎与欺骗最终导至祭司被杀的悲剧发生(二二9~18)。――《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以忠信著称,何以要隐瞒真相、虚构故事欺骗大祭司?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不想连累亚希米勒。要是大祭司并不知情而帮助他,应该无罪。但后来扫罗仍以亚希米勒和大卫结党罪名诬陷他,挪伯城中的祭司和其他人口牲畜尽遭杀灭(二十二18)。――《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少年人」:即侍从。――《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第一次撒谎(2节),隐瞒来访的原因,可能是不想连累亚希米勒。但事与愿违,后来扫罗仍然因为大卫屠杀了挪伯的祭司(二十二18)。如果大卫告诉了亚希米勒真相,祭司们可能反而能逃脱。──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当众人都称赞、尊重大卫的时候(十八30),他也慢慢觉得自己蛮不错的,一开始被扫罗追赶的时候,还认为「这不是为我的过犯,也不是为我的罪愆」(诗五十九3)。但神只是让扫罗再追赶一会儿,大卫就撒了谎,暴露了肉体的本相。属圣灵的人不是没有肉体,而是神会持续地追赶我们的肉体,把我们肉体的丑陋一件一件地揭露、一件一件地破碎,叫我们不敢再自以为义,而是甘心接受神的拆毁,得着神的造就。──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吩咐」:「命令」。――《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2~3】大卫的谎言: 这里可以学到两种教训:①像大卫那样满有信心的人遇到危急关头也会惊慌不知所措。因此自己以为站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②犯罪的结果:因大卫的谎言导致了居住在挪伯的祭司长家族全部遭屠杀的惨状(22:18,19)。大卫后来为这罪所造成的结果而痛心悔改(22:2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3】「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 【撒上二十一4】「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 “圣饼”。即陈设饼。参看出埃及记二十五章23至30节和马太福音十二章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圣饼”为会幕圣所内的陈设饼(出二十五23~30)。“没有亲近妇人”即没有因性事而染上礼仪上的不洁(参利十五16~18)。大祭司给大卫的饼虽是换下来的陈设饼,按律法规定也只可以给祭司吃(利二十四5~9)。耶稣在世时提到此事,认为律法的最终目的乃为人的好处,不可因拘泥小节而忽略关乎生命的大事(参太十二1~8)。应注重的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不可舍本逐末(参路六9)。――《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圣饼」:即陈设饼,原来只供祭司吃用,但亚希米勒认为,在道义上给大卫充饥比默守宗教规条重要(参串珠的新约经文)。另一方面,只有礼仪上洁净的人才可用圣物,大卫吃用圣饼也不能违反这条例。――《串珠圣经注释》 「圣饼」(4节)就是十二个「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6节),代表十二支派,每个安息日用新烤的饼换下来旧饼。──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换下来的圣饼,并且只能在圣处吃(利二十四5-9)。祭司破例允许大卫吃圣饼,表面上违反了律法。但主耶稣指出,祭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太十二4),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十二7)。──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就是「礼仪上洁净」出 19:15 利 15:18 。――《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4~5】若少年没有亲近妇人: 亚希米勒作为提供圣饼的条件向大卫要求“性的纯洁”。这使我们想起性生活对敬虔生活的影响。性生活本身是神的恩典,是圣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创2:24),但如果追求从性来的快乐而没有节制以至犯罪(提后3:4),那么这将给敬虔生活带来致命的坏影响。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5】「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 虽然旅程并没有宗教的目的,但大卫向祭司保证他的随从在礼仪上都是洁净的。“器皿”。也许是指他们身体的一种委婉说法(如在帖前四4)。――《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亦作“我们出来的时候照常不亲近妇人”。“器皿”可能用以比喻身体。――《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本节大概表示从军者出征前不近女色(参撒下11:11),大卫现在办理王事(「寻常行路」),也是如此。――《串珠圣经注释》 有三日, 与在西乃山神的要求相同(出19:15)。少年人的器皿: 器皿指武器,器械(创27:3),衣服(申22:5)或者容器(尼13:15),但这里是指身体(提后2:21)。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实在约有三日」(5节)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寻常行路」(5节),原文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普通的任务时都不近女色,现在执行特殊任务,更不会亲近女色。