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二章拾穗 【撒上二1】「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赞美是敬拜最高的表示,人看见了神的荣耀,自然就会发出赞美来向祂敬拜!哈拿的赞美和敬拜,不是因神恩待她,完全是因着神自己。人越认识耶和华,就越要向祂下拜!──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角”。象征无比的力量(比较但七21)。神使哈拿洗去耻辱,给她力量与荣誉。“我的口……张开”。表示大胆说话。――《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哈拿的祷文是首感恩的颂歌,其中只有“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与哈拿的情况接近。第一句是庆祝神帮助人战胜敌人的诗歌,然后是对神的歌颂,因人的生命和前途都在祂手中,最后是愿神赐力量给祂所膏的王。《撒下》二十二章所记大卫的诗可说是哈拿祷词的回应。这首被称为旧约“尊主颂”的祷文,预告了以色列人伟大王国时刻的来临。新约《路加福音》所记马利亚的“尊主颂”(一46~55)及撒迦利亚的称颂(一67~79),都让我们想到这里说的话。 “角”在希伯来文是能力的象征,耶和华高举“我的角”,是说神将哈拿从耻辱中拯救出来,得到力量和光荣。――《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我的心……我的角……我的口: 哈拿使用三重反复法这一典型的希伯来文学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耶和华施行救恩的无限感激。她的心从“愁苦”(1:10),变为“喜乐”;她的角(象征力量和权势)原是被践踏在灰尘之中(遭到毗尼拿的蔑视,且因没有确认神的爱而彷徨)(1:6)如今却被高高举起;她的口原是只能沉默(1:13),如今却能向仇敌张开,夸耀神的恩典临到了自己。凡在基督里得救的圣徒,都当抒发这种对神的感激之情。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角」(1节)象征力量、荣耀。 哈拿把最心爱的孩子献上「终身归与耶和华」(一28),心里却没有一点为难和失落,反而「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1节)。长久没有儿女的难处,使哈拿体会到神更需要一个合用的器皿,因此能以神的心为心,心思从自己的需要转移到神的需要。当神心满意足的时候,哈拿的心就「因耶和华快乐」(1节);她的孩子能成为合神使用的器皿,成了她最大的喜乐。──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角」:是「力量」的象征,有时候也用来比喻后代 代上 25:5 诗 132:17 。 ●「救恩」:「拯救」、「救赎」。――《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 角】角有时用来比喻后代(特别见:代上二十五5;诗一三二17亦然)。它用作能够抵触仇敌的武器,是力量可见的表示。角也是美索不达米亚神祇和君王礼冠的一部分。──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1~10】一个把儿子——自己最爱的——奉献给神的母亲,她的心是何等的欢畅喜乐。我们看哈拿献上儿子以后,并非是心中满了难舍难离的忧苦,乃是开口赞美,心被灵感,发出一首感恩歌来。在这歌中,一方面表显了她喜乐的来源: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一方面也显出神的慈爱和公义:哈拿因为将她最宝贝的奉献给神,后来神又赐她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哦!人把所爱的奉献给神,真不是吃亏的事体啊!——贾玉铭《圣经要义》 哈拿的赞美是响应神应允她祷告的仁慈,并且可能是在敬拜神的会众面前唱颂。哈拿赞美的主题是她对神的主权满有信心。哈拿为了神的神圣(2节)、知识(3节)、能力(4~8节)和审判(9,10节)而发出赞美。――《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哈拿之歌:哈拿之歌是因神垂听她的祈求而作的回应,她由个人的遭遇领悟到神统管人类的大能和原则,并预言未来弥赛亚的权能。这歌与新约童贞女马利亚的歌有很多明显相同之处(参路1:46~55)。 哈拿之歌共分四段: 1 感谢与颂赞(1~2); 2 对夸口者的忠告(3); 3 神作事的原则(4~8); 4 面对未来的信心(9~10)。 ――《串珠圣经注释》 1~10节是一首赞美诗,也是国度的预言。当哈拿「以神为乐」(罗五11)的时候,才能从自己的经历中认识神做事的法则;而圣灵也借着这位卑微的姊妹,宣告了神荣耀的计划。在大卫(撒下二十二2~51)、马利亚(路一46~55)和撒迦利亚(路一67~79)的赞美诗中,都回荡着哈拿之歌的旋律。──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1~10哈拿的赞美祷告,文体是诗歌。这首诗与新约中 路 1:46~55 马利亚的赞美诗常常被相提并论。――《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10哈拿之歌】哈拿之歌是一首希伯来的诗歌,与诗篇很相似。许多近代圣经译本将它编排成为诗体,对我们很有帮助。希伯来诗歌有两个特色,在翻译上可以看见。第一个特色是所谓“平行体”(parallelism),差不多每一行都有“平行”的成分。换句说话,第二行响应第一行,更加强调第一行的意思。通常第二行会用不同的话讲到同一件事(第六节是一个好例子);有时它会是对比(第四节是这种的例子);有时候,这些平行又会在半行中找得到(6节);有时又可能不只两次平行(2节)。希伯来诗歌体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经常使用暗喻(metaphors)及修辞法(figurative speech),若单从它们字面的意思入手是很错误的。在这诗歌里的地的柱子(8节),当然不是字面的意思;又如不育的妇人生七个儿子(5节),也是一样。很多时候,这两种特色一起出现在希伯来诗体中,便好象产生一种黑白照片的效果,故单从字面入手会不正确及误解它的原意。事实上,一个不能生育的妇人怎能生下七个孩子,也不会每个大家庭的母亲反倒衰微(5节),这里主要的意思是指神可以高举谦卑人,和令骄傲的羞愧。 哈拿之歌仔细回忆第一章中的两件事,就是她竞争的对手和她的不育,以及神可以解决这些难题的事实。撒母耳的出生,不单对哈拿,也是对国家的祝福,故哈拿之歌可称为“国家狂欢”之歌。哈拿之歌还有另一个层面,非利士人当然已消失在历史上有好几百年;但这首歌也带给那些因最后亚述及巴比伦的入侵而受苦的以色列人希望,这些国家终必灭亡。——《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撒上二1~11】哈拿之歌被誉为“旧约教会的颂歌” (1~10节),它的价值在于,它不单单是感恩的赞美诗,更是预言了弥赛亚对全地的统治。她的颂歌超越了人的感性,是由圣灵的感动而作的诗。它洞悉了圣经中的救赎真理,是正确把握圣经救赎史的黄金钥匙(golden key)。诗篇113篇的灵感也与之相同,新约的马利亚之歌则重现了它的基调(路1:46~55)。与它相似的救赎之歌还有米利暗和底波拉之歌(出15:21;士5:1~31)。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1~36】本章清晰的刻画了因神的恩典,日益繁荣的哈拿家庭和逐渐没落(败落)的以利家族。之所以将这些内容记录在撒母耳正式事奉之前是为了:①指出撒母耳信仰的纯洁性与漫延于社会的宗教,道德罪恶 ;②揭露那个时代的光景,指出必需有一位能够改革以色列宗教的领袖。本章赤裸裸地描写祭司以利家族的没落,强调神对以色列公义地统治,表明神是根据个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而不在于人的地位和身份。本章暗示,人类的文化与人所建立的国家,会因腐败的人性而逐渐走向灭亡,但神的秩序和神的国度,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2】「“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神。」 「为圣」希伯来文圣洁(qadosh)不是容易翻译的字,它主要意思是与“玷染”相反;换句话说,这个词强烈地区别两类生活模式。神与玷污不洁的事毫不相干,特别因神的两种属性,祂的能力和完全的道德,是与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区别的,使敬拜祂的人对祂畏惧,表达尊敬和奉献。 