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大卫不伤害扫罗】

    一、大卫在隐基底洞中拒绝伤害扫罗(1~7)

    二、大卫在洞外向扫罗自诉不加害(8~15)

    三、扫罗悔过求大卫将来不灭绝他的父家(16~22)

 

贰、逐节详解

 

【撒上二十四1「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

   〔吕振中译〕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看哪,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呢。』

   〔原文字义〕「追赶」在之后;「隐基底」小羊的泉源。

   〔文意注解〕「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追赶非利士人』指追赶犯境抢掠的非利士人(参撒上二十三27);『隐基底』位于西弗东方约25公里,希伯仑东南东方约28公里,死海西岸的一处危崖绝壁,有野山羊出没其间,有很多天然岩石穴,乃是绝佳的避难所。

   〔话中之光〕()「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就有人向他通风报信。神容许扫罗这样又紧迫又频繁地追赶大卫,是要把大卫带到一个地步,能够脱离自己,成为神旨意的出口。

         ()1~7节是大卫的处境的转折点,大卫现在可以左右扫罗的生命,后来在扫罗的第四次追捕中(参撒上二十六章),大卫也得到杀死扫罗的机会。尽管大卫是弱者,但由于神同在,却可以左右强者扫罗的生命,像这样与神同行的人,软弱中也可以刚强(参但六16~27)正如使徒保罗可以「似手足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描述(林后六9~10)

 

【撒上二十四2「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盘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

   〔吕振中译〕扫罗就从以色列众人中选取了三千精兵,到野山羊岩石东面去寻索大卫和跟随的人。

   〔原文字义〕「挑选」选择,决定;「精兵」优秀者;「野羊」山羊。

   〔文意注解〕「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盘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三千精兵』用来对付跟随大卫的六百人(参撒上二十三13),约有五倍;『野羊的盘石』指隐基底的危崖绝壁,石壁上有野山羊出没。

 

【撒上二十四3「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

   〔吕振中译〕他来到了路旁的羊垒圈,在那里有个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的人正住〔或译:坐〕在洞的尽里头。

   〔原文字义〕「羊圈(原文双字)」墙,羊栏(首字);山羊,群畜(次字);「大解(原文双字)」掩蔽,遮盖(首字);脚(次字);「藏在」居住,留下;「深处」尽头。

   〔文意注解〕「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路旁的羊圈』指用石块堆起保护羊群的矮围墙;『大解』原文是「遮盖脚部」,是「排便」的委婉说法;『正藏在洞里的深处』扫罗孤身进洞,正好给大卫对付他的绝佳机会。

   〔话中之光〕()大卫和跟随的人,逃避到死海西岸隐基底的牧野,藏在路旁一个洞的深处,成了负隅之虎,不是被消灭,就必须反噬;这两条不得已的路,都是大卫所力图避免的。他之所以逃避,不是胆怯不敢相搏,也不是力弱不堪一击,而是力避同胞相残的内战。这是勇者自制的柔和,是由于他敬畏神的节制。现在是被逼得欲退无路了。

         ()意外的,扫罗不曾想到大卫藏匿在那里,而指挥军队入洞搜索,而是个人进去解决自然的需要。跟随大卫的人,知道大卫是耶和华所膏立的王,认为是神将敌人交在他手里,既然民无二主,除去扫罗而登上王位,他们想望的,不就是这样一天吗?良机难得,眼下就是正合宜的时候了,劝他及时动手(4)。但大卫的看法不是这样。他看见了神(6)

 

【撒上二十四4「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

   〔吕振中译〕跟随大卫的对大卫说:『永恒主曾对你过说:「看吧,我必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处置他」;看哪,今天就是那日子了。』大卫就起来,轻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边。

   〔原文字义〕「交在」给,置,放;「任意(原文双字)」眼睛(首字);美好,喜欢(次字);「悄悄地」秘密地;「衣襟」末端,边际。

   〔文意注解〕「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关于这个神的应许,圣经并未记载,或许是神通过先知撒母耳或迦得,或直接向大卫本人所作的应许。

         「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扫罗外袍』扫罗可能在进入洞穴时把外袍脱下,放在一旁,所以大卫割下一块衣襟而未被察觉。