──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实在约有三日」: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我出来的时候」:「出发」、「出去」。 ● 21:5 意思是「按照往例,我们出发执行任务前没有亲近妇人」。 ●「少年人的器皿」:七十士译本作「所有的少年人」。 ●「寻常行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普通」与「圣」相对。 ◎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平常的任务也都不近女色,更不用说是目前执行特殊任务。那就更不会亲近女色。――《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5 少年人的器皿,是指──】大卫说少年人的器皿,指少年人的身体在礼仪上是洁净的,因为他们在行路的时候,没有亲近妇女与之行房。所以祭司准许他们吃圣饼。――《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6】「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祭司认定他为大卫提供食物,保存大卫性命的道德责任,超过严守谁可以吃“陈设饼”(利二四5~9)这礼仪规律的责任。基督把安息日定例的意思教训人的时候,曾提到这个例子。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新饼」:「热面包」。 ●「陈设饼」:摆在会幕中至圣所里桌子上的饼 利 24:5-9 。 ◎ 太 12:1-8 可 2:25 耶稣评论亚希米勒的作为,认为祭司的抉择是正确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6 十二个陈设饼代表甚么?】每礼拜的安息日祭司进入会幕的圣所,将新烤的十二个饼放在桌子上,称之为陈设饼,像征神亲自在人民中间,正如祂的慈爱眷顾,供给他们肉体的需要一样。被换下来的饼,只有在职的祭司才可以吃。――《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7】「当日有扫罗的一个臣子留在耶和华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东人,作扫罗的司牧长。」 “多益”因改信犹太教或由于起了誓,而需要洁净自己,又或由于他被怀疑感染麻风(利一三4),所以必须留在圣所里。――《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是下章9-10节的伏笔。多益大抵是因为礼仪上不洁,要往该处履行洁净的条例。――《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中介绍以东人多益的理由是为了讲述多益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发生的事(1-9节)。留在: 不是指单纯的滞留,指有目的的住宿。这些事实使我们推测以东人多益:①作为仪式受割礼;②为某种许愿; ③为患麻风病为求祭司长的指示(利13:4)而留在圣所(25:2)。多益身居扫罗的司牧长要职暗示他很受扫罗信任,但他因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的事而使无辜的85名祭司死亡(22:9-22),大卫日后在诗篇52斥责多益为人的奸恶、污秽奉承的本质。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扫罗曾经与以东人打仗(十四47),可能获胜后让以东人多益为他服务。多益此时因某种原因必须留在圣所,后来出卖了亚希米勒(二十二9-19)。──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留」在:「被限制住」、「被留住」。可能是接受某种刑罚、或是守洁净礼、或守誓约。 ●「多益」:字义是「害怕」。 ●「司牧长」:「牧羊人首领」。不过以色列历史中没有出现过这个职位,因此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强壮的快跑者」的抄写错误。 ●七十士译本记载多益是亚兰人,是为扫罗牧养驴子的。 ◎此节的记载导致 22:9-19 的悲剧。――《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8】「大卫问亚希米勒说:“你手下有枪有刀没有?因为王的事甚急,连刀剑器械我都没有带。”」 当时刀枪稀少(十三22),大卫逃难须有兵器自卫,故有此问。――《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当时武器稀少(十三22),大卫逃亡时需要兵器自卫。──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十一8~9】大卫收回刀的事实有下列意义:①那刀是神恩典的像征。大卫每次拔刀时都 能够记起使他能够战胜巨人歌利亚的神的恩典和帮助,并再次从神得力量;②那刀是献给神的。大卫把对歌利亚胜利的荣耀归给神,并把刀献给神,现在这刀又返回到大卫手中。我们奉献给神的(无论时间或财物),神都会以丰富的祝福回馈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9】「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以弗得”。比较第二章18节。――《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以弗得”似指大祭司着的配有以弗得的礼服,内有“乌陵”、“土明”,为寻求神旨之用。大卫来此恐怕是为了求问神旨(看二十二10,15)。“杀…歌利亚的那刀”看十七54注。――《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歌利亚的刀可能作为感恩奉献,保存在会幕中。──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求你给我」:原文是命令句「把它给我」。――《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9 这把战利品的刀竟然在这里……】以弗得是祭司所穿的背心(参2:18的第二项注释)。大卫不知道他杀歌利亚的刀被放在以弗得后面,可能因为他夺了那刀杀死巨人时还年轻,后来又回家住了很长时间。