「没有可比的」在一个有许多男女神祉的环境宣告神与他们是不同的,是值尊敬的。尤其是以色列起初只是一个细小软弱的国家,根本没有想到会成为一个团结强盛的国家(在大祂领导下),故她感恩地宣称她的神的能力是无可匹敌的,这是比承认只有一位神存在更进一步。 「盘石」盘石常常是神的暗喻,表示祂是百姓的坚固不动摇的避难所。祂的能力不是一些盲目的、无固定性的力量;祂的行为的目的,虽然时常奥秘难明,但祂总是为祂的百姓以色列最终的好处设想。过往神在困难时永不失信地帮助之经历,给以色列及 的诗人在展望未来时充满坚定信心。——《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哈拿通过本节讴歌了神的属性(圣洁、独一、信实)。 圣洁: 并非单指道德上的完全,而是指神超越一切的绝对完全性(王上8:27;诗99:2~5)。 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 只有耶和华才是唯一的真神(诗86:10)。 盘石: 是立约之神象征性的名称(申32:4;诗19:14;哈1:12)。神是亘古不变的神,尤如屹立不动的盘石一般。因此,当患难与痛苦中的圣徒投靠神时,才可以得享安然居住(诗94:2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2节原文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以「没有」开始,宣告了神的三个属性。哈拿的经历,使她认识到神是圣洁、独一、可信靠的神。──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2盘石之意】(l)为当时纪念的盘石——得胜的纪念。(2)为见证的盘石——见证神的拯救。(3)为感恩的盘石——此以便以谢的盘石,更是为遥望我们永远得救的盘石耶稣基督。人唯有靠耶稣基督,得胜一切仇敌,他是我们的灵盘石(林前十4),是我们“所投靠的盘石”(申卅二37)。这是万古的盘石。“我们的仇敌自己断定,他们的盘石不如我们的盘石”(申卅二31);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盘石(撒上二2)。唯有他是教会根基的盘石(太十六18;弗二20;赛廿八16);是信徒拯救的盘石(诗八十九26,95)。——贾玉铭《圣经要义》 【撒上二3】「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 神,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人可以用外面的行为来遮盖自己的存心,但在大有智慧的神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赤露敞开的,谁能向祂隐瞒呢?──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哈拿想到了口吐“骄傲与狂妄言语”的毗尼拿(2:6,7节)。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认识神的救恩,轻视、逼迫贫穷卑微的人(林前1:8,23;雅2:5,6)自以为义。 大有知识的神: 是指神的全知,表明神是知识和智能的根源(箴1:7),只有他才能正确评价人类的所有行为(传12:14)。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不要狂妄。鉴于临到哈拿的奇妙经验,她原可以有一种对毗尼拿的个人优越感。但是这些经文岂不是指出哈拿,却向往她的对手可以看到完全顺服神的美丽,并认识到狂妄的无益吗?的确,在神以这种方式为她谦卑的奉献辩护之后,没有人会控告说哈拿对毗尼拿有一种“我比你圣洁”的态度。如果基督声音中含着悲恸宣布了法利赛人的八祸,那么哈拿把撒母耳献给神的自我牺牲精神岂不会如此感动毗尼拿的心,使她重新明白神如何衡量人的行为吗?那些象毗尼拿一样的人,感到自己力量强大,必收获自私的果子,就是灵性的死亡。但是即使是那些灵性已死的人祂也能使他们活。基督给了犹大跟彼得一样的机会,然而一个顺服了,另一个却没有。──《SDA圣经注释》 ●「大有智识」:原文是复数型态的「知识」。――《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4】「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 人往往拥护勇士而践踏跌倒者;主却折断勇士的弓,以力量扶持跌倒的人。──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以力量束腰」(4节),意思是「赐予力量」。──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以力量束腰」:指「赐予力量」 撒下 22:40 诗 18:32,39 。――《蔡哲民查经资料》 勇士的弓: 神是一切能力的根源。与神无关的力量毫无价值(箴言16:1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5】「素来饱足的,反作用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 神这样的对付,都是叫骄傲的人无从夸口,叫谦卑的人反而得到高升。──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神常常把人类的处境逆转,使骄傲的谦卑下来,叫卑微的得以高升(箴一六18;一八12)。――《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生了七个儿子: “七”象征“完全”和“充满”<启 绪论,圣经中数字的象征意义>。 而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七”。这表明因着神的恩典,撒母耳给哈拿带来了极大的喜乐(得4:15;耶15:9)。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反作用人求食」:「反受雇求食」。 ●「七个儿子」:「七」是完整的数字,这是诗歌的象征用词。――《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 “阴间”,希伯来文是Sheol。死人等待复活和白色大宝座之审判的地方;相等于新约的Hades。参看创世记三十七章35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阴间」:当时的人认为人死后所在的地方。――《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6 阴间】译作「阴间」的字希伯来原文是 Sheol。古代近东普遍的信念,是人死埋葬后依然在某种冥界中继续存在。送往阴间被视为神的审判,但阴间却不被视作继续有赏罚的地方。由于坟墓是进入冥界的途径,阴间经常成为坟墓的别称。──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7】「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 人间一切的变化,其主权完全是操于神的手中。人如果认识主神是宇宙中至高的权柄,就不能不向祂俯伏,将赞美敬拜单单归给祂。──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撒上二8】「他从灰尘里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前半节说出我们从前不过是灰尘里和粪堆中的人,如今竟然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一同得荣耀,这样奇妙的恩爱,真是何从起! 后半节说出祂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一3)。──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粪堆”。更可作:废堆。“地的柱子”。即世上的领袖(比较但四25,32)。――《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就是说地的根基乃耶和华所立,世界是神所创造和管理(来一2~3)。――《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灰尘、粪堆: 描写遭受极度羞辱与侮辱的卑贱之人。在属灵意义上,意味着彻底的否认自己,把自己看作毫无价值的谦卑之人(路1:52)。 地的柱子: 象征神的绝对主权(赛19:19),古代希伯来人认为,神的能力是柱子,撑起了地面和空间(伯9:26;26:7)<伯 绪论,希伯来人的宇宙观>。