   〔话中之光〕()跟随大卫的人所说的「耶和华的应许」或为见到已有杀扫罗的机会,有若天赐,遂作此语。大卫既已受膏为王,应可以摧毁一切反对他的力量。大卫有好几次这样的机会,都放弃未用,因扫罗乃受膏王,应循神旨定夺,决不可只问目的不择手段。要达高尚目的,应循高尚途径,不可用暴力、暗杀等手段来取得王位。照神的方法来实现神的旨意,才能得到神的祝福。

         ()神安排了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卫,按着人肉体的天然反应,都会认为只要有环境的印证、又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是神「应许」的实现。但大卫是一个真正敬畏神的人,他知道对付「耶和华的受膏者」(6),就是对付神自己,所以「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6)。因此,大卫既不会把环境的印证、也不会把符合自己的利益当作神的「应许」来自欺欺人,而是单单顺服神的话语。

 

【撒上二十四5「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

   〔吕振中译〕随后大卫心中自己责备自己割下扫罗的衣边;

   〔原文字义〕「随后」在之后;「自责」打击,击打。

   〔文意注解〕「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心中自责』指他的良心感觉敏锐,觉得此举有辱神的受膏者。

   〔话中之光〕()大卫心中自责」,指出大卫有敏感的良心(参诗三十二5)。像这样凡事不急于辩护自己,而敏锐地聆听良心呼声的人,即使犯了严重的罪,也不迟延悔改的机会(参诗五十一1~3)。神喜悦与这样的人同在,并应允他们悔改的祷告(参诗五十一17~19)

         ()大卫心中自责」,也说出人的良心高于:(1)环境的印证:在那么多的山洞中,扫罗偏偏选中这个山洞,岂不正是出于神的安排么?(2)众人的意见:众人都同意这是成就神应许的机会(4),岂不应该趁机而为么?

         ()大卫的肉体被神对付以后,灵里越来越敏锐,只要有一点行动不是完全做在光中,良心就会自责。神也常常这样,允许我们走偏一点,然后圣灵就在我们里面提醒我们,让我们对罪越来越敏感、生命越来越丰富,与神的关系也越来越真实。

         ()扫罗的良心是昏暗的,已经被嫉妒与羡慕的烙铁烙平了(参提前四2)。大卫的良心一直在神圣的训练之下,并且像保罗的良心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亏的(参徒二十四16)。在蒙赐予属灵洞察力的圣膏之后,他已经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领导者。他并不倚靠他那个时代的风俗和传统,而是拥有一种依靠神圣力量内在地进行纠正的知识。

         ()如果是别人的话,可能将那一块衣襟到带到各处作夸耀的宣传。而大卫却因此而良心有自责,他的感觉真是非常细嫩,是一般人所没有的。无论如何,大卫是未经扫罗的同意,把一件好好的外袍割破了,因此他就感觉不安而自责。今天许多基督徒对人虽然有更大的亏欠,而他的良心竟然毫无感觉,好像若无其事一样,这就是教会不能增长的原因之一。

         ()灵性正常的人,向神的心反应敏锐,人只会责人,不会责己,「祂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人能自责是圣灵的感动,自责是神在人心中的拦阻,我们只看重神的「开路」,其实神的「拦阻」同样重要。

 

【撒上二十四6「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吕振中译〕就对跟随的人说:『我既是永恒主所膏立的,我绝对不对我主上、不对永恒主所膏主的行这事,来伸手攻击他。』

   〔原文字义〕「受膏者」受膏抹的,膏立的;「万不敢」决不是那样。

   〔文意注解〕「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万不敢伸手害他』意指在大卫的心目中,一直将扫罗视为神所委任的君王,并未把他当作仇敌。

   〔话中之光〕()人人都当尊重神所设立执政掌权的人(参罗十三1~7)。我们可能不领会他们当权的原因,但是要像大卫一样,服从神所赐给他们的权威。不过,也要记得:神才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应当违背神的律法,以致得罪神。

         ()「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当人的命令和神的命令相抵触时,我们信徒所该有的选择乃是:「顺从神,不顺从人」。不过,基督徒活在世上,仍有顺服掌权者的责任(参罗十三1)。我们如何在「顺服人」和「不顺从人」之间,取得平衡呢?要知道,顺服(submission)是里面的存心和态度的问题,顺从(obey)是外面的行为的问题;顺服是绝对的、无限的,顺从是相对的、有限的。

         ()我们固然应当服在一切有权柄的之下,但是有的权柄可以顺从,有的权柄不能顺从,像有的涉及基督徒基本问题,如信主、传福音等。有的事我们能顺从固然是「服」的,有的事我们不能顺从也应当是「服」的。这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比方作儿子的人,虽然不顺从父亲的话去作某一件不合基督徒体统的事,但对父亲仍须有顺服的存心和尊敬的态度。