――《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0】「那日大卫起来,躲避扫罗,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大卫逃亡至非利士人那里去,身上佩带歌利亚的刀!――《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迦特是靠地中海的重要非利士人城邑(书十三3),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十七4)。大卫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扫罗没法捉拿他。大卫立国后,把迦特收入了以色列国版图(代上十八1)。――《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大卫非要逃到非利士五大城市之一迦特的原因是:①他杀死非利士大将歌利亚(17:49-51)已过几年,以为人家认不出自己;②装扮成被非利士人的劲敌扫罗追赶的难民,以为能得到迦特的非利士人的欢迎。但大卫的这种期待都成为泡影(11节),同样恶人的居所不能成为属神之民真正的安息之处。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十七4),此时神的受膏者竟然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逃到歌利亚的老家,以为躲在仇敌那里,扫罗就没办法捉拿他了。属肉体的扫罗忘了自己的国位是从神来的,现在属圣灵的大卫也忘了自己的前途是在神的手里,竟然和扫罗一样靠自己来谋求前途。──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迦特」:非利士五大城之一。大卫杀死的歌利亚就是迦特人。 ●「亚吉」:字义是「仅有一人」。――《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10~15】大卫遁至非利士城迦特:大卫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闯进非利士境实在使人有点愕然,然而,神仍保守他脱离险境。――《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逃到“迦特”。因为他已预感在挪伯见到的多益会告密(22:22)。但被那地的人发现原形的大卫,却遇到更加急迫的危险,装疯卖傻才得以保存性命(13节)。后来大卫在诗篇34,52,56篇中详细描述了当时所经历的神的救赎。尤其是在诗篇56篇中他述说自己的处境后,又说“我惧怕的时候要依靠你”这是伟大的(诗56:3)信仰告白。我们通过大卫的经验和见证,当记住“投靠耶和华,强似依赖王子”(诗118:9)这宝贵的教训。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10~15 迦特是甚么人的地方?他们与大卫的关系如何?】迦特是非利士人的五个主要城市之一。非利士人为甚么接待宿敌大卫来到营中呢?他们可能喜欢收留对方变节的高级军事领袖,来对付仇敌扫罗,却不知道大卫已经受膏要作以色列下一任的王(16:13)。但是,他们不久就疑忌大卫,何况他曾杀死他们成千上万的同胞(18:7)。大卫最终要装疯自保,因为他们的习俗是不伤害精神不健全的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1】「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吗?”」 非利士人大概不知道大卫受膏的事,但他著名的功绩使他被尊为王。――《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这不是 ......大卫吗」:大卫的英勇事迹(18:6-7)不独在以色列境家传户晓,连非利士人也早已风闻,甚至把大卫误作以色列王(大卫当时显然落在非利士人手中,被带到亚吉王面前)。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国王」(11节),原文是「那地的王」。──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如果神不允许扫罗追赶大卫,大卫不会知道自己的肉体本相和扫罗一样愚昧;如果神不允许「亚吉的臣仆」(11节)揭穿大卫的身分,大卫还会继续在愚昧中自以为得计。有时神让我们遇到一些难处,让我们的「小算盘」失算、「小心眼」破产,正是要把我们自己的肉体本相显露出来,叫我们知道自己跟世人一样全然败坏、无可夸口,然后才能甘心接受神在我们身上更深的建造。──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以色列国王」:原文是「那地的王」。――《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11~12】亚吉称大卫为“国王”,大概久闻大卫英武之名,不是已知道撒母耳曾膏立他为王。大卫曾多次攻击非利士人,杀伤甚多(17~18章),提防亚吉报复。――《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二十一12】「大卫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 【撒上二十一13】「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 大卫假装疯癫,希望亚吉让他离去。――《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假装疯癫”为求脱身,用的是苦肉计。――《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为了活命装病的场面。大卫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大卫装作不能分辨对方。在城门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胡写乱画”描述大卫如同疯子的场面,从大卫上述的举动,也难以看作是真正有信心之人的行为。因为即使神成为那些敬畏他之人绝不动摇的避难所,但大卫却惧怕亚吉王。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像征,大卫「使唾沫流在胡子上」(13节),是要让迦特王相信他是疯子。