进入新约时代,柱子亦用以指教会或使徒(提前3:15;启3:1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哈拿的经历,使她认识到神不但是万有的创造者(8节),也是历史的掌管者,人生的一切际遇都在神的掌握之中(3~8节),神百姓起起伏伏的历史也在神的管理之下。既然神借着哈拿长久的难处,炼净了她的生命、使她恢复与神的亲密关系;那么神允许百姓长久地陷入士师时代失败的循环中,必然也有更美的计划。当百姓因着认识自己的全然败坏而谦卑回转的时候,神必然会像「高举」(1节)哈拿一样,把降卑的百姓从「灰尘里」和「粪堆中」(8节)恢复过来,让他们「与王子同坐」(8节)。──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神的百姓之所以在整个士师时代都不断地离弃神、拜偶像,不甘心顺服,就是因为从伊甸园就存了骄傲的心,想「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四6;彼前五5),哈拿既有丈夫的宠爱,若不是因着长久的难处,很难谦卑下来,去体会神的需要和感受。而神做事的法则,就是使用祂的百姓之前,先对付他们的骄傲,所以「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粪堆」:「灰烬堆」、「垃圾堆」、「粪堆」。 ●「地的柱子」:这是当时的一种世界观,认为大地是立在巨大的柱子上诗 75:3 伯 9:6 ,同时也有认为大地是立在水上诗 24:2 。 ◎这首诗提到神抬举贫乏的人,降低骄傲的人。我们是否真的认同这些呢?我们真的在神面前谦卑吗?――《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8 颠倒世界】神的作为经常被视作倒转世事的次序。被颠倒的可能是被造之物(大山变为尘土、山谷高升、日头变黑)、社会秩序(穷人得尊荣,如本节;有权势的失位),或政治状况(帝国衰亡)。这个「世界颠倒」的主题是表达神掌管万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表达审判、赏赐,和将临的神国。在这国度之中,过错会得到修正,新秩序将会形成。──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8 地的柱子】地的根基有时被形容为柱子(诗七十五4),有时则为水(诗二十四2)。本节所用的字眼全本圣经只出现一次,译作柱子和水都有解经家提出;新国际本则译作「根基」(和合本:「柱子」)。水和柱子都是古代对宇宙结构想法的一部分。──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9】「“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撒上二10】「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 九、十两节共有四次用「必」字,表示她对主非常肯定的相信,且因信向神赞美,在仇敌面前夸胜!──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受膏者」:首次在圣经中出现,所指的乃撒母耳将来所要膏立的大卫王。──《串珠圣经注释》 这是圣经中最早提到“受膏者”的地方,指的是受膏为王。“受膏者”与“弥赛亚”为希伯来文同一字的翻译,希腊文译为christos,也是“基督”一名的来源。当日设立君王或祭司,都用油膏在被立者的头上(九16;十1)。扫罗、大卫是耶和华神的受膏者,虽为君王,其权力来自神。――《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受膏者: 相当于新约“基督”的话语,音译的话是“弥赛亚”。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受膏者」(10节)的希伯来文就是「弥赛亚」,也就是希腊文的「基督」。以色列的祭司(出四十15)、先知(王上十九16)和君王(十1;十六13)就职时,都要用油膏在头上,象征从神接受职分和能力。这是圣经中第一次出现「受膏者」这个词。 当哈拿的生命被神炼净、与神恢复亲密关系的时候,就成了神话语的出口,被神用来发表国度的计划。此时以色列中并没有王,但神却让哈拿看到,神「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10节)。撒母耳将要膏立合神心意的大卫王,建立大卫的宝座;将来神也要把全然败坏的人恢复成神儿子的样式,与基督一起同坐宝座(路二十二30)──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王」:此时以色列人尚没有普遍的统一君王,不过以色列四周的国家倒是有君王,士师中也难免有人要称王。因此与其认为这里是后期增补的,不如当成是述说周遭普遍的现象。 ●「受膏者」:此处是圣经最早提到「受膏者」的经文,「受膏者」就是「弥赛亚」,也就是希腊文的「基督」。祭司、先知与君王设立时,都要用油膏在被立者头上。――《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0 天上的雷】古代近东将雷和闪电视作神明降临时的常见现象,战争之时尤然。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Exaltation of Inanna)和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11】「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侍奉耶和华。」 那孩子……事奉耶和华: 描写孩童撒母耳的经文,提醒我们信仰教育的重要性(18,21,26节)<提后 绪论,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撒母耳接受的幼儿信仰教育的内容如下:①从父母领受了信仰,人格的教育。不论是每年都献祭的父亲以利加拿(19节,1:27),还是为他作小外袍的母亲,他们的信仰和关爱(19节)都对撒母耳人格的形成产生绝对性的影响。“无论是什么事情,初次的经验将永远影响孩童。在教育方面启蒙老师的影响远超过最后一位老师的施教”(Locke);②从小接触圣事圣物(3:3);③通过在圣殿中的事奉,学会了谦逊和事奉之道(3:15),神为了成就他圣洁荣耀的计划,把撒母耳从腐败的以色列人中分别出来,使他拥有圣洁的灵魂。当今圣徒也因灵性和道德的腐败而陷入绝望,但神却要求圣徒拥有圣洁的人格与生命(利11:45)。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11~17】以利二子在献祭的事上共犯了三重罪: 1 他们随意取肉,强取本属于献祭者的祭肉(13~14); 2 抢夺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火祭的脂油(15~16; 参利3:3~5, 16~17;利7:22~25); 3 恐吓使用暴力(16)。──《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12】「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恶人”。原文作:彼列的儿子,即邪恶的人、恶棍。参看士师记十九章22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恶人: 意指“彼列”的众子,(Sons of Belial)即“偶像的众子”,“匪类”。暗示他们对神是完全无益的存在。――《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认识耶和华」(12节),不只是头脑里有神的知识,而且要与神有正确的关系。以利的两个儿子有宗教的知识,却没有与神正常的关系,所以仍然「不认识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恶人」:「没用的」、「卑鄙的小人」。 ●「认识」:「知道」,「藉由经验中体认」,圣经以此字来描述「性行为」。 ●「不认识耶和华」:「没有与神建立合宜的关系」之意。――《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2~17】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以色列人通常的祭祀,敬拜者带到圣所的牲畜是可吃用的,一部分的祭物是特意留给事奉的祭司。事实上以利的儿子“改革”了以前的传统,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豫先拣选那些祭肉。在农业社会,肉类乃奢侈品,他们靠这些牲畜来耕种。故此,他们的傲慢如贪婪一般厉害。——《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认识神不只是头脑里的知识,而是进入与神的亲密关系中,成为在神里面的人。恶人的罪行为神所厌恶。