 

【撒上二十四7「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

   〔吕振中译〕「说了这话,大卫纔劝阻跟随的人,不让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出了洞,走他的路去了。

   〔原文字义〕「拦住」分开,劈开。

   〔文意注解〕「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拦住』意指竭力制止

   〔话中之光〕()按外面的情形来看,大卫只要点一点头,他的跟随者,就会把扫罗的头砍下来,但大卫爱惜扫罗的性命,不容他们加害扫罗,由这一个举动,大卫充分流露了基督爱仇敌的心,同时又给我们看见,大卫的肉体已经彻底受了十字架的对付。对于一个天天要杀害他的人,大卫对他毫无积怨咋心,全然不受激动而带着血气行事,他这样的反应,真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那满了慈爱柔和的表现。一面责备那位要保护祂而将大祭司的仆人耳朵砍掉的彼得,另一面又把那仆人的耳朵治好(路二十二51)。哦!当十字架临到时,就测验出我们属灵程度的深浅。

 

【撒上二十四8「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

   〔吕振中译〕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来,在扫罗后面喊着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一望,大卫就俯伏,面伏于地而下拜。

   〔原文字义〕「观看」看,注视;「屈身」低头。

   〔文意注解〕「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屈身脸伏于地下拜』大卫对扫罗持守君臣的分际,谦恭有礼。

   〔话中之光〕()大卫敏锐的属灵理解力和对正义的深爱阻止他憎恨扫罗,向别人批评他,一有机会就攻击他。大卫对所受到的待遇并不需要感到一种所谓公义的愤怒。就扫罗对他的态度来说,他可以将之留给神,就是妥善处理万事的那一位。在他的心灵中有一种神同在的平静,并且他心中有对王的怜悯。要是扫罗把他的自私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在神面前谦卑己心,没有谁会比大卫更高兴了。

 

【撒上二十四9「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

   〔吕振中译〕大卫对扫罗说:『你为甚么听信人的话说:你看,大卫想法子要害你呢

   〔原文字义〕「谗言」言论,言语。

   〔文意注解〕「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人的谗言』大卫将两人关系的恶化,归罪于王身边佞臣的诽谤,是给扫罗保留面子。

 

【撒上二十四10「今日你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杀你,我却爱惜你,说:‘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吕振中译〕看哪,今天你亲眼看到永恒主今天怎样在洞中将你交在我手里;但我不肯杀害你〔或译:有人叫我杀害你〕;我却怜惜你〔传统:你怜惜你〕,说:我不伸手害我主上,因为他是永恒主膏立的。”」

   〔原文字义〕「爱惜」怜悯,同情。

   〔文意注解〕「今日你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杀你,我却爱惜你」:『有人』指大卫的跟随者;『爱惜你』指宝贵王的性命。

         「说: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不敢伸手』敬畏神的表示。

   〔话中之光〕()你看,大卫何等敬畏神,因为神所膏立的,只有神才能废弃。他只愿神出来审判,察看,并拯救他自己,他不替神作神没有吩咐的事。可惜这一篇诚恳的劝告,还是改变不了扫罗抓住王位的私欲,不能除去他疑惧的心理。哦!在教会里为权利而争的人!但愿神光照我们。

 

【撒上二十四11「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杀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没有恶意叛逆你。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

   〔吕振中译〕我父请看,看你外袍的衣边居然在我手中呢;我既把你外袍的衣边割下来,又没有杀害你,那你总可以知道、总可以看清楚、我手中并没有谋害或背叛了罢。我没有得罪了你,你竟猎取我的性命要了结它。

   〔原文字义〕「恶意」坏的,恶的;「叛逆」罪过;「猎取(原文双字)」埋伏等待(首字);取,拿(次字)

   〔文意注解〕「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意指这片割下的衣襟,乃是我克制自己的明证。

         「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杀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没有恶意叛逆你」:意指我刀下留人,由此可知我无意与你作对。

         「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意指你无缘无故想要杀我。

   〔话中之光〕()如果大卫杀了扫罗,以恶报恶、以肉体对付肉体,实际上是肉体的得胜。但大卫却说:「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这才是圣灵的得胜、是属圣灵的人对属肉体的人的夸胜。

 