──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在失败中确实学到了功课,所以虽然被非利士人拿住,「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13节),却仍有心情写下诗篇第五十六篇。这篇诗让我们看到,难处使祷告成为大卫生命的呼吸,无论环境如何危险急迫,都不能停止他的祷告和赞美:「我倚靠神,我要赞美祂的话;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诗五十六4)。──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的名气虽然大,却没有几个非利士人曾经亲眼见过他。因此,大卫一旦装疯,亚吉就把他当作疯子赶走了。──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此时大卫的处境比在扫罗管辖之下还要危险,但神只让非利士人揭穿他,却阻止了他们的报复。因为神要让大卫在困境中看出神的管理:如果神能在仇敌的迦特保守大卫,那么在以色列一样可以保守他,所以神的受膏者应该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因为祢救我的命脱离死亡。祢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诗五十六13)?──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先是欺骗祭司(2节),接着又装疯欺骗非利士人(13节);刚开始被追赶,就连续遭遇两次失败,暴露了肉体的诡诈。属圣灵的大卫并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什么时候被神光照、责备,什么时候灵里就能苏醒,因此在失败中也能认罪悔改、学到功课;而属肉体的扫罗却是不愿意接受光照、责备的人,因此在失败中总是辩解推诿、不肯悔改。──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寻常的举动」:原文是「判别」、「眼睛」,意思是「分辨能力」、「见识」。 ●「唾沫流在胡子上」: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像征,所以大卫这样做,就让亚吉相信大卫是发疯了。 ◎此处大卫似乎是能屈能伸,可以完全不顾羞耻的装疯卖傻,只为活命。跟他前面多次说谎,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时看起来大卫还很不熟悉逃难的生活与技巧,所以去祭司那里找吃的,或者到非利士去投靠亚吉,感觉上都很不专业,技巧很差。以后似乎就渐渐熟悉这种逃亡的生活。――《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十一14】「亚吉对臣仆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 【撒上二十一15】「我岂缺少疯子,你们带这人来在我面前疯癫吗?这人岂可进我的家呢?”」 诗篇第三十四篇见证了大卫在本章的经历中学到的功课。在人看来,大卫若「不说诡诈的话」(诗三十四13)就会丧命,但大卫经历过以后,却「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诗三十四11)我们:无论是欺骗祭司、还是欺骗非利士人,若没有「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三十四7),人「诡诈的话」都是枉然。因此,「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诗三十四12-13)。──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在失败中接受了光照,学到了功课,才能从灵里说出诗篇第三十四篇这样准确、明亮的话来。大卫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带进做王的实际却不容易;我们接受神儿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长成神儿子的样式也不容易。属圣灵的人都需要和大卫一样,不断地被神追赶、拆毁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进「我的家」:指「我的政府」、「我的国家」。 ◎ 诗 34:1-22 的标题说诗篇就是这件事情之后作的。「亚比米勒」应该就是迦特王的头衔。当然,诗篇的标题是后来加的,但也很有可能就是事实。――《蔡哲民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21章)】 1 当人的需要与宗教礼仪的规条互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亚希米勒(21:4, 6)与耶稣的处理原则是否一样(参太12:3-8)?这原则给你什么提示? 2 大卫向亚希米勒解释自己为何单独一人到来(2)和需要刀剑器械的原因 (8), 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事实?这和他装疯的做法是否可取?他可选择别的方法吗?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二十二23】祭司亚希米勒受株连:大卫首先逃到距耶路撒冷不远的祭司城挪伯,得亚希米勒的帮助,补充体力以及取得先前用以杀死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防身,继续奔至迦特,然后转往距迦特东南十六公里(十英里)的亚杜兰洞。稍后过约但河东将他父母安顿在摩押,另得先知迦得的指示,再返犹大。亚希米勒因无意中帮助了大卫逃亡,被多疑残忍的扫罗所杀,甚至整个祭司城的人都受株连。――《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二十六25】大卫的逃亡生涯:大卫离开王宫后,跑回犹大,自此在南部一带旷野流亡,逃避扫罗的追杀。期间,大卫两次可以下手杀扫罗,但他尊重神的这位受膏者,始终没有下手。扫罗虽然感激大卫不杀之恩,并承认自己的过失,但他反复无常的表现,却使大卫不敢轻信他的承诺,仍继续流亡在外。――《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