以利的二子不把神的律例放在眼里,多取应得的祭肉,又把应该焚烧在坛上祭牲最好的部分——脂油,取为己用(看利三3~5;七34),都是犯罪的行为。――《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以利的两个儿子原是当以“绝对委身”和“绝对圣洁”为基础的圣职人员<民8:5~26,利未人的祭祀职份>,却为自己的贪心和享乐滥用圣职。做为祭司他们所犯的罪如下:①无视神(12节):他们骄傲狂妄,不肯认识关于神的真理。否认神的人竟在神的圣所事奉,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这就如同不曾重生的人在教会作工;②亵渎敬虔的祭祀制度,抢夺属于耶和华的祭物(13~16节)。连接神和以色列的唯一通道是牺牲祭祀。以利的两个儿子无视神圣的献祭制度,一味地填满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圣所的功能遭到破坏;③绊倒别人(13,7,24节)。他们是宗教领袖,其堕落给很多民众带去恶劣的影响<结33:6,宗教领袖的责任>。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13】「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 ●「规矩」:原文也指「审判」、「正义」,此处的意思是「惯例」。原文是单数,表示两个儿子是同一个惯例。 ● 利 7:28~36 申 18:3~5 有明确的规定献祭中祭司当得的份,主要是胸和腿肉。 ●「煮肉」:「烹煮肉」。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提到过这种献祭方式,可能是早期的献祭方式,也有可能是士师时代,百姓礼仪混乱,自己衍生的献祭方式。 ●「三齿的叉子」:「祭祀用的一种工具」。――《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3 三齿的叉子】考古学家在基色挖掘到三齿叉的例子。这些叉子是用青铜打造,柄短,齿长而直(有点像短柄的干草叉),考证为晚铜器时代的文物。本节所用的字眼在古亚述文献中,也是用来描述类似的用具。──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13~16 祭司取肉的惯例】经文将示罗的正常步骤与以利二子的作法对比。两者都不合摩西五经的规定(见:利七30~34)。五经详述哪个部分属祭司所有。示罗的正常步骤是叉子从沸腾的锅中插上什么肉来,就给祭司。以利的儿子坚持什么时候想要什么,立刻就要什么。他们在礼仪上所犯的过犯有三:(一)挑选最好的给自己;(二)要烤的不要煮过的肉;(三)拒绝先把脂油烧在坛上(利三16,七25)。──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二13~17】以利的儿子是有罪的,因为他们拿取祭物,过于应得的分(利七34);他们在祭牲的脂油烧给神作祭物之前,便拿取祭肉(利三3,5);而且他们常常藐视耶和华的祭物(二17)。――《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上二14】「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 插上来的: 律法规定祭司的份是平安祭物的胸和右腿(利7:30~34)。本节指出祭司竟越权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祭肉。他们忘记自己的职任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沉溺于权威意识中,从而强取百姓献给神的祭物。神所需要的工人是谦卑而正直的人(伯22:29;诗147:6;箴3:34)。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煮肉」(13节)并非是献祭的方式,可能是献祭者在煮自己的那份平安祭,并不是祭司当得的分(利七34;申十八3~4)。因此,祭司的仆人「插上来的肉」(14节),都是抢夺来的。──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罐」:「锅」、「盆」。 ●「鼎」:「锅子」、「瓶子」、「篮筐」。 ●「釜」:「大锅」。 ●「锅」:「平底锅」、「有柄盖的锅子」。 ●「看待」:「对待」、「处理」。――《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5】「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 描写他们的极度堕落,他们甚至藐视神规定的献祭顺序(利3:5,16;7:23)。不将神放在心中的人,总会破坏与神立的约。尽管人类藐视与神立的约,但神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也要维持自己设立的秩序。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正是表明神的信实。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16】「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 献祭时,所有的脂油都应该烧掉献给神(利三16~17),「无论何人吃了献给耶和华当火祭牲畜的脂油,那人必从民中剪除」(利七25)。因此,以利两个儿子的行为,就是「藐视耶和华的祭物」(17节),实际上就是藐视神,「自招咒诅」(三13),已经犯了必死的罪。──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抢去」:原文是「用力取去」。――《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7】「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译: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他们利用百姓的献祭,据为肥己的利益,这是藐视耶和华的祭物,严重得罪了神。今天在教会中,也有一班所谓神的仆人和长老,他们滥用圣徒向神所奉献的财物,甚至把神的财物变为私人的资产,乃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17下 可译作「使百姓厌弃给耶和华献祭」(参小字)。――《串珠圣经注释》 ●「藐视」:「藐视」、「蔑视」。 2:17 后半译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比较合乎文法。 ◎这里的记载清晰的让人看出神职人员的堕落是怎样让信徒痛苦,让神愤怒。只要想到那些敬虔的人怎样节省自己的生活开销,奉献金钱或时间给教会或机构,我们就可以知道接受奉献的人随意乱搞,是怎样的伤害信徒的心。――《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8】「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不只不为恶所胜,反而以善胜恶,且凌驾环境之上而继续长进,其原因是他一直「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他一直活在神面前,他的心所爱慕、所仰望的只有耶和华。──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祭司供职时所穿的圣衣(参出28:4;利8:7),腰间要用带束紧的长背心。──《串珠圣经注释》 “细麻布的以弗得”。一种紧身、无袖、像围裙的衣服,长度垂下至臀部,并且几乎只有祭司可以穿;祭司在祭坛前供职时会穿以弗得(二28)。另参看出埃及记二十八章6至1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祭司在圣所供职时穿的礼服(二十二18;出二十八6~14),无袖、紧身、长只及臀,与大祭司穿的以弗得不同(参出三十九2~5)。――《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细麻布的以弗得」(18节),是祭司供职时所穿的圣衣(出二十八4)。「外袍」(19节)指以弗得的蓝色外袍(出三十九22~26),象征活出属天的生活。──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以弗得」:「祭司的服装」。――《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18 小撒母耳穿上的以弗得是──】撒母耳穿上祭司的制服──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用细麻布做的、没有袖子的长背心或外袍)。