【撒上二十四12「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伸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吕振中译〕愿永恒主在你我之间判断是非;愿永恒主从你身上为我伸冤;我手却不加害于你。

   〔原文字义〕「判断是非」审判,判定;「伸冤」报仇。

   〔文意注解〕「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伸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意指我既然不曾加害于你,而你如果继续寻索我的命,神必定会判定你有罪,为我伸冤。

 

【撒上二十四13「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吕振中译〕正如古人的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手却不加害于你。

   〔原文字义〕「俗语」箴言,比喻;「恶事」邪恶;「恶人」邪恶的。

   〔文意注解〕「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恶事出于恶人』意指甚么样的人作甚么样的事,亦即坏人作坏事;『不亲手加害』暗示加害别人乃是坏人所作的坏事。

   〔话中之光〕()「恶事出于恶人」,但人的「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七18),如果大卫按着自己的肉体本相行事,一定会加害扫罗。但大卫既然没有加害扫罗,表明他不是凭着肉体来做事,而是顺服神的旨意做事。

         ()恶事出于恶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证明其为人的意思。与主耶稣的「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他来」的话语一脉相通(参箴十三16;太十二35;路六44;雅三11~13)

 

【撒上二十四14「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

   〔吕振中译〕以色列王出来要追捕谁呢?你要追赶谁呢?不过一条死狗、一只虼蚤罢了。

   〔原文字义〕「虼蚤」跳蚤。

   〔文意注解〕「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形容其存在微不足道,对人完全无害。

 

【撒上二十四15「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伸冤,救我脱离你的手。”」

   〔吕振中译〕愿永恒主申张正义、在你我之间判断是非,并且鉴察,为我的案件而伸诉,维护正义而救我脱离你的手。』

   〔原文字义〕「施行审判」仲才者,审判者;「断定是非」判断,定罪;「鉴察」观察,识别;「伸冤(原文双字)」相争,争论(首字);争辩,争端(次字)

   〔文意注解〕「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伸冤,救我脱离你的手」:意指你我之间的是是非非,不在乎各人的申辩,乃在乎公义之神的判断。因此将整个案件交托给神,由神来鉴察,相信祂必会为我主持公道。

 

【撒上二十四16「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

   〔吕振中译〕大卫向扫罗说完了这些话,扫罗就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么?』扫罗放声而哭;

   〔原文字义〕放」举起,抬高;「大哭」哭泣,哀号。

   〔文意注解〕「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扫罗没有道歉,只有用哭泣来表达他当时复杂的感受:(1)感谢大卫不杀自己之情;(2)自己竟然死里逃生;(3)懊悔错失捕杀大卫的良机,实在可惜。

   〔话中之光〕()扫罗是一个跟随感觉行事的人,情绪总是随着环境起伏。当他嫉恨大卫的时候,「用枪想要刺透大卫」(撒上十九10);而大卫放过他的时候,他又感动得「放声大哭」。人若与神失去了正常的关系,环境变了,感觉就立刻会变;感觉变了,决定、行为全部都会变,这就是属肉体的人。

 

【撒上二十四17「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

   〔吕振中译〕对大卫说:『你比我正义;你以善报我,我却以恶报你。

   〔原文字义〕「公义」公正的,公平的;「待」对待,回报。

   〔文意注解〕「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扫罗一时良心发现,凭着天赋的良心说了公道话,但他并没有悔改,因此这事过后故态复萌,仍要追杀大卫(参撒上二十六2)

   〔话中之光〕()「善待」与「恶待」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手段。俗语所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话是行不通的。我们知道达到目的之手段和目的本身一样重要。大卫的目标既然是作王,所以跟随他的人劝他有机会时杀死扫罗,以达成目的。但他不肯依从,非因胆怯,乃是英勇的表现──他有勇气力排众议,坚持原则,去做他所当做的事。不要因为顺服群众的压力,就放松自己的道德标准。

 

【撒上二十四18「你今日显明是以善待我,因为耶和华将我交在你手里,你却没有杀我。」

   〔吕振中译〕你今天明白地宣示你怎样以善待我:因为永恒主将我送交你手里,你却没有杀害我。

   〔原文字义〕「显明」宣布,通知。

   〔文意注解〕「你今日显明是以善待我,因为耶和华将我交在你手里,你却没有杀我」:扫罗承认大卫不杀之恩,却没有将这恩存记在心。

 