大祭司所穿的以弗得有其特殊意义,它是用多种色线绣的,上面还有一个围兜一般的胸牌,用金线绣的肩带系上。其上镶有十二块宝石,每块宝石代表以色列的一个支派;以弗得上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乌陵和土明,遇上国家大事等悬疑不决时,大祭司就用它来判断神的旨意。――《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18~19】细麻布的以弗得: 献祭时祭司穿的祭祀服装,暗示撒母耳敬虔的生活。哈拿为撒母耳作“小外袍“(119节)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大祭司穿的衣服,也是王公贵族穿的衣服。这就显露了哈拿对撒母耳的信心和异象(Vision)。哈拿用信心的眼睛看到了撒母耳将成为一个改变以色列堕落现状的祭司。拥有信心的人会看到神施行奇异的救恩(林前1:26~29)。属灵的眼睛黑暗,人就会越发放纵和犯罪。但是,若有人铭记在历史的背后掌管着历史的神,就会超越环境过敬虔的生活,且存有对未来的盼望(Vision)(加6:9;雅5:7~11)。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18~21】撒母耳幼年的事奉:撒母耳不受以利二子的行为所影响,相反地,他敬虔的事奉正好与以利家的渎职成强烈对比。──《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19】「他母亲每年为他作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 「外袍」:是以弗得下面一层的长衣,用羊毛所织,没有缝儿,为先知、祭司、君王等所常穿着的(参撒上15:27; 24:4~5;撒上28:14)。──《串珠圣经注释》 撒母耳的母亲每年来献祭的时候,带来专为他做的小外袍。可能是一种披在内袍外面长只及膝的袍子。供职时,外面再罩上以弗得(参十八4)。――《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虽然哈拿不能每天陪伴、教导儿子,但她并没有不尽本分。哈拿「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19节),时刻都在提醒撒母耳:他是归神使用的贵重器皿,应当活出属天的生活。这一件「小外袍」所表明的信心和祷告,冲破了环境的捆绑,让年幼的撒母耳在黑暗的环境里,却能存着顺服的心,「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18节)。──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小「外袍」:「祭司所穿的长袍」。 ● 2:19 应该是指撒母耳的母亲为他做了一件小外袍,每年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不一定每年都做一件给他,而是例行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不过如果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孩,一年换一件外袍也是很正常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0】「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 “后裔”。原文作:种子。――《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哈拿把从恩典里得来的唯一的孩子彻底献给神,证明她是认识恩典、懂得怎样运用恩典的人,所以神就赐下更大的恩典,再给她五个孩子。正如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神就叫他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创二十二17)。 当哈拿献上撒母耳之后,她所祷告的都是神的国度(1~10节),并没有祷告再生孩子,但神却借着祭司的口主动赐福她(20节)。哈拿体贴神的需要和感受,神就眷顾哈拿的需要和感受,这就是「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赐」你后裔:「设立」、「建立」,但是七十士译本与昆兰4Q Sama都作「偿还」、「回报」 。――《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0~21】以利加拿一家从神所蒙的祝福:①祭司以利为以利加拿一家作了祝福(20节)。以利曾认为哈拿是不敬虔的妇人(1:14),但是哈拿却继续过诚实的信仰生活而得到以利的好感。“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罗14:18);②曾患不孕症的哈拿如今蒙祝福,除撒母耳之外,还生养三男二女(21节),以利的祝福(20节)如实得到成就<申28:6,圣经中的祝福>。神使归荣耀给自己的也得着荣耀(30节;耶30:9)。 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的身体在成长,灵性也日益成熟(路2:52),当我们常常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神面前时,就会出乎想象地成熟。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21】「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生命的增长,从来没有快而短的道路,也没有任何的快捷方式。因为生命的成长,是需要相当的时间,不是用任急促的办法所能达成的。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活在主的交通里,如同一棵树栽在溪水旁,生命定规会渐渐的长大。──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哈拿为我们提供热切祷告(一10,11,15)、顺服(一28)、敬拜(二1~10),以及热爱家庭(一24;二18,19)的榜样;这一切都带来神的祝福。――《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众人都知道「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12节),绊倒了许多人(17节),但哈拿竟然放心把幼小的撒母耳留在他们面前,一点都不担心「近墨者黑」。因为哈拿在神里面的经历已经让她知道,真正掌握人生际遇的是神:「祂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7~8节)。因此,虽然「属圣灵」(罗八9)的哈拿看见「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但她更看重的是「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11节),所以神就负责让「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21节)。 人的愚昧就是看重老师、看重环境,却不看重让孩子「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所以孩子出了问题,不是把责任推给学校、社会,就是推给教会、团契。实际上,同样一个坏榜样,既能成为让人跌倒的绊脚石(17节),也能成为使人警醒的前车之鉴(26节;林前十6、11);同样一个仇敌,既能「吞吃」没有信心的人(民十三32),也能成为神百姓的「食物」(民十四9)。因此,在人成长的道路上,神在里面的带领,比外面的环境更加重要;帮助孩子建立与神亲密的关系,让孩子「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比灌输知识更加重要。──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眷顾」:「注意」、「观察」、「拜访」。神注意或拜访他的百姓,就会带来审判或福气。――《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2】「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他们在神面前全然失去了敬畏的心,所以他们在人面前就任意无惧的放肆。这是神儿女严重的鉴戒。──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淫乱这种罪很明显不用解释。事实上迦南人的庙宇里有许多庙妓,以利的儿子可能引进偶像以及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来到示罗。迦南人(即早在以色列入住前,在巴勒斯坦的原居民)仍然保留不少的丘坛来进行宗教仪式,而且更有庙妓,他们认为人的繁殖与土地的繁殖是彼此相关的。无论如何,以利儿子罪恶昭彰的行为造成丑闻。——《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本是一些奉献守身事奉的妇女,但以利二子勾引她们,使她们变为神妓,仿似迦南人拜巴力的风俗。──《串珠圣经注释》 在“会幕门前伺候”。不是当祭司,而是给予某方面的协助。参看出埃及记三十八章8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在会幕门前伺候的女人,大概是在会幕中做杂工的。有人认为以利的两个儿子已将异教的祭祀淫行带了进来(参民二十五1~2)。――《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会幕门前侍候的妇人: 指专门清洗有关献祭的器皿或预备食物的妇人(出38:8),以利的两个儿子或许效法了盛行于外邦的与庙妓行淫的行为。结果,神以死亡刑罚了他们(民25:1~5)。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听见」(22节)原文的时态是「不断听见」。──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听见」他两个儿子:原文的时态显示这是「不断地听见」。 ●「苟合」:「躺卧」、「睡」,也就是指「发生性关系」。 ●「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七十士译本与昆兰4Q Sama没有这句话。――《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2~26】以利劝诫二子:以利虽有劝诫二子,可惜没有尽父亲的责任,执行严厉的管教。以利二子犯罪日深,增加神的愤怒。而撒母耳年纪渐长,越发得神和人的喜爱。――《串珠圣经注释》 本书的作者描述圣经历史上最丑恶的事件,警告我们:①离弃神的人,断不能过健全的生活;②如果家庭没有信仰教育,不仅会导致家族的没落,更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恶劣影响。在子女教育方面,以利犯下的错误:①没有适时责备子女。他应在自己的儿子们有恶行苗头时及时责备他们。幼小的树轻而易举就可以拔起,但参天大树却难以摇动。若根据律法严加责备,就会唤醒听者的灵性,从而拯救其灵魂(箴23:13,14);②未能有效地责备子女(23,24节)。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实而指出罪的本性(23,24节);③温和地责备他们。因此导致两个儿子轻看他的责备(25节),同样不以主的教训和训诫养育子女,却被人间的情理所牵制,偏离主的律例,这种行为和教导将毫无效力。高级的理论、学问和眼花 瞭乱的活动,开启了教育的兴趣之门。但是,我们周围依然存在犯罪和堕落。这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所导致的结果。它忽视了人的腐败性情和混浊的灵性。圣经则教导我们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1:7)。只有神的话才能矫正已被扭曲的人性(诗119:105,提后3:15~7)。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23】「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 【撒上二23~25】以利警告了两个儿子,却未采取任何制止行动,儿子的恶行继续;神决定刑罚。――《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二24】「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 以利虽曾尽了一点本分劝告儿子们,但他却没有进一步对付并禁止他们的恶行。──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原文是「跨越、带来」、「百姓」,因此翻译为「由耶和华的百姓传来」比「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妥当。 ● 2:24 应该翻译为「我儿啊,不可这样!我所听见耶和华的百姓传来的风评不好」。――《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5】「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祈求”。更可作:求情。“因为耶和华……”。这里的介词可指出结果,即“所以耶和华……”。留意这样犯罪、得罪神的严重后果。――《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有士师审判他」(25节)应译为「有神为他调解」(英文ESV、NASB译本)。 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25节),所以神就任凭以利的两个儿子不听父亲的劝诫,结果「自招咒诅」(三13)。当恶人的「心刚硬」(出四21)、当孩子叛逆到底的时候,都是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所以落到了神的任凭里。因此,「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十三24)。 以利的两个儿子贪婪、淫乱、藐视神,「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二3),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他们的父亲以利也是一个体贴肉体的人(29节),只是口头劝诫,却没有实际的管教,也没有「禁止他们」(三13),结果神就亲自执行死刑,证明「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士师」:原文是「神」、「神明」、「审判官」的意思,此处是复数型态,但是后面的「审判」却是单数型态。所以此处应该是尊贵的复数,指「神」。 ● 2:25 前半段就应该翻译为「人若得罪人,有神调停,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 ◎ 2:25 后半段显出神「任凭」的行事惯例,他就任凭这些祭司继续犯罪,准备要一次以死亡报应他们。――《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6】「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 撒母耳的光景,正如主耶稣作还童时一样(路二52)。一个人的长进,乃是叫神和人感觉得到在他身上所活出那位基督的可爱,因此神和人就越发喜爱他。──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孩子撒母耳……越发喜爱他: 与以利家所遭受的被遗弃相对比。与神同在的人必得耶和华和人的赞扬和祝福(路2:5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虽然撒母耳从小在神的殿中成长,「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11节);但以利年老昏花,以利两个儿子的榜样又很坏,在人看,这完全不是一个理想的属灵成长环境。但是,「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神并没有在远离尘世的温室里预备自己的器皿,而是在黑暗的环境里,把撒母耳造就成一位拣选光明的人;在以利两个不顺服的儿子面前,把撒母耳造就成一个顺服的器皿。 虽然撒母耳成长的环境并没有人的带领,但他却超越了环境,「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21节)。因为撒母耳是「属圣灵」(罗八9)的,神亲自保守他,让他能按着真理分辨善恶,在黑暗里认定神的道路才是光明的出路,所以让「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26节)。正如主耶稣也是在黑暗的环境中长大,「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赛五十三2),但祂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路二52)。