【撒上二十四19「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

   〔吕振中译〕人若遇见仇敌,哪肯送他好好上路呢?愿永恒主因你今天向我所行的以福报你。

   〔原文字义〕「平安无事」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正如俗话所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不说自己以善报答,却说愿神善报,充分表现出「口是心非」。

   〔话中之光〕()大卫这次的举动,教训我们说:「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遇到怎么样的冤屈问题和不公平的对待,都不要为自己伸冤辨屈,要一直的面向着神,神就要负我们完全的责任。」在属灵的工厂上,天天,甚至时时都会有不公平的对待临到我们,叫我们忍受冤屈和种种的遭遇,为要让我们学习谦和和忍耐。

         ()一个真正合乎神心意的人,是不会用肉体的办法为自己建造王宫的。你若要点起「火把」围绕自己,先把自己包围起来,叫别人不准靠近你,也不能靠近你,到最后你必被火烧着,躺在悲惨之中。这样的实事在属灵的历史上面也真不少。

 

【撒上二十四20「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

   〔吕振中译〕看吧,如今我准知道你一定作王;以色列国度必在你手里坚立起来。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察觉;「坚立」直立,建立。

   〔文意注解〕「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扫罗说这话,乃是因为:(1)撒母耳曾经向扫罗传达神谕(参撒上十五28)(2)大卫自己所表现的才华和素质;(3)约拿单的见证和美言。

   〔话中之光〕()扫罗心里是明白神的旨意的,但却不肯遵行神的旨意,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罗八5),「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八7)。我们常常也不是不明白神的旨意,而是知道了却不肯遵行,结果必然和扫罗一样,灵里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顽梗,最后「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上十五23)。因为信而不行,实际上就是不信。

         ()本章记载了表现出大卫的信实和敬虔,扫罗身为一国之君,不应付非利士人侵略,反而投入全部的心血,只为夺取政敌大卫的性命。隐基底洞事件明确地显明了扫罗的行为是错误的。通过这件事情,扫罗也暂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大卫的王权。因扫罗是被神的权威所立的君王,大卫没有害其生命。大卫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在任何状况中都认定神的旨意和权威的典范。明确神的旨意的人,超越环境和事由而能成就绝对的善(参创三十九7~23)

 

【撒上二十四21「现在你要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

   〔吕振中译〕如今你要指着永恒主向我起誓:不剪灭我以后的苗裔,不从我父系家属消灭我的名。』

   〔原文字义〕「剪除」砍掉,除去;「灭没」消灭,灭绝。

   〔文意注解〕「现在你要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扫罗最关心的是他自己,既然大卫不会杀他,那就退而为他的子孙后代着想,恐怕大卫作王之后不会放过他们。

   〔话中之光〕()16~21扫罗这篇认罪的话,好像是相当诚恳,但这不过是天然的良心一时的受感动,并非圣灵运行光照的结果。从以后的事实,就可证明扫罗并非真正的悔改。作主工的人,必须要分辨什么是人的天良或情感,受激励和启发?什么是圣灵的的感动和光照?这两者完全是不同范围内的东西。

 

【撒上二十四22「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就回家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

   〔吕振中译〕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回家去;大卫和跟随的人也上山寨去了。

   〔原文字义〕山寨」要塞,堡垒。

   〔文意注解〕「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就回家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有了大卫起誓的保证,扫罗不得不暂时放过大卫,不好意思当场翻脸,因为对双方跟随的人都不好交代。

 

叁、灵训要义

 

【敬畏神vs不怕神】

   一、大卫敬畏神:

         1.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4):有机会杀对方却没有杀。

         2.「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5):只因冒犯而自责。

         3.「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6):因为敬畏神而尊敬神的受膏者。

         4.「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7):不仅自己不杀,也不容跟从的人杀他。

         5.「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8):对于要追杀他的人,口头和姿态都很尊敬。

         6.「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9):讲话委婉,不直接归罪对方。

         7.「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伸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12):不自己报复,让神为他伸冤。

         8.「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14):谦恭自贬。

   二、扫罗不怕神:

         1.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盘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2):堂堂一国之王,竟然无故(嫉妒)追杀臣仆(女婿)

         2.「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16):感到愧疚,却不道歉。

         3.「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17):口头上承认对方比较公义,心态却丝毫没有改变。

         4.「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19):甚至口头上利用神,却不是真心话。

         5.「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20):口头承认对方的素质和资格,心里却不以为然。

         6.「现在你要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21):又怕万一对方得势,恐不利自家后代,仍以自私为出发点。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