──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因此,虽然我们常常不能选择孩子受教育的环境,但一定要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来「教养孩童」(箴言二十二6),帮助孩子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申六7~9),才能让神自己来保守孩子「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二十二6)。──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27】「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神人”即主的代言人。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三章1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神人“为神所差派,通常都指先知(看书十四6;王上十三1)。――《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神人」(27节)就是传达神旨意的人,可能是先知。──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神人」:原文就是「神明的人」、「有神性的人」。撒母耳 撒上 9:6、摩西 申 33:1 、以利沙 王下 4:21 等人都被称为神人。通常指奉神命令向特定的人传达谕令者。与先知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人就是先知,有些则不是。 ●「你祖父」:原文是「你父家」。按照传说,以利的祖先是亚伦的儿子他玛或以利亚撒。 ●「埃及法老家作奴仆」: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都有「作奴仆」,马所拉经文则没有「作奴仆」。 ●「显现」:原文是两个不同时态的「显现」一起出现,强调的用法。――《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7~28】在责备不诚实的宗教领袖以利之前,神首先列举昔日所施的慈爱,指出所要降下的惩罚的正当性。神人: <9:9 先知和先见;摩
绪论,先知与祭司职分>。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27~36】审判来临的预言:神差使者宣告对以利家的审判,指出以利家过去如何从神那里领受厚恩与尊荣 (27~28)
,责备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藐视了自己的圣职(29~30),又以必临的灾祸警告他们(31~36)。 神对以利家的刑罚,有下面三点: 1 以利家的后人必死于中年(31)。此点应验在扫罗王屠杀挪伯城祭司的事件上(22:11~19)。 2 以利二子必同日死(34)。他们结果死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役上(4:11)。 3 神必另立一派系的祭司得大祭司的要职(35)。所罗门时大祭司的职事果然由亚比亚他转归撒督家(参王上2:26~27, 35);从此大祭司一职永属撒督的子孙(参耶33:21; 结44:15; 48:11)。――《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预言:①以利家灭亡的预言(27~34节);②将要兴起忠心的祭司撒母耳的预言(35节)。由此可知:①公义之神按照各人的所作所为赏善罚恶;②神救赎事工超越人的失败(以利家所犯的罪;12~17节);③在35节可以发现,以大祭司的身份再来的基督的模型(来9:11;以下)。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27~36一篇豫言信息】以利对他儿子无效的管教,随即带来一位先知的责备。神人不像先知那样属于专有名词;百姓统称在他们中间那些有特殊的超自然关系的人们为神人。我们一般认为先知纯粹是旧约的一种现象,其实是我们限制他们在日后的活动;我们趋向于一种观点,以为他们是豫言未来的作家。其实他们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说话,而不是文字。圣经也提及其他宗教的先知(例如王上十八19),并论及先知在新约时代的活动(例如徒廿一7~14)。他们的活动各有不同,但这章圣经中不知名的先知是所谓旧约的“写作先知”的典型例子,他豫言未来的事情,也责备罪恶及宣布惩罚。——《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撒上二28】「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 ●「在我坛上献祭」:原文是「上我的祭坛」。 ●「火祭」:「用火献的祭」。――《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29】「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践踏」:原文是「踢」的意思。 ●「所献美好的祭物」:原文是「所献祭物中上好的部份」。 ●「肥己」:「使自己肥胖」。――《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0】「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这指出这个管治的原则: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藐视。有关这节圣经,何顿(Stuart Holden)曾这样写:“尊敬神不一定要为著作伟大的事,而是心里不断以神的决定为依归,用神的标准衡量每一件事的价值,竭力贡献生命的每一分力量,来荣耀神的名。”――《每日研经丛书》 ●「决不容你们这样行」:「绝不会这样做」,原文仅是一个字「绝不是那样」。――《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0~35】神人说的话分两部分,前一半预言以利家的壮年人都要死于非命。这事应验在以利两个儿子的同日被杀(四11)和扫罗大杀挪伯祭司二事上(二十二11~19);后半是此后大祭司的职分不再属以利家。这话在所罗门王立撒督为大祭司的时候应验(王上二26~27,35)。撒督是以利亚撒的后裔(参一9注)。以利的后裔虽仍可担任祭司(33节),但无领导权(撒下八17;二十25;代上二十四3~4)。 30节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可见有属灵的权柄也应负起属灵的责任。属灵权柄不是绝对的。――《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体贴肉体的人「尊重」自己的孩子过于「尊重」神(29节),实际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今天,许多信徒也落在这样的愚昧里,他们把孩子推给主日学、教会学校,就以为就是「尊重」神了;其实他们所「尊重」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学业和前途,并不是孩子属灵的生命,所以并没有照着神的吩咐「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六7~9)。神警告这样的父母:「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30节),这是永恒不变的属灵规律;藐视神做工法则的,必然会自食其果,害了自己的孩子,使「耶和华想要杀他们」(25节)。──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二31】「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膀臂”。力量的象征。――《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践踏……肥已呢: 以利的罪状是:①藐视祭祀秩序;②看重儿子过于看重神,前者是渎职神圣,后者则是人本主义的做法。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膀臂: 象征权势或能力。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都作「砍断你的后裔和你父家的后裔」。「膀臂」是「力量」与「权势」的象征。 ●「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这段在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中都没有出现。 ●「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撒上 21:1~9 22:11~23 扫罗残杀挪伯祭司的事情可以看成是这个预言的应验。――《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1~34】神对以利家严正的审判包括五个内容:①丧失曾滥用的权力(30节)。即折断以利家的势力(亚11:17);②缩短生命年限(31~33节)。离弃神的人只剩下空虚和死亡(弗2:1~3);③丧失繁荣陷入忧伤(33节),一个人的罪不会在他那一代结束,而会涉及子孙,从神来的惩罚也会持续下去;④丧失祭司职份(33节22:18);⑤上述的事虽然不会立刻施行,但作为征兆,以利将经历一朝痛失两个儿子的悲剧(34节,4:1)。曾经损毁神荣耀的以利家族,要因神的严正警告彻底没落。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31~35】先知预言以利祭司家族的毁灭,这预言在挪伯祭司被屠杀(二二11~19),及所罗门时代祭司职务转移到撒督家族(王上二26,27,35)两件事上得到部分应验。以利两个儿子在同日死去,可能象征预言开始应验。――《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上二31~36】神对以利家的刑罚,有下面三点: 1 以利家的后人必死于中年(31)。此点应验在扫罗王屠杀挪伯城祭司的事件上(22:11~19)。 2 以利二子必同日死(34)。他们结果死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役上(4:11)。 3 神必另立一派系的祭司得大祭司的要职(35)。所罗门时大祭司的职事果然由亚比亚他转归撒督家(参王上2:26~27, 35);从此大祭司一职永属撒督的子孙(参耶33:21; 结44:15; 48:11)。──《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31,35,36 神的惩罚最终临到以利家──】这个预言论到以利家,其应验见列王纪上(参王上2:26~27。)那里说所罗门革除大祭司亚比亚他的职位,使继承大祭司职任的以利子孙终止事奉。神在那时兴起撒督,在大卫王朝当祭司,到所罗门作王时他作大祭司。撒督的子孙可能持续到以斯拉的时代仍然作大祭司。──《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32】「在 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 “我居所的败落”:“居所”指会幕(一7注)。神预示会幕会有的不幸遭遇,例如约柜的被掳(四1~10);示罗的被毁(耶七14),和会幕移往挪伯(二十一1~6)等。――《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32节),指约柜被掳(四1~10)、示罗被毁(耶七14)。后来,会幕移到了挪伯(二十一1~6)。 「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32节),以利的两个儿子「一日同死」(34节),是这预言应验的开始,最后这预言在挪伯祭司被屠杀(二十二18~19)时完全应验。──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困境」、「危难」、「对头」、「仇敌」。 ●「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可能是「必看见仇敌在我的居所之中」或「必看见我居所的危难」。――《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3】「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干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 「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33节),「人」原文是单数,可能指从挪伯城逃脱的亚比亚他(撒上二十二20)。──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灭尽你家中的「人」:原文是单数型态,有学者认为是指亚比亚他撒上 22:20 。 ●「中年」:直译是「人」,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在此字前加上「刀」,就变成「死在人的刀下」,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4】「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 “可作你的证据”:以利二子同一日阵亡是这预言日后必应验的证据。――《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忠心」、「坚固」:两个字相同,都是「确立」、「忠心」、「可靠」的意思。――《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5】「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神对于仆人所要求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照神的心意而行,乃是忠心具体的表显。凡神所吩咐的,无一不遵守;神所没有吩咐的,不敢行。──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忠心的祭司”指撒督(王上二27,35)。撒督在大卫时代担任祭司(撒下八17),所罗门王时替代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看二30~35注。 撒督死后由儿子亚撒利雅继任(王上四2),以后大祭司一职一直由撒督家担任,经被掳往巴比伦、回归及两约之间早期,到叙利亚王安提阿古四世(主前175~164年)致力消灭犹太人及其信仰为止。安提阿古四世将大祭司职位卖给非利未系统的人,故意在圣殿中献猪,焚毁圣经,不准犹太人家中藏经。后来马加比家族揭竿起义,英勇反抗。新约时代,大祭司实际上已由罗马人任命。――《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忠心的祭司: 指撒母耳(7:9;17:13),但在终级意义上指基督。――《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神说“我的受膏者”是指君王而言(2:10)。意思是说祂忠心的祭司要永远事奉君王。──《灵修版圣经注释》 「忠心的祭司」(35节)指撒督。以利亚撒的后裔撒督在大卫时代担任祭司长(撒下八17),所罗门王登基后,代替以利的后裔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王上二27,35)。此后,大祭司的职位一直由撒督家族担任,一直到叙利亚王安条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主前175~164年在位)的时代。在新约时代,犹太教的大祭司由罗马人任命。──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这个忠心的祭司,似乎应验在撒母耳与撒督身上 王上 2:27 。――《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二36】「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求块银子,求个饼: 是习惯用语,意味着“乞讨来的一文钱和一块饼”。此预言强调以利子孙的贫乏和悲惨处景,表明离弃耶和华的人必得不着福乐。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思想问题(第2章)】 1 哈拿祷告的重点在那里?试列出祷文中有关神的属性及祂的作为。 2 哈拿的祷文中,有没有强调撒母耳的出生?试藉这祷文反省你自己祷告的内容及态度。 3 试将路1:46~55与本段祷文作一比较。 4 哈拿由「不育」至生子的经历加深了她对神的认识。不愉快的遭遇对你又有何影响? 5 以利两个儿子的恶行反映出他们犯了什么罪呢?参利10。今天信徒有否类似的做法呢?作教会领袖的有否使神的百姓厌弃敬拜神,或使他们犯罪呢? 6 以利是神所重用的士师,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他的错误是什么?参29节。他家庭的结局对我们有何警惕呢?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